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优势之我见
初中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教育之我见
初中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教育之我见【摘要】语文是具有思想性的基础工具学科,是智育与德育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语文渗透德育教育途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语文是具有思想性的基础工具学科,是智育与德育的统一。
文以载道,道在文中,我国伟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本中有各类文章,包括政治性的文章和文学性作品,都要善读由语言文字而洞明其内容,才有益于思想的提高,品德的修养。
由此可见,只要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善加引导、挖掘,使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就可以达到德育的目的。
笔者对此问题做点粗浅的探索。
1.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点在语文教材中,有孔子充满积极人世精神的《论语》,朱自清先生清丽典雅的《荷塘月色》,豪情壮志又深怀爱国情感的《满江红》,可见语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语言十文学(文艺),思想内容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语言文字由思想内容来驾驭。
教师要充分依据教材,充分挖掘其固有的德育因素,将德育和智育有机结合。
1.1从课题中挖掘。
课题对文章起着点睛的作用。
很多课文的课题,直接揭示了全文的中心思想,找德育因素要从课题的关键词语人手。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可抓住“最可爱”三字探究:什么样的人最可爱,联系实际,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2从课文内容中挖掘。
每一篇课文都载有一定的“道”,寄寓着一定的思想内容,反映一定的德育倾向,因此,德育因素可从课文内容挖掘。
语文教学德育重要作用之我见
语文教学德育重要作用之我见概要:我们要通过语文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把学生潜在的感性和理性的能力都挖掘出来,发挥出来,把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深刻体会作品的内在蕴含,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达到授文传道的目的。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方面的渗透呢?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学科.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比其它教材有得天独厚的育人作用.能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品德修养。
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了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偏离了教育的终极目标。
因此,我們要加强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一、以语文课文为抓手,挖掘德育内涵语文课文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铸造学生美好人格方面具有优势。
翻开课本,表现优秀人文精神的篇章俯拾皆是.阅读这些文章,犹如欣赏一道道瑰丽独特的风景。
课文当中所提到的人物、事情或观点,都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讴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意义。
读完《陈情表》,你能感受到一位孝子的深情;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你会明白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经历一些艰辛.从而鼓起勇气走出孤独,承担起生活的责任。
借助课文,挖掘德育精华,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感悟,理解.思考,让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成为一股股精神的清泉.洗涤学生的灵魂。
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薰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例如:我在教授《陈情表》时,引导学生学习李密对祖母的拳拳孝心,让学生联想到当今社会如何尽孝的问题,通过思考并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开展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开展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文字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以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语文教学,学生才能更好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道德情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等方面,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开展。
一、培养学生道德情操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堂是进行德育的有效平台,语文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启迪学生的道德情操。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学习优秀课文、名篇名句,让学生深刻领悟到诗词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道德,引导学生感悟人生道理,懂得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道德规范。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古诗词,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豁达胸怀、豪放气魄,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
通过学习一些富有感染力的故事、事迹,使学生认识到美好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伦理道德,是培养学生的德育理念的重要载体。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古诗词、古文,让学生在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的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在教学《论语》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孔子的思想、儒家的伦理道德,引导学生学习崇尚仁爱、尊重他人、尊敬长辈等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
在教学《三字经》时,可以借助经典故事和名言警句,启发学生思考,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为学生的道德修养注入正能量。
三、提高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广义的德育的一种表现形式。
“文无第一,史无第二”,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历史、传统、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的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授,更要承担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重任,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的也接触到丰富的文化内涵。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之我见
天下之乐而乐 ’ 的人生态度等” 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 ; 现代 社会正在高速发展,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信息爆炸性增 长, 使人们 的生活节奏加快 , 生活方式更 加多样化 , 相互关
系 日益 复杂 ,这对 当代 青 少年 学生 的人 格 和心 理 的形 成 有 着 重要 影 响。 笔者 在 “ 传道 授业 解惑 ” 的过程 中 , 眼于培 养 着
取 得 了 明显成效 。
一
序, 不仅要 对 当事教 师进 行 责任 追究 , 还要 对教 师 所在学 校
的校 长进行 诫勉 问 责
是强化激励机制。 每年九月份 , 全县中小学都要开展
经过努力 , 全县教师 的师德形象整体优化 , 师德建设 的 长效机制和文化氛围已经基本形成, 社会满意度显著提高 , 全县教育系统行风测评一直稳居各行业前列。
作有十六年 , 执教区域文化较落后 , 面对的是家长文化素养
较差, 家庭 教育 不太 得力 的学 生 , 育 就显 得尤 为重 要 。初 德 中语文教 学作 为 一 门基 础 学科 ,对 于培 养初 中阶段 学 生 的 思 想道 德 品质 和科学 文化 素养 ,弘 扬祖 国的优 秀文 化 和吸 收 人类 的进 步文化 具有 十 分重 要 的意义 。因而笔 者 在语 文 教 学 中渗 透 了德 育 。 教学 工作 实践 中 , 语 文教 学如何 具 在 对 体、 灵活 、 效地 穿 插德 育 , 德育 与 语文 教 学 有 机地 融 为 有 将
师 德师 风建设 是 一项 常抓 不懈 的工作 , 重 而道远 。 任 今
“ 师德 建设 月 ” 动 , 活 进一 步 引导 广大 教师 修 身立 德 、 书育 教 人、 服务 育人 。 同时 , 县委 、 县政 府设 立 了“ 书育 人楷 模 ” 教 、 “ 德标 兵 ”“ 德模 范 ”等荣 誉 称号 ,结 合教 师节 庆 祝活 师 、师 动, 大力 表 彰 师德 师风 建 设 先进 个 人 , 近三 年 , 仅 全县 共 表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之我见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之我见《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写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我伴随农村学生成长已25年了,还担任了20来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在与学生们的共同成长过程中,面对学生们的差异性不断探索,渐渐的悟出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一些方法。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了解学生成长的环境,抓住课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切入点,渗透德育教育。
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深深感悟到不同时期的学生,在思想素养方面总有些差异,好在我是教语文的,每一课都与德育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并在处理这些差异中让我有所收获。
现在的农村学生,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的多,有的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有的跟着外公外婆,在家里他们是“小皇帝”“小公主”,就是跟着父母一起生活的,也同样是娇惯和溺爱,生活中只知道一味的拿来、享受,却不知道回报、奉献,并且克服困难的意识根本不存在,久而久之,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和帮助他人,爱心淡化,遇到困难不知所措,也不去思考解决的办法。
他们带着这些不良的品行来到学校,我们不仅要传授他们知识,还得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教他们学会做人。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再也不能够像以前那样硬邦邦的说教了,而是要根据新形势下的时代要求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特点,灵活地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1、面对学生如何克服困难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我班学生徐某,我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假设了情景:1、假如文中的那个羸弱的孩子是自己,自己应怎么处理这件事?2、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回忆一下,如果遇到过,是怎么解决的? 3、通过本文的学习,自己获得什么样的感悟?4、具体的说说,如果自己今后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想想怎么解决?在回答这几个问题中,同学们都很积极,而且说得很有道理,我对学生的回答加以了肯定。
中学语文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之我见
中学语文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之我见语文有人这样定义,说它是“做人的基础和工具”。
语文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工具,它是沟通人际关系的桥梁。
它的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
因此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就要有效地利用我们手中的工具,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教会他们怎样做人,让他们在今后生活能过得幸福,事业能取得成功。
现就在语文教学中道德教育的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1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利条件语文课是实施德育的有利阵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语文学科中的品德教育生动形象,富有变化,避免了枯燥乏味的道理说教。
其次,语文课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是间接的,是让你通过对文作品的理解、品位,去体会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
再次,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对人们的教育中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它通过曲折的故事、美丽的传说、优美的语言,激发起人们对美好物的向往,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使人在潜意识中得到了美的教育、受到了美的启迪,教育中缺少了这一环,便不再完整美丽了。
做为一名中学语义教师就应该利用自己手中的武器,让学生在听故事、诵课文、作分析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2 利用语文文本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利用语文课文所传达的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乐观的、昂扬的、向上的情感在我们的语文课文里都有体现。
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些文章来教育他们,培养他们美好的情感,让他们向那些古代的当今的名人学习他们优秀的品质,学习他们的人格魅力,以他们为榜样,以他们来激励自己。
那么生活中的一切困难都能克服了,并且拥有了许多美好的品质。
比如我们在上孔子的文章的时候,我们就要教育学生要学习他的“仁爱”主张,学习他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谦虚精神,学习他的“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改之”、“不耻下问”的好学精神等等。
学习庄子时我们就要学生学习庄子的不为富贵所累的清洁精神,学习他的大鹏高飞九万里的大志,学习他的“以德为本”观念等等。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之我见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之我见提要:初中语文是初中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本文将结合初中语文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初中语文的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可以帮助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立德树人;德育渗透语文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不仅培养学生与人日常交往能力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做事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
初中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德育教育至关重要,对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起着指向性作用。
语文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的同时将德育教育有效渗入到其中,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更加有针对性地去渗透德育知识,从而保证学生可以健康快乐成长。
一、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一)德育教育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学生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
也就是说只有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可以有良好的行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光表现为讲文明、懂礼貌,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要做到何种程度;更表现为心中有底线,有操守。
初中语文教学中,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阅读能力以及与人沟通能力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如果再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生活习惯,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二)提升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编者在千万篇文章中挑选出来的优秀文章,处处都在透漏着德育和文化修养。
语文教师在渗透德育的过程中,需要将德育和语文教材内容相结合,对德育教育重点教学。
如果只是单纯讲述语文教学内容,表面知识无法让学生领略到其中的德育内容。
教师在与语文教材相结合教学时要创设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拓展中不断领悟到德育知识,达到强化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目前的教育讲究的是师生平等、互相尊重和互相学习,在这种环境中可以培养学生更加健全的人格。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优势之我见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优势之我见【摘要】德育是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的品质。
对于传承汉语语言文化的语文课教学来说,加强德育教育渗透尤为重要,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所以初中语文教学要让智育和德育渗透,齐头并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其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德育渗透;思想教育;真挚情感1.抓住文章词句反复品味,达到思想教育的要求字词句段是一篇文章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作者的思想、观点都渗透其中,因此,这些字词句段就是“文”与“道”的联系点。
中国文化灿烂辉煌,历史悠久,其中文学精品浩瀚如海,内涵丰富、韵味无穷,我们会在阅读中发现它们的美感,感受它们的魅力,热爱祖国的文化。
宋代理学家朱熹曾写过这样一首诗:“半亩方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表面上是在描绘风景,其实是让做学问的人要多读书、读好书才可以心明如镜,明辨是非。
我想,培养学生热爱汉语语言文字,热爱自己祖国历史悠久的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同时这又是提高学生个人道德修养的第一步。
所以语文教学中可以很直接的向学生渗透一种德育情结,让他们通过学到的语言了解世界、认识社会,识别真、善、美,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操、美好的心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结合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思想教育,做到语言文字训练扎扎实实,思想教育潜移默化俗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情感入手,使学生在语言文字教学训练中,激起情感的波澜,进入自我情感的内心感悟阶段,则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是字词的默写、词语的掌握、段落的分析,它同时也是一种人文陶冶,它改造着学生的意识与心灵,积淀着价值规范,丰富着思想感情,提升着道德品质,熔铸着意志品格,强化着心理精神。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初中语文教学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界亟待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效果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过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当前社会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学校作为学生的第二个家庭,其承载的德育职责十分重要。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而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节,其融入德育教育尤为必要。
德育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德育素养直接影响到其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德育教育的融入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道德熏陶和情感陶冶,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需要学校教育的积极引导和培育,而语文教学作为学习社会语言文字和传承文化传统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承担起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方式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紧迫课题。
一方面,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来融入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涵盖道德、情感、品质培养等方面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可以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语文教学方法来融入德育教育。
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倡导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还可以通过真实案例、名言警句、故事阅读等方式,将德育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阅读、写作和讨论中获得德育的熏陶。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效果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开展品德教育之我见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开展品德教育之我见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点,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在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初中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呢?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古今对比,针对性地开展品德教育初中课本有不少介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品质的文章。
讲读这类课文,在介绍时代背景时,要联系他们为祖国作出的贡献及他们的崇高品质进行教学。
如在讲授《藤野先生》一课时,着重介绍鲁迅先生去日本的背景和目的,让学生明白鲁迅是深知民族的贫弱,为了救国而到日本学医,从而使学生认清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弄清今后自己读书的目的。
又如讲解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教师也要通过介绍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志愿军战士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德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
同时联系现实,使他们深切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 积累名言警句,渗透品德教育在初中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篇,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出类拔萃的文学特色,而且往往含有一些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
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时就是通过其中的一段话来体现的。
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教师应紧紧抓住,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
例如,讲解《岳阳楼记》一课时,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对洞庭景色的出色描写,同时也要让他们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理解范仲淹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
又如,讲解鲁迅小说《故乡》一课时,不仅要分析闰土的艺术形象;同时也要学生理解和背诵最后的句子:“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之我见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之我见[摘要]语文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一种教学,也是一种心灵的感悟,美的言行的教学。
语文是一门富含德育因素的人文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借助课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升华他们的感情,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与心理。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见缝插针,适时地渗透德育教育,就能熏陶学生的性情,启迪他们的心智。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教育;课堂教学江泽民同志在国庆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提出“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现在,各级各类学校已把德育推到了显著的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学语文,就是学做人。
”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应结合实际,巧妙地融爱国主义教育、环保意识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生命意识教育、谦虚上进教育以及责任感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首先,在备课时挖掘德育目标,确定德育重点。
备课时教学常规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在日常教学当中,大多数教师在安排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是,只重视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而忽略了情感,即德育的培养。
鉴于此,教师在备课时就应挖掘德育目标,确定德育重点,这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实施德育教育。
可以说,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实施德育教育的绝好材料,围绕在备课中确定的德育目标,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德育教育大有文章可做,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
1.在介绍课题和简介写作背景时融入德育教育。
比如在教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为了更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课前应简要介绍作者杜甫的身世及当时所处的背景,再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学习他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从他关心人民的博大胸襟中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陶染。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初中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阶段,而德育教育则是整个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不仅仅是传授道德知识和价值观念,更是通过语文教育,在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文学鉴赏和思维品质上进行德育引导和塑造。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承载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使命,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语文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语言是人类思想的工具,文字是语言的符号。
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用心去感受语言的美妙,用心去琢磨文字的力量。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朗读课文、表演文学作品、诗歌赏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愿望。
这种表达希望是以积极向上的个人品质为基础的,也是一种德育教育的体现。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文学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产物,是一种引导人们审美、感悟、思考的文化形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文学作品、名言佳句等,可以让学生了解文学的精髓,领悟文学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认识人生道路上的得失和人生价值,提升学生的人格修养。
这种提升是以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基础的,也是一种德育教育的体现。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是贯穿始终的。
它融入到了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学会正确并美观地使用语言文字,更是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注重语文教学内容的德育导向。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之我见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之我见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近几年青少年思想教育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中,丧失理想、缺乏毅力,追求享受、追逐时髦,厌恶劳动、鄙视工农(甚至是自己的父母),自私自利、不讲公德,怯懦畏缩、任性偏激等品德缺陷,已经不是个别的现象。
近年关于语文教育“人文性”的讨论,正是源于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忧虑。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基础教育战线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
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
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从而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
下面我就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谈一些看法。
1、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教学是实施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通过教学对学生实施德育渗透也是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作为一名教师,我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且注重对学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的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在教学《我的信念》这篇自读课文时,我就采取听读、朗读、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反复斟酌课文词句,感受居里夫人的伟大,从而培养他们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精神。
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
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努力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教育性。
2、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提高德育渗透的实效。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必须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提高中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培养中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仅是教授学生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正确表达自己、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正确对待社会的道德素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下面将通过讨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来分析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学科在初中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语文教学不仅是学习文字和语言的艺术,更重要的是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道德品质。
在语文教学中,作品的内容和教学的方式都对学生的道德有着直接影响。
通过经典名著的阅读,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人性,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模仿书中正直勇敢的角色,懂得对待压力和困难时的坚韧和勇气;也可以对书中的不良行为和人物加以鉴别、批判,从而懂得取舍、明辨是非。
正确认识事物和人物,是德育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环。
写作是一种思维的表达,通过写作,学生能够外化自己的思维和情感,并且通过作文写作的过程,也能够塑造自己正确的心灵品质。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情感、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避免偏激情绪和过激说话。
在写作中,我们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团队合作和互帮互助的快乐,加深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通过作文教学,学生可以进一步锤炼自己的品格和情操,增强自律和责任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坚强的意志品质。
语文教学中的课文教学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环。
通过课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成就,并逐渐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认同感。
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提高学生对待他人的理解和包容能力。
也可以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
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之我见
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之我见“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精辟地道出了传道和授业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相辅相成,起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要利用语文教学主阵地,突出教书育人,把德育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积极的求知欲望,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使语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通过自己十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进行德育感悟中学语文课本所选入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就内容而言,有反映社会生活,赞美人情美的;有描绘自然景物,讴歌祖国河山的;也有讲述寓言童话故事,阐明道理的。
可以说,语文课本是最好的德育教材,因此,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挖准教材中的德育“亮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学生的心灵播下适应健康发展的种子。
例如在教《雪山上的红盖头》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去充分体会“小雪”这位“雪山女神”的高大形象,去体会解放军战士将一腔热血无私地奉献给祖国的边防事业的真爱、大爱情怀。
当学生为之感动时,再启发引导学生:那么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还需要不需要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又该如何去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培养起学生的爱国意识。
《哦,香雪》、《一碗清汤荞麦面》等文折射着时代的风貌。
学习这些课文时,诱导学生看看别人在困苦的条件下怎样生活,看看别人对人生美好生活的追求,进而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
在学习《象山那样思考》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了解狼嗥中所包含的生命内涵和生态意义,然后启发学生:人类不能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而肆意破坏大自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从而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身。
再联系实际,谈谈近几年来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引导学生从我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初中语文教学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品德修养,更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语文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平台。
语文教学,是教育学科中具有独特优势的学科之一,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引导和塑造。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品德的引导者和榜样。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课文内容、语言表达、作文素材等方面创设教育情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通过诗词词义的解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价值观念,启发学生从诗歌中领悟美好生活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古代典籍的阅读,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通过这样的德育教育,语文教学可以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品德的塑造。
语文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
语文教学中所传授的课文内容往往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情感,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通过阅读《红楼梦》,可以感受到家族的沉痛衰落、女性的无奈和男女的爱恨情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和情感观;通过阅读《孔子》的故事,可以领悟到忠诚、孝顺、礼貌、正义等道德品质,为学生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品格修养。
语文教学还可以通过不同文体、不同作品的比较,引导学生评判和选择,在审美实践中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情操。
语文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学中注重德育教育,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课文背诵、作文写作等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织文观点和判断能力。
在教学中,也可以通过游戏活动、互动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学习态度。
通过这样的德育教育,语文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和全面发展。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之我见
[ 关键词 ] 初 中语文
于是我放 出了一段准 备好 的钢琴曲 , 再配上 一段充 满情感 在语文教 学过程 中进行德 育渗透 ,使学生 基本能理 解个 动 , 音乐缓缓 流放 , 他 们也 I 曼慢陷入 沉思 , 眼里饱含 着泪花 , 人发 展 与群体发展 的密切联系 , 建立起对 自我 、 对群体和 对社 的话 ,
与教师形成对 立心理 , 使得他们 在我们 的教育 不 可避免 地面临着世 界观 、 价 值观 、 人生观 的考验 。尤 其是社 内心 的那根弦 , 这时, 我 们在联系语文教 学向学生渗透 德育教 会 上一些 不合理的现 象正在影响着 学生纯洁 美好的 心灵 。因 之下愈走愈 远 。 育的时候 一定要注重联 系生活实 际。 譬如 , 我们在 讲授 史铁生 此 新课 改时期的德育教育 要突 出“ 三性 ” 。 1 . 1 教学 目标的时代性 。 在德育实践 中要坚持 自身的学 习和 先生 的《 合欢 树》 一课 时 , 我在 课堂上就 组织 学生 讲讲现 实生 提高 , 坚 持思 索与总 结 , 不断 完善 和发展 , 使 德育 工作 的教学 活 中母 亲留给我们 印象 深刻的瞬 间 ,学生们调 动 自己的生活 讲 出了许多催 人泪 下 , 感人至 深 的故事 , 让教 师 的心灵 目 标 时代 化 。摒弃传统教 学 中“ 满堂灌 ” 的模 式 , 培 养学生 “ 合 经验 , 也着实承 受了一番洗礼 。总之 , 教师要正 确引导 、 说服 教育学 作, 探究 , 创新 ” 的能 力 , 和学 习方式 。 1 . 2 教学 内容的现实性 。 在语文教学 中所渗透 的内容比较广 生 , 用先 进人 物和实 例教 育学生 、 感 染学生 , 帮助 其树立 正确 的人生观 、 世 界观和价值观 。还 可利用活动 课 , 带领学 生参观 泛, 它 包括思 想 品德 和道德 品质 两方面 , 语文教 学 中 , 对 学生 来说 , 不仅要 进行爱 国主义 、 集体 主义 以及行 为规范 的教育 , 学国主义教 育基地 , 邀请革 命前辈讲革命传 统等 , 开展 多种形 式的德 育活动 。 而 且还要 立足现实 , 从 当前时期经济社会 中的德育渗透 , 较之其 他各科有其得 天独厚 的条件 , 我 大自然的图片, 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杰作, 又播放环境恶化的 图片 , 让学生深深感受到要爱护大 自 然, 爱 护身边 的环境 。 以为 , 至少有 以下几 方面 :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初中语文是基础学科之一,其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授语文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
道德修养。
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应占据重
要地位。
首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应该从学生的自我认知开始。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
的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认识自己的特点和优点,从而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小组讨论或学生互相交流的环节,让学生们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进而懂得如何寻找自我提升的途径。
其次,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为此,教师可
以在课堂上通过激励、表扬、引导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的
自信心。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课外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和责任感,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贡献价值,从而提高他们的责任感。
最后,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让学生具有正确
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人性的
复杂性,领悟到真善美的真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社会现实的深入思考,
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他们在思想上有更加成熟的认识。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德育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积极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们可以努力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让他们具有积极向上、有责任心、有担当的精神,
为未来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初中语文教学是内容广泛的学科之一,不仅包含语言的规范和运用,还应当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
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德育教育切实落实,能够教会学生在思维、语言和情感等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念、坚定正确的信仰,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必要性初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时期,学生的言行举止和道德品质的养成关乎着其未来的发展和人生的价值观。
在这个时期,学生身心发展快速,他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取向将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价值取向。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刻不容缓。
首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认知和思维水平,而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人品修养和思想品质。
该类教育使得学生可以全面发展,不仅掌握语言规范,还形成了良好的心灵取向。
其次,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德育教育的核心概念就是“德”,也就是学生在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行动和道德理念,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够接触到一些经典文化,比如四书五经,尤其是在学习《论语》、《大学》等经典著作中,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三,德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
通过教育,学生可以形成积极向上的品格,形成自己的独特的人格魅力。
同时,德育教育的存在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在语文学科中创造出自己思维的天地。
二、实施措施1. 以道德为魂的语文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应树立“以道德为魂”的教育理念,凸显人文情怀,注重学生的道德堆根基,使之成为素质教育的基础。
学校和教育者要用语文教育的方式,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人生情怀,从而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以道德之心,修身之美”的文化昂烈气氛。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责任教师在实践中应引导学生以“具有仁爱之心,关注社会责任”为价值观,传递正确的社会责任,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寻找文化自信、击中人性强弱点、加强人与人的联系,通过语言的表达展现社会责任感,发挥社会责任力,进而全面锤炼人格的各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优势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2-04-17T15:26:02.137Z 来源:《当代教育之窗》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米海燕
[导读] 德育是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的品质
米海燕(固安二中河北固安065500)
【摘要】德育是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的品质。
对于传承汉语语言文化的语文课教学来说,加强德育教育渗透尤为重要,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所以初中语文教学要让智育和德育渗透,齐头并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其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德育渗透;思想教育;真挚情感
1.抓住文章词句反复品味,达到思想教育的要求
字词句段是一篇文章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作者的思想、观点都渗透其中,因此,这些字词句段就是“文”与“道”的联系点。
中国文化灿烂辉煌,历史悠久,其中文学精品浩瀚如海,内涵丰富、韵味无穷,我们会在阅读中发现它们的美感,感受它们的魅力,热爱祖国的文化。
宋代理学家朱熹曾写过这样一首诗:“半亩方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表面上是在描绘风景,其实是让做学问的人要多读书、读好书才可以心明如镜,明辨是非。
我想,培养学生热爱汉语语言文字,热爱自己祖国历史悠久的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同时这又是提高学生个人道德修养的第一步。
所以语文教学中可以很直接的向学生渗透一种德育情结,让他们通过学到的语言了解世界、认识社会,识别真、善、美,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操、美好的心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结合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思想教育,做到语言文字训练扎扎实实,思想教育潜移默化俗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情感入手,使学生在语言文字教学训练中,激起情感的波澜,进入自我情感的内心感悟阶段,则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是字词的默写、词语的掌握、段落的分析,它同时也是一种人文陶冶,它改造着学生的意识与心灵,积淀着价值规范,丰富着思想感情,提升着道德品质,熔铸着意志品格,强化着心理精神。
比如,我们讲到《岳阳楼记》时,文言文的一些表达方式固然要讲解,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经典名言,我们的先人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都能有这种胸怀,对于坐在课堂里的衣食无忧的学生来说,又有什么不能谦让的呢?讲解《天上的街市》时,要让学生大声朗读,体味一种美妙的意境,让学生与诗人共鸣,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质兼美的课文孕育着丰富的育人因素,它们的具体形象又为学生乐于接受。
凭借教材,对学生的思想意识给予有益或良好的影响,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渗透德育的必由之路。
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要使学生在充满父子亲情的篇章里,体会人间真情,激发爱亲人、爱生活的情感,学习法国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要使学生理解遭受侵略的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进一步激起青少年学生积极向上、刻苦学习,报效国的情思。
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是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
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赏析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认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洗炼如金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
例如学习杨绛的《老王》,抓住人物特征,典型事例、生活片段让学生讨论,得出结果:老王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很苦,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但他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借此机会教师拓展迁移“你周围有哪些不幸者,你是怎样对待的?”、“在当今的商品大潮中,人与人之间还需要真诚与友善吗?”,以此来唤醒学生们对不幸者要怀有一颗爱心,学会关心人、爱护人,感受美好善良情素,让世界充满爱的阳光,感受生活中的那份厚重。
再如学习朱自清的《春》,人们通过欣赏那生动、形象、贴切的语言,深刻领会春景的美妙,激起人们对生命、人生的思考。
真正做到了“文”与“道”有机统一。
3.课外辅导进行德育渗透
课外辅导如开展培优扶差,批改作业,指导练笔等,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巩固,当然也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另一途径。
大家知道,课堂教学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对知识的分析、理解及德育渗透难免要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而课外辅导,相对限制少,它使教师更容易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现状进行少数或个别的辅导,这样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体、更形象。
不仅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连效果也得到增强,例如培优扶差,因为对象是学生群体的两极,人数较少,这就方便了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自然德育渗透也能更具体、实在、形象、直接。
在作业批改中,如日记、作文,教师可以通过评语,指导学生,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情操。
并将它化作学习进步的动力。
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应注重内外部因素相结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总之,德育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思想教育过程,它需要给予学生以科学方法与人文关怀的启发与熏陶。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学,积极探索,积极参加教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生活的动力,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小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