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渗透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论文
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将影响到今后几代人的道德品质。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两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也应该重视育人这个任务。
作为语文教师,我在不断教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在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的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铁凝的《生命与和平相爱》就是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好教材。
饱经苦难的犹太民族能如此出色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在于犹太民族那种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祈祷和百折不挠,重视智慧,重视文化、精神教育的民族精神。
让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能领悟到只有保持我们民族每个个体优秀,中华民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道理。
二、在教学中渗透树立人生观的教育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由于年龄、阅历等各方面的影响,他们的识别能力较差,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所以老师要加以正确引导。
在教授课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我让学生结合课后题写读后感,并在课堂上以讨论的方式,来探讨生命的真谛是什么。
同学们被保尔把整个生命献给人类的解放事业的革命人生观深深震撼,纷纷表示要向保尔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读书。
有句话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作课前一分钟演讲时,我要求学生搜集一些中外名人怎样敬老爱幼、关心他人的故事,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尊敬师长的故事,岳飞、鲁迅等名人尊敬母亲的故事作为演讲材料。
让学生把听演讲后的感受联系生活实际写成读后感作为周记上交给我。
学生的周记一下子变得言之有物,而且感情真挚。
我把写得较有特色的若干篇周记张贴在墙壁上供其他学生观看借鉴,或者抽时间在课堂上让他本人读给其他同学听。
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也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并以此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识别美丑的能力。
三、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爱国、爱家乡、爱党、爱人民是我们每位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情感。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通用11篇)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通用11篇)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篇1《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
”因而,作为语文教师,一方面要落实语文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另一方面,要结合课文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文道统一。
笔者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作一粗浅探讨。
一、在感悟汉字的深奥莫测中渗透德育。
我们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经常从汉字的造字原理上与学生进行推敲。
这里有时就蕴含一定的德育因素。
例如:如“爱”字,它的繁体字是“愛”。
字的顶端是“放在盘子里的一颗心;中间的心表示发自内心地对待朋友(也包括亲人),这就是爱”——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
诸如此类,我们通过解说汉字原理,使学生深刻理解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对汉字与汉语言作为母语产生发自心底的自豪感,渗透德育教育。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1、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语文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落实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
我们通过学习《沁园春·雪》—毛泽东等课文,激发爱国之情;通过学习《陈涉世家》等课文,让学生了解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丰功伟绩,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2、求实教育。
例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通过寻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让学生明晰要正确的寻找事物的正确答案。
让学生在体味、赏析的同时,提升学生对思考与把握。
三、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只有学生亲耳所听、亲眼所见、亲手去做,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感染力。
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机会。
如:在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中,我为学生布置系列作业:一是写调查报告。
让学生调查身边的人,去了解党在我心中的巨变。
二是开展体验教育活动。
在条件尽可能允许的条件下,试着用柴火做饭、用蜡烛度过夜晚等,来感受祖国今昔昔比的巨变。
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
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摘要:德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并将所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处理,顺势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德育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德育;渗透;初中语文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时,教师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很多。
这是因为德育的内容是较为繁杂且丰富的,教师可以结合德育教育的特点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并将所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处理,顺势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德育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
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要想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和高尚的品德,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审视自身,从自我做起,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学生都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的言行举止与思想、态度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
教师要多对自身的德行、修养进行锻炼和提高,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以高贵的人格感染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时刻牢记教师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以自身德育素质的提高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一个膜拜的形象,成为学生的德育教材。
二、利用语文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与爱国情怀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
如进行《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教学时,我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朝鲜战场上炮弹横飞的战争场面,随后让学生自己去对课文进行阅读和鉴赏。
经过品读,学生都对志愿军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染,他们激情澎湃,内心中涌出一股为了国家和民族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随后,我对学生展开了进一步的启发: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这种精神还应该存在吗?我们应该利用什么样的行动去展示自己的爱国之心呢?学生议论纷纷,都把自己的心得与体会讲了出来,他们对于祖国的热爱也在讨论中得到了增强。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语文课程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仅是传授语言文字知识的科目,更是一个融合了文学、历史、思想、道德等多方面要素的综合性学科。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注重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断感悟人生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那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好德育渗透呢?以下是我的一些观点和心得体会。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教学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其中不乏先贤文人的诗词文章和思想精华,这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渠道。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古代文人的作品,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平、品德及其作品中所折射出的思想境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
通过课文《七步诗》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珍爱和维护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
语文课堂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品味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让学生在文学世界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真善美的力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上,可以通过朗诵、诵读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使学生在文字中感悟生命的真谛,明辨是非,明晰善恶,提高道德情感的修养。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服务活动。
语文课程是联系社会生活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服务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宣传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爱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和实施至关重要。
德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更能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在语文课堂中,德育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情感引导得以体现,同时与语文素养的培养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德育在作文和阅读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表达和品味,促进他们的道德修养。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策略至关重要,需要教师严格把握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德育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关键词】德育、初中语文教学、渗透、实施、意义、体现、素养、策略、作文、阅读、角色、重要性、相辅相成、学生成长。
1. 引言1.1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重要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
语文作为学科中的核心之一,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的重要平台。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德育在语文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修养。
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文字修养,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道德情怀,从而塑造自己的品格。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通过德育的渗透与实施,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律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写作等活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耐心、自律和坚持,德育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德育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通过将道德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开拓思维,提高学习效果。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自律能力,还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全面发展。
研究论文: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113746 学科教育论文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初中时代对于学生的道德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能够结合语文教育的文化内涵,对学生的精神层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一)、初中语文教材对传统美德内容的体现文学作品是道德、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
”当前的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主要来自于国内外优秀文化读物,通过教材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保证传统道德的延续与发展。
比如在当前的语文教材中,教导勤俭节约的《训俭示康》、教人爱国爱民的《静夜》、教人立志勤学的《我的信念》……等教材内容的选择,能够体现真善美的传统道德,促进读者构建良好的道德观与世界观。
(二)、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具有共同目标初中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都是为了达到更美好的生活目标,为终身学习以及个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教育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语文表达技能与文学写作能力,同时需要学生学会做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通过语文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的享受幸福人生。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与社会和谐共处的人,通过道德培养而能够与生活中的人和谐相处,做好生活、工作的提升。
语文教学能够为德育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德育教育也能够促进文学教学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提升学生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在语文教育中处理德与智的关系,使语文能力与德育水平得到提升,从而达到互相促进的效果。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对策(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德育教育当前的德育教育是延续千百年的伦理道德,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完善,当前的道德已经逐渐完善,与传统的德育教育具有不同的内涵与意义。
现代的美德教育需要以现实发展为基础,以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看待德育教育,去芜存菁,保证现代德育。
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主要伦常纲理,《论语》所言:“为人谋而不忠乎?”传统的道德是以忠孝礼仪信孝为主要内容,但是其中有些美德已经不适合当前社会的发展。
中学语文教研组德育渗透(3篇)
第1篇一、引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承载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传承优秀文化、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使命。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从中学语文教研组的角度,探讨如何将德育融入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德育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优秀作品的熏陶,让学生感受人性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2.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德育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具有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3. 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德育渗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德育融入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道德素养。
三、中学语文教研组德育渗透的策略1. 制定德育渗透方案中学语文教研组应根据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制定德育渗透方案。
方案应明确德育渗透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确保德育渗透工作的有序进行。
2. 优化教学内容(1)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教师应深入挖掘,将德育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中。
(2)拓展课外阅读:鼓励学生阅读优秀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道德的力量,提升道德素养。
3. 创设德育情境(1)课堂情境: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德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情境中感受道德的魅力。
(2)课外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道德。
4.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1)提高教师德育意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认识到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开展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德育培训,提升教师的德育教学能力。
5. 家校合作(1)加强家校沟通: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
浅谈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文
浅谈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文语文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文学的教学,即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其智力水平而进行的语文学教学;也是对学生进行有关人格品位、思想意识、情感倾向等方面的教育,即为培养学生的品质素养,提高其情操境界而进行的品德学的教育。
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本文从阅读、写作、听说三方面对对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进行了探究。
一、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中学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与作品进行心灵的对话和精神的沟通,将优秀的言语作品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质,这样,才能形成孩子们对世界向往,对人类关注的自觉性。
1.诠释主题中渗透德育。
主题是指作品通过其形象或语言体系显示出来的主要意旨,它既反映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是作者创作意图的体现。
因此,作为文本意义解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诠释,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的必然归宿。
在诠释主题中渗透德育,语文教师必须把阅读的权利、诠释的权利还给学生,通过感性的、感情的交流,把学生心灵中美好的因素、崇高的因素都调动起来,帮助他们建立一种对生活的美好信心。
2.再把握形象中渗透德育。
文学作品中记叙、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
这些优秀人物具有崇高的品质,他们的思想优美,心灵优美。
深刻地揭示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可引起学生思想情绪上的共鸣,使之明确善、恶、美、丑的标准,激发他们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并逐渐形成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例如:《木兰诗》中的木兰深明大义、刚毅勇敢、不图功名而又胸怀柔情;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芸芝热爱学生、热情公正、温柔美丽、教导有方;还有舍生取义的陈毅,热爱祖国的韩麦尔等。
阅读这些作品时,要善于从鉴赏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使学生从人物的心灵美中得到陶冶,产生一种愉悦感。
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并且促进他们以作品中的光辉形象为榜样,努力追求心灵的高尚。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精选4篇)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精选4篇)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精选4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精选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1一、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的作文教学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不仅可以使其快速的掌握语文知识,还能提升学生思想深化水平和文字表达水平。
学生的作文可以反映学生看待事物的立场以及思想等特点,如果要写作优秀的作文,教师就需要着重在中心思想和作文立意的新角度上对作文的中心意思和思想有其准确的判断力。
借此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与作文相结合的来教授,这样两者在互相渗透中达到互相影响的作用,潜移默化的使学生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积极和乐观健康的思想,通过让学生在作文写作时把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写到作文当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又增加了学生的乐趣,进而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教师在作文教学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将自身意见和想法总结,将自身真实想法和感情表达出来,教师加以引导,这样既能开发学生潜力,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另外,教师对作文进行批改的时候,一要高度重视批改的作文,二要对学生作文进行评点时,将健康的思想融入其中,帮助并引导学生养成较好的思想品质,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凭借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依靠其教学手段,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从而达到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目的。
德育教育、语文教学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其德育教育如果想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就需要教师以教学手段为途径,正确树立德育思想,将书本上有关德育内容转变为教学知识,将德育思想融入到学生思想当中。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论文摘要:语文教学:“传道授业解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语文知识的传授,即“授业解惑”;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即“传道”。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既要传授语文知识,又要在授课中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
笔者侧重举例论证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原则方法语文,指语言、文字和文学。
语文教学:“传道授业解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语文知识的传授,即“授业解惑”;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即“传道”。
初中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工具学科,面对的是刚刚脱离童年期的初中生。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在逐步形成,对人、对事、对社会开始形成自己的看法,而这段时期他们的思想正是需要被人正确指导的阶段。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既要传授语文知识、又要在授课中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则1、明确目标。
思想教育的目标因文而异,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融文、史、哲、自然科学等诸多学科内容为一体。
我们在教学必须中要明确每一篇课文的思想教育目标,不例如:《我的叔叔于勒》就必须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金钱至上、利益至上的社会实质;教学《斑羚飞渡》就要教育学生摒弃私心、对动物要富有爱心;教学余光中的《乡愁》就要启发学生领会作者对亲人对大陆不尽的思念,使学生产生企盼台湾回归、维护祖国统一的强烈心愿。
不同的课文,应有不同的德育目标。
还有唐诗、宋词、元曲,更是民族文化的极至,蕴涵丰富的德育因素,读之诵之,学生在吟诵中感悟、积淀、升华,情操得以陶冶,心灵得以净化,心胸得以开阔。
他们会为祖国山河的壮美而击节,为志士仁人的忧思而扼腕,叹时光之长流不回,惜岁月更替之难改。
这些文章在使学生学到基本的语文知识的同时收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还能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熏陶和感染。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渗
透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德育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
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
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面就来浅谈一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他们的发展和健
康成长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语文课堂上,教
师可以通过朗读优秀的文章、讲述优秀的人物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人文情怀和道德
情操,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和高尚情操。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和写作,让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和情感修养。
通过孜孜不倦的教学实践,学生
的良好品德和高尚情操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情感体验和情
感认同,以身作则和榜样示范,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只有在这样的思路和路径引领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才能取得实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未来语文教育工作
者能够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文章约2000字】。
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语文教学作为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不仅重在传授语言知识和文学修养,更应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本文将从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注重道德修养、激发学生情感等方面阐述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一、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成长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其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诗词歌赋、古代典籍、现代文学等等。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可以引导学生接触到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而激发他们的文学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取一些具有鲜明的道德内涵的文学作品,如《孔乙己》、《荷花》等,进行深入解读和思考,引导学生探讨作品中的道德观念,使之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
我们可以结合《孔乙己》,让学生了解到一个困苦的社会阶层的人通过自身的牺牲精神不断磨砺,终于战胜自己的命运,让学生懂得人的一生不仅要抱有梦想,更要学会坚持,敢于追求,以及在遭受命运打击时不要轻言放弃。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领悟到道德的力量,从而提高他们素养和德育水平。
二、注重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作为中学教师,我们除了传授语文知识外,更应承担起学生的道德教化任务。
德育应该贯穿于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既要注重语文学科专业的学习,又要关注学生的性格塑造和道德修养。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文言文、现代文章等形式,向学生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导学生谦虚、宽容、诚实、勤奋等美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还可以体现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
每个人的写作都是其内心世界的映射,通过写作的指导和点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写作中,老师可以提醒学生要注重积极向上的情感表达,写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追求。
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论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中学语文教学历来十分重视“育人”,一贯主张“文以载道”,“育人”更是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可见德育已经被提升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在教育中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语文学科在德育渗透方面较其他学科的特殊优势在于其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为主,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中的政治倾向性、思想观点、品德情操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和陶冶作用。
但是我们的教育却出现了错位,由于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教师只重视“教书”,却忽视了“育人”,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出现了一些偏差。
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讲授新课时,在导语中渗透有句俗语是这样讲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在讲课时,能够引入一个比较好的导语,那么学生可以迅速地被引入到课堂内容的教学当中,并且在无形之中就会被感染了。
因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在设计有关导语时,要能够做到精心设计,深刻挖掘教材当中有用的知识,以此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
二、作者生平中渗透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作者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很好的德育材料,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例如,鲁迅先生为了唤醒国民的精神,弃医从文,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下,用笔作刀枪,和反动派进行着不屈的斗争;老舍先生居功不傲,把自己比作文艺界的一名小卒,日日操练在方桌和小凳之间,用笔作刀枪,热血洒在纸上。
还有杜甫、李白、韩愈、沈从文等不平凡的人生经历都是很好的德育材料,如何充分地用好这些材料,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搜集整理,不断积累。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论文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摘要: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积极的融入德育教学,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促进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
本文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作为切入点,简单的探讨做好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措施德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主导部分,是指导和调节各方面发展的内在力量。
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发展变化较大的时期,他们的思想行为有很大的可塑性,容易受到各种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所以青少年时期的德育非常重要。
一所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更多更好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建设人才,关键在于教师。
语文教学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艺术形象鲜明生动。
语文教师如能运用自己高超的教育艺术和生动、灵活、卓有成效的教学形式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无疑是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初中语文属于一门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教育责任有两个:一是传授语文基础知识,二是进行德育教育。
这两个任务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对语文教学德育教育的内容重新重视起来,开拓初中语文教育的新途径。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育往往过于重视语言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而忽略了其德育教育的价值。
因而,德育教育只停留在很浅的层次上,成了语文教育的附带品,仅仅是政治强行附加在语文教育中的一种附属品。
这种问题通常表现为:教师在讲解课文中,总结概括文章的主旨,以此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做,这种讲述方法单调、空洞,只是一种低层次上的说教,脱离了生活实际,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课堂效果很差,老师教起来很乏味,学生学起来也毫无兴致。
初中语文教育不应该成为服务于政治的工具,也不应该成为政治课的附属品。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在传授基本的语文常识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引导学生追求人性的真善美。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一、引言德育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语文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德育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本文旨在探讨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施,探索如何将德育理念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
1. 课文选择语文教学中的课文选择至关重要,德育理念应贯穿于课文的选取过程中。
要选择那些具有积极向上价值观的课文,如有关人格塑造、品德修养、情感升华等方面的文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也要避免一些负面、消极的内容,以免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2. 课堂讨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选定的课文,组织学生进行价值观讨论、情感共鸣等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悟道人生,培养学生的真、善、美的情操和道德品质。
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德育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 作文写作作文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写作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态度。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以品德修养、人生感悟为话题的作文,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情感和道德修养。
通过作文写作,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同时也在文字中感悟人生的哲理。
4. 语文学习语文学习并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文字,更是学习人生的智慧。
通过学习古诗词、经典名著等,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高尚情操,受益匪浅。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责任之心和敬畏之心,使他们在学习中感悟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 树立个人榜样作为语文教师,要自身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求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好榜样。
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言传身教,言出必行。
只有树立了自身的榜样形象,才能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使德育教育的目标更易达到。
2. 引导学生的情感共鸣语文教学应注重情感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人生、共鸣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责任之心、同情之心等情感品质。
初中教师德育论文范文(共3篇)
初中教师德育论文范文(共3篇)摘要:教学“传道授业解惑也”,其实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即“授业解惑”;二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即“传道”。
所以语文课堂上,既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知识,又要在授课中对学生渗透德育。
侧重举例论证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方法在初中教学中进行“传道”方法很多。
经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教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呢?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有针对性在初中阶段,语文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通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的文章,陶冶学生的情操。
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和《绿》,老舍先生的散文《济南的冬天》等。
2.可以通过充满爱国主义的文章和诗篇,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做》,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
3.还可以通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事迹的文章,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好习惯。
如:《老山界》《金色的鱼钩》《草地晚餐》等。
二、利用课外阅读教学实施德育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调动学生积极参加内容丰富而新颖、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读书活动,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性格,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品质。
当然,课外读物五花八门,学生一定要有选择地去读,教师也一定要掌握学生各个方面的特点,给出有价值的书目供学生参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并且及时加以指导,使他们真正地热爱阅读,主动阅读。
三、名言警句的积累和理解学校工作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
“德育为首”要求学校开设的全部课程都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任务。
本文主要探论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化学教材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爱国主义教学内容。
古代化学史上,我们的祖先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
如造纸术、火药的发明和运用分别比欧洲早10个世纪和5-6个世纪,造纸术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重要的化学工艺,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两者的发明和运用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5篇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5篇篇1一、引言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德育的载体。
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德育渗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总结初中语文德育渗透的实施情况,以期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二、德育渗透的背景与目标1. 背景分析:语文教学是培养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也是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环节。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 目标设定: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德育渗透的内容与方法1. 德育渗透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传递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2)优秀文化熏陶:通过介绍古代文学、经典名著等,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3)道德品质培养:以课文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诚信、友善、勤劳、勇敢等良好品质。
(4)社会公德教育:结合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 德育渗透方法(1)课堂教学渗透:在课文讲解中,结合德育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接受德育教育。
(2)主题活动:组织以德育为主题的活动,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德育。
(3)课外阅读引导:推荐德育相关的书籍,引导学生阅读,从中汲取道德养分。
(4)教师榜样作用:教师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达到德育的目的。
四、德育渗透的实施效果1. 学生道德素质得到提升:通过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显著提升,表现为更加诚实守信、友善待人、热爱劳动、勇敢坚强。
2. 课堂教学氛围更加和谐:德育渗透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和谐,学生之间互助合作,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3. 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增强:通过社会公德教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得到增强,表现为更关注社会现实,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部分教师对德育渗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德育渗透的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初中德育教育论文六篇
初中德育教育论文六篇学校德育教育论文范文1一、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需遵循的原则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奇异多姿的世界,由于有了人类而更加丰富绚丽,其中最奇妙的莫过于人的精神世界。
精神世界的奇妙又是由于每个人不同的共性而形成的,假如理论上仅仅把德育教育视为“政治思想”的同义语或“道德教育”的简称,那么在德育实践上就会失之偏颇。
应依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同学身心特点,学问水平和品德形成的进展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详细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横向贯穿,纵向连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
它有肯定的原则性:方向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原则、联系实际,有的放矢的原则、“有意”“有序”“有机”“有情”“有效”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学校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途径和方法1.正确的教学思想、老师观。
老师要有人格魅力,要有丰富的感情,为人师表,成为楷模。
只有老师有美妙的情操,高尚的品行,才能在文章中找到切入点,联系点。
联系同学进行有效的情感熏陶,品德教育,老师则影响思想、心理与情感的施教者。
语文老师假如不具有正确的语文教育思想和正确的老师观,语文教学不会取得胜利。
而应当以科学教育理论为指导,继承和发挥传统教学中科学的有用成分,突破陈腐落后的教育思想束缚,从实际动身。
制造性地进行语文教学,同时,树立为国家培育人才的远大理想和雄心壮志,真正把同学作为学习的仆人。
语文老师应在深化理解,钻研教材时对教材体现出的思想与内涵保持激情,用高度的热忱,深厚的才识与超群的教学艺术细心地设计教学过程,查找育德、育智的最佳结合点,启动同学的学习动力,实现他们思想与情感的升华、进化。
使课堂教学的智能训练,品德教育,美感陶冶与行为修养诸多作用融为一体。
2.正确的新同学观。
今日,时代的进展,社会的进步,已经迫使老师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看待同学。
现代社会更注意是人本身――人的潜能,人的进展,人的共性和人的价值,这就要求老师必需转变传统的同学观。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语文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的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首先,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课文内容的选择和讲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正直、诚实、勇敢等良好品质。
比如,在讲解古诗词时,可以引导学生感悟诗人的高尚品德,激发学生的敬仰之情,从而感悟到美好品质的重要性。
其次,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是情感的表达载体,老师可以通过解读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表达情感,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友爱心等情感品质。
比如,通过讲解《小燕子》这篇课文,引导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此外,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诗歌、散文等都是美的表达形式,通过解读这些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追求。
比如,在讲解古诗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艺术之美,从而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情感和审美的培养。
通过德育的渗透,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具有教育意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渗透
中小学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它对培养青少年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法纪观念和文明习惯,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起着主导作用。
在各个学科中都蕴含着德育材料,尤其是语文学科,德育材料更是丰富、生动,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沤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意义……,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深挖教材中德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品德熏陶。
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
例如,我们在教《游褒禅山记》时,可以进行如下德育渗透:
文章第三段是议论部分,抒发了游洞以后的感慨:要实现远大目标必须志、力、物三结合。
关于“志”,教师作如下引导:有志者事竟成,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事例吗?
学生回答:1 、蒲松龄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 、毛泽东少年立志,“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业不成誓不还”,最后终于成为一代开国领袖。
3 、周恩来从小就立下宏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然后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丰华正茂,应该立常志,立大志,要永远记住,只要志存高远,麻雀也能飞上青天,丑小鸭也能变成白天鹅。
关于“力”,教师作如下引导:“力”就是力量,就是健康。
然后启发学生:大家熟悉张海迪、史铁生、霍金吗?并让学生谈谈他们身体上的残疾。
最后教师总结:同学们,张海迪、史铁生、霍金,他们的人生无疑是成功的,但是如果身体健康的话,他们的人生会更美好,生活会更幸福,也必将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生命不息,才能奋斗不止。
我们应该珍惜健康,热爱生命。
关于“物”,教师作如下引导:“物”就是外物的帮助,同学们,你们能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揭示“帮助”的作用吗?学生回答:帮助是射透阴霾的一缕阳光,帮助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帮助是沙漠里的一泓甘泉,帮助是迷惘时的仙人指路。
接着教师总结:在我们奋斗的过程中个人的主观努力是非常关键的,但是我们不应拒绝别人的帮助,而应争取别人的帮助,要想获得别人的帮助,我们首先要帮助别人,“赠人玫瑰之手,历久犹有余香”。
二、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之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也确保教学中德德育渗透取得更大效果。
在德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既是晓之以理的继续,更是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基础,因而
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保证。
在于文学科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即使一块块的情感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总之,激发学生心底的真挚情感,才会使学生逐渐脱离低级趣味,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追求真、善、美,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
三、把德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使对于文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的另一途径。
监视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收集简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讲演等。
这些活动丰富学生德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
例如语文活动的比赛,既能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
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们能掌握朗读、讲演的技巧,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总而言之,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与文学课教学,积极探索,积极参与教改,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学生学习、涉过的动力,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