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分子量和基因分子量的互为计算

合集下载

蛋白质分子质量计算公式

蛋白质分子质量计算公式

蛋白质分子质量计算公式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对于蛋白质的研究那可是相当重要。

而要深入了解蛋白质,计算其分子质量就是一项关键的操作。

先来说说蛋白质分子质量的计算公式吧,这公式其实不难理解,就是把组成蛋白质的各个氨基酸的分子质量加起来,再减去脱去的水分子的质量。

具体的公式是: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个数 - 脱去水分子数×18。

咱们来举个例子哈。

比如说有一个由 100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假设每个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128 。

在形成这条多肽链的过程中,会脱去 99 个水分子。

那这个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就是128×100 - 99×18 = 11028 。

我记得之前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有个特别有趣的事儿。

当时我在黑板上写下这个公式,然后问大家:“同学们,这公式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头疼啊?”结果有个调皮的小家伙举手说:“老师,这比数学题还难呢!”我笑着回答他:“别着急,咱们一步步来,就像打怪兽一样,一个一个攻克难关。

”然后我就带着他们从最简单的例子开始,一点点去理解每个部分的含义。

比如说,先搞清楚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乘以氨基酸个数,还有那脱去的水分子数又是怎么算出来的。

我注意到有几个同学一开始还是一脸懵,但随着不断地举例和讲解,他们的眼神逐渐从迷茫变得清晰起来。

特别是那个说头疼的小家伙,后来还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说得头头是道。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学真的不能心急,得找到适合学生的方法,让他们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实际的科研或者生物实验中,准确计算蛋白质分子质量可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说在分离和鉴定蛋白质的时候,如果能先大致算出它的分子质量,就能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

总之,蛋白质分子质量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咱们耐心琢磨,多做练习,就一定能把它拿下。

就像解决生活中的其他难题一样,只要咱们不放弃,办法总比困难多!希望大家都能熟练掌握这个公式,为今后探索生物世界的奥秘打下坚实的基础。

蛋白分子量的计算方法

蛋白分子量的计算方法

蛋白分子量的计算方法蛋白分子量的计算方法引言: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重要分子,其功能多种多样。

研究蛋白质的分子量有助于我们理解其结构和功能。

蛋白分子量的计算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通过计算得出蛋白质的实际分子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蛋白分子量计算方法。

一、氨基酸序列法氨基酸序列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蛋白分子量的方法。

每种氨基酸都有其特定的分子量,因此可以将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与各个氨基酸的分子量对应起来,然后求和即可得到蛋白分子量。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易行,但需要准确的氨基酸序列信息。

二、凝胶电泳法凝胶电泳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研究领域的实验方法。

在凝胶电泳中,蛋白质会根据其分子量的大小在凝胶中进行迁移,从而形成一条或多条带状。

通过制定标准曲线,可以对蛋白质的迁移距离与分子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计算,从而得到蛋白分子量。

三、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高精度的蛋白质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准确测定蛋白分子量。

在质谱法中,蛋白质会被分离出来,并通过质量分析仪器进行检测。

根据蛋白质的离子信号和质量-电荷比,可以计算出其分子量。

质谱法精确度高,但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

四、生物信息学方法随着生物信息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计算方法可以用于预测蛋白质的分子量。

这些方法基于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和结构特征,使用机器学习和统计算法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快速预测蛋白质分子量,还可以提供其他相关信息,如亚细胞定位和功能预测等。

总结与回顾: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蛋白分子量计算方法,包括氨基酸序列法、凝胶电泳法、质谱法和生物信息学方法。

氨基酸序列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但需要准确的氨基酸序列信息;凝胶电泳法在实验室中广泛应用,通过迁移距离与分子量之间的关系计算蛋白质分子量;质谱法是一种精确测定蛋白分子量的方法,但需要高级设备和技术;生物信息学方法利用机器学习和统计算法预测蛋白质分子量,并提供其他相关信息。

综合考虑,不同的蛋白分子量计算方法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高一生物蛋白质计算公式

高一生物蛋白质计算公式

高一生物蛋白质计算公式蛋白质是生命体中非常重要的分子,扮演着许多生物学过程的关键角色。

在生物学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蛋白质的一些重要参数,其中之一就是蛋白质的分子量。

蛋白质的分子量越大,通常意味着它越复杂,可能具有更多的功能和结构。

计算蛋白质分子量的公式如下:分子量 = (氨基酸1个的分子量 ×氨基酸1的数量)+ (氨基酸2个的分子量×氨基酸2的数量)+ ...这个公式中,我们需要知道每个氨基酸的分子量,并根据蛋白质序列中不同氨基酸的数量进行相应的计算。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有20种常见的氨基酸,每种都有不同的分子量。

在计算时,我们根据蛋白质中每种氨基酸的数量与其相应的分子量相乘,并将所有结果相加,即可得到蛋白质的分子量。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是简化的表示方式,没有考虑蛋白质中其他组分的分子量。

另外,这个计算方法也不包括可能存在的修饰或糖基化等变异。

但对于大多数普通的蛋白质来说,这个计算公式已经足够精确了。

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对于生物学研究和需求的实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判断蛋白质是否符合我们的研究需求,并为进一步的实验和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在进行蛋白质分子量计算时,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在线工具或软件来简化操作,只需输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即可自动计算蛋白质的分子量。

这样的工具大大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使得科研人员能够更好地专注于实验的设计和结果的分析。

综上所述,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根据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量和分子量进行相应的乘法和加法运算得到。

这个公式在生物学的研究和实验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帮助我们了解蛋白质的特性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指导。

蛋白质分子量和基因分子量的互为计算

蛋白质分子量和基因分子量的互为计算

2、基因分子量的计算
例3:如果某个基因中共有n个碱基,每个脱氧核苷酸的
平均分子量为300,则该基因的分子量约为

解:基因中共有n个碱基,也就是有n个脱氧核苷酸,这 n个脱氧核苷酸形成双链DNA分子时,共失去n-2个水 分子,所以该基因的分子量为300n-18(n-2)。
3、蛋白质分子量和基因分子量的互为计算
规律3
氨基酸是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合成肽链 的。如果n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则在 合成的过程中失去n-1个水分子;如果n 个氨基酸合成m条肽链,则在合成的过程 中失去n-m个水分子。
二、典型例题
1、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
例1:假如组成人体的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0,
一个蛋白质分子,由n个氨基酸构成m条肽链,那么该
(3)求基因分子量,300×606-18×(606-2)=170928。
例题5
已知某基因的分子量为18648,每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
量为120,每个脱氧核苷酸的平均分子量为300,则该基因
控制合成的一条肽链的分子量约为

解:
(1)先求该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n,则 300n-18(n-2)=18648,解方程得n=66;
蛋白质分子量和基因分子量 的互为计算
Hale Waihona Puke 一、一般规律规律1 基因上的碱基数:信使RNA上的碱基数:多肽链上的 氨基酸数=6:3:1,即基因上的脱氧核苷酸数:信使RNA上 的核糖核苷酸数:多肽链上的氨基酸数=6:3:1
规律2 脱氧核苷酸合成脱氧核苷酸链的过程中,每两 个相邻的脱氧核苷酸是脱去一分子水而连在一起的。
蛋白质分子的分子量约为

解:n个氨基酸构成m条肽链,则失去n-m个水分子, 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为120n-18(n-m)。

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总结

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总结

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总结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与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有关的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查,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

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 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 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

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8(c—1)。

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5种方法解答生物遗传学计算题

5种方法解答生物遗传学计算题

5种方法解答生物遗传学计算题1.蛋白质练习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有关于蛋白质方面的计算题,根据蛋白质形成时的特殊性,可以总结得出以下规律:①形成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所含氨基酸数-肽链条数;②至少存在的氨基数=至少存在的羧基数=肽链的条数;③蛋白质分子量= nM-(n-m)×18(M为氨基酸平均分子量,n为氨基酸数目,m为肽链条数);④某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对应mRNA碱基数目:对应DNA碱基数目=1:3:6 。

2. DNA中的碱基DNA分子必须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根据A—T,C—G之间的互补关系,可得出如下一系列关系式,这些关系式就可以用来快速地解题:(1)在整个DNA分子中:A=T,G =C,(A+G)=(T+C)=(A+C)=(T+G)=DNA 分子中碱基总数的50%。

(2)两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在整个DNA分子中为1,在两互补链中互为倒数。

即:(A+G)/(T+C)=1,若(A1+G1)/(T1+C1)=a,则(A2+G2)/(T2+C2)=1/a。

(3)(A+T)或(G+C)占DNA碱基总数的百分比等于任何一条链中(A+T)或(G+C)占该链碱基总数的百分比。

3. DNA复制的有关数量关系式DNA复制的特点是一母链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进行半保留复制。

据此:可得出如下一系列关系式:(1)若以32P标记某DNA分子,再将其转移到不含32P的环境中,该DNA分子经连续n代复制后:含32P的DNA分子数=2个,占复制产生的DNA分子总数的1/(2n-1);复制后产生的不含32P的DNA分子数为(2n-2)个,占复制产生的DNA分子总数的1-1/(2n-1);复制后产生的不含32P的脱氧核苷酸链的条数为(2n+1-2),占脱氧核苷酸链总条数的比例为1-1/2n。

(2)某个DNA分子中含某种碱基X个,若该DNA分子进行n次复制,则需含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分子数= [(2n-1)]X个。

蛋白质的有关计算

蛋白质的有关计算

蛋白质的有关计算作者:徐永芬来源:《神州》2012年第02期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于蛋白质相关的计算试题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也是考试最容易出错的知识点。

如何有效的解答这类题目,关键在于学生熟练掌握计算规律。

1、氨基酸数、肽键数、脱水数和肽链数的关系规律1:肽键数=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若形成环肽,取肽链数为0)例1、(2010·上海高考)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多肽。

该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肽键数为()A.m-z+n B.m-n-zC.m-n+z D.m+z+n解析:在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由于z条是环状多肽,在公式中取肽链数应取n-z,故肽键数为m-(n-z),等于m-n+z。

答案:C2、蛋白质相对分子量的计算规律2:蛋白质相对分子量=氨基酸数×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量-失去水分子数×18例2、若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935,在合成这个蛋白质过程中脱水量为1908,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7,则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数为()A. 1条B. 2条C. 3条D. 4条解析:依据公式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所有氨基酸的分子量-脱水的分子量。

脱水量1908,可得脱水数为1908÷18=106,蛋白质中氨基酸数为(11935+1908)÷127=109,又因为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可以得到肽链数为109-106=3.答案:C3、蛋白质中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的计算规律3:若不考虑R基上氨基或羧基数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一条多肽链中,总有一个氨基位于肽链最左侧,有一个羧基位于肽链最右侧。

①、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肽链数②、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各氨基酸含有氨基或羧基数目-肽键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目例3、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A.798、2和2 B.798、12和10C.799、1和1 D.799、11和9解析: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组成蛋白质的一个氨基酸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完整版)有关蛋白质计算的公式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版)有关蛋白质计算的公式汇总,推荐文档

有关蛋白质计算的公式汇总★★规律1:有关氨基数和羧基数的计算⑴蛋白质中氨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氨基数=各氨基酸中氨基的总数-肽键数;⑵蛋白质中羧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羧基数=各氨基酸中羧基的总数-肽键数;⑶在不考虑R基上的氨基数时,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一条多肽链中,至少含有的氨基数为1,蛋白质分子由多条肽链构成,则至少含有的氨基数等于肽链数;⑷在不考虑R基上的羧基数时,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一条多肽链中,至少含有的羧基数为1,蛋白质分子由多条肽链构成,则至少含有的羧基数等于肽链数。

★★规律2:蛋白质中肽键数及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⑴蛋白质中的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水解消耗水分子数=氨基酸分子个数-肽链数;⑵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总质量(氨基酸分子个数×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失水量(18×脱去的水分子数)。

注意:有时还要考虑其他化学变化过程,如:二硫键(—S—S—)的形成等,在肽链上出现二硫键时,与二硫键结合的部位要脱去两个H,谨防疏漏。

★★规律3:有关蛋白质中各原子数的计算⑴C原子数=(肽链数+肽键数)×2+R基上的C原子数;⑵H原子数=(氨基酸分子个数+肽链数)×2+R基上的H原子数=各氨基酸中H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2;⑶O原子数=肽链数×2+肽键数+R基上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⑷N原子数=肽链数+肽键数+R基上的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原子的总数。

注意:一个氨基酸中的各原子的数目计算:① C原子数=R基团中的C原子数+2;②H 原子数=R基团中的H原子数+4;③ O原子数=R基团中的O原子数+2;④N原子数=R基团中的N原子数+1。

★★规律4:有关多肽种类的计算:假设有n(0<n≤20)种、m个氨基酸,任意排列构成多肽(这里m≤n):⑴若每种氨基酸数目无限(允许重复)的情况下,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有n m种;⑵若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不允许重复)的情况下,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有n×(n-1)×(n-2)…×(n-m+2)×(n-m+1)= 种。

蛋白质分子量计算公式

蛋白质分子量计算公式

蛋白质分子量计算公式在咱们的生物世界里,蛋白质可是个超级重要的“角色”。

那要搞清楚蛋白质的分子量,就得知道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公式。

先来说说蛋白质的构成。

蛋白质就像是用氨基酸拼接起来的“积木”,不同的氨基酸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成一条长长的链条。

而每个氨基酸都有自己的分子量。

那蛋白质分子量计算公式到底是啥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把组成这个蛋白质的每个氨基酸的分子量加起来,再减去脱去的水分子的分子量。

比如说,有一个由 10 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

咱们先看看每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大概是 128 道尔顿。

那 10 个氨基酸加起来就是128×10 = 1280 道尔顿。

但是在形成肽链的过程中,两个氨基酸连接会脱去一分子水。

所以 10 个氨基酸连接会脱去 9 分子水,一分子水的分子量约 18 道尔顿,9 分子水就是 18×9 = 162 道尔顿。

那这个蛋白质的分子量就是 1280 - 162 = 1118 道尔顿。

我记得之前在课堂上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有个同学特别有意思。

他瞪着大眼睛,一脸迷茫地问我:“老师,这氨基酸咋就跟搭积木似的,还能算分子量?”我笑着跟他说:“这就好比你拼乐高玩具,每个零件都有自己的大小重量,把它们拼在一起,不就得算算整体的重量嘛。

”这同学一听,恍然大悟,那表情别提多有趣了。

咱们再深入一点,假如这个蛋白质不是一条简单的肽链,而是有多个肽链组成的复杂结构,那计算分子量的时候就得把每条肽链分别算好,再加上二硫键等连接部分的分子量。

其实在实际应用中,比如在实验室里研究蛋白质的性质,或者开发新的药物,都得先搞清楚蛋白质的分子量。

就像你要盖房子,得先知道要用多少材料一样。

总之,蛋白质分子量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咱们理清思路,多做几道题,就能轻松掌握啦。

希望大家以后遇到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都能迎刃而解,在生物的世界里畅游无阻!。

有关蛋白质的计算

有关蛋白质的计算

【解析】(1)、(3)计算 略
(2)①求该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mRNA上至少需要多
少个密码子,需知道两个条件:Ⅰ、密码子是mRNA上 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Ⅱ、该蛋白质由几 个氨基酸组成 ②求该蛋白质上氨基酸的数量
已知该蛋白质的分子式为C15H31O5N5S2,组成该蛋
白质的氨基酸有A、B、C3种。从此蛋白质分子式中含 两个S可推知该蛋白质必然含两个C种氨基酸。为了求 出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不妨设A种氨基酸为x个,B 种氨基酸为y 个,列出下列方程组(因为脱水缩合过程 中无碳、氮的损失):
X+2y+2=5(从氮的数量考虑)
3x+6y+3×2=15(从碳的数量考虑) x=1;y=1
从上2述021过/3/程27 知此蛋白质含有四个氨基酸CH,EN由LI 此可求密码子的数量有四个 11
练习2 现有1种12肽,分子式为CXHYNZOWS (z>12;w>13)。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 下列氨基酸。回答下列问题
:一个密码子 : m+CH1ENLI
:蛋白质 : m (计终止密码) 9
练习1 有一种食品重4250g,其中含10%的蛋白质,该蛋
白质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完全水解得到氨基酸479g,经 分析,此蛋白质分子式为C15H31O5N5S2,且仅由3种氨基 酸组成,请据下列选项回答问题:

H
(CH2)4—NH2
成多肽的情况肯分为如下两种情况分析:
(1)A、B、C三种氨基酸,每种氨基酸数目无限的情况 下,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
形成三肽的种类:3 3 3 (33=27种)
形成二肽的种类:3 3
(32=9种)
(由m种氨基酸形成的n肽化合物种类有mn种)

生物蛋白质计算公式

生物蛋白质计算公式

生物蛋白质计算公式生物蛋白质计算公式是实验室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及生物技术领域中广泛应用。

其中包括了多种计算公式,例如蛋白质摩尔浓度计算公式、蛋白质分子量计算公式、蛋白质浓度比较、蛋白质与蛋白质结合常数计算等等。

以下将介绍生物蛋白质计算公式的相关内容。

一、蛋白质摩尔浓度计算公式蛋白质的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内蛋白质的摩尔数量。

计算公式如下:蛋白质摩尔浓度 (M) = n / V其中,n为蛋白质的摩尔数量,V为溶液总体积。

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测定蛋白质的摩尔浓度,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比色法。

二、蛋白质分子量计算公式蛋白质的分子量是指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总数。

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公式如下:蛋白质分子量 (MW) = n × AW其中n为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总数,AW为每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

其中,AW的数值平均为110Da,但每种氨基酸的AW值是不同的。

因此,对于不同的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也会有所不同。

三、蛋白质浓度比较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的蛋白质样品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它们之间的差别。

蛋白质浓度比较的公式如下:比较参数 = N(A280) / MW其中,N为蛋白质的摩尔浓度,A280为蛋白质在280纳米处的吸光度值,MW为蛋白质的分子量。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不同蛋白质样品之间的差异。

四、蛋白质与蛋白质结合常数计算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可以用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结合常数进行描述。

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结合常数计算公式如下:Kd = ([protein] × [protein]) / [protein-protein complex]其中,[protein]表示蛋白质的浓度,[protein-protein complex]表示蛋白质-蛋白质复合物的浓度。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结合常数。

总结:生物蛋白质计算公式是实验室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wb 蛋白质分子量

wb 蛋白质分子量

wb 蛋白质分子量1. 引言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分子之一,它们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蛋白质的分子量是评估其大小和复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 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方法蛋白质的分子量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计算方法:2.1. 氨基酸序列分析法氨基酸序列分析法是最直接的计算蛋白质分子量的方法。

通过将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输入到计算软件中,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蛋白质的分子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知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2.2. 凝胶过滤法凝胶过滤法是一种实验方法,通过将蛋白质溶液通过分子量筛选膜,可以将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分离出来。

通过测量蛋白质在凝胶过滤膜上的迁移距离,可以估算蛋白质的分子量。

2.3. 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高精度的蛋白质分子量测定方法。

通过将蛋白质样品进行质谱分析,可以得到蛋白质的质荷比和峰面积信息。

通过与已知分子量的标准品进行比较,可以准确地确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3. 影响蛋白质分子量的因素蛋白质的分子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是几个主要的影响因素:3.1. 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分子量与其氨基酸组成有关。

不同的氨基酸具有不同的分子量,而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决定了它的分子量。

3.2. 糖基化修饰在某些情况下,蛋白质可能会发生糖基化修饰。

糖基化修饰会增加蛋白质的分子量,因为糖基会附加到蛋白质的氨基酸上。

3.3. 剪切变异剪切变异是指在转录过程中,蛋白质的mRNA可能会发生剪切,导致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这种变异会导致蛋白质分子量的改变。

3.4. 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在翻译后可能会经历各种修饰过程,如磷酸化、乙酰化等。

这些修饰会改变蛋白质的分子量。

4. 蛋白质分子量的生物学意义蛋白质的分子量对于其在生物学中的功能和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个蛋白质分子量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4.1. 蛋白质结构预测蛋白质的分子量可以用于预测其结构。

高中生物蛋白质计算问题归类解析

高中生物蛋白质计算问题归类解析

蛋白质计算问题归类解析标号(一)计算题是生物试题中常见题型之一。

蛋白质中氨基酸、氨基、羧基、肽链、肽键、脱水数、分子量等各因素之间数量关系复杂,为生物计算题型的命题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现对此归类如下:一、有关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必须明确的基本关系式是: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水数×18(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比如有m个氨基酸,形成n个肽链,每个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那么,由此形成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m·a一(m—n)·18 [其中(m—n)为失去的水分子数,18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注:有时还要考虑一些其他化学变化过程.如二硫键(一s—s)形成等)1、组成生物体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由100个氨基酸构成的含2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为()A.12800B.11018C.11036D.88002、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含2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量减少了900,由此可知,此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氨基酸数和肽键数分别是()A.52、52B.50、50 C.52、50D.50、49 3、若某蛋白质的分子量为11935,在合成这个蛋白质分子的过程中脱水量为1908,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7,则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有()A.1条B.2条C.3条D.4条4、某蛋白质分子含有a条肽链,共有b个氨基酸。

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c,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水解时需要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A.b(c-18)+18a和18(b—a) B.b(c+18)+18a和18(a + b)C.b(c-18)—18a和18(a—b) D.b(c+18)—18a和18(b—a)5、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人由于吃毒蘑菇而身亡,其中鹅膏蕈碱就是一种毒菇的毒素,它是一种环状八肽。

蛋白质计算公式

蛋白质计算公式

蛋白质计算公式(总1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有关蛋白质的计算公式
(1)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注:环状肽特点:肽键的数目=脱去的水分子的数目=氨基酸的数目。

(2)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总质量(氨基酸分子个数×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失水量(18×脱去的水分子数)。

注意:有时还要考虑其他化学变化过程,如:二硫键(—S—S—)的形成等,在肽链上出现二硫键时,与二硫键结合的部位要脱去两个H,谨防疏漏。

(3)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数或羧基数=肽链数
(4)至少含有N原子数=肽链数+肽键数。

(5)至少含有O原子数=肽链数×2+肽键数
(6)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氨基酸的数目=6:3:1;
2。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A. 氨基酸B. 核苷酸C. 肽键D. 多肽链2. 酶的活性中心是指:A. 酶分子中与底物结合的区域B. 酶分子中所有氨基酸的总和C. 酶分子上所有肽键的集合D. 酶分子上所有辅酶的集合3. 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归因于:A. 胆固醇的调节作用B. 磷脂分子的双层结构C. 蛋白质分子的可移动性D. 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分布4. 以下哪项不是细胞呼吸的类型?A. 有氧呼吸B. 无氧呼吸C. 光合作用D. 糖酵解5. DNA复制过程中,引物的作用是:A. 提供起始点供DNA聚合酶识别B. 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C. 稳定DNA双链结构D. 作为模板提供碱基序列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细胞周期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四个阶段。

7. ATP是细胞内的能量“货币”,其结构简式为____。

8. 基因表达包括____和____两个主要过程。

9.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由____个或多个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10. 核酸根据其组成的核苷酸不同,分为____和____两种类型。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12. 描述DNA复制的半保留复制机制,并解释其生物学意义。

13. 阐述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主要区别及其相互关系。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假设某蛋白质由200个氨基酸组成,其分子量为22000 Da。

如果每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0 Da,请计算该蛋白质的分子量与实际分子量的偏差,并解释可能的原因。

15. 假设一个DNA片段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A)占总碱基的30%,计算该DNA片段中鸟嘌呤(G)的数量,并解释G和C的配对原则。

五、论述题(共30分)16. 论述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原理及其在医学和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蛋白质的分子量指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量,而非物质的绝对分子质量。

蛋白质的分子量指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量,而非物质的绝对分子质量。

蛋白质的分子量指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量,而非物质的绝对分子质量。

蛋白质是生物体最为重要的物质,它参与了体内各种生命过程,
相当于有机体的基础构造材料。

蛋白质的分子量的大小很重要,因为
它直接影响着蛋白质的功能。

所以计算蛋白质分子量成为研究有机体
中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蛋白质的分子量是指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量,而不是其绝对分
子质量。

它可以计算出来,由蛋白质分子中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数量以
及其氨基酸种类及组成比例综合而得。

具体而言,可以用以下公式来
计算蛋白质的分子量:
蛋白质分子量(kdal) =[Σ(氨基酸种类i的数量i) × 氨基酸种
类i的单位分子量i] /1000
其中,氨基酸种类i的数量i为某一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种类i
的数量,氨基酸种类i的单位分子量i为氨基酸种类i的相对分子量,它们均由以上公式给出。

计算出来的蛋白质分子量是所选定蛋白质分
子的平均分子量。

蛋白质分子量是有机体中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的重要指标,它
可以反映出蛋白质的种类、稀有性和表观组成。

也可以用于识别不同
的蛋白质、比较同一类蛋白质的不同种类的差异,从而研究蛋白质的
相互作用,探索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机制。

因此,蛋白质的分子量及其计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可以帮助
我们更好地了解有机体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

只有加深对蛋白质分子
量的认识,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机理才能有所改进。

核酸、蛋白质的各种换算

核酸、蛋白质的各种换算

核酸、蛋白质的各种换算分光光度值与核酸浓度的换算1 A260 unit dsDNA=50 μg/ml1 A260 unit ssDNA=33 μg/ml1 A260 unit ssRNA=40 μg/ml蛋白质质量与摩尔数的转换100 pmol的100 kDa蛋白分子=10 μg100 pmol的50 kDa蛋白分子=5 μg100 pmol的10 kDa蛋白分子=1 μg100 pmol的1 kDa蛋白分子=100 ngDNA分子质量与摩尔数1 μg of 1000 bp DNA = 1.52 pmol(3.03 pmol of ends)1 μg of pBR322 DNA = 0.36 pmol DNA1 pmol of 1000 bp DNA = 0.66 μg1 pmol of pBR322 DNA = 2.8 μg蛋白质/DNA之间的转换1 kb的DNA可编码333个氨基酸=37 kDa的蛋白分子270 bp的DNA= 10 kDa的蛋白分子810 bp的DNA= 30 kDa的蛋白分子2.7 kb的DNA= 100 kDa的蛋白分子DNA分子质量与摩尔数的换算公式对于dsDNA 分子将pmol转换为μgpmol×N×(660 pg/pmol)×(1 μg/106pg) = μg将μg转换为pmolμg×(106pg/1μg)× (pmol/660 pg)×(1/N) = pmol其中 N 是核酸碱基对数,660 pg/pmol 是每对碱基的平均分子量(MW)。

一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00 Daltons(道尔顿)Daltons(Da) kilo是原子质量单位的另一名称,千道尔顿Dalton (kD)即为1000 道尔顿。

因此,质量为46 kD的蛋白质是每摩尔分子46000克的分子。

对于ssDNA 分子将pmol转换为μgpmol×N×(330 pg/pmol×(1 μg/106pg) = μg将μg转换为pmolμg×(106pg/1μg)×(pmol/330 pg)×(1/N) = pmol其中 N 是核酸碱基数,330 pg/pmol 是每个碱基的平均分子量(M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律3
氨基酸是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合成肽链 的。如果n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则在 合成的过程中失去n-1个水分子;如果n 个氨基酸合成m条肽链,则在合成的过程 中失去n-m个水分子。
二、典型例题
1、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 例1:假如组成人体的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0, 一个蛋白质分子,由n个氨基酸构成m条肽链,那么该 蛋白质分子的分子量约为 。 解:n个氨基酸构成m条肽链,则失去n-m个水分子, 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为120n-18(n-m)。
解: (1)先求该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n,则 300n-18(n-2)=18648,解方程得n=66; (2)根据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数:信使RNA上的核糖核苷酸数:多肽链上 的氨基酸数=6:3:1这个关系,得该肽链中氨基酸的数目为11; (3)求该肽链的分子量,120×11-18×(11-1)=1140。
例题2
已知某多肽链的分子量为1.032×104,每个 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0,则该多肽链由多组成,则120n
-18(n-1)=10320,解方程得n=101。
2、基因分子量的计算
例3:如果某个基因中共有n个碱基,每个脱氧核苷酸的 平均分子量为300,则该基因的分子量约为 。
蛋白质分子量和基因分子量
的互为计算
江苏省南通中学生物学科
一、一般规律
规律1 基因上的碱基数:信使RNA上的碱基数:多肽链上的 氨基酸数=6:3:1,即基因上的脱氧核苷酸数:信使RNA上 的核糖核苷酸数:多肽链上的氨基酸数=6:3:1
规律2 脱氧核苷酸合成脱氧核苷酸链的过程中,每两 个相邻的脱氧核苷酸是脱去一分子水而连在一起的。
解: (1)先求该多肽链有多少个氨基酸,如例2,得n=101; ( 2)根据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数 :信使RNA上的核糖核苷酸数:多肽链 上的氨基酸数= 6:3:1 这个关系,可知该基因分子中有脱氧核苷酸 606个; (3)求基因分子量,300×606-18×(606-2)=170928。
例题5
已知某基因的分子量为18648,每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 量为120,每个脱氧核苷酸的平均分子量为300,则该基因 控制合成的一条肽链的分子量约为 。
解:基因中共有n个碱基,也就是有n个脱氧核苷酸,这 n个脱氧核苷酸形成双链DNA分子时,共失去n-2个水 分子,所以该基因的分子量为300n-18(n-2)。
3、蛋白质分子量和基因分子量的互为计算
例4:已知某多肽链的分子量为1.032×104,每个氨基酸的 平均分子量为120,每个脱氧核苷酸的平均分子量为300, 则合成该多肽化合物的基因的分子量约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