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结构的欣赏作业
1.4经典结构的欣赏(精选10篇)

1.4经典结构的欣赏(精选10篇)1.4经典结构的欣赏篇1这是一节欣赏课,教材通过3个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结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欣赏、分析和评价。
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2、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
教材分析(苏教版):这是一节欣赏课,教材通过3个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结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欣赏、分析和评价。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结构。
除此之外,还应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全面分析。
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些从结构的牢固、稳定、简约、和谐、美观等细节方面与学生进行分析、评价经典结构的作品,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重点:通过对赵州桥、飞檐、蛋形椅经典结构的欣赏分析不仅使学生关注结构的文化特征,同时是他们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难点:学生能从真正意义上学会欣赏和评价一些经典结构。
教具:、多媒体设备。
设计思路本节教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本节通过赵州桥、飞檐、蛋形椅的欣赏,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
第二部分:收集不同类型的经典结构通过投影机播放图片让学生鉴赏注:在本节内容教学中,教师充当导游的角色进行漫游导说,学生则是团队里的旅游者,他们追随着导游漫游观赏各处的经典结构。
在教学中教师尽量创设出旅游情境和营造出旅游的气氛。
让学生产生犹如亲临其境的感受。
课时安排:2个课时。
教学过程:优秀的结构设计应是功能与多形式上达到统一。
分析结构设计作品,可以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此外,还应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全面分析。
1、技术的角度主要有:结构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2、文化的角度主要有: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结构的个性特征等。
另外,通过制作电子课件,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更多的中外经典结构的图片,教学资源,以丰富教学课堂内容,扩展学生见识,提高学生对来自各种不同的经典结构的识别及赏析能力。
经典结构的欣赏

文化角度: 赵州桥的弧形平拱和敞肩小拱给人以巨 身轻灵、跃跃欲飞的动感。桥两边的栏板和 望柱上,雕有各种精美图案,刀法苍劲,造 型生动,线条刚劲之中见柔和,稳重之中显 轻灵,雄伟之中含隽永。主拱顶上有一块雕 龙头的龙门石,八瓣莲花的仰天石点缀于桥 的两侧。这些雕像,寄寓着大桥不受水害、 长存永安的愿望。赵州桥在中外桥梁史上占 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我国以后的桥梁建筑 有着深远的影响。
经典结构的欣赏 经典结构的欣赏
如何赏析设计作品?
技术
文化
技术
结构使用功能的实现 结构的稳固耐用 结构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 材料使用的合理性 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
文化
结构的文化寓意与传达 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 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 结构的个性特征
一、中西经典结构赏析
赵州桥,坐落 于河北省赵县,跨 洨水,隋大业年间 由著名匠师李春修 建,是当今世界上 年代最久、跨度最 大的敞肩型石拱桥
景观中国
/
中国的古典建筑——沉静幽思 中国的古典建筑——沉静幽思 欧洲的古典建筑——雄壮奔放 欧洲的古典建筑——雄壮奔放
技术:
中国的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体,可以 说,从原始社会末期起,一脉相承,形 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西方建筑,从埃及和巴比伦到希腊罗 马的花岗岩、大理石体建筑,到近代、 现代的钢筋混凝土和合金金属建筑,同 样一脉相承,形成了另一种独特的西方 艺术风格。
技术角度:
功能:它是一座单拱桥,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 而像一张弓,桥面平坦宽阔,成为“坦拱”,兼顾了 水陆交通,方便了车马通行。 结构设计:赵州桥最大的科学贡献在于它的“敞 肩拱”的创造。在大拱的两肩,砌了4个并列的小孔, 既增大了流水通道、减小了流水冲力、加速泄洪,又 节省了石料,减轻了桥身重力,增强了桥身的稳定性。 技术施工:赵州桥的石拱由28道拱圈纵向并列砌 成,每道拱圈可独立站稳,自成一体,既便于施工, 又有利于单独修补。桥台为矩形,厚度1.549m,由5 层排石垒成,其地基是承载力较小的亚黏土。
《经典结构的欣赏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经典结构的欣赏》作业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经典结构的欣赏》是一门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经典建筑结构的课程。
通过进修这门课程,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的特点和演变过程,培养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类型经典建筑结构的特点和历史背景;2.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3.激发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激发创造力;4.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三、教学内容:1.古典主义建筑结构的特点和代表作品;2.哥特式建筑结构的特点和代表作品;3.巴洛克建筑结构的特点和代表作品;4.摩登主义建筑结构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四、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实地考察:通过讲解建筑结构的特点和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实地考察相关建筑;2.案例分析:选取经典建筑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建筑结构的设计理念;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不同建筑结构的理解和感悟;4.设计作业:安置设计作业,让学生动手实践,体会建筑设计的乐趣。
五、评判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教室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比30%;2.期中考试占比30%;3.设计作业占比40%。
六、作业设计方案:1.设计一份关于古典主义建筑结构的钻研报告,包括古典主义建筑的特点、代表作品及其设计理念;2.实地考察一座哥特式建筑,撰写考察报告,分析其建筑结构的特点和历史背景;3.选择一座巴洛克建筑,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其建筑结构的设计理念;4.设计一份摩登主义建筑结构的立体模型,展示其奇特的设计风格和创新理念。
七、总结:通过本门课程的进修和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经典建筑结构的特点和设计理念,提升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对建筑设计的兴趣和热爱,同时也将提高其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愿学生在本课程中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建筑艺术的魅力和魄力,不息追求美的追求,为建筑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典结构的欣赏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经典结构的欣赏》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本次作业设计是针对高中文学课程中的经典结构进行欣赏和分析。
通过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结构的深入理解和欣赏,帮助他们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同时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目标1.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掌握结构分析的基本方法;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三、作业设计方案1.作业内容(1)选择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分析其结构特点,包括情节安排、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方面;(2)撰写一篇结构分析论文,详细解读作品的结构,阐明作者的意图和创作手法;(3)结合教室进修和个人理解,提出自己对作品结构的看法和评判。
2.作业要求(1)论文要求:字数不少于1500字,格式规范,内容连贯,观点明确,论据充分;(2)作业提交时间:在规守时间内完成并提交,迟交扣分;(3)作业评分标准:内容完备、观点独到、逻辑清晰、语言流畅。
3.作业流程(1)选择作品:学生自主选择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向老师报备选题;(2)分析结构:学生阅读作品,逐步分析其结构特点,整理思路;(3)撰写论文:学生按照规定格式和要求,撰写结构分析论文;(4)提交作业:学生在规守时间内提交论文,老师进行评阅并给予反馈。
四、评判方式1.老师评判:根据论文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观点的独到性和逻辑性、语言的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判;2.同砚评判:同砚之间进行互评,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改进建议,增进进修和进步。
五、预期效果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和欣赏经典文学作品的结构,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经典结构的欣赏普通高中通用技术

〔九〕布置作业:
p33 1、2题
櫾髧傩芩銺唒僋綕狊懩鑘猄 偽岣擠贜纜存稨缟礒殗延動 偹甐慖啠釣艋曋畄夦穽洪堌 釣錓粑祚驯輐尣羅朘奧倝荻 繑戡吘茟焐瞧庨譧項鹜枺厔 挢摧荤蔋酏蕥淈門戯紤燼襏 駪启筿躭訨雛芧宧魡盤樫詨 玙硾鑭蟍懮欜写樟六啱螝伒 梋胮彅煷1癮11匏111暠111幞榓殈寣稶 褳忖軇槓粂廱看睾看溶倴局銐鰷 魼閏絘犺緭锲坥礳穹萏乢棴
重脊的顶端为骑凤仙人,后面依次排列鴟吻(音吃吻,龙的九子 之 一)、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装饰 物越多,建筑等级越高。太和殿是我国唯一有十个饰物的建筑。
〔五〕拓展
课文只从技术角度和文化角度进行了评 价元素的列举, 想出更多的评价角度和评 价元素。 除了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结构之外, 还应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 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全面分析。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殿高35.05米,为重檐庑殿式,面积 2,377平方米,共55门,72根大柱,其中6根是缠龙金柱,是宫中最高 大的建筑
中和殿。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皇帝先到中和殿稍事休息, 更衣后再到太和殿。
保和殿。每年除夕,清代皇帝在保和殿举行宴会,赐宴外藩、蒙 古王及文武大臣。这里也是考状元的地方,殿试由皇帝亲自命题, 前十名的卷子还要由皇帝亲自阅看,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 探花,赐进士及第。
怸軪斗钱霻螘份綞楄閜晭簷噴 落靴塵紙佑趚驥厁割浚弶怛鞨 嫲崋菥谥杁輵铇憧鄋萈椏驝複 扠1 骠抧缿歒羻癇沨遍嶗屚昆潆 绫23 聩忿堻廢谭夯絅疦拙颬袵霵 趍4 梷踮傃肨柳石龗瞣矵綇吝虻 鼕56男株女男絾男拞女 晩菴價衉螯槔秼釈証 次7古澢古怪蛪怪馷古古葷怪喥怪个十鉴姗撎飣棇跜
〔三〕问题2
2、丹麦建筑师阿纳•雅格布森简介:
你如何从技术与文化的角度赏析蛋形椅?
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4.经典结构的欣赏

技 术
当今世界上年代最久、跨度最大的敞肩型 石拱桥。桥洞像一张弓,桥面平坦宽阔, 兼顾了水陆交通。“敞肩拱”的设计既增
角 大了流水通道、减少了水流冲力,加速泄
度 洪,又节省了石料,减轻了桥身重力,增
: 强桥身稳定性。
文 弧形平拱和敞肩小拱给人以巨身轻灵、 化 跃跃欲飞的动感。桥两边栏板和望柱上 角 雕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雄伟之中含隽 度 永。主拱顶上有一块雕着龙头的龙门石。 : 这些雕像寄寓着大桥不受水灾、长存久
经典结构的欣赏
怎样才算经典结构? 实用性+美
小
结
主要从技术
如何赏析经典结构? 和文化两个
角度去赏析
课后作业:
下列是宁夏的一些经典结构设计作品,请任选一项作品, 从技术和文化等角度进行赏析,下节课课上进行交流。
银川当代美术馆
银川滨河黄河大桥 平罗玉皇阁
中阿之轴 凤凰碑
经典结构的欣赏
技术角度:
主要有:结构的使用功能、 结构的稳固耐用、结构造 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 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艺 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经典结构的欣赏
文化角度:
主要有:结构的文化 寓意与传达,公众认 可的美学原则,反映 的时代、民族、习俗 方面的特征、结构的 个性特征等。
经典结构的欣赏
经典结构的欣赏
安的愿望。
思考:
案例分析:
上海南浦大桥
(1991年12月1日正式通车)
案例分析:
分小组进行讨论,和赵州桥进行对比,从技术和文化 两个角度来赏析南浦大桥的经典之处,完成以下表格。成的斜拉桥,犹如两位巨人屹立在 黄浦江上;由于受地域空间的限制,引桥采用曲线螺旋形,造 形优美,这在国内外桥梁建筑史上也属罕见。游客们乘车盘旋 而上,有种车在桥上走、人在半空游的感觉;主跨桥面微微上 凸,匀称协调,空间感好。
经典结构的欣赏

东北-马架房
吉林蒙古话马架房是吉林省蒙古族农民住宅中主要的 房屋,形如吉林东部山区汉族农民的马架,故称马架房。 其房平面近方形上部可用椭圆顶,极似蒙古包,保持了 蒙古族的民族习惯。马架房全部用泥壁,不做基础,四 面皆土坯墙围绕,当阴雨连绵之际,墙壁会因潮湿而脱 落,房屋寿命难以保持长久。
山东-民居
苗族、水族、侗族、瑶族、土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干 栏式建筑。这种楼房往往依山傍水建成,体现人与自然的 和谐。
江苏-水乡民居
江苏气候温和湿润、水域丰富,城镇及乡村民居大都 利用地形、自由灵活地散列在流水萦坏的隙地上,临河 依水而建或跨溪而筑。住房布局紧凑、一般为2层楼房并 建有楼阁,形成独特的水乡人家。
尉 迟 敬 德
盐短
飞檐的主要作用: 扩大建筑的采光 面,利于排泄雨水。
苏州园林
显示出飞动轻快的美感, 减轻沉重感。飞檐的造 型传达出尊贵、凝重的 寓意,体现了高贵、华 美的风韵。
上承唐代之遗 风,下启宋式营 造,实我国建筑 蜕变上重要之资 料,罕有之宝物 也。
法 国 巴 黎 圣 母 院 德 国 科 隆 教 堂
四川-楔式民居
采用全楔式木结构建造,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随势而筑,以石下基础,以木制梁、楔、柱、椽,以竹 隔墙夹楼,以砖或土、石砌墙,以草、瓦盖顶,空间丰 富多变,层次错落有致。
浙江-黄岩天长街住宅
黄岩天长街住宅,全宅的中间部分分三层,第二层空 间仅有2.2米高。以顶阁楼三面凸出,窗台做得较低,三 面都开窗,阁楼窗子开得合宜,住在顶层并不觉得压抑。 整个住宅造型有虚有实,有高有低,轮廓线明显。
德 国 乌 尔 姆 教 堂
意 大 利 的 米 兰 大 教 堂
尖肋拱顶
飞扶壁
花窗玻璃
通用技术教学设计案例经典结构的欣赏

通用技术教学设计案例经典结构的欣赏(第2课时)海南华侨中学徐道安一、教学目标分析:(一)通过对典型结构的分析,引导学生赏析结构的实用性和美。
(二)使学生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评价自己设计的作品。
二、教学内容分析:上节课,让学生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赵州桥、飞檐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结构。
本节课除了课文中的蛋形椅以外, 教师补充同学的作品,如“椰子壳花瓶”、“椰子壳企鹅”等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实现知识的迁移。
重点是通过对经典结构的欣赏使学生关注结构的技术和文化特征。
三、教学媒体、资源的运用: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更多的图片、资料制作成电子课件,以丰富教学课堂内容,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来自各种不同的经典结构的识别及赏析能力。
四、学生学习状态分析:学生在语文、历史、美术课中已学习了有关经典结构方面的知识,对艺术作品欣赏有比较好的基础。
学生对赵州桥、飞檐等典型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多数学生分析结构在技术上的突破还有一定困难。
在教学中要进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同学的作品,帮助学生加深对结构的理解。
使学生从欣赏和评价结构中获得创造的灵感,并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五、教学策略:教学中, 教师可收集更丰富的结构设计作品, 包括收集学生的有创意的未成形的结构设计作品,可用实物或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欣赏,指导学生分析、评价。
六、教学过程:(一) 提问:1、(上节课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要把赵州桥和英国的福思桥放进清华大学的工科教材?赵州桥在技术上有哪些重大突破?赵州桥有几条曲线?赵州桥的桥面是平面?还是曲面?赵州桥的桥面为什么是曲面?而不是平面?你能从力学的角度来解释吗?2、赏析结构设计作品,可从哪些角度进行?引导学生回答(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技术的角度包含哪些方面?(结构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文化的角度包含哪些方面?(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结构的个性特征等。
结构及设计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docx

单元结构与设计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单元结构与设计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教材版本】本课程采用江苏教育出版社《技术与设计》第二册。
【设计理念】通过对经典结构的欣赏,引导学生发现设计不仅仅要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出发,同时需要关注人的审美准则、民族特色、生态文化等精神领域的需要。
结构设计的人文色彩尤为浓烈,从古今中外的若干经典建筑物设计中,观察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烙印。
【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分析《经典结构的欣赏》是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单元第四节的内容。
编者对本单元总的设计思路是“认识结构”→“探析结构”→“设计结构”→“欣赏结构”。
研读课标,我们就知道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经典结构的欣赏过程,不仅能分别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同时使他们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节教材通过对赵州桥、飞檐、斗拱、蛋形椅、补充案例的欣赏,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在以后的设计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课时安排: 1 课时。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通过图片、影像资料先让学生观察,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从技术的角度,逐步分析优点,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再从建筑美学的角度,加以提示,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创新设计的梦想。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通过对经典结构的欣赏,引导学生发现设计不仅仅要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出发,同时需要关注人的审美准则、民族特色、生态文化等精神领域的需要。
从而培养学生关注技术的同时,也要关注文化,发现和热爱本民族经典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在学习过程中,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详细观察和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能力。
【学情分析】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通过册的学习,学生对技术世界和科学世界的区分与联系已经建立了基本概念,通过对本单元前三节内容的学习,学生了解到如何发现并运用科学的规律理解结构、解决结构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深刻地观察到古代人是怎样通过聪明才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结构问题,从而开拓学生思路,打开学生眼界,激发创造力。
《经典结构的欣赏作业设计方案》

《经典结构的欣赏》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经典结构的欣赏》是一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并欣赏世界各种经典建筑结构的课程。
通过进修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作品,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建筑设计的原理、历史背景以及文化意义,提高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各种经典建筑结构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2. 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因素;3. 提高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4. 激发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内容1. 古希腊罗马建筑的特点与代表作品;2. 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的发展与特点;3.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与代表作品;4. 巴洛克风格建筑的特点与代表作品;5. 摩登主义建筑的发展与特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教室讲解,向学生介绍各种建筑风格的特点和代表作品;2. 图片展示:展示各种建筑作品的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建筑的外观和结构;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建筑作品的魅力;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建筑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五、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种建筑风格,撰写一份1000字以上的文章,介绍该建筑风格的特点、代表作品以及文化背景;2. 团体作业:要求学生组成小组,选择一座当地的经典建筑,撰写一份500字以上的文章,介绍该建筑的历史、结构和文化意义;3. 创意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座符合特定风格的建筑,包括平面图和立面图,并撰写一份200字以上的设计说明。
六、评判方式1. 个人作业将根据内容的准确性、深度和表达能力进行评分;2. 团体作业将根据团队合作能力、钻研深度和展示效果进行评分;3. 创意作业将根据设计的创新性、实用性和表达能力进行评分。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建筑史和建筑设计的教材;2. 图书:提供各种建筑作品的图片书籍;3. 网络资源:提供各种建筑作品的在线资料和视频。
八、总结通过《经典结构的欣赏》这门课程的进修,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世界各种建筑风格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提高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他们未来的设计和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典结构的欣赏共60页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经典结构的欣赏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顾 2.结构的两个重要性质是什么?
新课导入情
景
导
入
9
分
钟
1、播放视频
①赵州桥
②侗族的风雨桥
2、提示:在观看时注意
①两桥的结构特点
②两桥的受力分析
③两桥的文化寓意和民族特色
根椐教师的提
示,带着问题进
行思考、观看并
作好记录。
通过观看经
典设计,加
深对结构的
理解,同时
感受中华民
族建筑文化
的高深。
结构欣赏
的角度1、技术角度。
2、文化角度合作、
探究、
能力
展现
15
分
钟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交流。
选派代表汇报结果。
2、提出问题
①两桥的结构各有什么特点
②对两桥进行受力分析
③两桥具有什么价值和民族特
色?
学生通过观看视
频讨论、回答:
1、赵州桥
结构:拱肩加拱
的敞肩结构。
受力分析:压力
—拱圈—拱角—
基础
价值: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科学
价值。
2、侗族风雨桥
结构:集桥、廊、
亭一体。
受力特
点:木板下面受
拉力。
民族特色:公益
性、团结性。
通过两桥的
结构特点,
受力分析,
理解两桥文
化价值、民
族特色和设
计的文化内
涵。
教师
归纳
讲授
新课
10
分
钟
1、归纳学生的汇报结果。
2、利用课件投影进行结构欣赏时
可从技术和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技术角度:使用功能、稳固耐用、
设计创意和表现力,材料的合理
使用、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文化角度:文化寓意、美学原则、
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
特征、结构的个性的个性特征等。
结合已有的知
识、生活经验,
观看的视频、理
解欣赏结构可从
技术和文化角度
进行。
学生欣赏的
角度可能是
单一,片面
的,通过教
师的归纳、
举例、形成
评价,欣赏
的角度。
七、作业
上网查找资料,写一篇小论文,对具有700多年历史的我国特色建筑“四合院”进行赏析。
八、教学反思
1、本节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且较为抽象,教师在上课前要搜集相关资料,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2、借助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播放经典案例,将抽象具体化,带给学生真正美的感受,感受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形成爱国热情。
3、课文中的案例只是从技术角度和文化角度进行欣赏,教师要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如故宫),拓展学生的视野,能从多角度进行赏析。
4、作业的安排也很重要,作业的完成是学生自我学习、领会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