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纲要知识的同化和保持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及论述(3)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及论述(3)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及论述2感觉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久性记忆)②前运算阶段2~7岁(自我中心性)③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运算思维的基本特点就是守恒)④形式运算阶段(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10.道德观:道德观是人与人之间所发生的道德活动、道德关系的看法和态度。
它是在道德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体系,发展较晚。
11.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五六岁)是前道德判断时期②第二阶段(七八岁)是他律道德发展时期③第三阶段(九岁以后)是自律道德发展时期。
12.美国柯尔伯格的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理论:把道德观念的发展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种水平。
13.准备状态:是指儿童身心发展达到适宜于学习某种事物的状态。
14.学习的概念:①广义,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或训练而获得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即有机体以经验方式引起的对环境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
②狭义,学生的学习属于狭义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其本身的特点。
15.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其本身的特点:①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主要是掌握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即间接的知识,它和科学家探索尚未发现的客观真理的认识活动是不同的。
②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是以掌握一定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为任务的。
③学生的学习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的知识经验,用前人的知识经验武装自己,所以不可能事事从头实践,重复原有的研究路线去掌握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
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服从于学习目的的。
④学生的学习不仅同人类发展中历史经验的形成过程和科学家探索客观真理过程有区别,而且和一般条件下人们进行学习也是不同的。
16.桑代克的学习的联结理论:他的观点被称为“尝试错误说”,简称“试误说”。
他认为学习就是在情境与反应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联结。
17.桑代克的情境与反应相联结的三大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教育心理学中的同化定义
教育心理学中的同化定义在教育心理学的广袤领域中,“同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
它对于我们理解个体如何获取知识、适应环境以及实现自身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同化,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将新的信息、经验或观念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使其成为自身认知体系的一部分。
这就好比一个装满了各种物品的柜子,当我们获得一个新的物品时,如果它能够与柜子里已有的物品相匹配或归类,我们就能够轻松地将其放入柜子中,这个过程就是同化。
举个例子,一个孩子已经知道了苹果、香蕉、橙子是水果。
当他第一次见到草莓时,他会把草莓也归类为水果,这就是同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原有的关于水果的认知结构并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只是在这个结构中增加了新的成员——草莓。
同化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
首先,个体必须具备一定的已有认知结构。
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新的信息就如同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无法找到归属。
其次,新的信息必须与已有认知结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或相似性。
就像前面提到的水果的例子,如果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水果,或者草莓与他所知道的水果完全不同,同化就难以发生。
同化在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帮助个体快速有效地处理新的信息,减少认知负担。
当我们学习新知识时,如果能够将其同化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我们就不需要从零开始建立新的认知,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比如,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已经掌握了加法的运算规则,那么学习乘法时,我们可以将乘法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加法,通过这样的同化,我们能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乘法的运算方法。
同化还与个体的认知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个体不断地接触新的信息和经验,他们的认知结构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通过同化,个体能够逐渐构建起更加复杂和完善的认知体系,从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适应能力。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同化的原理,并运用它来指导教学。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以便能够提供与学生现有水平相适应的新信息和学习材料。
教育心理学:同化与顺应
小编简言皮亚杰(Jean Piaget)认为智力的本质是适应,“智慧就是适应”,“是一种最高级形式的适应”。
他用四个基本概念阐述他的适应理论和建构学说,即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图式即认知结构;同化是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顺应是当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就要改变原有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需要的过程;平衡是主体发展的心理动力,是主体的主动发展趋向。
关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识既不起因于主体,也不起因于客体,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是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就是同化和顺应,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基本过程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
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我们可以把图式看成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
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的:同化、顺化和平衡。
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
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到头脑中原有图式之内,是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消化系统将营养吸收一样。
顺化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
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和重建,以适应环境,这就是顺应的过程。
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种较高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
如果用原有图式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应,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
皮亚杰认为图式的同化、顺应和平衡经过相互作用,推动认知活动的发展,图式正是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构成更高一级的形式。
认知的学习形式1、同化学习。
与较多的已有知识具有联系的新知识,可以把新知识放在大量的已有知识之中,将它们充分的建立联系,使新知识的意义与旧知识的意义融合在一起,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即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
《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同化和保持
《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同化和保持一、知识的同化用认知心理学的同化论来解释,意义学习的结果是获得心理意义,而意义的获得就是知识同化的过程。
认知同化是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
奥苏伯尔继承和发展了认知心理学的同化理论,对课堂学习作出了新的解释。
(一)认知同化论的历史渊源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只强调学习的刺激与反应间的外部行为,反对学习者头脑中内部机制的研究,认知心理学则强调研究学习者的内部心理机制,两者是对立的。
认知同化论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他们强调心理活动的内部组织作用,这是脑的动力学的基本原则,学习是通过"顿悟"来实现的,是在发现了事物间的关系后产生的。
托尔曼提出认知结构概念,把学习看作是形成符号-格式塔的过程,也就是形成认知结构或"认知地图"的过程,把人类的学习看作是指导行为的认知结构的变化。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把生物学中的同化概念引入心理学,开始用认知同化理论来解释儿童智慧的发展。
学习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反应的变化是通过个体内部的组织来实现对外界的适应。
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总是以个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为转移。
因此他说:"没有从零开始的行为,总是嫁接在以前的图式之上的。
"按发生认识论的观点说,图式或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功能的平衡来进行或发展的。
同化是将客体纳入主体已有的图式之中,引起图式量的发展。
不能同化则要改组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变化着的环境。
顺应引起图式质的变化,以更好地适应环境。
认知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的平衡来进行。
奥苏伯尔继承了发生认识论观点,把学习看作是认知结构的组织或形成,把发生认识论的同化和顺应归结为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认为命题学习中的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都是内部的认知过程,都必须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才能产生心理意义。
这种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就是新旧意义的同化过程,进而形成更加分化的认知结构。
命题学习中的下位学习(类属)、上位学习(总括)和并列结合学习,就是新知识获得意义的三种同化模式。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第二章1、准备性原则2、图式3、同化4、顺应5、平衡6、客体永恒性7、自我中心 8、集体独白 9、守恒 10、集中化与去集中化1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13、皮亚杰关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14、皮亚杰的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影响15、新皮亚杰理论,以及新皮亚杰理论与皮亚杰理论的区别和联系16、最近发展区 17、自我中心言语 18、支架式教学19、维果茨基的发展观及其对教学的影响20、支架式教学和最近发展区的关系2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与维果茨基的发展观的区别和联系22、发展危机23、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论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启发24、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与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的异同点25、经验论、先验论、建构论,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26、自我意识 27、自我概念 28、自尊30、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说3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32、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影响33、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34、吉尔吉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理论35、情绪智力36、学习风格及其对教学的意义37、认知风格37、科尔勃的关于学习风格的两维坐标理论38、常见的学生认知风格差异及其对教师教学的启示39、性别角色认同40、刻板印象与刻板印象威胁41、性别偏向42、双性化第三章1、教师的角色2、教学效能感3、教师控制点4、所倡导的的理论、所采用的理论,以及两者的区别和关系,以及区分两者对教学的意义5、罗森塔尔效应及其实验研究6、自我应验效应7、维持性期望效应8、教师专业发展9、新手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以及两者的区别10、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11、微格教学12、反思13、反思的成分、反思的环节、反思的方法,并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如何指导教师进行反思14、职业倦怠15、情绪衰竭16、去人格化17、低个人成就感18、教师职业倦态的主要特征19、教师职业倦态的形成因素及其对策第四章1、学习的界定2、学习的作用3、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4、智慧技能5、认知策略6、加涅的学习层级说7、奥苏贝尔的学习性质与分类形式及其对教育的启示8、内隐学习 9、外显学习10、终身学习、远程学习、机器学习、真实性学习11、真实性智力活动12、大脑发展的关键期、特异化和可塑性第五章1、经典性条件作用2、无条件刺激、条件刺激、无条件作用、条件作用、中性刺激3、狗分泌唾液的实验程序4、消退5、分化、泛化,以及两者的区别6、自然恢复7、高级条件作用8、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9、小阿尔伯特恐惧实验及结论10、联结主义11、桑代克的饿猫开迷箱实验程序及其结果12、桑代克的学习律13、斯金纳箱实验的程序和结果14、操作性条件作用及其与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区别和联系15、强化、正强化、负强化、一级强化、二级强化16、惩罚、Ⅰ型惩罚、Ⅱ型惩罚17、普雷马克原理18、强化程式19、不同类别的强化程式,以及在实际的教育中教师在强化时应遵循的原则20、消退与维持21、操作性条件作用和经典性条件作用中分化和泛化的异同点22、程序学习23、行为塑造24、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观25、参与性学习、替代性学习26、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27、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28、班杜拉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实验研究第六章1、苛勒的黑猩猩实验和实验结论2、顿悟说3、托尔曼的迂回路径实验以及结论4、符号学习理论5、潜伏学习6、潜伏学习实验以及实验结论7、布鲁纳的认知表征理论8、编码系统9、学习结构10、发现学习11、结构教学观及其原则12、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对教学改革的影响及其理论不足之处13、有意义学习14、惰性知识15、有意义学习的条件16、有意义学习的类型17、促进学生把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18、上位学习19、下位学习20、组合学习21、接受学习22、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区别23、先行组织者及其作用24、讲授教学的原则25、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26、加涅提出的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27、加涅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对学习过程所分的阶段28、讲授教学第七章1、建构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2、几种不同倾向的建构主义3、当代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4、学习共同体5、个人建构主义及其基本观点6、激进建构主义的理论观点及其缺陷7、生成学习理论8、初级知识获得和高级知识获得的差异及其教学启示9、乔纳森提出的知识获得的三个阶段10、随机通达教学及其理论依据11、认知灵活性理论12、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观点13、内化14、自下而上的知识、自上而下的知识,以及两者的区别15、分布式学习教学模式及其理论依据16、情境性认知17、情境性学习18、认知学徒制19、抛锚式教学20、支架式教学21、内在学习22、外在学习23、人本主义和认知学派的意义学习的区别24、罗杰斯的学习理论(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及其对教育的影响25、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理论的区别和联系第八章1、学习动机2、学习动机的作用3、动机、兴趣、需要、期待、诱因、态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4、耶克斯--道德森定律5、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6、外部动机7、内部动机8、奥苏贝尔的动机分类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及对教育的意义10、自我效能感11、效能期望12、结果期望12、自我效能感的功能和形成因素13、成就动机理论14、期望--价值理论(趋向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倾向)15、控制点16、内控、外控,及其对个体的信念的不同影响17、归因18、韦纳的归因理论19、韦纳的归因理论、不同的归因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20、能力实体观21、能力增长观22、表现目标23、掌握目标24、任务卷入的学习者25、自我卷入的学习者26、不同目标定向的学生的差异27、自我价值动机28、自我价值理论29、自我决定30、内化动机31、自我决定理论32、学习结果的反馈应遵循的原则33、习得性无助及其相关的实验研究34、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动机35、行为主义、认知学派、社会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在学习动机观点上的差异第九章1、知识2、知识的功能3、模式识别4、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以及三者间的联系5、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以及两者之间的转化6、知识的表征7、命题8、命题网络10、结构良好领域知识11、结构不良领域知识12、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13、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14、表象15、命题与表象的区别16、图式及其特征17、脚本18、产生式19、知识建构的机制20、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21、特征表理论22、原型理论23、原型24、概念的结构25、不同类型的概念26、获得概念的形式27、概念形成28、概念同化及其形式29、范例理论30、布鲁纳的概念形成实验及其理论31、概念学习的方式32、概括不足33、过度概括34、概念关系图35、错误概念36、概念转变37、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38、波斯纳的概念转变模型中概念转变的条件39、如何促进学生错误概念的转变40、迁移 41、顺向迁移 42、逆向迁移 43、正迁移44、负迁移 45、近迁移 46、远迁移 47、低通路迁移48、高通路迁移 49、特殊迁移 50、非特殊迁移51、不同类别的迁移及其区别和联系52、形式训练说53、相同元素说和共同要素说,以及两者的区别54、概括化理论并结合实验(水下打靶实验)说明55、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型56、转换--关系理论及相关实验57、现代迁移理论58、如何“为迁移而教”第十章1、技能及其特点2、技能和知识、技能和习惯的区别及联系3、动作技能、心智技能,以及两者的区别和联系4、专门心智技能5、一般心智技能6、技能的作用7、动作技能的特点8、粗大技能 9、精细技能 10、连贯技能 11、不连贯技能12、封闭性技能 13、开放性技能 14、动作程序图式15、波斯纳的动作技能形成的三阶段模型16、冯忠良的动作技能形成的四阶段模型17、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18、动作技能的遗忘进程及其与记忆的遗忘进程的比较19、练习曲线20、练习的高原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21、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形成五阶段模式22、冯忠良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23、心理模拟法的过程第十一章1、问题的分类3、结构良好问题、结构不良问题,以及两者的区别5、问题解决6、问题空间7、传统观点、信息加工观点以及现代认知学派观点的问题解决的模式8、问题表征9、算法式10、启发式11、手段--目的分析,及其与爬山法的区别12、一般问题的解决过程13、功能固着 14、反应定势 15、酝酿效应1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7、批判性思维18、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19、专家和新手的区别20、几种不同的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方法21、创造性思维22、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区别与联系23、创造性思维的特点24、创造性思维的过程25、脑激励法26、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方法第十二章1、学习策略及其特征2、麦克卡对学习策略的分类3、元认知及其成分4、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和策略5、认知策略6、元认知策略7、资源管理策略8、元认知和学习策略的关系9、自我调节学习10、复述策略11、前摄抑制和前摄促进12、倒摄抑制和倒摄促进13、过度学习14、复述策略15、精细加工策略16、总结精细加工策略,并举例说明17、组织策略18、总结组织策略,并举例说明19、元认知知识20、元认知控制21、元认知计划策略22、元认知监控策略23、元认知调节24、时间管理策略25、学业求助策略(执行性求助和工具性求助)26、总结几种常见的学习策略,并举例说明27、PQ4R法28、几种有代表性的学习策略教学模式第十三章1、品德2、品德的结构3、品德发展的实质4、社会规范学习5、对偶故事法6、道德两难故事法7、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以及不同阶段的区别8、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9、精神分析学派的道德情感理论10、自居作用11、内疚12、移情 (共情)13、亲社会行为14、社会学习理论关于道德研究的三个经典实验及其结论15、模仿学习16、冯忠良关于品德内化过程的三阶段论17、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18、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19、品德综合培养方法,并结合实际例子具体说明其中一种方法20、不良行为21、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并结合自身情况谈谈如何矫正不良行为第十四章1、教学目标2、行为目标表达法3、认知目标表达法4、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及其评价方式5、情感目标水平及其学习结果6、动作技能目标水平7、任务分析8、行为--内容矩阵表9、教学模式10、直接教学11、直接教学的教学过程及其适用条件12、探究学习13、萨奇曼的探究训练模式14、基于问题学习(PBL)及其特征15、在PBL中,如何向学生呈现问题的情境16、PBL的基本环节17、合作学习18、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19、几种合作学习模式20、个别化教学21、程序教学22、直线式程序、分支式程序24、掌握学习、独立学习26、适应性教学27、几种主要的个别化教学模式及其各自的优缺点28、几种主要的课堂空间设计形式,并分析其利弊29、三种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及其各自优缺点30、认知负荷31、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影响因素32、教学媒体33、计算机辅助教学第十五章1、课堂管理2、课堂氛围3、课堂的特征4、课堂管理的阶段5、课堂管理的目标6、教学时间的4个层次7、参与结构8、如何设计课堂规则和程序9、在开学前几周,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老师10、问责制11、团体警觉12、教师如何鼓励学生投入学习13、如何预防常见的课堂不良行为14、如何处理常见的课堂不良行为15、如何应用后果来消除不良行为16、学生课堂上出现不良行为的原因及其对教学的启示17、行为矫正及其具体程序18、以家庭为背景的强化19、整班代币强化20、集体绩效系统?21、如何矫正不良行为第十六章1、学习评定2、学习评定的功能3、如何通过学习评定结果来激励学生4、课程本位评定5、几种学习评定的模式及其特征6、布鲁姆提出的诊断性评定、形成性评定、总结性评定,以及三者的异同7、常模参照评定、标准参照评定,以及两者的区别8、良好评定的指标9、如何根据评定方式来进行教育决策10、标准化测验11、标准化测验的类型12、斯坦福--比奈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13、几种常见的成就测验14、标准化测验的优缺点15、标准化测验的新进展16、教师自编测验及其与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区别20、构造性反应题21、教师自编测验的题目类型和具体的试题形式22、真实性评定及其类型23、概念图24、案卷分析25、操作评定26、几种不同的评定结果的方式。
《教育心理学纲要》:概念掌握的分析
“掌握”⼀词,⼀般是指理解、巩固和应⽤。
关于概念的掌握,可作如下的分析。
(⼀)概念掌握的性质概念的掌握也就是获得了⼀定事物的概念。
概念既是由符号或语词所代表的具有共同的关键特征的事物,则概念的掌握就是获得了按⼀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进⾏反应的能⼒。
如⼉童掌握“球”的概念,就是他获得了球的关键特征:⼀般是圆形;⽤于游戏和运动。
前者可以被观察到,后者则是在使⽤中才显现出来的功能。
球,除关键特征外,还有⽆关特征,如球的⼤⼩、颜⾊、质地等。
关键特征决定事物的分类,⽆关特征则否。
所以,概念的学习有两个⽅⾯:⼀是关键特征的认识;⼆是分类根据的理解。
此外,凡概念都有例证,球,有肯定的例证,⼀切包含该概念的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如篮球、⾜球等就是。
⼀切不包含概念的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就是否定例证。
柚⼦、西⽠就是球的否定例证,对此能作出区别,才算掌握了球的概念。
所以,掌握概念实质上是获得了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同时也意味着能区分概念的关键特征与⽆关特征、概念的肯定例证与否定例证。
因此,如叫⼉童把球拿出来,⽽他也能做到时,这并不能说他已具有球的概念,因为他拿的是代表他所说过的特殊的球。
但如果给他看⼀个他没有见过的球,他能说出“球”来,还能将外形似球⽽不是球的物体如柚⼦从球中分出来,这时才能说他掌握了球的概念。
据此来设计试题,以检查⼉童掌握概念的程度是必要的。
(⼆)概念掌握的基本形式奥苏伯尔认为,⼉童获得概念有两种形式,即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并指出概念同化是学⽣获得概念的最基本的形式。
他分析了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这两种形式所包含的不同⼼理过程,也阐述了概念形成之所以不能作为学⽣获得概念的主要形式的道理。
1.概念形成所谓概念形成,是指从⼤量的具体例证出发,在⼉童实际经验过的概念的肯定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法抽取⼀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
如学前⼉童获得“叔叔”这个概念,就是在他们实际接触爸爸的弟弟中,随着⼤⼈告诉他们要称呼为“叔叔”后,逐渐形成的。
湖南师大教科院学前教育《教育心理学》第九章 知识的学习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过程观
建构主义视角的知识学习
知识学习过程的三个阶段: 1.知识的生成与理解
2.知识的整合与深化
3.知识的应用与迁移
第一节 知识的分类与表征
主要问题: 1.什么是知识?知识有何功能? 2.知识有哪些类型?教育心理学关注哪些分类模式? 3.知识有哪些形态?不同的知识是否具有不同的表征方 式? 4.知识是怎样建构的?新旧知识是如何双向建构并且不 断增进学习的?
3.元认知与迁移:元认知技术影响迁移
4.基于问题空间假说的迁移理论:问题空间与认知技能(解决问题的程序与 技能)
三、为迁移而教——促进学迁移 的教学策略
1.整合学科内容:增强横向迁移 2.加强知识联系:增强纵向迁移
3.强调概括总结:扩大迁移范围
4.重视学习策略:增强正向迁移 5.培养迁移意识:消解负向迁移。
1.对原有概念不满:认知冲突的积累
2.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懂得新概念的的真正含义 3.新概念的合理性:相信新概念 4.新概念的有效性:看到新概念的价值
四、促进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促进概念转变的教学过程:1.揭示、洞察学生原有的概 念;2.引发认知冲突;3.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调整原来的 看法或形成新概念。 1.创设开放的、相互接纳的课堂气氛; 2.倾听、洞察学生的经验世界; 3.引发认知冲突; 4.鼓励学生交流讨论。
5.产生式
产生式包含了“如果某种条件满足,那么就执 行某种动作”的知识,表明了索要进行的活动以及 发生这种活动的条件,具有自动激活的特点。 产生式是程序性知识的主要表征方式。程序性 知识的在获得之初是以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在变 式练习的条件下就转化为产生式的表征方式。
四、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教育心理学》我国关于知识掌握的阶段理论
以上述理论为基础,并结合我国教学的实际,我们提出了知识掌握的领会、巩固、应⽤三阶段理论(冯忠良,1992,1998)。
我们认为,要掌握知识,⾸先应领会知识,然后应在头脑中将领会的知识加以巩固,从⽽在实际中去应⽤这类知识,以便得到进⼀步的检验和充实。
领会、巩固、应⽤是知识掌握中的三个基本环节,⽽其中的直观、概括、具体化等认知动作和识记、保持等记忆动作是实现这三个环节的核⼼。
研究表明,知识的领会是通过对教材的直观和概括来实现的,知识的巩固是通过对教材的识记与保持来实现的,⽽知识的应⽤则是通过具体化过程来完成的。
关于其具体内容,我们将会在后续的三章中专门探讨,这⾥我们先来讨论⼀下知识掌握过程中各种⼼智动作间的关系。
从知识掌握的五个基本⼼智动作的内在联系来看,它们不是五个彼此分隔开的相互独⽴的阶段,⽽是既有联系、交叉、渗透的⼀⾯,⼜各⾃具有相对的独⽴性的⼀⾯,从⽽形成了⼀种“套环式”的结构(图13-5)。
图13-5 知识掌握的基本⼼智动作的关系从三个认知动作的关系来看,教材的直观、概括、具体化是知识掌握中的三个主导性的环节,它们之间存在着前后的相继连续关系。
直观是起点,概括居于中间,具体化与概括相衔接。
另外,这三个认知动作间⼜存在着部分交叉与渗透的关系。
⾸先,直观中包含部分的概括,即直觉的概括,但并⾮完全重叠,合⼆为⼀。
其次,具体化中也存在着概括,即具体事物的同化或类化(由抽象到具体的概括)。
具体化是在概括的基础上进⾏的,是概括所得的抽象知识的具体应⽤。
但具体化不能以概括来代替,因为具体化在检验与发展认识上有独⽴作⽤。
从两个记忆动作的关系来看,教材的识记与保持之间亦存在着交叉渗透关系,保持需以识记为前提,识记中⼜包含着部分保持的要求。
但识记与保持彼此具有相对的独⽴性,因为识记了的东西并⾮都能持久保持,除⾮不断克服遗忘,进⾏及时、必要的复习和巩固。
从知识掌握过程中的认知动作与记忆动作之间的关系来看,直观、概括、具体化中都渗透着识记与保持。
《教育心理学纲要》:知识的同化和保持
知识的同化和保持一、知识的同化用认知心理学的同化论来解释,意义学习的结果是获得心理意义,而意义的获得就是知识同化的过程。
认知同化是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
奥苏伯尔继承和发展了认知心理学的同化理论,对课堂学习作出了新的解释。
(一)认知同化论的历史渊源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只强调学习的刺激与反应间的外部行为,反对学习者头脑中内部机制的研究,认知心理学则强调研究学习者的内部心理机制,两者是对立的。
认知同化论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他们强调心理活动的内部组织作用,这是脑的动力学的基本原则,学习是通过“顿悟”来实现的,是在发现了事物间的关系后产生的。
托尔曼提出认知结构概念,把学习看作是形成符号—格式塔的过程,也就是形成认知结构或“认知地图”的过程,把人类的学习看作是指导行为的认知结构的变化。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把生物学中的同化概念引入心理学,开始用认知同化理论来解释儿童智慧的发展。
学习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反应的变化是通过个体内部的组织来实现对外界的适应。
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总是以个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为转移。
因此他说:“没有从零开始的行为,总是嫁接在以前的图式之上的。
”按发生认识论的观点说,图式或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功能的平衡来进行或发展的。
同化是将客体纳入主体已有的图式之中,引起图式量的发展。
不能同化则要改组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变化着的环境。
顺应引起图式质的变化,以更好地适应环境。
认知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的平衡来进行。
奥苏伯尔继承了发生认识论观点,把学习看作是认知结构的组织或形成,把发生认识论的同化和顺应归结为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认为命题学习中的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都是内部的认知过程,都必须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才能产生心理意义。
这种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就是新旧意义的同化过程,进而形成更加分化的认知结构。
命题学习中的下位学习(类属)、上位学习(总括)和并列结合学习,就是新知识获得意义的三种同化模式。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知识的性质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学习过程第4章知识的性质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4.1学习目标1.用实例解释广义知识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2.举例说明本章介绍的几种陈述性知识表征理论的优缺点;3.举例说明陈述性知识学习的四种认知过程在课堂学习与教学中的体现;4.根据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规律,为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提出建议或分析评价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案例。
4.2复习笔记一、知识的性质(一)知识的定义与类型1.知识的定义主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贮存于个体内即为个体的知识,贮存于个体外即为人类的知识。
知识的本质是信息在人脑中的表征。
2.知识的类型(1)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①陈述性知识,用于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三个阶段:a.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出现新的意义的建构;b.新建构的意义储存于长时记忆中,如果没有复习或新的学习,这些意义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出现遗忘;c.意义的提取和运用。
②程序性知识,用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三个阶段:a.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相同。
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第一阶段学习的是陈述性知识,即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前身是陈述性知识;b.通过应用规则的变式练习,规则由陈述性形式转化为程序性形式;c.程序性知识发展的最高阶段,规则完全支配人的行为,技能的执行达到相对自动化的程度。
(2)哲学的显性知识(明言知识)与默会知识显性知识是能用语言文字(包括数学公式、图表)等诸种符号表达的知识;默会知识是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知识。
陈述性知识也就是显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中有些是个体不能意识到和用言语表达的,也就是默会知识。
(3)广义知识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广义的知识”是涵盖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知识概念。
(二)陈述性知识的心理表征1.命题与命题网络理论(1)定义“命题”指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由系词把主词和宾词联系而成。
在认知心理学中,命题是指语词表达的意义的最小单位。
同化 心理学概念
同化心理学概念在教育心理学中常考的同化一共有四处分别是: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观中强调人与环境平衡的方式之一是“同化”;奥苏贝尔的认识主义观点中的“同化说”;迁移的种类中的“同化性迁移”,概念获得的主要方式“概念的同化”。
下面就来分别的剖析下这三种同化。
第一皮亚杰的“同化”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
婴儿通过对物体的抓取、摆弄等动作获得关于物体的知识,从而认识物体。
而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叫做图式。
而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到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适应分为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指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景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
说的通俗一点,同化就是个体不改变认知结构的方式去认知客观世界,是一种量的充实,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例如:学习完了水果的定义,再去给学生讲解香蕉、苹果等具体的水果的含义,这个过程就是同化的过程,因为学生学习了苹果,香蕉只是起到对水果这个概念的一种充实,并没有使水果的定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皮业杰的同化相当于是奥苏贝尔知识种类中的下位学习。
第二奥苏贝尔的“同化”奥苏贝尔认为,学生能否习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他只强调新旧意义的相互作用,并没有强调新学习内容和旧学习内容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所以奥苏贝尔回来同化包含了上位学习、下位学习以及并列组合学习。
例如,先学习鸟的定义,利用鸟的定义来理解各种鸟;或者先学习各种鸟,再来理解两种定义;学习质量,再来学习能量,这三种都是同化学习。
第三迁移的种类中的“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
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之知识的保持_毙考题
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之知识的保持第六章知识的学习第三节知识的保持一、记忆系统及其特点1、瞬时记忆指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 2秒)。
2、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
(短时记忆的信息既有来自感觉记忆的,也有来自长时记忆的,它一般包括两个成分:1) 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
其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7 2个组块。
如果信息得到及时复述,则可能转入长时记忆系统而被长久保存;否则会很快消失;2) 一是工作记忆,指长时记忆中存贮的、正在使用的信息,是将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提取出来解决当前问题的过程。
2、长时记忆1)概念: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这是一种永久性贮存。
从1 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
其信息的来源大部份是对短时记忆的内容进行深度加工的结果,但也有由于印象深亥而一次获得的。
信息贮存方式是有组织的信息系统。
2)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统一的记忆系统的三个不同的信息加工阶段,而不是非此即彼的记忆种类。
任何信息都必须经过瞬时记忆、短时记忆才可能转入长时记忆,没有瞬时记忆的登记、短时记忆的加工,信息就不可能长时间贮存在头脑中。
二、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1、遗忘及其进程对此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早进行了系统的研发。
为了对结果进行数量分析,并排除过去经验的干扰,他采用了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
艾宾浩斯采取重学法,又称节省法)来检验记忆的效果。
其研究结果被绘制成曲线,这就是百余年来一直被广泛引用的经典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2、遗忘的理论解释1)痕迹衰退说这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古老的解释,按照这种理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命题:6.3知识的保持
第三节知识的保持在人们利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同化了新知识,使其得到理解,并在认知结构的适当位置固定下来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使这些知识在记忆系统中保持和储存的问题。
一、记忆系统及其特点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人脑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记忆的内容。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保持和回忆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
(一)瞬时记忆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
信息贮存的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完全保持输入刺激的原样,而且有一个相当大的容量。
如果这些感觉信息受到特别注意,就会进入短时记忆;而那些没有受到注意的信息,则会很快变弱而消失。
当然,如果刺激极为强烈深刻,也可能一次性印人长时记忆系统。
(二)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
短时记忆的信息既有来自瞬间记忆的,也有来自长时记忆的,它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7±2个组块。
如果信息得到及时复述,则可能转入长时记忆系统而被长久保存,否则会很快消失;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忆,即指长时记忆中贮存的、正在使用的信息,也是将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提取出来解决当前问题的过程。
在工作记忆中,来自环境的信息与来自长时记忆的信息发生了意义上的相互联系,从而使人们能够进行学习和作出决策。
(三)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的记忆,这是一种永久性贮存。
它的保存时问较长,可以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
其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的内容进行深度加工的结果,但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获得的。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命题:6.1知识学习概述
中学教育⼼理学考点命题:6.1知识学习概述第六章知识的学习第⼀节知识学习概述掌握知识是学⽣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也是学校智育的核⼼任务,因此知识的学习是教育⼼理学研究的⼀个中⼼问题。
⼀、知识的类型(⼀)知识的含义要想知道什么是知识学习,就要先了解什么是知识。
根据现代认知⼼理学的观点,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其实质是⼈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知识的分类1.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所谓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以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平。
感知是⼈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映。
表象是⼈脑对从前感知过但当时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
所谓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其中,概念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
命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规则、原理、原则,它表⽰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2.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这种分类模式是由现代认知派⼼理学家安德森等⼈根据⼈们学习知识的信息加⼯过程的研究结果⽽提出来的。
由于反映活动的侧⾯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能⽤⾔语进⾏直接陈述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前学校教学传授的丰要是这类知识。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它主要⽤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智技能和认知策略两个亚类。
⼼智技能是运⽤概念和规则对外处理的程序性知识,主要⽤来加⼯外在信息。
认知策略是运⽤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主要⽤来调节和控制⾃⼰的加⼯活动。
⼆、知识学习的类型所谓知识学习就是新符号所代表的观念在学习者⼼理上获得意义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第6章:知识的学习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考试大纲解读:1、识记知识、知识直观和知识概括的类型、记忆的三个系统。
2、理解知识及知识学习的分类、提高知识直观效果的方法、提高知识概括效果的方法、遗忘规律及遗忘的原因。
3、比较三种知识直观方式的优缺点,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重难点提示:1、知识的类型.2、知识学习的类型。
3、三种知识直观的类型。
4、知识的遗忘及原因。
◆重点内容归纳:1、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2、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
3、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由认知心理学家。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4、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分类。
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命题学习是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5、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根据新知识与个体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分类。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是在已经形成的某些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6、知识学习: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提取三个阶段。
在知识学习的三个阶段中,应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分别是知识的同化、保持和应用.7、知识学习的作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学生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8、知识直观: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主要有三种直观形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新整理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教育心理学中的易混淆概念
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教育心理学中的易混淆概念(一)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景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
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式扩充),是量的变化;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式改变),是质的变化。
(二)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依存型的学生: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
(三)沉思型与冲动型沉思型个体在问题解决时常常不急于说出自己的看法,而是先对各种可能的答案进行分析,解决问题时往往强调精度而非速度;例如,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话音刚落,小学生举手回答的问题。
冲动型个体则常常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强调速度而非精度。
例如,高中生回答问题。
(四)辐合型和发散型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和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正确的解答。
发散型认知方式则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例如,司马光砸缸。
(五)同时型与继时型继时型认知风格在解决问题时,能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一个步骤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前后顺序;同时型认知风格在解决问题时,采取宽视野的方式,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兼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
例如,初中生小敏在解决问题时,习惯于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步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先后顺序,小敏的认知方式属于继时型。
同化的概念心理学
同化的概念心理学同化,这在心理学里可不是个陌生的词儿。
您想想,咱们的生活就像一个大染缸,各种经历、观念、知识都往里倒,而我们就在这五颜六色的混合中不断改变和适应,同化就是这个过程中的一部分。
同化到底是啥呢?简单说,就是我们把新的信息、经验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里,就像把新的拼图块拼到原来的拼图上一样。
比如说,孩子一开始知道苹果是红色的、圆圆的,当他看到一个新的红色、圆圆的水果,他可能就会认为这也是苹果,这就是同化在起作用。
您可能会问,同化这玩意儿对我们到底有啥用?那用处可大了去啦!它能让我们更快地理解和处理新事物。
好比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装知识的柜子,同化就是把新的知识按照已有的分类放进去,多方便啊!不然每次遇到新东西都得重新造个柜子,那不得累坏啦?同化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
要是新的东西和原来的认知差别太大,那可就不好同化啦。
就像您一直以为自行车都是两个轮子的,突然给您一个三个轮子的自行车,这可就不好往原来的概念里放喽。
而且,同化也不是一锤子买卖。
咱们的认知在不断发展,同化的过程也在不断变化。
小时候觉得能飞的就是鸟,长大了才知道还有飞机呢!这不就是我们的认知在不断同化新信息的过程吗?同化在我们的学习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老师教新知识的时候,如果能和我们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那我们学起来是不是就容易多啦?这就是利用了同化的原理。
再比如说,我们在工作中遇到新的任务,如果能从过去的经验中找到类似的部分,是不是就能更快上手呢?这也是同化在帮忙呢!同化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顺应是一对好兄弟。
有时候同化不了,就得顺应,改变原来的认知结构来适应新情况。
就像我们的思维世界,同化是在原有基础上添砖加瓦,顺应就是推倒重来重新建造。
总的来说,同化在我们的心理世界里就像个默默工作的小工匠,不断把新的东西融入到我们已有的认知大厦中,让我们的思维越来越丰富,理解世界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您说同化是不是很神奇?。
教育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各种心理活动和心理规律的科学2.同化: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同化是指主体将外界信息直接纳入自己现有的图式之中,成为自身的一部分的过程3.顺应:是指机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必须建立新图式调整现有的图式,引起图式质的变化,使机体适应环境4.最近发展区: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往往有差距,前者水平不及后者高。
这一段距离或差距,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最近发展区5.学习: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过程6.正强化:建立操作反应时,在有机体作出一个操作反应后,如果呈现某一后继刺激物,有机体的操作反应概率增加,那么刺激产生的作用称为正强化7.负强化:建立操作反应时,在有机体作出一个操作反应后,如果撤走某一刺激物,有机体的操作反应概率增加,那么刺激产生的作用称为负强化8.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得条件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和规律9.替代强化:指观察者通过观察榜样而产生的间接性强化10.陈述性知识:是主要反映事物的形态,内容及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11.程序性知识:是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操作步骤,说明“做什么”、“怎么做”问题12.下位学习:指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在包摄和概括力内水平上高于新知识,因而新旧知识之间构成一种类属关系,所以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13.上位学习:指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了若干观念,在此基础上学习包摄程度更高的知识,这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1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的程序规则和调控方式,它不是具体可操作的学习方法,而是较概括的学习方式15.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16.成就动机:是在个体的成就需要基础之上产生的,激励个体对自己认为有价值得或重要的工作了一去做并且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17.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产生积极影响的主观判断和期望18.教学设计: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进行设计,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19.教学媒体:指教学过程中用于传播教学内容的载体和通道20.教学模式:是以一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以及方法策略体系,它对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学习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意义)?教育心理学作为师范院校学生学习和各级师资培训的一门必修课程,对提高教育者的专业素质,丰富和完善其知识结构,更好地探讨和解决教育中的心理问题,搞好教育工作与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育心理学中的同化定义
教育心理学中的同化定义同化这个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严肃?但它就是咱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挺有趣的现象。
想想看,小时候你第一次看到红色的苹果,觉得它又大又圆,还特别好看。
你当时可能心里想着:“哇,这个东西好像是水果界的明星!”于是,你就把它放在脑海里,和其它的水果,比如香蕉、橙子一块儿存着。
之后再见到其他苹果,你就自然把它们也归类到“苹果”这个大家族里,没错,这就是同化的作用。
咱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同化新知识,生活就像是个大拼图,而同化就是把这些拼图块儿按理想的方式拼到一起。
哎,感觉像是在玩一场无尽的游戏,挺有趣的。
再说说学校里,老师讲课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当老师讲到新知识时,往往会用一些你们已经熟悉的例子来说明,这就是同化的智慧所在。
比方说,老师讲解生物课,提到细胞的时候,可能会说:“细胞就像咱们的家,每个细胞都有不同的功能,就像咱们家里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
”听到这些,学生们就会觉得亲切,容易记住。
这种将新信息和旧知识连接起来的方式,真是妙极了。
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大家有没有玩过那个“猜词游戏”?一个人描述一个词,其他人猜。
这个时候,描述的人会用一些大家都熟悉的东西来帮助猜,比如:“这个东西是水果,大家都喜欢吃。
”这时候,大家脑海中肯定会浮现出各种各样的水果,然后猜中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
这个过程也体现了同化的精神。
我们不断将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相结合,形成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络,感觉像是在编织一张知识的网,让信息飞来飞去。
同化不仅在学习中起作用,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离不开它。
比如说,买衣服的时候,店员可能会问你:“你喜欢什么风格的衣服?”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想起自己以前买的那些衣服,心里想着:“我喜欢这种颜色,之前的那件我穿得特别好看。
”于是你就会自然而然地选择类似的款式,这就是同化在购物中的表现。
人们总是喜欢选择熟悉的东西,毕竟,谁不想在衣橱里找到让自己感到舒适的宝贝呢?同化不仅仅是学习和选择的问题,它还有一种温暖的归属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的同化和保持一、知识的同化用认知心理学的同化论来解释,意义学习的结果是获得心理意义,而意义的获得就是知识同化的过程。
认知同化是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
奥苏伯尔继承和发展了认知心理学的同化理论,对课堂学习作出了新的解释。
(一)认知同化论的历史渊源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只强调学习的刺激与反应间的外部行为,反对学习者头脑中内部机制的研究,认知心理学则强调研究学习者的内部心理机制,两者是对立的。
认知同化论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他们强调心理活动的内部组织作用,这是脑的动力学的基本原则,学习是通过“顿悟”来实现的,是在发现了事物间的关系后产生的。
托尔曼提出认知结构概念,把学习看作是形成符号—格式塔的过程,也就是形成认知结构或“认知地图”的过程,把人类的学习看作是指导行为的认知结构的变化。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把生物学中的同化概念引入心理学,开始用认知同化理论来解释儿童智慧的发展。
学习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反应的变化是通过个体内部的组织来实现对外界的适应。
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总是以个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为转移。
因此他说:“没有从零开始的行为,总是嫁接在以前的图式之上的。
”按发生认识论的观点说,图式或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功能的平衡来进行或发展的。
同化是将客体纳入主体已有的图式之中,引起图式量的发展。
不能同化则要改组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变化着的环境。
顺应引起图式质的变化,以更好地适应环境。
认知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的平衡来进行。
奥苏伯尔继承了发生认识论观点,把学习看作是认知结构的组织或形成,把发生认识论的同化和顺应归结为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认为命题学习中的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都是内部的认知过程,都必须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才能产生心理意义。
这种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就是新旧意义的同化过程,进而形成更加分化的认知结构。
命题学习中的下位学习(类属)、上位学习(总括)和并列结合学习,就是新知识获得意义的三种同化模式。
奥苏伯尔提出的这些同化模式描述了人类认识是如何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新的认识的图景,它体现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这样的辩证法思想。
(二)认知同化论的基本观点1.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是学习新知识的关键不论是代表学习还是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都是以早期获得的实际经验为基础的。
没有潜在意义,即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即便有逻辑意义的学习和意义学习的心向,也不可能获得新的心理意义。
所以奥苏伯尔说:“假如必须把一切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我就要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要求“弄清楚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
特别是“囊括性观念”一旦形成,便具有以下的特点:(1)特别适合后继的学习任务,并可建立直接的关系;(2)有牢固地固定新学习的心理意义;(3)通过这一共同的知识点,可以组织有关知识,使新旧知识得以联系起来;(4)能充分解释教学材料的细节,使其具有潜在意义。
这些特点说明:原有的适当观念是学习新知识的关键。
2.新的意义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产物命题学习中三种同化模式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不同关系的表现,下位学习是下位关系的学习;上位学习是上位关系的同化;并列结合学习是并列学习关系的理解。
奥苏伯尔提出的意义学习的原则是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就是科学知识群中纵向和横向同化的体现。
新旧观念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有潜在意义的观念转化为实际的心理意义,同时使原有认知结构发生量变和质变。
可见,同化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论。
3.有意义的保持和遗忘是认知同化的继续认识有简缩的趋势,通过认知同化过程,掌握了有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比记住大量事实更为经济、省力,也便于利用。
所以,通过意义学习获得的概念和原理是不容易忘记的。
基本概念越来越加深,知识也越来越巩固,而具体事例却被有意义地忘记了。
有意义的保持,也就是一种不断进行改组和重新结合的过程,即认知同化的过程。
有意义的遗忘,也是继续同化的结果,认知同化贯穿意义学习的始终。
在事实上,知识的掌握是通过理解、巩固和应用来进行的。
掌握的核心是透彻的理解。
认知同化论是关于如何理解事物的理论。
二、知识的保持知识的保持开始于知识的习得,表现在知识的再现中。
奥苏伯尔认为,认知同化贯穿意义学习的全过程,认知结构变量对知识的保持有重要的影响。
(一)意义学习的三个阶段奥苏伯尔认为,一个完整的意义学习过程,包括有顺序的三个阶段。
(1)习得阶段,即获得新知识的意义阶段。
如前所述,各种类型的意义学习,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即知识同化,获得了新的心理意义。
而新意义在具有一定强度和从同化它的观念中分化出来的可分离性时才能保持。
所以,习得阶段的结果是获得具有分离强度的心理意义。
(2)保持阶段。
这个阶段,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仍在继续。
新知识不是原封不动地贮存在认知结构中,而是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和组织,以构成新的认知结构。
它同概念化过程一样,有一种压缩和简约的趋势,“书越读越薄”。
但一定强度的可分离性是意义学习中保持的机制。
因此,如在获得新意义后不加复习,就会自动地产生记忆还原,即新意义向同化它的原有较稳定而清晰的观念还原,这是通过遗忘性同化产生的意义性遗忘。
与机械性遗忘不同,由于一个概念在同化中已获得改造,枝节性内容的遗忘并未导致实质性知识的损失,所以奥苏伯尔认为意义性遗忘是积极的,而机械性遗忘,由于不能使原有认知结构发生改造,所以它是一个导致知识纯粹损失的消极过程。
即便如此,由于遗忘性同化,新知识的分离强度逐渐下降,在可分离性完全丧失时,则新意义就遗忘了。
可见,保持与复习是不可分的。
(3)再现阶段。
学习者把保持的意义提取出来,即为再现,也包括再认。
要使被同化的材料再现,它们的分离强度必须超过一定的最小值。
这种分离强度的最小值称可利用阈限。
如处于可利用阈限以下,就难以再现或再认。
再现是需要时知识的提取,提取的可能性在于它的可分离性。
如新意义的分离强度不变,学习者在再现时的情境、动机和情绪,都能影响再现的效果。
(二)认知结构变量对保持的影响奥苏伯尔把认知结构定义为一个人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或一个人在某个知识领域的观念的内容与组织,亦即个人的知识结构体系。
认知结构变量是指个人认知结构内容与组织的特点,它对意义学习的保持有决定性的影响。
奥苏伯尔提出三个主要的认知结构变量。
1.可利用性在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是影响意义学习和保持的第一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
认知结构中处于较高概括水平的观念,对新的学习就能提供相应的关系和固定点,从而产生类属、总括和并列结合的学习。
如果没有,那就只好机械地学习。
如果认知结构中只有一些肤浅的不完全适合的观念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就将出现不很适当的相关类属或并列结合的同化,其结果,新知识不能有效地被固定在认知结构中,从而引起不稳定和含糊的意义,并导致迅速的遗忘。
有时,有了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但由于学习者未能充分利用,结果也会出现机械学习。
为此,在学习材料正式呈现之前,介绍一些引导性材料是必要的。
它比学习材料更一般、更概括,而与学习材料关联,使学习任务清楚明了,它就充当了新旧知识联系的“认知桥梁”,奥苏伯尔把它称为“组织者”,由于它的呈现一般是先于正式要学习的材料,故又称“先行组织者”。
2.可辨别性新的学习内容与同化它的原有观念的分化程度是影响意义学习和保持的第二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
这里的分化程度,即上述的分离性,作为认知结构变量,就是可辨别性。
如果新的学习内容不能同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清楚地分开,那么获得的新意义最初的分化程度就很低。
因为记忆有还原的趋势,所以这种很低的分化程度就会很快丧失,使新意义被原有的稳定意义所代表,从而出现了遗忘。
可见,只有那些可辨别的意义,才有长久保持的潜力。
所以,提高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可以促进意义学习与长时记忆。
3.稳定性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包括它的清晰性,是影响意义学习和长久保持的第三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
如果这种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不稳定而且模糊不清,它不仅不能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关系和有力的固定点,而且会影响新的观念与原有观念的可辨别程度。
稳定性有赖于概念的充分发挥。
在意义学习中,若提供的例证太少,概念便不能充分掌握。
在充分掌握概念的基础上,加强了原有知识的稳定性,也提高了原有知识的清晰度,这样就可以促进意义学习的保持。
(三)影响遗忘的各种因素从意义学习过程三个阶段来分析。
在习得阶段,导致不良记忆的主要因素,往往是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观念本身的性质和学习者的人格特点。
如果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本身不稳定、不清晰,也就没有可辨别性,或者甚至根本没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用来同化新知识,那么从学习的开始就可能出现含糊、混淆和错误的意义。
另一个原因是学习者个人的偏好或定势,它们会导致不同学习者对同一材料作出选择性的强调、忽略或歪曲,这都能产生记忆的错误。
在保持阶段,新旧知识继续在相互作用,因此,认知结构变量,即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和清晰度等将继续发挥作用。
所以,意义学习将以三种方式提高保持的成绩:(1)新观念被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稳定观念所固定,从而获得了稳定性;(2)新观念与原有观念建立了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使保持期间避免了类似材料的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干扰作用;(3)新观念以特殊形式结合在认知结构中,使检索减少了任意性,从而成为更有条理的过程。
但由于这个阶段同化过程仍在继续,如不加以复习,新意义将自动地向原有的观念逐渐还原,出现了擦去痕迹的遗忘性同化。
再现阶段,影响遗忘的因素有新旧知识的分离程度、学习者当时的动机、程序及情境。
在分离程度的可利用阈限以下,习得的材料就难以利用,即不能再现或再认。
影响可利用阈限的因素:一是再现法与再认法的要求不同而异,前者要求高阈限,后者要求低阈限;二是在许多内外因(情绪、态度、动机、竞争等)影响下,阈限值本身就有波动。
如可利用阈限升高,回忆成绩就会降低;消除上述临时性因素,就可提高回忆效果。
如临时怯场,引起回忆上的困难,就是由于竞争的情境、过强的动机、慌乱的态度和紧张的情绪造成的。
这些因素的消除,就能回忆起当时不能再现的内容。
总之,在意义学习中,知识的保持,其心理机制仍然是认知同化的过程,亦即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同化中,决定因素是认知结构变量,重要的是它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与稳定性等。
此外,还有动机、情绪、材料、情境等因素。
以上是就意义学习的特点来作心理分析的。
在别的学习中,则又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