桥梁博士斜拉桥建模实例
桥梁博士各种桥梁结构模型例题
? 汽车横向调整系数输入:3.082
钢筋混凝土梁的后处理
? 施工阶段应力验算的查看 ? 使用荷载的查看 ? 裂缝的查看 ? 强度的查看 ? 斜截面强度的计算
例二: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变连续梁结构
? 结构简介
?
跨径及桥面布置:2×30m简支变连续小箱梁结构、桥面宽12.75m;
单元初始龄期:20天
设计规范学习
规范规定: 持久状况下:共性:都要做正常使用阶段抗裂、刚度验算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强度验 算。 不同: 预应力构件还要做应力验算。 短暂状况下:只作应力验算(属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范畴) 偶然状况下: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强度验算。
设计规范学习
? 1、短暂状态应力验算施工阶段最大应力(D62第7.2.4-8、第 6.1.3条) 钢筋混凝土≤0.8f‘ck (桥博组合Ⅴ) 预应力混凝土≤0.7f‘ck (桥博组合Ⅴ) 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应力(桥博组合Ⅴ)
设计规范学习
? 4、持久状态下正常使用阶段挠度指标(D62第6.5条) 1)、刚度:系统计算时采用了全截面刚度,未按规范考虑
折减;未考虑长期系数。可以采用自定义报表进行自动计算输出 2)、系统中位移组合已不能用。用户不能采用组合的数据。
建议用户根据对规范的理解采用自定义报表输出。 3)、预应力反拱值的输出:在程序自动输出窗口中,没有
汽车荷载及车道数:公路Ⅰ级,四车道 , 温度荷载:整体:升温20° 降温20° 梯度(非线性): 正温差如右图 负温差减半
1000 350
150
255
1255
850
7597 234
18000
906 906 378504376
5988 18000
箱梁构造立面图
桥梁博士V4工程案例教程01 斜拉桥课件
桥梁博士V4工程案例教程斜拉桥解决方案教程大纲0、工程概况1、软件特点2、总体信息3、结构建模4、钢束设计5、钢筋设计6、施工分析7、运营分析8、结果查询9、计算书0、工程概况桥型布置桥型:混凝土斜拉桥公路等级:公路-Ⅰ级跨径:115m+338m+115m桥面布置:桥梁宽度26.8米(0.45米护栏+11米行车道+3.9米分隔带+11米行车道+ 0.45米护栏); 桥墩:主墩:墙式墩,墩身横桥向宽度12米,厚度为2米;辅助墩:墙式墩,墩身横桥向宽度10米,厚度为2米;基础:承台桩基础,厚5.0米,基础采用18φ3.0米钻孔灌注桩。
工程材料与构造特征材料:①混凝土:主梁C50,主墩C50,基础C40②钢筋:HRB400,HBP300③预应力钢绞线:fpk=1860MPa,公称直径Φs15.2 截面:单箱五室尺寸:梁高3.48m,顶宽26.8m,底宽10m,边腹板厚20~60cm,中腹板厚40~80cm,顶板厚40cm~60cm,底板厚20cm~60cm1、软件特点桥梁博士V4.0在斜拉桥中的特色功能JTG D65-01-2007公路斜拉桥设计细则(1)正文:切线模量JTG D65-01-2007公路斜拉桥设计细则(2)条文说明:割线模量JTG D65-01-2007公路斜拉桥设计则(2)条文说明:割线模量拉索换算模量在程序中的实现1.根据规范条文说明,可以采用割线模量的算法2.当和midas进行结果对比时,可以采用新荷载后切线模量斜拉桥中主要考虑的梯度问题有:1.混凝土梁的非线性温度2.钢梁的非线性温度3.钢梁的体系温差4.拉索温差5.塔柱温差斜拉桥中主要考虑的梯度问题有:1.混凝土梁的非线性温度斜拉桥中主要考虑的梯度问题有:1.混凝土梁的非线性温度一半梁宽:13.4m;横坡:2%;悬臂距梁顶面最高点:26.8cm如果采用默认的梯度问题,悬臂处梯度温度应力和实际相差多少?斜拉桥中主要考虑的梯度问题有:2.钢梁的非线性温度3.钢梁体系温差斜拉桥中主要考虑的梯度问题有:4.拉索温差斜拉桥中主要考虑的梯度问题有:5.塔柱的温差3.运营阶段荷载的处理斜拉桥中主要考虑的荷载有:1.有车横风(拉索、塔、梁、墩)2.有车纵风(拉索、塔、梁、墩)3.极限横风(拉索、塔、梁、墩)4.极限纵风(拉索、塔、梁、墩)5.汽车制动力6.附属结构荷载7.(1~4)荷载的相反荷载1.索力的控制方法2.索力在桥博中的调整方法5.针对此类桥型的建模工具:(1)建模方法:构件建模法本案例的建模分为:梁+墩+基础,3部分更加贴近桥梁工程专业,避开有限元节点单元的离散模型结构,降低建模难度。
15_斜拉桥正装分析操作例题——已看完
目录概要 1桥梁基本数据 2荷载 2设定建模环境 3定义材料和截面特性值 4成桥阶段分析 6建立模型 7建立加劲梁模型 8建立主塔 9建立拉索 11建立主塔支座 12输入边界条件 13索初拉力计算 14定义荷载工况 18输入荷载 19运行结构分析 24建立荷载组合 24计算未知荷载系数 25查看成桥阶段分析结果 29查看变形形状 29正装施工阶段分析 30正装施工阶段分析 34正装施工阶段分析 34正装分析模型 36定义施工阶段 38定义结构组 41定义边界组 48定义荷载组 53定义施工阶段 59施工阶段分析控制数据 64运行结构分析 65查看施工阶段分析结果 66查看变形形状 66查看弯矩 67查看轴力 68查看计算未闭合配合力时使用的节点位移和内力值 69成桥阶段分析和正装分析结果比较 70概要斜拉桥是塔、拉索和加劲梁三种基本结构组成的缆索承重结构体系,桥形美观,且根据所选的索塔形式以及拉索的布置能够形成多种多样的结构形式,容易与周边环境融合,是符合环境设计理念的桥梁形式之一。
为了决定安装拉索时的控制张拉力,首先要决定在成桥阶段恒载作用下的初始平衡状态,然后再按施工顺序进行施工阶段分析。
一般进行斜拉桥分析时首先通过倒拆分析计算初张拉力,然后进行正装施工阶段分析。
在本例题将介绍建立斜拉桥模型的方法、计算拉索初拉力的方法、施工阶段分析方法、采用未闭合配合力功能只利用成桥阶段分析张力进行正装分析的方法。
本例题中的桥梁模型为三跨连续斜拉桥(如图1),主跨110m、边跨跨经为40m。
图 1. 斜拉桥分析模型桥梁基本数据为了说明斜拉桥分析步骤,本例题采用了较简单的分析模型,可能与实际桥梁设计内容有所差异。
本例题桥梁的基本数据如下。
桥梁形式 三跨连续斜拉桥桥梁跨经 40.0 m + 110.0 m + 40.0 m = 190.0 m 桥梁高度 主塔下部 : 20m ,主塔上部 : 40m图 2. 立面图荷载使用MIDAS/Civil 软件内含的优化法则计算出索初拉力。
桥梁博士操作实例
桥梁博士操作实例上机时间:组长:学院:年级专业:指导教师:组员:完成日期:桥梁博士第一次上机作业一、作业组成二、作业合作完成情况本次作业由3组组员共同完成,任务分配情况如下:张元松完成实例一(用快速编辑器编辑5跨连续梁),并对建模过程进行截图。
郑宇完成实例二(双塔单索面斜拉桥建模),并对建模过程进行截图。
计时雨完成实例三(拱肋的建立过程),并对建模过程进行截图。
孙皓完成实例四(预应力T梁建模与钢束的输入)与实例五(从CAD导入截面与模型),对建模过程进行截图,并进行本次实验报告的撰写任务。
三、上机作业内容1、用快速编辑器编辑5跨连续梁(1) 模型参数:5跨连续梁,5跨跨径从左到右依次为20m、30m、40m、30m、20m,都呈抛物线变化,模型共分140个单元,每单元为1m,截面均为铅直腹板单箱双室,边跨梁高2500mm,跨中梁高1400mm。
(2) 具体操作:步骤一:点击“文件”,“新建项目组”并“创建项目”,在输入单元特性信息对话框中,点击“快速编译器”的“直线”编译按钮,出现“直线单元组编辑”对话框。
步骤二:在“直线单元组编辑”对话框中,将“编辑内容”的复选框的4个复选按钮都勾上,编辑单元号:1-140,左节点号:1-140,右节点号:2-101,分段长度:100*1,起点x=0 y=0,终点x=1,y=0,如图1所示。
图1 输入单元节点信息步骤三:添加控制截面。
A、在控制点距起点距离这一栏,依次添加0、10、20、35、50、70、90、105、120、130、140。
B、选定控制截面0米处,点击“截面特征”→“图形输入”,选择“铅直腹板单箱双室”,输入截面尺寸,如图2所示。
然后点击“确定”,选择“中交新混凝土:C40混凝土”,点击“存入文件”,将文件保存为“0m截面.sec”。
(注意:在输完截面类型和尺寸后回到主菜单后一定要点击一下“修改”这个按钮)图2 输入“0截面”截面尺寸c、选定控制截面10米处,点击“截面特征”→“图形输入”,选择“铅直腹板单箱双室”,输入截面尺寸,如图3所示。
实验13桥梁博士应用
十一、按估算配筋面积,选择5束钢绞线,一束钢绞线为 7Φs15.2,一束钢绞线截面和1根钢绞线截面见下图。
十二、钢束布置 管道至梁底和梁侧净距不应小于3cm及管道的一半,直线 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4cm,且不宜小于管道直径的0.6倍。 跨中及支点截面钢束布置见下图。
钢束立面布置见下图。
十三、输入钢束信息 钢束分5批张拉,两端张拉。锚下张拉控制应力不大于钢 束标准强度的的75%,取1860×0.75=1395MPa。 输入钢束的参考点坐标,钢束竖弯信息和平弯信息。
二、确定节点坐标 用ID查询主梁顶缘线的节点坐标。 三、确定各单元的截面尺寸 全、输入总体信息 计算类别:选择估算结构配筋面积 五、输入单元特征信息; 力学模型建立,输入单元号、节点号及节点坐标。 六、输入施工阶段信息;输入永久荷载和边界条件。 七、输入使用阶段信息;活荷载描述 八、数据诊断; 九、执行项目计算; 十、输出配筋信息。
实验十四:桥梁博士应用
1.实验类型:综合型 2.实验内容:应用桥梁博士设计某桥梁上部结构 3.实验资料 1)类型:预应力混凝土30mT型梁桥; 2)桥面宽度:0.5+11.25+2x1.0+11.25+0.5 3)设计荷载:公路—I级; 4)跨径与结构:5x30m简支梁结构 4.设计内容 1)纵向取一孔跨径为30m设计; 2)桥梁横断面设计; 3)桥面铺装层设计; 4)主梁主要尺寸拟定; 5)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6)预应力钢筋估算; 7)主梁结构强度验算; 8)设计结果输出。 5.设计方法及步骤 1)桥梁横断面及铺装层设计; 2)主梁主要尺寸拟定; 3)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4)主梁力学模型建立; 5)建立工程项目,并输入项目原始数据; 6)输入项目总体信息; 7)输入单元特征信息; 8)输入预应力钢束信息; 9)输入施工阶段信息;
桥梁博士实例操作心得与步骤
桥梁博士实例操作心得与步骤桥梁博士PPT实例操作心得B土木085鄢云第一点:在编辑单元特性的信息时候,打开直线编译器,注意分段长度和起点终点的x、y坐标。
例如分段长度的格式为:长度*段数,不要左边和右边颠倒。
第二点:特别要注意在控制断面定义的时候,输入完有用数据之后要按“修改”按钮,否则数据就不会被保存。
第三点:对于截面拟合类型和截面几何特征描述里的数据,只要看懂图纸就不用担心会混淆。
第四点:桥梁博士系统在输入系列号码的编辑框中支持的表达式我们要熟悉它的使用方法并且理解其中的意思。
第五点:实例二中的桥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桥面、桥塔和斜拉锁。
其中桥塔单元的分段方向为“竖直”。
第六点:实例二中要注意拉索单元在建立时的堆成轴的坐标,否则会建立到相反方向去。
第七点:在操作中要注意使用的规范类型的选择,否则数据可能会不符合要求而输出单元失败。
第八点:用图形编辑器绘制正应力图时,在总控信息栏,项目文件名内要填入该项目文件的路径和文件名。
第九点:在实例五中,标注节点号表示图形输出时是否标注节点号,不填表示全部不标注,如果需要输出节点号,就填写需要标注的节点号。
第十点:在实例五中,标注效应节点号表示图形输出时是否标注效应节点号,不填表示全部不标注,如果需要输出效应节点号,就填写需要标注的效应节点号。
第十一点:在输出图形的时候,可以讲颜色调整为清晰明显而又不容易混淆的颜色组合。
第十二点:在所有步骤都做好之后,要打开全局的3D视图看一看,检查是否和要求的结果一致。
3×30简支变连续T梁全桥结构安全验算操作步骤B土木085鄢云步骤一:新建项目组,在项目组下创建项目,选择项目类型和保存路径。
步骤二:切换到总体信息界面中,进行总体参数的输入:1. 计算类别中选择全桥结构安全验算;2. 规范选择04规范。
步骤三:总体信息输入完成,切换到单元信息窗口中进行模型的建立。
切换到单元信息界面中,进行单元参数的输入:(1) 利用AutoCAD导入模型的方式导入,CAD名称浏览读取3X30简支变连续T梁模型的模型,图层名称为0。
毕业设计600m斜拉桥设计【范本模板】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圣阳桥设计院(部):交通工程学院专业:交通工程班级:交通工程091姓名:孙庆军学号:2009011181指导教师:范伟完成日期:2013年6月15日目录摘要 (IV)ABSTRACT (V)第1章绪论 ................................................................................................... - 1 -1。
1斜拉桥发展概述 ...................................................................................................... - 1 - 第2章初步设计 ............................................................................................. - 3 -2。
1、设计资料 ............................................................................................................... - 3 -2。
1。
1、工程概述..................................................................................................... - 3 -2.1.2、技术标准........................................................................................................... - 3 -2。
桥梁博士建模实例
桥梁博士建模实例一、拱肋的建立过程事例我们现在拟定建立如下图所示的模型:说明:桥面全长50M,分为50个单元,每个单元x向分段长度为1M,系杆截面为2000×1000MM 的矩形截面,材料为40号混凝土拱肋单元;拱肋单元分50个单元,每个单元x向分段长度为1M,拱肋截面为钢管内填40号混凝土,钢管半径R=1000MM,厚度T=120MM,为A3号钢吊杆每隔5M设1根,拉索材料为270低级松弛钢绞线下面我们讲述具体的建立过程:步骤一:选择菜单栏的项目>创建工程项目,建立新工程,如下图所示:步骤二:按F4键进入原始数据输入窗口,在数据菜单中选择“输入单元特征信息”,见下图步骤三:先建立系杆单元,点击快速编译器的“直线”按钮,在编译框内,在编辑内容的四个复选框都钩上,编辑单元号:1-50,左节点号:1-50,右节点号:2-51;分段长度:50*1,如下图所示:步骤四:输入截面特征,点击截面特征按钮,选择图形输入,找到矩形截面,然后输入B=2000,H=1000,确定,如下图:步骤五:控制断面定义。
在控制点距起点距离输入框内填0,按添加按钮,然后在控制点距起点距离输入框内填50,再按添加按钮,见下图:步骤六:做完以上步骤后,按确定按钮,这样,我们第一步的系杆就建好了,如下图:下面我们建立拱肋单元:步骤一:点击快速编译器的“拱肋”按钮,进入拱肋单元编译框,在编辑单元号一栏需要输入:51-100,左节点号:1 52-100,右节点号:52-100 51,x向分段长度:50*1;控制点x1=0,y1=0,控制点x2=25,y2=12,控制点x3=50,y3=0,同样,编辑内容的4个复选框都勾上。
如下图所示:步骤二:点击控制截面输入截面形状,截面材料选择A3钢,输入钢管截面,点击图形输入,找到那个形状,输入数据R=1000,T=120,确定,如下图然后输入内部的混凝土,在截面特征的对话框中,点击“附加截面”,截面材料选择40号混凝土,然后选择图形输入,选择圆形截面,输入R=880,确定,如下图:步骤三:按确定后出现如下图形现在我们来改变拱肋单元的性质,在上图的右上角有个“goto”按钮,在左上角显示着当前单元编号,我们在goto栏里输入51(51单元到100单元都是拱肋单元),然后按“goto”按钮,现在应该在左上角显示的当前单元号为51,然后在顶缘坐标里截面高度中点出坐标的复选框打上勾,在单元性质里选择组合构件,并把是否桥面单元复选框的勾去掉,这样,我们完成了第一个拱肋单元性质的修改,如下图:下面我们来修改其他拱肋单元的性质;在快速编译器中点击“单元”按钮,把复选框“修改坐标性质”、“修改单元类型”、“修改桥面单元定义”这3个打上勾,在编辑单元里填入:52-100,在其他信息模板单元号里填51,然后确定,见下图这样,我们就完成了拱肋的建立。
midas_Civil_2010斜拉桥专题—斜拉桥设计专题
恩斯特公式,由德国著名学者 H.-J.Ernst提出。公式表明: 选用高强度的材料,提高拉索 的工作应力,采用轻而有效的
拉索防护手段,使拉索每延米
的重量不致过多增加,均有助 于提高拉索刚度,降低其非线 性影响。
16
midas Civil 2010
斜拉桥专题—斜拉桥分析专题
斜拉桥
2.未知荷载系数法功能
8
midas Civil 2010
斜拉桥专题—斜拉桥分析专题
斜拉桥
第一步:进行成桥状态分析,即建立成桥模型,考虑结
斜拉桥常规分析流程 第一步 成桥状态分析
构自重、二期恒载、斜拉索的初拉力(单位力),进行静力 线性分析后,利用“未知荷载系数”的功能,根据影响矩阵 求出满足所设定的约束条件(线形和内力状态)的初拉力系 数。此时斜拉索需采用桁架单元来模拟,这是因为斜拉桥在 成桥状态时拉索的非线性效应可以看作不是很大,而且影响
最终索力不集中在几根拉索,而是均匀分布在每根拉索上。
17
midas Civil 2010
斜拉桥专题—斜拉桥分析专题
确定斜拉索张拉力的方法主要有刚性支承连续梁法、零位移法、倒拆和正装法、无应力状 态控制法、内力平衡法和影响矩阵法等,各种方法的原理和适用对象请参考刘士林等编著的公 路桥梁设计丛书 -《斜拉桥》。
5
midas Civil 2010
斜拉桥专题—斜拉桥分析专题
斜拉桥
1)刚性支承连续梁法 刚性支承连续梁法是指成桥状态下,斜拉桥主梁的弯曲内力和刚性支承连续梁的内力状态 一致。因此可以非常容易地根据连续梁的支承反力确定斜拉索的初张力。 2)零位移法 零位移法的出发点是通过索力调整,使成桥状态下主梁和斜拉索的交点的位移为零。对于 采用满堂支架一次落架的斜拉桥体系,其结果与刚性支承连续梁法的结果基本一致。 上述2种方法用于确定主跨和边跨对称的单塔斜拉桥的索力是最为有效的,对于主跨和边 跨几乎对称的3跨斜拉桥次之,对于主跨和边跨的不对称性较大的斜拉桥,几乎失去了作用 (因为这两种方法必然导致比较大的塔根弯矩,失去了索力优化的意义)。 3)倒拆和正装法 倒拆法是斜拉桥安装计算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倒拆、正装交替计算,确定各施工阶 段的安装参数,使结构逐步达到预定的线形和内力状态。
桥梁博士连续梁桥设计建模步骤与桥博建模技巧
一、桥梁博士连续梁建模步骤一、Dr.Bridge系统概述Dr.Bridge系统是一个集可视化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结构分析、打印与帮助为一体的综合性桥梁结构设计与施工计算系统。
该系统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连续拱、桁架梁、斜拉桥等多种桥梁形式的设计与计算分析,不仅能用于直线桥梁的计算,同时还能进行斜、弯和异型桥梁的计算,以及基础、截面、横向系数等的计算。
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程序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好、自动化程度较高等特点,对于提高桥梁设计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利用本系统进行设计计算一般需要经过:离散结构划分单元,施工分析,荷载分析,建立工程项目,输入总体信息、单元信息、钢束信息、施工阶段信息、使用阶段信息以及输入优化阶段信息(索结构),进行项目计算,输出计算结果等几个步骤。
二、离散结构与划分单元1、在进行结构计算之前,首先要根据桥梁结构方案和施工方案,划分单元并对单元和节点编号,对于单元的划分一般遵从以下原则:(1)对于所关心截面设定单元分界线,即编制节点号;(2)构件的起点和终点以及变截面的起点和终点编制节点号;(3)不同构件的交点或同一构件的折点处编制节点号;(4)施工分界线设定单元分界线,即编制节点号;(5)当施工分界线的两侧位移不同时,应设置两个不同的节点,利用主从约束关系考虑该节点处的连接方式;(6)边界或支承处应设置节点;(7)不同号单元的同号节点的坐标可以不同,节点不重合系统形成刚臂;(8)对桥面单元的划分不宜太长或太短,应根据施工荷载的设定并考虑活载的计算精度统筹兼顾。
因为活载的计算是根据桥面单元的划分,记录桥面节点处位移影响线,进而得到各单元的内力影响线经动态规划加载计算其最值效应。
对于索单元一根索应只设置一个单元。
2、本例为3x30m的三跨连续梁,截面在支座处加大以抵抗较大建立,同时利于端部锚固区的受力,所以该变截面点处取为单元节点,端点也应取为节点,每跨跨中是取为节点,其余节点是根据计算的精度要求定取。
ansys对斜拉桥的分析实例
用Ansys分析斜拉桥的变形、应力分布与优化问题背景: 第三届结构设计大赛, 题目为: 承受运动载荷的不对称双跨桥梁结构模型设计。
参赛作品为一个斜拉桥比赛所用材料: 桐木若干, 白乳胶一瓶。
比赛要求:保证小车通过的同时, 桥应力求重量轻, 轻者可进入决赛。
参赛实验台示意图比赛计算参数:木杆的抗拉强度表设计方案数据: 根据所给材料, 经过计算我们预计需要使用: 主梁: 4根6*6.4*6, 55*1截取18mm宽, 55*2截取15mm宽;拉塔: 2根6*6, 3*4作桁架;梁的固定用1根3*4;桥墩: 2根3*4, 55*1的木片作桁架结构。
下脚料把主梁两端各加长20mm, 并把端面做成梯形以使桥梁稳定。
桥梁简支模型:其中(5)、(7)、(8)为拉索, (6)为拉塔, (1)、(2)、(3)、(4)为主梁, 1.2.5为三个支座, 塔高为330mm, 2.3的距离为250mm, 3.4的距离为200mm。
当小车经过2.5之间时, 梁最容易发生破坏。
加载条件:预赛——空车(重9.88kg)行驶, 桥面板由长度为30mm的若干铝板, 用柔绳串接而成, 重量为2.8kg。
Ansys分析目的:使用ansys分析软件对桥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 对结构进行改进与优化。
Ansys建模数据:步骤:定义单元类型: 桐木材料选取单元类型: Beam 188 拉索材料选取单元类型为Link 10。
定义单元实常数: Link 10单元的实常数AREA定义为3.14*2.25/4。
其中Beam 188不需要定义实常数。
定义材料属性: 材料属性如图。
定义梁截面类型: 主梁: 8*8, 侧梁:5*5, 桁架: 3*3(全部为矩形), 拉索: R=1.5(圆形)。
建模: 建立节点模型, 利用建模工具建立节点, 再用lines—straight lines连接节点形成线模型。
划分网格:利用Meshing—Mesh attributes—picked lines, 根据不同单元属性, 不同材料属性, 不同截面属性选择线, 划分网格。
桥梁博士斜拉桥模型的设计流程
桥梁博士斜拉桥模型的设计流程The design process for a cable-stayed bridge model, also known as a suspension bridge, involves several steps that require careful planning and engineering expertise. This article will outline the various stages of designing a cable-stayed bridge model, considering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emphasizing the human element involved in the process.The first step in designing a cable-stayed bridge model is conducting thorough research. This includes studying existing cable-stayed bridges and their designs, understanding their structural principles, and analyzing their performance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By examining successful examples, engineers can gain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design considerations and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cable-stayed bridges.After conducting research, the next step is conceptualizing the design. This involves brainstorming andgenerating ideas for the bridge's form, dimensions, and overall aesthetic. Engineers must consider factors such as the bridge's purpose, location,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he design should harmonize with the surrounding landscape while also meeting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such as accommodating traffic loads and ensuring structural stability.Once the initial design concept is established, engineers move on to the detailed design phase. Thisinvolves creating a precise and comprehensive plan that includes structural calculations, material specifications, and construction details. Engineers must carefully analyze the forces acting on the bridge, such as tension, compression, and bending, to ensure that the structure can withstand the expected loads and remain stable.In the detailed design phase, engineers also consider the materials to be used for the bridge. The selection of materials is crucial, as it affects the bridge's strength, durability, and overall performance. Common materials usedin cable-stayed bridges include steel and concrete, whichoffer excellent structural properties and can be tailoredto meet specific design requirements.After finalizing the detailed design, engineers proceed to the construction phase. This involves translating the design plans into reality by coordinating with construction teams, contractors, and suppliers. Engineers must ensuretha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dheres to safety regulations and quality standards, while also addressing any unexpected challenges that may arise during construction.Throughout the entire design process, collabo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play a vital role. Engineers work closelywith architects, structural designers, and construction teams to exchange ideas, address design issues, and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mong team members is essential for ensuring a successful outcome anda bridge that meets all functional and aesthetic requirements.In conclusion, the design process for a cable-stayed bridge model involves extensive research, conceptualization,detailed design, material sele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ordination. It requires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with engineers working closely with architects and construction teams to create a safe, efficient, andvisually appealing structure. The process also requires creativity, problem-solving skills, and attention to detail to overcome challenges and deliver a successful bridge mode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博士斜拉桥建模实例
我们拟定建立以下模型,见下图:
参数说明:桥面长度L1=100M,分100个桥面单元,每单元长度1M,桥塔长度L2=50M,分50个竖直单元,每单元长度1M,拉索单元共48个单元,左右对称,拉索桥面锚固端间隔为2 M,桥塔锚固端间隔为1M。
下面介绍具体建立模型的步骤:
步骤一,建立桥面单元。
用快速编译器编辑1-100个桥面单元(具体过程略),参见下图:
(注:在实际操作中桥面的截面形状可以自己拟定)
步骤二:建立桥塔单元。
用快速编译器编辑101-150个桥塔单元(具体过程略),参见下图:
(注:在实际操作中桥面的截面形状可以自己拟定,在分段方向的单选框内,一定要选择“竖直”,起点x=49,y=-20,终点x=49,y=30是定义桥塔的位置,这里我把它设在桥面中部,桥面下20米处,因为我做的桥塔截面为2m×2m的空心矩形,所以此处起点和终点x填49,请读者自己理解)
步骤三:拉索的建立。
A、先编辑桥塔左边部分24跟拉索单元。
点击快速编译器的“拉索”按钮,在拉索对话框内的编辑内容复选框选择编辑节点号勾上,编辑单元号:151-174,左节点号:1-48/2;右节点号:152-129;(注意:左节点1-48/2代表拉索在桥面的锚固点间距为2M),如下图:
在快速编译器中选择“单元”按钮,在“单元”对话框内的复选框内把“截取坐标”勾上,编辑单元号:151-174,然后确定。
如下图:
B、建立桥面右半部分的24跟拉索。
在快速编译器中选择“对称”按钮,在“对称”对话框中的编辑内容4个复选框都勾上。
模板单元组:151-174;生成单元组:198-175;左节点号:55-101/2;右节点号:129-152;对称轴x=50,然后确定。
见下图:
这样,我们就建好了拉索单元的模型。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整个模型的三维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