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众多的人口学案

合集下载

《众多的人口》学案2

《众多的人口》学案2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学习目标: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概况。

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总数与增长趋势。

2、会运用人口密度图指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状况教学难点:简要分析人口分布的成因一、学前准备1、人口大国: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__亿,是世界上人口__的国家。

比例: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__以上。

2、读P.11图1.9,可以得出结论:我国人口增长。

3、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相适应,我国政府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人,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倍多。

5、读图1.11(P13),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密度大,人口密度小。

从黑龙江省__市至云南省__县一线,此线东部人口__,西部人口__。

6、读图1.12(P14),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是__,其次是__;面积最大的省区是__,其次是__。

二、探究合作1、人口过多,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2、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P.11图1.9),回答问题a、___年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以后人口增长开始加快。

从___年到___年人口增长几乎是呈直线上升态势。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人口迅速增长后,从___年开始人口增长速度放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12页图1.10,说说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有什么影响?4、根据读图填下表面积人口人口密度江苏山东新疆西藏为什么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能不能把东部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使人口分布均衡呢?三、学习体会1、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2、你还有什么疑问?四、自我检测1、选择题1)、下列省区人口最稀疏的是()A、新疆B、湖南C、江苏D、黑龙江2)、下列有关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30﹪B、东部人口密度小,西部人口密度大C、我国是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D、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3)、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多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经济发达B、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C、因为人是生产者,所以我国提倡多生人口D、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北多南少4)、在世界上我国属于()A、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B、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C、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D、民族数量最多的国家5)、目前我国每年新增人口仍然很多,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C人口出生率高 D人口基数大五、拓展探究日本的人口密度是中国的2.5倍,新加坡的人口密度是中国的47倍,这两个国家虽然国土狭小,资源贫乏,但都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你是如何理解的?。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二节众多的人口》这一节内容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及其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掌握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提高对人口问题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高。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概念和数据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操练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掌握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

2.提高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

2.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3.人口问题的认识和解决。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2.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地图、图表、视频等,直观展示世界人口的分布和增长情况。

3.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4.进行课堂操练和巩固,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表、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课堂问题和讨论题目。

3.准备课堂操练和巩固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和一些人口增长的数据,引导学生思考世界人口的增长情况和分布特点。

2.呈现(10分钟)使用多媒体手段呈现世界人口的分布和增长情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情况和分布特点。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关于人口增长和分布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课堂操练,提高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巩固(10分钟)对课堂操练的知识点进行巩固,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的影响和人口问题的解决,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地理:1.2《众多的人口》(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八上)

地理:1.2《众多的人口》(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八上)
A、苏、鲁、沪B、辽、吉、黑C、黔、滇、桂D、甘、青、宁
4、下列四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 )
A、山东B、江苏C、河南D、西藏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②中国人口基数大,但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所以我国人口增长缓慢
③中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重点难点
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学习过程
与方法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2的正文部分,请大家围绕下列问题展开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内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果并相互补充矫正。
1、回忆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并根据此公式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计算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人,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倍多。
第一章第二节
课题名称
《众多的人口》(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星期 第 节
课型
新授
主备课人
景莉
学习目标
1、学会计算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以及不同省区的人口密度。
2、学会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课后反思
1、今天这节地理,你有什么收获?
2、关于第二节所学习的我国人口基本国情,你还有什么疑问?
江苏
山东
新疆
西藏
面积
人口
人口密度
2、根据计算结果,比较东部沿海两省和西部内陆两自治区人口密度的大小,试说明我国人口分布差异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形成原因。
3、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能不能把东部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使人口分布均衡呢?对于课本P15图1-13中的不同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请与同学们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

八年级地理上册 《众多的人口》学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 《众多的人口》学案

《众多的人口》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2.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
二、重点难点
1.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
2.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比较不同地区人口密度的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三、导学问题
1.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亿。

占世界人口的()以上,是世界人口()的国家。

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和()相适应,我国政府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多()少,特别是()一些省区的人口密度更大。

4.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是()。

5.我国人口特点是(),()。

6.分析出我国在1949年前后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
7.列出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8.我国人口如此之多,给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9.计划生育的内容?
10.计划生育要求?
11.计划生育取得的成就?
12.在图上找出黑河——腾冲一线,观察:
(1)此线东南和西北的人口密度有何不同?
(2)找出成都、上海、武汉、北京的人口密度大约在多少人以上?西部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在多少人以下?
(3)总结一下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13.人口东西分布不均的原因是什么?(从气候、地形、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讨论)
14.整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案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案中图版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人口增长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人口增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人口增长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设计一些与人口增长相关的实际案例分析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 布置课后报告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人口增长对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的短文,要求学生结合实例进行论述,增强作业的实践性。
- 布置小组作业,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个人口增长相关的研究项目,要求学生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最后,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一些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以直观的方式展示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我发现这些资源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内容逻辑关系
重点知识点: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
4. 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政府为解决人口增长问题采取的政策措施。
5. 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我国人口增长对城市化的影响,并给出具体的例子。
例题型及答案:
1. 答案: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征表现为东密西疏、南多北少,原因是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吸引人口迁入;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人口稀少。
目标: 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人口增长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人口增长的基本原理,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2《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2《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2《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本节课主要内容为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布、增长以及人口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掌握人口增长对环境、经济、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控制人口增长。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人口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分析人口问题时,可能还缺乏系统的思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人口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布、增长特点;了解人口增长对环境、经济、社会的影响;学会分析人口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析图,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提高学生对国家人口政策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布、增长特点;人口增长对环境、经济、社会的影响。

2.难点:如何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人口问题。

2.图表教学法:利用图表,直观展示中国人口数量、分布、增长特点。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人口问题。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人口数据图表、案例资料。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中国人口数量的增长曲线图,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中国人口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同时,介绍人口增长对环境、经济、社会的影响,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布、增长特点。

《众多的人口》 导学案

《众多的人口》 导学案

《众多的人口》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人口数量的特点和增长趋势。

2、理解我国人口众多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3、培养分析人口问题的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念。

二、学习重点1、我国人口的数量和增长特点。

2、人口众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三、学习难点1、如何理解人口政策的调整及其意义。

2、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待人口问题。

四、知识链接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和分布规律。

2、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

五、学习过程(一)人口数量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我国的人口总数已经超过_____亿。

2、观察我国人口增长的折线图,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可以发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增长速度_____,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_____。

(二)人口增长的影响1、积极影响(1)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得我国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2)庞大的人口规模也创造了巨大的消费市场,促进了国内经济的繁荣。

2、消极影响(1)对资源的压力:众多的人口意味着对土地、水资源、能源等资源的需求巨大。

例如,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资源分布不均,能源供应紧张。

(2)对环境的破坏:为了满足人口的需求,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导致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3)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人口众多带来了就业压力、教育资源紧张、医疗资源不足、住房紧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三)人口政策1、计划生育政策(1)实施背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2)主要内容: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实施效果: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压力。

2、人口政策的调整(1)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力短缺等新的人口问题逐渐显现。

众多的人口(第2课时)示范教案

众多的人口(第2课时)示范教案

《众多的人口》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我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特点;2.了解差异的原因和“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3.国人口分布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人口密度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璀璨文明的民族,生活在神州大地,每一个角落的中华儿女,都无比自豪。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上生活了众多的人口,你能根据我国人口数量,计算出我国的人口密度吗?(板书)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二节众多的人口二、人口分布东多西少1.人口密度师:算出我国平均人口密度,并看一看我国人口分布均匀吗?生:(可能的答案)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统计,我国平均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143人;根据人口密度图,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板书)特点:分布不均衡承转:我国人口密度呈现了极不均衡的分布特点,那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具体怎么分布的呢?什么地区相对来说人口分布比较多呢?师:活动探究,读图1-2-4,小组合作学习,了解我国的人口密度特点,完成以下任务:1.根说说京、津、沪、苏、鲁、豫、皖等省级行政区域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在多少人/千米²以上?生:(可能的答案)1.400人/千米²。

2.说说人口密度在10人/千米²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些省级行政区域?这些省份主要集中在我国什么地方?生:(可能的答案)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

3.找出黑河—腾冲一线,说说该线两侧人口密度的差异。

生:(可能的答案)我国人口分布,大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人口密度大,该线西北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板书)特点:东多西少承转: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并且呈现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这一分布特点大致与黑河—腾冲一线相吻合。

我们通过视频简单了解一下这条重要的人口分界线。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的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的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了解中国人口数量的庞大。

-理解中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原因。

-掌握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数据分析、图表观察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探讨人口问题及对策,提升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资源环境观。

-激发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人口增长的历程与现状。

-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教学难点-分析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图表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与人口相关的图片或数据,引发学生对中国人口的思考,导入新课。

2.讲解中国人口数量通过具体数据说明中国人口数量的庞大。

3.中国人口增长分析-展示人口增长曲线,讲解不同阶段的增长特点及原因。

-组织学生讨论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

4.中国人口分布特点-结合地图和数据,分析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特点。

-引导学生探讨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5.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当前中国人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强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7.布置作业让学生收集关于人口政策的资料并进行简单分析。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及时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反馈意见,以便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众多的人口》 导学案

《众多的人口》 导学案

《众多的人口》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人口数量的特点及在世界上的地位。

2、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过程和原因,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3、认识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我国人口的数量特点和增长趋势。

(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2、难点(1)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的关系。

(2)分析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因素。

三、知识梳理(一)我国人口的数量1、数量众多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我国人口总数超过_____亿。

2、人口增长(1)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增长缓慢。

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低,战争频繁,疫病多,人口死亡率高。

(2)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

原因: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死亡率大幅下降,出生率较高。

(二)我国的人口政策1、计划生育政策(1)实施背景:人口增长过快,给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压力。

(2)主要内容: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3)成效: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

2、二孩政策(1)实施原因: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不足等问题逐渐显现。

(2)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优化了人口结构。

(三)我国人口的分布1、分布特点东多西少。

2、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东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利于农业发展和人类居住。

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不利于人口大规模聚居。

(2)社会经济因素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就业机会多,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四、探究活动1、小组讨论: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会带来哪些问题?2、分析案例:选取我国东、西部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对比它们在人口数量、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五、课堂练习1、选择题(1)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A 广东省B 山东省C 河南省D 四川省(2)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分界线是()A 秦岭—淮河线B 黑河—腾冲线C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2、简答题(1)简述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原创学案)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原创学案)

人教地理导学案唐山市友谊中学地理组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2011.9全国人口达13.7亿人第六次人口普查覆盖大陆31个省区市和现役军人。

截至2010年11月1日,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39亿人,计入港、澳、台2010年底人口数据,全国总人口13.7亿人。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2000年我国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总数为,占世界人口的以上。

2.目前,我国人口大,每年新增人口万左右。

【讨论】请你说一说我国人口多的利与弊:3.结合我国部分事件年代,参考图1.9说一说我国人口增长变化。

明(公元1368—1644),清(公元1644—1911)中华民国,(公元1912——1949),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4.面对我国人口增长现状,也为了是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想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作为一项。

5.关于计划生育:(1)我国人口突出特点:,;(2)计划生育内容:,;(3)计划生育具体要求:、、、。

6.【说一说】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取得的成绩:二.我国人口分布1.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来看,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倍多。

2.结合图p13图1.11,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致以黑龙江的到云南的一线划分,西部面积占,人口占;东部面积占,人口占。

【小组讨论】为了西部大开发,应该促使东部人口大规模的向西部迁移,可不可以?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2011.9民族团结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

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

八年级地理《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关于我国人口的国情,教材主要说明了我国人口的基数大,人口增长迅速,人口东多西少,并联系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这既是本节学习的重点知识,又是今后学习我国自然资源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

本节教材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并通过图表和活动教材的讨论,突出“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观念,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加深对我国人口国情的理解,增强执行、宣传我国人口政策的自觉性。

这成为本节学习的难点知识。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比较分析能力,而且对人口问题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加上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强,因此对于本节的学习难度不大。

三、学法指导1、利用地图、地理资料和数据,比较学习地理。

2、利用报刊、上网查询、调查采访等途径学习地理。

3、开展辩论活动,从辩论中国人口多好还是人口少好,让学生了解人口数量与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认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从而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特点与人口增长。

2、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

2、通过报刊、上网查询、调查采访等途径找出相关资料,初步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和处理信息,进行辩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五、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六、教学难点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

七、教学方法比较法、小组讨论辩论等。

八、课时安排2课时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前一节我们学习了我国辽阔的疆域,真正认识了地大物博的祖国。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众多的人口教学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众多的人口教学案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学目标1.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分析我国人口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2.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严重的人口问题,理解我国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3.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这一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掌握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自主预习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是,占世界人口的以上。

2.根据图1.9总结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云南一线为界,人口稠密,人口密度较小。

合作探究(大胆地写下你的结论)1.讨论完成课本P12页活动1、2并归纳总结我国为什么把计划生育做为一项基本国策?2.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

3.讨论完成课本P14页活动2。

成果展示(自信地举起手,展示你的风采)解难答疑(通过老师的分析和总结,把你掌握不牢的地方写在下面留白处)课堂小结人口众多:数量、特点、问题、政策人口分布:特点1反馈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西南多、东北少B 东北多、西南少C 东南多、西北少D 西北多、东南少2.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行政区是()A 新疆B 西藏C 甘肃D 青海3.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A 城镇人口比重大、农村人口比重小B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C 我国人口平均密度小于世界人口平均密度D 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小于西部人口密度4.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A 山东B 青海C 云南D 福建二、综合应用图中的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请回答:1.此线的两端分别是哪两个地方?①是黑龙江省的②是云南省的。

2.此线东南部面积占全国的,而人口却占全国的,反映出我国人口分布上地区多,地区少的特点。

①2②教学反思3。

众多的人口(第2课时)示范教案

众多的人口(第2课时)示范教案

《众多的人口》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运用数据、图表掌握我国人口密度的分布特点;2.运用图表资料,分析黑河-腾冲线东西部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和比较不同区域人口密度的差异与特点;2.知道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教学难点】读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第2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学生进行活动探究1:你愿意居住在哪里?每个同学在中国选择一处居住地,说明选择的理由。

然后在中国地图上标注出自己选择的居住地的大致位置。

看看大家的选择有什么不同,大家选择的居住地的分布是否均匀。

生:(可能的答案)1.每个人选择居住地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人希望居住在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有的人希望生活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有的人希望居住在文化和教育发达的地方,有的人考虑投亲靠友,等等,因此选择也各不相同。

选择的居住地分布并不均匀。

师:由于人们选择居住地的愿望和目的各不相同,而且地球表面不同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条件的差异,必然导致人口分布的不均,因此人口分布的疏密状况也各不相同,甚至差异很大。

那么衡量一个区域人口分布疏密的概念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学习人口密度。

(板书)第二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二节众多的人口三、人口的分布(板书)1.人口密度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有何意义?2.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生:(可能的答案)1.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叫做人口密度。

单位一般为:人/千米²。

意义:反映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

2.计算公式: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人/千米²)(板书)2.人口密度的分布差异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各个国家的人口密度(2010年),并填写在表中。

基本要素面积(万千米²)人口(亿人)人口密度(人/千米²)中国960 13.71 印度297 11.89 美国937 3.10 印度尼西亚190 2.36 巴西854 1.93生:(可能的答案)自上而下:143 400 33 124 22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下列任务。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案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案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理解人口政策的重要性。

3、知道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理解其原因。

教学重点
1、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理解我国人口政策
3、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1、我国面临的人口压力
2、人口密度差异的原因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式
教学过程
作业设计
填充图册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这学期地理课程的主要内容为中国地理。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首先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让学生对中国有所了解。

这一节则是从人文角度讲述中国人口的现状,主要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增长曲线和人口分布的特点。

从内容的难度来讲并不大。

但要指导学生正确读图、用数据、图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关于人口数量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读课文直接获取信息。

同时列举几个世界面积较大的国家的人口数量以此来让学生对人口大国有深刻认识。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每年新增人口数量约1700万,所以
我国在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的平衡方面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让学生对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有正确的认识。

《众多的人口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

《众多的人口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

《众多的人口》导学案《浩繁的人口》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和趋势。

2. 掌握人口统计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3. 理解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4. 认识举世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及其原因。

5. 分析人口政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导学内容1. 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和趋势。

2. 人口统计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3. 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4. 举世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及其原因。

5. 人口政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举世人口分布地图,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地区人口稠密,而有些地区人口稀少?2. 进修:介绍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和趋势,包括自然增长率、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等。

引导学生了解人口统计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如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等。

3. 分析:讨论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包括人口过多导致资源短缺、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等。

引导学生思考人口政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如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控制的影响。

4. 总结:总结本节课进修的内容,强调人口问题是举世性问题,需要举世合作来解决。

鼓励学生关注人口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四、导学作业1. 查找一篇关于人口问题的新闻报道,分析其中涉及的人口统计数据和问题。

2. 就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和趋势进行深入钻研,撰写一篇小论文。

3. 思考如何通过教育和宣传来解决人口问题,提出自己的方案。

五、拓展延伸1.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深入探讨人口问题的背景和解决方案。

2. 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3. 制作海报、宣传册等宣传材料,向社会传播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将深入了解人口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培养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解决能力,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地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一章第二节人口学案

地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一章第二节人口学案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问题导读——谈论单班级姓名组名【学习目标】知识与技术:我国人口的数目、增加特色、散布特色、人口政策过程与方法: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人口快速增加的原由;指引学生发现、分析我国人口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感情与价值观:进行我国人口国情教育,初步建立正确的人口观。

【导读自学,显现自我】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P11,达成以下问题:1、据2019 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数目居世界第。

2019年 11 月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亿。

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色:人口基数,增加。

此中建国祖先口增加,建国后。

3 、为了令人口数目的增加,同的发展和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推行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计划生育国策的内容是:控制,提高;其详细要求是:。

学习任务二:阅读教材P12-14,达成以下问题:1、人口密度是一地的和的比值。

据2019 年统计,我国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为人,是世界均匀人口密度的倍多。

2、中国人口的地理散布特色是:东部地域人口,西部地域人口,大概以以黑龙江省的市和云南省的县的连线为界,以西地域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以东地域面积占%,人口占%,由此能够看出我国人口多少。

3.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是。

【我的问题】自我谈论☆☆☆小组谈论☆☆☆教师谈论☆☆☆《第二节众多的人口》问题生成——谈论单班级姓名组名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将生成的问题充足沟通后,在单位时间内达成以下问题,并准备显现。

生成问题一、人口过多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1、读图 1.9 达成填空:(分析新中国建立前后代口的增加状况)新中国建立后,因为提升和改良,人口死亡率,出生率,使我国人口迅速。

2、思虑 P11活动 1、(分析人口过多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3、思虑 P11活动 2(理解晚婚的利处)生成问题二、人口东多西少的原由1、计算教材 P13活动 2,经过计算你发现我国人口的散布规律是什么?2、思虑教材 P13活动 1(人口东多西少的原由)3、思虑教材 P13活动 3【知识总结】数目:亿人口增加增加特色:快原由众多的人口人口突出特色:基数,增长。

《众多的人口》 导学案

《众多的人口》 导学案

《众多的人口》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人口数量的现状及增长特点。

2、理解我国人口众多带来的影响,包括正面和负面的。

3、探讨我国应对众多人口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二、学习重点1、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及特点。

2、人口众多对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学习难点1、如何辩证地看待人口众多带来的问题。

2、理解和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及其原因。

四、知识链接1、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和分布特点。

2、人口学的基本概念,如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等。

五、学习过程(一)我国人口数量的现状1、数据展示展示我国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让学生对我国的人口总数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增长历程回顾我国从建国以来人口数量的增长过程,分析不同阶段的增长特点和原因。

(二)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1、速度变化通过图表和数据分析,展示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情况,探讨其背后的影响因素。

2、地区差异对比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分析造成地区差异的原因,如经济发展水平、生育观念等。

(三)人口众多带来的影响1、资源压力(1)耕地资源:人口众多导致对粮食的需求增加,进而对耕地资源形成压力,可能引发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质量下降等问题。

(2)水资源:大量人口的生活和生产用水需求巨大,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

(3)能源资源:人口众多使得能源消耗增加,能源供应面临挑战,同时也可能加剧能源开发对环境的破坏。

2、环境问题(1)生活垃圾:人口增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污染排放:工业和交通的发展因人口众多而加速,污染物排放增加,空气质量下降,水体和土壤受到污染。

3、经济发展(1)劳动力优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但也可能存在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

(2)消费市场:庞大的人口基数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但也可能带来消费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4、社会问题(1)教育资源:众多的人口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旺盛,可能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

1[1].1众多的人口 导学案

1[1].1众多的人口 导学案
教师巡视,个性化指导。
小组讨论。
全班
展示
问题讲解
10分钟
创设思维情境
【学术助理】下面请各小组在黑板展示并分组讲解.
1、学生分小组在黑板展示;
2、其余学生可对其它组的展示情况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对其它组答案的正确性进行订正。
3、学生分小组讲解;
4、学生对“展讲”情况进行评价.
问题训练组内评价
15分钟
看图思考1、出示我国人口增长折线图,引导学生分析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情况及其原因。
2、(小结)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在1578年和1949年后出现了两个人口增长高峰,特别是1949年后人口增长过快。旧中国几千年间,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慢,人口增长不快,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快原因是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死亡下降,平均寿命长,同时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
教学准备
我国人口增长折线图、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中国文化程度构成百分比变化图等
教学过程设计
程序设计
时间
创设情境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复习回顾
检查预习
效果
3


创设效果检查情境
复习:在初一年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共有几个?(11个)我国居第几位?(第一位)
在学术助理安排下,按要求接受检查.并查找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
3、情感目标: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培养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难点
1、我国人口增长状况、人口分布大势是本节的重点;
2、人口增长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是本节难点。
关键问题
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的激情的激发及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学案
[预习目的]
1、通过讲授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增长,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

2、知道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给国家、社会、家庭、环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了解
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

3、让学生知道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
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4、学会读图、绘图和计算。

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折线图”;计算:人口密度。

[预习内容]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亿,占世界人口的
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2、阅读P11(2、3段)和图1.9,总结: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3、完成活动(一),我国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试举例说明。

4、为此,我国制定的人口基本国策是什么?基本内容和具体要求各是什么?
5、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取得了什么成就?
二、人口东多西少
1、据统计,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人/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倍多。

2、读图1.11,总结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3、人口的分界线是什么?其两侧的人口分布状况如何?
4、完成活动(二),读图1.12,计算山东、江苏、新疆、西藏的人口密度,并比较沿
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分布的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课堂检测] 众多的人口
一、填空题:
1、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发展和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基本内容是:,。

3、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是:。

人口界线是一线,此线东南
部人口(稠密、稀疏),西北部人口。

4、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

二、选择题:
1.我国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省区分别是()
A.新疆和上海B.西藏和四川C.内蒙古和山东D.新疆和河南
2.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A.藏族B.维吾尔族C.壮族D.满族
3.有关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余均属少数民族B.各个民族均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如藏族和蒙古族均有自己的泼水节C.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和西北地区
D.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聚居、小杂居”的特点
4.行政区划按级别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A、自治州、自治区、自治县
B、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C、自治县、自治州、自治区
D、自治区、自治县、自治州
5.北回归线从东向西穿越我国的省区有()
A.云南、广西、广东、台湾B.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C.台湾、广西、广东、云南D.云南、广东、广西、台湾
6.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表现在
A、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B、人口数量多,素质高
C、人口地区分面不均衡
D、人口基数大,增长慢
三、读我国的人口密度图回答:
(1)从图中可看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2)图中有我国的人口界线是一线,此线的东南部人口,西北部人口(稠密
或稀疏)。

(3)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

(4)我国实行的人口政策
是;
其基本内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