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部常用推拿操作法
本人亲自收集整理—小儿推拿常用穴 (附每个穴位图)
用于寒痛、伤食痛。本法具有较强刺激,一般 拿或按3~5次即可,操作次数不可太多。为防 止患儿哭闹影响手法的进行,可在诸手法操作 完成后,再操作此穴。
八、中脘
•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脐上4寸处。 • 【操作】有揉、摩、推中脘之分。按100~300次,
二、大椎
• 【位置】又名百劳,在后正中线,当第七颈椎棘突与 第一胸椎棘突间凹陷处,属督脉之经穴,系手足三阳 与督脉之交会穴。
• 【操作】有按大椎、揉大椎、捏挤大椎、刮大椎之分。 按30~50次,揉大椎30~50次,挤捏至局部皮肤出现 紫红瘀班为度,用汤匙或钱币之光滑边缘蘸水或油, 在大椎穴上下刮之,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瘀班为度。
六、迎香
• 【位置】鼻翼旁0.5寸,鼻唇沟中。 • 【操作】用食中二指按揉,揉20~30
次,称揉迎香 • 【作用】揉迎香:宣肺气、通鼻窍。
治疗感冒或慢性鼻炎等引起的鼻塞流 涕,呼吸不畅,效果较好,多与清肺 经、拿风池等合用。
七、高骨
• 【位置】耳后高骨下凹陷处。 •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按3-5次,揉
八、七节骨
• 【位置】命门(第四腰椎)至尾 骨端(长强穴)成一直线。
• 【操作】用拇指指腹或食中两指 自下向上或自上向下直推(腹泻 的时候就向上推,便秘的时候就 向下推),100~300次
• 【主治】泄泻、便秘。 • 【临床应用】常与摩腹、揉脐、
揉龟尾相配合。
九、肩井
• 【位置】大椎穴(第七颈棘突高点)与肩峰连线 之中点。
第三节 背腰部穴位
一、龟尾
• 【位置】尾椎骨端。 • 【操作】拇或中指按揉。100~300次。 • 【主治】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 【功效】通调督脉之气,调理大肠。 • 【应用】龟尾穴相当于督脉经之长强穴,穴性
保健按摩各部操作手法
保健按摩各部操作手法一.头面部推拿手法 1、按印堂穴2、开天门穴3、分抹前额(按太阳穴)4、轮刮眼眶5、熨眼6、推摩鼻翼至颧髎7、按迎香穴8、推抹水沟至地仓9、按下关穴10、按颊车穴11、托拉颌下部12、整理、轻拍颜面部13、指擦侧头部14、揉捏耳廓、按压耳孔15、按压印堂至百会16、按压鱼腰至后头部17、拉扯头皮18、五指拿头部19、叩击头部、梳头20、勾压风池、风府穴二.上肢部推拿1、分推上肢2、拿捏上肢3、按揉肩前、肩髃、肩贞、曲池、手三里、内关、外关、合谷等穴4、滚上肢5、摇肩关节6、摇肘关节7、按揉腕关节8、抹手背9、指推擦手掌并屈指关节10、背屈掌指关节11、擦掌心、叩手掌12、摇腕关节13、捻五指并拔伸五指14、叩击五指指蹼缝15、搓上肢、拔伸上肢16、抖上肢17、叩击、拍打上肢三.胸腹部推拿1、按压双肩2、直推胸腹部3、揉胸胁部4、按揉膻中穴5、分推胸胁部6、横擦胸胁部7、全掌摩、揉腹部8、分推腹阴阳9、按揉中脘、神阙、天枢、气海、关元、中极穴10、拿腹直肌11、推按腹部12、熨腹(脐)13、振腹四.下肢前侧部推拿1、分推下肢2、拿揉下肢3、按揉伏兔、血海、梁丘、内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解溪穴。
4、滚下肢(大腿前、外侧,小腿外侧)。
5、屈膝拿大腿、小腿后侧6、活动(摇、屈、拔伸)髋关节7、掌揉、推挤、抱揉膝关节8、屈伸、摇晃膝关节9、推擦足背10、拿捏足掌11、活动(摇、屈伸、内外翻)踝关节法12、屈足趾13、捻足趾14、拔伸足趾15、叩击拍打下肢五.颈肩部推拿手法1、分推肩背、压肩部2、拿揉颈项、项肩部3、拿风池、按揉风府、大椎穴4、拿肩井、按揉天宗穴5、滚项背部6、叩击颈肩部坐位:加摇颈项部六.腰背部推拿手法1、揉腰背部2、指按腰背膀胱经第一侧线诸穴(重点是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大肠俞及命门)3、前臂揉腰背部4、叠掌按压脊柱部5、推腰背部6、弹拨骶棘肌7、滚腰背部8、捏脊或抓腰背肌9、推搓命门及腰阳关10、横擦腰骶部11、直擦腰骶部12、叩击拍打腰背部七.臀及下肢后侧部推拿 1、分推下肢后侧2、揉臀3、拿揉下肢后侧4、按揉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三阴交、昆仑、太溪、涌泉穴5、滚下肢后侧6、推下肢后侧7、屈膝压臀8、叩击臀及下肢部9、拍打臀及下肢部10、挤捏、按压足底11、屈膝叩击足跟12、擦足心八.脚法 1 揉下肢法2 按承扶穴法3 按殷门穴法4 按委中穴法5 推小腿法6 揉腰背法7 推腰背法8 按压腰背法9 按肾俞穴法10 按环跳穴法11 交替踩腰法12 揉按骶椎法13 前蹬腰法14 后蹬腰法15 踩压小腿法16 按涌泉穴法。
推拿手法详解
推拿手法详解推拿手法之腰部扳法腰部扳法具有疏通经络、滑利关节、纠正解剖位置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关节错位或关节功能障碍等病症。
腰部扳法有五种操作方法。
1.扳肩推腰法患者俯卧位,术者站于患者一侧,一手推压腰部痛处,一手扳起患者对侧肩前部至最大限度,双手同时用力扳推。
2.扳腿推腰法患者俯卧位,术者站于患者一侧,一手推压腰部痛处,一手从患者对侧腰关节前上方将其下肢搬起到最大限度时,双手同时扳推。
3.腰部斜扳法患者侧卧位,双下肢在上者髋膝关节屈曲,在下者伸直,术者一手推按住患者肩前部或肩后部,另一手抵住患者臀部或髂前上棘,将患者腰部旋转至最大限度后,两手同时用力,做相反方向扳动。
4.腰椎旋转扳法取患者前屈(按需要角度)坐位,一助手按住其下肢及骨盆。
术者坐于患者后侧方,用一手拇指按住需要扳动的棘突,另一手从患者健侧腋下伸出,钩扶住其颈项部,将患者腰部从前屈位向健侧旋转。
当旋转至最大限度时,一手用力扳动腰部,一手拇指同时用力推按其棘突。
5.腰部后伸扳法患者仰卧位。
术者一手按压其腰部痛处,一手从患者双膝关节前上方托起下肢,双手同时用力扳伸按压。
【作用与应用】腰部扳法具有疏通经络、滑利关节、纠正解剖位置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关节错位或关节功能障碍等病症。
推拿手法之胸背部扳法胸背部扳法有滑利关节,纠正解剖位置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背痛,胸椎关节紊乱症等。
【操作要领】胸背部扳法有两种操作方法:1.扩胸牵引扳法患者坐位,两手臂上伸并两手合拢扣住,医生立于患者侧后方,一手掌根部抵住需要扳动的棘突,一前臂从患者上胸部绕过扶住患者对侧腋部,并令其后仰,术者抵棘突之手同时用力扳推。
2.胸椎对抗复位法患者坐位,两手置颈部交叉扣住,术者握住患者前臂下段,用一侧膝部顶住需要扳动的棘突,嘱患者身体略向前倾,医生同时向后上方用力扳动。
【作用与应用】本法有滑利关节,纠正解剖位置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背痛,胸椎关节紊乱症等。
小儿推拿常用穴部第二部份
二、阴
阳☆☆
阴 阳
【定位】 总筋穴两旁,小指侧为阴,又称阴 池;拇指侧为阳,又称阳池。 【操作】 两手握住小儿手掌,两拇指并列, 指面按在总筋穴上,朝左、右两边分推20~30次, 称分阴阳,又名手部分阴阳。 【功效】 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气导滞。 【应用】 * 分推阴阳也列为手部常规手法。 * 多用于阴阳不调,气血不和而致的寒热往来、 烦躁不安、食滞腹胀、呕吐腹泻等治疗。
【功效】 止腹痛。
【应用】 按拿肚角是止腹痛之要法,对各种原 因引起的腹痛均有止痛效果;特别是对寒性腹痛、 伤食腹痛效果更显著。本法刺激较强,为防止患儿 哭闹影响手法的进行,一般在诸手法操作完毕后, 再拿此穴。
肩背腰骶部穴位
大 椎
一、大 椎☆ 【定位】 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操作】 用拇指甲掐之,掐后加揉,称掐大椎。 掐20次,揉20~30次。
刘氏小儿推拿常用穴部
在小儿推拿穴位中,除了运用十四经及经外奇
穴外,还有许多特定的穴位。
这些特定穴,分布于全身各部,且以双手居多, 正所谓“小儿百脉汇于两掌”。 特定穴穴位形状不仅有“点”状,而且还有 “线”状和“面”状。
刘氏小儿推拿常用穴部50余个,其中重点穴部22个:
面头部——天门、坎宫、太阳;
五、中 脘☆☆
中脘
【定位】 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操作】 用中指指腹做顺时针方向揉转,称安中调中法; 用中指指腹做逆时针方向揉转,称补中法; 先做安中调中法,继用食、中两指从小儿剑突下, 轻轻直推至脐,次数为揉转次数的1/2,称消导法。 以上三法总称“推腹法”。100~200次。
中脘
坎宫
二、坎 宫(头部手法二)☆☆
【定位】 自眉心起至眉梢成一横线。
中风推拿手法规范
中风一、治疗原则:疏通经脉,调和气血,促进功能的恢复。
(中风后两星期进行推拿治疗)二、操作方法:(一)、头面部操作1、取穴及部位:印堂、神庭、睛明、太阳、阳白、鱼腰、迎香、下关、颊车、地仓、人中,头侧部。
2、主要手法:推法、按法、揉法、扫散法、拿法、擦法、一指禅推法。
3、操作方法:(1)、患者仰卧位,医者坐于头侧。
先推印堂至神庭6-9遍,继之用一指禅推法自印堂依次至睛明、阳白、鱼腰、太阳、四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人中等穴,往返推之1~2遍。
每遍3-5分钟。
(2)、推百会穴1分钟,并从百会穴横行推到耳廓上方发际,往返6-9次,强度要大,以微有胀痛感为宜。
按揉风池穴1分钟。
(3)、用大鱼际轻揉痉挛一侧的面颊部。
最后以扫散法施于头部两侧,拿五经,擦面部。
(二)、上肢部操作1、取穴及部位: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上肢部。
2、主要手法:揉法、滚法、按法、摇法、抖法、搓法、捻法。
3、操作方法:(1)、患者由仰卧位改侧卧位,医者立于侧。
先拿揉肩关节前后侧,继之滚肩关节周围,再移至上肢,依次滚上肢的后侧、外侧与前侧(从肩到腕上),往返滚之2~3遍。
(2)、双掌合揉、挤压肩关节1分钟,然后按揉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等上肢诸穴,每穴约1分钟。
(3)、轻摇肩关节、肘关节及腕关节,以患者耐受为度。
拿捏全上肢5遍,最后搓、抖上肢2-3遍,捻五指。
(三)、腰背部及下肢后侧操作1、取穴及部位:八髎、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腰部、骶、下肢后侧部。
2、主要手法:推法、滚法、拍打法、擦法、按法、拿法。
3、操作方法:(1)、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患侧。
拿揉风池穴1分钟。
按揉肩井穴1分钟。
(2)、推督脉与膀胱经(用八字推法)至骶尾部1-2分钟。
继之施以滚法于膀胱经夹脊穴及八髎、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等穴5分钟左右。
(3)、轻快拍打腰骶部及背部2-3遍。
擦背部、腰骶部及下肢后侧,以透热为度。
(四)、下肢前、外侧操作1、取穴及部位:髀关、伏兔、风市、梁丘、血海、膝眼、足三里、三阴交、下肢前、外侧部。
推拿手法8振法、颤法、抖法、拍法、击法、叩法
振颤类手法
概述
• 【概念】 • 能使治疗部位产生振动Fra bibliotek应的一类手法动
作,称为振动类手法。 • 【种类】 • 振法 • 抖法 • 颤法
经等。
叩击类手法
刘非
概述
• 【概念】 • 术者用指、掌、拳,或用特制的器械,在治疗部位进行
弹性击打的一类手法。 • 【手法特点】 • 用力果断、快速,击打后将术手立即抬起,作用时间短暂。 • 手腕既要保持一定的姿势,又要放松,以一种有控制的弹
性力进行叩击。 • 既有一定力度,又使受术者感觉缓和舒适,切忌暴力叩击。 • 【种类】 拍法、击法(拳击法、掌击法、指击法)和叩
二、分类
• 抖下肢:受术者仰卧 位,下肢放松。术者 双手分别握住受术者 一侧或两两则踝部, 将下肢拎起(离开床 面约30cm左右),然 后用力做连续的上下 抖动,使其下肢及髋 部产生抖动舒松感。
二、分类
• 抖腰:受术者俯卧位,两 手拉住床头或由助手固定 其两腋部,术者两手握住 其两踝部,两臂伸直,身 体后仰,牵引其腰部,待 其腰部放松后,术者身体 前倾,随身体起立之势, 瞬间用力,做两三次较大 幅度的腰部抖动,使腰椎 在受牵拉的同时上下抖动。
法。
拍法
刘非
一、定义
• 用虚掌或特制拍子等为着力部位,有 节律性、轻重交替地拍打施术部位的 一种手法。
二、分类
拍
虚掌拍
刺激量有轻、中、重之分,分 别以腕、肘、肩关节为中心发 力产生;
上肢部常用推拿操作法
上肢部常用推拿操作法上肢部是人体最常用的部位之一,工作、运动、伸展等都需要上肢的支持和协作。
因此,上肢部的肌肉、骨骼和关节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不适和疼痛。
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手段,通过调整和按摩经络和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舒缓肌肉,达到治疗和美容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上肢部常用的推拿操作法,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1.一指禅推拿操作法一指禅推拿操作法主要是通过按摩手指和手腕周围的肌肉和穴位,促进气血畅通,调整身体机能。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将左手指肚放置在右手掌心,轻轻按压;(2)右手单指弯曲,在左手手背上作画圆形移动;(3)每次推拿约1-3分钟,再换手左右交替推拿,每日推拿2-3次。
该操作法能够缓解手指和手腕部位的疼痛和麻木感,适用于长时间使用鼠标和键盘的人群、手腕扭伤的患者等。
2.揉捏转动推拿操作法(1)用左手抓住右手腕内侧,左手掌心紧贴右手手腕;(2)用右手沿着左手指间隙握住左手手腕外侧,手指压掌,手掌压手指;(3)用双手揉捏转动手臂和手肘周围的肌肉和穴位,每次揉捏约1-3分钟,每日揉捏2-3次。
该操作法适用于长时间写作、描绘和长时间使用乐器等臂部肌肉用力较大的人群。
敲打推拿操作法是通过轻微敲打上肢部肌肉和穴位,刺激经络,缓解疼痛和疲劳。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用左手拍打右手上臂、肘关节、前臂和手部;(2)手掌要松软,用手掌边缘拍击,并加以摩擦;(3)每个部位敲打约1-3分钟,每日敲打2-3次。
该操作法适用于长时间驾驶和长期使用电脑的人群,有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的效果。
总结上肢部常用推拿操作法可以缓解各种因素导致的上肢不适和疼痛,提高身体机能和抵御力。
不过,推拿是一种医学手段,没有医学知识的人不得私自操作,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建议读者在正规医疗机构接受专业人士的指导和治疗。
上肢部按摩手法参考
1
上肢部
• 拿揉上肢始肩上,按揉腕部后摇晃。
• 点揉六穴各半分,推按拨伸指和掌。
• 左右上下抖上肢,旋转肩部正反向。
2
视频
3
4
5
落枕
• 病因症状: 落枕,又称失枕。 • 造成落枕的原因有二: • 一是睡眠时枕头过高或过低,使颈部肌肉痉挛疲
• 15
16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9
舒缓肌肤6步按摩法
• 病因症状: 压力导致的肌肤问题不是以单一的形 式表现出来的。让我们对它了解更多, 沉着应对这些相伴而生的困扰。
10
推拿疗法:
•
第一步:减缓压力
• 用拇指指尖轻轻按压眉头上方,持 续3秒钟后释放,而后对眉毛至发际线 间区域反复进行自下而上的按摩动作
11
• 第二步:消除紧张
13
• 第五步:增强肌肤弹性
将手指并拢,用手掌轻轻拍 打面部,从上而下,从下而上, 使皮肤受到轻微的震动,可拍 打数十次。此法可保持皮肤的 红润光泽增加其弹性。>>>> 我要肌肤弹性十足
14
• 第六步:增强舒适感 掌心轻轻按压脸颊,逐步向 外按揉至耳部。耳垂后的凹 陷处被称为“耳下腺”,这 里最容易堆积老旧废物,用 中指按压,然后捋着脖子的 筋向下按摩。
于急性损伤,多见局部疼痛、僵硬。
这样,在48小时内只能用冷敷。可用
毛巾包裹细小冰粒敷患处,每次15-20
分钟,每天两次,严重者可每小时敷
一次。
7
• 二、热敷: 待到炎症疼痛减轻时,再
考虑热敷。可用热毛巾湿敷,亦可用 红外线取暖器照射,还可用盐水瓶灌 热水干敷。热水泡脚 胜吃补药----足部 按摩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种优秀 的理疗保健方法。医学典籍记载: “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 先竭,人老脚先衰。”因而早在几千 年前,中医就很重视对双足的锻炼和 保养,并运用足部泡脚按摩(足疗) 来防病治病
中级保健按摩师技能操作
体位: 受术者取仰卧位,施术者站其一侧。
5. 滚脊柱两侧 施术者自上而下侧滚受术者脊柱两侧2~3分钟。注意力量、 角度及方向。 6. 叩击背腰部 施术者双手空拳叩击受术者背腰部1~2分钟,注意肾区叩 击的力量。 7. 按揉肾俞穴 施术者以双手拇指指腹置于受术者双侧肾俞[第2腰椎棘突 旁开1.5寸]穴处,同时用力按揉1~2分钟。 8. 捏脊 施术者以双手拇指指腹与食指桡侧相对,置于受术者第5 腰椎两侧,自下而上提捏肌肉3~5次。
12. 振耳 施术者以双手食指指腹按.住受术者外耳道,振颤
❖操作前准备
❖头面部保健按摩
内
❖胸腹部保健按摩
❖上肢部保健按摩
❖下肢前、内、外侧部保健按摩 容
❖颈、肩部按摩
❖背腰部保健按摩
❖下肢后侧部位保健按摩
❖结束手法
.
胸腹部保健按摩
.
体位: 受术者取仰卧位,施术者站其一侧。
1. 按压双肩 施术者以双手掌同时按压受术者双肩,施术中逐渐缓缓加 力,并要求受术者放松配合。(以掌根为轴旋转至掌心包 绕肱骨头,加力时由轻到重,缓慢抬起),5~8次。
9. 摇肩关节 施术者一手握住腕关节上部,另一手托住肘部,先顺时针 后逆时针,环转摇动肩关节各5~8次。
.
❖操作前准备
❖头面部保健按摩
内
❖胸腹部保健按摩
❖上肢部保健按摩
❖下肢前、内、外侧部保健按摩 容
❖颈、肩部按摩
❖背腰部保健按摩
❖下肢后侧部位保健按摩
❖结束手法
.
下肢前、内、外侧部保 健按摩
.
体位者腕关节,另一手五指与受术者五指 交错,掌心相对,稍加拔伸并. 摇动其腕关节3~5次。
体位: 受术者取仰卧位,施术者站其一侧。
推拿手法4
1、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 2、用力由轻到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
(三)临床应用:
本法常与揉法结合使用,组成 “按揉”复合手法。指按法适用 于全身各部穴位;掌按法常用于 腰背和腹部。
本法具有放松肌肉,开通闭塞 ,活血止痛等作用,常用于头痛 ,胃脘痛,腰痛,肢体痠痛麻木 等症。
2、五指捏是用大拇指 与其余四指夹住肢体,相 对用力挤压。
(二)操作要求:
在作相对挤压动作时,要循序而 下,均匀而有节律。
(三)临床应用:
本法具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的 作用。用于头部、颈项部、四肢脊背 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拿法
捏而提起谓之拿,明清以来,应 用尤为广泛。
(一)动作要领:
用大拇指或食中二指,或大拇 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在一定 的部位和穴位上进行节律性的提 捏。
(二)操作要求:
1、嘱患者 随弹跳的起落, 配合呼吸跳动 起时患者吸气, 踏踩时患者呼 气,切忌屏气。
2、踩踏速 度要均匀而有 节奏。
(三)临床运用:
本法常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 疗。有纠正关节错位,改善突出物 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松解粘连, 帮助髓核复位等作用。
本法刺激量大,应用时必须谨慎 ,对体质虚弱者或脊椎骨质有病变 者,均不可使用本法。
(三)临床运用:
本法刺激很强,具有开通闭塞, 活血止痛,调整脏腑功能作用。使 用时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操作 部位酌情用力。常用在肌肉较薄的 骨缝处。对脘腹挛痛,腰腿痛等症 常用本法治疗。
三、捏法:
有三指捏及五指捏两种。
(一)动作要领:
1、三指捏是用大拇指 与食中二指夹住某些部位 或肢体,相对用力挤压。
推拿学基础知识11
• 薄荷水
– 配制:取鲜薄荷叶(可用于薄荷叶替代,浸泡 于适量的开水中,容器加盖停放1日后 去渣取汁液。
– 功效:清凉解表,祛暑除热。 – 适用:一切热病,如发热或局
部红肿热痛诸症,以及 夏日治疗时应用。
•麻 油
– 功效:祛风清热,和血补虚。 – 适用:久病虚损或年老体弱、婴幼儿等。
•白 酒
– 配制:浓度较高的粮食白酒或药酒。 – 功效:温通经络,活血止痛。 – 适用:损伤疼痛日久或麻木不仁,手足拘挛,
(二)点 法
动作要领 有拇指点和屈指点两种。拇指点是用拇
指端点压体表。屈指点有屈拇指,用拇指指 间关节桡侧点压体表,或屈食指,用食指近 侧指间关节点压体表。
本法与按法的区别是:点法作用面积小, 刺激量更大。
点法
临床应用
本法刺激很强,使用时要根据病人的 具体情况和操作部位酌情用力。对脘腹挛 痛,腰腿痛等病症常用本法治疗。
二、手法的分类
动作形态特点分类: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 压类、叩击类、运动关节类
主要作用部位和功能特点分类:松解类、整复类
作用力的方向分类:垂直类、平面用力类、对称合 力类、对抗用力类、复合类
应用对象分类:成人推拿、小儿推拿等
一、摆动类手法
本类手法是以摆动为主要特征的手法。 操作时是以腕部、掌部或指部的连续摆动来 完成的。主要包括一指禅推法、 法和揉法。
7.推拿介质的选择
滑石粉 冬青膏 葱姜汁 薄荷水 麻油
白酒 鸡蛋清 按摩乳(油) 其他如红花油、松节
油、舒筋活络药水、 植物精华素
• 滑石粉
– 功效:干燥除湿,润滑皮肤。 – 适用:婴幼儿及皮肤娇嫩者,
以及在炎热夏季手法 操作时应用。
上肢部常用推拿操作法ppt课件
编辑版ppt
12
❖ 12.动肘按曲池法
❖ 操作:受术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术者位于患 侧,一手握患肢肘部,拇指按于曲池穴固定 不动;另一手握患肢腕将前臂做连续屈伸1020次。此法是利用前臂的屈伸动作使曲池穴 得到滑动按压,以加强按曲池的得气感应, 既省力又可活动肘关节。
❖ 适应证:肱骨外上髁炎,肘关节劳损及功能 受限,牙痛,腹泻,颈肩痛等。
❖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健侧卧位。术者立于 患侧或头端,以双手掌根部着力,对击肩关 节前、后10-20次。对击时腕关节要放松,使 掌根起落富有弹性。
❖ 适应证:肩关节周围炎,肩臂僵痛酸麻等。
编辑版ppt
5
❖ 5.拿腋后法
❖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术者一手握患前臂并 上举,暴露腋部,另一手以拇指置于腋后肩 贞穴处,余四指置于腋下,有节奏的拿腋后 肌肉2-5分钟。
❖ 操作:受术者坐位。术者位于受术者背后, 双手分别按于按于受术者两肩上部,嘱受术 者做呼吸动作,吸气时受术者两肩上耸,术 者不用力,待受术者呼气时做快速下压动作。 反复5-10次。
❖ 适应证:斜方肌劳损,岔气,肋间神经痛, 肩背僵痛等。
编辑版ppt
8
❖ 8.指拨极泉法
❖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卧位,术者位于患侧, 一手拉患肢肘部,另一手以中指或食指罗指 轻微拨动,忌用手指粗暴勾拉,以免损伤神 经血管。拨动准确时,受术者应有触电样感 觉放射到手指。
❖ 适应证:失眠,上肢痛麻,头痛,胸痛,胸 闷,心烦,呃逆等。
编辑版ppt
15
❖ 15.劈指缝法
❖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立于患 侧,一手握患肢腕部,将其腕关节略背伸, 指端朝上,五指伸直分开。术者另一手以平 常的小指侧为着力点,依序劈五指间隙部3-5 遍。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之上肢部穴位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之上肢部穴位◆ 上肢部穴位【脾经】面状、线状相结合穴位。
位置:拇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图 219):①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由远端向掌根方向 直推为补,称补牌经。
②拇指伸直, 由指端经罗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 经。
补牌经、清脾经,统称推脾经。
③在拇指末节罗纹面作旋推法, 亦称为补脾经次数: 100~500 次 主治:腹泻、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临床应用:①补牌经能健脾胃、补气血。
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可与揉中 脘、指揉脾俞、 按揉足三里等穴合用;②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可与清天河水、清大肠 等穴合用。
小儿脾胃薄弱不宜攻伐太甚,在一般情况下,脾经穴多用补法;仅只体壮 邪实者方能用清法,或清后加补。
【肝经】线状、面状相结合穴位。
位置:食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食指伸直,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肝经(图220);旋推为补,称补肝经。
清肝经、补肝经统称为推肝经。
次数:100~500 次。
主治:烦躁不安、惊风、五心烦热、目赤、口苦咽干等。
临床应用:①清肝经能平肝泻火,息风镇惊,解郁除烦,可与清天河水、推涌泉等穴合用;②肝经宜清而不宜补,若肝虚应补时,则需补后加清,或以补肾经代之,称为滋肾养肝法。
【心经】线状和面状相结合穴位。
位置:中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图221):食指伸直,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旋推为补,称补心经。
清心经、补心经统称为推心经。
次数:100~500 次主治:高热神昏,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心血不足、惊惕不安等。
临床应用:①清心经能清热退心火,可与清天河水、清小肠等穴合用;② 本穴宜清不宜补,对心烦不安、睡卧露睛等症,需用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肾经代之。
【肺经】面状、线状相结合穴位。
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图222):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
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
次数:100~500 次主治:感冒、发热、咳嗽、胸闷、气喘、虚汗、脱肛等。
上肢保健,穴位推拿
2007年9月
6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林敏
2007年9月 3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林敏
操作程序
• 4.拔伸法:两手掌握住受术者的大小鱼际 处向后上,前下,外侧三个方向逐渐用力 牵扯拉受术者上肢使患者的肩、肘、腕三 个关节伸直每个方向10秒钟。 • 5.搓抖法:搓抖上肢。 • 6.抹法:用左右手的拇指掌面及大鱼际掌 面分抹受术者的手背、手心各五次,力度 稍重。
仰卧位3——上肢手法
• 一、操作原则:细,准 • 二、重点部位: 肩、肘、腕、关节及肌腱隙 • 三、操作程序: • 四、注意事项:
2007年9月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左、右手顺经脉的循行方向及 部位拿手三阳和手三阴经,各方向一遍, 力度稍重(肺经-大肠经-心包经-三焦经-心 经-小肠经),阴经从肩关节至腕关节,阳 经从腕关节至肩关节。 • 2.指拨法:用左手或右手拇指拨以下穴位: 合谷、神门、外关、内关、支沟、曲池, 每穴约30秒至1分钟。
2007年9月 4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林敏
操作程序
• 7.拿合谷约10秒,拿内劳宫约10秒。 • 8.击法:医者用左右手侧击(双手交替), 患者上肢的前面数次,力度均匀,频率稍 快。 • 9.拿法:拿上肢外侧从上至下3次。
2007年9月
5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林敏
注意事项
• 1.要求用力要轻柔 • 2.操作要细腻
2007年9月 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林敏
操作程序
• 3.摇法: (1)摇肩关节:一手托起受术者上肢肘关节的内 端,另一手固定受术者肩关节的肩胛骨,然后两 手协调用力使肩关节小幅度到大幅度,顺逆时针 摇动3圈; (2)摇肘关节:左手掌压住受术者肘窝的上端, 右手握住腕背先使肘关节弯曲90度后,右手用力 使患者肘关节小幅度到大幅度顺逆时针摇动3圈; (3)摇腕关节:左右手掌分别握住受术者手掌的 大小鱼际处,两拇指置于受者腕背上端,然后医 者两手的腕关节顺逆时针旋转带动患者腕关节, 顺逆时针旋转3圈。
小儿推拿穴位上肢
清热散结,宽胸宣肺,化痰止咳
掌
喘咳,口舌生疮等,为治疗百日 咳、肺炎的要穴
小
揉掌小横纹治疗 横
肺部湿性罗音, 有一定的疗效
纹
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第六页,共17页。
板门 手掌大鱼际平面
揉板门:拇指或中指揉
100~300次 板门推向横纹:自指根
推向腕横纹 横纹推向板门:自腕横纹
推向拇指根部
乳食停积,食欲不振或暧气、 腹胀、腹泻、呕吐等
到艮左旋推,治热, 亦止吐。从艮到坎 右旋推,治凉,亦 止泻。
(6)自艮经震、翼至离,掐运七次有 发汗作用。
(7)单揉“艮”有健脾消食作用。
第十一页,共17页。
第十二页,共17页。
小天心 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目赤肿痛、口舌生疮、
惊惕不安,或心经有
揉小天心:中指端揉100~300次 热移于小肠而见小便
小
掌面食、中、无名、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横 纹 掐法:退热、消胀、散结
脾胃热结、口唇破烂及腹胀:
配运内八卦、掐四横纹、 退六腑、清大肠等
掐小横纹:以拇指甲掐各5次 推小横纹:以拇指侧推100~300次
擦小横纹:以中指指腹尺侧往返推
擦50~100次。
推小横纹治疗肺部 干性罗音
第五页,共17页。
揉掌小横纹中指或拇指端按揉100~500次
第九页,共17页。
顺运内八卦:宽胸理气,止咳化痰,行滞消食。
逆运内八卦:降气平喘。
痰结喘嗽,乳食内伤,胸闷、腹胀、呕吐及纳呆 顺运内八卦主要用于痰结喘嗽,乳食内伤,胸闷, 腹胀,呕吐及纳呆等症,多与推脾经、推肺经、揉 板门、揉中脘等合用。
逆运内八卦主要用于痰喘呕吐等,多与补脾经、补肺 经、推三关、推天柱骨、推膻中等同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击掌面法 14.击掌面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立于患 一手握患肢腕部,并将其上肢抬高约120 侧,一手握患肢腕部,并将其上肢抬高约120 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伸, 度,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伸,手指伸直略 分开。 分开。术者将另一手五指于术者五指交叉相 握以掌根击术者手心3 握以掌根击术者手心3-5次。 适应证:失眠,上肢痛麻,头痛,胸痛, 适应证:失眠,上肢痛麻,头痛,胸痛,胸 心烦,呃逆等。 闷,心烦,呃逆等。
7.双手压肩法 7.双手压肩法 操作:受术者坐位。术者位于受术者背后, 操作:受术者坐位。术者位于受术者背后, 双手分别按于按于受术者两肩上部, 双手分别按于按于受术者两肩上部,嘱受术 者做呼吸动作,吸气时受术者两肩上耸, 者做呼吸动作,吸气时受术者两肩上耸,术 者不用力,待受术者呼气时做快速下压动作。 者不用力,待受术者呼气时做快速下压动作。 反复5 10次 反复5-10次。 适应证:斜方肌劳损,岔气,肋间神经痛, 适应证:斜方肌劳损,岔气,肋间神经痛, 肩背僵痛等。 肩背僵痛等。
8.指拨极泉法 8.指拨极泉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卧位,术者位于患侧,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卧位,术者位于患侧, 一手拉患肢肘部, 一手拉患肢肘部,另一手以中指或食指罗指 轻微拨动,忌用手指粗暴勾拉, 轻微拨动,忌用手指粗暴勾拉,以免损伤神 经血管。拨动准确时, 经血管。拨动准确时,受术者应有触电样感 觉放射到手指。 觉放射到手指。 适应证:上肢瘫痪,麻痛,神经根型颈椎病, 适应证:上肢瘫痪,麻痛,神经根型颈椎病, 牙痛,头痛。 牙痛,头痛。
13.按揉手阳明三穴法 13.按揉手阳明三穴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卧位,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卧位,术者一手握患 另一手以拇指罗纹面分别按揉肩髃、 手,另一手以拇指罗纹面分别按揉肩髃、曲 合谷3 每穴按揉1 分钟。 池、合谷3穴,每穴按揉1-3分钟。 适应证:上肢麻木,神经根型颈椎病,偏瘫 适应证:上肢麻木,神经根型颈椎病, 等。
10.抹臂法 10.抹臂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位于患 一手握患肢腕部,将其肘关节伸直; 侧,一手握患肢腕部,将其肘关节伸直;另 一手五指微屈,以平掌抹法反复做同向抹动。 一手五指微屈,以平掌抹法反复做同向抹动。 在屈侧做向心性抹动, 在屈侧做向心性抹动,伸侧做离心性抹动者 为补;反之为泻; 伸侧均为同向抹动者, 为补;反之为泻;屈、伸侧均为同向抹动者, 为平补平泻。 伸侧各抹20 30次 20为平补平泻。屈、伸侧各抹20-30次。 适应证:神经衰弱,冠心病,上肢肌肉劳损, 适应证:神经衰弱,冠心病,上肢肌肉劳损, 酸软无力,疼痛麻木,功能受限等。 酸软无力,疼痛麻木,功能受限等。
4.掌根对击肩法 4.掌根对击肩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健侧卧位。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健侧卧位。术者立于 患侧或头端,以双手掌根部着力,对击肩关 患侧或头端,以双手掌根部着力, 节前、 10-20次 对击时腕关节要放松, 节前、后10-20次。对击时腕关节要放松,使 掌根起落富有弹性。 掌根起落富有弹性。 适应证:肩关节周围炎,肩臂僵痛酸麻等。 适应证:肩关节周围炎,肩臂僵痛酸麻等。
12.动肘按曲池法 12.动肘按曲池法 操作:受术者取仰卧位或坐位。 操作:受术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术者位于患 一手握患肢肘部, 侧,一手握患肢肘部,拇指按于曲池穴固定 不动;另一手握患肢腕将前臂做连续屈伸10 10不动;另一手握患肢腕将前臂做连续屈伸1020次 20次。此法是利用前臂的屈伸动作使曲池穴 得到滑动按压,以加强按曲池的得气感应, 得到滑动按压,以加强按曲池的得气感应, 既省力又可活动肘关节。 既省力又可活动肘关节。 适应证:肱骨外上髁炎, 适应证:肱骨外上髁炎,肘关节劳损及功能 受限,牙痛,腹泻,颈肩痛等。 受限,牙痛,腹泻,颈肩痛等。
16.理五指法 16.理五指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卧位,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卧位,术者一手托患 侧腕部, 侧腕部,另一手拇指罗纹面与食指桡侧面握 住患手指根部,捏而即松,松而即移, 住患手指根部,捏而即松,松而即移,移而 再捏,直至指端。五指依次理之。 再捏,直至指端。五指依次理之。 适应证:手指麻木,关节功能障碍, 适应证:手指麻木,关节功能障碍,手指逆 冷等。 冷等。
5.拿腋后法 5.拿腋后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术者一手握患前臂并 上举,暴露腋部, 上举,暴露腋部,另一手以拇指置于腋后肩 贞穴处,余四指置于腋下, 贞穴处,余四指置于腋下,有节奏的拿腋后 肌肉2 分钟。 肌肉2-5分钟。 适应证:肩周炎,胸胁痛,头枕部疼痛等。 适应证:肩周炎,胸胁痛,头枕部疼痛等。
11.抖摇上肢法 11.抖摇上肢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位于患 双手握住患肢腕关节上端, 侧,双手握住患肢腕关节上端,双拇指并按 于腕上背侧,然后将上肢边抖边摇, 于腕上背侧,然后将上肢边抖边摇,环摇幅 度由小渐大。反复2遍或3 度由小渐大。反复2遍或3遍。 适应证:肩关节周围炎,上肢肌肉劳损, 适应证:肩关节周围炎,上肢肌肉劳损,肩 肘屈伸不利,颈椎病等。 肘屈伸不利,颈椎病等。
15.劈指缝法 15.劈指缝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立于患 一手握患肢腕部,将其腕关节略背伸, 侧,一手握患肢腕部,将其腕关节略背伸, 指端朝上,五指伸直分开。 指端朝上,五指伸直分开。术者另一手以平 常的小指侧为着力点,依序劈五指间隙部3 常的小指侧为着力点,依序劈五指间隙部3-5 遍。 适应证:头痛,牙痛,胸痛,腹胀,失眠, 适应证:头痛,牙痛,胸痛,腹胀,失眠, 多操作:受术者暴露患侧肩部,健侧卧位, 操作:受术者暴露患侧肩部,健侧卧位,术 者位于受术者背后。或受术者坐位, 者位于受术者背后。或受术者坐位,术者应 立于患侧,将一脚踏于受术者坐凳边, 立于患侧,将一脚踏于受术者坐凳边,使患 肢肘部放于抬起的大腿上。 肢肘部放于抬起的大腿上。然后术者以双手 掌分别置于受术者肩关节前、 呈抱揉式, 掌分别置于受术者肩关节前、后,呈抱揉式, 反复对揉3 反复对揉3-5。 适应证:肩周炎急性期,肩峰下滑囊炎, 适应证:肩周炎急性期,肩峰下滑囊炎,肩 关节扭伤等。 关节扭伤等。
3.搓肩及上肢法 3.搓肩及上肢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术者立于患侧,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术者立于患侧,以双 手掌分别置于肩前,肩后,呈对抱状, 手掌分别置于肩前,肩后,呈对抱状,然后 双手用力搓揉肩部10 20次 肩部搓揉后, 10双手用力搓揉肩部10-20次。肩部搓揉后,顺 势自上而下搓上肢,反复操作3 势自上而下搓上肢,反复操作3-5。 适应证:肩关节周围炎,肱二头肌腱炎, 适应证:肩关节周围炎,肱二头肌腱炎,冈 上肌腱炎,肩关节扭伤,神经根型颈椎病等。 上肌腱炎,肩关节扭伤,神经根型颈椎病等。
6.按揉肩四穴法 6.按揉肩四穴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健侧卧位,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健侧卧位,术者位于 其患侧或背后,以右手拇指罗纹面着力, 其患侧或背后,以右手拇指罗纹面着力,点 揉肩前、肩髃、臑俞、 揉肩前、肩髃、臑俞、臂臑四穴 。 适应证:肩关节周围炎,肱二头肌腱炎, 适应证:肩关节周围炎,肱二头肌腱炎,冈 上肌腱炎,肩臂痛,肩部扭伤等。 上肌腱炎,肩臂痛,肩部扭伤等。
二、上肢部操作组合练习
操作组合:受术者取坐位或卧位, 操作组合:受术者取坐位或卧位,术者位于 其侧方。一手轻托其腕部, 其侧方。一手轻托其腕部,另一手拿揉肩部 分钟——拿揉上臂至腕部10 20遍——对 ——拿揉上臂至腕部103-5分钟——拿揉上臂至腕部10-20遍——对 揉肩部3 分钟——按揉肩四穴每穴10 ——按揉肩四穴每穴10秒 揉肩部3-5分钟——按揉肩四穴每穴10秒—— 滚肩部3——5分钟——拔肩部肌肉1 分钟— ——拔肩部肌肉 滚肩部3——5分钟——拔肩部肌肉1-3分钟— —摇肩部1-2分钟——滚上肢3-5分钟——按 摇肩部1 分钟——滚上肢3 分钟——按 ——滚上肢 —— 揉手阳明三穴每穴10 ——理臂肌10-20遍 10秒 理臂肌10 揉手阳明三穴每穴10秒——理臂肌10-20遍— 搓上肢3 ——抖上肢 抖上肢1 分钟—— ——抹臂 —搓上肢3-5遍——抖上肢1-2分钟——抹臂 10-20遍——击掌面三次——分抹手背 击掌面三次——分抹手背、 10-20遍——击掌面三次——分抹手背、手心 分钟——捻五指——结束。 ——捻五指——结束 2-5分钟——捻五指——结束。 适应证:肩周炎,上肢疼痛, 适应证:肩周炎,上肢疼痛,上肢麻木及上 肢部保健。 肢部保健。
上肢部常用推拿 操作法
一、上肢常用操作法
1.肩部蝴蝶双飞法 1.肩部蝴蝶双飞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术者立于患侧,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术者立于患侧,将一 脚踏于受术者坐凳边, 脚踏于受术者坐凳边,使患肢部肘部放于抬 起的大腿上,然后术者以双手做一指禅推法, 起的大腿上,然后术者以双手做一指禅推法, 在患肩前后相对操作2 分钟。 在患肩前后相对操作2-3分钟。 适应症:肩关节周围炎,肱二头肌腱炎, 适应症:肩关节周围炎,肱二头肌腱炎,冈 上肌腱炎,肩关节扭伤等。 上肌腱炎,肩关节扭伤等。
9.理臂肌法 9.理臂肌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位于患侧,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位于患侧,一 手握患肢腕部,使肘关节微曲,上臂抬高约60 60度 手握患肢腕部,使肘关节微曲,上臂抬高约60度; 另一手以拿法将上肢肌肉逐块拿住后, 另一手以拿法将上肢肌肉逐块拿住后,做一捏一松 移动操作。可将上肢分为内、 后三条线, 移动操作。可将上肢分为内、外、后三条线,由上 而下依序操作。此法也可两手分置于上肢内外两侧, 而下依序操作。此法也可两手分置于上肢内外两侧, 同时或交替操作。 同时或交替操作。 适应证:上肢肌肉劳损、酸胀无力,疼痛麻木,萎 适应证:上肢肌肉劳损、酸胀无力,疼痛麻木, 瘫痪,功能受限。 缩,瘫痪,功能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