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动作电位的传导 PPT
合集下载
新教材苏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1章第1节第2课时 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
![新教材苏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1章第1节第2课时 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https://img.taocdn.com/s3/m/96c8790b7c1cfad6185fa71b.png)
NO.1 必备知识·聚焦概念
一、动作电位的产生 1.生物电现象 人体内的活细胞或组织都存在复杂的电__活_动___,被称为生物电现 象。生物电是由细胞质膜两侧的电__位_差___或电__位_差_的__变_化_____引起的。
2.动作电位的产生 (1)刺激:生理学中,将能引起细胞、组织、器官或整体的活__动_状_态____ 发生变化的任何内__外_环_境__变_化_____因子都称为刺激,刺激包括机__械__刺激、 _化_学__刺激、温__度__刺激和电__刺激等。 (2) 静 息 电 位 : 当 细 胞 未 受 刺 激 时 , 细 胞 质 膜 内 外 两 侧 存 在 _外_正_内_负____的电位差,即静息电位。
三、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之间通常以化学信号传递 1.突触小体和突触 (1)突触小体:神经细胞的轴__突_末_鞘____有许多分支,每个分支的末端 膨大成球状。 (2)突触:突触由突__触_前_膜____、突触间隙与突__触_后_膜____组成。
2.传递过程 兴奋到达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细胞的轴突末梢→_突_触_小_泡____向突 触前膜移动并融合释放_神_经_递_质____→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到突 触后膜的_受_体__附近→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__体__结合→突触后膜 上的离__子_通_道____发生变化,引发_电_位__变化→神经递质被_降_解_或_回__收____。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膜内和
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
2.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双向传导。 ( )
3.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属于胞吐。
()
4.兴奋在突触小体中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 ( ) 5.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就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高考生物总复习重点题型4动作电位的产生与传导图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PPT课件
![高考生物总复习重点题型4动作电位的产生与传导图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3419d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7.png)
第12页
解析 b~c区段处于复极化过程,K+外流;d~e区段处于去极化过程,Na+内流; 图1和图2所表示轴突兴奋传导方向相同,均是从左到右;图1中兴奋从b处传到e 处相当于从静息电位到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到零电位所需时间,即需要(S- P)毫秒。 答案 D
第13页
第8页
2.甲为神经元动作电位产生图,乙中Ⅰ、Ⅱ、Ⅲ是神经元质膜上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 位相关转运蛋白。以下叙述错误是( )
第9页
A.AB段出现是转运蛋白Ⅰ活动造成 B.BC段出现是转运蛋白Ⅱ开启造成 C.CD出现是转运蛋白Ⅲ开启造成 D.AB段时神经元质膜为外正内负状态 解析 分析甲图曲线,AB段为膜静息电位,是由钾离子外流引发,需要转运蛋白Ⅲ 帮助,A错误;BC段是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由钠离子内流形成,需要转运蛋白Ⅱ帮 助,B正确;CD段是静息电位恢复阶段,是由钾离子外流引发,需要转运蛋白Ⅲ帮 助,C正确;AB段时神经元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状态,D正确。 答案 A
第3页Βιβλιοθήκη (2)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某一时刻神经纤维上不一样位点电位大小图)
第4页
该图统计是某一时刻神经纤维上不一样位点电位大小图,依据图示dc段K+外流和ca段 Na+内流可判断兴奋传导方向为从左到右。 ①a处:静息电位,还未曾兴奋,K+外流,处于极化状态;对应(1)图a处。 ②ac段:动作电位形成过程,Na+内流,处于去极化和反极化过程,此时,c点膜电位 刚好到达峰值;对应(1)图ac段。 ③cd段:静息电位恢复过程,即复极化过程,K+外流;对应(1)图cd段。 ④de段: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原来静息水平,e点刚好恢复静息电位;对应(1)图de 段。
第10页
3.(·杭州重点中学期中)一个神经元受适宜刺激后,图1为其轴突在某一时刻不一样部位 膜电位图,图2为兴奋传至某一部位产生动作电位。
解析 b~c区段处于复极化过程,K+外流;d~e区段处于去极化过程,Na+内流; 图1和图2所表示轴突兴奋传导方向相同,均是从左到右;图1中兴奋从b处传到e 处相当于从静息电位到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到零电位所需时间,即需要(S- P)毫秒。 答案 D
第13页
第8页
2.甲为神经元动作电位产生图,乙中Ⅰ、Ⅱ、Ⅲ是神经元质膜上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 位相关转运蛋白。以下叙述错误是( )
第9页
A.AB段出现是转运蛋白Ⅰ活动造成 B.BC段出现是转运蛋白Ⅱ开启造成 C.CD出现是转运蛋白Ⅲ开启造成 D.AB段时神经元质膜为外正内负状态 解析 分析甲图曲线,AB段为膜静息电位,是由钾离子外流引发,需要转运蛋白Ⅲ 帮助,A错误;BC段是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由钠离子内流形成,需要转运蛋白Ⅱ帮 助,B正确;CD段是静息电位恢复阶段,是由钾离子外流引发,需要转运蛋白Ⅲ帮 助,C正确;AB段时神经元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状态,D正确。 答案 A
第3页Βιβλιοθήκη (2)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某一时刻神经纤维上不一样位点电位大小图)
第4页
该图统计是某一时刻神经纤维上不一样位点电位大小图,依据图示dc段K+外流和ca段 Na+内流可判断兴奋传导方向为从左到右。 ①a处:静息电位,还未曾兴奋,K+外流,处于极化状态;对应(1)图a处。 ②ac段:动作电位形成过程,Na+内流,处于去极化和反极化过程,此时,c点膜电位 刚好到达峰值;对应(1)图ac段。 ③cd段:静息电位恢复过程,即复极化过程,K+外流;对应(1)图cd段。 ④de段: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原来静息水平,e点刚好恢复静息电位;对应(1)图de 段。
第10页
3.(·杭州重点中学期中)一个神经元受适宜刺激后,图1为其轴突在某一时刻不一样部位 膜电位图,图2为兴奋传至某一部位产生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的传导
![动作电位的传导](https://img.taocdn.com/s3/m/6c71f4f5c1c708a1284a443f.png)
Ap1 Dp1 Dp1 Ap2 Dm t 图1 蟾蜍坐骨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 Am
图2 蟾蜍坐骨神经干单相动作电位
3.3 刺激电压1.2V时,单相动作电位振幅Am±s mV大于双相动 作电位正相振幅Ap1±s mV,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 相动作时程Dm±s ms显著长于双相动作电位正相D p1±s ms,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图1、图2和表1。
6. 根据你的结果推测蛙的坐骨神经干中的神经纤维主 要属于那种类型的纤维? 7. 将神经干标本置于4℃的任氏液中浸泡后,神经冲动 的传导速度有何改变?为什么? 8. 什么是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刺激落到相对不应 期内时,其动作电位的幅值为什么减小? 9. 为什么在绝对不应期内,神经对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 再发生反应? 10. 绝对不应期的长短有什么生理学意义? 11. 假如有一个神经的绝对不应期为2ms,那么这一神经 每秒钟内最多可以发放多少次神经冲动?
3.实验结果
•单向、双向动作电位的波形特点
•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神经干不应 期时程
RM6240系统蟾蜍坐骨神经动作电位引导实验界面
注意事项
• 神经尽可能分离得长一些 • 标本制备时要注意保持标本的湿润 • 标本制备时尽量避免使用尖锐的器械,以免损 伤神经 • 使用电刺激时,刺激强度不宜太大,否则可能 导致神经的损伤 • 注意接地,防止干扰
实验原理
• 用电刺激神经,在刺激电极的负极下神经纤维膜 内产生去极化,当去极化达到阈电位,膜上产生 一次可传导的快速电位反转,即动作电位;
• 神经干由许多神经纤维组成。其动作电位是以膜 外记录方式记录到的复合动作电位; • 如果两个引导电极置于兴奋性正常的神经干表面, 兴奋波先后通过两个电极处,便引导出两个方向 相反的电位波形,称双相动作电位。
神经生物学动作电位解析课件
![神经生物学动作电位解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93a65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7.png)
动作电位与神经网络
动作电位在神经网络中的传播
动作电位在神经网络中传播时,会受到不同神经元的突触连接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神经网络的同步活动
在某些情况下,神经网络中的不同神经元可能会以一定的频率或模式同步活动,这种同步 活动可能与特定的行为或生理过程有关。
动作电位与神经网络的整合
动作电位在神经网络中的传播和整合是实现复杂信息处理的基础,这些信息处理过程包括 感觉、运动、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功能。
这些变化可能导致神经元信息 传递障碍,进而影响神经系统 的正常功能。
通过对动作电位变化的研究, 有助于深入了解神经疾病的发 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
动作电位研究对神经疾病的意义
动作电位研究有助于揭示神经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 据。
通过研究动作电位的变化,可以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改善神经疾病患者的症状和生活 质量。
02 03
钠离子与钾离子的跨膜运输
当膜电位低于钠离子平衡电位时,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使膜 电位上升;当膜电位高于钾离子平衡电位时,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 外流,使膜电位下降。
电荷平衡与去极化
钠离子内流和钾离子外流过程中,由于电荷分布不均,产生跨膜电流, 导致膜电位的去极化。当钠离子通道关闭,钾离子通道开放时,膜电位 恢复静息状态。
神经生物学动作电位解析课件
目 录
• 动作电位概述 • 神经元膜电位 • 动作电位的离子机制 • 动作电位与神经信息传递 • 动作电位与神经疾病 • 动作电位研究展望
01 动作电位概述
定义与特性
动作电位定义
动作电位是神经元或肌肉细胞等可兴奋细胞在受到有效刺激时,膜电位发生的 快速而可逆的电位变化过程。
高中生物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的理解精品公开课PPT课件
![高中生物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的理解精品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2237eae53a580216fcfeae.png)
7
膜电位
(mV)
+30
反极化
0 去极化
复极化
-70 刺激
静息电位
时间(ms)
动作电位的形成与恢复示意图
8
解读: 膜电位 (mV) +30
反极化
0 去极化
复极化
-70 刺激
静息电位
时间(ms)
横向是时间,表示动作电位的形成过 程。时间概念:反映一个点位上在一 段时间内的电位变化。
9
变式训练:
将离体神经标本置于适宜的培养液中,向其中加入某种 化学物质后,对其进行适宜强度的电刺激并测定其膜电 位,结果如图.推断该化合物的作用机理是
4
解读: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
横向是一段轴突,动作电位从左往右 以传导。
空间概念
反映某一瞬 间轴突相邻 部位的电位 情况。
5
6
解读: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 难点突破:
设想一排同学:从前往后依次起立、 坐下。当轮到某位同学站立(达到 动作电位峰值)时,其前面的同学 已坐下(复极化——复位),其后 面的同学正准备站起来(去极化)。
微专题:对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的理解
学生的困惑: 对浙科版教材必修三P22图2-7 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如何理解?
2
3
(2011浙江理综)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 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A.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c-d段的K+外流是不藉要消耗能量的 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D.a处兴奋一定会使b产生图甲所示的变化
11
12
图甲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 图乙表示突触,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膜电位
(mV)
+30
反极化
0 去极化
复极化
-70 刺激
静息电位
时间(ms)
动作电位的形成与恢复示意图
8
解读: 膜电位 (mV) +30
反极化
0 去极化
复极化
-70 刺激
静息电位
时间(ms)
横向是时间,表示动作电位的形成过 程。时间概念:反映一个点位上在一 段时间内的电位变化。
9
变式训练:
将离体神经标本置于适宜的培养液中,向其中加入某种 化学物质后,对其进行适宜强度的电刺激并测定其膜电 位,结果如图.推断该化合物的作用机理是
4
解读: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
横向是一段轴突,动作电位从左往右 以传导。
空间概念
反映某一瞬 间轴突相邻 部位的电位 情况。
5
6
解读: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 难点突破:
设想一排同学:从前往后依次起立、 坐下。当轮到某位同学站立(达到 动作电位峰值)时,其前面的同学 已坐下(复极化——复位),其后 面的同学正准备站起来(去极化)。
微专题:对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的理解
学生的困惑: 对浙科版教材必修三P22图2-7 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如何理解?
2
3
(2011浙江理综)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 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A.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c-d段的K+外流是不藉要消耗能量的 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D.a处兴奋一定会使b产生图甲所示的变化
11
12
图甲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 图乙表示突触,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动作电位(讲解)
![动作电位(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c9a52c9dff00bed5b8f31d00.png)
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的产生
1. 动作电位的特点 2. 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 3. 动作电位的传导 4. 离子通道简介
动作电位: 是神经元兴奋和活动的标志,是神经信
息编码的基本单元,在极为复杂的神经系 统中,是信息赖以产生、编码、传输、加 工和整合的载体。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脱髓鞘疾病
1、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病人经常抱怨 无力,协调性差,视力以及言语能力受损。主要是中 枢白质包括神经纤维的髓鞘的减少甚至消失引起神经 传导减慢。该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2、格林—巴利综合症(Guilain-Barre syndrome):损 坏外周神经中支配肌肉和皮肤的神经髓鞘。使支配肌肉 和皮肤的轴突动作电位传导变慢或无效。患者伴有感染 史,1~2周后患者出现双手和/或双足的无力,并逐渐 向双上肢及双下肢发展,可伴有麻木感,病情严重时可 以累及呼吸肌而导致呼吸困难,此时患者感到咳痰无力 、气憋,若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动作电位只能从起始位点往外传播
影响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因素
Axon diameter Direct relationship:Increase diameter, increase velocity Physiologically limiting
Saltatory conduction
动作电位的跳跃式传导
去极化 (depolarization) 超射 (overshoot ) 复极化 (repolarization) 超极化 (hyperpolarization)
动作电位的特征
“全或无” 阈值 不衰减性传导 不可叠加性
胞内注射正电荷诱发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发放频率与去极化程度正相关
动作电位的产生
1. 动作电位的特点 2. 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 3. 动作电位的传导 4. 离子通道简介
动作电位: 是神经元兴奋和活动的标志,是神经信
息编码的基本单元,在极为复杂的神经系 统中,是信息赖以产生、编码、传输、加 工和整合的载体。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脱髓鞘疾病
1、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病人经常抱怨 无力,协调性差,视力以及言语能力受损。主要是中 枢白质包括神经纤维的髓鞘的减少甚至消失引起神经 传导减慢。该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2、格林—巴利综合症(Guilain-Barre syndrome):损 坏外周神经中支配肌肉和皮肤的神经髓鞘。使支配肌肉 和皮肤的轴突动作电位传导变慢或无效。患者伴有感染 史,1~2周后患者出现双手和/或双足的无力,并逐渐 向双上肢及双下肢发展,可伴有麻木感,病情严重时可 以累及呼吸肌而导致呼吸困难,此时患者感到咳痰无力 、气憋,若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动作电位只能从起始位点往外传播
影响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因素
Axon diameter Direct relationship:Increase diameter, increase velocity Physiologically limiting
Saltatory conduction
动作电位的跳跃式传导
去极化 (depolarization) 超射 (overshoot ) 复极化 (repolarization) 超极化 (hyperpolarization)
动作电位的特征
“全或无” 阈值 不衰减性传导 不可叠加性
胞内注射正电荷诱发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发放频率与去极化程度正相关
《动作电位》课件
![《动作电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f34f4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1.png)
导速度,进而影响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和传递。
动作电位还可以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进一步影响突触后细胞
03
的兴奋性和反应。
动作电位与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
动作电位是神经细胞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可以快速地将信息从 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在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中,动作电位可以触发突触后细胞的兴奋,引 起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将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钾离子通道的再开
放
在后电位阶段,钾离子通道重新 开放,钾离子开始外流,导致细 胞膜的复极化。这个过程对于后 电位的形成和细胞膜的恢复具有 重要意义。
03
动作电位在神经细胞中的 作用
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传导
动作电位是神经细胞的一种重要生理现象,它是由膜电位的快速变化所引起的。
动作电位的传导是通过神经元的轴突进行的,传导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并依赖于钠 离子和钾离子的跨膜运输。
3
肌电的异常可以反映神经肌肉系统的疾病,而动 作电位的异常则可以反映神经系统的疾病。
动作电位与脑电的关系
脑电是大脑中的电活动,包括脑 电图(EEG)等。
动作电位在神经元内部产生,而 脑电则反映整个大脑的电活动。
动作电位是脑电活动的基础,因 为脑电信号是由神经元上的动作
电位通过突触传递形成的。
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关系
02
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
峰电位与后电位
峰电位
峰电位是动作电位的标志,表现为快 速上升至峰值,然后迅速下降。它是 神经元和肌肉细胞等可兴奋细胞在受 到有效刺激时发生的电位变化。
后电位
后电位是峰电位之后的电位变化,包 括超射和钠离子平衡电位等。后电位 是峰电位后细胞膜电位恢复到静息状 态过程中的表现。
静息电位动作电位课件
![静息电位动作电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035b98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b.png)
药物研发
理解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机制可以 帮助药物研发人员设计更有效的药物。
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神经元信息传递 神经环路研究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研究 进展
研究历史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发现
1
早期研究
2
重要发现
3
研究现状
01
跨学科合作
02 先进技术应用
03 未解之谜
研究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
技术进步 临床应用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课件
目录
• 静息电位 • 动作电位 • 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比较 •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应用 •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研究进展
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的定义
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
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与钠钾泵活动有关。
钠钾泵是一种主动转运的蛋白质,通过消耗ATP将钠离子泵出细胞外,将钾离子 泵入细胞内,从而维持细胞内外钠钾离子的正常分布,形成和维持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的特点Biblioteka 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定义 01 02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的特点
01
全或无
02
不衰减传导
03
脉冲式传导
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比较
产生机制的比较
静息电位
主要是由于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所引起的,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高,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电 位差,阻止钾离子的进一步外流,造成膜电位逐渐接近钾离子的平衡电位,最终形成稳定的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主要是由于钠离子内流所引起的,当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电位 差,从而引发动作电位。
特点的比 较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功能比 较
理解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机制可以 帮助药物研发人员设计更有效的药物。
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神经元信息传递 神经环路研究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研究 进展
研究历史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发现
1
早期研究
2
重要发现
3
研究现状
01
跨学科合作
02 先进技术应用
03 未解之谜
研究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
技术进步 临床应用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课件
目录
• 静息电位 • 动作电位 • 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比较 •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应用 •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研究进展
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的定义
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
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与钠钾泵活动有关。
钠钾泵是一种主动转运的蛋白质,通过消耗ATP将钠离子泵出细胞外,将钾离子 泵入细胞内,从而维持细胞内外钠钾离子的正常分布,形成和维持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的特点Biblioteka 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定义 01 02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的特点
01
全或无
02
不衰减传导
03
脉冲式传导
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比较
产生机制的比较
静息电位
主要是由于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所引起的,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高,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电 位差,阻止钾离子的进一步外流,造成膜电位逐渐接近钾离子的平衡电位,最终形成稳定的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主要是由于钠离子内流所引起的,当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电位 差,从而引发动作电位。
特点的比 较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功能比 较
《动作电位》幻灯片
![《动作电位》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6cb619249ec3d5bbfc0a7493.png)
一.离子电导
➢ 分出离子电流后将测定离子通透性或通道开放的 ➢ 数目。Hodgkin和Huxley使枪乌贼大纤维长时间去 ➢ 极化,使一些离子通道开放,然后让电压突升到第 ➢ 二数值,这个时间很短,新通道来不及翻开,已开 ➢ 放的通道来不及关闭,在膜通透性不变时测量电压 ➢ -电流关系。第一次测钠通道开放,第二次测钾通 ➢ 道开放。
两个参数m和h分别描述钠电导的增加和减少过程,根据实验曲线
得到拟合方程为:
dm
dh
gNa=ğNa·m3h—— =αm(1– m) –βmm —— = αh(1–h)–βhh
dt
dt
四.Hodgkin-Huxley模型
①根据每种离子电导方程, 在大纤维和电压钳位条
件下每种离子的电流方程为:
INa =gNa(V-ENa) gNa = ğNam3h
此时离子电导为:gNa=INa/(E-ENa) g K=IK/(E-EK) 此为弦电导,适于线性关系;而 G=I/E 为斜率电 导(不论电压与电流呈什么关系均成立)。
二.钾 电 导
钾离子电导gK是时间t和膜电位Vm的函数:
gK=ƒ(t,Vm) V在m下动,作去电极位化期时间g,K实(t)验沿结S型果曲得线到上gK升(t;)曲在线复,极在一定 化时gK(t)呈指数曲线下降。
产生一个不衰减的“全或无〞式 的沿神经纤维传导
的神经冲动时。
息电位 的绝对值。后发现它不能解释动作电位的超射 现象。用 毛细管微电极测量枪乌贼大神经纤维兴奋时电
位变3化.1发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
现动作电位大于膜静息电位。当改变细胞外 Na+浓度时动 作电位的时程和大小均发生变化〔如图〕:
①Na+ 浓度稍减,动作电位上升缓慢,超射 减少传导速度变
动作电位的引导、传导速度和不应期PPT共36页
![动作电位的引导、传导速度和不应期PPT共36页](https://img.taocdn.com/s3/m/f3e152f86edb6f1afe001fb8.png)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Hale Waihona Puke 动作电位的引导、传导速度和 不应期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Hale Waihona Puke 动作电位的引导、传导速度和 不应期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肌肉活动
01 动作电位的传导
动作电位的传导
传导是指细胞膜在任何一处发生兴奋,所产生的动 作电位都可沿细胞膜向周围扩布。
局
静息部位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
部
兴奋部位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电 流
在兴奋部位和静息部位之间存在着电位差
膜外的正电荷由静息部位向兴奋部位移动
膜内的负电荷由兴奋部位向静息部位移动
绝缘性
02动作电位在不同细胞间 (神经肌肉)的传递
神 经
l 肌 肉 接 点 的 结 构
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传 递的具体过程及机制
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 ↓
膜Ca2+通道开放,膜外Ca2+向膜内流动
↓ 突触小泡前移破裂释放Ach
↓ Ach扩散至终膜形成R-Ach
↓ 终板膜对Na+、K+ (尤其是Na+)通透性↑
形成局部电流
膜内:兴奋部位相邻的静息部位的电位上升 膜外:兴奋部位相邻的静息部位的电位下降
去极化达到阈电位,触发邻近静息部位膜爆发新的AP
传导方式
无髓鞘N纤维或细胞膜上为近距离局部电流
传导方式
有髓鞘N纤维为远距离(跳跃式)局部电流
传导特点
01
生理完整性
02
双向传导
03
不衰减 和相对不疲劳性
04
↓
终膜去极化产生动作电点
01
02
03
化学传递
1对1
单向传递
05
高敏感性
04
时间延搁
肌肉活动
01 动作电位的传导
动作电位的传导
传导是指细胞膜在任何一处发生兴奋,所产生的动 作电位都可沿细胞膜向周围扩布。
局
静息部位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
部
兴奋部位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电 流
在兴奋部位和静息部位之间存在着电位差
膜外的正电荷由静息部位向兴奋部位移动
膜内的负电荷由兴奋部位向静息部位移动
绝缘性
02动作电位在不同细胞间 (神经肌肉)的传递
神 经
l 肌 肉 接 点 的 结 构
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传 递的具体过程及机制
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 ↓
膜Ca2+通道开放,膜外Ca2+向膜内流动
↓ 突触小泡前移破裂释放Ach
↓ Ach扩散至终膜形成R-Ach
↓ 终板膜对Na+、K+ (尤其是Na+)通透性↑
形成局部电流
膜内:兴奋部位相邻的静息部位的电位上升 膜外:兴奋部位相邻的静息部位的电位下降
去极化达到阈电位,触发邻近静息部位膜爆发新的AP
传导方式
无髓鞘N纤维或细胞膜上为近距离局部电流
传导方式
有髓鞘N纤维为远距离(跳跃式)局部电流
传导特点
01
生理完整性
02
双向传导
03
不衰减 和相对不疲劳性
04
↓
终膜去极化产生动作电点
01
02
03
化学传递
1对1
单向传递
05
高敏感性
04
时间延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