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绝句大家——杜牧——谈杜牧绝句“清新俊逸”的风格
杜牧七绝诗的美学特色
杜牧七绝诗的美学特色杜牧七绝诗的美学特色杜牧七绝诗的美学特色在文学史上同李商隐并成为“小李杜”的杜牧,他的诗在晚唐极负盛名。
如果说晚唐是唐朝的夕阳反照,那么杜牧的诗就是一束光彩的夕照,辉映着晚唐诗坛的满目青山。
杜牧有远大的抱负,刚正的气节,忧国忧民,同时他在文学方面又有高超的天才与深厚的艺术修养,诗文俱佳。
他的各体诗都有杰作,而最能体现它的独特风格的则是绝句。
管世铭评:“杜紫薇天才横逸,有太白之风,而时出入于梦得。
七言绝句一体,殆尤专长。
”宋人曾季鲡云:“绝句之妙,唐则杜牧之,本朝则荆公,此二人而已。
”清人吴乔亦云:“杜牧诗,惟绝句最多风调。
”一些有影响的绝句选本,如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蘅退居士的《唐诗三百首》等所选杜牧的诗,也都以七绝为主。
杜牧诗歌具有思想敏锐,情怀旷达的特点。
前人评价杜牧诗歌的特色有“俊爽”“俊迈”“气俊思活”“情致豪迈”“轻倩秀艳”“豪而艳,宕而丽”“豪健俊逸”等语。
李商隐曾写诗极表自己对杜牧的关切倾倒之意:“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独有杜司勋。
”(《杜司勋》)含蓄而准确的道出了杜牧诗歌的那种把忧国忧民的壮怀伟报与伤春伤别的绮思柔情交织在一起的豪放爽朗,清新俊逸的艺术特征。
这一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1、在“清新俊逸”的统一风格下,杜牧诗歌显示出多样性。
首先,诗的风格,是诗人的思想、个性、精神气质以及各方面修养的综合反映,如刘勰所讲:“吐纳英华,莫非情形。
”杜牧毕生攻研诗书,胸怀积极用世之志,这使他成为唐代独一无二的诗人兼军事家,也陶冶了他那清新俊逸的独特风格,这是他风格的主导方面。
杜牧出身于“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的高门世族、官僚地主家庭,京兆杜氏自从习汉御史大夫杜周开始,就世代为官。
比较有名的是东汉的杜笃、西晋的杜预。
杜笃工为文章,曾做《论都赋》;而杜预在历史上尤其有名,他做官到镇南大将军、荆州刺吏,封当阳侯。
他不但通晓战术,建立军功,而且博学多能,精于刑律、立法、水利,能造河桥,又注《左传》,当时人称他为“杜武库”,言其胸中无所不有。
古诗词点评杜牧的诗作风格与主题思想
古诗词点评杜牧的诗作风格与主题思想杜牧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作风格独特,主题思想丰富多样。
本文将对杜牧的诗作风格和主题思想进行点评。
杜牧的诗作风格具有清新、细腻之美。
他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中,他写道:“古木阴中系短篷,杨花雪落覆白装。
车辕月明胡雁过,高楼花乱小区将。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杜牧展示了秋夜的美丽和宁静。
他使用“古木阴中系短篷”和“杨花雪落覆白装”两个比喻,生动地表达了秋夜的凉爽和景色的幽美。
同时,他以“胡雁过”,“高楼花乱小区将”两句便于形成对比,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杜牧的诗作主题思想深沉并且多样化。
他关注社会现实,注重个人情感体验,也涉及到了人生哲理和对政治的思考。
他的诗作常常揭示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现实问题。
例如在《秋夜将晓入室闻钟》中,他写道:“钟鸣鼎食之家,衣冠简朴何足论。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他通过对古人的回忆和今人的对比,表达了对当下社会浮华和功利之风的批判。
他认为现代社会很多人过分追求物质财富和虚名,而忽视了内心的追求和精神的满足。
此外,杜牧的诗作也展示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类存在的追问。
在《秋夕》一诗中,他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牵女郎。
”这首诗通过对秋夕夜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爱情和生命的思索。
他通过“天阶夜色凉如水”和“卧看牵牛牵女郎”两句,描绘了夜晚的凉爽氛围和对美好时刻的珍惜。
他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传递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杜牧的诗作风格和主题思想在唐代文学中独具一格。
他以细腻清新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以批判和思考的态度揭示社会问题,并通过对人生和爱情的思考展示了智慧和人文关怀。
他的诗作流传至今,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通过对杜牧的诗作风格和主题思想的点评,使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他的诗歌之美。
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风格与主题分析
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风格与主题分析1. 引言1.1 概述杜牧是唐代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风格独特,主题丰富多样。
在杜牧创作的诗歌中,以其婉约清新、含蓄而深沉的表达方式被广泛称赞。
本文将对杜牧的作品风格与主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他对唐代诗坛及后世诗歌发展的重要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杜牧的作品风格、杜牧作品的主题分析、杜牧对唐代诗坛的影响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整篇文章的内容,并明确文章目标与结构。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和分析杜牧的作品风格与主题,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艺术表现手法、语言特色和音韵美感。
同时,通过对杜牧在自然与人生哲理、离散思乡情怀以及社会时事观察等方面展开主题分析,揭示出他丰富多样的创作内涵。
最后,我们将探讨杜牧对唐代诗坛的影响,包括他的杰出才华、文学流派和传统延续性以及后世对他的评价和影响。
通过本文的撰写,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杜牧的独特艺术风格,凸显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并为后世诗歌创作提供启示。
注:文章内容仅为简化版本,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补充和修改。
2. 杜牧的作品风格2.1 艺术表现手法杜牧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而闻名于唐代诗坛。
他善于运用写景、抒怀和议论等手法,将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融入到诗歌中。
在写景方面,杜牧倾向于选择具有浓厚意境和细腻描绘的场景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他通过准确生动地描绘自然景色,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
此外,杜牧还经常运用典故、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来加深作品的含义。
2.2 语言特色杜牧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富有感情色彩。
他追求简练明快的语言风格,避免冗长复杂的表达方式。
杜牧以平实真实的文字描述来展示他内心深处真挚而含蓄的情感。
他经常使用直接而生动的词句来表达思想和情感,使读者能够轻易理解并共感。
2.3 音韵美感在音韵美感方面,杜牧注重诗歌的韵律和押韵。
他善于运用平仄对仗,使诗句具有和谐的音乐感。
同时,他还注重音节的节奏感,通过合理的控制句子长度和内部停顿来创造美妙的韵律效果。
晚唐诗人杜牧的创作风格与思想特点
晚唐诗人杜牧的创作风格与思想特点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
他的诗歌才华横溢,被誉为晚唐四杰之一。
在他广泛而多样化的创作中,展现出了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厚的思想内涵。
一、创作风格1. 自然写实杜牧在创作中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真实生动的笔触呈现出大自然万物之美。
他细致入微地描绘山水、花草、季节变化等自然景观,并通过对色彩、气氛和细节的把握,让读者感受到浓厚的视觉和感官享受。
2. 忧国忧民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在这种背景下,杜牧表达了对乱世和社会不公的关注和忧虑。
他常常借鉴历史典故或比喻手法,寄托了自己内心深处对国家命运和社会状况的担忧。
3. 江南意境杜牧以江南地区为背景,描绘了江南的美丽景色、优雅气息和人们淳朴的生活态度。
他善于运用咏物、咏景的手法,将自己对江南的热爱融入到诗歌之中,使读者沉浸在江南独特的文化和情致之中。
4. 纯净简洁杜牧的诗作语言清新简练,避免冗长复杂的修辞手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
他善于用简单明了的词句和押韵方式来构建诗歌结构,使诗作具有朗朗上口的韵律美。
二、思想特点1. 忧国忧民与政治观点杜牧生活在乱世之中,他深感时代变迁及政治腐败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在他的诗歌里常可见到对国家兴衰和社会不公现象的强烈关注。
他通过对历史事件或社会现象隐晦而深刻地反思,并提出一些政治改革建议。
2. 悲观主义情怀杜牧的诗歌通常包含一种悲观主义的情感,他将人生看作是充满了疾苦和不幸的旅程,对个体命运和人生价值持有较为悲观的态度。
他时常以自然景物为比喻来抒发他内心深处的忧伤。
3. 对艺术追求的关注杜牧对诗歌创作有着极高的标准和追求。
他在探索技巧与形式方面十分努力,在表达上力求简洁明了却又丰富多样。
他注重诗歌音韵、节奏与意境之间的协调统一,使得自己的诗作具有优雅精致的艺术风格。
以上是我对晚唐诗人杜牧创作风格与思想特点的概括。
杜牧以其独特而深入人心的诗歌作品,在文学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对后世诗人产生了广泛影响。
《绝句》杜甫唐诗鉴赏
《绝句》杜甫唐诗鉴赏《绝句》杜甫唐诗鉴赏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绝句》杜甫唐诗鉴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绝句》杜甫唐诗鉴赏篇1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诗鉴赏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
此时诗人正寓居成都。
由于严武重镇成都,诗人重返草堂,生活上稍稍平定,因此心情也就比较舒畅。
开头两句先以对偶句写景。
草堂位于锦江之滨,春来之后,江水显得特别碧绿透明。
碧波之上几只洁白的水鸟正在戏水。
屋后的青山,也显得更加清秀,在早晨阳光的映照下,山花鲜艳如火。
寥寥十个字勾画出一幅色彩绚丽意境优美的图画,它将一切山景物态在春日风光中所呈现出来的蓬勃的生机,生动的神态,传神地描绘出来了。
梁元帝《宫殿名诗》:“林间花欲然,竹径露初圆。
”此诗第二句改“林间”为“山青”,形象更为鲜明突出。
两句中以江水的碧蓝来衬托水鸟的洁白,以青山的葱郁来映照山花的火红,对比极其强烈,着色极为鲜艳,描摹自然景物出神入化。
是以“画法为诗法”(《杜臆》),采用工笔描绘、对比衬托来取得其艺术效果的。
异乡优美的景色固然也能使人流连忘返,但对于长期漂泊异乡的诗人来说,却又容易触起他思乡的情怀;三、四两句表现的就是这种心情。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年的春天转眼又要过去了,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去呢?这里的“看”字和“又”字,都写得很有分量。
“看”,是指观看,观赏。
春色诱人,确实值得人流连欣赏,但是年复一年的而回乡的愿望却始终不能实现。
“又”字包含着诗人诸多感慨在内。
“何日是归年”,表达的是一种身不由己之感。
当时,由于国内战乱不已,诗人不得不长期流寓他乡,颠沛流离,因而,这里写怀乡之念,正是对和平安定生活的一种渴望。
全诗以问句结束,使我们更能体会到诗人内心深沉的痛苦。
杜牧诗的特点是什么?
杜牧诗的特点是什么?杜牧诗的特点是什么?英发俊爽豪壮气概杜牧是晚唐写七言绝句的能手。
前人论七绝,盛唐推王昌龄、李白。
中唐推李益、刘禹锡。
晚唐则举杜牧和李商隐。
《唐才子传》:后人评牧诗,如铜丸走坂,骏马注坡,谓圆快奋争也。
杜牧思想中“矛盾的两方面”,杜牧一生中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矛盾的思想,而都是时时刻刻在转变之中。
“杜牧毕竟是积极的成分多,而消极的成分少,所以应该是初由积极而消极,继而是消极中的积极,杜牧的思想,也是在这公式中不住的`变换着。
诗人忧国忧民的抱负,论析了他重兵,知兵,善于用兵,而重兵又恰恰是为了去兵的观点。
吴在庆的《杜牧论稿》也论及杜牧的政治思想,认为杜牧既是一个敢于正视现实,揭露社会弊端,以济时救国为己任的爱国者,也是一个同情民生疾苦、爱护百姓的诗人。
杜牧的豪壮气概则反映了唐亡前夕回光返照阶段某些有志之士企图挽回国运的幻想和努力。
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
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
杜牧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
杜牧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杜牧的绝句画面优美,语言清丽,情韵绵长,风调悠扬,在艺术上别具一格杜牧的律以雄姿英发为最主要的特征,在律体中又故作拗句或出以古意,表现出一种劲直峻峭、气力健举的气势,从而更增强了雄浑豪宕的意境。
总述关于杜牧诗的艺术风格,刘熙载有一个总的概括:“杜樊川诗雄姿英发。
”(《艺概·诗概》)刘氏所谓的“雄姿英发”,是与李商隐诗“深情绵邈”的风格相比较而言的,意思是说,杜牧的诗在内容上多表现诗人救国救民的豪情壮志,在艺术形式上注重雄俊之气的宏放畅达与情感的宣泄激越,有一股豪迈俊爽之气。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词创作特点分析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词创作特点分析引言唐代被誉为中国诗歌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
其中,杜牧被公认为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杜牧产生了许多永远流传的诗歌作品,他的诗歌创作特点深深地吸引了后人。
本文将分析唐代诗人杜牧的诗词创作特点,探究他的风格、主题和表达方式,以及他对后世诗人的影响。
杜牧的风格特点在杜牧的诗歌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独特风格和写作特点。
1. 清新自然杜牧的诗歌风格以清新自然为主要特点。
他善于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意境,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
例如,他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几句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将自然与人文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2. 抒发情感杜牧的诗词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爱情和友情的深切思考和感慨。
他善于通过写景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内心的愁苦与欢愉。
他的《秋夜将晓灯火残》一诗中写道:“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这几句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诗句,表达了作家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思念之情。
3. 借鉴古人杜牧在创作诗词时,常常借鉴古人的风格和技巧。
他熟读前人的作品,吸收前人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
他的诗词中融入了骚体、乐府、田园诗等各种元素,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给人以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熏陶。
杜牧的主题特点除了独特的风格,杜牧的诗词还有一些突出的主题特点。
1. 唐代社会的变革杜牧的诗词可以反映出唐代社会的变革和动荡。
他生活在唐代末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的复苏期,社会上充满了战乱和动荡。
他的一些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社会不稳定性的担忧和对和平和安宁的向往。
例如,他的《秋夜将晓大怀乡》一诗写道:“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故飞惊白云。
洞在深山何处好,白云深处有人家。
”这种表达方式将个人的思想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在一起,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2. 爱情与离别杜牧的诗词中经常涉及到爱情和离别的主题。
浅谈杜牧咏史绝句的艺术特色
开题报告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诗歌发展到唐代,达到了辉煌的顶峰,所以读诗必读唐诗,而唐诗成就卓著者除李白、杜甫之外,还有以“小李杜”并称于世的李商隐和杜牧,尤其杜牧的咏史绝句,在唐代诗歌成就最高。
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等句子,已达到妇孺皆知的地步,因其读者的广泛性和其诗歌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的久远性,所以研究杜牧的诗,探讨其诗歌中咏史的绝句,也就很有必要.也因其特有的艺术成就,影响许多学者文人,就更见研究杜牧咏史绝句之艺术特色的必要了。
读杜牧的咏史绝句,会产生见史(形象)、言志(议论)和抒情融于一体的强烈感受。
因我喜杜牧的诗,读了一点关于杜牧咏史的资料,所以结合自己的读后感受,拙笔撰写了《浅谈杜牧咏史绝句的艺术特色》一文,供仁者知者斧正。
二、本课题的基本内容以承传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提高审判和艺术鉴赏能力为原则,本文以杜牧的七言咏史绝句的艺术特色为主,作了尝试性的分析。
结合实例从四个方面浅析了杜牧咏史绝句的艺术特色。
(一)将议论融于形象之中,以形象描写为其主要表现形式。
(二)议论的哲理性是杜牧诗区别于其他诗人咏史诗的一个显著特点。
(三)鲜明的史论色彩,不借助于课体形象,以其构思新颖而赢得人们的喜爱。
(四)不乏以讽刺见长的作品。
三、写作题纲绪论,从”绝句”的特点谈起,尤其是咏史绝句,能对历史事件、著名历史人物进行高度的典型的艺术概括,杜牧就是写作七言绝句的高手,杜牧的七绝一直保持着不朽的艺术魅力,他的咏史诗在唐代诗人中成就最高,突破了咏史诗的旧传统。
本部分简要概述了杜牧七言绝句的总体艺术成就,为下文的具体论析作了铺垫。
本论部分从四个方面论析了杜牧的咏史七绝的主要艺术特色及其具体表现:(一)、杜牧的咏史七绝,将议论融于形象之中,以形象描写为其主要表现形式。
其代表作品《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题桃花夫人庙》等。
(二)、杜牧的咏史绝句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是是议论的哲理性。
《赤壁》即体现了这一特色。
杜牧的诗歌风格
杜牧的诗歌风格
杜牧(803年-852年),唐代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独具特色,以婉约清新、含蓄委婉而闻名。
杜牧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感慨。
以下是杜牧的诗歌风格:
1.首先,杜牧的诗歌以情感真挚著称。
他对人生、爱情以及时光流转的领悟,使得他的诗
作流露出深沉的思考和内心的愁绪。
他通过对细腻感情的描写,打动读者的心灵。
2.其次,杜牧的诗歌风格注重音韵和节奏的运用。
他善于运用对仗、押韵等技巧,使诗句
更加优美流畅,读起来铿锵有力,富有音乐感。
3.此外,杜牧的诗作常常以写景开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相
结合。
他注重刻画细节,通过精确而生动的描写,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总结:以上是杜牧的诗歌风格。
杜牧的诗歌风格具有雅致、婉约、深情的特点。
他对人生、爱情和时光的思考,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使他的诗作在唐代文学中独树一帜,成为了一代文学巨匠。
浅谈杜牧七绝诗
浅谈杜牧七绝诗在晚唐诗坛上,作为“小李杜”之一的杜牧无疑占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
其诗歌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在唐贤中另是一种笔意”,他的七绝诗尤为后人所称道。
从内容上看,杜牧的七绝主要分为咏史和写景抒情两大类。
一、咏史诗杜牧出身于仕宦之家,是中唐名相杜佑之孙,思想深受其家学影响,才兼文武,志在经济,心怀天下。
然而偏偏时运不济,晚唐社会藩镇跋扈、宦官专权、朋党倾轧,使得这个壮志少年满怀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
于是在飘荡沉浮的人生仕途中,杜牧只能将自己的才气、睿智和热情诉诸于诗歌,写下了不少风格清俊、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杜牧诗、文、赋兼善,而他的咏史诗之所以能够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这与其自身修养是分不开的。
杜牧的咏史诗通常借古讽今,有现实针对性。
例如《泊秦淮》中,诗人写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面上,诗人似乎是在斥责“商女”无知,但是诗人的矛头所向,却是那些身负天下安危,但醉生梦死的权势显达。
在距陈朝覆灭已有两个半世纪之遥的晚唐衰世,竟又有人不以国事为怀,用亡国之音,麻醉自己,令人陡生历史悲剧又将重演的预感。
“不知”实为“商女”开脱之词,唱者无心,而听者有意。
“犹唱”二字上溯历史,说明沉缅酒色的挥霍者古已有之;下照现实,揭示了当今的达官贵人像陈后主一样,如此下去,也将亡国;如不改弦更张,将要自蹈覆辙,不堪设想。
抒发了诗人的振聋发聩的警示。
又如《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表面写景,但暗喻咏史,借暗写南朝诸政权因为崇佛而纷纷灭亡的事,来暗喻唐王朝当今崇尚佛老的弊政。
其次,杜牧的诗能跳出呆板的陈述史实和抽象议论的陈套,选择史实的某一片断,寓讽意于形象描写之中。
如《过华清宫》第一首:“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玄宗和杨贵妃在骊山建立了华清宫,杨贵妃爱吃鲜荔枝,玄宗为了讨她的欢心,就命令从四川等地乘快马日夜兼程为她送荔枝,很多人与马跑死在路上。
浅析杜牧绝句的艺术特色
是独树一帜的, 这主要得益于诗人创作时在题材内容、 表 现手法和语言方面的匠心独运。 杜牧的绝句所涉 内容十分广泛 , 主要可以分为五类 : 咏史怀古诗、 写景咏物诗、 闺怨诗 、 乡思诗和赠别诗。 其中最为出色的当属咏史怀古和写景咏物诗。杜牧 的咏史怀古绝句历来有“ 二十八字史论” 的美誉 , 他是晚 唐诗人中第一个大量采用七绝形式写咏史诗的人, 的作 他 品则标志着史论式的七绝咏史诗经过中唐 的酝酿和发展 在晚唐已臻成熟。杜牧写 咏史绝句 , 多借咏史来抒 发感 慨, 颇有俊爽豪健之气。其真髓就是诗人善于针对当时统
定最后战争 的胜负 , 做此诗的本 意应是重在传 达一种精 神, 一种英雄男儿应不畏艰难, 百折不挠, 将热血与激情挥
洒在事业上 的精神, 中我们不难看出杜牧的豪情万丈。 从 杜牧对于大 自然 的感受 , 有着非凡的敏锐感和新鲜
感。他不但通过眼睛和耳朵去体会 , 更用整个心灵去体 会, 所以诗人善于用绝句这种短小的艺术形式去描摹再现 自 然的景与物, 并通过它们传达出一种含蓄的情思, 使人 体味到清新 明丽的美感 , 不似咏史诗的沉重。如《 汉江》 : 溶溶漾漾白鸥飞, 绿净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来人 自 , 老 夕阳长送钓船归。 诗人对汉江春景作了极为新颖的描绘: 一群 白鸥在水 波荡漾的江面上飞翔, 江水澄澈碧绿, 几乎可 以染衣 , 上面 似乎还倒映着白鸥的掠影。下两句则借在夕阳中归去的 钓船, 抒发了人生易老的感慨 , 情 、 景、 理三者浑然融于一 炉。咏物的《 柳绝句》 也是如此 : 数树新开翠影齐 , 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 半掩村桥半拂溪。
力。
作者简 介 : 冯霞 (99一)女 , 17 , 河北 东光 人 。
收稿 日期 :0 0—0 21 2—2 4
杜牧七律艺术风格
杜牧七律艺术风格杜牧七律艺术风格杜牧是晚唐杰出诗人,也是读者朋友们非常喜爱的一位才子。
他与李商隐齐名,一起挽救了颓衰的晚唐诗坛,并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对后世的诗歌创作更产生了极大影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牧七律艺术风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牧七律艺术风格杜牧是晚唐重要的诗人,除了绝句以外,他的七言律诗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本文从“俊爽”和“拗峭”两方面具体论述了杜牧七言律诗的艺术风格。
杜牧是晚唐非常重要的诗人,他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他在诗歌、骈赋、散文、策论等方面均有建树,其七绝最为人称道,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再如“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叫吹箫。
”(《寄扬州韩绰判官》)等等,摇曳多姿。
事实上,他的七言律诗也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吴乔《围炉诗话》云:“杜牧诗,唯绝句最多风调,――其七言律亦极有佳致。
”这就明确地指出了杜牧七律的成就仅次于绝句。
杜牧的七言律诗,在他的全部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外甥裴延翰所编次的《樊川文集》二十卷,前四卷共收各体诗歌261首,其中七律57首。
如果加上宋人编次的《樊川外集》与别集中所收的七律,数量当更大。
关于杜牧诗歌的艺术风格,明代胡应麟《诗薮》中有“俊爽若牧之”语,各家诗评也都肯定了杜牧诗歌整体呈现出来的“俊爽”之气,我们可以认为杜牧诗歌总的风格是“俊爽”。
然而同一诗人所写的不同体裁的作品,其风格也会在总的风格的基础上呈现某种特征差异。
推究杜牧的各体诗,其古体诗在“俊爽”的基础上显得“浓腴魁垒,笔酣句健”,其七绝在“俊爽”的基础上更具有“远韵远神”的艺术魅力。
就七律而言,刘克庄云:“牧于唐律中常寓少拗峭,以矫时弊。
”(《后村诗话》)杨慎也说:“(杜牧)诗豪而艳,宕而丽,于律中特寓拗峭,以矫时弊。
”(《升庵诗话》)可以看出,杜牧七律呈现出与其他各体诗不同的“拗峭劲健”的风格。
如何理解杜牧诗歌风格
如何理解杜牧诗歌风格
杜牧是唐代文学家、诗人,他的诗歌风格独具特色,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杜牧的诗歌风格:首先,杜牧的诗歌风格充满激情。
他的诗歌篇幅通常不长,但他的诗句抒情,鲜明犀利,没有废话,说的就是心里的感情,具有强烈的动人力量。
杜牧的诗歌特别善于表达人类的感情,强烈的情绪一直到最后一句话,读来精彩纷呈。
其次,杜牧诗歌风格富有节奏感。
古人认为,诗歌具有“押韵”的特征,具有一定的节奏感,杜牧的诗歌作品也体现了这种特性,他的诗歌作品的句式和押韵都很准确有力,这在当时是非常不容易的,构思出这样的诗歌,就显示出杜牧对于押韵和节奏的深厚理解和高超把握。
此外,杜牧诗歌风格贴近自然、深刻表达主题。
杜牧以自然为背景,以景象代替语言,把景象与文字深度结合,以明快的笔触,绘制出唯美的画面。
他的作品把唐代社会中事物描述得栩栩如生,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主题。
最后,杜牧的诗歌风格还具有变异性。
杜牧的作品既有安静的、婉约的语言,也有动怒的、火山式的演讲,这一进一出式的变化使他的诗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受到当时读者的热烈推崇。
总之,杜牧的诗歌风格独具特色,激情十足,富有节奏感,贴近自然,深刻表达主题,变异性强,受到当时读者的热烈推崇。
近代的读者仍然保留着对杜牧诗歌的赞赏。
正如杜牧自己所说:“情感细腻,
无拘无束;节奏明快,声色犀利”,这也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杜牧的诗歌风格的特性。
杜牧诗歌风格的特点
杜牧诗歌风格的特点
杜牧是唐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独特,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杜牧的诗歌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的诗歌风格以清新自然为主。
杜牧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他的诗作常常以优美的语言表达自然风光,展现出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态度。
例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
几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夜的宁静美景,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其次,杜牧的诗歌风格以抒发情感为主。
他善于借景抒发内心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描写,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思考。
他的诗作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的情感和情绪变化,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例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卧看牵牛织女星”,以笔触
细腻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此外,杜牧的诗歌风格以寓意深远为主。
他的诗作中常常融入了哲理和寓意,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物的描写,表达出深沉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例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天阶夜色凉如水”,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深思。
总的来说,杜牧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抒发情感和寓意深远。
他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描绘,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他的诗作不仅具有艺术魅力,更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牧诗歌风格
《赤壁》则通过对三国周瑜年轻有为抗击曹操的 历史的回顾, 揭示时势造英雄的哲理.
《题乌江亭》则批评项羽经不起一战之失的 考验, 宣扬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俊爽
俊爽风格还表现为对统治阶级荒淫误国、穷奢极 侈的批判和揭露, 从另一个侧面表达自己的社会历 史责任感。 杜牧年轻时候就写了《阿房宫赋》, 对秦始皇花费 大量的人力物力建造阿房宫这座庞大宫殿的劳民 伤财举动进行了有力的讽刺和揭露。在本朝则对 唐玄宗、杨贵妃的荒淫误国进行批判, 把他们看成 是造成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给天下带来巨大灾难 的元凶。
又如《泊秦淮》是传颂颇广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中写道: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一般都认为这是杜牧在讽刺那时的歌女又在吟唱亡国之曲 了。这样看来造成亡国的不就是那终日在唱歌的歌女吗? 其实细细品味这首诗并不是这样, 这是杜牧对当时的统治 阶级进行的尖锐而深刻的讽刺。导致陈朝亡国的靡靡之音 现在竟又在衰弱没落的唐朝末代吟唱起来, 在诗人听来实 在是不祥之音, 它预示着唐王朝在步陈后主的后尘, 同时也 在走向自己的末日, 正所谓“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 但是没有理由责备歌女, 歌女唱的歌是由欣赏者来点唱的, 唱什么歌女没有权力决定。这要凭主人的兴趣和爱好。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枯》诗写道:
百感衷来不自由, 角声孤起夕阳楼。碧山终日思无尽, 芳草 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 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 张公子, 千首诗轻万户侯。 诗中寄托了对落落不得志的好友张枯的无限怀念和崇敬之 情。以“ 睫在眼前人不见” 痛感时人不识张枯, 因而推许 张枯的诗作, 轻视万户侯的庸俗。这种不识时务的独特看 法当然只能用拗峭来概括了 。 明诗评家胡震亨说 “ : 牧 之诗含思悲凄, 流情感慨, 抑扬顿挫之节, 尤其所长。以时 风萎靡, 独特拗峭, 虽云矫其流蔽, 然持情亦巧矣。” 可见 这种诗风还是得到诗评大家的赞许。
杜牧写作风格
杜牧写作风格
杜牧写作风格如下:
杜牧写作风格:豪放清新、婉约细腻。
杜牧(803-852)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杜牧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清新的风格,也有婉约细腻的风格。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表现出了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例如《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以江南春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无尽的感慨。
杜牧的诗歌内容广泛,涵盖了山水、历史、人情等多个方面。
他的山水诗以写实手法见长,如《泊船瓜洲》:“京口烽烟接东吴,四塞烟波阔复孤。
淮南望断无崖色,南楼耸出含山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瓜洲夕阳下的美丽景象,并借此抒发了作者对于乡愁的思念之情。
杜牧的诗歌除了以豪放清新和婉约细腻为特点之外,还有很多重要的创作意义。
例如,他在诗歌中表现了对社会风俗和时事政治的关注,如《赤壁吟》中表达了对于战争和政治动荡的反思和咏叹;他还在诗歌中表现了对于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如《登高》中表达了对于人生短暂和生命无常的感悟。
杜牧的诗歌在历史演变中经过千锤百炼,既保留了唐代文学的特色,又具备了现代文学的时代内涵。
他的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化遗产和人类精神财富。
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流丽自然高绝俊爽——读杜牧“清新俊逸”的几首绝句
流丽自然高绝俊爽——读杜牧“清新俊逸”的几首绝句流丽自然高绝俊爽——读杜牧“清新俊逸”的几首绝句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其地即今陕西西安。
他处于晚唐时代,有很切实的政治主张,即对内削平藩镇,对外制止吐蕃侵扰,使人民富裕安宁。
但他的刚正直言,招来排挤,仕途上不甚得意,不免放情声色,被人视为轻薄放荡。
杜牧的诗是有思想内容的,连咏史诗也含有政治讽谕意义。
在艺术上,他于李贺的奇丽、元白的习俗之外,追求一种高绝的境界,所以他的诗能于流丽自然之中寓俊爽之气,在晚唐中独成格调。
其七律、七绝尤为人称道。
杜牧用毕生的精力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绝句不但占有相当数量,而且艺术成就最高,也最为后人所欣赏。
清人吴乔说:“杜牧诗,惟绝句最多风调,余不能。
”(《围炉诗话》)杜牧的绝句,无论是借景写情,还是吊古抒怀,其风格都可用“清新俊逸”来概括。
《山行》、《泊秦淮》、《赤壁》、《过华清宫》等,是他七绝中的上乘之作,脍炙人口,言短意长,发人深省。
那么,这几首诗是怎样用不同的艺术手法,来表现杜牧所特有的艺术风格的呢?诗人的写景绝句,大都画面鲜活,情意浓深。
请看《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秋日行经山麓时所见的景色。
诗人一下笔就用了“远上”二字,描写屈曲蜿蜒,渐远渐高的山路,由路以见出山的高大深远,进而让人体味山里环境的空静,以及诗人一路行来的消兴和幽致。
“石径斜”的“斜”字,又把山的陡峭给刻画了出来。
“远”、“斜”二字前后呼应,从不同角度写出整个山岭的气势。
“寒山”二字,既点明时令季节,同时为烘托枫叶耐寒的特质,埋下了伏笔。
这一句刻画秋岭,没有摄入一件实物,用墨极少,但由于用语精当,组合巧妙,同样给人以气势非凡之感。
诗人顺着山路石径向上望去,惊奇地发现“白云深处有人家”。
山岭之巅,白云缭绕,几间屋舍忽隐忽现,形成一幅别致的峻岭秋景图。
作者故意把“人家”置于高山之顶,白云之中,这就造成一种虚实相生的意境,渲染出生意盎然的气氛,从而给读者留下了联想的余地。
杜牧诗歌作品风格是什么
杜牧诗歌作品风格是什么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杜牧的诗有很多,包括古诗、律诗、绝句不同的形式,那么杜牧的诗歌作品风格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杜牧的诗歌作品风格是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杜牧的诗歌风格杜牧的诗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偏向豪迈,一种偏向香艳,前者杜牧在描绘的时候往往较为伤感,有时是吊古,有时是感怀,表达的思想感情立意奇特。
后者多用清新的笔调记录下不同的景物,诗的基调也以赞美为主。
杜牧平生忧国忧民,又有满腔的抱负,再加上他为人细腻情感丰富,也就成就了杜牧的诗能在峭健之中而又有风华流美之致,这在晚唐时期都是无人能及的,甚至在整个唐代都找不出第二位。
杜牧能在日常景观中发现独特的美,而且能找到和眼前基调最切合的意境,并通过画面的描述和情思的寄托,赋予诗歌生的灵性,对自然的歌颂也是杜牧自身抱负抒发的体现,诗中往往也蕴含着杜牧在晚唐真实的感受。
在诗歌的表达上,杜牧多用率真直赋寓理于事,也正因为如此,杜牧的诗又有豪爽俊朗的风格,他的诗歌形象鲜明,极具感染力,这与他擅长用比喻、寄情于景、以景表情活用对比等手法有密切的联系,杜牧的古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把叙事、议论、抒情三者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一派风格通过散文的形式夹杂着议论,杜牧的诗成为后人学习的目标。
杜牧的绝句,成就非常高,享有盛誉,受人敬仰。
世人对他的绝句的评价也很高,杜牧的写景抒情,意境幽美已经超过盛唐时候绝句的水平了,杜牧善于从自然景物中美的形象中,提炼精华部分,他的绝句情景交融,含蓄精练,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人们喜爱。
杜牧字什么杜牧字牧之,是京兆万年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宰相杜佑的孙子,和众多诗人一样,杜牧也选择从政入仕这条道路,但是诗人放荡不羁的性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思,让自己的仕途并不顺利,这也是历朝诗人共同的命运吧。
杜牧作为晚唐杰出的诗人也逃不出被官场捉弄的命运,大和二年,杜牧考中进士,开始了他实现抱负的从官生涯,他被授为宏文馆校书郎,之后他远离家乡,在外做官多年,这期间,杜牧创作了一系列表示自己孤寂的诗歌,虽然远离朝廷,远离中央,但杜牧对自己报效朝廷的决心始终没有变。
《绝句》杜甫古诗赏析
《绝句》杜甫古诗赏析《绝句》杜甫古诗赏析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绝句》杜甫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
是杜甫在听闻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心情愉快所作。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注释(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绝句》白话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绝句》创作背景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
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
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
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绝句》赏析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垸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前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
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
“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
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唐文宗太和、开成之后到唐亡,文学史上将这七、八十年称之为晚唐,杜牧和李商隐是晚唐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俗称“小李杜”。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生于803年,死于853年,二十六岁中进士,先在江西、淮南等节度使手下为幕僚,十年后内迁为京官,又受人排挤,出为黄州、池州等地刺史,后又一度内调,官终中书舍人。
杜牧原有恩济苍生的大志,他的政治理想是恢复盛唐洽世,他希望国家能安定统一,他反对藩镇拥兵作乱,反对吐番、回纥入侵,反对统治阶级的苟且偷安,为此他读书注意“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
他的《阿房宫赋》用赋体形式对秦亡的历史教训做了深刻总结,并提醒人们要牢牢吸取这一前车之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这显然是对当时摇摇欲坠的唐王朝提出当头棒喝。
同时杜牧尤喜论兵,有《战论》、《守论》等篇,并为《孙子》作注。
但是,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又给他带来深沉的苦闷,他晚年离别长安赴池州任刺史时曾说“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深刻地揭示了他将要到遥远的地方去任职之前登上乐游原,凭吊唐太宗陵墓时,向往贞观之治而又无法实现时的苦闷心情。
又因为他出身于世家大族,久经宦海浮沉,所以也有借酒浇愁放浪形骇,纵情声色的一面,“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悻名,”是说自己一事无成,只在歌妓生活的青楼之中留下一个薄情负心的名声,这话虽为自我解嘲,但也不难看出这正是他放纵沉沦的写照。
杜牧既有政治才干,又懂兵法,只是因为晚唐主昏政乱,致使他徒具“相才”(《唐诗谈丛》)而未能大用,只能把满怀抱负和一腔愁绪倾注于文学作品之中。
他在文学创作中是个多面手,“有唐一代,诗文兼擅者,唯韩、柳、小杜三家。
”(《北江诗话》卷二)他与韩愈、柳宗元一样,既善赋诗,又工为文。
不仅如此,杜牧还精于绘画书法,曾临摩过顾恺之的维摩像,米芾称赞其画“精彩照人”;其《张好好诗》行书真迹流传至今,后人认为“深得六朝人气韵”(《渔洋诗话》引董其昌语)。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绝句不但占有相当数量,而且艺术成就最高,也最为后人所欣赏。
清人吴乔说:“杜牧诗,惟绝句最多风调,余不能。
”(《围炉诗话》)杜牧的五七言古风和七律多叙事述怀之作,有较强的现实性和艺术性。
如《感怀》长诗,谴责朝廷对藩镇的姑息政策,同情人民所受的苦难,自抒报国胸怀,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但是,杜牧的七言绝句最为人所称道,他的绝句反映面较广,有表现人民疾苦的如《题村舍》;有抒写怀才不遇的如《赠渔父》;有讽刺帝王淫奢生活的如《宫人塚》;有向往自由和爱情的如《秋夕》等。
杜牧的绝句,无论是借景写情,还是吊古抒怀,其风格都可用“清新俊逸”来概括。
写景和咏史这两类绝句,诗人都写得十分出色,工巧精致,风格俊爽,文笔流转,词彩清新,蕴藉有味;在语言运用上尤见工力,清新流畅,自然凝练,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
这些诗表现了他才气的俊逸,思致的活泼。
当然,诗人也有消极颓废之作,反映他郁闷失意,流连酒色的生活情调。
一、抒情写景诗。
他不但能写出眼前的优美景色,往往还能即景生情、流露出对时事的忧伤。
诗人的写景绝句,大都画面鲜活,情意浓深。
有如技术高超的摄影能手,以鲜明的形象表现出大自然的蓬勃生机,给人以美的启迪和享受。
如《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丰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这首诗写山行所见之景。
首句说:“远上寒山石径斜”。
“远上”见出山路的高远。
“寒山”暗点秋光,为下文枫叶红作铺垫。
“石径”是人工铺治的栈道,为下文的“人家”伏笔。
次句说:“白云生处有人家”。
白云生处正是山之深处,几户人家便生活在那云遮雾掩的僻静地方。
这对一个在官场中不甚得意的人来说,自然有很大的吸引力。
诗以“斜径”、“人家”
作为淡淡出现的背景,使得整个画面错落有致,远近配合,浓淡相间。
然而更为迷人的还在后面。
第二句的“生”字特别传神,仿佛让人看到白云在冉冉升起浮动。
有的本子又作“深”字,把动词换成形容词,顿使全诗黯然失色,因为“深”字只不过写出了白云的浓密幽深,却难以描绘出白云的动态,更不能唤起人们的遐想。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日枫林,红叶覆山,又恰在晚霞辉映之下,更增一层红润的光泽,所以赛过二月鲜艳的“红花”,引得诗人停车驻足把玩。
诗人所写的秋景与春色具有同样的魅力,把经霜枫叶与二月春花巧妙地连在一起,唤起了人们对春光的丰富联想。
这首诗写秋景不仅没有衰飒之气,而且是一片红火热烈景象,这也正体现着杜牧诗风的“俊朗”、清快流转。
“坐”是因为的意思,因爱枫林晚景而停车。
一说“坐”为坐赏,“晚”指观赏之久而至晚暮。
这首诗虽然只是即景写景,没有什么更深的寄托,但它写出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趣,这是对秋光的一种赞美,通过赞美深秋红叶,表现了诗人高洁兀傲,不同凡俗的情怀。
再如《齐安郡后池绝句》:“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
画面上有“菱”和“浮萍”编织成的“绿锦”,又有鸳鸯身披的“红衣”,色彩是多么绚烂;菱叶“透”浮萍,夏莺“弄”蔷薇,鸳鸯“浴”红衣,动作是多么鲜明;“尽日无人”,环境又是多么清幽。
诗人赞赏夏日生趣图的形象油然而生。
杜牧的写景绝句中更多的是寓有感慨,蕴藉有思致,耐人寻味。
如著名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此诗以清新秀丽的笔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图:树茂花美,娇莺长啼,水村山城,酒旗斜矗、庙宇楼台、烟雨凄蒙,这都是典型的江南春色。
而在莺啼之前冠以“千里”更写出春色无边的气势。
明人杨慎认为“千里”不合情理,妄改为“十里”,实在是不懂艺术真实的荒唐之论,而在寺前冠以“四百八十”,字样,更突出了江南寺庙之多。
这种描写还有一种暗示作用,南朝的寺庙虽然留下来了,但是南朝政权不是早已化为乌有了么,它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也许正是它太崇奉佛,建的寺庙太多了的缘故吧。
细玩结尾一句,从“多少”二字还是能体会到诗人的感慨的,意思是当年建造寺院者是何等显赫,而今又在何处?诗人面对江南的春光,自然会有今昔盛衰之感。
诗人另有《杭州新造南亭子记》一文,对那些巧取豪夺者为了“买福卖罪”而大兴寺院奉佛表示愤慨,对武宗朝禁佛毁寺之举表示赞赏,对南朝梁武帝“舍身为僧奴,至国灭饿死不闻悟”的愚昧表示谴责。
把诗与文联系起来看,诗人感慨兴亡的微意便不难体味了。
所以这首绝句表面写景,但暗喻咏史,借暗写南朝诸政权因为崇佛而纷纷灭亡的事,来暗喻唐王朝当今崇尚佛老的弊政,使这首诗情画意的绝句更富有弦外之音。
如果说这首写景绝句命意十分隐蔽,那么《泊秦淮》这首写景绝句的命意就十分明显了。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全诗只有第一句是着意写景,寒水和岸沙被烟雾和月光笼罩着,这不但是秦淮河景色的真实写照,而且还透露出作者的惆怅心情,而“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虽也是眼前之景,但作者将它放在诗中,显然为了抒发自己忧国伤时的情怀,听到这些歌女仍在麻木不仁地吟唱陈后主所作的亡国之曲“玉树后庭花”不禁感慨万分,他的矛头显然是指向那些醉生梦死,贪欢买唱不顾国家命运的当权者,借景抒情的倾向十分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