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剂量标准(文书借鉴)
常用中药简表(用量)(可编辑修改word版)
药名用量(g)木贼3—9 地锦草9—20麻黄2—9 委陵菜9—15桂枝3—9 药名用量(g)翻白草9—15紫苏5—9 石膏15—60 半边莲10—15生姜3—9 寒水石10—15 白花蛇舌草 15—60 香薷3—9 知母6—12 ft慈茹3—9荆芥 4.5—9 芦根15—30 熊胆0.25—0.5 防风 4.5—9 天花粉10—15 千里光9—15羌活3—9 竹叶6—15 白蔹 4.5—9白芷3—9 淡竹叶6—9 四季青15—30细辛1—3 鸭跖草15—30 绿豆15—30藁本3—9 栀子5—10 药名用量(g)苍耳子3—9 夏枯草9—15 生地黄10—15辛夷3—9 决明子10—15 玄参10—15葱白3—9 药名用量(g)牡丹皮6—12鹅不食草 6—10 金银花6—15 赤芍6—12胡荽3—6 连翘6—15 紫草5—10柽柳3—10 穿心莲6—9 水牛角15—30谷精草5—10 大青叶9—15 药名用量(g)密蒙花9—15 板蓝根9—15 青蒿6—12青葙子10—15 青黛 1.5—3 白薇 4.5—9药名用量(g)贯众 4.5—9 地骨皮9—15黄芩3—10 蒲公英6—15 银柴胡3—9黄连2—5 紫花地丁 15—30 胡黄连 1.5—9黄柏3—12 野菊花10—15 药名用量(g)龙胆3—6 重楼3—9 大黄5—15秦皮6—12 拳参 4.5—9 芒硝10—15苦参5—10 漏芦5—9 番泻叶 1.5—3白鲜皮5—10 土茯苓15—60 芦荟1—2苦豆子 1.5—3 鱼腥草15—25 药名用量(g)三棵针10—15 金荞麦15—45 火麻仁10—15马尾连6—12 大血藤9—15 郁李仁6—12药名用量(g)败酱草6—15 松子仁10—15薄荷3—6 射干3—9 药名用量(g)牛蒡子6—12 ft豆根3—6 甘遂0.5—1蝉蜕3—6 药名用量(g)京大戟 1.5—3桑叶5—9 马勃 1.5—6 芫花 1.5—3菊花5—9 青果 4.5—9 商陆5—10蔓荆子5—9 锦灯笼5—9 牵牛子3—9柴胡3—9 金果榄3—9 巴豆0.1—0.3 升麻3—9 木蝴蝶 1.5—3 千金子1—2葛根9—15 白头翁9—15 药名用量(g)淡豆豉6—12 马齿苋9—15 独活3—9浮萍3—9 鸦胆子0.5—2 威灵仙6—9川乌 1.5—3 茯苓9—15 荜澄茄 1.5—3 蕲蛇3—9 薏苡仁9—30 药名用量(g)乌梢蛇9—12 猪苓6—12 陈皮3—9木瓜6—9 泽泻5—10 青皮3—9蚕沙5—15 冬瓜皮15—30 枳实3—9伸筋草3—12 玉米须30—60 木香 1.5—6 寻骨风10—15 葫芦15—30 沉香 1.5—4.5 松节10—15 香加皮3—6 檀香2—5海风藤6—12 枳椇子10—15 川楝子 4.5—9 青风藤6—12 泽漆5—15 乌药3—9公丁藤3—6 蝼蛄6—9 青木香3—9昆明ft海棠 6—15 荠菜15—30 荔枝核 4.5—9 雪上一枝蒿.02—.04 药名用量(g)香附6—9路路通5—9 车前子9—15 佛手3—9药名用量(g)滑石10—20 香橼3—9秦艽3—9 木通3—6 玫瑰花 1.5—6 防己 4.5—9 通草3—5 绿萼梅3—5桑枝9—15 瞿麦9—15 娑罗子3—9豨莶草9—12 萹蓄9—15 薤白5—9臭梧桐5—15 地肤子9—15 天仙藤 4.5—9 海桐皮5—15 海金沙6—15 大腹皮 4.5—9 络石藤6—12 石韦6—12 甘松3—6雷公藤10—25 冬葵子3—9 九香虫3—9老鹳草9—15 灯芯草1—3 刀豆6—9穿ft龙10—15 萆薢9—15 柿蒂 4.5—9 丝瓜络 4.5—9 药名用量(g)药名用量(g)药名用量(g)茵陈6—15 ft楂10—15 五加皮 4.5—9 金钱草15—60 神曲6—15桑寄生9—15 虎杖9—15 麦芽10—15 狗脊6—12 地耳草15—30 稻芽9—15千年健 4.5—9 垂盆草15—30 莱菔子6—10雪莲花6—12 鸡骨草15—30 鸡内金3—10鹿衔草9—15 珍珠草15—30 鸡矢藤15—60 石楠叶10—15 药名用量(g)隔ft消6—15药名用量(g)附子3—15 阿魏1—1.5 藿香5—10 干姜3—10 药名用量(g)佩兰5—10 肉桂1—4.5 使君子9—12苍术5—10 吴茱萸 1.5—4.5 苦楝皮 4.5—9 厚朴3—10 小茴香3—6 槟榔3—10砂仁3—6 丁香1—3 南瓜子60—120 豆蔻3—6 高良姜3—6 鹤草芽30—45 草豆蔻3—6 胡椒2—4 雷丸15—21 草果3—6 花椒3—6 鹤虱3—10药名用量(g)荜茇 1.5—3 榧子10—15芜荑3—10 牛膝6—15 海浮石10—15 药名用量(g)鸡血藤10—30 瓦楞子10—15 小蓟10—15 王不留行 5—10 礞石6—10大蓟10—15 月季花2—5 药名用量(g)地榆10—15 凌霄花3—10 苦杏仁3—10槐花10—15 药名用量(g)紫苏子5—10侧柏叶10—15 土鳖虫3—10 百部5—15白茅根15—30 马钱子0.3—0.6 紫菀5—10苎麻根10—30 自然铜10—15 款冬花5—10羊蹄10—15 苏木3—10 马兜铃3—10药名用量(g)骨碎补10—15 枇杷叶5—10三七3—10 血竭1—2/次桑白皮5—15茜草10—15 儿茶1—3 葶苈子5—10蒲黄3—10 刘寄奴3—10 白果5—10花蕊石10—15 药名用量(g)矮地茶10—30 降香3—6 莪术3—15 洋金花0.2—0.6 药名用量(g)三棱3—10 华ft参0.1—0.2 白及3—10 水蛭 1.5—3 罗汉果10—30 仙鹤草3—10 虻虫1—1.5 满ft红6—15紫珠10—15 斑蝥.03—.06 胡颓子叶 9—15 棕榈炭3—10 穿ft甲3—10 药名用量(g)血余炭6—10 药名用量(g)朱砂0.1—0.5 藕节10—15 半夏3—10 磁石9—30檵木6—10 天南星3—10 龙骨15—30 药名用量(g)禹白附3—5 琥珀 1.5—3 艾叶3—10 白芥子3—6 药名用量(g)炮姜3—6 皂荚 1.5—5 酸枣仁9—15灶心土15—30 旋覆花3—10 柏子仁3—9药名用量(g)白前3—10 灵芝6—12川芎3—9 猫爪草9—15 缬草3—6延胡索3—10 药名用量(g)首乌藤9—15郁金5—12 川贝母3—10 合欢皮6—12姜黄3—10 浙贝母3—10 远志3—9乳香3—10 瓜蒌10—20 药名用量(g)没药3—10 竹茹6—10 石决明3—15五灵脂3—10 竹沥30—50 珍珠母10—25 夏天无5—15 天竺黄3—6 牡蛎9—30枫香脂 1.5—3 前胡6—10 紫贝齿10—15 药名用量(g)桔梗3—10 代赭石10—30 丹参5—15 胖大海2—4 枚刺蒺藜6—9红花3—10 海藻10—15 罗布麻叶 6—12 桃仁5—10 昆布6—12 生铁落30—60 益母草10—30 黄药子5—15 药名用量(g)泽兰10—15 海蛤壳10—15 羚羊角1—3牛黄.15—.35(次)蛤蚧5—10 罂粟壳3—6珍珠0.1—0.3 核桃仁10—30 诃子3—10钩藤3—12 冬虫夏草 5—15 石榴皮3—10天麻3—9 胡芦巴3—10 肉豆蔻3—9地龙 4.5—9 韭菜子3—9 赤石脂10—20全蝎3—6 阳起石3—6 禹余粮10—20蜈蚣3—5 紫石英9—15 药名用量(g)僵蚕5—9 海狗肾1—3 ft茱萸5—10药名用量(g)海马3—9 覆盆子5—10麝香.03—.1(次)哈蟆油3—10 桑螵蛸6—10冰片.15—.3(次)羊红膻10—15 金樱子6—12苏合香0.3—1 药名用量(g)海螵蛸6—12石菖蒲3—9 当归5—15 莲子10—15药名用量(g)熟地黄10—30 芡实10—15人参3—9 白芍5—15 刺猬皮3—10西洋参3—6 阿胶5—15 椿皮6—9党参9—30 何首乌10—30 鸡冠花6—15太子参9—30 龙眼肉10—25 药名用量(g)黄芪9—30 楮实子6—9 常ft 4.5—9白术6—12 药名用量(g)瓜蒂 2.5—5ft药15—30 北沙参 4.5—9 胆矾0.3—0.6 白扁豆10—15 南沙参9—15 药名用量(g)甘草 1.5—9 百合6—12 雄黄0.01—0.2 大枣6—15 麦冬6—12 硫黄 1.5—3刺五加9—27 天冬6—12 白矾0.6—1.5 绞股蓝10—20 石斛6—12 蛇床子3—9红景天6—12 玉竹6—12 蟾酥.015—.03 沙棘3—9 黄精9—15 樟脑0.1—0.2 饴糖15—20 明党参6—12 木鳖子0.9—1.2 蜂蜜15—30 枸杞子6—12 土荆皮禁服药名用量(g)墨旱莲6—12 蜂房3—5鹿茸1—2 女贞子6—12 大蒜5—10紫河车 1.5—3 桑椹9—15 药名用量(g)淫羊藿3—15 黑芝麻9—15 升药禁服巴戟天5—15 龟甲9—24 轻粉0.1—0.2 仙茅5—15 鳖甲9—24 砒石.002—.004 杜仲10—15 药名用量(g)铅丹0.3—0.6 续断9—15 麻黄根3—9 硼砂 1.5—3肉苁蓉10—15 浮小麦15—30锁阳10—15 糯稻根须 15—30补骨脂5—15 药名用量(g)益智仁3—10 五味子3—6菟丝子10—20 乌梅3—10沙苑子10—20 五倍子3—9。
2019版《中国药典》规定中药用量
6-12g
灵芝
6-12g
鱼腥草
15-25g
麦芽
10-15g
忍冬藤
9-30g
狗脊
6-12g
远志
3-10g
鸡内金
3-10g
泽兰
6-12g
赤石脂
9-12g
鸡血藤
9-15g
泽泻
6-10g
赤芍
6-12g
鸡冠花
6-12g
降香
9-15g
药品名称
药典规定用量
药品名称
药典规定用量
药品名称
药典规定用量
细辛
1-3g
香橼
3-10g
地骨皮
9-15g
木瓜
6-9g
石斛
6-12g
地黄
10-15g
木香
3-6g
石榴皮
3-9g
熟地黄
9-15g
药品名称
药典规定用量
药品名称
药典规定用量
药品名称
药典规定用量
地榆
9-15g
花椒
3-6g
青风藤
6-12g
芒硝
6-12g
芥子
3-9g
青葙子
9-15g
地锦草
9-20g
苍术
3-9g
青蒿
6-12g
西红花
9-15g
马鞭草
5-10g
玉竹
6-12g
半边莲
9-15g
王不留行
5-10g
甘松
3-6g
半枝莲
15-30g
天冬
6-12g
甘草
2-10g
丝瓜络
5-12g
天花粉
10-15g
中药剂量标准表
中药剂量标准表一、草本植物类1.甘草:一般用量为3-9克,但清热解毒宜生用,补中益气宜炙用。
2.黄芪:一般用量为9-30克,补气升阳宜炙用,其他宜生用。
3.白术:一般用量为9-15克,益气健脾宜炒用,固表止汗宜生用。
4.茯苓:一般用量为9-15克,利水渗湿宜生用,健脾宁心宜炙用。
5.当归:一般用量为9-15克,补血活血宜酒炙用,活血行瘀宜生用。
6.川芎:一般用量为3-9克,活血行气宜生用,止痛宜酒炙用。
7.菊花:一般用量为3-9克,疏散风热宜生用,平肝明目宜黄菊花或白菊花。
8.葛根:一般用量为9-15克,解肌退热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
9.羌活:一般用量为3-9克,散寒祛风宜生用,止痛宜炒用。
10.白芍:一般用量为9-15克,平肝敛阴宜生用,养血调经宜炒用。
二、灌木植物类1.玫瑰花:一般用量为3-6克,疏肝解郁宜生用,活血散瘀宜醋制。
2.木棉花:一般用量为9-15克,清热利湿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
3.款冬花:一般用量为9-15克,润肺止咳宜蜜炙用。
4.腊梅花:一般用量为3-9克,解暑生津宜生用,止咳化痰宜蒸用。
5.夏枯草:一般用量为9-15克,清肝明目宜生用,解毒消肿宜炒用。
6.金银花:一般用量为3-9克,清热解毒宜生用,解表疏风宜蜜炙用。
7.茵陈:一般用量为9-15克,利胆退黄宜生用,祛湿止痒宜茵陈蒿。
8.枇杷叶:一般用量为9-15克,清肺止咳宜蜜炙用。
9.蒲公英:一般用量为9-15克,清热解毒宜生用,消痈散结宜醋炙用。
10.红花:一般用量为3-9克,活血通经宜生用。
三、藤本植物类1.雷公藤:一般用量为3-6克,祛风除湿宜生用,消肿止痛宜炙用。
2.天南星:一般用量为3-9克,化痰止呕宜生用,祛风定惊宜制用。
3.何首乌:一般用量为9-15克,补益精血宜生用,解毒截疟宜制用。
4.络石藤:一般用量为6-12克,祛风通络宜生用。
5.钩藤:一般用量为3-12克,平肝熄风止痉宜生用。
6.桑寄生:一般用量为9-15克,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宜生用。
中药剂量
第一节剂量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
它主要指明了每味药的成人一日量(按:本书每味药物标明的用量,除特别注明以外,都是指干燥后生药,在汤剂中成人一日内用量)。
其次指方剂中每味药之间的比较分量,也即相对剂量。
中药的计量单位有重量如市制:斤、两、钱、分、厘;公制:千克、克、毫克;数量如生姜三片、蜈蚣二条、大枣七枚、芦根一支、荷叶一角、葱白两只等。
自明清以来,我国普遍采用16进位制的“市制”计量方法,即1市斤=16两=160钱。
自1979年起我国对中药生产计量统一采用公制,即1公斤=1000克=1000000毫克。
为了处方和调剂计算方便,按规定以如下的近似值进行换算:1市两(16进位制)=30克;l钱=3克;1分=0.3克;1厘=0.03克。
尽管中药绝大多数来源于生药,安全剂量幅度较大,用量不象化学药品那样严格,但用量得当与否,也是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临床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
药量过小,起不到治疗作用而贻误病情,药量过大,戕伤正气,也可引起不良后果,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同时中药多是复方应用。
其中主要药物的剂量变化,可以影响到整个处方的功效和主治病证的改变。
因此,对于中药剂量的使用应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
一般来讲,确定中药的剂量,应考虑如下几方面的因素:一、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剧毒药或作用峻烈的药物,应严格控制剂量,开始时用量宜轻,逐渐加量,一旦病情好转后,应当立即减量或停服,中病即止,防止过量或蓄积中毒。
此外,花叶皮枝等量轻质松及性味浓厚、作用较强的药物用量宜小;矿物介壳质重沉坠及性味淡薄,作用温和的药物用量宜大;鲜品药材含水分较多用量宜大(一般为干品的4倍);干品药材用量当小;过于苦寒的药物也不要久服过量,免伤脾胃;再如犀角、羚羊角、廉香、牛黄、猴枣、鹿茸、珍珠等贵重药材,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用量。
二、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的用量要大些;单味药使用比复方中应用剂量要大些;在复方配伍使用时,主要药物比辅助药物用量要大些。
(完整版)中药剂量表.doc
(完整版)中药剂量表.doc紫苏:解鱼蟹毒 30— 60g。
臭梧桐:用于降血压,不宜久煎细辛: 1— 3g,粉末 0.5— 1g;研末吹鼻、塞耳、敷脐或调涂牛黄: 0.5— 0.35水牛角: 15— 30g,大剂量 60— 120g ,浓缩粉 1.5—3g 青黛: 1.5— 3g,冲或丸散熊胆: 1.5—2.5g山豆根: 3— 6g青蒿:生用或鲜品浇汁秦皮:水煎,洗眼巴豆:不入汤剂贯众 5— 10鸦胆子: 10—15 粒每次,治疗疟疾; 10—30粒每次,治疗痢疾,或0.5— 2g,每日 3 次。
味极苦,不入煎剂,装胶囊,或以龙眼肉或馍皮包裹甘遂:宜入丸散,有效成分不溶于水。
醋制可减毒苦楝皮: 3— 6g千金子: 0.5— 1g威灵仙:治骨鲠 30g川乌: 1.5— 3g ,入汤剂香加皮: 3— 6g(强心苷)徐长卿:汤剂不宜久煎雷公藤:煎汤10— 25g(带根皮减量),文火煎1— 2 小时。
制粉, 0.5—1.5g苍术:烧烟熏,炒用燥性减缓沉香:煎汤1— 5g 后下,研末 0.5—1.5g灯芯草: 1— 3g 煎汤;锻成性研末调敷,或用于灯火灸青木香:煎汤3— 10g,散剂 1— 2g使君子:煎汤9—12g,去壳取仁,捣碎,小儿每天 1— 1.5粒,每日总量不超过20 粒;或炒香嚼服,(小儿疳积:杀虫消积)槟榔: 3— 10g,单用驱杀涤虫、姜片虫30— 60g雷丸:内服15— 21g,不入煎。
入丸每次5— 7g,驱杀涤虫每次 12— 18g,饭后温开水调服南瓜子:杀虫,生用或研细60—120g,冷开水调服鹤草芽:杀虫,研粉吞服,成人每次30—50g,小儿体重0.7— 0.8g/kg ,早晨空腹榧子:煎汤10— 15g,连壳生用打碎入煎剂;嚼服炒熟去壳鸡冠花: 6— 12血竭: 1— 2g自然铜:煎汤。
中药用量标准
中药用量标准
中药用量标准是指根据中药药材的性质、疗效以及个体差异,经科学实验和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中药使用剂量的参考值。
一般来说,中药用量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用药剂量:指中药的用药数量,一般以克、千克或其他单位表示。
具体剂量根据不同药材的不同部位(如根、茎、叶、果实等)、制剂形式(如饮片、粉末、颗粒等)和疗效调整而定。
2. 用药频次:指中药的使用次数,一般以每天几次、每周几次等形式表示。
具体频次根据病情和治疗需要而定,有时也会根据患者对药物的反应进行调整。
3. 用药时长:指中药的使用时长,一般以天、周或月为单位。
具体时长根据疾病类型、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而定,一般情况下,中药的疗程较长,通常需要连续使用数天或数周。
中药用量标准的制定必须考虑到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同时还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因此,在使用中药时,应该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并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进行正确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风险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药剂量标准(文书借鉴)
中药剂量标准(文书借鉴)关于仲景方用药剂量的问题一. 众说纷纭由于从汉代至今,二千年来,度量衡的标准屡有变更,仲景方的用药剂量,一直困扰着业界。
即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得最多的剂量单位“两”而论,就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远的不说,同是明代人,张介宾说:“古一两,为(今)六钱”。
李时珍则说“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相差六倍之多。
清人徐灵胎说:“古一两,今二钱零”,王朴庄则说:“古一两,今七分六厘也”,章太炎又说:“汉之一两,当今三钱四分”。
日本学者采用公分制,也有一两等于1.42克和2克的不同说法。
这真叫人无所适从了。
二. 有了一个标准高等中医院校教材《方剂学》(1995年版)在“古方药量考证”中说:古今医家对古代方剂用量,虽曾作了很多考证,但至今仍未作出结论。
但汉、晋时期的衡量肯定比现在为小,且用法亦不相同。
仲景之方每剂只作一煎,多数分3次服用,今则每剂作两煎,分2至3次服。
所以其用量差别较大。
本教材对古方仍录其原来的用量,主要是作为理解古方的配伍意义、组方特点,以及临证用药配伍比例的参考。
在临床应用时,须参考《中药学》和近代各家医案所用剂量,并随地区、气候、年龄、体质及病情需要来决定。
兹将该书提出的古今剂量折算列表于下:汉代剂量折合中药秤十六两制剂量折合米制剂量1两1钱3克(尾数不计)1升3 ~ 9两+/-9 ~ 27 克+/-1合0.3 ~ 0.9 两+/-0.9 ~ 2.7 克+/-1方寸匕5 ~ 8 两+/-2 ~ 3 克+/-1钱匕3 ~ 5 两+/-1 ~ 2 克在《伤寒论讲义》(1985版)中,也有这样一张折算表:古今剂量折算表汉代剂量折合中药秤十六两制剂量折合米制剂量1两一钱3克1升六钱至一两18克至30克(若作容量计算,则折合60 ~ 80毫升)一方寸匕二钱至三钱6克至9克1钱匕五分至六分1.5克至1.8克除了采用李时珍的说法,一两折合一钱即3克相同,其它仍然与《方剂学》(同一套教材﹗)存在出入。
中药用量标准大全
中药用量标准大全
中药用量标准是根据中药的性质、功效、使用方法和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病情等因素来确定的。
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用量标准,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中药用量标准:
1. 质地较轻的花类药物,如菊花、金银花等,用量通常在10-30克之间。
2. 木质类药物,如桂枝、桑枝等,用量通常在10-20克之间。
3. 毒性较强的药物,如附子、乌头等,用量通常在3-10克之间,需要经过炮制和煎煮,以降低毒性。
4. 滋补类药物,如人参、鹿茸等,用量通常在5-15克之间。
5. 清热解毒类药物,如黄连、黄芩等,用量通常在10-20克之间。
6. 利水渗湿类药物,如茯苓、泽泻等,用量通常在15-30克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用量标准并不是绝对的,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实际使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来确定用量,并在煎煮时进行适当的加减。
此外,中药的用量标准也会受到地域、季节、药材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总之,中药用量标准是中药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根据中药的性质、功效、使用方法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以确保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中药剂量
中药的剂量
中药的剂量单位,古代有重量(铢、两、线、斤等)、度量(尺、寸等)及容量(斗,升、合等)多种计量方法,用来量取不同的药物。此外还有可与上述计量方法换算的“刀圭”、“方寸匕”、“枚”等较粗略的计量方法。由于古今度量衡制的变迁,后世多以重量为计量固体药物的方法。明清以来,普遍采用16进制,即1斤=16两=160钱。现在我国对中药生药计量采用公制,即1kg=1000g。为了处方和配伍特别是古方的配用需要进行换算时的方便,按规定以下近似值进行换算:
三 患者方面
年龄大小:小儿发育未全,老年人气血渐衰,对药物耐受力均较弱。用药量应低于青壮年的用药量。小儿五岁以下为成人的1/4;五、六岁以上成人用药量的1/2。
性别:一般区别不大,但妇女月经期,妊娠期用活血去瘀药用量一般不宜过大。
体质强弱:强者宜大,弱者宜小。
用中药 剂量如何定?
根据病情的需要选定用量:一般情况下在治疗病情严重急性病或热性病时,用量常偏重,在治疗慢性病,热象不明显或病情较轻时,用药量常较轻。用药量的多少还应根据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
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选定用药量:儿童、老年或体质瘦弱的病人,用药量应轻些,特别是在给这些人使用清热、降火、泻下药时,用药量一定要轻,否则用药量偏重易损伤元气,对治疗不利。对一些体质健壮,且患有热症、实症的病人,用量宜重些,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口臭方
虚热口臭:多由阴虚生内热所致。口臭而兼见鼻干,干咳,大便干结,为肺阴虚弱之候。当清润肺脏,宜用清燥救肺汤(石膏、桑叶、杏仁、枇杷叶、人参、麦冬、阿胶、胡麻仁、甘草)化裁治之;口臭而兼见心烦不安,失眠多梦,肌肉跳动,爪甲不华,为肝之阴血亏损。当补益肝之阴血。用酸枣仁汤(酸枣仁、茯神、知母、川芎、甘草)合四物汤(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加减治之,其效颇佳。口臭而兼见腰腿酸软,多梦遗精,口干咽燥,夜间尤甚,为肾阴虚损,相火妄动之证。用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久服必验。
(完整版)中药用量
第1章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麻黄---煎服,2~9g。
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桂枝煎服,3~9g紫苏一-煎服,5~9g,不宜久煎生姜煎服,3~9g,或煎汁服附:生姜皮一煎服,3~10g生姜汁用量3~10滴,冲服香薷---煎服,3~9g,用于发表,量不宜大,且不宜久煎(5—10min);用于利水消肿,量宜大,且须浓煎荆芥一煎服,4.5~9g,不宜久煎。
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
荆芥穗更长于祛风防风煎服,4.5~9g羌活煎服,3~9g白芷煎服,3~9g,外用适量细辛-—煎服,l~3g;散剂每次服0.5~lg藁本煎服,3~9g苍耳子---煎服,3~9g.。
或入丸散剂附:苍耳草一本品有毒,,内服不宜过量,亦不能持续服用。
用量6~15g,水煎或熬膏及入丸散。
外用适量辛夷一-煎服,3~9g,本品有毛,易刺激喉咙,入汤剂宜用纱布包煎葱白---不写在处方上,要写在病历上,一般2~3段,鲜品需量多,外用适量2.发散风热药薄荷-—煎服,3~6g;宜后下。
薄荷叶长于发汗解表,薄荷梗偏于行气和中牛蒡子---煎服,6~12g,炒用可使其苦寒及滑肠之性略减蝉蜕---煎服,3~10g,或单味研末冲服。
一般病证用量宜小;止痉则需大量桑叶---煎服,5~9g;或如丸散。
外用煎水洗眼。
蜜炙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叶菊花---煎服,5~9g.。
疏散风热宜用黄菊花,平肝清肝宜用白菊花蔓荆子-—煎服,5~9g<中药用量总表〉柴胡---煎服,3~9g。
解表退热宜生用,且用量宜稍重,10~30g;疏肝解郁宜醋炙,5~6g,可用到10g,升阳可生用或酒炙,其用量均宜稍轻升麻煎服,3~9g。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宜生用,升阳举陷宜炙用葛根一煎服,9~15g。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附:葛花一常用量3~15g淡豆豉-—煎服,6~12g 浮萍一-煎服,3~9g。
外用适量,煎汤浸洗第2章清热药1.清热泻火药石膏-—生石膏煎服,一般为20~30g,宜打碎先煎;清气分热用,可用到60~120g。
中药常用剂量
中药常用剂量
中药的常用剂量会因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药物性质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中药的剂量是按照克(g)来计算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中药的常用剂量范围供你参考,但请注意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建议剂量,具体剂量应根据医生的诊断和处方来确定。
- 根茎类中药:如人参、黄芪、白术等,常用剂量为9-15g。
- 果实类中药:如五味子、枸杞子、酸枣仁等,常用剂量为6-12g。
- 全草类中药:如蒲公英、益母草、鱼腥草等,常用剂量为9-15g。
- 动物类中药:如鹿茸、阿胶、蜈蚣等,常用剂量为1-3g。
需要强调的是,中药的使用应该遵循中医药理论,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辩证施治。
剂量的确定应该由专业的中医师根据具体病情、患者体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在使用中药时,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按照正确的用法和剂量使用,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完整版)中药剂量表
紫苏:解鱼蟹毒30—60g。
臭梧桐:用于降血压,不宜久煎细辛:1—3g,粉末0.5—1g;研末吹鼻、塞耳、敷脐或调涂牛黄:0.5—0.35 水牛角:15—30g,大剂量60—120g,浓缩粉1.5—3g 青黛:1.5—3g,冲或丸散熊胆:1.5—2.5g 山豆根:3—6g 青蒿:生用或鲜品浇汁秦皮:水煎,洗眼巴豆:不入汤剂贯众5—10 鸦胆子:10—15粒每次,治疗疟疾;10—30粒每次,治疗痢疾,或0.5—2g,每日3次。
味极苦,不入煎剂,装胶囊,或以龙眼肉或馍皮包裹甘遂:宜入丸散,有效成分不溶于水。
醋制可减毒苦楝皮:3—6g 千金子:0.5—1g 威灵仙:治骨鲠30g 川乌:1.5—3g ,入汤剂香加皮:3—6g(强心苷)徐长卿:汤剂不宜久煎雷公藤:煎汤10—25g(带根皮减量),文火煎1—2小时。
制粉,0.5—1.5g苍术:烧烟熏,炒用燥性减缓沉香:煎汤1—5g后下,研末0.5—1.5g灯芯草:1—3g煎汤;锻成性研末调敷,或用于灯火灸青木香:煎汤3—10g,散剂1—2g使君子:煎汤9—12g,去壳取仁,捣碎,小儿每天1—1.5粒,每日总量不超过20粒;或炒香嚼服,(小儿疳积:杀虫消积)槟榔:3—10g,单用驱杀涤虫、姜片虫30—60g雷丸:内服15—21g,不入煎。
入丸每次5—7g,驱杀涤虫每次12—18g,饭后温开水调服南瓜子:杀虫,生用或研细60—120g,冷开水调服鹤草芽:杀虫,研粉吞服,成人每次30—50g,小儿体重0.7—0.8g/kg,早晨空腹榧子:煎汤10—15g,连壳生用打碎入煎剂;嚼服炒熟去壳鸡冠花:6—12 血竭:1—2g 自然铜:煎汤3—9g,打碎先煎;醋淬入散,每次0.3g 干漆:煎汤2—5g,入丸,每次0.06—0.1g,宜烧枯洋金花:入丸散0.3—0.6g 礞石:煎10—15g,打碎布包,先煎,入丸散1.5—3g朱砂:研末冲服或入丸散0.1—0.5g,不入煎剂珍珠:研末或入丸散0.1—1g 磁石:煎汤9—30g,入丸散,每次1—3g,研末内服全蝎、蜈蚣:煎汤3—6g,研末。
中药用量标准大全
中药用量标准大全
中药用量标准是指在中医药治疗过程中,对于每一味药物在治疗特定疾病时所
需使用的药量范围的规定。
合理的中药用量标准对于确保药物疗效、避免药物副作用以及保证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中药的用量标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黄连。
黄连的用量一般在1.5-6克之间,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来确
定具体用量。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痢疾等疾病。
其次,生地黄。
生地黄的用量一般在10-30克之间,具有滋阴清热、凉血止血
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阴亏损、虚劳痿痹等疾病。
再次,人参。
人参的用量一般在3-9克之间,具有补气健脾、益气生津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欲不振等疾病。
此外,川芎。
川芎的用量一般在3-9克之间,具有活血祛瘀、舒筋活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痛经、中风痿痹等疾病。
最后,石膏。
石膏的用量一般在15-60克之间,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烦热、疮疡肿痛等疾病。
以上是一些常见中药的用量标准,但需要注意的是,用药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
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来确定用药剂量,避免过量使用或用药不足而影响疗效。
在使用中药治疗疾病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切勿擅自增减用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或疗效不佳。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中草药常用剂量总结
A阿魏1—1。
5g 内服丸散矮地茶10-30g矮地茶配方颗粒10g艾叶小毒3-10g艾叶配方颗粒6g醋艾炭配方颗粒9gB八角茴香3—6g巴豆大毒0.1—0.3丸散巴戟天5-15g巴戟天配方颗粒10g白扁豆10—15g白扁豆配方颗粒15g扁豆衣配方颗粒10g扁豆花配方颗粒10g白矾外用,0。
6—1.5g内服白矾配方颗粒2g白果毒5-10g白果仁配方颗粒10g白花蛇舌草15—60g白花蛇舌草配方颗粒15g 白及3—10g 大剂量30g 白及配方颗粒10g白芥子3—6g芥子配方颗粒10g白敛4.5—9g白茅根15-30g白茅根配方颗粒15g白前3-10g白前配方颗粒10g白芍5—15g 大剂量15-30g白芍配方颗粒10g白术6—12g白术配方颗粒10g白头翁9-15g白头翁配方颗粒15g白薇4。
5-9g白薇配方颗粒10g白鲜皮5—10g白鲜皮配方颗粒10g 白芷3—9g白芷配方颗粒6百部5—15g百部配方颗粒10百合6—12g百合配方颗粒10柏子仁3-9g柏子仁配方颗粒10败酱草6-15g败酱草配方颗粒15斑蝥大毒内服0。
03—0.06g丸散板蓝根9—15g板蓝根配方颗粒15半边莲10-15g半边莲配方颗粒15半枝莲配方颗粒15半夏毒3-10g法半夏配方颗粒9g姜半夏配方颗粒9北豆根小毒3-10g北沙参4。
5-9g北沙参配方颗粒10荜茇1.5-3g荜茇配方颗粒3荜澄茄1.5-3g萆薢9—15g绵萆薢配方颗粒10g萹蓄9—15g萹蓄配方颗粒10鳖甲9-24g 先煎醋鳖甲配方颗粒10槟榔3-10g,驱虫30—60g槟榔配方颗粒10冰片0.15—0。
3g 丸散薄荷3-6g 后下薄荷配方颗粒6补骨脂5-15g补骨脂配方颗粒10白英配方颗粒20制白附子配方颗粒3菝契配方颗粒10C蚕砂5—15g苍耳草6—15g苍耳子3—9g炒苍耳子配方颗粒9g苍术5-10g苍术配方颗粒10g炒苍术配方颗粒10g草豆蔻3—6g草豆蔻配方颗粒3g草果3-6g草果配方颗粒6g草乌大毒1。
中药饮片常用剂量
中药饮片常用剂量解表药发散风寒药麻黄2-10g桂枝3-10g生姜3-10g荆芥5-10g羌活3-10个细辛1-3g辛夷3-10g解表药发散风热药薄荷3-6g牛蒡子6-12g菊花5-10g葛根10-15g蔓荆子5-10g淡豆豉10-15g葱白3-10g胡荽3-10g清热药清热泻火石膏15-60g知母6-12g夏枯草9-15g芦根15-50g决明子9-15g青葙子9-15g清热药清热燥湿黄芩3-10g黄柏3-12g黄连2-5g清热药清热凉血药地黄10-15g玄参10-15g紫草5-10g水牛角10-30g清热药清热解毒药金银花6-15g连翘6-15g板兰根9-15g鱼腥草12-25g败酱草6-15g青黛1-3g 土茯苓15-60g山豆根3-6g 野菊花9-15g熊胆 1.5-2.5g 重楼3-9g白花蛇舌草15-30g 鸦胆子0.5-2g垂盆草15-30g 木蝴蝶1-3g清热药清虚热药青蒿6-12g地骨皮9-15g 银柴胡3-10g忍冬藤9-30g 山慈菇3-9g四季青15-60g 寒水石10-15g泻下药攻下药大黄3-15g芒硝6-12g泻下药润下药火麻仁10-15g郁李仁6-10g泻下药峻下逐水药甘遂(有毒)0.5-1g京大戟(有毒) 1.5-3g 巴豆(有毒)0.1-0.3g红大戟 1.5-5g 亚麻仁10-15g商陆(有毒)5-10g祛风湿药祛风湿止痛药独活3-10g威灵仙6-10g 川乌(大毒) 1.5-3g雷公藤(大毒)10-25g祛风湿药祛风湿舒筋活络药秦艽3-10g木瓜6-9g 络石藤6-12g桑枝9-15g 丝瓜络5-12g海风藤6-12g 路路通5-10g穿山龙10-15g祛风湿药祛风湿强筋骨药桑寄生9-15g五加皮5-10g 千年健5-10g鹿衔草10-30g 松节10-15g寻骨风10-15g化湿药苍术3-9g厚朴3-10g 佩兰3-10g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药茯苓10-15g薏苡仁9-30g利水渗湿药利尿通淋车前子9-15g滑石10-20g 绵萆薢9-15g石韦6-12g 萹蓄9-15g地肤子9-15个利水渗湿药利湿退黄药金钱草15-60g茵陈6-15g 茯苓皮15-30g车前草9-30g 蝼蛄3-4.5g冬瓜皮9-30g 玉米须15-30g荠菜15-30g温里药附子3-15g干姜3-10g花椒3-6g丁香1-3g 椒目3-10g八角茴香3-6g 母丁香1-3g理气药陈皮3-10g枳实3-10g 沉香1-5g川楝子5-10g 乌药6-10g化橘红3-6g 橘红3-10g枳壳3-10g 甘松3-6g柿蒂5-10g 橘核3-9g橘络3-5g 婆罗子3-9g大腹皮5-10g消食药山楂9-12g麦芽10-15g 神曲6-15g稻芽9-15g驱虫药使君子9-12g苦楝皮(有毒)3-6g 雷丸15-21g南瓜子60-120g止血药凉血止血药小蓟5-12g大蓟9-15g 侧柏叶6-12g白茅根9-30g止血药化瘀止血药三七3-9g茜草6-10g止血药收敛止血药白及6-15g仙鹤草6-12g 鸡冠花6-12g紫珠叶3-15g止血药温经止血药艾叶3-9g炮姜3-9g活血化瘀药活血止痛川芎3-10g延胡索3-10g 没药3-5g姜黄3-10g活血化瘀药活血调经丹参10-15g益母草9-30g 牛膝5-12g鸡血藤9-15g 西红花1-3g五灵脂3-10g活血化瘀药活血疗伤药虎杖9-15g土鳖虫(有小毒)3-10g 北刘寄奴6-9g干膝2-4.5g活血化瘀药破血消癥莪术6-9g水蛭1-3g 茺蔚子5-10g土牛膝10-15g 蜣螂1-2g化痰药燥湿化痰药半夏(有毒)3-9g天南星3-9g 白附子3-6g白前3-10g化痰药清化热痰桔梗3-10g瓜蒌9-15g竹茹5-10g竹沥30-50g昆布6-12g天竺黄3-9g海蛤壳6-15g海浮石10-15g止咳平喘药苦杏仁(有小毒)5-10g紫苏子3-10g 葶苈子3-10g紫苑5-10g马兜铃3-9g白果5-10g胡颓叶9-15g矮地茶15-30g安神药镇精安神药朱砂(有毒)0.1-0.3g磁石9-30g 珍珠0.1-0.3g安神药养心安神酸枣仁10-15g柏子仁3-10g龙齿15-30g合欢花9-10g平肝潜阳药石决明6-20g牡蛎9-30g 蒺藜(小毒)6-10g罗布麻叶片6-12g息风止痉药羚羊角1-3g牛黄0.15-0.35g 全蝎(有毒)3-6g蜈蚣(有毒)3-5g 僵蛹5-9g开窍药麝香0.03-0.1g冰片0.15-.0.3g 安息香0.6g-1.5g蟾酥(有毒)0.015-0.03g补虚药补气药人参3-9g党参9-30g山药15-30g甘草2-10g刺五加9-27g大枣6-15g红景天3-6g绞股蓝15-30g补虚药补血药当归6-12g熟地黄9-15g白芍6-15g龙眼肉9-15g补虚药补阴药南沙参9-15g北沙参5-12g黄精9-15g枸杞子6-12g女贞子6-12g百合6-12g墨旱莲6-12g蛤蟆油5-15g补虚药补阳药鹿茸1-2g淫羊藿6-10g续断9-15g补骨脂6-10g菟丝子6-12g巴戟天3-10g冬虫夏草3-9g紫河车2-3g仙茅3-9g海马3-9g黑芝麻9-15g明党参6-12g鹿角霜9-15g海狗肾2-6g胡芦巴5-10g阳起石 4.5-9g收涩药收敛止汗浮小麦15-30g麻黄根3-9g收涩药涩肠止泻药五味子2-6g乌梅6-12g诃子3-10g肉豆蔻3-10g 石榴皮3-9g收涩药固精缩尿止带药莲子6-15g山茱萸6-12g 覆盆子6-12g金樱子6-12g 刺猬皮3-10g莲子心2-5g涌吐药常山(有毒)5-9g瓜蒂(有毒) 2.5-5g 攻读杀虫去腐敛疮药雄黄(有毒)0.05-0.1g硫磺(有毒) 1.5-3g 斑蝥(大毒)0.03-0.06g马钱子(大毒)0.3-0.6g 升药(大毒)外用炉甘石外用砒石(大毒)0.002-0.004g硼砂 1.5-3g 猫爪草15-30g毛莨(有毒)外用狼毒0.9-2.4g紫苏5-10g香薷3-10g 防风5-10g藁本3-10g 白芷3-10g苍耳子(有毒)3-10g蝉蜕3-6个桑叶5-10g 柴胡3-10g升麻3-10g浮萍3-9g鲜品15-30g木贼3-9g鹅不食草6-9g葛花3-15g天花粉10-15g栀子6-10g竹叶6-15g淡竹叶6-10g密蒙花9-15g谷精草5-10g龙胆3-6g苦参 4.5-9g牡丹皮6-12g赤芍6-12g蒲公英10-15g大青叶9-15g射干3-10g白头翁9-15g 用剂量穿心莲6-9g白鲜皮5-10g 马齿苋9-15g大血藤9-15g 马勃2-6g紫花地丁15-30g 半边莲5-15g金荞麦15-45g 秦皮6-12g半枝莲15-30g白薇5-10g胡黄连3-10g 拳参5-10g白蔹5-10g 地锦草9-20g千里光15-30g芦荟2-5g番泻叶煎服2-6g温开水泡服芫花(有毒) 1.5-3g牵牛子(有毒)3-6g 千金子(有毒)0.5-1g松子仁5-10g防己5-10g徐长卿3-12g蕲蛇(有毒)3-9g豨莶草9-12g 臭梧桐5-15g青风藤6-12g 伸筋草3-12g乌梢蛇9-12g狗脊6-12g香加皮(有毒)3-6g 蚕沙5-15g老鹳草9-15g 海桐皮5-15g广藿香3-10g砂仁3-6g 泽泻6-10g猪苓6-12g木通3-6g通草3-5g 海金沙6-15g瞿麦9-15g 冬葵子3-9g灯心草1-3g广金钱草15-30g连钱草15-30g 蚕沙5-15g泽漆5-10g 赤小豆9-30g葫芦15-30g 地耳草15-30g肉桂1-5g吴茱萸2-5g高良姜3-6g荜芨1-3g 荜澄茄1-3g胡椒2-4g木香3-6g香附6-10g 薤白5-10g青皮3-10g 佛手3-10g荔枝核5-10g 香橼3-9g玫瑰花3-6g 青木香3-9g梅花3-5g 橘叶6-10g檀香2-5g 九香虫3-9g刀豆6-9g莱菔子5-12g鸡内金3-10g 隔山消9-15g鸡失藤15-60g槟榔3-10g贯众(小毒)5-10g 鹤虱3-10g地榆9-15g槐花5-10g 苎麻根9-30g蒲黄5-10g棕榈炭3-9g血余炭5-10g 藕节9-15g灶心土15-30g郁金3-10g乳香3-5g桃仁5-10g红花3-10g 川牛膝5-10g苏木3-9g 月季花3-6g王不留行5-10g血竭1-2g刘寄奴3-10g 自然铜3-9g三棱5-10g穿山甲5-10g 凌霄花5-9g虻虫1-1.5g芥子3-9g旋复花3-9g川贝母3-10g浙贝母5-10g前胡3-10g海藻6-12g 黄药子(有毒)5-15g瓦楞子9-15g 礞石6-10g胆南星3-6g百部3-9g桑白皮6-12g 款冬花5-10g枇杷叶6-10g 胖大海2-3枚洋金花(有毒)0.3-0.6g龙骨15-30g琥珀1.5-3g(冲服)首乌藤9-15g合欢皮9-15g赭石9-30g珍珠母10-25g 紫贝齿10-15g钩藤3-12g天麻1-1.5g 地龙5-10g僵蚕5-10g石菖蒲3-10g苏合香0.3-1g 樟脑0.1-0.2g黄芪9-30g白术6-12g 西洋参3-6g太子参9-30g 白扁豆9-15g蜂蜜15-30g 饴糖15-20g阿胶3-9g何首乌3-6g麦冬6-12g石斛6-12g 龟甲9-24g鳖甲9-24g 天冬6-12g玉竹6-12g 楮实子6-12g桑葚9-15g肉苁蓉6-10g杜仲6-10g 益智3-10g蛤蚧3-6g 锁阳5-10g骨碎补3-9g 沙菀子9-15g核桃仁6-9g 沙棘3-10g龟甲胶3-9g 黑芝麻9-15g鹿角胶3-9g 黄狗肾10-15g韭菜子3-9g糯稻根15-30g椿皮6-9g赤石脂9-12g 五倍子3-6g罂粟壳(有毒)3-6g桑螵蛸5-10g海螵蛸5-10g芡实9-15g禹余梁9-15g荷叶3-10g藜芦(有毒)0.3-0.9g轻粉(有毒)0.1-0.2g白矾0.6-1.5g 蛇床子(小毒)3-10g蜂房(有毒)3-5g 铅丹(有毒)0.3-0.6g土荆皮(有毒)外用大蒜6-15g儿茶1-3g大风子0.3-1g木鳖子0.9-2.4g。
中药汤方原方计量标准
中药汤方原方计量标准
中药汤方原方计量标准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指导,根据药物性质、剂型、配伍关系,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以及季节的变化而酌定。
一般来说,古方原著中的用量是用于领悟古方的配伍意义和组方特点的,现代临床用药剂量则通常采用重量单位,如千克(kg)、克(g)、毫克(mg),以及容
量单位升(L)、毫升(ml)等进行标注。
具体的换算方法如下:
1斤(16两)==500g
1市两=
1市钱=
1市分=
1市厘=
此外,在方剂中药物的用量上,也通常会标注两种剂量:一种是古方的用量,另一种是以“(×g)”标注的现代临床参考剂量。
请注意,这些换算率和标注方法可能会因不同的中药品种、不同的剂型和不同的临床需求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建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换算和调整。
中药用量标准大全
中药用量标准大全中药用量标准是指中药使用的推荐剂量范围。
中药用量的确定与中药的性能特点、理论依据、临床实践和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中药的用量标准。
1.芍药:每次9-15克,一日2-3次。
可作煎剂或用于外敷。
2.陈皮:每次3-10克,一日2-3次。
可作煎剂。
3.当归:每次10-15克,一日1-2次。
可作煎剂或用于外敷。
4.甘草:每次3-10克,一日2-3次。
可作煎剂或用于外敷。
5.白术:每次6-15克,一日2-3次。
可作煎剂。
6.枸杞子:每次6-15克,一日2-3次。
可作煎剂。
7.黄芪:每次6-30克,一日1-3次。
可作煎剂。
8.党参:每次6-30克,一日1-3次。
可作煎剂。
9.人参:每次3-15克,一日1-3次。
可作炮制或作煎剂。
10.三七:每次3-9克,一日1-2次。
可作炮制或作煎剂。
11.黄连:每次3-9克,一日1-2次。
可作煎剂。
12.茯苓:每次6-15克,一日2-3次。
可作煎剂。
13.防风:每次3-10克,一日2-3次。
可作煎剂或用于外敷。
14.白芍:每次9-15克,一日2-3次。
可作煎剂。
15.当归尾:每次10-15克,一日1-2次。
可作煎剂。
以上为一些常见中药的用量标准,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特别是在儿童、孕妇、老年人、肝肾功能受损者等特殊人群使用时要慎重。
另外,中药的剂量还需要根据病情轻重、病程长短、个体差异等因素进行调整,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中药剂量不可任意增加,超出合理用量可能导致中毒或副作用。
同时,中药的用量还需要根据煎煮方法的不同进行调整,如煮多久、加热强度、煎煮次数等都会影响到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总之,中药的用量标准是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在使用中药时一定要遵循医嘱,遵循正确的用药原则,切勿盲目增减用量,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中药的特殊用量
中药的特殊用量石膏-------清气,一日可至600克,关键要识证;生地-------凉营,极量800克;枣仁-------安眠,最大180克;人参-------强心,救急30克;人参的常用剂量是3~9克,当用于脱证时,其用量高达30克以上上。
大黄-------排泄尿毒,可用30克;麻黄-------顿止暴喘,30克分服;茯苓-------渗顽水500克,猪苓-------消浮肿120克;土茯苓----解毒240克,赤芍-------疗急黄120克起;芦根-------降温120克无虑,葛根-------降糖3两无毒;桔梗-------治咽1两安全。
鱼腥草----拌凉菜,薤白可当小菜。
圆机活法组方,巧在识证准确,用足剂量,何慢之有?(注:本段所提“两”为旧制,折合今为30克)白术-------常用量6-10克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益气通便。
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山茱萸----固脱3两(90克)见功,必与参附搭配;枳实——小剂量能使心脏兴奋,大剂量使之抑制。
生杜仲----30g以上治腰痛奇效,不效则加至60-90g。
沙参-------30g以上补气,小剂量则可滑肠。
薏米-------30g以上治关节痛。
茜草-------30g以上治口疮。
生黄芪----30g以上补气不助火,降压效果好,30g以下升阳助火。
丹参-------大剂量可以治疗失眠;茯苓-------研究结果发现,在25g以下无明显利尿作用,至少达30g才有利尿作用,认为100g时利尿作用最强。
蝉蜕-------常用量为5~6g,治破伤风时需用25~30g;白果-------定喘汤白果用量在21枚(约为25g左右),动物实验证实,定喘汤中白果重用的定喘效果优于常规剂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仲景方用药剂量的问题
一. 众说纷纭
由于从汉代至今,二千年来,度量衡的标准屡有变更,仲景方的用药剂量,一直困扰着业界。
即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得最多的剂量单位“两”而论,就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远的不说,同是明代人,张介宾说:“古一两,为(今)六钱”。
李时珍则说“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相差六倍之多。
清人徐灵胎说:“古一两,今二钱零”,王朴庄则说:“古一两,今七分六厘也”,章太炎又说:“汉之一两,当今三钱四分”。
日本学者采用公分制,也有一两等于1.42克和2克的不同说法。
这真叫人无所适从了。
二. 有了一个标准
高等中医院校教材《方剂学》(1995年版)在“古方药量考证”中说:古今医家对古代方剂用量,虽曾作了很多考证,但至今仍未作出结论。
但汉、晋时期的衡量肯定比现在为小,且用法亦不相同。
仲景之方每剂只作一煎,多数分3次服用,今则每剂作两煎,分2至3次服。
所以其用量差别较大。
本教材对古方仍录其原来的用量,主要是作为理解古方的配伍意义、组方特点,以及临证用药配伍比例的参考。
在临床应用时,须参考《中药学》和近代各家医案所用剂量,并随地区、气候、年龄、体质及病情需要来决定。
兹将该书提出的古今剂量折算列表于下:
汉代剂量折合中药秤十六两制剂量折合米制剂量1两1钱3克(尾数不计)1升3 ~ 9两+/-9 ~ 27 克+/-1合0.3 ~ 0.9 两+/-0.9 ~ 2.7 克+/-1方寸匕5 ~ 8 两+/-2 ~ 3 克+/-1钱匕3 ~ 5 两+/-1 ~ 2 克在《伤寒论讲义》(1985版)中,也有这样一张折算表:
古今剂量折算表汉代剂量折合中药秤十六两制剂量折合米制剂量1两一钱3克1升六钱至一两18克至30克(若作容量计算,则折合60 ~ 80毫升)一方寸匕二钱至三钱6克至9克1钱匕五分至六分1.5克至1.8克
除了采用李时珍的说法,一两折合一钱即3克相同,其它仍然与《方剂学》(同一套教材﹗)存在出入。
特别是在一升和一方寸匕上,出入太大。
今日中医处方用克计量,剂型也以汤剂为多,目前汉一两等于今一钱即3克的说法,基本上是合符临床实际的。
例如桂枝汤,仲景原方用桂枝三两,折合今9-10克;麻黄汤用麻黄三两,亦折合今9-10克。
十枣汤,原方用大戟、芫花、甘遂等等,捣为散。
强人服一钱匕,羸人减半,今用1.5-1.8克/日,不效,次日可增至2.5-3克;小建中汤用胶饴(饴糖)一升,合今60-80毫升,也是可以的。
这就为初涉临床者提供了一个具有指导性的标准。
三. 还有若干疑问
仅管有了这样一个大致可行的标准,但在许多问题上还有疑问,需要探讨。
例如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炙甘草、麻黄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四枚,按6铢为1分,4分为1两,即24铢为1两计,虽说是小汗之方,但剂量就太轻了。
又如桂二越婢一汤:桂枝十八铢,麻黄十八铢,芍药十八铢,炙甘草十八铢,石膏二十四铢,大枣四枚、生姜一两二铢。
折合下来,桂枝0.75两、麻黄0.75两、芍药0.75两、炙甘草0.75两、石膏1两、大枣四枚、生姜1两(2铢无法折算)。
再按1/10的比例折合现代用量,则桂枝、麻黄、芍药不过2克,石膏不过3克。
徐灵胎《伤寒论类方》说桂麻各半汤就按他的“古一两,今二钱零”折算下来,已经是很小剂量,还要分三服,“犹勿药也”(等于不吃药),看来他也感到惶惑。
今人郭子光《伤寒论汤证新编》可能也看到折算下来剂量太小,乃将桂麻各半汤的桂枝用6克,芍、姜、甘、麻、杏各3克,枣4枚;桂二越一汤,桂、芍、麻、甘各3克、石膏12克、枣4枚、姜3克。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古一两,今一钱”的标准,对某些方也许差不多,但对以上这些方,就有疑窦了。
再如石膏的用量,《伤寒》《金匮》均有“鸡子大一枚”之方,而在大清气热的白虎汤中石膏用量为一斤,
照现在这样的药量折算则为一两,而且还是16两归斤的一两,实折今31.25克,去掉尾数,则为30克。
鸡子大一块石膏,今日实秤为50多克,而作为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变方,方中用石膏不过是清其郁热的厚朴麻黄汤,却用鸡子大一枚,比白虎汤的的石膏还多,有是理乎?从前,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姜老也觉得不合适,他开玩笑说:“可能汉代的鸡蛋比现在小,但汉代的鸡蛋是多大?我们怎么知道?”今人于急性热病,当用石膏者,远不止30克之量,张钖纯治“脑膜炎”用至每剂120克;蒲辅周治“乙脑”暑热型,虽9岁儿童亦用至60克。
因此,按汉1两约等于今1钱即3克的折算法,1斤等于16两,则仲景白虎汤之一斤只合今30克就恐怕是“病重药轻”了。
又如仲景书中附子的用量,四逆汤用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强人可大附子一枚。
桂枝附子汤用附子三枚,炮,去皮,一枚破八片。
附子是我家乡四川江油的特产,四逆汤的附子,常人取中者即使如乒乓球大,也在15克以上,大者则在20克以上。
桂枝附子汤用三枚,则有50克– 60克之多。
再如麻黄汤中,杏仁七十枚,实秤为27.5克,此方君麻黄,臣桂枝,杏仁是佐药,没有用如此大量的道理。
桂枝汤中,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剂量都照“古之一两,今用一钱”,改了,但大枣原方是以“枚”计,无法改?只好照原书写上十二枚,这么一来,大枣用量就大大超过君药。
至于百合病诸方,俱用百合七枚;炙甘草汤,用大枣三十枚;桃核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桃仁俱用五十枚;扺当汤用水蛭三十个,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仲景药量比今天重。
这恐怕是不争的事实。
四. 应当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于此,前人早有认识。
如《活人书》云:“桂枝汤,西北人四时行之,无不应验;江淮间唯冬及春可行之,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证可加黄芩一分,…夏至后可加知母半两,石膏一两,或加升麻一分。
”张锡纯认为:古今气化或有不同,古人禀赋比今人强,故其分量与药味,恒有所增减。
古今气化有多大的差异?古人的禀赋是不是强于今人?不太好说,但是,他又说用药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不必定以三钱(指麻黄汤麻黄的用量)为准也”,却真是一位临床家的通达之论。
(于此可见他也早就接受了古一两,今一钱的说法)。
缪仲淳也说:淮阳荆广,天气炎热,即使冬天也不太冷,故仲景之法须遵,而其用药(包括药量)可改。
徐灵胎虽然说过:“古一两,今二钱零”,但他为麻黄汤定的分量却是:麻黄一钱、桂枝一钱、杏仁二钱、甘草五分,盖其为江苏人也。
从近代经方大家曹颖甫的三则医案,更能看出在辨证论治前提下药物用量的灵活性:
范左,伤寒六、七日,形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腰背强痛,两脉浮紧,为不传也,麻黄汤主之。
麻黄一钱、桂枝一钱、杏仁三钱、甘草八分
黄汉栋,夜行风雪中冒寒,因而恶寒,时欲呕,脉浮紧,宜麻黄汤。
生麻黄三钱、川桂枝三钱、光杏仁三钱、炙甘草一钱五分
俞右,伤寒,头项强痛,恶寒,时欲呕,脉紧,宜麻黄汤。
麻黄五钱、桂枝五钱、杏仁三钱、炙甘草三钱
《经方实验录》
方中的麻黄由一钱至五钱不等,桂枝的用量也与之相应。
说明用量的变化,要因人而异,视体质之强弱,病情之轻重,结合时地而定,不可拘执。
再以笔者治验为例:
北京百岁老人傅某,2000年冬某日,因开窗透风而受寒,发热、恶风、汗出而喘、脉浮缓,舌紫,苔白。
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也。
用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大枣三枚、生姜三片。
一剂知,二剂愈。
李某,男,52岁,马来西亚华人。
93年8月15日。
在非洲打工,得热病(具体不详),治疗无效,乃返大马。
往来寒热,一日二、三次发作,恶心欲吐,乏力,不思食,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数。
此小柴胡汤证也,柴胡24克、黄芩18克、姜半夏15克、党参10克、炙甘草4克、大枣4枚、生姜三片。
二帖。
8月7日复诊:寒热已除。
不思食、尿黄、苔黄腻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