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大师朱生豪
戏剧翻译家朱生豪
英年早逝与身后事
朱生豪在32岁时因病去世,留下了未完成的莎士 比亚戏剧翻译工作。
他的去世给中国戏剧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使 得他的家人承受了巨大的悲痛。
朱生豪的身后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的墓地成 为了一个纪念地,每年都有许多人前来悼念。
朱生豪的遗产与纪念
01
朱生豪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作品成为中国戏剧界的经典,对后 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推动现代诗歌发展
朱生豪的诗歌作品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风格和 技巧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引领文学批评潮流
朱生豪的文学批评思想引领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潮流。他的批评观点和方法 对后来的文学批评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展。
04 朱生豪的悲剧命运
翻译作品
《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是朱生豪的代 表作,共译出31部戏剧,包括《哈姆 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 丽叶》等经典剧作
02 朱生豪的翻译成就
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
朱生豪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戏剧翻译家,他致力于将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翻译成中文。
他共翻译了31部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 朱丽叶》等经典剧作。
教育经历与早期工作
教育背景
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主修中国 文学
早期工作
在嘉兴、杭州等地担任中小学教师
文学创作
在任教期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翻 译
投身戏剧翻译事业
翻译动机
贡献与影响
出于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热爱和推广西 方戏剧文化的目的
朱生豪的翻译作品在戏剧界具有重要 地位,其译文流畅自然,保持了原作 的艺术风格,对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 的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翻译名家简介-朱生豪
划时代的翻译文献。他在二十岁之前就选择了莎士比亚,
会写诗放弃了写诗,会写文章放弃了写文章,潜心研读
Copyright © by QJXY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1937年“八·一三”事变,他已译出的喜剧9种和多年 苦心搜集的资料全部毁于炮火。1939年上半年,他在《中 美日报》编写短评,宣传抗日,莎剧翻译不得不暂时停顿。 1941年日寇占领上海,他再度失业,在经济状况极端困难 的情况下,重译毁于炮火的喜剧。1943年回到嘉兴老家后 闭门不出,全力翻译莎剧。
底,新文化运动又使他的白话文得到充分的发 展。他写过
诗,写过杂文,白话文的使用远远高出一般人。
经得起痛苦和寂寞,锻造深厚的双语功底,反复细心的研读 原作,孜孜以求的专一恒心,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奇世良才, 所有这些特质的叠加才造就了一代伟大的翻译家,留给后人永传
万代的划时代的翻译文献。
Copyright © by QJXY All rights reserved.
Well-known Translators 朱生豪
朱生豪
(1912~1944) 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 诗人。1912年2月2日生于浙江 嘉兴的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
幼失父母,生活贫苦。卒于194
4年12月26日 。
Copyright © by QJXY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朱生豪
朱生豪: 1929年入杭州之江大学,主修中国文学,
同时攻读英语。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英语水平和翻
朱生豪翻译观探析
朱生豪翻译观探析朱生豪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他的翻译观点广受赞誉。
朱生豪翻译观的核心是“两个原则”和“三个标准”,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来探析他的翻译观。
一、朱生豪翻译观的两个原则朱生豪认为,翻译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是:1.忠实原意原则这个原则强调的是翻译要忠于原意。
翻译不是单纯的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而是要传达原文的意思和内容。
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风格、语气和特色,确保翻译的内容与原文的意思尽可能地一致。
2.可读性原则这个原则强调的是翻译要具有可读性。
翻译的目的是要让读者理解原文的内容,而不是让读者感受翻译的艺术性。
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确保翻译的内容能够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二、朱生豪翻译观的三个标准除了两个原则之外,朱生豪还提出了三个标准,这三个标准是:1.准确性准确性是翻译的核心,翻译必须要保证它的准确性。
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保留原文中的每一个细节和信息,确保翻译的内容与原文的意思尽可能地一致。
只有准确的翻译才能让读者真正地理解原文的内容。
2.通顺性通顺性是指翻译的内容必须具有连贯性和顺畅性。
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确保翻译的内容能够被读者流畅地阅读和理解。
只有通顺的翻译才能让读者真正地体会到原文的意思和情感。
3.文化适应性文化适应性是指翻译必须要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
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对原文进行文化转换,确保翻译的内容与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相符。
只有具备文化适应性的翻译才能真正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和情感。
总之,朱生豪翻译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翻译理念,它既强调了翻译的准确性,又注重了翻译的可读性,既把握了原文的风格特征,又充分考虑了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
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理解和运用这些原则和标准,来确保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朱生豪
例如: (1)POLONIUS:Tis most true; And he beseech‘d me to entreat your Majesties to hear and see the matter. 波洛涅斯 : 一点不错;他还叫我来请两位陛下同去看看他们演 得怎样哩。 (2)KING:Have you heard the argument? Is there no offence in ‘t? 国王:这本戏是怎么一个情节?里面没有什么要不得的地方吧? (3)OPHELIA :O,woe is me,T'have seen what I have seen,see what I see! 奥菲利娅:啊!我好苦,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
选字用词
译文在选字和用词上追求典雅和哲理,讲究概括和气势。 例如 HAMLET For who would Bear for the Whips and Scorns of time The oppressor's wrong, the proud man's contumely, The pangs of despized love, the law's delay, The insolence of office, and the spurns That patient merit of the unworthy takes, When he himself might his quietus make With a bare bodkin?
戏剧翻译家朱生豪
宋清如(1911-1997) 女诗人 地主家庭 冰心之才 一年同窗之江大学 十年通信1932-1942 两年婚姻1942-1944
Sonnet 97
How like a winter hath my absence been From thee, the pleasure of the fleeting year! What freezings have I felt, what dark days seen! What old December's bareness everywhere!
朱生豪自己戏谑:“情书我本来不懂, 后来知道凡是男人写给女人或女人写 给男人的信,统称情书,这条是《辞 源》上应当补入的,免得堂堂大学生 连这两字也不懂。”
MARRIAGE
“要是我们两人一同在雨声里做梦,那 境界是如何不同,或者一同在雨声里失 眠,那也是何等有味。”
Part One 第一部分
——朱生豪和宋清如合葬的墓志铭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he introduction of My class one, our home the translator
E
MARRIAGE
第一部分
MARRIAG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he introduction of My class one, our home the translator
MARRIAG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My class one, our home translator
朱生豪翻译态度严肃认真,以“求于最大可 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为其宗旨。 译笔流畅,文词华丽。他所译的《莎士比亚 戏剧全集》是迄今我国莎士比亚作品的最完 整的、质量较好的译本。中国出版的第一部 外国作家全集——1978年版的《莎士比亚全 集》 (中文本) ,戏剧部分采用了朱生豪的译 文。
著名翻译家朱生豪生平简介
著名翻译家朱生豪生平简介朱生豪,著名翻译家。
曾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中国文学系和英语系。
1933年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参加《英汉四用辞典》的编纂工作,并创作诗歌。
写有诗集多种,均毁于战火。
同时还在报刊上发表散文、小品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著名翻译家朱生豪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朱生豪简介朱生豪是译莎的才子,是只有古代的苏东坡才能够相比的人物。
朱生豪的一生基本都是奉献给了《莎士比亚全集》,一个从没有去过国外的人仅仅是通过两本英汉字典完成了著作的翻译,这个举动是震惊国内外的朋友。
下面,我们看看朱生豪简介。
朱生豪是在杭州之江大学就读的中文系和英文系,因为十分热爱文学在毕业之后在上海的世界书局担任了编辑,其中创作了很多的诗歌作品。
朱生豪出生在一个落寞的小商人的家庭中,家境不算富裕甚至是可以用清贫来形容,但是朱生豪的读书成绩确是比较优秀,上大学都是通过奖学金的支撑度过。
在大学期间他对文学的热爱和诗歌的欣赏是受到很多同学和老师的赞扬,二十岁的朱生豪已经在别人的眼中是一个聪明伶俐,才华横溢的才子。
朱生豪简介中介绍在朱生豪大四的时间里结识了宋清如,成为了他的女朋友并且是今后的妻子。
随着朱生豪毕业,两人之间的感情都是通过书信进行维系。
在担任上海世界书局的编辑时,朱生豪就开始陆陆续续翻译了莎士比亚的作品,但是在1937年的时候由于战争在逃难的时候失去了之前翻译的原稿,这种情况对于朱生豪而言是比较悲痛的,自己的心血全没有了。
朱生豪并没有放弃翻译,选择重新来过,将遗失的部分重新翻译。
1942年的时候宋清如和朱生豪两人结婚,朱生豪失了业跟随宋清如回到了自己岳母家生活,在结婚之后宋清如负责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而朱生豪一心一意的投入在翻译的工作中,但是身体每况日下。
最终还是没有挨过疾病的困扰,离开了人间。
朱生豪情书朱生豪和宋清如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常常被后人津津乐道,这一段佳话是多少人羡慕和钦佩的。
朱生豪是著名的翻译家和莎翁是齐名,莎士比亚是不朽的那么朱生豪也是不朽的。
莎士比亚戏剧朱生豪原译本全集
莎士比亚戏剧朱生豪原译本全集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他的作品被称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其戏剧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精湛的艺术和丰富的情感而闻名于世。
在中国,朱生豪被公认为莎士比亚戏剧的杰出翻译家,他所译的《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等作品广受好评。
朱生豪出生于1902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他精通多国语言,文笔纯熟,思想开阔,因此他不仅能够在翻译上做到信达雅,还能够将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朱生豪翻译的代表作之一。
哈姆雷特是一位充满矛盾的人物,他在戏剧中经历着自己的悲剧。
朱生豪对于《哈姆雷特》的翻译精准而生动,将莎士比亚精湛的写作和戏剧手法展现无遗。
他将哈姆雷特这个复杂的人物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哈姆雷特》,朱生豪还翻译了《李尔王》、《麦克白》等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
他的翻译不仅忠于原著,还增添了中国元素,使得中国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这些作品。
朱生豪的翻译作品广为流传,被誉为经典中的经典。
《朱生豪原译本全集》收录了朱生豪翻译的所有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包括十四部悲剧、七部喜剧、十部历史剧和四部其他作品。
在这部全集中,读者可以领略到朱生豪对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翻译,更能够感受到莎士比亚作品的魅力和深度。
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从翻译水平上看,《朱生豪原译本全集》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贵之作。
它记录了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历程,也见证了朱生豪在翻译领域的卓越成就。
这部全集的问世,必将为中国读者提供更多接触莎士比亚戏剧的机会,也必将对中国翻译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总之,《朱生豪原译本全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翻译力作,它必将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朱生豪用他卓越的翻译技巧,将莎士比亚戏剧的光芒照耀在了中国大地上,使得更多的中国读者能够欣赏和理解这些珍贵的文学遗产。
朱生豪翻译理论介绍
戏剧翻译实践
朱生豪翻译理论在戏剧翻 译中的应用
朱生豪翻译理论对戏剧翻 译的指导意义
朱生豪翻译理论在戏剧翻 译中的具体实践案例
朱生豪翻译理论在戏剧翻 译实践中的效果与影响
散文翻译实践
朱生豪翻译理论的运用:保持 原文的意境和风格,同时注重 语言的流畅性和表达力
具体散文翻译实践案例分析
散文翻译的特点:注重意境、 情感和语言的表达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语言差异:朱生豪翻译理论主要基于中文和英文之间的转换,但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 可能导致翻译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文化背景:朱生豪翻译理论可能受到文化背景的限制,某些文化元素可能难以在目标 语言中准确传达
时代背景:朱生豪翻译理论可能受到时代背景的限制,某些现代语言和文化元素可能 无法在朱生豪的时代得到准确表达
朱生豪翻译理论的核心观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朱生豪翻译理论与其他翻译理论的 比较
朱生豪翻译理论对现代翻译的影响
朱生豪翻译理论核心观点
翻译是艺术,需 要创造性
翻译要忠实于原文, 但也要保持语言的 流畅和美感
翻译要注重传达 原文的精神和风 格
翻译要注重读者的 感受,让读者能够 理解和欣赏原文
朱生豪翻译理论在散文翻译 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朱生豪翻译理论对后世 影响
对现代翻译学影响
推动现代翻译学发展
丰富现代翻译学理论体多人从事翻译工作
对文学翻译影响
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国际化传播 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多样性 提高了文学翻译的地位和价值 推动了文学翻译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对文化交流影响
翻译标准:朱生豪翻译理论可能存在一些翻译标准的问题,例如对于某些词汇或表达 方式的处理方式可能存在争议
戏剧翻译家朱生豪汇总
“对于你,我希望你能锻炼自己,
My class onet, roaurnhsolamteor
成为一个坚 强的人,不要甘心做一个女人。
“你的来信如同续命汤一样, 今天算是活转过来了。
MARRIAGE
“我们都是世上多余的人,但至少我们 对于彼此都是世界最重要的人。
“我卜了一下,明天后天都仍然无信, 顶早星期四,顶迟要下个星期五才会有信,
Sonnet 97
MARRIAGE
How like a winter hath my absence been From thee, the pleasure of the fleeting year! What freezings have I felt, what dark days seen! What old December's bareness everywhere!
MARRIAGE
我爱宋清如,风流天下闻; 红颜不爱酒,秀颊易生氛。 冷雨孤山路,凄风苏小坟; 香车安可即,徒此挹清芬。 我爱宋清如,诗名天下闻; 无心谈恋爱,埋首写论文。 夜怕贼来又,晓嫌信到频; 怜余魂梦阻,旦暮仰孤芳 我爱宋清如,温柔我独云; 三生应存约,一笑忆前盟。 莫道缘逢偶,信到梦有痕; 寸心怀夙好,常艺瓣香芬。
Part One 第一部分
Marriage
EleTchtericinatlraondducMtieocnhoafnicthael My class onet, roaurnhsolamteor
And yet this time removed was summer's time; The teeming autumn, big with rich increase, Bearing the wanton burden of the prime, Like widow'd wombs after their lords‘decease:
名人朱生豪
平生简介
1942年5月1日与宋清如在上海结婚,6月与 妻子去常熟岳母家居住,至年底补译出《暴 风雨》等9部喜剧,把译稿丢失的莎氏喜剧 全部补译完毕。1943年1月,携夫人回嘉兴 定居,朱生豪宁愿贫穷至死,不愿为敌伪效 劳,仅靠微薄稿费维持极困难的生活。他闭 门不出,把全部精力扑在译写工作上。工具 书仅有两本字典,译出了莎士比亚的几部重 要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哈 姆莱特》等。同年秋,健康日衰,但仍握笔 不辍。又次第译出莎氏全部悲剧、杂剧,以 及英国史剧4部,连同喜剧在内,共31部。 ⑥
生平概况
1917年入嘉兴年冬,母病逝。1924年〔民国13 年〕,父患病去世。 1929年秀州中学毕业,并 被秀中校长推荐保送杭州之江大学深造并享受奖 学金待遇。大学二年级时参加“之江诗社”,他 的才华深得教师及同学的称赞。。“之江诗社” 的社长夏承焘老师评价他说“阅朱生豪唐诗人短 论七则,多前人未发之论,爽利无比。聪明才力, 在余师友间,不当以学生视之。
翻译书目
Fra bibliotek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共3辑)1947年,朱生豪译著 莎士比亚戏剧集(1—12卷)1954年,作家; 1958年,人文奥瑟罗1959年,人文⑨ 威尼斯商人1977年,人文 哈姆莱特1977年,人文 雅典的泰门1977年,人文 莎士比亚全集⑩1978年,人文 亨利四世1978年,人文 温沙的风流娘儿们1978年,人文 李尔王1978年,人文 罗马史剧(《恺撒遇弑记》,《女王殉爱记》)
朱生豪——走进莎士比亚
• 4月,编完《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三卷,写完《译者自 序》、《第一辑提要》、《第二辑提要》和《第三辑提 要》,渴望年底译完全集。当译到《亨利五世》第二章 时,病情突变。6月初,高烧抽搐,无法支持,从此卧 病不起。经医生诊断为肺结核并发多种结核症。7月, 朱生豪自知病重,悲痛地说:“早知一病不起,就是拼 命也要把它译完。”12月,叮咛妻子转告胞弟朱文振, 让他续完未竞之业。12月25日,忽然用英语高声背诵莎 剧。12月26日,示意妻子到床边,说了声“我要去了”, 便带着未竞之愿,离开人世。年仅32岁。共译出莎剧31 个半,仅差历史剧5个半。他实践了在《译者自序》中 说的话:“夫以译莎剧之艰巨,十年之功不可云久,然 毕生精力,殆已尽于兹矣。”
他的翻译工作
• 1939年,朱生豪入中美日报社任编辑工作,曾 写了大量宣传抗日、针砭时弊的文章,激励抗 日斗志。这就是后来编成文集《小言》。1942 年5月1日,朱生豪与校友、自己苦恋了十年的 宋清如在上海举行了简单的婚礼,第二年回到 嘉兴,重新开始了翻译莎剧的生涯。1944年, 朱生豪带病译出史剧《约翰王》、《里查二世》 和《亨利四世》。4月,编完《莎士比亚戏剧 全集》三卷,写完《译者自序》、《第一辑提 要》、《第二辑提要》和《第三辑提要》,渴 望年底译完全集。
他为什么要翻译?
• 1933年大学毕业后,朱生豪去上海世界书局英文部任编 辑,参与编辑《英汉四用辞典》,这期间他利用工余时 间,悉心研读及搜集资料,对翻译莎士比亚戏剧逐渐酝 酿成熟,正好这时他的在南京大学读书的弟弟来信,告 诉他日本曾有人讥笑中国没有莎集译本,是一个“没有 文化的国家”,弟弟在信中说“如果能把莎翁全集译出, 可以说是英雄业绩。”这些话强烈地激起了朱生豪的爱 国热情,他决心把莎翁的作品全部介绍到中国来。1935 年的上半年,朱生豪决定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到抗战爆 发前完成10部莎士比亚戏剧集,抗战初期译稿毁于日寇 侵略炮火。1939年,朱生豪入中美日报社任编辑工作, 曾写了大量宣传抗日、针砭时弊的文章,激励抗日斗志。
戏剧翻译家朱生豪
人 物 简 介
朱生豪(1912年2月2日-1944年12月26日),著名 翻译家。原名朱文森,又名文生,学名森豪,笔名 朱朱、朱生等,中国浙江省嘉兴人,曾就读于杭州 之江大学中国文学系和英文系。1933年大学毕业后, 在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参加《英汉四用辞典》 的编纂工作,并创作诗歌。写有诗集多种,均毁于 战火。同时还在报刊上发表散文、小品文。1936年 春着手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为便于中国读 者阅读,打破了英国牛津版按写作年代编排的次序, 而分为喜剧、悲剧、史剧、杂剧4类编排,自成体系。 1941年日军进攻上海,辗转流徙,贫病交加,仍坚 持翻译,先后译有莎剧31种,新中国成立前出版27 种,部分散失,后因劳累过度患肺病早逝。他是中 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的人之一,译文质量和风 格卓具特色,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
感 人 事 迹
部莎翁戏剧的日月之辉 用现在的话来讲,朱生豪其实是当时翻译界的 一匹黑马。他毕业于之江大学,绝对称不上名校; 他毫无名气,乃一后生小子;他在世界书局充当一 个小职员,在战乱年代跟难民一起颠沛流离。更不 可思议的是,他没有什么利器,手头上除了莎翁原 著,唯有一本《牛津辞典》和《英汉四国词典》, 其他的参考资料一概没有。但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 者悄然攀上了山峰,创造了自己的高度和历史, “把日月译上了天空,把伟人译入了历史”,不能 不说是一种文化奇迹,不能不说是一种豪杰壮举。
感 人 事 迹
朱生豪:我是一个古怪孤独的孩子 在朱生豪和夫人宋清如住过的房间里,我看到 一盏小小的油灯,灯火已灭,但先生的气息依然存 在。让我动容的还有一副题联“才子佳人,柴米夫 妻”,这是1942年5月1日,朱生豪和宋清如结束历 时10年的“罗曼蒂克”爱情,在上海青年会礼堂举 行简单的婚礼,携手走进幸福的婚姻生活时,由著 名词人夏承焘为这对新人题写的婚联。二人相恋时 还是当时的“才子佳人新人类”,相约只恋爱不结 婚,相信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为了共同的目标, 他们义无反顾地谢尽时尚繁华,甘愿过起“柴米夫 妻”的寻常日子。食了酸甜苦辣咸的烟火滋味,不 知出身大家闺秀的宋清如是如何学会低到尘埃里来 爱她的夫君及其事业。
莎士比亚译者朱生豪
翻译不仅关乎英文,更高质量的 翻译往往取决翻译者的母语的水平, 同时翻译者的心中应该始终为目的语 读者服务,创造出既有美感又不失真 的译文是译者的一个重要素质。Thank you!来自King of Lear
• Fools had Deer less grace in a year, • For wise men are grown foppish; • They know not how their wits to wear, • Their manners are so apish, • • • • 这年头傻瓜供过于求, 聪明人个个变了糊涂。 顶着个没有思想的头, 只会跟着人一样葫芦。
之江才子
——朱生豪
简介:
浙江嘉兴人,曾经就读于之江 大学中国文学系和英文系。朱先生 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 多的一人,译文质量和风格卓具特 色,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 认。
朱生豪的附加贡献: 他打破了英国牛津版按写 作年代编排的次序,而分为喜 剧、悲剧、史剧、杂剧4类编排, 自成体系。
• 脚下石生苔. • 嗬呵! ——《哈姆雷特》
李赋宁《浅谈文学翻译》
好的文学翻译家应能运用译文语言 中最自然的表达手段表达原文的意思和 风格,内容和形式。翻译家不要拘泥于 原文的语言细节(次序、句子结构、句 型等等),但必须对原文中的语言特点 (全文的结构、着重点、修辞段、气氛 和感情效果)牢记在心。
• 第一是朱生豪的翻译所表现出来的翻译 思想以及翻译原则。 • 第二是朱生豪对戏剧的翻译考虑到了读 者和观众的双重功能。 • 第三是朱生豪本身的诗词才华在翻译中 的恰到好处的运用。
戏剧全集〉自序》 《 〈莎士比亚 戏剧全集〉自序》:
余译此书之宗旨,第一,在求于最大可 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必不得已而 求其次,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 原文之意趣;而于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 则未敢赞同。凡遇原文中与中国语法不合之 处,往往再四咀嚼,不惜全部更易原文之结 构,务使作者之命意豁然呈现,不为晦涩之 字句所掩蔽。
朱生豪作文素材
朱生豪人物生平:朱生豪,中国浙江省嘉兴人,曾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中国文学系和英文系。
1933年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参加《英汉四用辞典》的编纂工作,并创作诗歌。
写有诗集多种,均毁于战火。
同时还在报刊上发表散文、小品文。
1936年春着手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
为便于中国读者阅读,打破了英国牛津版按写作年代编排的次序,而分为喜剧、悲剧、史剧、杂剧4类编排,自成体系。
先后译有莎剧31种,新中国成立前出版27种,部分散失,后因劳累过度患肺病早逝。
他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译文质量和风格卓具特色,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
外界评价:1.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对朱生豪的描述为:阅朱生豪唐诗人短论七则,多前人未发之论,爽利无比。
聪明才力,在余师友间,不当以学生视之。
其人今年才二十岁,渊默若处子,轻易不发一言。
闻英文甚深,之江办学数十年,恐无此不易之才也。
”2.“朱生豪先生是引领我走进莎士比亚艺术殿堂的第一人。
和我一样,太多太多的人都是由他领进门的。
他的散文体《莎士比亚全集》译笔流畅典雅,文句琅琅上口,善于保持原作的神韵,传递莎剧的气派,给我们的内心留下酣畅淋漓的记忆。
”浙江莎士比亚研究学会会长、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洪忠煌这样评价。
人物品质:○1碧血丹心,为国立志面对日本人“一个没有莎氏全集的野蛮之国何谈文明”的讥笑,他毅然决然承担起翻译莎翁戏剧的重担,他那种一定要为民族争一口气的志向和勇气,那种传播人类最宝贵精神财富的神圣使命感,令人敬佩与动容。
基于爱国的志向,他矢志译莎,“因为某国人曾经说过中国是无文化的国家,连老莎的译本都没有”。
虽爱国的壮举带来的是寂寞的劳作,但朱生豪从未放弃过,再在战栾疾病中,坚持不懈,至家徒四壁,仍不食周栗,译出莎氏剧作三十一种。
此种精神,说来激奋,然而却是无数的平淡、艰辛、愁苦凝集成的。
是那些整日忙于拉帮结派、自我吹嘘爱国的人难以企及的。
○2专心致志,废寝忘食鲁迅曾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朱生豪便是其中一人,他对闭户译作的投入达到了“足不涉市,没有必要简直连楼都懒得走下来”的地步,他埋头伏案,笔耕不辍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朱生豪生平、简介、翻译理论资料讲解
朱生豪生平、简介、翻译理论简介:朱生豪(1912年2月2日-1944年12月26日),著名翻译家。
原名朱文森,又名文生,学名森豪,笔名朱朱、朱生等,浙江嘉兴人。
曾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中国文学系和英语系。
1936年春着手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
为便于中国读者阅读,打破了英国牛津版按写作年代编排的次序,而分为喜剧、悲剧、史剧、杂剧4类编排,自成体系。
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辗转流徙,贫病交加,仍坚持翻译,先后译有莎剧31种,后因劳累过度患肺病早逝。
外界评价:朱生豪译本以“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为宗旨,译笔流畅,文词华瞻。
朱生豪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译文质量和风格卓具特色,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
生平:1、1912年2月2日生于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
2、1929年秀州中学毕业,并被秀中校长推荐保送杭州之江大学深造并享受奖学金待遇。
大学二年级时参加“之江诗社”,他的才华深得教师及同学的称赞。
“之江诗社”的社长夏承焘老师评价他说“阅朱生豪唐诗人短论七则,多前人未发之论,爽利无比。
聪明才力,在余师友间,不当以学生视之。
其人今年才二十岁,渊默若处子,轻易不发一言。
闻英文甚深,之江办学数十年,恐无此不易之才也。
”3、1935年春,开始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准备工作。
4、1936年8月8日译成莎剧《暴风雨》第一稿。
此后陆续译出《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9部喜剧。
5、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朱生豪逃出寓所,随身只带有牛津版莎氏全集和部分译稿。
6、1942年5月1日,与宋清如在上海结婚,至年底补译出《暴风雨》等9部喜剧,把译稿丢失的莎氏喜剧全部补译完毕。
7、1943年1月,携夫人回嘉兴定居,朱生豪宁愿贫穷至死,不愿为敌伪效劳,仅靠微薄稿费维持极困难的生活。
他闭门不出,把全部精力扑在译写工作上。
工具书仅有两本字典,译出了莎士比亚的几部重要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哈姆莱特》等。
朱生豪相关资料
朱生豪朱生豪(1912年2月2日-1944年12月26日)别名文森、文生、森豪、朱朱、朱生出生地浙江嘉兴职业翻译家,诗人毕业院校杭州之江大学(现浙江大学)主要成就翻译莎士比亚作品1912年2月2日生于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
1929年浙江嘉兴秀州中学毕业,并被秀中校长推荐保送杭州之江大学深造并享受奖学金待遇。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之江大学成立抗日救国会,担任文书股工作,积极投入抗日救国活动。
1935年春,开始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准备工作。
1936年8月8日译成莎剧《暴风雨》第一稿。
此后陆续译出《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9部喜剧。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朱生豪逃出寓所,随身只带有牛津版莎氏全集和部分译稿。
寓所被焚,已交付的全部译稿被焚。
1939年冬应邀入《中美日报》社任编辑1942年5月1日与宋清如在上海结婚1943年1月,携夫人回嘉兴定居,朱生豪宁愿贫穷至死,不愿为敌伪效劳,仅靠微薄稿费维持极困难的生活。
他闭门不出,把全部精力扑在译写工作上。
工具书仅有两本字典,译出了莎士比亚的几部重要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哈姆莱特》等。
同年秋,健康日衰,但仍握笔不辍。
又次第译出莎氏全部悲剧、杂剧,以及英国史剧4部,连同喜剧在内,共31部。
1944年初带病译出《约翰王》《理查二世》《理查四世》等4部莎士比亚历史剧,4月写完《译者自序》,编《莎翁年谱》。
其时他一直忍受着长期的病痛,体力日衰,在勉强支撑着译出《亨利五世》第一,二幕后,延至六月,确诊为肺结核,卧床不起。
不得不放下已经开始译写的《亨利五世》译稿。
他悲痛地说,早知一病不起,就是拼命也要把它译完。
1944年12月26日抛下年轻的妻子和刚满周岁的儿子,含恨离开人间,年仅32岁。
1947年秋,译稿由上海世界书局分三辑(喜剧、悲剧、杂剧)出版,计27部剧本。
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莎士比亚全集》,内收朱译31部剧本。
朱生豪 翻译莎斯比亚第一人
朱生豪(1912—1944) Zhu Shonghao浙江嘉兴人。
少时聪颖,17岁被保送到杭州之江大学,主修中国文学,兼攻英文,并任美籍教授窦维思的助教,在校参加“之江诗社”,为该社领袖。
在中外名师的熏陶下,对莎士比亚、雪莱、勃朗宁等名家的作品有较深的研究。
1933年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开始翻译莎剧。
1939年就职《中美日报》,编国内新闻版。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失业,贫病交迫。
1942年回乡坚持翻译莎剧,直至病逝,时年32岁。
朱生豪是我国系统翻译莎剧的先行者之一。
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翻译莎剧前后10载,终于译出莎翁的悲剧、喜剧、杂剧与史剧共31部半。
其中27部由世界书局于1947年作为《莎士比亚全集》出版,震惊了国内外译坛。
人民文学出版社先于1954年分12卷出版《莎士比亚全集》,于1978年再出的《全集》共37部,其中绝大部分为朱氏所译。
朱氏文学修养颇深,汉、英语都很有造诣,所译莎剧字斟句酌、晓畅易懂,较之他人的译本以典雅传神见长。
初期所译的几种多为喜剧,如《暴风雨》、《仲夏夜之梦》等,译笔轻快。
后期所译多是悲剧、历史剧,因时隔数年,译笔更见精辟而流畅。
未见朱氏有翻译理论方面的长篇宏论。
对他的翻译观,在《莎士比亚全集》译者自序中可见一斑:“翻译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必不得已而求其次,亦以明白畅晓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而于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则未敢苟同。
”他每译一段,“必先自拟为读者,察阅译文中有无暖昧之处。
又必自拟为舞台上之演员,审辨语调之是否顺口,音节之是否调和。
”可见,朱氏的成功,除了靠他深厚的语言和文化功底外,还在于他对翻译事业的追求和严肃认真的态度。
朱生豪先生的翻译人生
完成了第一 克服种种困难 , 坚持从头至尾将这本辞典编 3 7种戏剧作 品全部译成 中文将达百万言之 的译莎工作已开展了一年有余 , “ 八一三” 因此 , 如果缺乏学贯中西 的深厚涵养 , 扎 辑九种喜剧的翻译计划 。但不久 , 撰 出来 , 也正是 由于他这种一丝不苟、 锲而不 多 ,
口
王英
朱 生豪 , 浙江嘉兴人 , 著名 翻译家 , 其在 言 , 总是令朱生豪陶醉不已, 他说 : “ 余笃嗜莎
国难境遇下奋发 图强 , 于艰苦环境下迎难而 剧 , 尝首尾研诵全集至十余遍 , 于原作精神 , 上, 以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 , 较早向国人介绍 自觉颇有△. 。 ” 也 恰巧在詹文浒积极鼓励其 和翻译 了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 的优秀剧作 , 从事莎翁作 品翻译之时 , 朱生豪收到了弟弟 说 日本人 因为 中国没有莎翁 译文质量和译文风格独具特色 , 为 国内外莎 朱文振 的来信 , 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 , 也深受 国内大众读者 全集的译本而嘲笑中国没有文化 。 的推崇与喜爱。
隋挥霍着人类的语言, 据不完全统计 , 莎翁 人今年 才二十岁 , 渊默若 处子 , 轻易 不发一 称为“ 翻译年” 。当时 , 在翻译了果戈理 的《 死 尽. 堪 称世 界 之最 , 言 。闻英文甚深 , 之江办学数十年 , 恐无此不 灵魂》 之后 , 文学大师鲁迅曾希望国内学者能 全集 的词 汇量 就 超过 两万 个 , 若想完成莎 认为其是“ 于中国有 即便身处一个安宁的环境之 中, 易之才也 。” 1 9 3 3 年夏 , 大学毕业之后 , 朱生 够翻译莎士 比亚的作品 , 都算得是一件难事。与世无 在中国留存” 的大事 , 并且专 门为此事去 翁作 品的翻译 , 豪进入地处闸北的世界书局当英文编辑 。当 益 , 兢兢业业的朱生豪呕心沥血 , 一字一词地 但林语堂 限于个人精力和思想局 争、 时的上海世界书局 , 在名气上是仅次于商务 信林语堂 , 但他又不得不面 最终却没有接受鲁迅的 良好建议。事实 将 莎翁剧作用心翻译 出来 , 印书馆和中华书局 的。 在世界书局期间, 朱生 限 ,
朱生豪《芳草词撷》
朱生豪《芳草词撷》朱生豪(1912年2月2日-1944年12月26日),著名翻译家。
原名朱文森,又名文生,学名森豪,笔名朱朱、朱生等,浙江嘉兴人。
曾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中国文学系和英语系。
1933年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参加《英汉四用辞典》的编纂工作,并创作诗歌。
写有诗集多种,均毁于战火。
同时还在报刊上发表散文、小品文。
浣溪沙·偶成珍重年时罨画溪。
水云淡漾石桥低。
燕归芳草碧萋萋。
莫道无怅相望久,一汪儿泪没人知。
落花深处暗褰衣。
唐多令·西溪和彭郎1.一棹冷溪船。
瀠洄水自闲。
对芦花零落秋田。
遙想孤舟寒月夜,有飞雪,扑琴弦。
沈恨上眉尖。
神游忆昔年。
今宵清梦到苇边。
嬾作寻春春日燕,化鸥鹭,漫相怜。
2.寥落古词魂。
孤庵我拜君。
月明溪水影无痕。
飞絮飘蓬千万恨,自呜咽,冷云根。
芳意不堪论。
休歌纨扇春。
繁华事散逐香尘。
漫忆徐郎诗句好,流水梦,落花心。
(徐志摩有秋雪庵芦色歌)高阳台·秋感次韵彭郎露冷蒹葭,渚寒鸥鹭,丹枫搖落秋江。
萧瑟情怀,长怜月渡星塘。
当年梦迷离地,有蛛丝蔓草萦窗。
漏渐长。
尽处风更,尽处哀螀。
漫追旧迹成凄咽,总濯春修鬓,换得秋霜。
菊影依帏,怜伊长耐宵凉。
旧巢燕子天涯侣,应念我清泪千行。
莫持觞。
吟断寒魂,拼取情伤。
桂枝香·次韵张荃漁翁何处,正柳露初晞,野烟迎面。
铁笛一声吹破,横江素练。
梦魂昨夜依孤艇,泛淡月,水星淩乱。
酒寒才醒,沙禽飞起。
彩霞煊烂。
两鬓星霜暗里换。
有双鹭苇边,偷听浩叹。
漫折芦花,消受一襟秋怨。
荒云寂寞丘山道,听长空雁唳凄咽,断肠旧浦,清歌寥落,当年欢恋。
长亭怨慢·同白石韵又春暗、愁云如絮。
水绕前村,草浓深戶。
斜径花飞,晚山空翠,冷如许。
沈郎归去,犹梦依珊瑚树。
月黑夜乌啼,见说有羁魂来此。
朝暮。
念行人渐远,空把心期自数。
怜伊桃杏,望软雨,淡风轻咐。
恐断魂、万一飞还,又零落、繁香无主。
忍重推、舞寒影柳,丝丝愁缕。
法曲献仙音·用白石韵寒雨连江,青山冥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Style of His Translation
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 内,保持原作之神韵 。 译笔流畅,文词华瞻 。
朱生豪(1912—1944)
From: Jiaxing,
Zhejiang province。
Occupations: poet 、
translator 。
Experience: *studied English and
To be or not to be - that is the question.
朱生豪: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孙大雨:是生存还是消亡,问题的所在。 梁实秋:死后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问题。 卞之琳:活下去还是不活,这是问题。 许国璋:是生,是死,这是问题。 王佐良:生或死,这就是问题所在。 方 平:活着好,还是死了好,这是个问题。
Julius Caesar 《裘力斯· 凯撒》
As Caesar loved me, I weep for him; as he was fortunate, I rejoice at it; as he was valiant, I honor him, but as he was ambitious, I slew him. There are tears for his love; joy for his fortune; honor for his valiant; and death for his ambition. 朱生豪的翻译: “因为凯撒爱我,所以我为他流泪;因为他是 幸运的,所以我为他欣慰;因为他是勇敢的,所以我尊敬他; 因为他有野心,所以我杀死他。我用眼泪报答他的友谊,用 喜悦庆祝他的幸运,用尊敬崇扬他的勇敢,用死亡惩戒他的 野心。”
ACHIEVEMENTS源自朱生豪所译 31种莎剧, 世界书局于1947— 1948年出版了《莎士比 亚戏剧全集》1—3辑 他所译的《莎士比亚戏 剧全集》是迄今我国莎 士比亚作品的最完整的、 质量较好的译本。
Remarkable Contribution
He was the forerunner and major translator to translate William Shakespeare’s dramas in China. He promoted the play and research of dramas in our country. What’s more, he made a remarkable contribution to the culture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Chinese literature in Hangzhong Zhijiang university in 1929.
* became an English
editor in Shanghai World Press in 1933
才子佳人 柴米夫妻
Former Resid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