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望江南·超然台作》

合集下载

古典诗词鉴赏: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赏析

古典诗词鉴赏: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赏析

古典诗词鉴赏: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赏析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译文】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

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

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注释】望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又名忆江南。

超然台:筑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北城上,登台可眺望全城。

壕:护城河。

寒食:节令。

旧时清明前一天(一说二天)为寒食节。

咨嗟:叹息、慨叹。

故国:这里指故乡、故园。

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二天起,禁火三日。

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

新茶:指清明前采摘的雨前茶。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暮春。

朱孝臧校注《东坡乐府》纪年录:乙卯,于超然台作望江南。

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

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

苏轼《超然台记》谓:移守胶西,处之期年。

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

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词。

【鉴赏】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

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

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

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望江南·超然台作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简介
《画真行对面一明苏眉子苏 苏学烂书后独;白。山瞻轼 东文漫、代具诗畅他(,( 坡同之楷很风清达在今又 全,趣书有格新,文属字 集喜,,影,豪与学四和* 》作与能响与健欧艺川仲 和枯黄自,黄,阳术), 《木庭创与庭善修方人又) 东怪坚新辛坚用并面。称, 坡石、意弃并夸称堪与大北 乐,米,疾称张欧称父苏宋 府论芾用并苏比苏全苏,文 》画、笔称黄喻,才洵号学 等主蔡丰苏;,为。,东家 。张襄腴辛词在唐其弟坡、 神并跌;开艺宋文苏居书 似称宕书豪术八汪辙士画 。宋,法放表大洋合。家 著四有擅一现家恣称眉。 有家天长派方之肆三州字 , , ;
1037 1101
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 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 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 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 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 外景色。 首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 暮而未老。“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 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 家万户。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 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 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 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 “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 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以上两句,词情荡漾, 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 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 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诗酒趁年华”,进一步 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年华”,指好时 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进入了 “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 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 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的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 子炽烈的思乡之情。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足见作者艺术功力 之深。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上片之景,有“以乐景衬 哀情”的成分,寄寓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更重要的是,整首词表达 思乡的感情,作者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7]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原文翻译与赏析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原文翻译与赏析

精心整理“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原文翻译与赏析【原文】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赏析一】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

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的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

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足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

为台者旧矣。

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公元1076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词。

【赏析三】《望江南超然台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首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

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

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

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

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

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

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

但是,此时却欲苏轼在熙宁七年秋由杭州转任密州知府,他尊王泽民以有为,战胜天灾人祸,使百姓安居乐业。

次年八月命人重新修葺城北之台,并由其弟题超然以名之。

熙宁九年暮春登临此台,触春景而生思乡之情,因而作了这首词以遣怀抒情。

诗的上片写登台所见,给我们描摹了一幅明媚而有诗意的暮春郊外春光图。

作者首句以春未老领起,余句皆具体描绘暮春之景句。

《望江南·超然台作》译文及赏析

《望江南·超然台作》译文及赏析

《望江南·超然台作》译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演讲致辞、祝福语、名言句子、感悟故事、心得体会、总结报告、工作计划、党团资料、条据书信、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speeches, blessings, famous quotes, sentences, insights, experiences, summary reports, work plans,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nd rules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望江南·超然台作》译文及赏析《望江南·超然台作》译文及赏析原文《望江南·超然台作》宋代: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高中语文《望江南》课件

高中语文《望江南》课件
D. “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 相应合。诗人欲忘却尘世间一切,借诗酒以自娱。
B(春水、春花、蒙蒙烟雨触动了作者的乡思,引 出了下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的心情应当是
黯然的苦闷的)
3 从词中的“咨嗟”、“且将”这些词语看,你 认为作者在词中分别表现了怎样的心情?结合诗
句简要分析。(4分)
显示出词人深厚的艺术功力。
暂作解脱的达观心态(2 分)。
三:
1.词的上片写景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5
分)
2.如何理解”诗酒趁年华”?请结合全词简要分 析。(6分)
参考答案
1.(5分)①从视觉上看:感受到春风拂面的同 时,作者眼中的色彩是多样的——碧绿的春水和 垂柳,艳丽的春花,迷蒙的烟雨,浓淡相宜,明 暗相衬,景物画面色彩丰富。②乐景衬哀情:词中 所描写的春景是多姿多彩的,反衬了下片作者对 人生的哀叹。③动静结合:作者所见的烟雨中被 春水春花环绕的城池是静止的,而随风飘动的杨 柳给整个画面增加了动态美。④由近及远:由眼 前的柳树,到登高后所见全城之景。(答对一点
最实际的一种解脱办法。
最后诗人发出了“诗酒趁年华”的呼声,认为还 是抓紧时间,借诗酒来自娱,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这里“年华”与前文的“春未老”又相呼应。作 者政治上屡不得志,性格上又桀骜不驯,所以只 好用旷达超然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以排遣自己的
苦闷!这首词上阕写作者登上超然台所见台下 “春未老”之景,下阕因景生情,抒发的是春虽 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乡思之情,情景交融为
B.下阕“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时 间点明。
,韵律和谐,语言质朴无华,堪 称佳作。
C (错在“非常鲜明”)
16.联系全词,从形式和内容的角度,赏析划线 的句子。(4分)

试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意思

试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意思

试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意思“试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意思是: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这句话的出处是苏轼的词作《望江南·超然台作》。

【原文节选】“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译文】“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

登上凳信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

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赏析】这个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的,就是要珍惜时间,抓住机会,享受生活。

作者以超然的姿态观察春日景象,反映出内心的无奈与怅惘,而在词末则表达出一种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即“诗酒趁年华”,要在年轻时充分享受生活的美好,不要将时间浪费在思乡之苦中。

【注释】“新火”:指新炭,也就是新的火炭,用来煮茶。

“新茶”:指新采的茶叶,鲜嫩可口。

“年华”:指年轻时光,青春年华。

【生活启示】这句话中的“新火”和“新茶”暗示了尝试新事物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时光的珍惜。

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但往往因为惧怕未知而犹豫不决。

然而,正如品尝新茶需要新火来煮沸一样,我们也需要充满热情和勇气去尝试新事物,从而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

而“诗酒趁年华”则是提醒我们珍惜时间,抓住年轻的时光去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享受生活。

人生苦短,时间过得很快,我们首粗缓应该尽可能地去做那些让自己感到充实和满足的事情,不要让生命留下遗憾。

思念的诗句——《望江南·超然台作》

思念的诗句——《望江南·超然台作》

思念的诗句——《望江南·超然台作》《望江南·超然台作》原文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超然台作》赏析首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

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

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

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

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

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

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

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

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

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

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

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望江南·超然台作》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拼音版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拼音版

望w àn ɡ江ji ān ɡ南n án ·超ch āo 然r án 台t ái 作zu ò【宋s òn ɡ】苏s ū轼sh ì春ch ūn 未w èi 老l ǎo ,风f ēn ɡ细x ì柳li ǔ斜xi é斜xi é。

试sh ì上sh àn ɡ超ch āo 然r án 台t ái 上sh àn ɡ看k àn ,半b àn 壕h áo 春ch ūn 水shu ǐ一y ì城ch én ɡ花hu ā。

烟y ān 雨y ǔ暗àn 千qi ān 家ji ā。

寒h án 食sh í后h òu ,酒ji ǔ醒x ǐn ɡ却qu è咨z ī嗟ji ē。

休xi ū对du ì故ɡù人r én 思s ī故ɡù国ɡu ó,且qi ě将ji ān ɡ新x īn 火hu ǒ试sh ì新x īn 茶ch á。

诗sh ī酒ji ǔ趁ch èn 年ni án 华hu á。

【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望江南·超然台作_宋_古诗鉴赏_苏轼

望江南·超然台作_宋_古诗鉴赏_苏轼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 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 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 日),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 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 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 历史治水名人。
注释
1 望江南:又名“梦江南”“忆江南”,原唐教坊曲 名,后用为词牌名。小令,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2 超然台:筑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北城上,登台可 眺望全城。 3 壕:护城河。 4 寒食:节令。旧时清明前一天(一说二天)为寒食 节。 5 咨嗟:叹息、慨叹。
,禁火三日。节后 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新茶:指清明节前采摘 的茶,即明前茶。不同于雨前茶,清明与谷雨之间 采摘的茶,称作雨前茶,比明前茶稍晚,算不上新 茶了。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首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 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试上”二句, 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 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 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 千家万户。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作者写景, 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 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赏析
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浑然一体的
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 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的表现了作者 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 情。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 缝,足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

《望江南超然台作》全词翻译赏析

《望江南超然台作》全词翻译赏析

《望江南超然台作》全词翻译赏析《望江南超然台作》全词翻译赏析本文关键词:超然,赏析,翻译,望江南《望江南超然台作》全词翻译赏析本文简介:《望江南·超然台作》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

其全文如下: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前言】《望江南·超然台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望江南超然台作》全词翻译赏析本文内容:《望江南·超然台作》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

其全文如下: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前言】《望江南·超然台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寄寓了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同时表达了作者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全词含蓄深沉,短小玲珑,以诗为词,独树一帜,连珠妙语似随意而出,清新自然,显示出词人深厚的艺术功力。

【注释】⑴望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又名“忆江南”。

⑵超然台:筑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北城上,登台可眺望全城。

⑶壕:护城河。

⑷寒食:节令。

旧时清明前一天(一说二天)为寒食节。

⑸咨嗟:叹息、慨叹。

⑹故国:这里指故乡、故园。

⑺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二天起,禁火三日。

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

新茶:指清明前采摘的“雨前茶”。

【翻译】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

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

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乘年华尚在啊。

《望江南·超然台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江南·超然台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江南·超然台作》原文、翻译及赏析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

上片之景,有“以乐景衬哀情”的成分,寄寓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

更重要的是,整首词表达思乡的感情,作者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望江南·超然台作》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望江南·超然台作宋代: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译文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

试着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内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满城处处春花明艳,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千家万户皆看不真切。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

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注释望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又名“忆江南”。

超然台:筑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北城上,登台可眺望全城。

壕:护城河。

寒食:节令。

旧时清明前一天(一说二天)为寒食节。

咨嗟:叹息、慨叹。

故国:这里指故乡、故园。

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二天起,禁火三日。

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

新茶:指清明前采摘的“明前茶”。

赏析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

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

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

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这首词为双调,比原来的单调的《望江南》增加了一叠。

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景象,包括三个层次。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登上超然台远眺,春色尚未褪尽,和风习习,吹起柳丝千条细。

苏轼写清明节的诗词

苏轼写清明节的诗词

苏轼写清明节的诗词《望江南·超然台作》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一、衍生注释:1. “超然台”:旧址在今山东诸城。

2. “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两日。

3. “新火”:古代习俗,寒食节禁火,节后重新生火。

二、赏析:这首词上阕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象。

春风轻柔,柳枝摇曳,登上超然台,看到护城河里半满的春水,城中繁花盛开,而远处的人家在烟雨朦胧之中若隐若现,好一幅江南春景图。

下阕则情绪一转,寒食节后,酒意散去,开始叹息。

但作者又自我劝解,不要对着老朋友思念故乡了,还是趁着年华尚在,用新火煮新茶,吟诗饮酒吧。

既有思乡之情的流露,又有一种豁达超脱之感。

三、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他的一生仕途坎坷,但在文学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他的词风格多样,既有豪迈奔放之作,也有婉约细腻之篇。

他的诗词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亲友的情感等。

四、运用片段:有一次我和朋友去旅行,到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镇,那正是春天,微风轻拂着垂柳。

我站在小镇的高台上,望着眼前的美景,脑海里突然就冒出了苏轼的“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哎呀,那种感觉就像是穿越到了苏轼的那个时代,我跟朋友说:“你看这景色,和苏轼笔下的好像啊,不过咱可不能光感叹,得像他说的‘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咱得好好享受这美好的时光啊。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一、衍生注释:1. “乙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

2. “幽梦”:隐约的梦境。

3. “小轩窗”:小屋的窗户。

《望江南·超然台作》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

(5分)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②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
千家。

寒食③后,酒醒却咨嗟④。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
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

当时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

②壕:护城河。

③寒食: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

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④咨嗟:叹息、慨叹。

6.词作中,“一城”与“”相结合,写出词人登高远眺所见的阔大高远之景。

(1分)
7.你如何感受到词中作者面对人生失意时的积极心态?结合词作内容,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一)6.千家
7.他阐述的道理是:表达了作者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诗酒趁年华”,可谓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表明作者要趁年华尚在,在自己感兴趣的事业中要
有所建树的积极心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词《望江南·超然台作》

《望江南·超然台作》
•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酒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春正当时,东风吹拂护城河水,水面泛起细微的涟漪,河岸上的柳条随风摆 动。因为“春未老”,自然引起苏轼的满腔诗情。于是他登上超然台,居高 临下,俯瞰密州。他看到的景象是“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河水 已经涨起来了,微波荡漾,满城春花灿烂。鳞次栉比的房屋沐浴在细雨中, 泛起淡淡的烟雾,整个城市笼罩在薄薄的纱幕中,那么静谧,那么朦胧。
“诗酒趁年华”,呼应了首句的“春未老”。春风、春水、春花、春柳都充满春意,春天 是一年当中最有生机的季节,那就不要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对着老朋友哀伤叹息了。还是 将思念暂时藏在心底,趁着这美好的年华,用美酒,用诗歌来丰富人生吧!这就是苏东坡 的达观。
• 李煜有“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晏殊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 归来”;张先有“送春春去几时回”?都会在时光流逝面前,表现出深深的 悲春情绪。可苏轼却能从这种怅惘中解脱出来,用超然的心态,从容面对 “春未老”而人空老的无奈。他不惋惜过去,更不恐惧未来,唯有把握现在, 努力现在,享受现在,这就是苏轼的超然、豁达、洒脱,不负“超然台”的 超然之名。
• “半壕春水一城ຫໍສະໝຸດ 。烟雨暗千家”。这是多么宽广的视野啊!超然台上,饱 览密州城全景,这“千家”是风景的组成部分,也是作为一州之长的苏轼, 密切关心百姓的博大情怀。
• 苏轼这天登上超然台,满城风光尽收眼底。看着烟雨蒙蒙中的千家万户,勾 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因为寒食节后就是清明了。清明节是回乡扫墓、祭祖 的节日,也是游子乡愁涌动的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