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课《短文两篇》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质导学案新人教版
《短文两篇》导学案○学习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
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
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设计: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导人: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学生诵读课文教师教读: (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一句一句教读。
教师教读时,学生要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加以指导。
如句读、语调等。
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
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自主合作探究疏通文意: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导学案新人教版讲学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学法指导:以朗读为主线,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来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讨课文主题,体会作者思想。
预习·学案导学(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1、查字典,结合课文内容在括号中注音或组词,并读一读:贪婪 ( ) 堕()落冉冉()升起雏()形丰硕 ( ) 累累()点缀 ( ) 沉甸甸()污浊 ( )牙龈 ( ) 繁弦()急管玲( )珑( )剔( )透查工具书,解词:贪婪:累累:点缀:繁弦急管:堕落:雏形:玲珑剔透:具体而微:回味无穷:请用楷书把“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抄写三遍,要工整、规范、力求美观。
查阅资料与工具书,建立作者小档案,写在下面: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
同时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你喜欢或有哲理的句子。
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写在下面:5、列举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交流研讨: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
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行道树》a.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第一次真好》a.“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b.课文的中心句是什么?c.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学生谈不透,教师要予以引导、点拨。
)d.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拓展延伸:1.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学习了《行道树》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启发?2. 回忆你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它对你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题目:10020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 短文两篇》导学案-word文档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短文两篇》导学案第7课短文两篇【基础演练】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贪lán 堕()落冉冉()chú 形丰硕()稀疏()牙yín柚子()累累()沉甸甸()繁弦急管()玲珑tī 透mǐn 灭2. 下边四组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慷慨──灌溉皎洁──狡猾抢劫──胆怯B.地窖──窘迫拐杖──特别善长──禀告C.泯灭──流氓嬉戏──戏耍玲珑──伶俐D.销毁──撤销雏形──皱纹孵化──腐化3.指出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
⑴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堕落:⑵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工业城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点缀:⑶当夜来的时候,整个城市里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
繁弦急管:⑷但我们苦熬着把牙龈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
冉冉:⑸当母鸟第一次生下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玲珑剔透:⑹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几根稀疏的几根毛……雏形:⑺可是等到他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具体而微:【综合运用】4.请阅读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科学泰斗——钱伟长的相关资料,完成以下题目。
【获奖名片】赤子【颁奖词】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人物介绍】钱伟长(1912-2018),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
钱伟长早年攻物理学,留学加拿大期间已经显露出非凡才华。
28岁时,他的一篇论文已经让爱因斯坦大受震动,并迅速成为国际物理学的明星。
抗战结束后,钱伟长坚持回到祖国,在艰苦的条件下,拒绝美国科学界的诱惑,忠于祖国,坚持实现“科学救国”的抱负。
为新中国开创了力学科学教育体系。
他学贯中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七年级语文上册 7 短文两篇导学案
7 短文两篇
课题7 短文两篇设计教师学生活动
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贪婪、堕落、点缀、冉冉、雏形、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玲珑剔透、具体
而微”等词语。
2、学会在散文中寻找中心句,并以此理解文章的主旨。
3、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4、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6.作者为什么选取这
7.《第一次真好》在
8、经过以上预习,你
○合作展示
一交流预习成果。
二.走进文本品形象
1.品形象
(1)找出《行道树》
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
重点学会在散文中寻找中心句,并以此理解文章的主旨。
难点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和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学生活动
预习笔记(关键点、知
识点、切入点及纠错)。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课《短文两篇》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三课《短文两篇》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课文谋篇布局的手法,提高写作能力3、通过对这两课的学习明白: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学习重点:读懂课文,体会文章的寓意。
学习难点:透过文章故事,理解文章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借鉴文章的“先抑后扬”和“直接切入”的方法,体会文章的寓意。
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
3、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
教材助读作者简介小思,原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祖籍广东香禺,1939年在香港出生。
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
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
1981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获得硕士学位。
小思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
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
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委并参与各种文学活动。
席慕容简介:席慕容,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语即大江河之意)等。
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3年出生于四川重庆,后随父母由香港迁至台湾。
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
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
主要著作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预习自测重点字词:1、自读课文,标出段序,勾画出生字词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收敛.()聒.()宽恕.()3、了解关于作者的知识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7《短文两篇》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7《短文两篇》导学案导读:7《短文两篇》导学案七年级语文导学案(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主动,我的人生我努力!)【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1、联系生活实际,在熏陶感染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2、积累字词,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3.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培养深入细致探究课文的习惯。
【学习重点】朗读课文,积累字词,培养深入细致探究课文的习惯【学习难点】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知识链接】(走近、靠近、亲近,让距离成为过去)1.题目解读《行道树》一文中,行道数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书写奉献者的胸襟,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同时也表达了这样一个道理;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第一次真好》一文中,作者以第一次看见柚子树而引发对第一次看见十姊妹的回忆,并总结自己的感受,得出“第一次的感觉”是生命中难得的宝贵经验,不是每一个第一次都愉快,而是第一次不仅带给我们新鲜、刺激,更带给我们生活的新领域和人生的阅历。
2.走近作者张晓风,江苏铜山人,1941年出生于浙江金华,是台湾著名女作家。
1977年,她被台湾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评论赞辞说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
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缨络敲冰”。
周素珊,散文作家,原籍广东中山。
代表作有《故园梦重归》《秋夜宴》《风雨故人来》等,她的文章清新雅丽、在平淡中蕴涵哲理。
3.相关资料张晓风散文创作:一是,她对大自然,大地上山川草木只有宗教性的虔城才可以相比拟的感恩情感;二是,她对故国明月镂心刻骨般的相思情愫;三是,这位女作家那涵天负地般的广阔胸襟,以寥廓思维空间为背景的对生命价值的沉思。
这三个方面的情感思想内涵,也可以说是一种类型构成,贯穿她整个创作生涯中每一个向前迈进的段落。
评论赞辞说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
【精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课《短文两篇》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最新中小学教学设计、试题、试卷第七课《短文两篇》导教案学习目标1.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2.感悟并珍爱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3.频频朗诵课文推测形象化的语言。
学习要点: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学习难点:理解形象而又委婉的语言。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理解形象而又委婉的语言。
2、仔细达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可以解决的问题标志出来,并填写到后边“课后反省“处。
3、利用 15 分钟高效达成。
教材助读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件的描绘和表达,表现自己的理想和意向。
采纳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色是用某一物件来比较或象征某种精神、品行、思想、感情等。
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件” 与“志向”,“物件”与“感情”的内在联系。
第一是物件的主要特色要与自己的理想和意向有某种同样点和相像点。
其次,描绘时,自己的理想要以物件的特色为中心。
物件要能表达自己的意向。
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预习自测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堕落()点缀()苦熬()贪心(....累累()沉甸甸()玲珑剔透()...2.解说以下词语贪心:堕落:雏形:丰富: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玲珑剔透:耐人回味: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可以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讲堂解决。
课内研究学始于疑1. 行道树的形象表现了什么精神?运用了什么写法?)牙龈()雏形()丰富()...2.“第一次真好” ,那么第一次幸亏哪里?抓住要点词语剖析“好”的含义。
怀疑研究《行道树》1.你以为那些语言描绘最生动,最能突出行道树的形象?试剖析说明。
2.《行道树》首尾两段前后照顾,但在语序和用词上又稍有不一样,为何?教学设计、试题、试卷中小学1最新中小学教学设计、试题、试卷3.行道树是什么样的形象?在我们的生活中象征什么样的人?《第一次真好》1、《第一次真好》中为何说结实累累的柚子树是“一幅秋天风情画”,不说是“景色画” “风光画”?2.短文末句说 : “愿你保重第一次”的含义是什么?3.课文的中情意思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短文两篇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C.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 的时刻了。
D.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3、课外阅读(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煤
很古很古以前,有一棵美丽的树。从来没有谁忍心伤害她。但有一天,浪从很远的地方冲过来,山坡陷下去了,可怜的她被埋在了地底下。好黑,好冷……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和批注等阅读方法。
3、掌握散文的特征“形散而神不散”,并收集关于象征手法的知识。
4、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
1、给加粗的字注音:
贪婪()堕落()点缀()雏形()丰硕()
霎时()沉甸甸()玲珑剔透()繁弦急管( )
几亿年过去了,她突然感到了一阵温暖。啊,重见天日了。但,当她的双眸看到自己的身体时 ,她惊呆了,自己成了一块乌黑的煤,没有了昔日的风采。
过了些时候,她走了,步子很轻,嘴角挂着微笑。
一盆火在熊熊燃烧。她 很安静,不时放出几只黑色的蝴蝶。
那一定是她上亿年的梦想被灼痛的样子,不过,她似乎无悔。
煤,是美丽的树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煤》和《行道树》比较阅读,共同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两文不同点是________
※“她似乎无悔”是因为________。
2、“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分别用原 文中的话来回答)
四、拓展延伸
1、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第一次......
2、以山中的树的身份或 者以人类一员的身份对行道树说一句心里话。
句式:行道树,我要对你说.....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短文两篇》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教学文档
《第7课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抓住两个对比,学习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
2.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 抓住两个对比,学习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
一.预习完成:
1.作者简介
张晓风,江苏铜山人,1941年生于浙江金华。
主要作品有《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
周素珊,原籍广东中山,岭南大学中文系毕业。
已出版的著作有《故国梦重归》《风雨故人来》《寂寞黄昏后》《心灯集》《秋夜宴》《绿萍姊妹》《无言歌》
2.为划线字注音注音
堕落( ) 点缀( ) 苦熬( ) 贪婪( ) 姊妹( )
冉冉( ) 牙龈( ) 雏形( ) 稀疏( ) 丰硕( )
烟囱( ) 污浊( ) 孵( )小鸟柚子树( ) 霎( )时间
繁弦急管( ) 玲珑剔透()
3.词语解释:
《行道树》
一、自由朗读课文后思考:
1、这是一列的行道树,我是从课文的哪里看出来的。
2、通过理解,你认为行道树是一种怎样的形象?
3.请你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旨。
试着说说对他的理解。
《第一次真好》
一、默读课文,思考:
1、全文主要记叙了哪些“第一次”?
2、作者对“第一次”有怎样的感受?
3、请试着找出全文的主旨句并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板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短文两篇》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短文两篇》导学案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导学目标】1、理解并积累字词:贪婪、堕落、点缀、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稀疏、具体而微、回味无穷、玲珑剔透2、体会课文中《行道树》自我牺牲精神。
3、学习《第一次真好》中以小见大河详略得当的写法。
4、掌握《行道树》运用内心独白进行诗意的抒情的写法,了解《第一次真好》寓理于事,叙议结合的写法。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习《行道树》【内容导航】行道树是指种植在各种道路两侧及分车带树木,它们的分布非常广泛,作用很大,可以补充氧气、净化空气、美化城市,减少噪音、提高行车安全等。
行道树的身上浓缩了奉献者的精神,奉献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快乐。
你是如何理解奉献精神?【自学导航】朗读全文五次后,借助工具书完成下列各题。
1.张晓风是台湾著名散文家之一。
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多种,张晓风散文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内涵概括为:一是她对大自然、大地上的______________情感;二是她对祖国的_______情愫;三是对______________的沉思。
2.根据拼音写汉字tán lán()duî()落点zhuì()苦áo()fàn xián jí guǎn() yān cōng()yâ mù jiàng lín()3.解释词语堕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冉冉: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缀: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沉:______________________繁弦急管:__________________ 红灯绿洒:__________________贪婪: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根据课文,在括号内填入内容,可以找课文中的原句,要求说出理由。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7《短文两篇》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7《短文两篇》导学案
7《短文两篇》导学案七年级语文导学案(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主动,我的人生我努力!)【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1、联系生活实际,在熏陶感染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2、积累字词,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3.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培养深入细致探究课文的习惯。
【学习重点】朗读课文,积累字词,培养深入细致探究课文的习惯【学习难点】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知识链接】(走近、靠近、亲近,让距离成为过去)1.题目解读《行道树》一文中,行道数
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书写奉献者的胸襟,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同时也表达了这样一个道理;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第一次真好》一文中,作者以第一次看见柚子树而引发对第一次看见十姊妹的回忆,并总结自己的感受,得出“第一次的感觉”是生命中难得的宝贵经验,不是每一个第一次都愉快,而是第一次不仅带给我们新鲜、刺激,更带给我们生活的新领域和人生的阅历。
2.走近作者张晓风,江苏铜山人,1941年出生于浙江金华,是
台湾着名女作家。
1977年,她被台湾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评论赞辞说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
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缨络敲冰”。
周素珊,散文作家,原籍广东中山。
代表作有《故园梦重归》《秋夜宴》《风雨故人来》等,她的文章清新雅丽、在平淡中蕴涵哲理。
3.相关资料张
晓风散文创作:一是,她对大自然,大地上山川草木只有宗教性的虔城才可。
【精品】七年级语文上册7-《短文两篇》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word版
7.《短文两篇》导学案(学生用)【学习目标】1.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2.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3.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4.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预习】1.布置预习,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材料。
2.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①给加点的字注音:贪婪.()堕.()落点缀.()雏.()形玲珑剔.()透②解释词语:点缀——繁弦急管——具体而微——3.认真阅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课文、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课文,思考问题:①行道树体现了什么精神?②《第一次真好》的中心意思是什么?③列举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4.在文中圈画出你感到难以理解的句子,认真品读,准备课上与老师同学交流。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展示预习2二、朗读课文、研读课文1.自读,发现问题独立阅读,归纳学习本课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2.讨论,筛选、整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问题。
比较浅显的,组内讨论解决;集中疑难问题,准备课堂发言。
3.课堂讨论,确定思考题a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c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三、研讨与赏析1.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2.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3.“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4.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你认为哪些语言描写最生动,最能突出行道树的形象?试分析说明?四、拓宽与延伸1.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2.本文的现实意义是什么?3.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
但有人说像在发牢骚,你怎么看?4.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启发?五、作业1.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2.预习《第一次真好》。
七年级语文上:第7课 短文两篇 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短文两篇甲文《行道树》乙文《第一次真好》学案○学习目标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④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预习形成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堕.落()点缀.()苦熬.()贪婪.()姊.妹()冉.冉()牙龈.()雏.形()丰硕.()稀疏.()累累.()沉甸甸.()玲珑剔.透()2.解释下列词语贪婪:堕落:冉冉:雏形:丰硕: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玲珑剔透:回味无穷:3.一试身手a. 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运用了什么写法?b. 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c.“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d..试找出乙文的中心句。
e.乙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f.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g.乙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4.经过以上预习,你也许还有困惑和不解,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合作展示一、导入交流预习成果。
二、走进文本品形象,品语言,悟情感1.品形象a.找出甲文中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b.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c.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品语言:如何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尤其是红字)?a.“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b.“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d.“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3.悟情感a.甲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
但有人说像在发牢骚,你怎么看?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b.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c.“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和态度?三、拓展与延伸1.《行道树》的现实意义是什么?2.你愿意做一株行道树吗?3.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4.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5.回忆你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它对你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检测反馈一、课内练习1.请学生熟读短文两篇,仿照文中的句式,完成下列填空,使其成为合情合理的完整的句子。
【精品】七年级语文上册3-《短文两篇》导学案新人教版word版
3.《短文两篇》导学案(教师用)【导学目标】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了解先抑后扬及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4.领悟生命的意义。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生活、认真对待生命的人生态度。
【导学重点】1、感受作品语言柔美、细腻的风格,学习文章先抑后扬的写法。
2、联系生活,深人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
【导学难点】了解先抑后扬及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课时】1 课时【预习导引】1.积累词语:(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收敛.(liǎn )聒聒..(guōguō)宽恕.( shù)(2)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每个词语抄三遍,要求做到工整、清晰、美观。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
3.自读课文,思考下面几个问题:(1)《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2)《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导学过程】一、导入:生命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生命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生命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
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淤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在树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夏天里不断聒噪着的蝉,海边一枚小小的贝壳,都会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二、检查预习:1.见预习1.2. 简要介绍作者:小思,原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
原籍广东番禺,一九三九年香港出生,一九六四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翌年进入罗富国师范学院进修,获教育文凭。
七三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当研究员。
八一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获香港大学硕士学位。
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彤云笺》、《香港文学散文》等。
《短文两篇》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短文两篇》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主备人:王成甫审核:七年级语文组【教师寄语】读书使人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能使知识精确——培根【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背诵全文。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得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体味抒发的感情,学习托物言情的写法。
【学习难点】品味诗句所含的感情。
【课前预习】一、预习任务1、查资料,识记作者及文学常识,识记生字词(音、形、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注音、停顿、语速、语调及感情。
3、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背诵全文。
4、认知前提【知识链接】①、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美丽。
②、散文诗: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5、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匿()笑沐()浴祈()祷()6、了解文学常识泰戈尔是(国籍)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
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等,长篇小说有、《沉船》等。
1913年他以散文诗集一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开创了亚洲人获此殊荣的先河。
7、文中金色花三次和母亲嬉戏时: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8、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体味抒发的感情,学习托物言情的写法)【预习检测】一.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⑴.我要悄悄地开放花bàn( )儿,看着你工作。
⑵.走到做dǎo( )告的庭院时,你会嗅( )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二.填空:《金色花》这首诗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挚爱,孩子幻想自己变成一朵把袭向母亲,又幻想自己的_ _投在妈妈的书页上,同妈妈。
《短文两篇》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短文两篇》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短文两篇》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短文两篇》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前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英语学科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就包括了更加注重语言综合运用、尤其是语言表达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短文阅读和写作也变成了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针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短文两篇》进行导学,以便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一、《短文两篇》的基本信息这篇短文共有两篇,分别是:1、《A new town》2、《The history of chips》在学习这两篇短文之前,同学们需要对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一些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例如:1、常见的介词及其用法,如in、on、at、under等;2、一些常用动词的基本时态,如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等;3、一些常见的形容词和副词,如good、beautiful、interesting等。
二、学习要点及方法1、阅读理解针对《A new town》和《The history of chips》两篇文章,同学们需要掌握以下阅读技巧:1)快速阅读:这是一种快速浏览文本的技巧,可以帮助同学们对文章的大意和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快速阅读时,可以注意文章的标题、副标题、黑体字等标记,以此来获取更多的信息。
2)细读内容:这是一种更为深入的阅读方式,可以帮助同学们理解文章的细节和隐含意义。
在细读时,可以注意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尤其是一些表示结论或观点的句子。
3)从上下文推测词义:在阅读时,如果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单词或短语,同学们可以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测它们的含义。
这是一种很实用的技巧,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阅读的流畅度和效率。
2、写作表达针对《A new town》和《The history of chips》两篇文章,同学们需要学会几种基本的写作技巧:概括句、逻辑连接词、段落组织等。
7七年级上7.《短文两篇》导学案
《短文两篇》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读、会写、会解释课本的生字词。
(见课堂检测1、2)2.通过朗读,整体感知,深入理解文章中心。
3.认同自我奉献精神的崇高;理解“第一次”的含义,珍惜、感悟“第一次”。
预习提纲一、基础知识1.查资料,简单介绍作者及象征手法。
2.查工具书,给生字词注音或解释。
3.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能力提升4.结合课文内容,以第一人称说说行道树是怎样的一棵树?(提示:比较行道树与其他树的不同,以课文内容为依据)5.《第一次真好》写了哪几件“第一次”?第一次真好吗?为什么?内容表达方式抒情效果表现的哲理《行道树》《第一次真好》6、本课这两篇短文有哪些不同之处?合作讨论完成下表:三、拓展延伸6.(1)本文其实借行道树赞扬一种人,赞颂另一种精神。
想想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人像行道树。
说说你对他们的印象。
(2)从小到大,我们在无数的“第一次”中慢慢长大并成熟,是否所有的第一次都要尝试,说说经历过的“第一次”。
课堂展示1、导入新课2、分组展示预习提纲的第1、2、3、4、5、6等六项内容。
课堂检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冉冉..()丰硕.()姊.()妹沉甸甸..()贪lán_____ 点zhuì_____ chú____ 形污zhuó_____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点缀:繁弦急管:堕落:具体而微:3、请你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了什么。
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盼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群芳争艳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花园中普通的一朵;________,________。
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却能装扮春天;_______,_______。
这样的人生可就无悔了。
快乐回收站: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2.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3.反复朗读课文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学习重点: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学习难点: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课前预习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
3、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
教材助读
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
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
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
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
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预习自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堕.落()点缀.()苦熬.()贪婪.()牙龈.()雏.形()丰硕.()累.累()沉甸.甸()玲珑剔.透()
2.解释下列词语
贪婪:
堕落:
雏形:
丰硕:
繁弦急管:
红灯绿酒:
玲珑剔透:
回味无穷:
我的疑问
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课内探究
学始于疑
1.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运用了什么写法?
2.“第一次真好”,那么第一次好在哪里?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好”的含义。
质疑探究
《行道树》
1.你认为那些语言描写最生动,最能突出行道树的形象?试分析说明。
2.《行道树》首尾两段前后照应,但在语序和用词上又稍有不同,为什么?
3.行道树是什么样的形象?在我们的生活中象征什么样的人?
《第一次真好》
1、《第一次真好》中为什么说结实累累的柚子树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2. 短文末句说:“愿你珍重第一次”的含义是什么?
3. 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当堂检测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文后问题。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个浪都打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_________________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望着海洋
1、这首诗最恰当的题目是()
A.海浪
B.海岸
C.礁石
D.坚强者
2、诗中的空缺处应填入的一项是()
A.风掠过
B.水蚀过
C.刀砍过
D.雕刻过
3、对诗中“它”的形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孤独者的形象
B.一个生活苦难者的形"象
C.一个坚强革命者的形象
D.中华民族的形象
4、这首诗赞美的精神是()
A.敢于劈波斩浪的进取精神
B.威武不屈,立场坚定,不可屈服的精神
C.不畏强暴,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D.不经磨砾不能成名的启示
课后反思
课后训练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