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_五位一体_的总体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_姬振海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知识点归纳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知识点归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就像纵横全图的经纬线,勾勒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壮美景象。
第一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科学内涵:(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全民共享,二是全面共享,三是共建共享,四是渐进共享。
关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我们应从整体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第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第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第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
五位一体 四个全面 简答题
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简答题五位一体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指导思想,它包括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
四个全面则是在五位一体的基础上提出的发展要求,包括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方面。
下面将分别对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进行简答。
一、五位一体的内容1. 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它强调要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为目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国家竞争力。
这包括了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创新发展等方面。
2. 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它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加强党的领导,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加强政府机构建设,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增强国家安全和国家治理体系的能力。
3. 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
它强调要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4. 社会建设:社会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它要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5.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它要求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四个全面的内容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发展目标,要求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它包括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的内容,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健全,文化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2.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举措。
它要求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
时政知识点五位一体
时政知识点五位一体时政知识点五位一体是指中国共产党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思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位一体包括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下面将从每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一、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完善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政治建设的核心任务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保证党能够更好地领导人民,实现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二、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指通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等。
经济建设的目的是促进人民群众的福祉和社会的稳定。
三、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指通过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社会建设社会建设是指通过加强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包括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五、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指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保护好人民的生存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如何落实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如何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拓展到“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行“五位一体”,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与时俱进,顺应了时代潮流。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全面提高的重要标志,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广阔前景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化趋势我们的美丽星球,原本是原生态的,但由于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人类中心主义”极大地破坏了人类的生态文明。
曾经陶醉于征服自然胜利的人们现在才开始认识到,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物质产品的同时,也给自然界、生态系统造成了空前严重的伤害,生态平衡被打破,进而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人口危机、环境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及原料危机等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都是人类自身对自然过度索取导致生态平衡被打破所造成的客观表现。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机遇和挑战人口三大高峰重叠出现,加剧中国发展环境紧张主要矿产资源严重短缺,支撑经济发展能力下降自然生态恶化,灾害频率加快水域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中国淡水水域污染严重,总体水质呈恶化趋势。
中国近岸海域一半受到污染,环境逐年退化,海洋自然生态破坏加剧。
大气污染十分突出,面临国际履约压力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污染日益突出。
农田污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生产和生活方式要进行根本性变革加强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有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枯竭问题。
发展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节能减排”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举措,也是人口大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展林业和高效优质绿色农业森林和湿地,是地球的“肺”和“肾”。
发展林业,保护森林和湿地,是应对气候变暖,建设绿色家园的战略工程。
发展绿色旅游等生态服务业生态服务业是生态循环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绿色商贸服务业、绿色旅游业、绿色物流业等。
树立全面生态安全观与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树立全面生态安全观与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生态安全观是指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目标的有机统一,实现全面的生态安全。
为了实现全面生态安全观,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坚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在生态安全的视角下,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需要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环保工作加大了推进力度,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为了实现全面生态安全观与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
环保工作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并积极参与其中。
政府应当出台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监管环保工作的执行情况。
企业应当加强自身的环保意识,积极推行绿色生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广大市民应当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规划好城市的发展方向,建设生态乡村,推广生态建筑,提高城市绿化率和空气质量。
发展绿色产业,加大对新能源、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推广循环经济,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加大力度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
污染治理是生态安全的关键环节。
大气污染治理包括减少工业排放、控制车辆尾气排放、提倡绿色出行等。
水污染治理包括加强水处理设施建设,减少工业废水排放,提倡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
土壤污染治理包括加强对农药、化肥等农业化学品的管理,减少土壤污染的发生。
简述五位一体的内容
简述五位一体的内容
五位一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根据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推进理论创新和发展,建立起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
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指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完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制度,加强权力机构建设和权力监督,实现全面从严治。
三、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是指在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协调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指建立健全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完善政府职能、优化行政管理、加强公共服务,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
五、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要加强全民族团结,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五位一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发展的总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路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必然选择。
树立全面生态安全观与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树立全面生态安全观与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安全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生态环境面临压力和挑战,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国家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树立全面生态安全观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成为维护生态安全的必然选择。
全面生态安全观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保障生态安全为前提,协调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这种观念要求我们从生态环境的全局出发,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生态保护措施,确保生态环境稳定和可持续,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重要内容之一。
这种布局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此基础上,通过推进“三大战略”,即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等战略,实现“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发展理念,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加强对环境污染的防治,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恢复,达到生态系统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是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
加强大气、水、土壤、生物等方面的环境监测工作,全面了解环境质量状况,评估生态环境的危险程度以及环境问题的解决方式和效果。
三是加强生态立法和法律执行工作。
重视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建立健全环境执法和监管机制,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惩处力度,维护法律尊严和环境公正。
四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起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生态保护,加强与生态环境相关的资金投入和科研活动,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
国开大学专题四答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是什么?
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为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五大领域,分别为“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
经济建设要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区域协调发展力度,扩大开放型经济规模。
政治建设要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摆在首要位置,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文化建设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总体目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引领作用,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社会建设要立足我国国情,守正创新社会治理的理念和方法,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构建“美丽中国”。
只有“五大领域”有机统一、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应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新要求,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跨越式发展,提供系统科学的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
五位一体思想
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深刻理解五大建 设的丰富内涵。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 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 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 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 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 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 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经济之声评论: "你幸福吗",不能只是问问而已 有统计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亡的人数达60万人, 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前段时间,一项内容为"月薪 多少会让你在相应的城市生活不惶恐"的调查显示,、北京等一线城市 需9000元左右,成都、大连等二线城市则在5000元上下浮动。另外一 家世界知名调查机构则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内地上班族在过去一年
五位一体总布局不是凭空的理论创造,而是中共在领导人民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邓小平首 先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此后,中共在此 基础上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
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后,中共将以改善 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上重要日程。五年前的十七大 上,中共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
中国多年来不顾一切地发展经济,为了制服贫穷,保持国家的稳定。一个 悲哀的小结:这个国家三分之一以上的天空下着酸雨,50多个湖泊由于环境 被破坏而干涸,烟尘让城市的天空不再露出蓝色,70%的中国河流受到了污 染。
十八大报告此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题,说明党中央对我国生态环境的高 度重视。
1.水污染 2. 大气污染 5. 地陷 6. 天坑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的章程。 ‘五位一体’的新布局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产生的,
国开-形势与政策大作业(二选一)(24春)
答题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即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得益于党在处理“五个重大关系”上的不懈努力与艰苦探索。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说到底是要解决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
“五个重大关系”中,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居首位,发挥着牵引性作用。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更高视野、更高站位、更强定力,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塑造的新动能、新优势支撑高质量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正确处理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既是我们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的重要经验,也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遵循的重要理念。
生态兴则湖南兴,生态美则湖南美。
这些年来,湖南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洞庭湖麋鹿聚集、江豚畅游、鸥鹭潜翔,三湘大地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绿水青山触目可及。
面对生态环境保护新形势、新任务,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要既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攻坚,又立足生态环境治理的系统性,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确保重点攻坚与系统治理同向发力。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四川理工学院《形势与政策》课教案教学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专题组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政策教研组授课年级2014授课时间2016-2017学年下学期《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二○一七年二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第一次单列一个部分加以论述,有关内容和要求写入新修订的党章。
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这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说出了党的心声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引起全社会强烈共鸣,受到党内外,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含义生态现在通常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生态”也即指自然界诸系统之间的交错复杂关系。
生态,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们对生命的态度、对生存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状态,与“野蛮”一词相对立。
生态文明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会而取得的所有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明境界和社会形态。
它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
“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美丽中国”,“山青水秀”,“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祖国大地,崭新的提法,充满活力与希望。
1、新高度——(1)生态文明独立成篇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就有关于环境保护的论述。
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文明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规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发展目标中,出现了如下的一些新提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等。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知识点归纳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知识点归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就像纵横全图的经纬线,勾勒出富强民主文明与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壮美景象。
第一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科学内涵:(1)创新就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协调就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3)绿色就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4)开放就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5)共享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就是全民共享,二就是全面共享,三就是共建共享,四就是渐进共享。
关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就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创新注重的就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的就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就是解决人与自然与谐问题,开放注重的就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的就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我们应从整体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与水平,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第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第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与保护人的积极性。
第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当前与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党中央从党与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就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就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
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四个自信四个意识的内容
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四个自信四个意识的内容一、五位一体:1. 经济建设与改革创新:我们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 政治建设与党的建设: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我们深入推动依法治国,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群众服务水平。
3. 文化建设与人民生活: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加强文化产业发展。
我们积极推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4. 社会建设与民生保障:我们坚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我们深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优化资源分配,为人民提供更加公平、公正、可持续的社会保障。
5.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我们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建设美丽中国。
二、四个全面: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致力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这意味着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方面,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让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家庭掉队。
2. 全面深化改革:我们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这包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创新发展,改革政府职能,推进依法治国等各个方面的改革。
3. 全面依法治国:我们致力于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意味着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增强全民法治意识,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4. 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
这包括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各个方面,推动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四个自信:1. 理论自信: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是正确的、科学的、具有真理性的。
我们自信能够通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接各种风险和挑战。
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思想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核心所在。
在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我们要注重发展实体经济,加强创新驱动,提高科技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同时,要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产业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业农村的全面发展。
二、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核心,是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所在。
在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我们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同时,要加强法治建设,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保持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三、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是提高国家文化自信的核心所在。
在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我们要加强文化创新,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时,要倡导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和文化软实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社会建设社会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所在。
在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我们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
同时,要加强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此外,要加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保健水平,保障人民健康。
五、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环境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要加强资源保护和循环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五位一体详细阐述
五位一体详细阐述【原创实用版】目录1.概述五位一体2.五位一体的内涵3.五位一体的具体内容4.五位一体的实践与成果5.五位一体的未来展望正文【概述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是指我国发展总体布局的五个方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这一总体布局旨在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
【五位一体的内涵】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五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协调发展。
五个方面分别是:1.经济建设: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2.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人民民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3.文化建设:加强民族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4.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5.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五位一体的具体内容】1.经济建设: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实体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实现全面小康。
2.政治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3.文化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化自信,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4.社会建设: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事业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
5.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强化环境治理,建设美丽中国。
【五位一体的实践与成果】自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以来,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例如,我国经济持续向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人民民主权利得到更好保障;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中华文化走出国门;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新时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路径
特区实践与理论 二〇一八年 第三期PRACTICE AND THEORY OF SEZS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一、 新时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缺失了生态文明的现代化是破碎的现代化,不是全面现代化。
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新征程,部署了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选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征程。
从建国之初的“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实现四个现代化”,到改革开放时期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再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现代化,“美丽”成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建设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我们党认为实现工业化就是现代化,就是努力实现经济文化建设大发展。
在1975年1月的第四届全国人代会上,周恩来总理明确提出要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我们党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现代化建设思想。
邓小平明确提出要“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创造性地首次提出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描绘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毋庸置疑,中国的现代化,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生产力。
党的十六大在“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提出建新时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路径禹规娥摘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之一,成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基本目标之一。
五位一体的具体内容
五位一体的具体内容五位一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位一体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路线。
首先,经济建设是五位一体的中心。
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要围绕经济建设服务,在经济建设的推动下共同发展。
其次,政治建设是五位一体的重要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是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只有政治建设得到加强和改进,才能保障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目标。
再次,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的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文化建设是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它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功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社会建设是五位一体的重要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核心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只有实现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才能够推动五位一体的有机整体建设。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的重要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只有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才能够推动五位一体的有机整体建设。
总之,五位一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路线,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
五位一体详细阐述
五位一体详细阐述【原创版】目录1.五位一体的概述2.五位一体的具体内容3.五位一体的实践与成果4.五位一体的未来发展正文【五位一体的概述】五位一体,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
这一理念最早在 2012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提出,旨在构建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五位一体强调了五个方面的建设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相互关联性,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推进,不能偏重某一个方面。
【五位一体的具体内容】1.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是维护国家稳定、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重要保障。
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保障人民广泛参与政治生活。
3.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塑造国家软实力、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我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提高人民精神文明程度。
4.社会建设:社会建设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任务。
我国坚持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障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五位一体的实践与成果】五位一体理念自提出以来,已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实践和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果。
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政治制度日益完善,文化繁荣昌盛,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五位一体的实践为我国的全面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五位一体的未来发展】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我国将继续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全面发展。
“五位一体”总布局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路径研究
智观天下 智库时代·8·“五位一体”总布局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路径研究牛彦飞(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81)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代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提出“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摆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五位一体”的战略总布局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其融入经济建设,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将其融入政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生态保护新机制;将其融入文化建设,培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将其融入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实施路径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19)07-0008-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形势,生态系统失衡、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党的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 因此,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作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集聚社会各界的能量,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合力,努力营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态环境。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布局中,贯彻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这是关系民生幸福和民族复兴的长远大计。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本质特征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生态文明思想和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为了优化和改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状态,对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生态化改造,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活动。
坚持_五位一体_的总体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_姬振海
41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2.23■文/姬振海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部署。
这一战略布局的深化,表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执政能力不断增强,使生态文明建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成为全党未来的奋斗目标。
五大建设是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应协调推进,不能顾此失彼。
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党中央作出把生态文明融入“四个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战略部署,极大地拓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视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意义重大。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要突出转型升级、优化发展生态文明这一概念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是经济建设发展方式的不当引起的,在这种发展方式下,产业结构也极不合理。
以河北为例,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占大头,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占大头,重工业中资源型占大头。
在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一直较大,第三产业比重始终没有突破50%。
第二产业消耗了全国70%的能源资源,而重化工又消耗了这70%中的70%。
加上一些地方和行业“三高一低”的粗放式生产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危机。
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问题。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是正中要害的必然也是必须之举,其主要内容是实现各个产业和经济活动的“绿色化”。
一是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基础上,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实现空间意义上的产业合理布局。
二是制定和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落后产业淘汰时间表和新型产业发展计划,逐步实现时间意义上的产业合理布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2.23■文/姬振海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部署。
这一战略布局的深化,表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执政能力不断增强,使生态文明建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成为全党未来的奋斗目标。
五大建设是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应协调推进,不能顾此失彼。
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党中央作出把生态文明融入“四个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战略部署,极大地拓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视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意义重大。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要突出转型升级、优化发展生态文明这一概念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是经济建设发展方式的不当引起的,在这种发展方式下,产业结构也极不合理。
以河北为例,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占大头,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占大头,重工业中资源型占大头。
在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一直较大,第三产业比重始终没有突破50%。
第二产业消耗了全国70%的能源资源,而重化工又消耗了这70%中的70%。
加上一些地方和行业“三高一低”的粗放式生产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危机。
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问题。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是正中要害的必然也是必须之举,其主要内容是实现各个产业和经济活动的“绿色化”。
一是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基础上,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实现空间意义上的产业合理布局。
二是制定和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落后产业淘汰时间表和新型产业发展计划,逐步实现时间意义上的产业合理布局。
三是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推进产业升级,把一些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逐渐淘汰,增加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节能减排在当前经济建设的战略调整中起着提纲挈领的关键作用,是推进生态文明在经济建设领域发挥作用的根本所在。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由于受工业文明的观念、制度、体制、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一些非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普遍存在,要实现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向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事实上还受到多方面的制约。
正因如此,如何有效实现转变,特别需要在理论、体制、制度、管理、技术等方面提出更加符合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对策。
当然,从经济制度设计看,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经济建设,环境经济政策是不可或缺的。
所谓环境经济政策,就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姬振海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42聚焦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政策手段。
它以内化环境成本为原则,对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基于环境资源利益的调整,从而建立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与传统行政手段的“外部约束”相比,环境经济政策是一种“内在约束”力量,具有促进环保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环境治理与行政监控成本等优点。
具体而言,包括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机制和环境金融政策方面等政策的建立和完善。
生态文明融入政治建设要突出法制保障、政策推动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已经成为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四文明,这种趋势有目共睹。
但是,生态文明的创建并非工业文明顺势前行的自发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毋宁说是一个需要人类自觉逆转的艰难过程。
也就是说,这一过程不像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一样,是发展次序的必然结果,而是人类必须深刻反思,摒弃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许多反自然恶习,这是一个反向矫正的过程,这一过程必然是反惯性的。
所以,必须有强有力的保障作为支撑。
政治文明具有决策性强、政策性强、调控性强、专政性强、督导性强、执行力强、影响面宽的特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
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如何正确评价与考核领导干部工作实绩,以何种标准评价和选拔任用干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河北省在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实施的“双三十”节能减排示范工程,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不仅充分发挥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带动作用、转变发展方式的试验作用、完善工作机制的引导作用、优化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和创新工作方法的示范作用,而且营造了污染减排浓厚的政治氛围,有力地撬动了各级政府重视环保、领认责任、真抓减排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促进了环境的改善。
最近,河北省委、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实施意见》,站在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强化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实现了生态与政治的有效融合。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作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通过不断完善民主制度、强化环境立法融入生态文明的理念与制度设计。
我国正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基层民主尤其是农村基层民主一马当先,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随后启动,这些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育成长很有影响。
这种自下而上、自内而外的民主发展模式,本质是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路>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其主要内容是实现各个产业和经济活动的“绿色化”43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2.23径。
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也是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同时群众的信息摄取最为直观与显性,在这样一个社会生活领域推进民主建设,可以说是继村民自治、党内民主之后的一个最佳选择。
在法治建设中,主要应该加大生态保护的立法力度,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让环保法成为真正的“硬法”。
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要突出政府引导、公众参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原生力量。
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主要标志、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倡导生态文化,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文化建设中,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我们进行生态文化创作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
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树立生态文化意识。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
新世纪新阶段,人类已经逐渐认识到长期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索取、破坏必将遭受惩罚,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
要重视发掘和发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用于生态文化价值观的教育,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
二是大力开展环境科普。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科普工作基本的永恒主题。
通过生态环保知识的普及,提升公民的环保素质,使公众从中了解、掌握相关知识。
环境教育要强化相关机制和约束性指标,保障环境教育全面有序深入开展。
三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创造更加丰富的生态文化形式,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方式方法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彰显环境文化的导向性。
环境文化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文化,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进行传播、引导、规范。
在国家层面,应抓紧制定环境文化建设纲要。
纲要应汲取百家之精华,听取最广泛的意见和建议。
在地方层面,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社会经济状况与文化基础差异较大,环境文化建设应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针对不同对象,分层次、分步骤进行具体的战略规划。
为了突破当前环境文化建设载体滞后这一瓶颈制约,地方政府应把载体建设作为环境文化建设的关键。
通过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开辟环保活动室、广播宣传室、阅报栏、黑板报、科普园等手段,提高居民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融入社会建设要突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改善民生,促进和谐。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且有着巨大的作用空间。
首先,要保障群众的环境权益。
能否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是人民政府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
发展经济是为了让群众生活富裕起来,环境保护则是让群众能够更好地享受发展成果。
所以,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为民,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本身也是改善民生的基本内容。
其次,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促进社会公平。
要让公众的环境权益得到公平对待,实现城乡之间的环境公正,尊重公众环境权益,要完善信息公开的相关立法,保障公民知情权。
这方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环境信息公开办法》都开了一个好头。
今后,信息公开的渠道、内容、方式、责任等各种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厘清,以进一步完善。
再次,培育社会中间层主体,充分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
以民间环保组织为代表的社会中间层,是政府与民众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是社会矛盾的缓冲地带,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政府积极为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支持的同时,也应对环保民间组织予以引导鼓励,并引导环保民间组织迈入自律的良性循环中。
最后,培养生态环保的消费方式。
要逐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大力提倡节约型消费,改变“一次性消费”,反对自私的享乐观,鼓励从点点滴滴做起,减少或杜绝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改善民生,促进和谐。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且有着巨大的作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