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头面部(5. 常规操作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常规操作法

将成人推拿手法具体应用于人体某一部位或穴位上,冠以相应的名称,即为推拿常规操作法。比如提拿肩井,为用拿法在“肩井”穴处的具体运用,称为“提拿肩井法”,按揉足三里,属于按揉法在足三里穴位上的具体运用,称为“按揉足三里法”。故推拿常规操作法的命名原则一般是手法加部位(穴位)或部位(穴位)加手法来进行命名。

把推拿常规操作法作为手法的实际应用进行论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实际意义。成人推拿手法在未应用于临床之前,可视为推拿基础手法。某种单一的推拿基础手法,具体地应用于人体的不同部位上,可以化分为几十种乃至几百种推拿常规操作法,这是由于人体的部位或穴位不同之故。正是由于手法可以化分为常规操作法,所以在熟练地掌握基础手法要领的基础上,才能较为顺利地进入手法的人体常规操作及临床手法治疗。可见,推拿常规操作法是推拿基础手法的多元分解。掌握了推拿常规操作法,则推拿基础手法即得到了具体体现。熟悉并掌握推拿常规操作法,还有利于临床推拿处方的规范和书写;本章按头面部、颈项部、胸腹部、腰背骶臀部、上肢部和下肢部进行常规操作部位的划分,并力求详尽阐述手法的常规操作及适应症。

因为运动关节类手法主要是针对具体部位进行操作,手法与部位对应十分明确,如“颈部斜扳法”、“肩关节摇法”等,故其直接为常规操作法,因其在“成人推拿手法”章节中已有详尽论述,故本章不予列入。

第一节头面部

头面部由于皮肤组织薄弱,敏感程度较高,故临床上常选用较轻快、柔和的手法,如一指禅推法、揉法、抹法、推法、摩法、扫散法等。

一、一指禅推印堂法

操作:患者取坐位。术者一手扶住患者侧头部以固定,另一手用拇指罗纹面或偏峰在印堂穴进行一指禅推法操作1~3分钟。适应症:眩晕,头痛,失眠,鼻渊,感冒,近视等。

二、一指禅推神庭法

操作:患者取坐位。术者一手扶住患者侧头部以固定,另一手用拇指罗纹面或偏峰在神庭穴处进行一指禅推法操作1~3分钟。适应症:眩晕,头痛,失眠,心悸,感冒等。

三、一指禅推眼眶法

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双眼微闭。术者用一指禅偏峰推法先推一侧睛明穴,然后沿上眼眶向外推至目外眦,再沿下眼眶向内经目内眦推至对侧睛明,再按上眼眶向外,下眼眶向内的顺序做“字形的环推,操作时间约为5分钟。适应症:近视、视物酸胀、干涩等眼疾以及失眠、眩晕等。

四、揉太阳法

操作:揉太阳法包括单手拇指揉法、中指双侧揉法、掌根揉法及大鱼际揉法。单手拇指揉法:患者取坐位。术者以单手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于太阳穴处,其余四指于头侧部助力,做上下或左右、前后、环转等揉动。中指双侧揉法:患者坐位或卧位。术者以双手中指罗纹面着力于其左右太阳穴处,做轻柔和缓的环形揉动,时间约1~3分钟。本法可同点法结合运用,先点后揉,点法宜重,揉法宜轻。掌根揉法:患者取坐位,头略后仰。术者以双手掌根的尺侧部着力于患者左右太阳穴处,进行轻缓的揉动,时间约1~3分钟。为稳定患者的头部,可令患者的头后仰,使之与术者前胸部相贴。大鱼际揉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头略侧偏。术者以一手扶于头顶侧部,另一手以大鱼际着力于一侧太阳穴处,做柔和的大鱼际揉动,时间约2分钟。太阳穴处的大鱼际揉法,可加变形,即将前臂尽力旋前,使拇指掌指关节偏于桡侧的部分于太阳穴处进行揉动,力量较前者集中而着实。适应症: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额窦炎,风寒感冒性头痛,外感风热,目赤肿痛等。

五、揉前额法

操作: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头略侧偏。术者以一手扶于其头顶侧部,另一手以大鱼际着力于前额部,做柔和的大鱼际揉动,时间约2分钟。适症应:失眠,眩晕,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额窦炎,风寒感冒头痛等。

六、按揉四白法

操作:患者仰卧位。术者以两手食指端分置于左右两侧四白穴处同时进行食指按揉。操作时两食指用力要适度,应以两穴位处有酸、麻、胀感为宜,时间约2—3分钟。适应症:夜盲症,内外翳障,鼻炎,三叉神经痛等。

七、按揉巨寥法

操作:患者仰卧位。术者以一手拇指或食指,或以两手食指端置于鼻外侧的巨寥穴处,先以指压法约按压1分钟左右,然后按揉1~2分钟,再以拇指移动按揉法自鼻旁迎香穴始按揉至巨寥穴处止,反复按揉约3分钟。适应症: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鼻塞及牙痛等。

八、按揉颊车法

操作:患者仰卧位。术者以两手拇指或食指、中指罗纹面于两侧颊车穴处按揉1~2分钟,然后以拇指自听会穴处沿下颌外缘经颊车推至大迎穴,反复操作5~7次。适应症:虚性牙痛,牙龈肿痛;面神经炎,下颌功能紊乱等。

九、抹面法

操作:患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其头端。以双手拇指罗纹面分置于其鼻部两侧的迎香穴处,沿上颌下缘经颧寥、下关至耳门穴止,反复抹1~3分钟。拇指抹面法常与拇指摩面法相配合,前者手法重,后者手法轻,可轻重交替使用。适应症:外感风寒表证,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十、抹印堂法

操作:患者仰卧位。术者以拇指罗纹面置两眉间印堂穴处,自印堂向上直抹至神庭穴止,可双手交替进行,反复抹2~3分钟。抹动时用力应均匀一致,和缓而有力。本法操作时局部应有酸胀感,治疗后有局部温热及头目轻爽的感觉。适应症:感冒风寒表证及风热头痛,额窦炎所致之前额闷痛等。

十一、抹眉法

操作:患者坐位。术者以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罗纹面着力于眉头内侧攒竹穴处,沿眉弓经鱼腰至盾梢丝竹空穴止,反复抹动2~3分钟。本法操作时用力宜均匀,速度宜缓,操作顺序是由内向外,切不可由眉梢向眉头方向抹动。适应症:外感发热,目疾,偏正头痛,心神不宁等。

十二、按下关法

操作:患者侧卧位。术者以食指置耳后翳风穴处,拇指置耳前下关穴处,两指同时着力,持续按压2~3分钟。然后分别于两穴处施行指揉法1~2分钟。适应症:下颌关节功能紊乱,面神经炎所致的口眼歪斜等。

十三、按听宫法

操作:患者坐位,术者立于患者背后。以两手食指端分别置于两耳前听宫穴处,同时相对点按约1~3分钟。操作时要掌握好力度,不可暴力戳按。适应症: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耳聋,耳鸣,中耳炎等。

十四、头对按法

操作:患者坐位,术者立于患者背后。先以两手四指分置于颞前两侧,自两侧头维穴平高处向头后摩动至后顶穴止,反复摩动1~3分钟,然后将两掌心着力于两侧颞部,节律性地对按1~2分钟。适应症:神经衰弱所致的失眠,心悸,头痛,头昏,低血压等。

十五、按缺盆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