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许可证
餐饮服务的法律法规
餐饮服务的法律法规餐饮服务的法律法规第一章: 行业管理法律法规1.1 餐饮服务许可证法规1.1.1 餐饮服务经营许可证申请流程1.1.2 餐饮服务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及年审要求 1.1.3 餐饮服务经营许可证的吊销和撤销条件1.2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1.2.1 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1.2.2 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1.2.3 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事故处理规范1.3 员工管理法律法规1.3.1 餐饮服务员工的劳动合同法规1.3.2 餐饮服务员工的劳动保护法规1.3.3 餐饮服务员工的职业培训和技能考核要求1.4 健康卫生法律法规1.4.1 餐饮服务场所的卫生管理规定1.4.2 餐饮服务场所的环境卫生要求1.4.3 餐饮服务场所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指南第二章: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1 食品供应商管理2.1.1 食品供应商筛选和评估标准2.1.2 食品原材料的入库检验和记录要求2.1.3 食品供应商的风险管理和监督措施2.2 食品储存和加工2.2.1 食品储存场所和设施的管理规定2.2.2 食品储存温度控制和防腐要求2.2.3 食品加工操作规范和卫生要求2.3 食品安全培训和监督2.3.1 餐饮服务员工的食品安全培训计划2.3.2 食品安全监督与抽检要求2.3.3 餐饮服务员工的食品安全责任和监督措施第三章: 公共卫生管理规定3.1 卫生设施和消毒要求3.1.1 餐厅厨房设施的卫生要求3.1.2 餐具和操作工具的清洁和消毒规定3.1.3 餐饮服务场所的防虫和防鼠措施3.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3.2.1 餐饮服务单位的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计划制定 3.2.2 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置要求3.2.3 公共卫生事件后的清洁和消毒工作指南3.3 食品中毒监测和报告3.3.1 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中毒报告制度3.3.2 食品中毒事件的调查和追责规定3.3.3 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流程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一:餐饮服务经营许可证申请表附件三:员工岗前培训记录表附件四:食品中毒事件报告表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餐饮服务经营许可证:指餐饮服务单位依法取得的经营许可证书。
餐饮经营管理条例
第二十二条本条例的解释权归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第三章食品安全与卫生(续)
第二十三条餐饮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召回制度,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及时召回,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第二十四条餐饮经营者应当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五十七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餐饮服务行业协会的指导和监督,支持协会开展行业自律和服务工作。
第五十八条鼓励餐饮经营者参加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提高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对能力。
第十三章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五十九条鼓励国内外餐饮经营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餐饮管理经验和技术。
第六十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与国际餐饮管理相关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第六十八条全社会应当共同关注餐饮业的发展,积极参与监督管理,共同营造良好的餐饮消费环境。
第六十九条本条例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我国餐饮业的整体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安全、健康的餐饮服务。
第七十条本条例的最终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餐饮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文总结:
第二十八条餐饮经营者应当定期对排放的油烟、噪声等进行检测,确保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二十九条餐饮经营者应当鼓励使用节能、环保的餐饮设备和用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推广绿色消费。
第五章服务质量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续)
第三十条餐饮经营者应当尊重消费者的人格尊严,不得因消费纠纷侮辱、诽谤消费者。
第三十一条餐饮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及时、公正、有效地解决消费纠纷。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三条本条例所称餐饮经营活动,是指通过即时加工制作,向消费者提供食品、饮料和服务的活动。
餐饮企业(公司)法规
餐饮企业(公司)法规目录1. 引言2. 营业许可证3. 食品安全管理4. 环境卫生5. 劳动法规6. 垃圾处理7. 经营执照8. 结论9. 参考文献引言本文档涵盖了餐饮企业(公司)在法规和法律方面需要遵守的基本要求。
餐饮企业(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规,确保企业的合法性、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1. 营业许可证餐饮企业(公司)在开展餐饮服务之前,必须获得合法的营业许可证。
营业许可证是餐饮企业(公司)合法经营的重要证明,申请过程需要符合相关的法规和要求。
企业应在经营之前办理营业许可证手续,否则将面临处罚和经营停业等严重后果。
2. 食品安全管理餐饮企业(公司)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管理法规。
餐饮企业(公司)必须确保所提供的食品安全卫生,并遵循食品加工、存储、运输和销售的相关规定。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食品安全检测和抽检,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3. 环境卫生餐饮企业(公司)应保持整洁的环境卫生,营造良好的餐饮环境。
企业应遵守相关环境卫生法规,加强各项清洁工作,保证餐厅、厨房、卫生间等区域的卫生状况。
企业应加强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工作,确保卫生环境得到有效控制。
4. 劳动法规餐饮企业(公司)应遵守劳动法规,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企业应签订劳动合同,执行正常的工资和福利制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安全保障措施。
同时,企业应严禁违法雇佣童工,保障员工的劳动权益。
5. 垃圾处理餐饮企业(公司)应严格按照相关垃圾处理法规进行处理。
企业应制定合理的垃圾分类和处理制度,配备垃圾分类设施和设备。
餐饮企业(公司)应加强垃圾减量、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与垃圾处理工作。
6. 经营执照餐饮企业(公司)必须获得合法的经营执照。
经营执照是企业合法经营的重要凭证,申请过程需要符合相关的法规和要求。
企业应定期更新经营执照,确保经营活动的合法性。
结论以上是餐饮企业(公司)在法规和法律方面需要遵守的基本要求。
餐饮业的餐饮法规与合规管理
餐饮业的餐饮法规与合规管理餐饮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竞争的行业,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营业的合规性,餐饮企业需要遵守一系列的餐饮法规和合规管理规定。
本文将全面介绍餐饮业的餐饮法规与合规管理,以确保行业的健康发展和顾客的满意。
一、食品安全法规食品安全是餐饮业最重要的法规之一。
餐饮企业必须遵循国家和地方的食品安全法规,以确保所提供的食品符合卫生标准和安全要求。
这包括:1. 食品生产和销售许可证:餐饮企业需要在合法的经营场所获得相关的食品生产和销售许可证。
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餐饮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设立食品安全负责人,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以确保食品从采购、储存、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3. 食品卫生标准:餐饮企业需遵循国家和地方的食品卫生标准,包括食品的加工工艺、储存条件、餐具消毒等,以保证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二、劳动法规餐饮企业需要合规管理员工的劳动关系,以确保员工权益和雇主责任。
下面是一些与劳动法相关的规定:1. 劳动合同:餐饮企业必须与每位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 最低工资标准:雇主需要支付员工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3. 劳动保护:餐饮企业应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的劳动安全和健康。
4. 加班和休假:雇主需要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加班工资,并保障员工的法定休假权益。
三、行业卫生标准餐饮业需要遵守一系列的行业卫生标准,以确保就餐环境的清洁和食品的卫生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行业卫生标准:1. 餐厅卫生标准:包括餐厅的卫生设施、厕所卫生、通风设备、垃圾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2. 食品加工卫生标准:餐饮企业在食品加工环节必须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包括食品加工工艺、原料处理、食品储存等方面的要求。
3. 食品留样:餐饮企业需要定期留取食品样品,以便出现问题时进行检测和溯源。
四、消防安全规定餐饮企业需要遵守消防安全规定,确保就餐场所的火灾防控能力。
以下是一些与消防安全相关的规定:1. 消防设施:餐饮企业应按照法规要求安装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报警器、疏散通道等。
餐饮服务许可法律条款
餐饮服务许可法律条款第一条: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所载的内容经营餐饮服务,不得超范围经营。
第二条: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取得条件包括:餐饮场所符合相关卫生、消防和安全要求;具备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餐饮服务设备、用具和食品材料符合卫生标准等。
第三条: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确保食品安全,包括使用符合标准的食品材料,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储存和加工食品的设施设备符合卫生要求;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
第四条: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履行公示义务,包括将《餐饮服务许可证》、经营许可范围、卫生许可证等相关信息公示在餐厅显眼位置;对食品安全事故和投诉进行公开回应等。
第五条: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包括提供真实、准确的食品信息;明示食品的原料、生产日期等相关信息;遵守价格管理和交易诚信等。
第六条: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依法管理员工,包括对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和食品安全培训;确保员工操作过程中符合卫生要求;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考核等。
第七条: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定期进行自查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检测结果予以公示;并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按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配合工作。
第八条:对于违反《餐饮服务许可法律条款》或其他相关法律规定的,相关部门有权依法进行处罚,包括罚款、责令整改、吊销许可证等措施;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是关于餐饮服务许可法律条款的一些核心要点。
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自身的合法经营,同时也应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与权益。
餐饮服务许可法律条款的实施,有助于促进餐饮服务业的规范发展,提升整个行业的形象和品质。
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
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第一章立法目的与适用范围第一条为了规范餐饮业经营行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餐饮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XX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从事餐饮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餐饮经营概念界定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餐饮经营,是指通过提供食品、饮品及相应服务,满足消费者餐饮需求的商业行为。
第三章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职责第四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餐饮业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
各级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餐饮业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餐饮行业协会应当制定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促进餐饮业健康发展。
第四章餐饮企业经营要求第六条餐饮企业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范围从事经营活动。
第七条餐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
第五章食品安全与卫生标准第八条餐饮企业应当遵守国家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确保食材新鲜、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第九条餐饮企业应当定期对厨房、餐厅等场所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第六章服务质量与管理第十条餐饮企业应当提供优质服务,尊重消费者,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餐饮企业应当建立员工培训制度,提高员工服务技能和服务态度。
第七章价格标示与合理定价第十二条餐饮企业应当在明显位置标示菜品、饮品等价格,并确保价格真实、合理。
第十三条餐饮企业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合理定价,不得有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第八章税务合规与记录第十四条餐饮企业应当依法纳税,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
第十五条餐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经营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材采购、食品加工、销售等信息。
第九章市场推广与供应链第十六条餐饮企业应当遵守国家广告法律法规,不得发布虚假或误导性的广告。
第十七条餐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供应链管理制度,确保食材来源合法、安全。
第十章信用建设与举报制度第十八条餐饮企业应当建立信用档案,记录企业守法经营、食品安全、服务质量等情况,作为消费者选择餐饮企业的重要参考。
餐饮服务证可证规章制度
餐饮服务证可证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餐饮服务行业管理,促进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有餐饮服务经营行为且须申领餐饮服务证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餐饮服务证是一种经营管理许可证,是从事餐饮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取得的证件。
第四条餐饮服务证的种类包括餐饮服务经营许可证和个人食品卫生从业人员健康证。
第五条申领餐饮服务证应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保证提供真实、准确的材料和信息。
第六条餐饮服务证的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届满可以申请续期。
第七条餐饮服务证的申领、管理和监督由相关政府部门负责。
第二章餐饮服务经营许可证第八条从事餐饮服务的单位必须取得餐饮服务经营许可证,否则不得经营餐饮服务。
第九条申请餐饮服务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应具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厨房、设施设备等条件,并通过相关检查验收。
第十条申请餐饮服务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应提供相关材料和信息,包括《食品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
第十一条取得餐饮服务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在经营过程中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证食品安全和卫生。
第十二条未取得餐饮服务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不得冒充他人或假冒伪劣经营。
第十三条餐饮服务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届满前,单位应提前向相关政府部门申请续期。
第十四条有买卖、租赁、转让餐饮服务经营许可证的行为,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办理备案手续。
第十五条餐饮服务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内,单位不得擅自变更名称、经营范围等内容。
第三章个人食品卫生从业人员健康证第十六条从事餐饮服务的个人应取得个人食品卫生从业人员健康证,否则不得从事餐饮服务工作。
第十七条申请个人食品卫生从业人员健康证的个人应接受相关卫生医学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第十八条取得个人食品卫生从业人员健康证的个人在工作期间应遵守卫生法规,如发现患有传染病应立即停止工作并接受治疗。
第十九条未取得个人食品卫生从业人员健康证的个人不得从事餐饮服务相关工作,否则将面临处罚。
餐饮公司需要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吗
餐饮公司需要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吗对于餐饮公司来说,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是一项必要的手续。
食品经营许可证是由相关部门(通常是卫生监督部门)颁发的证件,用于确保餐饮企业在食品安全和卫生方面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下面将介绍餐饮公司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必要性以及办理流程。
1. 餐饮公司需要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必要性1.1 食品安全保障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可以有效保障餐饮公司的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餐饮企业的首要任务,如果没有合法的食品经营许可证,餐饮公司将难以证明其符合卫生安全要求,也难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可以要求餐饮公司遵守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1.2 法律法规要求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餐饮公司必须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必须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才能经营食品业务。
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公司将面临法律责任和罚款。
1.3 市场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将成为餐饮公司的一种竞争优势。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卫生越来越关注,他们更愿意选择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企业就餐。
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可以提升公司形象,吸引更多消费者,扩大市场份额。
2. 餐饮公司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流程2.1 准备相关材料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前,餐饮公司需要准备相关材料。
通常要求的材料包括:•申请表•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餐饮场所租赁合同或产权证明•餐饮场所内部布局图•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2 咨询和填写申请表餐饮公司可以咨询当地卫生监督部门或相关机构了解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具体要求和流程。
填写申请表时,需要准确、清晰地填写公司信息、人员信息、经营项目等。
2.3 现场审查和检测卫生监督部门会对餐厅现场进行审查和检测,以确保餐饮场所符合食品安全卫生要求。
现场审查内容通常包括餐厅卫生设施、操作规程、食品存储和加工设备等方面。
餐饮业法律法规与规范
绿色餐饮理念与实践推广
绿色食材
倡导使用绿色、有机、无公害的食材,减少农药残留 和食品污染。
节能减排
推广节能型厨房设备和绿色烹饪技术,减少能源消耗 和废气排放。
垃圾分类与处理
实施垃圾分类制度,合理处理餐厨垃圾,促进资源回 收利用。
企业社会责任担当与评价指标
食品安全责任
餐饮企业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 法规,确保食品质量和卫生安
商标侵权行为
未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或近似商标,易造成 消费者混淆的行为,将承担法律责任。
专利申请与保护制度
专利类型
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餐饮业企业可根据 创新成果选择合适的专利类型进行申请。
专利申请流程
包括申请、受理、初审、公布、实质审查、授权等步骤,需遵循相 关法律法规。
专利侵权行为
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消费者安全权
餐饮业经营者应保障其提供的食 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确保消费
者在用餐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纠纷解决机制
01
02
03
协商和解
当消费者与餐饮业经营者 发生消费纠纷时,双方应 首先通过协商和解的方式 解决争议。
投诉举报
若协商无果,消费者可向 相关行政部门或消费者协 会投诉举报,寻求帮助和 支持。
07 餐饮业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
CHAPTER
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要求
环保法规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法规,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 防治法》等,对餐饮业的环境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
排放标准
餐饮业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确保废水、废气、噪 声等污染物达标排放。
环保手续
开设餐饮企业需办理环保手续,如环评报告、排污许可证等,确保 合法经营。
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
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是指国务院颁布的对从事餐饮服务业的企业和个人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管的法规。
该办法旨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确保餐饮服务安全卫生,规范餐饮市场秩序,保障公众健康,提高餐饮服务质量。
一、许可管理范围餐饮服务许可管理范围包括从事餐饮服务的所有单位和个人。
从事餐饮服务的单位和个人需要依据该办法的规定,履行许可审批、备案、检查、评估等相关手续,才能提供餐饮服务。
二、许可审批要求在进行餐饮服务许可审批前,审批机关必须对单位和个人的资质进行审查,包括以下要求:(一)餐饮服务单位必须经营有固定场所或工作台面。
(二)餐饮服务单位必须具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设施和设备,保证餐饮服务质量的安全卫生。
(三)餐饮服务人员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及从业资格要求。
(四)餐饮服务必须依照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环保等法规和规章的要求,配备相应的设施和设备,并安装和使用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环保设施。
(五)餐饮服务单位必须向食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
三、备案管理要求从事餐饮服务的个体工商户、小微餐饮服务单位的备案管理要求是:在取得经营许可证后,应当于经营前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备案,并根据换证、变更经营项目、停业、除名等情况及时更新备案信息。
备案内容包括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接待用餐人数、经济性质、经营范围等。
四、检查评估要求对餐饮服务单位应当定期进行食品安全、环保、卫生等方面的监督检查,评估餐饮服务水平,确保餐饮服务合法、规范、安全、卫生。
监管部门应要求餐饮服务经营者每天将店内环境进行干净、整洁、通风等消毒健康指标的记录,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并落实相关责任。
对于部分违法经营者,应按照国家规定,采取吊销经营许可证等惩罚措施。
五、监督管理要求餐饮服务单位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要求,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体系,完善作业程序和质量管理体系,规范从业人员操作行为和管理流程,确保餐饮服务安全卫生,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商务部餐饮业管理办法模版
商务部餐饮业管理办法模版一、总则为规范餐饮行业经营行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二、经营许可1.餐饮经营者应持有有效的《食品经营许可证》方可投入经营。
2.餐饮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配置厨房和设备,采取有效的食品安全措施,确保所提供的食品安全卫生。
3.餐饮经营者应定期接受相关部门的检查和评估,落实食品安全责任,确保食品品质和安全。
三、食品安全保障1.餐饮经营者应对食品供应商的检疫证明或合格证明进行核查,采购合格物资并建立追溯制度。
2.餐饮经营者应对食品原材料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类储存,依据标准制定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
3.餐饮经营者应按照食品安全卫生规定分类储存和处理食品,避免烹饪和存储交叉污染。
4.餐饮经营者应加强员工健康和个人卫生教育,建立食品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和宣传。
四、食品营养与健康1.餐饮经营者应根据顾客需求,提供符合食品营养安全标准的食品,以健康、营养、安全为基础。
2.餐饮经营者应加强食品标签标识管理,标注食品成分、添加剂以及相关物质等信息,保证顾客知情权。
五、食品安全追踪1.餐饮经营者应建立菜品生产和销售的追踪制度,对菜品生产加工的每道工序和销售环节进行管理和记录。
2.餐饮经营者应定期对食品原材料和产品进行微生物、重金属等物质的检测,确保食品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六、餐饮服务1.餐饮经营者应提高服务素质,加强员工培训,保证服务效率和质量,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2.餐饮经营者应依照相关规定,明确收费标准,公示菜品价格,保证消费者知情权和权益。
七、监督检查1.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餐饮经营者的日常监管,确保餐饮经营者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
2.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和维护,建立食品投诉举报制度,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举报。
八、处罚条款1.餐饮经营者违规经营,侵害消费者健康权等,相关部门会及时予以处罚,包括罚款、责令停业整顿、吊销食品经营许可等。
餐饮资质证明材料
餐饮资质证明材料餐饮业是一个具有潜力和竞争力的行业,在中国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想要在餐饮行业中获得成功,除了优质的食品和服务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资质证明材料。
这些证明材料向消费者和监管部门表明了餐饮企业具备安全、卫生和合法经营的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餐饮资质证明材料的种类和重要性,并提供一些获取这些证明材料的实用建议。
餐饮资质证明的种类在餐饮行业中,常见的资质证明材料包括以下几种:1.营业执照:营业执照是一个餐饮企业最基本的法律凭证,它证明了企业的合法存在和经营范围。
在申请营业执照时,需要提供一些必要的资料,如企业名称、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等。
2.卫生许可证:卫生许可证是餐饮企业从事食品服务的必备证明。
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的规定,所有餐饮企业必须具备并公示卫生许可证,以表明其生产和经营过程符合卫生管理标准。
3.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是餐饮企业合法经营的重要凭证。
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必须符合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并接受监管机构的定期检查。
4.税务登记证:税务登记证是一个餐饮企业的合法纳税凭证。
在税务登记证上,可以查询到企业的税务编号、纳税人识别号等重要信息。
5.原材料供应商合格证明:通过向消费者提供权威的原材料供应商合格证明,餐饮企业能够证明其食材的安全来源和质量保证。
餐饮资质证明的重要性餐饮资质证明材料对于餐饮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重要原因:1.合法合规经营:持有餐饮资质证明材料可以证明餐饮企业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使其能够合法地开展业务。
这将增强消费者的信心,提高企业的口碑和形象。
2.消费者保障:餐饮资质证明材料是一种对消费者的保障措施。
消费者可以通过查看餐饮企业的资质证明,判断该企业是否符合卫生标准、食品安全要求,并做出是否选择该企业就餐的决策。
3.合作机会提升:许多与餐饮行业相关的企业,如供应商、物流公司、金融机构等,在与餐饮企业合作时,往往会优先选择拥有完备资质证明的企业。
餐饮服务的法律法规
餐饮服务的法律法规餐饮服务的法律法规章节一:行业背景和概述1.1 行业概述餐饮服务是指提供给消费者食品和饮料的商业活动。
它涵盖了各种形式的餐饮场所,如餐馆、咖啡馆、酒吧、快餐店等。
餐饮服务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饮食选择,也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1.2 法律法规的重要性餐饮服务行业涉及众多法律法规的约束,这些法律法规对于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食品安全、规范行业秩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遵守法律法规不仅能确保餐饮企业合法经营,还能提高行业整体的形象和声誉。
章节二:餐饮服务的法律法规梳理2.1 餐饮服务许可证a) 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定义和要求b) 申请餐饮服务许可证的程序和材料c) 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审批和监管机构2.2 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a) 食品安全法b) 食品卫生管理办法c)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d)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办法e) 食品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2.3 劳动法律法规a) 劳动合同法b) 用工合同管理办法c)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d)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2.4 商标和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a) 商标法b) 著作权法c) 专利法2.5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a) 大气污染防治法b) 水污染防治法c) 噪声污染防治法2.6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a)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b) 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c) 售后服务管理办法章节三:附录附件1:餐饮服务许可证申请表格附件2: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全文附件3:劳动法律法规全文附件4:商标和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全文附件5: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全文附件6: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全文本文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餐饮服务许可证:指餐饮企业获得的合法经营许可证书,凭此证书取得合法资格从事餐饮服务。
2. 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基本法律,主要目的是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3. 劳动合同法:是指我国《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法律,旨在维护劳动者权益,保障劳动关系的稳定发展。
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
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餐饮服务许可工作,保护消费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从事餐饮服务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称餐饮服务经营者),不适用于从事餐饮服务活动的食品摊贩、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为餐饮业提供食品半成品的单位。
第三条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工作,具体管辖范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
第四条从事餐饮服务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后,方可从事餐饮服务活动,并承担餐饮服务的食品安全责任。
第五条餐饮服务许可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权限、范围、条件与程序,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便民原则。
餐饮服务许可按餐饮服务经营者的业态和规模实施分类管理。
第六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餐饮服务许可信息和档案管理制度,公布取得或者注销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经营者名录。
第七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实施餐饮服务许可的监督监察。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餐饮服务许可实施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有权进行举报。
第九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施餐饮服务许可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行政机关预算。
按照规定可以收费的,应当按照公布的法定项目和收费标准收取,所收缴的费用全部上缴国库。
第二章申请与受理第十条从事餐饮服务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符合许可条件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餐饮服务许可证》。
第十一条申请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具有与制作供应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二)具有与制作供应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三)具有合理的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四)具有经食品安全培训、符合相关条件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以及与本单位实际相适应的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五)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定的有关要求。
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
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为规范餐饮服务许可工作,保护消费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从事餐饮服务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称餐饮服务经营者),不适用于从事餐饮服务活动的食品摊贩、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为餐饮业提供食品半成品的单位。
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工作,具体管辖范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
从事餐饮服务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后,方可从事餐饮服务活动,并承担餐饮服务的食品安全责任。
餐饮服务许可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权限、范围、条件与程序,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便民原则。
餐饮服务许可按餐饮服务经营者的业态和规模实施分类管理。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餐饮服务许可信息和档案管理制度,公布取得或者注销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经营者名录。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实施餐饮服务许可的监督监察。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餐饮服务许可实施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有权进行举报。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施餐饮服务许可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行政机关预算。
按照规定可以收费的,应当按照公布的法定项目和收费标准收取,所收缴的费用全部上缴国库。
第二章申请与受理从事餐饮服务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符合许可条件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餐饮服务许可证》。
申请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具有与制作供应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二)具有与制作供应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三)具有合理的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四)具有经食品安全培训、符合相关条件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以及与本单位实际相适应的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五)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定的有关要求。
卫生许可证餐饮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餐饮服务行业卫生管理,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取得卫生许可证的餐饮服务单位,包括餐馆、快餐店、小吃店、饮品店等。
第三条餐饮服务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
第二章卫生许可证管理第四条餐饮服务单位必须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并在显著位置悬挂或张贴卫生许可证,接受监督检查。
第五条卫生许可证有效期为四年,期满前三个月,餐饮服务单位应向原发证机关申请换证。
第六条餐饮服务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经营地址、经营范围等发生变更的,应在变更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第三章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第七条餐饮服务单位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原料采购、加工制作、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环节。
第八条原料采购应确保来源合法、质量合格,并建立进货台账,记录原料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第九条加工制作过程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污染,确保食品加工过程卫生。
第十条餐饮具应定期清洗消毒,确保使用前符合卫生要求。
第十一条食品留样应按照规定留样,并记录留样食品名称、数量、留样时间等信息。
第四章环境卫生管理第十二条餐饮服务单位应保持经营场所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扫和消毒。
第十三条餐饮服务单位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并配备必要的卫生用品。
第十四条餐饮服务单位应定期进行灭蝇、灭鼠、灭蟑螂等卫生杀虫工作。
第五章应急处理第十五条餐饮服务单位应制定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十六条发生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病事件时,餐饮服务单位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第六章监督检查第十七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督检查,定期对食品安全和卫生状况进行检查。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相关法规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相关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为《食品安全法》)是中国大陆的食品安全管理基本法律,它于2009年通过,并于2015年修订生效。
该法规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公众的身体健康,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
根据《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经营者有责任确保食品安全,并需要遵守以下规定: - 食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进口食品安全标准; - 餐饮服务经营者必须获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并接受相关监督检查; - 所使用的食品必须真实、新鲜、无污染,并满足卫生要求; - 餐饮服务经营者必须保持餐厅的卫生和环境整洁; - 餐饮服务经营者必须落实员工健康管理制度,确保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 - 餐饮服务经营者必须保留食品进货、销售记录,并对问题食品进行追溯。
对于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根据其严重程度不同,处罚也会有所区别,严重违法行为将面临罚款、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等严厉处罚。
2.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是中国大陆政府针对餐饮服务行业制定的具体实施规则,旨在加强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管理和监督。
该办法于2015年通过并实施。
根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餐饮服务经营者需要采取以下相应的措施: - 确保食品的原材料安全和卫生,包括进货渠道的选择和供货商的评估。
- 对食品加工、贮存、加热、冷藏、保鲜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 对餐饮服务现场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确保卫生环境符合要求。
- 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建立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对食品进行抽样检测和监测。
- 餐饮服务经营者要依法保留食品原材料进货和销售信息,并建立食品追溯制度。
此外,对于违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的行为,餐饮服务经营者将面临警告、罚款、暂停营业、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
3. 《餐饮服务企业食品安全自查工作指南》《餐饮服务企业食品安全自查工作指南》是由中国大陆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旨在引导餐饮服务经营者自主进行食品安全自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餐饮法律法规
31.关于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督管理的通知(卫监督发〔2010〕25号)
32.餐饮服务食品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监督抽检工作规范(国食药监食[2010]342号)
33.关于加强春夏季餐饮消费环节食物中毒事故预防工作的通知(国食药监食[2009]106号)
21.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家管理办法(国食药监食[2011]293号)
22.餐饮服务食品检验机构管理规范(国食药监食[2011]372号)
23.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国食药监食[2011]67号 )
24.关于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顿阶段性检查有关事项的通知(食药监食函[2009]82号)
25.餐饮服务环节和保健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意见(国食药监食[2009]119号)
9.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加强餐饮服务环节禁用亚硝酸盐监管工作的通知(食药监办食[2012]90号)
10.关于加强和创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工作的指导意见(国食药监食[2012]150号)
11.关于定期公告餐饮服务许可情况的通知(食药监食函[2012]67号)
12.关于加快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通知(食药监办食[2012]38号)
4.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
5.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商务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14年第4号)
6.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推进餐饮业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通知(食药监办食监二〔2014〕63号)
7.中央厨房许可审查规范(国食药监食[2011]212号)
8.卫生部国家食药监管局关于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的公告(卫生部公告012年第10号)
餐饮行业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标准
餐饮行业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标准餐饮行业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标准一、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1. 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的生产、销售、加工、储存等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提出了食品安全责任制及处罚措施。
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括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等,对食品相关指标进行了具体规定。
3.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规定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申请、审批及管理要求。
4.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主要针对餐饮服务行业,规定了食品经营和管理的具体要求。
二、劳动与就业法律法规1. 劳动法:对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工时与休假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
2. 最低工资标准:各地区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餐饮企业需按照规定支付员工工资。
3. 用工合同法:规定了用工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等方面的规定。
4. 劳动保护法:保护员工的劳动权益,规定了劳动条件、劳动时间、劳动安全与卫生等方面的要求。
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 环境保护法:对环境影响评价、废水、废气排放等环保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
2. 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要求餐饮企业进行垃圾分类,投放不同的垃圾桶中。
3. 清洁生产促进法:对餐饮企业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出了环保要求。
4.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对环保问题的公众参与进行了规范,要求餐饮企业积极听取公众意见。
四、消防安全法律法规1. 消防法:规定了餐饮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
2. 消防设施管理办法:对消防设施的设置、日常维护和检查等进行了具体规定。
3. 火灾责任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对火灾事故的调查处理程序和责任追究进行了详细规定。
4. 消防器材使用管理规定:要求餐饮企业按规定使用和保养消防器材。
五、质量标准法律法规1. 餐饮服务质量评价标准:制定了餐饮服务的质量评价指标,要求餐饮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括食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规定了食品相关指标。
3. 客户投诉处理规定:对餐饮企业处理客户投诉的流程和责任进行了规范。
餐饮服务许可办事指南
餐饮服务许可办事指南《餐饮服务许可证》办证指南一览表餐饮服务经营者分类标准一览表说明:本表依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治理局关于做好《餐饮服务许可证》启用和发放工作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09]257号)整理。
餐饮服务许可审查分类标准一览表说明:1.本表依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治理局《关于印发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的通知》(国食药监食[2010]236号)整理。
2.特大型餐馆,大型餐馆,学校食堂,供餐人数500人以上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连锁经营餐饮服务企业总部,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应当设专职食品安全治理人员;其他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安全治理人员可兼职。
3.特大型餐馆、大型餐馆,学校食堂,供餐人数500人以上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连锁经营餐饮服务企业总部,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应当制定关键环节食品加工操作规程、食品安全检查打算以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餐饮服务许可证》办证程序示意图制图: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治理局餐饮服务监管分局。
关于餐饮服务许可申请材料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差异性的说明对餐饮服务许可申请材料的形式审查,是指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治理局派驻广州市政务中心(广州珠江新城华利路61号广州市政务中心办公大楼4楼)的工作人员(以下简称“窗口受理人员”)在接收餐饮服务许可申请人的申请材料时,现场对材料的完整性和形式的合法性所做的审查。
经现场审查,材料完整同时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出具《餐饮服务许可申请材料接收单》给申请人,作为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治理局差不多接收申请人申请材料的凭证。
然而,由于时刻的限制和业务分工等缘故,“窗口受理人员”无法对申请人提供的材料进行一一的实质性审查。
所谓材料的实质性审查,是指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治理局餐饮服务监管分局的有关工作人员对申请人提供的材料的实质性内容是否符合法定标准、法定要求所做的审查。
举例说,申请人在广州市政务中心向窗口受理人员提供“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和设备布局、加工流程、卫生设施等示意图及说明”这项材料时,窗口受理人员只要检查是否有该份材料,该资料是否有法定形式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卫生部(已撤销) ——《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第四十二条本办法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卫生部2005年12月15日发布的《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餐饮服务提供者在本办法施行前已经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的,该许可证在有效期内继续有效。
1.适用对象:从事餐饮服务的单位和个人,不适用于食品摊贩和为餐饮服务提供者提供食品半成品的单位和个人。
2.符合条件
第九条申请人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餐饮服务许可申请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具有与制作供应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
(二)具有与制作供应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洗手、采光、照明、通风、冷冻冷藏、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三)具有经食品安全培训、符合相关条件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以及与本单位实际相适应的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四)具有合理的布局和加工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申请《餐饮服务许可证》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餐饮服务许可证》申请书;
(二)名称预先核准证明(已从事其他经营的可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和设备布局、加工流程、卫生设施等示意图;
(四)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业主)的身份证明(复印件),以及不属于本办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情形的说明材料;
(五)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符合本办法第九条有关条件的材料;
(六)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二、《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适用对象:餐饮经营活动,是指通过即时加工制作成品或半成品、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和消费场所及设施的经营行为。
2. 商务部负责全国餐饮行业管理工作。
3. 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
4.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或委托相关机构建立经营者及其负责人、高层管理人员信用记录,将其纳入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
三、《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国务院—卫生许可证、健康合格证
1.第二条“公共场所”定义中包括饭馆。
2. 第四条:国家对公共场所以及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场所的选址和设计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
“卫生许可证”由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签发。
3. 第七条: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持有“健康合格证”方能从事本职工作。
患有
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4.第八条:经营单位须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办理营业执照。
在本条例实施前已开业的,须经卫生防疫机构验收合格后,补发“卫生许可证”。
“卫生许可证”两年复核一次。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5修订)》—全国人大常委会
1.第三十三条: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二)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三)有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四)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五)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
(六)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贮存、运输;
(七)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饮具和容器;
(八)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等;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容器、售货工具和设备;
(九)用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十)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
非食品生产经营者从事食品贮存、运输和装卸的,应当符合前款第六项的规定。
2. 第三十五条: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
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
但是,销售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许可。
3.第三十七条: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生产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交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材料。
4. 第三十八条: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
5. 第四十二条:国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2016修订)》—国务院
1. 第二十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
法律、法规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有效期为3年。
六、《关于征求对《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环保部—排污许可证(有豁免条款)
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内直接或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排污者),应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
2.第五十三条(豁免条款):规模较小的餐饮、娱乐、洗浴、美容美发经营者、小型医疗卫生机构以及自备食堂、茶炉、取暖或洗浴锅炉等设施的科研、教学、政府机关等单位,排放污染物数量少,对环境影响轻微,3年来未与其他单位或个人发生环境污染纠纷的,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免除其在一定限期内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的义务。
豁免条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第一款条件以及排污许可证审批颁发权限,确定豁免的排污者名单以及豁免的理由和期限,并予以公告。
3.排污者被免除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义务的,不免除其防治污染、赔偿污染损害、排污申报登记、缴纳排污费的责任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