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的几点思考
一、《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该书的简单介绍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的作者是加拿大教育家马克思·范梅南,此书由李树英译。
马克思·范梅南是北美“现象学教育学”的领袖人物之一的,该书是当代西方现象学教育学的经典之作,在北美和欧洲拥有广泛的读者,在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书于1991年在加拿大和美国同时出版,随后不久,便被译成了西班牙、挪威、朝鲜等不同语言的译本。
认真拜读完马克思·范梅南的这部著作,感触颇深,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而且这本书绝对有珍藏的价值。
书中有许多经典的句子,犹如夜幕的星星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例如,当孩子在呼喊我们的时候,他们是在召唤我们;儿童需要安全和保护,才能去冒险;教育学的行动和反思就在于不断的识别对于某个具体的孩子或一群孩子来说什么是好的、恰当的,什么是不好的、不恰当的;爱和关心孩子是教育学的条件;教与学的关系不只是奔向目的的手段,他在他自己的存在中找到了它自身的意义;它是一种充满了痛苦和欢乐的强烈情感;任何一种教育学理论如果不提供一种应付日常生活中矛盾的视角,就不会令人满意;孩子的成长就是学会生存;教师是站在关心孩子的位置上的人;生活故事激发了教育学的反思;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教育学是一种机制的调和艺术等等。
他以独到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和敏锐的教育经验,从“现象教育学”的角度,以教师、父母和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原材料,对教育学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十分深刻和有益的思考,并提出了许多新型教育学思想和概念,如“教育机智”、“教师替代父母的关系”、“教育的情绪”、“教育生活的体验”等等引起了很大的影响。
本书的宗旨是反思教育,本人由于教育实践缺乏,仅从受教育的角度来提出几点思考。
二、《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读后的一些思考
(一)一种研究范式:现象教育学
首先介绍一下现象教育学(phenomenological pedagogy)的主题内容涉及三方面: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教育实践性智慧;教育研究中儿童的价值及定位。
现象教育学的特征:①寻求对儿童真实生活的体验。
②现象教育学研究中的“现象”指事物本身的真实存在。
③重视对生活经验的意义进行描述。
④范梅南现象学教育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的实践。
“生活世界”是现象学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我们现实的生活于其中的世界,这是相对于科学世界而言的。
什么是“生活世界”的教育学呢?也就是我们日常接触的教育学都是以成套的理论知识呈现的,“生活世界”的教育学则存在于鲜活丰富的教育活动中。
作为一种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不断发展改进的教育学,“生活世界”的教育学中的教育者不仅是实践者,同时也是教育的研究者。
“生活世界”的教育学既然要求回归生活,那么,从事实际教育工作的教师就是最重要的研究人员,他们能真正的接触到真实的教育生活,了解孩子们的真实需要,并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每一个孩子面临的问题给与及时的回应,在实践中形成具有自己教育特色的教育模式。
可以看出,现象教育学研究偏重生活实践,这种实践是与所有儿童普遍相关的,力致于解决日常实际问题的,国内的教育学研究多偏重理论研究,从理论到理论,与实践破裂开来!教育著作也是如此,对初学者或在校师生读来都是一种枯燥,阻碍了后学者对教育学学习的兴趣与愿望,所以单讲理论的教育学是没有前途的,没有发展后劲的。
由此转换研究范式尤为重要: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在生活中挖掘教育意义,升华教育理论,使教育理论真正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生活有指导意义。
(二)一种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
本书所讲述的观点都是围绕以学生中心,尊重个体价值,崇尚个性自由。
传统的教育目的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单向的知识输出者,学生是一个静态体,没有明确的重视学生。
当哲学领域探讨到人的存在及人的主体性时,教育领域也作出了与时俱进的反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培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这个“人”不仅身体健康,知识完备,更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良知、同情心等优良品质。
当前的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正是以这种思想为指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创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认清教师的角色:教
室不再是“一言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促进者,而不再是单纯的灌输者、控制者,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但是再怎么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都不为过,重要的是不卑不亢,不能极端化。
当下流行的一种观点,“走下讲台,蹲下身子讲课!我认为教师的尊严威信仍是不可丢的,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肤浅地体现为一种“蹲”的形式,它是一种态度,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同情、使命感,在课堂中,把这一思想极端化,不敢管学生,课堂放任自流,教师身为育人者却变得畏畏缩缩。
如果这一思想成了“紧箍咒”,束缚住了教师的手脚,这就彻底违背了我们改革的初衷!如著名的杜郎口模式,他没有传统的课堂:方方正正的讲桌,整整齐齐的课桌,教师学生一问一答……似乎一切都井然有序!他改革后就是教室四面墙全是大黑板,教师讲授15分钟后,由学生提问发言,自由地去黑板上做题,学生就成了课堂的主角!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
陶行知说:“教育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活动!”因此,教学是一种双向的表达过程。
教师的“善的、好的”愿望与儿童的真实体验结合起来,这才是一种有效地教育行为。
比如对于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教师本着“这是为你好”的思想,对有点小错误的孩子罚站,抄课文来实施惩罚,孩子也许感受到的是老师厌恶、不喜欢他,而不是想到“这些都是老师为我好”。
所以学生的主体性更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育不能想当然。
(三)一种视角:生活体验的角度
本书中力图揭示一种全新的教育学。
这种教育学不是我们平时所接触的一门学科,或平时所理解的教学或课程。
这里的“教育学”本身就是一个美好的词,它指儿童与成人间的积极影响,一种善的,美好的动机。
文中“教育学”的概念是描述性的,它是一种意向,一种对孩子的良好生存和真正成长的关心。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的争论最早在斯宾塞与杜威。
斯宾塞认为“教育是生活的准备。
”一切教育都是为未来完美生活做准备,他提出了“五指”课程:第一种是关乎人类健康的学科:生理学;第二种是人们生存的手段:物理、化学、地理等等;第三种是为人父母的学科:心理学,教育学;第四种是用来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政治学、历史学;第五种是用来陶冶性情、娱乐目的的:音乐、美术、绘画。
这些课程都是与未来生活有联系的,对未来生活有实用价值的。
杜威主张“教育是生活的体验。
”教育蕴藏在生活中,教育的目的不是功利
化的,它不依赖于政治、经济,它有它本身的目的,这一目的是围绕儿童兴趣在生活的体验中得到的。
以后,范梅南从这一独到的视角----生活体验的视角来剖析教育学。
杜威来华讲学后,中国就开始推崇杜威学说,也先后涌现出陶行知、梁溯明等一批教育实干家,抛起一阵平民教育运动,在实际生活中推行教育。
但中国的教育骨子里信奉的恰还是斯宾塞“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今天的生活只是手段,未来的才是目的,所以目前的教育有些“功利化”,有用的就学,无用的或高考用不着的就不学。
当前讨论的“文理分合”的问题,其实就是关于什么样的只是需要学习,一切目的为了高考,只学文或理,或从简单的会考制度做卡口,都会遗漏掉本身对我们很有用的知识。
现在提倡终身教育,教育贯穿于生活中,高中阶段学好文理打好基础,也有利于终身教育的学习。
(四)一种理念:替代父母的关系
这种理念本身是一种非常美好的希望。
文中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
教师也应该同父母一样来思考:为什么要有孩子?孩子们在他的生活中有何意义?将教育看作是“替代父母”的工作来进行思考。
将教育学表述为pedagogy,从“替代父母”的关系这层来说,pedagogy就是成人与孩子关系的核心所在。
因此,教师就有了“替代父母”的责任:对孩子关心,给与孩子充分的爱,对孩子充满责任感,关心孩子的自身及其发展,使我们的心向着孩子……
这从一方面体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紧密联系。
当前社会的价值感普遍缺失,危机感加重。
工作调动、人际关系给家庭带来了不稳定,家庭的分合,吵闹给孩子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视的。
孩子需要安全感和稳定感,当家庭不能为孩子提供这些时,学校可以做一些弥补来保护孩子健康的成长。
在这里,在爱与关心孩子这方面,学校教育更多地是一种补充,是家庭教育的一种延伸。
但这真是一种美好的希望,是我们期望看到的。
但在中国人口众多的情况下好像还不能很快的实现。
虽然我们已经很努力的缩减班级规模。
提倡小班教学。
但目前经调查来看,大学平均师生比为1:18,高中平均师生比为1:22,职业教育方面老师更匮乏。
达到1:45.所以教师远远不足,一个教师需要面对接近20个学生,无法实现对每个孩子的关心,仅仅教学,日常学校管理及个人家庭生活已经占去了很大的精力了,所以如此的“大班教学”影响到了教师及学校关心每
一个孩子的能力,即使是现在的幼儿园,每班除学科教师外还配备了生活老师,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同时还会模糊教师的责任,学科教师除了教学,还管不管孩子的生活,这算不算他们的责任?这都是一些应该的思考的问题。
因此,在中国这种特定的情况下,如何快速高效的了解孩子的生活经历背景,给与孩子及时恰当的关心呢?建议在开学前做一个关于生活经理背景的初始性测验,这个测验不是关注学生的知识准备水平、当前的学习程度如何,而是一种对于孩子身心的全方面的了解,如:你目前的家庭状态是怎样的?你对此有何感受或期望?成长经历中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你有没有很多朋友,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你希望老师是一个什么形象?等等这些问题,侧重孩子的家庭、朋友、性格方面的,将一个刚刚出现在眼前陌生的孩子熟悉起来。
同时注意测验的秘密性,维护孩子脆弱的心灵和敏感的自尊心。
(五)一个重点: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不可以事先计划的,它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而形成的一种教学修养,是教师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个人学识长期积累后自然形成的,是一门教学的艺术。
文中的教学机智主要在教学活动中,有些突发事件也需要教师的机智。
如5.12地震中反应快速跑出教室的“范跑跑”,更多的是舍弃个人安危首先想到救孩子的平凡的教师,这是两种不同的机智,前者出于自身,后者源于对孩子的爱。
这种爱是突发状态下更经得起考验。
在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中保护孩子也列为了其中一项,在突发事件面前,如何保护弱小的孩子,这不仅需要爱更需要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能将损失率降到最低。
1985年比较有影响的李滇西老师的公开课《我的老师》,这节公开课的评价是“语言干净而富有感染力,学生思维活跃,做到了以学生为主题”的好评。
但李滇西老师在课堂中突发的小事件的处理并不是一种真正的机智。
后来他反思说:“这是一堂虚假的公开课,也许赢得了“好评”,却失去了学生!”因此,这只是一种仅仅为了自我的一种虚假的机智。
课堂教学是一首流动的诗,随时都会有不确定的因素带来新的生成的音符。
这个时候,我们离不开教学机智,灵动的教学机智,会奏出精彩的乐章;生硬的教学机智,则可能会弹出“杂音”乃至“噪音”。
如何培养一种真正的教学机智呢?
①热爱学生,以情促教。
陶行知说过,我们加入到儿童的队伍里去成为一员,不是敷衍,不是假冒的,需要真诚的,在感情方面和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
因此,教学机智首先需要一颗爱学生的心。
热爱学生首先要有激情、有责任心、有智慧。
一个有激情的教师,能使学生感受到真善美的存在,感受到向上的力量。
有责任心意味着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
一个有智慧的教师首先是有知识的人,拥有广播的科学文化知识、新兴的各种学科知识、精神的专业知识、科学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知识;一个有智慧的教师还是有能力的人,有高强的思维能力、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独特的创造能力。
总之,一个高素质的教师,能以激情燃烧激情,以智慧启迪智慧。
以责任心滋养责任心;一个高素质的教师,能以激情感染学生,促进学生的成长;能以智慧感化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能以责任心感动学生,促进学生的完善。
②思维的敏捷性与独创性。
教学机智不是实现计划好的,它是临场的一种表现。
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课堂可能会冷场或者弄得乱糟糟的而无法进行。
因此,敏捷的思维是创造精彩课堂的一个条件。
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的其它品质高度发展的结果,它表现在能迅速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思维的速度和效率上不循序渐进,而是保持较大的思维跨度,以最快的速度攻克未知。
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必须坚持:l、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现熟能生巧。
2、课堂听讲超前思维,抢在老师讲解之前进行思考,把课堂接受知识的过程变成思维训练的活动。
3、定时作业,有意识地限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不是天生的,而是靠教师逐步逐渐培养出来的。
思维的独创性表现为思路开阔,灵活新奇,独特,有丰富的想象,善于联想,长于类比;在心理上还表现为有强烈的创造愿望。
只有创造才能在竞争中生存,思维的创造性品质是当今时代最为重要、最可贵的一种品质。
易受传统解题方法的约束,不能接受那些违反“常规”的解题捷径,也是缺乏思维独创性的表现。
思维功能高效率的基础是思维结构的高度完善,促进学生形成最佳思维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思维的创造性功能。
而善于构造,是创造性
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各种类型的题目、解法均有繁简之别,许多学生只满足于做出来,而不愿在解题技巧方面作深入探讨、致使解题速度缓慢,这是大多数学生的弱点,不能不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如果在解题中多留神各种解法,多启发诱导,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一些简捷明快的解法,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
如果照本宣科,照析例题,硬套公式,题愈做愈死,越学越怕,思路越走越窄。
故此应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发挥独创性。
每个人都会面对: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一件事,到底应该怎样思考才是正确的,作为教师思维必须具有独创性。
人生有无数个第一次,如果总以是“第一次”为由,原谅自己的过错,你的创新思维的火花永远不会闪现。
③丰富的知识
首先来看一下教师的知识结构: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教师所教的学科和专业是他用以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必备的基础。
对所教学科的知识有比较系统而透彻的理解,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以及在本学科方面作出过重大贡献的著名科学家、学者的生平事迹要有所了解;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还必须“育人”。
教师为了获得向学生施加全面影响的手段和才能,就应该拥有比较广泛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教师仅仅有了广博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能够把这些知识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还要善于“科学育人”。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良好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修养,懂得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个性和品德形成的一般规律以及如何根据这些特点和规律教育学生。
再者教师不能止步不前,在知识上要有源头活水,不断思考,不断学习。
以前说要给学生一桶水,教师就要有一杯水;现在要求教师要在知识上更新,要有源头活水。
当今知识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知识的一体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再高的分化的基础上走向高度统一。
所以一门单科教师是不足够的,也是不能满足学生知识需求的。
教师应广泛涉猎书籍,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博采众长,关注新知识。
教育家康内尔曾说过:现代社会非学不可,非善学不可,非终身学习不可。
当代传媒信息技术的发展,获得信息的渠道的多样化,使得学生的问题也越来越
灵活和多样,所以教师要做一个综合的、博学的教师,从而避免仅仅成为“教书匠”。
④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的再认识、再思考、再探索、再创造,以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教学行为、教学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促进能力发展的一种批判性思维活动。
它可以对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教学机智、教学创新等进行真实记录与思考。
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
”由此可见,反思对于一名教师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应该赋予每一项教学活动以思考的翅膀,让反思伴我成长。
那我们应怎样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自我反思呢?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反思一下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自己还有没有改进的地方!只要不断的自我反思,才能走上教学的智慧之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达到预先设计的目标,反思在课堂中突发事件的处理,反思教学过程的改革与创新等等。
做到及时反思、及时整理,并提升成规律性的东西,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这样不断改进、完善,反思优劣、扬长避短,不断提高。
反思是为了更好的创新。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没有止境的。
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变革自己的教学行为,做课程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教学的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这样在问题中找到不足,掌控教学,逐步提高教学水平。
课堂上的教学机智,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和向往的。
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感悟、经历吧!
三、我们应该做什么
这就是整本书的魅力所在,我们读进去一边感悟一边反思,当我们从书中走出来后、我们看待教学、学生就是另一种视角了,作为刚踏入研究道路的我们,在书本中寻求自己的感悟,在实践中找准自己的模式,这就是我们当下应该做的了也是我们进入科学研究之路的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