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2024年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2024年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分数的认识与应用”。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掌握分数的定义、基本性质、简单运算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2. 培养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运算。

3.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数的定义、基本性质、简单运算。

难点: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分数卡片、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以分水果为例,引入分数概念。

将一个苹果切成四份,每份是多少?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

2. 新知识讲解(15分钟)(1)分数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2)分数的基本性质(3)分数的简单运算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2. 分数的基本性质3. 分数的简单运算4. 典型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数练习题:完成课后练习15题。

(2)实际问题:根据实际情况,用分数表示并解决问题。

2. 答案(1)练习题答案:见课后答案。

(2)实际问题答案:见课后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掌握较好,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烹饪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新知识讲解中的分数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简单运算3. 例题讲解4. 随堂练习5. 课后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的引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关键环节。

在引入分数概念时,应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如分水果、蛋糕等。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通用5篇精选全文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通用5篇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通用5篇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通用5篇教学是一种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生涯规划的过程,引导他们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并制定职业目标。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倍”的含义。

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份"、"几个几"和"几倍"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教学重难点:1、建立“倍“的概念。

2、理解“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铺垫准备出示算式:2 × 3师问:2 × 3表示什么?你能用简单的符号比如圆圈图、三角图等表示出来吗?请你在答题纸上画出来,看谁表示得最清楚,画得又快又对!1.学生画教师巡视2. 投影展示和订正(要画出3个2和2个3的意思)二、创设情境导入:出示花坛图片:同学们,小动物们今天要召开森林运动会了,小红、小丽和小明打算去那看一看,你们想去看看吗?那我们就一起跟随小红、小丽和小明去森林运动会玩一玩吧!刚一进运动会的会场,小红、小丽和小明就被会场门口漂亮的花坛吸引住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蓝花:2朵黄花:6朵红花:8朵师说:那么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蓝花和黄花好吗?提问:仔细观察蓝花和黄花,请你比较一下这两种花的数量有什么关系?生自由发言。

预设一:1.黄花比蓝花多4朵2.蓝花比黄花少4朵3.蓝花和黄花相差4朵4.蓝花再添4朵就和黄花同样多5.两种花一共有8朵6.黄花是蓝花的3倍预设二:学生没有说到:“黄花是蓝花的3倍”,教师直接说出“我还知道黄花是蓝花的3倍”进行引导)师: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我们已经学过可以求这两个数量相差多少,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者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2024年三年级下趣味数学教案

2024年三年级下趣味数学教案

2024年三年级下趣味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下册《趣味数学》第五章“图形的奥秘”,具体内容包括:章节5.1“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5.2“平面几何图形的拼组”,以及5.3“几何图案的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基本的平面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能够运用这些图形进行简单的拼组。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几何美的感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拼组。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平面几何图形进行创新拼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平面几何图形卡片、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美丽的几何图案,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案是由什么组成的吗?”2. 基本概念学习(10分钟)介绍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通过课件展示相关图形。

3. 实践操作(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发放平面几何图形卡片,让学生自己动手拼组不同的图案,并讨论其特点。

4.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一道关于平面几何图形拼组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平面几何图形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图形的奥秘2. 内容:5.1 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5.2 平面几何图形的拼组组合、分解、旋转等5.3 几何图案的美对称、比例、和谐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今天学习的平面几何图形,拼组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并简单介绍一下你的设计思路。

(2)尝试用不同的几何图形,创作一幅美丽的画作。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知识和拼组方法。

2024年小学三年级的趣味数学教案

2024年小学三年级的趣味数学教案

2024年小学三年级的趣味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五章《趣味几何》,具体内容为第一课时“图形的识别与分类”。

本章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并学会区分它们的特点及分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平面图形的名称及特点,能够识别并准确命名。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形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图形的分类及特点的记忆。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平面图形的识别和命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磁性教具。

学具:学生用图形卡片、剪刀、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各种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讲解基本平面图形的定义及特点。

(2)通过实物模型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各种图形。

3.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找出特点。

(2)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解答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学生用图形卡片,让学生独立完成图形的分类。

(2)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答案,并给予评价。

5. 小组合作(15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用剪刀和彩笔制作自己的图形创意作品。

(2)展示作品,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图形的识别与分类2. 主要内容:(1)基本平面图形的名称及特点(2)图形的分类方法(3)例题解答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本节课所学的五种平面图形,并简要描述它们的特点。

(2)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图形是我们今天学过的,试着画一画。

2. 答案:(1)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梯形。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图形的识别和分类掌握程度较好,但部分学生在图形特点的记忆上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下节课进行巩固。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和差问题的结构特征,研究和差问题解答的一般方法,并准确解答。

2、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理解用假设法将和差问题转化,完整口述思路。

3、优选方法,体会和差问题在解决生活实际中的作用。

(拓展)4、营造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探求问题特征与解答方法。

(情感)活动重点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能较熟练地列方程解"和差问题"。

活动难点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活动过程一、课前游戏(意图:感知和差问题的结构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大数与小数)写数猜数:学生选择1-9中的任何一个数,写在卡片上,算出与同桌卡片上数的和与差。

填入统计表中。

(同桌学生报数,全班猜数,教师输入,指导学生验证)教师填写后两列的和与差,和是100,差是20;和是168,差是32。

提出质疑:当和与差比较大时,还能猜吗?有必要去寻找方法.揭示课题:共同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就能找到大数和小数。

我们把这类题型称为和差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和差问题。

二、创境新授(意图:借助线段图,通过小组探究,理解假设法进行转化的三种方法)1.情景研究:理解画形结合图的意思,明确大数是苹果,小数是桔子。

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PPT三种方法配合进行分析与汇报。

体会三种假设的过程,感悟转化思想。

方法一:假设拿去了4个苹果,还有10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就相等了。

就是转化成了小数桔子的两倍。

再除以2就算出桔子的个数。

方法二:假设再拿来4个桔子,就有了18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也相等了。

就是转化成了大数苹果的两倍。

再除以2就算出苹果的个数。

启发: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点是第一种方法是和+差,第二种方法是和—差;相同点是都用了假设转化的方法,最后都除以2。

方法三:也可以将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然后将总数14平均分成2份,再用7+2或算出苹果个数,用7-2算出桔子个数。

(完整)三年级趣味数学活动教案

(完整)三年级趣味数学活动教案

(完整)三年级趣味数学活动教案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趣味数学活动提高三年级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度,并巩固他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

教学内容活动一:数学物理馆参观学生们将参观本地的数学物理馆,通过实际观察和互动展示,加深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在参观中,老师将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索各种数学原理和现象,例如光学、力学和几何等。

活动二:趣味数学游戏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分为小组,进行各种趣味数学游戏。

游戏旨在巩固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一些游戏的例子包括数独、数学迷宫和数学小测验等。

活动三:数学拼图大赛学生们将参加一场数学拼图大赛,比拼他们的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拼图题目将涉及各个数学领域,包括数列、计算、几何和逻辑等。

这个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巩固数学概念,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活动四:数学绘画比赛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使用数学概念和技巧,创作一幅数学相关的绘画作品。

绘画可以涉及几何图形、图表分析或数学公式等。

这个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将数学与艺术相结合。

教学方法本教案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探索式研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主动探索数学原理和现象。

-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 竞赛形式:通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 创造性活动:通过绘画比赛等创造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评估本教案将进行以下形式的教学评估:- 参观反思:学生将撰写一篇参观反思报告,记录他们在数学物理馆参观中的研究收获和体会。

- 游戏总结:每个小组将分享他们在趣味数学游戏中的表现和研究心得。

- 拼图比赛评分:根据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性,进行数学拼图比赛的评分。

- 绘画比赛评选:评委将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选,并选出最优秀的作品。

教学资源为了顺利进行这些活动,我们需要准备以下资源:- 数学物理馆的参观安排和导览手册。

- 趣味数学游戏的相关材料和道具。

小学三年级的趣味数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的趣味数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的趣味数学教案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以外,还有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以往我们的数学教学忽略了这一点。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小学三年级的趣味数学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小学三年级的趣味数学教案1《位置与方向》: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春季是运动的时节,我们同学们都很爱好运动,不久我校就会举行一次越野比赛,现在老师将越野图展现给大家。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出示越野图的起点和终点位置。

2、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你将从起点向什么方向行进?(方向标)加方向标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方向标画在起点的位置?(以起点为观测点)3、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例1的学习是让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时,可以与主题图的教学结合进行,通过情境使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活动中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索。

知道在出发点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吗?如果这样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确定方向准确吗?怎么样走会更加的准确?准确的可以说是东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东60°这样表示吗?在说具体位置时,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向。

——靠近哪个方向就把那个方向放在前面。

(距离1千米)如果没有距离又会怎样?1号点在起点的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1千米。

你学会表示了吗?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做一做呈现了小明家附近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通过方向与距离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

练习三第1、2题是相应的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练习。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提供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024年小学三年级的趣味数学教案

2024年小学三年级的趣味数学教案

2024年小学三年级的趣味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几何图形》,具体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分类,以及图形的拼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能够识别它们。

2. 培养学生图形分类和拼组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图形的分类和拼组。

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认识和识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模型等。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画图工具、七巧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各种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 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10分钟)介绍基本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模型,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3. 图形分类(10分钟)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按照边数和角度对图形进行分类。

4. 图形拼组(10分钟)利用七巧板进行图形拼组,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图形的组合与分解。

5. 随堂练习(10分钟)发给学生练习册,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练习,巩固知识。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平面图形的认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2. 图形的分类边数分类角度分类3. 图形拼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

2. 答案:见附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分类,但部分学生在图形拼组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图形创意设计比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图形分类的教学3. 图形拼组的教学4. 随堂练习的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情景,如生活中的各种图形、有趣的图案等。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1学习内容:“水桶和油桶”的问题学习目标:1.让学生增加对数学的兴趣,认识数学的多种形式。

2.另外教授一些数学计算的巧妙方法。

3.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发现并验证“水桶和油桶”问题的特征,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

4.利用简便方法,提高学生计算效率,更加高效的学习数学。

学习形式: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一、引入师:提出问题:你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吗?展台出示题目。

二、探究新知1.请同学们取出1号靶,认真观察(引导学生观察)2.小组交流,探究解决。

3.请同学们取出2号靶,尝试解决。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如果有的学生做出来,让孩子展示,教师给予赞赏;如果学生做不出来,充分调动组内力量,探究解决。

4.请同学们按照组内交流出的'方法各自解决。

(小组合作,互相帮助)三、课堂拓展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是不是觉得数学充满了奥秘呢?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网络上找很多有关“水桶和油桶”的知识,然后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去研究研究,好吗?今后老师会继续为你们介绍一些更有趣的数学现象,这些数学方法更贴近你们平时的数学学习,有助于你们更好地学习数学。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逻辑思考能力。

2)让他们学会通过思考与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

教学难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准备课堂上要讲的内容,预测提问环节所需要的使用的时间。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故事等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数学问题的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章节一:数字捉迷藏学习数字0-9的书写和认识通过捉迷藏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熟悉数字2. 章节二:有趣的图形学习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名称利用图形进行创意拼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3. 章节三:数学谜语学习解谜语的方法和技巧通过数学谜语,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4. 章节四:算式接龙学习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进行算式接龙游戏,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5. 章节五:数学故事会欣赏数学故事,了解数学历史和数学家的趣事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欲望三、教学方法1. 采用游戏、故事、谜语等多种趣味性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3. 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学生作业和实践活动,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五、教学时间1. 章节一:2课时2. 章节二:2课时3. 章节三:2课时4. 章节四:2课时5. 章节五:2课时六、章节六:分数的初步认识学习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通过实物分配和图示,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进行分数比较和简单的分数运算练习七、章节七:时钟和日历学习时钟的读法和制作简易时钟学习日历的构成和月份的变化练习时间的推算和事件的安排八、章节八:几何图形之旅复习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学习新的几何图形,如圆、椭圆、三角形等通过折纸、拼图等活动,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九、章节九:数学谜题挑战引入更复杂的数学谜题,如数独、逻辑谜题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分享解题策略,促进相互学习十、章节十:数学在我身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进行小调查,收集身边的数学故事或应用案例六、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具和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

2024年三年级趣味数学标准教案

2024年三年级趣味数学标准教案

2024年三年级趣味数学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包括分数的认识与简单计算,具体涉及分数的定义、分数的读写、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 学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分数的定义与读写,以及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分数卡片。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切水果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人分到的水果数量,引出分数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分数的定义,读写方法,并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给学生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展示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定义与读写2.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3.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3)应用题:小华有4个苹果,他要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他的2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用分数表示。

答案:(1)1/3: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2/5: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2份;3/4: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

(2)3/4 + 2/4 = 5/4;5/6 1/6 = 2/3。

(3)每个朋友能分到2个苹果,用分数表示为2/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分数的定义、读写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024年小学三年级下趣味数学教案

2024年小学三年级下趣味数学教案

2024年小学三年级下趣味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六章《分数与小数》的第三节,详细内容包括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读写、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分数与小数的初步转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能够读写分数,理解分数表示的意义。

2. 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并了解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换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分数与小数的转换。

教学重点:分数的基本概念,读写分数,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分数卡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水果切割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如何公平地将这些水果分给小朋友们?”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每个小朋友分到的水果部分。

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分数的基本概念,读写方法,并通过例题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3.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几道同分母分数的加减题目,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4. 知识拓展(10分钟)讲解分数与小数的转换方法,并进行相应的随堂练习。

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邀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进行分数运算演示。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读写方法。

2.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公式。

3. 分数与小数的转换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课后练习题第6、7、8题。

答案:(1)3/4 + 1/4 = 1;(2)5/6 1/6 = 2/3;(3)1/2 = 0.5。

2. 家庭作业:设计一个关于分数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和家人一起完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有关分数的数学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

三年级数学精品教案趣味数学精品教案

三年级数学精品教案趣味数学精品教案

三年级数学精品教案趣味数学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数学教材第九章《趣味数学》的第一节,详细内容包括数学游戏、趣味问题、逻辑思维等,通过实践活动和生活实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游戏规则,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数学游戏的规则理解和应用,趣味问题的解决方法。

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卡片。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例如:小猴子分桃子,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 新课讲解:(1)讲解数学游戏规则,进行实例演示。

(2)讲解趣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讲解逻辑思维方法,进行例题讲解。

3.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分享解题方法。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数学游戏规则2. 趣味问题解答方法3. 逻辑思维例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数学游戏题目。

(2)解答趣味问题。

(3)思考逻辑思维例题的拓展题目。

2. 答案:(1)数学游戏题目答案。

(2)趣味问题解答过程及答案。

(3)逻辑思维例题拓展题目的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进行数学阅读,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和趣味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同时,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的导入环节2. 新课讲解中的数学游戏、趣味问题和逻辑思维方法3. 小组讨论的组织实施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难度和答案解析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过程的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4篇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4篇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4篇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的: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竞赛、直观、游戏相结合式的综合教学法教具准备:学生准备三角形,圆形印尼(或圆片、三角形),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设计问题情景,引入新课:挂图出示:校园里有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花坛里五颜六色的花开了,招来了许多蝴蝶。

教师:图中有几只白蝴蝶有几只花蝴蝶花蝴蝶比白蝴蝶多几只学生:2只白蝴蝶,6只花蝴蝶,花蝴蝶比白蝴蝶多4只,白蝴蝶比花蝴蝶少4只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也说一句,花蝴蝶是白蝴蝶的3倍,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揭示今天的学习内容,板书:倍)二、谈话讨论共建倍的概念:教师:我把两只白蝴蝶看成一份。

(课件展示1个圈,把两只白蝴蝶圈上) 花蝴蝶有几个两只呢(课件展示3个圈,每两只花蝴蝶圈一个圈)花蝴蝶与白蝴蝶比:板书白蝴蝶有两只;花蝴蝶有3个两只当花蝴蝶的只数有3份白蝴蝶那么多时,我们就说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

(板书:花蝴蝶的。

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分组讨论: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你是怎样知道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学生:因为花蝴蝶的只数和白蝴蝶比,白蝴蝶有2只,花蝴蝶有3个2只,所以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

教师:肯定结论的正确性,对说出问题结论的同学给予表扬,并同时用贴图飞来2只花蝴蝶并且提出问题,现在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呢为什么学生:4倍,有4个2只教师:又飞来1只花蝴蝶和1只白蝴蝶,现在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呢为什么共同小结:要回答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就要看白蝴蝶有几只,把它看成一份,再看花蝴蝶的只数有几份白蝴蝶那么多花蝴蝶的只数,就是白蝴蝶的几倍。

三、集体练习:1、图片展示:教师:的个数是的几倍为什么老师:在黑板上摆教师:的个数是的2倍,谁会摆同学们拿出学具自己摆或用印尼在练习本上印。

2024年三年级数学教案趣味数学教案

2024年三年级数学教案趣味数学教案

2024年三年级数学教案趣味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三年级数学教材第四章《趣味数学》第二节,详细内容包括趣味数学的基本概念、数学游戏、数学谜语以及生活中的趣味数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趣味数学的基本概念,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通过数学游戏和谜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学游戏和谜语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趣味数学的基本概念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数学在生活中的趣味现象,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2. 教学新课(10分钟)(1)讲解趣味数学的基本概念,举例说明。

(2)通过数学游戏和谜语,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数学游戏和谜语的解题策略,分享解题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趣味数学2. 内容:(1)趣味数学基本概念(2)数学游戏与谜语(3)生活中的趣味数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练习题1、2、3。

(2)思考生活中的趣味数学现象,与同学分享。

2. 答案:(1)练习题答案见教材。

(2)生活中的趣味数学现象答案不唯一,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探索更多有趣的数学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小组讨论的引导和组织4. 作业设计及答案的指导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部分,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准确设定。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完整版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完整版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趣味数学》教材第三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及特征。

通过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名称、特点,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名称、特点,能准确识别各种图形。

2. 培养学生运用几何图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图形特征的识别及运用。

重点:掌握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名称、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几何图形模型。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介绍平面几何图形的概念。

(2)展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常见平面几何图形。

(3)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各种图形的特点。

3. 例题讲解:(1)通过具体例子,讲解如何识别各种图形。

(2)讲解如何运用图形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绘制各种图形。

(2)让学生根据图形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其他几何图形,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六、板书设计1. 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及特征2. 内容:(1)常见平面几何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2)图形特点:三角形:三边、三角、三条对称轴。

正方形:四边相等、四角相等、四条对称轴。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直角、两条对称轴。

圆形:半径相等、无数条对称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某个正方形的边长为5厘米,求它的面积。

一个长方形的长为10厘米,宽为6厘米,求它的周长。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为30°、60°、90°,求它的面积。

2. 答案:(1)图形略。

(2)正方形的面积为25平方厘米。

三年级趣味数学优秀教案

三年级趣味数学优秀教案

三年级趣味数学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分数的认识与应用”。

主要包括分数的定义、性质、简单运算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定义,理解分数表示的意义;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的运算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分数的定义、性质及其表示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分数卡片、实物模型、PPT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如切水果、分糖果等,让学生感受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分数卡片,探讨分数的定义及性质。

3. 例题讲解:讲解分数的简单运算,如加减法、乘除法,并配合实物模型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分数运算题目,并及时给予反馈。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概括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认识与应用2. 内容:分数的定义分数的性质分数的运算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3 + 2/5 = 4/7 1/2 =(2)应用题:小华有3个苹果,他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多少苹果?2. 答案:(1)3/15 + 6/15 = 9/158/14 7/14 = 1/14(2)每个小朋友能得到3/4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为下一节课“分数与除法”的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发现分数的应用,提高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与运用;2. 分数的定义、性质和运算的教学方法;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反馈;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2024年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通用

2024年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通用

2024年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趣味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的奥秘》,具体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拼组和图形的对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了解它们的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进行拼组、创造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图形的拼组和对称。

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认识和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剪刀、彩纸、胶棒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介绍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特征。

(2)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学会用图形进行拼组。

3.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图形拼组的方法和技巧。

(2)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进行创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所学平面图形。

(2)进行图形拼组练习,提高空间想象力。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展示自己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平面图形的认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图形的拼组方法:组合、对称等。

3. 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所学图形进行拼组,创作一幅美丽的画作。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在图形拼组和创作过程中的表现。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图形和对称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用其他材料进行图形创作,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4. 随堂练习的设计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难点:图形的拼组和对称图形拼组: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平面图形进行有创意的组合,这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2024趣味数学教案三年级

2024趣味数学教案三年级

2022趣味数学教案三年级2021趣味数学教案三年级1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重100千克的大米、投影片若干张(或用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沟通旧知。

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

(可以举例说明)2、填空。

1千克=( )克3千克=( )克1000克=( )千克5000克=( )千克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 )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一筐苹果约重20( )小兰体重约25( )一个鸡蛋约重50( )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 )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

师说:卡车的载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教学吨的认识。

(1)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买5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

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

(2)提问: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3)引导: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 40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可找几个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背一背,实际感受一下.) 像这样40个同学的体重约是1000千克,也是1吨. (板书:1吨=1000千克)(4)提问: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吨?一桶油重100千克,几桶油重1吨?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教师小结:40个同学的体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1吨。

2024年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完整版

2024年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完整版

2024年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分数的认识与应用”。

主要包括分数的定义、性质、简单运算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定义,理解分数的性质,学会进行简单的分数运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的定义及性质的理解,分数的运算。

教学重点: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关于分数的趣味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的认识与应用。

2. 新课导入(1)分数的定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分数,然后给出准确的定义。

(3)分数的运算:讲解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并举例说明。

3.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并及时给予反馈。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认识与应用2. 内容:(1)分数的定义(2)分数的性质(3)分数的运算(4)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应用题: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数的定义、性质及运算掌握情况,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分数与整数的联系,以及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重点关注细节:1. 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和难度梯度。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趣味性和相关性。

3. 例题和随堂练习的针对性和多样性。

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内容应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组织,确保学生能够逐步建立分数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活动内容:和差问题
活动目标:
1、了解和差问题的结构特征,研究和差问题解答的一般方法,并准确解答。

2、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理解用假设法将和差问题转化,完整口述思路。

3、优选方法,体会和差问题在解决生活实际中的作用。

(拓展)
4、营造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探求问题特征与解答方法。

(情感)
活动重点: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能较熟练地列方程解"和差问题"。

活动难点: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活动过程:
一、课前游戏
(意图:感知和差问题的结构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大数与小数)写数猜数:
学生选择1-9中的任何一个数,写在卡片上,算出与同桌卡片上数的和与差。

填入统计表中。

(同桌学生报数,全班猜数,教师输入,指导学生验证)
教师填写后两列的和与差,和是100,差是20;和是168,差是32。

提出质疑:当和与差比较大时,还能猜吗?有必要去寻找方法.
揭示课题:
共同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就能找到大数和小数。

我们把这类题型称为和差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和差问题。

二、创境新授
(意图:借助线段图,通过小组探究,理解假设法进行转化的三种方法)
1、情景研究:
理解画形结合图的意思,明确大数是苹果,小数是桔子。

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PPT三种方法配合进行分析与汇报。

体会三种假设的过程,感悟转化思想。

方法一:假设拿去了4个苹果,还有10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就相等了。

就是转化成了小数桔子的两倍。

再除以2就算出桔子的个数。

方法二:假设再拿来4个桔子,就有了18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也相等了。

就是转化成了大数苹果的两倍。

再除以2就算出苹果的个数。

启发: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点是第一种方法是和+差,第二种方法是和—差;相同点是都用了假设转化的方法,最后都除以2。

方法三:也可以将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然后将总数14平均分成2份,再用7+2或算出苹果个数,用7-2算出桔子个数。

这也是巧妙运用假设,将平均数运用到和差问题的解答中。

完整板书,规范学生对综合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
苹果:(14+4)÷2 桔子:(14+4)÷2 苹果:14÷2 +4÷2
=18÷ 2 =10÷2 =7+2
=9(只)=5(只)=9(只)
桔子:9-4=5(只)苹果:5+4=9(只)桔子:7—2=5(只)
或14-9=5(只)或14-5=9(只)
2、再理解方法:大数—差=小数的2倍,再除以2=小数
小数+差=大数的2倍,再除以2=大数
3、尝试应用:小强和爸爸年龄和45岁,爸爸比小强大25岁,爸爸和儿子各多少岁?
(1)读出两个信息与问题,课件展示线段图,学生空画。

(2)理解列式:假设爸爸少25岁就和小强年龄一样,小强和爸爸的年龄和45岁就变成了是45-20=20岁。

20岁表示是两个小强的年龄和,再用20除以2算出小强的年龄。

知道了小强的年龄,爸爸的年龄又怎样算呢?完整口述假设过程,上台板演,学生欣赏
(3)再次强调求和差问题的方法:解答和差问题你最感欣赏的方法是什么?
生:假设法生:(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4、巩固方法,准确填数:
回到猜数游戏,用假设法求出大数与小数:和168,差32。

和999,差111。

引导学生根据数据对第一组选择(和+差)÷2=大数的方法,对后一组选择(和-差)÷2=小数的方法。

三、探究变化
师:生活中还有许多和差问题。

小强在本单元测试中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

语文和数学各得几分?(一题多变,你能有几种转化的方法。

再判断分析。

)猜测语文与数学分数。

理解平均分数的意义。

A、数学:(96+8)÷2=104÷2=52(分)语文:96-52=44(分)
语文:(98-8)÷2=88÷2=44(分)数学:96-44=52(分)
对方法A进行反思和质疑。

寻找错误的原因。

B、数学:96×2=192(分)(192+8)÷2=200÷2=100(分)语文:192-100=92(分)
语文:96×2=192(分)(192-8)÷2=184÷2=92(分)数学:192-92=100(分)
C、数学:96+8÷2=96+4=100(分)
D、语文:96-8÷2=96-4=92(分)
怎样理解8÷2?
认真选择(机动题):大强和小强共有300元去买书,大强给小强50元两人的钱就一样多了,你知道大强和小强各有多少钱?
借助线段图来理解。

选择合理的算式。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记忆最深的是什么?评价同学或老师。

学习总结: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的问题就是和差问题。

解和差问题的策略很多,用假设法将大数转化成小数,(和-差)÷2=小数;或者将小数转化成大数,(和+差)÷2=大数;巧用平均数移多补少等。

五、欣赏变化
1、转化成3个大强
2、转化成3个小强
3、转化成3个爸爸
六、课堂延伸:
让我们在音乐中带着思考,将假设转化的思想,将优化选择的策略带回家,去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