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学前儿童的言语和思维.

合集下载

第六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

第六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

52
非语言策略 是儿童理解句子的一种策略,指儿 童在理解句中某些词时,常根据参 照物的特点和自己对事物的预期来 理解词义的策略。
53
四、语用技能的发展
语用技能是指交谈双方根据语言意 图和语言环境有效地使用语言工具 的一系列技能,包括说者和听者两 方面的技能 1.说话的语用技能的发展
2. 听话的语用技能的发展
儿童语言发展又称语言获得,指的是 儿童对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的获得。 语言发展是从儿童在1岁左右说出第 一批真正能被理解的词开始。以词为 界划分为语言准备期和语言发展期。
3
第一节 语言准备期 ——前言语阶段
4
语言准备期也称前语言期,分产 生和理解两方面的准备。
5
一、语言产生的准备 ——语音的发展
二是由一个动宾结构和一个主谓结构套在一起,动宾结构 中的宾语充当主谓结构中主语的递系句。
三是句子中的主语或宾语中又包含主谓结构的句子。
44
(3)复合句(2-3岁)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关联比较密切 的单句合起来构成的句子。中国儿童2岁开 始说出为数极少的简单复句,4到5岁发展 较快。 有联合复句和主从复句。
27
使用范围缩小原因的解释
产生使用范围缩小现象的原因是儿 童对某类事物的基本属性尚未达到 适当的抽象概括水平。
28
2.形容词
儿童使用形容词发展过程的特点:
(1)从物体特征的描述到事件情境的 描述。 儿童最早使用的是描述物体特征的形 容词。其中颜色词出现较早,但各种 颜色词不同时出现,其顺序:红;黑、 白、绿、黄;蓝;紫、灰;棕。
8
出生1个月以后的婴儿,哭声逐渐带 有 条件反射 的性质,出现了 分化 的 哭声。不同刺激引起的哭声也明显 不同。2个月大的婴儿在舒服的时候, 能发出 ai、a、e、ei、ou、nei、ai 、 i等音。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第六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第六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第六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主要问题:1.感知觉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2.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3.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4.促进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因素。

从这一章起,我们开始进入学前儿童认知发展部分的学习。

正式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弄清“认知”和“认知发展”这两个概念。

认知,是人的全部认识过程及其品质的总称。

它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方面。

由于人对客观事物(自然、社会、人)的特征和性质、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以及它们对人类及自身的意义的认识都是依靠认知活动来完成的,因此,它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认知发展,是指人一生中认识活动的变化。

在学前心理学中,具体是指学龄前儿童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形成及其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规律性变化。

所谓认知结构的变化,指的是构成儿童认知活动整体的各种成分(如感知觉、记忆、思维等)在整体结构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所谓认知能力 (即智力)的变化,则是指儿童认识活动各方面的“能力特质”的发展规律,以及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的形成。

第一节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感知是认知活动的开端。

如果用信息加工论的观点来看待整个认知过程,那么,“认识自感知始”这一点,就变得更加清晰。

信息加工理论把人的认知过程看作是一个信息的接受(输入)、编码、储存、提取(输出)和使用的过程,有点像计算机的整套运作程序。

在这个程序中,信息的输入是第二个环节。

而人接受信息是靠感觉和知觉来进行的。

如果没有感知觉这个联系大脑和客观现实的通道,“心理”就会为成一片荒宪'的沙漠、一个沉寂的死港。

感知觉在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呢?一、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感知觉属于心理活动中较低级的形式。

尤其是感觉,它仅仅是身体内部或外部某种刺激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进而经传入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而产生的一种单一的心理映象。

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 第六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与教育

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 第六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与教育

研究表明,儿童的记忆效果与其对事物的兴趣密切相关。如果事物能引起儿童 的学习兴趣,他投入的热情就高,主动性强,记忆的效果也好;反之,如果是被 迫的、缺乏兴趣的学习,其记忆效果就差。
因此,幼儿园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尽可能采用生动、形象和富有趣味的 材料,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提高记忆效果。另外,教师 还可以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活动,最好能够让儿童参与其中并亲自动手 操作,同时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积极鼓励他们,这对培养儿童的记忆力有很大帮 助。
(一)胎儿和新生儿的记忆
人类个体在胎儿期就已经有了记忆,并在出生后表现出了再认的能力。 新生儿记忆的一个主要表现是建立条件反射,即对条件刺激物形成某种稳定 的行为反应。另一个主要表现是对熟悉的事物产生习惯化,即随着刺激物出现频 率的增加而对它的注意时间逐渐减少甚至消失的现象。
(二)1岁前婴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3—6岁是儿童有意记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儿 童的无意记忆,更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有意记忆。教师或家长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 可以经常向儿童提出具体、明确的识记任务,并对记忆的结果给予适宜的评价, 以激发儿童有意识记的积极性。
记忆策略的运用是提高记忆水平的关键之一,是否运用记忆策略、记忆策略是 否运用得当会直接影响儿童的记忆效果。为了提高记忆效果,教师或家长可以教 给儿童一些记忆策略,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记忆的方法。
(四)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交互使用
儿童的无意注意缺乏目的性、计划性,且不能持 久,因此教育教学活动不能单独使用无意注意,还需 要发展儿童的有意注意,实现两种注意的转换。
在组织儿童的活动时,首先用有趣的活动、生动 的语言或形象直观的教具引起儿童的无意注意。随着 活动的深入,教师要善于用语言提出预设的活动要求, 以发展其有意注意。

第六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

第六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

第六章儿童语言的发展基础知识:1、语言产生的准备;语言理解的准备。

2、语音的发展;词义的发展。

3、句子的发展;语言技能的发展。

基本理论:1、环境论。

2、先天决定论。

3、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

基本技能:1、掌握语言产生的准备、语言理解的准备、语音的发展、词义的发展。

2、学会掌握句子的发展、语言技能的发展、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

第六章儿童语言的发展教学目标与要求:本章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儿童是如何掌握如此复杂的语言结构和语用技能的,对于该问题的了解,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珍贵资料,如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儿童语言讲稿矣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很多帮助。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儿童获得语言的基本规律和特征,例如儿童年龄同语言发展的关系,儿童思维能力和语言发展的关系,儿童环境和语言发展的关系等。

再次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儿童语言获得理论。

教学主要:以讲授和自学相结合。

儿童语言发展又称语言获得,指的是儿童对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的获得。

主要指口头语言中的说话和听话。

言语是双向的活动过程,包括对语言的接受和发出。

但是在儿童言语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两种过程并不完全是同步的,感知和理解语言先于语言表达的发生发展。

换句话说,儿童语音知觉发生发展在先,正确语音发生发展于后。

语言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有生理发育正常的儿童都能在出生后四至五年内未经任何正式训练而顺利地获得听、说母语的能力,其发展的速度是其他复杂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所不能比拟的。

研究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为:1、通过对儿童语言获得的研究可以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提供依据,为思维和语言关系这个理论问题提供资料;2、语言发展研究的结果还可为幼儿语言教材的编写和语言教学提供依据,并可用作诊断儿童个体语言发展速度和水平的指标。

第一节语言准备期语言准备期也称前语言期。

一般把儿童出生到能够说出的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之前这一时期划为前语言时期。

具体可分为产生和理解两个方面的准备。

学前心理学教材课后题及答案[1]

学前心理学教材课后题及答案[1]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学前儿童心理学(第二版)钱峰汪乃铭主编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一、掌握以下概念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客观环境遗传素质1无条件反射P7: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由遗传而来的反射2条件反射P7: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习得的反射3客观环境P8:人所处的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涵盖很广;社会环境则包括家庭、团体、各种人际关系、社会规范、风俗习惯等。

4遗传素质P9:遗传素质是指有机体通过遗传获得的生理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二、.什么是心理的实质答:1.脑是心理的器官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3.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三、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答:P9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遗传方面的因素(如低能儿、痴呆儿),另一面是环境方面的因素(狼孩玛卡)。

实例省略。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注意一、掌握以下概念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答:无意注意P13: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经意”,既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的努力。

有意注意P14: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就是我们常说的“刻意”。

它具有自觉的目的,并和意志努力相联系。

注意的范围P16: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

是指在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P17:注意稳定性指有把握对象的时间的长短。

二、注意与人的心理活动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具体情况加以说明。

答:P17注意对于动物来说具有极重要的生存意义;对人类来说,由于人的心理活动中有了语言的参与,注意更具有了特殊意义。

概括说,注意有下列三种功用:其一,选择功用。

(听课)。

其二,保持功用。

(画画)。

其三,调节和监督功用。

(搭积木)由上可知,注意对于人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使人能随时察觉外界的变化,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更好地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

第六章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3-6、7岁,学前期,也叫幼儿期)

第六章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3-6、7岁,学前期,也叫幼儿期)

(二)幼儿初期(小班)的心 理特点
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1)喜欢哪位老师就听那位老
师的话。 (2)高兴时听话,不高兴时说
什么也不听。 (3)看见别人哭自己也哭。 (4)变化快,一哄就笑。
思考:怎样接待新入园的幼儿?
1.态度亲切,要爱孩子 2.新鲜事物吸引。(玩具、
什么?” (2)喜欢拆东西研究。(闹钟、玩具)
为什么温水比冷水结冰快?
有经验的汽车驾驶员都知道,冬 天洗车最好用冷水而不用温水, 否则温水一沾到车厢便会马上结 冰。难道温水比冷水结冰快?这 是为什么呢?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1)会分类,知道区分水果和蔬菜 (2)知道事物简单的因果关系.
分别说出生活在陆地、天空、和 水中的动物? 说出他们的相同点。
3.个性初步形成
游戏在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中有 何作用?
游戏是幼儿最自然、最有效的学习。儿 童以游戏为生命。
英国谚语:整天用功不玩耍,聪明孩 子也变傻。
游戏的作用
1.能发展幼儿的智力。(智力游戏、结构游
戏)
2.能锻炼幼儿的身体。(竞赛游戏,跳绳、
神经元的构造
神经元像小树,分 枝状的树冠部分叫 树突,树干和树根 部分叫轴突。
接收信息靠树突,
传递和输出信息靠
轴突。
髓鞘
神经纤维
轴突
为什么5、6岁的孩子很少出现全 身乱动的现象?
5、6岁的幼儿神经 纤维基本髓鞘化, 使幼儿神经传导更 加准确、迅速,不 再出现全身乱动的 现象。
大脑的功能分区
②中班,开始能适当的把劳动和游戏区 别开来。
③大班,儿童能明确地把劳动和游戏分 开,劳动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国家级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幼儿心理学基础 第六章 幼儿的思维

 国家级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幼儿心理学基础 第六章 幼儿的思维
21 第 六 章 幼 儿 的 思 维
“词语开花”游戏
第二节 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变通性 幼儿能灵活地使思维从某一方面跳到另一方面,能举一反三、触类
旁通,具有迅速、及时变换对某一问题的研究角度的能力。
3.独特性 独特性也叫新异性,指幼儿能形成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提出新的
观点、设想或方案。广为流传的“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 正说明曹冲和司马光能够不受习惯性思维的影响,创新思维,用独特的 方法解决了常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六章 幼儿的思维
学习目标 ◆ 了解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 理解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特征。 ◆ 理解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 掌握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1 第六章 幼儿的思维
第一节 思维概述 第二节 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 第六章 幼儿的思维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概念 二、思维的产生 三、思维的特征 四、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特征
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 力、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其中思维能力 是核心。
在日常生活中,每当遇到问题,幼儿往往会 说“让我想一想”或“让我想一下”。这里的 “想一想”“想一下”就是思维。
19 第 六 章 幼 儿 的 思 维
第二节 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有关研究表明,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与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有着本质的区别。科学家的创造是探究人类的未知,去发现和发明世界 上未知的东西及规律。而幼儿的创造主要是学习人类的已知知识。培养 幼儿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是为幼儿的将来打好基础。
小朋友画完画以后,会问:你 喜欢我画的房子吗?
第一节 思维概述
1.幼儿前期思维的特征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设 计了著名的“三山实验”。他在 桌上放置三座山的模型,三座山 在高低、大小、位置上有明显差 异。实验时,先让一个3岁的幼儿 坐在一边,然后将一个布偶娃娃 放置在他的对面,如图所示。

第六章-儿童语言的发展

第六章-儿童语言的发展
• 此时婴儿能发出的声音很多,不限于本族 语的声音。而且不同种族、不同社会文化 环境下生长的所有婴儿发出的声音都很相 似,甚至聋儿在此时期也能像正常儿童一 样发出咿呀语,只因其缺乏听觉反馈,咿 呀语停止得比正常儿童早些。
• 同时已开始模仿别人的声音,近似于词的 音节增多,如jie -jie(姐姐)、mei-mei
(四)时间词,包括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
• 1.关于儿童掌握时间名词的研究发现:3~6 岁幼儿多数先理解“今天”、“昨天”、 “明天”,然后向更小பைடு நூலகம்时间阶段名词如 “上午”、“下午”、“上午×时”、 “下午×时”,以及更大的时间阶段名词 如“今年”、“去年”、“明年”发展
• 2.在理解时间副词方面,儿童对于“正在”、“已 经”、“就要”这三个副词的理解,是以现在为 起点逐步向过去和将来延伸。先理解“正在”, 然后理解“已经”,最后是“就要”。在一般情 况下,儿童对“先”、“后”等单一的时间词比 “以前”、“以后”等合成时间词先理解。
• 2.早期儿童词汇中普遍表现出词义的过度扩张, 扩张时往往以物体的动作、功能或外部特征作为 根据。如不仅称狗为“狗”,还把马、牛、羊等 能行走的四足动物都称为“狗”。有时扩张的范 围非常广泛。如把各种各样圆形的东西都称为月 亮。
另一方面,还出现一种与过度扩张相反的情
况,即词义范围的缩小,对事物作过分严格 的区分,如“桌子”一词单指自家的方桌, “妈妈”则仅指自己的妈妈。
本章主要内容
• 本章关于语言发展的概述,主要围绕两个 传统的发展问题。其一,是关于典型的语 言发展过程的描述,始于婴儿最早的再认 能力,到儿童最初能使用单词、句子以及 比较复杂的话语。其二,涉及对语言习得 的解释以及相关的研究发现。
• 儿童语言发展又称语言获得,指的是儿童 对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的获得。主要指 口头语言中的说话和听话。

第六章言语与思维

第六章言语与思维

学习质数和合数
1.找出1——12的所有约数 1.找出1——12的所有约数 找出 12 2.对这12个数进行分类 对这12 2.对这12个数进行分类 按照约数的多少分类 只有一个约数: 只有一个约数:1 有两个以上约数: 有两个以上约数:4,6,8,9,10,12 有两个约数: 有两个约数:2,3,5,7,11
(四)根据思维的创新成分的多少,可以 根据思维的创新成分的多少, 把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常规思维 常规思维也称再造性思维, 常规思维也称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 已有的知识经验,按惯常的方式解决问题 已有的知识经验, 的思维。 的思维。 2.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解决 问题的思维。 问题的思维。
(二)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 活动。 活动。内部言语是不起交际作用的言语过 是个人思考时的言语活动。 程,是个人思考时的言语活动。 特点:一是不出声,或者发音很隐蔽; 特点:一是不出声,或者发音很隐蔽;二 是简略性;三是个体性; 是简略性;三是个体性;四是它与人的意 识密切联系。 识密切联系。
五、思维形式
(一) 概念 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或现象的一般特征和 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 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是通过思维活动而形成, 概念是通过思维活动而形成,并且是用词 来标志的。 来标志的。
掌握概念应注意的几点 1.不要用日常概念来代替科学概念 2.不要混淆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3.不要改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分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从 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 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 探求各种答案的思维。 探求各种答案的思维。这种思维的主要特 点是求异与创新。 点是求异与创新。

第六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

第六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

(五)内部言语的产生
它的特点有三: 1、发音隐蔽,是无声的默语; 2、句子压缩、简略; 3、具有自觉的分析综合机能和自我调节机能。 在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的过渡中,可以看到一 种介乎有声言语和内部言语之间的言语形式, 即出声的自言自语,这种自言自语通常称为 “自我中心言语”。
三、小学生言语的发展
这时期言语发展的特点: 这时期言语发展的特点:口头言语在幼 儿言语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儿言语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和上阶 段完全不同的是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显 著地发展起来。 著地发展起来。
(二)多词句阶段(1.5岁—— 3岁)
这一时期可说是儿童积极的言语活动发展的阶 段。 按照我国心理学家的研究,可把这阶段儿童言 语的发展分为两个小阶段: 1、1.5岁——2岁——简单句阶段,掌握最初 简单句阶段, 、 岁 岁 简单句阶段 的言语。 的言语。 这阶段儿童所说的句子,主要缺点是: 句子不完整、简化,前后次序颠倒 。 这阶段儿童的言语中,各种词类都有了。主要 是名词和动词,约占70%。
(3)写作过程的心理分析
准备阶段 也就是口述阶段。 过渡阶段 可从两方面过渡,一是将口述内容 写成书面的东西,即将看图说话的内容用文字 照样写下来;一是从阅读的书面言语过渡,即 将模仿阅读过的材料,练习写成文字。 独立写作阶段 儿童根据题目的要求自己独立 写出文章,相当于正式独立作文阶段。
(三)小学生内部言语发展的 特点
(一)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
1、发音的精确度增加。 2、词汇不断丰富,句子结构日益复杂, 随着生活条件复杂,以及语文课的专门 教学词汇量不断丰富起来。
(二)书面言语的发展
1、儿童掌握书面言语的心理过程 、 (1)识字过程的心理分析 ) 识字是儿童掌握书面言语的基础。 识字是儿童掌握书面言语的基础。汉字 是由形、 义三者构成的一个统一体。 是由形、音、义三者构成的一个统一体。 (2)阅读过程的心理分析 ) 阅读主要表现在理解课文和阅读速度上 阅读可分为朗读和默读。 阅读可分为朗读和默读。

幼儿心理学教案-幼儿的言语

幼儿心理学教案-幼儿的言语
语言是社会现象,具有较大的隐蔽性;言语是心理物理现象,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
2. 联系
言语活动依靠语言来进行。
语言是在具体的言语交往情境中发展起来的。
二、言语的种类
1.外部言语:
口头言语:对话:情境性
独白:连贯性、缺乏支持性
书面言语:识字—阅读—写作
2.过度言语:学前儿童自我中心思维的表现
3.内部言语:特点:隐蔽发音、默默无声,比较简约、压缩,与思维密不可分
设计一个语言游戏,并让幼儿参与这个游戏,记录幼儿玩这个游戏时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并想出解决策略。
课后作业
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设计的语言游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视频
教学过程
(授课思路、重难点的解决策略、师生互动等)
课题引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语言领域的目标是什么?目标从哪几个领域对幼儿语言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根据目标的要求,应从哪些方面促进幼儿言语的发展?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能力目标
能初步运用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分析幼儿的行为
素质目标
重视幼儿的言语发展,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初步运用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分析幼儿的行为
教学方法及手段
谈话、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视频
教学过程
(授课思路、重难点的解决策略、师生互动等)
思考:
同学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需要掌握这门语言的哪些方面?衡量幼儿言语的发展,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
3.组织有利于幼儿言语发展的活动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

最早使用描述物体特征的形容词,其次是描述动作 和人体外形的词,最迟使用的是描述情感及个性品 质的词。 讨论:儿童使用形容词发展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1.从物体特征的描述发展到事件情境的描述; 2.从单一特征到复杂特征; 3.从方言到普通话口语到书面语言; 4.从形容词简单形式到复杂形式。
儿童使用形容词的发展过程
7、量词
儿童量词的掌握特点与认知发展有一定关系 , 量词的使用必须遵从“数词+量词+名词”的 公式 。
4岁儿童已能运用这一公式 ,但只使用量词中的 高频词“个”、“只”,并表现出对个、只的高 度概括 ,在任何名词前都加上个或只作为量词。
∆ 5岁左右儿童虽已开始注意到量词和名词的搭配 ,但还没有掌握正确的搭配方法。
二、语音产生
反射性发声阶段:5周后,婴儿的哭声逐渐带有条 件反射的性质,出现了分化的哭叫声。 牙牙语阶段:牙牙语就是类似成人语言中所使用的 那些音节的重复。牙牙语的作用不在于通过牙牙语 掌握特殊的感觉运动技能,也不在于具体的发某个 音以便以后使用,而是通过牙牙语学会调节和控制 发音器官的活动。
语言产生的准备
∆ 儿童到6岁时才能较好理解常见的被动语态句,11 岁时对各种类型的被动句都能理解。
∆ 儿童4岁前已经能理解简单的否定句,但对基本的 双重否定句则要到6、7岁才能理解。
∆ 儿童对各种复合句的理解也有一个过程。国内一 些研究表明,4岁儿童能理解并列复句,6岁儿童 基本上能理解递进复句,不过还不能理解选择复 句。稍后,他们能理解条件复句和因果复句。让 步复句要到7、8岁时才能理解。
∆ 说话的语用技能的发展 ∆ 听话的语用技能的发展
说话语用技能的发展 1、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语言 2、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 3、逻辑性逐渐提高 4、逐渐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第六章 儿童言语的发展

第六章   儿童言语的发展
复合句是由两个以上单句组合而成。 五岁幼儿复合句的发展迅速。 复句主要是联合复句和主从复句两
类。
精选可编辑ppt
34
复合句的发展
“爸爸写字,我看书。”(并列复句) “吃好饭以后,我在家里和小华玩一会儿,就看电视
了。”(连贯句) 奶奶给我一本书,是讲孙悟空的。”(补充复句) “这个小朋友睡觉的时候不好好睡,还要吵,老师把
精选可编辑ppt
4
第一节 儿童语音的发展
语音
是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由人体发音器官 发出的表达一定语言意义的声音。
儿童语音就是儿童发出的声音
儿童语音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前言语阶段的发展 言语阶段的发展
语音的觉知 语音的产生
精选可编辑ppt
5
一、前言语阶段的发展
前言语阶段,一般从婴儿呱呱坠地开始, 到发出第一批真正的词结束(0~12个 月)。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中,婴儿逐渐 具备了较好的语音知觉能力和发音能力, 这为他们将来正式发出词音奠定了基础。
未分化: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的哭声没有分化
分化:1个月后哭声出现分化,类似元音和辅
音的非哭叫声
5个月:进入呀呀学语阶段,发音做游戏而得
到快感,不同文化下的儿童的呀呀语类似
呀呀语
9个月:呀呀语达到高峰,具有升降调,但无
意义
从呀呀语开精始选发可编音辑p两pt 个阶段:语音扩充
9
二、言语阶段的发展
(一)语音的觉知 1.音位知觉的发生和发展 (1)音位:语音中最小的能够区分意义
的语音聚类;汉语和英语是有区别的 (爬和拔) (2)音位的组合规则
精选可编辑ppt
10
2.词的语音表象的建立
语音表象是儿童在言语阶段的又一语音 感知特点,儿童记忆中词的语音主要是 按照成人的发音形式来存储的。

学前儿童的言语和思维

学前儿童的言语和思维

8-9个月
(词语依托于情景:动作、表情等)
11个月左右 (词语成为独立的信号)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一、学前儿童口头言语的发展
(一)语音的发生与发展 3、理解词阶段
1岁左右,儿童已经能够理解几十个词,但能 说出的很少。
所以,要多给儿童相应的强化,使儿童建立 语言与对应之物之间的联系。
精品课件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哭、ei、on、d、a、nei等)
会形成 条件反

(ba-ba、ma-ma、ge-ge等)
牙牙学 语
(mao-mao、deng-deng等)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一、学前儿童口头言语的发展
(一)语音的发生与发展
本能
1 、 发 音 准 备 期
精品课件
简单发音阶段 (1-3个月)
连续音节阶段 (4-8个月)
学话萌芽阶段 (9-12个月)
(哭、ei、on、d、a、nei等)
会形成 条件反

(ba-ba、ma-ma、ge-ge等)
牙牙学 语
(mao-mao、deng-deng等)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一、学前儿童口头言语的发展
(一)语音的发生与发展
2 、 听 词 阶 段
精品课件
出生-10天
(区分语音和其它声音)
(一)语音的发生与发展 5、对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
2岁之前儿童尚未形成语音意识。他Hale Waihona Puke 往往不能 辨别自己和别人发音上的错误。
3、4岁开始,幼儿语音意识开始形成。他们能 够评价别人的发言,并且调节自己的发音。
精品课件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言语
一、学前儿童口头言语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二节学前儿童的言语
教学目标:
1、掌握学前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特点
2、了解学前儿童内部言语、书面言语的发展
3、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
学前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特点
教学难点:
在理解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基础上掌握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培养方法
教学方法:
讲述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课时:3、4课时
教学过程:
回归学前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语音及词汇特点,导入新课
(三)基本语法结构的掌握
1、语句的发展
儿童掌握句型的顺序是:
单词句(一到一岁半)一词一句“拿”“走”
双词句(两岁左右)主+谓“妈妈抱”;动宾“吃饭饭”
简单完整句(两岁开始)主谓“宝宝睡觉”;谓宾“是宝宝”;主谓宾“妈妈拿帽帽”
复合句(两岁半开始)“糖掉地上,脏脏”;“不跟小明玩,他打人1岁以前:不能说出,但能听懂简单句,并用动作反应,之后加强。

2、句子的理解 2—3岁:开始与成人交谈,喜欢听成人讲故
事,读儿歌,学习生动歌谣。

4—5岁:已能和成人自由交谈,提问题并渴望解答,但对被
动时态,双重否定还不能正确理解。

强调:
(1)学前儿童在理解自己尚未掌握的新句型是,常常根据
自己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一些“规则”去解释它们。

(2)儿童往往根据句子中词出现的顺序来理解它们之间的
关系,理解句子。

名词—动词—名词(动作者—动作—承受
者)
例:“××被××碰了一下”“小班儿童上车之前大班儿童先上
车”
(3)幼儿在理解句义,包括句中某些词的词义时,时常使
用一些非语言(与语言本身无关的)策略
(四)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整个学前儿童期就是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的时期。

三岁

对话情境性言语
幼儿期
独自
讲述但句
6—7岁能连贯进行叙述但水平不高,连贯性言语发展比较稳定在此基础上发展
子不完整独白言语
(详细介绍P58—P60,引导学生阅读并归纳总结)
二、学前儿童内部言语的发展
幼儿期,在外部言语发展比较充分的基础上,内部言语才有可能产生。

在内部言语产生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一种过渡形式—出声的自言自语。

介乎出声的外部言语和不出声的内部言语之间
游戏言语
幼儿的自言自语有两种形式
问题言语
强调:
幼儿的自言自语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功能上也具有过渡性。

它既带有外部言语所具有的交往的功能,同时又具有内部言语的自我调节功能。

三、学前儿童书面言语的发展
由于学前儿童语言交际的态度积极和口头言语的进一步发展,到学前晚期,儿童开始主动要求识字和读书。

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是人类言语的两大反映形式,也是两种语言符号类型,这两种语言都对人们的生活发生重要作用。

提问:你认为如何能更好地发展学前儿童书面言语的能力
学生回答略
总结:早期阅读——使幼儿接触书面言语的有效途径
四、学前儿童言语的培养
(一)创造条件,让儿童有充分交往与活动的机会
言语本身是在交往中产生和发展的。

儿童只有在广泛交往中,感到有许多知识、经验、情感、愿望等需要说出来的时候,言语活动才会积极起来。

因此增加幼儿与成人之间以及小朋友之间的交往,是发展幼儿口语的有效方法。

(二)帮助儿童扩大眼界,丰富生活,增加词汇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没有丰富的生活,就不可能有丰富的语言。

因此,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帮助儿童扩大眼界,增长词汇,十分必要。

“见多识广”语言也就丰富了。

(三)加强对学前儿童言语的训练
对学前儿童言语进行有计划的训练是很重要的。

幼儿园主要是通过语言教学来发展学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

(四)成人语言规范的榜样作用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

幼儿十分喜欢模仿周围人们的一举一动,也同样喜欢模仿周围人的语言。

成人良好的师范榜样,对学前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引导学生讨论,归纳总结)
小结:依板书设计
作业:请完成一份主题为发展幼儿言语能力的小报
附板书设计
(三)基本语法结构的掌握
1、语句的发展单词句—双词句—简单完整句
(1)年龄阶段特点
2、句子的理解
(2)强调①②③
(四)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岁前对话情境性言语
幼儿期独自讲述但6—7岁能连贯进行叙述但水平不高,连贯性言语发展比
句子不完整较稳定在此基础上发展独白言语
二、学前儿童内部言语的发展
(1)游戏言语
自言自语
(2)问题言语
三、学前儿童书面言语的发展
早期阅读——使幼儿接触书面言语的有效途径
创造条件
四、学前儿童言语的培养扩大眼界
加强训练
成人榜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