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民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 陕西省教案

合集下载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5《陕西省》教学设计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5《陕西省》教学设计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5《陕西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5《陕西省》是一节关于我国西部地区省份的地理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陕西省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画上圆满的句号,为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其他省份的地理知识,具备一定的地域观念。

但陕西省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较为特殊,涉及到的地理概念和知识点较多,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此外,学生对于陕西省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拓宽视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陕西省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资料查询、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西部地区发展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域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陕西省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陕西省地理特点和地域特色的理解,以及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旅游资源之间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引导学生通过地图了解陕西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资料查询: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陕西省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旅游资源。

3.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陕西省地理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地图册、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料。

2.相关视频、图片等教学素材。

3.小组讨论话题和案例分析材料。

4.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陕西省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粤教版地理八下7.5《陕西省》教学教案设计

粤教版地理八下7.5《陕西省》教学教案设计

《陕西省》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陕西省的位置、气侯、区域特色。

2.了解陕南的秦巴山地。

3.分析陕西省的气候、农业。

4.了解关中的渭河平原。

5.了解陕北的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

6.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后果及生态建设的措施。

7.了解陕西省丰富的旅游资源。

8.知道陕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二、过程与方法读图分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完成对本节课的学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古朴秦川”-陕西省的图片:二、新课学习P65活动:找出陕西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区,说出他们的简称。

基本数据:P65活动2,找出主要的河流陕西三大地形区p65活动3三大地形区:易守难攻的地形一、陕南的秦巴山地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这里的地理分界线有哪些?神奇的秦岭在地理学家眼里,秦岭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在动物学家眼里,秦岭是世界罕见的“生物基因库”在气候学家眼里,秦岭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界限;也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在文学家眼里,秦岭和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父亲山,秦岭还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在旅行家眼里,秦岭是关中和巴蜀之间交通的一个巨大阻碍。

二、关中的渭河平原渭河平原由渭河及其支流冲击而成。

是我国小麦玉米的主要产区。

多个王朝在此建都,旅游资源丰富农业1.陕西省的农业生产集中在哪里?2.试分析渭河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3.从发展种植业的条件看,你认为是陕北的条件好,还是关中(陕西中部)或陕南的条件好?三、陕北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结合你查阅的资料和课本提供的材料回答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结合前面学过的黄河知识和课本图文资料,回答: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了哪些危害?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陕西省》教学设计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陕西省》教学设计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节陕西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节陕西省》教材主要介绍了陕西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我国西部地区地理特征的了解,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陕西省的基本地理特征,提高对我国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陕西省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陕西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基本地理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陕西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教学难点: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对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陕西省为例,分析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讨论法:分组讨论陕西省的地理特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地图、图片、案例资料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陕西省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特征。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展示陕西省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让学生了解陕西省的地理环境,为后续分析打下基础。

3.操练(15分钟)分析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对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1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1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教材从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等多个角度对我国西北地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等。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数据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西北地区。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我国地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学生对西北地区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西北地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等。

2.难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保护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西北地区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涵盖西北地区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等内容的课件。

2.图片和视频资料:收集与西北地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情境教学。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4.案例资料:准备与西北地区相关的案例资料,用于案例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西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引导学生了解西北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等,让学生对西北地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陕西省》教学设计 (2)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陕西省》教学设计 (2)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节陕西省》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节主要介绍陕西省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历史文化以及旅游资源等。

本节内容通过生动的图文并茂的教材形式,让学生了解陕西省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陕西省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具体内容,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对于陕西省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可能较为陌生,因此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陕西省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点,了解陕西省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历史文化以及旅游资源等人文地理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陕西省历史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陕西省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

2.难点:陕西省的地形、气候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陕西省的典型地理现象和人文特点为例,进行分析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互动式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的课件,以便于生动展示陕西省的地理特点。

2.教学素材:准备陕西省的相关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以便于进行案例分析。

3.教学设备:确保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的正常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陕西省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关注陕西省在我国的位置。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陕西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陕西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节陕西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陕西省作为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陕西省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陕西省的基本情况,掌握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从而提高学生对我国不同省份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不同省份的基本情况,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但针对陕西省的特点,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陕西省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陕西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情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陕西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情况。

2.难点:陕西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陕西省为例,分析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陕西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课件。

2.视频:准备与陕西省相关的视频素材,如陕西风光、历史文化等。

3.图片:收集陕西省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图片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陕西省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陕西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情况,让学生对陕西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陕西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总结出陕西省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补充。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陕西省教案范文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陕西省教案范文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陕西省教案范文在教学中我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中学地理快乐课堂,中学阶段地理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地理的自信心。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陕西省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陕西省教案1长江沿江地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认识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让学生认识长江沿江地带区内主要地理差异,以及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认识长江对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和其他条件所形成的城市群和产业基地以及沿江地带南北的辐射作用。

4.认识长江沿江地带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5.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问题与治理保护措施。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地图,培养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

2.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部分城市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表,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

3.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分区设色地形图,自然资源分布图以及长江上、中、下游景观图,对比分析和归纳本区内的区域差异,初步培养学生对比分析能力。

4.绘制“H”的经济格局图和长江干流略图等,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区域内协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

2.长江沿江地带的产业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谈话和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

2.中国地形图,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图、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图等。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播放《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纪实》片断让学生回忆并讨论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以及水灾的防治。

陕西省-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陕西省-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陕西省-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陕西省的地理位置、边界、人口、经济等基本情况。

2.掌握陕西省的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地理特征。

3.了解陕西省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及其变化。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陕西省的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等现实问题。

5.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了解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陕西省的基本情况和地理特征。

2.难点是如何深入理解陕西省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以及环境问题等现实问题,并进行有效的知识运用。

三、教学内容1.陕西省的地理位置、边界、人口、经济等基本情况。

2.陕西省的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地理特征。

3.陕西省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及其变化。

4.陕西省的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等现实问题。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介绍陕西省的地理位置、边界、人口、经济等基本情况;阐述陕西省的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地理特征;讲解陕西省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及其变化;分析陕西省的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等现实问题。

2.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材料了解更多有关陕西省的信息。

3.组织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陕西省的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等现实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放映陕西省的景点、名人、历史文化等图文信息激发学生对陕西省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授课1.陕西省的基本情况:介绍陕西省的地理位置、边界、人口、经济等基本情况。

2.陕西省的地理特征:阐述陕西省的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地理特征。

3.陕西省的历史文化:讲解陕西省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及其变化。

4.陕西省的现实问题:分析陕西省的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等现实问题。

第三步: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针对陕西省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2.学生做好小组讨论总结,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四步:课后作业1.组织学生对陕西省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进行调研并总结。

2.给学生留下开阔眼界,开发空间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广泛发掘和获取更多与地理、历史、文化、科技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内容。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5 《陕西省》 教学设计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5 《陕西省》 教学设计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5 《陕西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陕西省作为我国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底蕴。

本节课将通过介绍陕西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方面,使学生对陕西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适合进行跨学科教学。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的一些省级行政单位,对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也有一定的积累。

但学生对于陕西省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陕西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陕西省的地理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陕西省丰富的历史文化,增强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陕西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历史文化。

2.难点:陕西省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对于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陕西省的典型地理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设计好针对陕西省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3.准备好陕西省的地图,以便进行地理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陕西省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陕西省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陕西省的地图,引导学生说出陕西省的地理位置。

然后,通过视频资料,介绍陕西省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陕西省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分析它们对于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粤教版地理八下7.5《陕西省》同步课程教学设计

粤教版地理八下7.5《陕西省》同步课程教学设计

《第五节陕西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选自教材广东人民出版社、地质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第五节陕西省。

陕西省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南北狭长,自南向北划分为三大地形区,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差异大;秦岭横贯陕西省南部,形成了南北两侧完全不同的区域特色,所以在第七章陕西省也成为重点认识的代表性区域之一。

在本节书的教学中,除了认识陕西省的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基本概况,更重要的是结合历史使学生了解“八百里秦川”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更要密切联系时事,分析陕西省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地位。

从本节的知识量来看设计两个课时比较恰当,本课为第一课时陕西省的自然条件和地区差异。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图表、文字资料,使学生学会分析陕西省的位置和地形特征,掌握渭河平原优越的自然条件及主要的农作物,掌握省会西安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在西部地区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收集更多的课外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在课堂上展示,更主动、更全面地了解陕西,感受陕西。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八百里秦川”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为中华名族历史的博大精深而自豪,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掌握陕西省的自然环境、文化特色、经济发展的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陕西省各自然要素之间,以及自然地理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根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体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主体突出原则,我准备采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也能够通过读图、填表等方法分析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等。

经过课前的收集资料,极大的提升了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中学生代表的发言,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导入:陕西省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有着怎样优越的自然条件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陕西去看一看。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教材内容包括: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文特征以及主要地理差异。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概况,理解其地理特征,从而提高学生对我国地域差异的认识。

教材以文字描述、图片展示和数据统计等形式,全面展示了西北地区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西北地区的地理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西北地区的认识较为模糊,对地理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文特征及其主要地理差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地域差异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文特征及其主要地理差异。

2.难点: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讨论。

3.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为依据,让学生深入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

4.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异,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准备案例分析材料。

3.制作板书设计,合理安排课堂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西北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7.5 陕西省

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7.5 陕西省

大湾中学八年级地理学科课时备课设计
授课人:
课题第七章:认识区域
第五节:陕西省
课型新授课


成员
课标分析课时目标:通过阅读图表、文字资料,使学生学会分析陕西省的位置和地形特征,掌握渭河平原优越的自然条件及主要的农作物,掌握省会西安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在西部地区的重要地位。

教材分析本课分析:本节课内容属中学阶段地理科,它是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七章第五节。

这节课内容和之前学习的章节一样属于区域地理,该书选了陕西省这个区域来学习,说明陕西省较其他省份更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陕西省这一节课主要学习它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三个独特的地形区域知识,掌握起来相对容易些。

知识梳理:
资源挖掘:旅游资源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也能够通过读图、填表等方法分析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等。

经过课前的收集资料,极大的提升了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中学生代表的发言,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1.识记陕西省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了解秦巴山地和渭河平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概况
2.让学生收集更多的课外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在课堂上展示,更主动、更全面地了解陕西,感受陕西。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陕西省的自然环境、文化特色、经济发展的特点
难点:掌握陕西省各自然要素之间,以及自然地理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突破措施: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
准备
课件、黑板、图片材料。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八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认识区域陕西省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八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认识区域陕西省教学设计

陕西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陕西省的相关知识。

教材主要讲述了陕西省的范围、界线、地形、气候状况及河流、耕作制度等。

在本节重点讲述了秦巴山地和渭河平原的相关情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明陕西省的范围和界线以及地形特点、气候类型、主要河流;
2、学习秦巴山地和渭河平原的主要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地形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分析陕西省的范围、界线、气候、河流和山脉等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陕西省的讲解,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陕西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2、掌握秦巴山地、渭河平原的特点及区域差异。

教学难点:
对比秦巴山地与渭河平原,掌握两大地形区的特点与差异。

【课前准备】
1、准备“秦巴山地组”与“渭河平原组”两组手工制作的旗帜,作为本组队旗使用;
2、准备介绍陕西省的视频——《航拍中国—陕西省》;
3、多媒体课件。

【课时设计】 1课时
【教学过程】。

粤人版地理八级下册_《陕西省》优教学案(第2课时)

粤人版地理八级下册_《陕西省》优教学案(第2课时)

《陕西省》优教学案(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相关资料,说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治理建议。

2.了解陕北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并能举例说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出黄土高原的能源。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四、陕北的黄土高原
1.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黄土土质_____,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长期的_________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_____、_____等活动破坏地表
夏季降水_____,且多
_____
2.水土流失的危害:
土壤肥力下降,破坏了农田和村庄,_________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泥
【拓展阅读】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指在山丘区和风沙区,由于水力或风力的作用,冲刷土壤,使水分和土壤流失的现象。

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利用不当、坡面陡峻、土质疏松、地面植被不良、耕作不合理及滥伐森林等。

水土流失会对山丘区农业生产及下游河道带来严重危害,必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进行防治。

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很广。

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有:西北黄土地区、南方红壤丘陵山区、东北黑土漫岗丘陵地区和华北土石山区等。

八下地理陕西省教学设计

八下地理陕西省教学设计

八下地理陕西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陕西省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人文景观。

2.认识陕西省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

3.了解陕西省的经济发展和主要产业。

4.掌握陕西省的地理特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陕西省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2.陕西省的人文景观3.陕西省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4.陕西省的经济发展和主要产业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通过地理竞赛或问题提出引入陕西省地理教学。

让学生提前了解陕西省的一些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向学生介绍陕西省的地理位置,并让学生找出陕西省在中国的位置。

然后,让学生观察陕西省地貌特征的图片,并向学生解释陕西省的地貌特征,如秦岭、黄土高原等。

第三步:人文景观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研究,调查陕西省的人文景观,并向全班做简要介绍。

包括陕西省的历史遗迹、文化景点等。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资料,或引导学生使用电脑等工具进行调研。

第四步:自然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教师向学生介绍陕西省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如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以及农田资源和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并引导学生思考陕西省的资源利用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五步:经济发展和主要产业教师向学生介绍陕西省的经济发展和主要产业。

通过图片、图表等形式向学生展示陕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主要产业,如农业、工业、旅游等。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思考陕西省的发展前景。

第六步:总结与巩固组织学生进行小结,总结陕西省的地理特点、人文景观、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使用教材提供的练习题或设计一些小活动,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时长:本教学设计适合在两到三节课的时间内完成。

五、教学评价:通过平时的小测验、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主要考察学生对陕西省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陕西省的发展情况。

六、拓展延伸: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陕西省相关的文学作品或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陕西省的地理特点和人文景观。

粤人版地理八级下册_《陕西省》优教学案(第1课时)

粤人版地理八级下册_《陕西省》优教学案(第1课时)

《陕西省》优教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地形图,说出陕西省的位置、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域和主要地形区的名称。

2.运用图文资料,了解关中的渭河平原工农业的发展状况,解释我国古人选择在西安建都的原因。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陕西省概况1.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大地形区:陕南的_______、关中的_________、陕北的_______。

二、陕南的秦巴山地1.位置:________以南。

2.气候:________。

3.__________是陕西省与四川省、重庆市的天然分界线。

三、关中的渭河平原1.位置:秦岭以北的__________。

2.形成:由黄河的最大支流——_________及其支流冲积而成。

3.农业:地势平坦、灌溉便利、气候温和,是我国_______和_______的重要产区。

4.工业传统工业:_______、_______、食品、电子、煤炭等。

高新技术产业:_______、_______、软件、生物、_______等。

5.城市:_______市是陕西省最大的城市,也是其行政中心、经济中心、交通中心和文化中心。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试分析我国古人选择在西安建都的原因。

【达标检测】1.“八百里秦川”是指( )A.宁夏平原 B.河套平原 C.成都平原 D.渭河平原2.下列风景名胜位于陕西的是( )A.阿里山的日月潭B.大同的云冈石窟C.秦始皇陵兵马俑D.承德的避暑山庄3.陕西省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位于( )A.秦岭山地 B.黄土高原 C.汉江谷地 D.渭河平原4.河源某水果行的王经理到陕西采购水果,其签约合同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苹果 B.香蕉 C.荔枝 D.芒果5.读我国某局部区域图,分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山脉A为东西走向的南岭B.B处有我国最大的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图中AB两地所在省份为陕西省,简称陕或秦【拓展阅读】陕南民歌陕南民歌是陕西省秦岭以南的秦巴山区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陕南民歌完美体现了陕西省的汉族民俗风情,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粤教版地理八下7.5《陕西省》 表格教案设计

粤教版地理八下7.5《陕西省》 表格教案设计
7、听老师的讲解并说说自己对于渭河平原的认识。
8、学生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
1、直观感知
2、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3、带着疑惑去寻找答案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5、学习新知
6、感受陕西省关中渭河平原的地理概况
8、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板书设计
第5节陕西省
1、陕西省的基本概况和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2、河流
3、地形和地形区
4、气候
2、陕南的秦巴山地和关中渭河平原
1、秦巴山地
2、渭河平原
教学总结与反思
本节课内容和之前学习的区域有较大的相似性,都是按其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来分析和学习,不同的是本节课的陕西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学习,着重区分三个地形区的差异性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属中学阶段地理科,它是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七章第五节,需2课时完成。这节课内容和之前学习的章节一样属于区域地理,该书选了陕西省这个区域来学习,说明陕西省较其他省份更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陕西省这一节课主要学习它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三个独特的地形区域知识,掌握起来相对容易些。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变现欲望,所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并且,八年级是形成空间逻辑思维的重要时期,而地理这门科目也需要学生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识记陕西省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了解秦巴山地和渭河平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概况
一、教学导入
创设现场应用情景,利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时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学们,我们国家有这么一个地方,地跨南北方两个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当地居民喜欢住在窑洞里,而且他们嗓音嘹亮,歌声非常高亢,喜欢跳安塞腰鼓,最让他们自豪的是这里有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同学们能否猜到这是哪个地方?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5 陕西省 学案设计(无答案)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5 陕西省  学案设计(无答案)

陕西省【学习目标】1.了解陕西省的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概况。

2.了解陕西省主要的名胜古迹,感受陕西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

3.了解陕西省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学习重难点】1.了解陕西省的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概况。

2.了解陕西省主要的名胜古迹,感受陕西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

【学习过程】课中学习阅读课本,读“陕西省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找一找与陕西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并说出它们的简称。

(2)陕西省的基本数据总面积:南北长:东西宽:人口:(3)主要河流写出陕西省的主要河流,并知道它们分别属于哪个水系。

(4)自北向南,陕西省主要的地形名称。

一、陕南的秦巴山地1.____________山脉横贯陕西省南部,南北两侧呈现完全不同的区域颜色。

2.陕西省秦岭以南的地区处于长江流域,气候潮湿多雨。

著名的____________是陕西省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主要产区,___________是陕西省与四川省、重庆市的天然分界线。

二、关中的渭河平原1.渭河平原位于秦岭以北的关中盆地,有黄河最大支流——__________及其支流冲积而成。

这里地势平坦、灌溉便利、气候温和,是我国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重要产区。

2.阅读课本,读图“陕西省主要旅游景点及铁路分布”,找出宝鸡、咸阳、西安,写出有哪些铁路干线经过?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人选择在陕西西安建都的原因。

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是陕西的行政中心、经济中心、交通中心和文化中心。

5.陕西省属于______________气候,夏季_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______。

2022-2022学年粤人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5陕西省第一课时教案

2022-2022学年粤人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5陕西省第一课时教案

2022-2022学年粤人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5陕西省第一课时教案《陕西省》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陕西省的位置和地形特征2、了解秦巴山地、渭河平原优越的自然条件及主要农作物3、了解省会西安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在西部地区的重要地位二、过程与方法读图分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完成对本节课的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掌握陕西省的自然环境、文化特色、经济开展。

教、学方法游踪体验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课前准备教师:制作相关课件,准备教具。

学生:预习本节课内容,完成练习册选择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视频激趣引入:学生观看陕西省的宣传片。

观看要求:学生带着提取视频信息的要求看视频。

2、从视频中你了解到了关于陕西省的什么信息?〔学生大胆发言答复〕3、陕西省有悠久的历史,壮美的山河,大家是否想去陕西?今天请大家跟着老师的脚步,我们一起走进陕西省。

二、新课学习〔一〕整体感知陕西省1、学生看图,区分陕西省在我们四川省的什么方向?认清陕西省在我国地理幅员上的位置。

2、陕西周边除了有四川省接壤还有其它哪些省份?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完成P65页活动:找出陕西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并说出他们的简称。

3、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展示。

教师给以指导与评价。

过渡:如果我们打算坐火车从成都出发前往陕西西安,我们首先要途径哪条重要的铁路干线?〔二〕陕南的秦巴山地1、通过游踪图片,认知大巴山脉是陕西与四川的天然分界线,进入大巴山脉就进入到了陕南的秦巴山地。

2、进了大巴山脉就会途径汉江谷地,让学生看图片猜测图片所在地主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是什么?3、引领学生合作探究汉中是陕西水稻主产区的主要原因。

4、分析地形、气温、降水等因素对农作物的影响,标准学生简答题答题的习惯。

5、结合活动一第2题认识陕南地区的两条重要河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陕西省的相关知识。

教材主要讲述了陕西省的范围,界线,气候状况,耕作制度等。

在本节重点讲述了秦巴山地、渭河平原和黄土高原的相关情况。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说明陕西省的范围和界线以及地形特点;
2、学习秦巴山地、渭河平原和黄土高原的主要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地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分析陕西省的范围、界线、气候、河流和山脉等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陕西省的讲解,总结陕西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类总结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1、了解陕西省的山地、高原、平原及分布特点;
2、掌握秦巴山地、渭河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各自特点。

【教学难点】
1、掌握陕西省的工农业特点。

3、四季的形成。

1、这种类型的地图和教学挂图,包括行政区划图,地形图,经济区分布图等;
2、准备一些典型地区的图片;
3、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在前几章中,我们已经学过了秦岭—淮河分界线。

接下来,我们学习横跨秦岭—淮河分界线的陕西省。

板书:第五节陕西省
【讲授新课】
师:陕西省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南北狭长,自南向北划分为三大地形区:陕南的秦巴山地、关中的渭河平原、陕北的黄土高原。

秦岭山脉横贯陕西省南部,南北两侧呈现完全不同的区域特色。

请同学们试着举出两侧的差异。

生:学生们讨论回答。

师:(课件展示)读图7.72,回答下列问题。

(1)找一找与陕西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并说出它们的简称。

生:学生分组讨论,边看边讨论。

师:读图7.72,回答下列问题。

(2)在图中找出流经陕西省的主要河流。

结合《地理图册》,说出它们分别属于哪个水系。

生:学生抢答,并相互补充。

师:读图7.72,回答下列问题。

(3)自北向南,说出陕西省主要地形区的名称。

生:分组讨论总结。

师:接下来我们分别学习陕西省的3大地形区。

首先,我们学习陕南的秦巴山地。

陕西省秦岭以南地区属于长江流域,气候潮湿多雨。

著名的汉江谷地是陕西省水稻和油菜的主要产区。

大巴山脉是陕西省与四川省、重庆市的天然分界线。

结合图文资料,说一说秦巴山地的特点。

生:讨论回答。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关中的渭河平原。

渭河平原位于秦岭以北的关中盆地,由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

这里地势平坦、灌溉便利、气候温和,是我国小麦和玉米的重要产区。

优越的自然条件使渭河平原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图7.75上找出宝鸡、咸阳、西安,并看一看有哪些铁路干线经过?2.搜集相关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些陕西省的历史文化古迹。

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我国古人选择在陕西西安建都的原因。

生:讨论回答。

师:读第66页图7.75和图7.80,结合所学知识,填写68页表。

生:自主填写,抢答。

师:我们最后探讨一下陕北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位于半干旱区,降水较少,雨量集中。

由于人类的长期砍伐,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壑纵横,土地贫瘠。

近年来,陕西省将山坡绿化与发展农业经济相结合,大力进行生态治理,黄土高原的自然生态逐渐恢复。

根据“案例”,说一说西部大开发使榆林在生态环境、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想一想这些变化是通过什么措施发生的。

生:讨论回答。

师:(结论)地理区域的思维导图。

板书:思维导图的基本框架。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陕西省的气候、耕作制度、工农业各有哪些特点?秦巴山地、渭河平原和黄土高原三大地形区各有哪些特点?
◆教学反思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