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骨折有三大原则

合集下载

临床执业医师(运动系统)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临床执业医师(运动系统)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临床执业医师(运动系统)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A2型题 3. A3/A4型题1.一名前臂骨折患者,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5小时后,感觉剧痛,手指麻木,肿胀,活动不灵,其主要原因是A.神经损伤B.神经受压和静脉受压C.动脉受压和静脉受压D.静脉受压E.动脉损伤正确答案:C解析:血管损伤程度可为受压、挫伤、撕裂或完全断裂。

动脉损伤后伤肢剧痛,脉搏减弱或消失,肢体远端苍白、麻木、发凉;静脉损伤则伤肢明显肿胀、瘀血、紫绀。

知识模块:运动系统2.骨折愈合的第三期是A.血肿机化演进期B.原始骨痂形成期C.骨痂改造塑形期D.膜内化骨吸收期E.软骨化骨吸收期正确答案:C解析:骨折的愈合可分为三个阶段:血肿机化演进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改造塑形期。

骨痂塑形改造期:原始骨痂为排列不规则的骨小梁所组成,随着肢体活动和负重,在受力轴线上的骨痂不断得到增强及改造;受力轴线以外的骨痂,则逐渐被清除,使原始骨痂最终塑形为具有正常骨结构的永久骨痂,同时骨髓腔再通,从而恢复骨的原形。

该过程约需2年。

知识模块:运动系统3.骨折治疗的基本原则A.复位后固定,给予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B.手法复位,外固定,给予活血化瘀药物C.切开复位,内固定,给予抗生素D.复位后固定,并开始功能锻炼E.复位后固定,待解除固定后开始功能锻炼正确答案:D解析:骨折的治疗有三大原则,即复位、固定、康复治疗。

复位是治疗骨折首要步骤,也是骨折固定和康复治疗的基础。

知识模块:运动系统4.肱骨干骨折最易引起A.尺神经损伤B.桡神经损伤C.腋神经损伤D.肌皮神经损伤E.正中神经损伤正确答案:B解析:肱骨干后方有桡神经沟,桡神经走行其中,故肱骨干骨折最易引起桡神经损伤。

知识模块:运动系统5.股骨颈骨折的常见体征是患肢多呈A.屈曲、内收、内旋畸形B.伸直、外展、内旋畸形C.短缩、内旋、外展畸形D.短缩、外旋、内收畸形E.屈曲、外展、内旋畸形正确答案:p解析:股骨颈骨折的患肢多呈短缩、外旋、内收畸形,大转子上移。

运动系统疾病(一)含答案

运动系统疾病(一)含答案

运动系统疾病(一)A1型题1. 骨折的复位标准是A.长骨干横行骨折对位至少达到3/4B.成人下肢短缩移位在3cm之内C.必须完全矫正旋转移位和成角移位D.儿童骨折必须达到解剖学复位E.前臂双骨折要求对线、对位均好答案:E[解答] ①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

②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1cm;儿童无骨骺损伤者下肢短缩不超过2cm。

③成角移位:下肢侧方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必须完全矫正,否则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轻微向前或向后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期内自行矫正;上肢肱骨干稍有畸形对功能影响不大,前臂双骨折要求对位对线均好,否则影响旋转功能。

④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1/3,干骺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

2. 对开放性骨折正确的处理是A.切除一切污染组织B.骨折端末外露可按闭合性骨折处理C.伤后超过8小时不宜行内固定D.骨折碎块均应保留E.首先应将外露的骨折端复位答案:C[解答] 开放性骨折处理原则:及时正确处理创口,防止感染,力争将开放性骨折转化为闭合性骨折。

应尽早清创,越早清创,感染机会越小,伤后6~8小时内清创,伤口大多能一期愈合。

清创原则:①切除创缘皮肤1~2mm,尽量保留肌腱、血管和神经的完整性。

②关节韧带、关节囊若无严重挫伤,应尽量修复。

③游离的小骨片可以切除,与组织有保留的小骨片应保留;大片骨片,即使已完全游离,也不能切除,以免造成骨缺损,影响骨折愈合,甚至导致不愈合。

3. 最易并发休克的骨折是A.骨盆骨折B.桡骨骨折C.锁骨骨折D.跖骨骨折E.股骨颈骨折答案:A[解答]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多由直接暴力骨盆挤压所致,骨盆各骨主要为松质骨,盆壁肌肉多,邻近又有许多动脉丛和静脉丛,血液供应丰富,盆腔与后腹膜的间隙又系疏松结缔组织构成,有巨大空隙可容纳出血,因此骨折后可引起广泛出血。

患者因腹膜后大量出血,常合并休克。

4. 属于骨折治疗原则的是A.抢救原则B.创口清理C.创口包扎D.功能锻炼E.药物治疗答案:D[解答] 骨折的治疗有三大原则,即复位、固定和康复治疗。

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

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
• 1 目的: • 股骨干骨折越靠近膝关节,对膝关节功 能的损害越大,血肿易使股中间肌粘连引 起膝关节功能障碍,因此须 早期开始功能 锻炼,以促进血肿吸收,减少粘连形成, 增强肌力。
• 2 功能锻炼方法: • (1)骨折早期,做下肢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踝关 节伸屈活动。(见图17)
• (2)4 周后可以练习坐在床边进行髋、膝、踝部 的主动运动(锻炼方法同股骨颈骨折)。
• (4)外展、外旋运动: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 头后部(图 13)。
• (5)双臂轮转:患肢屈肘,前臂置于胸前,掌心向后、向上;健侧 上肢伸直,外展于体侧,掌心向下。患肢向外上方经外下方再向内划 弧圈,回至原处;同时健侧上肢向下经内上方向外划弧圈,回至原处 (图 14)。如此循环往复。此法可使肩、肘、腰、腿、颈部均可得到 锻炼。以上锻炼方法每次 15 分钟,每天 3-4 次。
• 3 注意事项: •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 要循序渐进。
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 1 目的:
•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 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下肢肌肉萎缩、 关节僵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
Click To Edit Title Style
• 2 功能锻炼的方法: • ⑴术后早期疼痛稍减轻后,病人即可开始练习股四头肌静 止收缩,髋、膝、踝、趾关节主动运动。(见图 17、图 1 8)
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 1 目的: •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 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 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 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 2 功能锻炼的方法: • (1)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 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 1、图 2、图 3)。

本科骨科考试题库及答案

本科骨科考试题库及答案

本科骨科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 骨折愈合的三个阶段依次是:A. 炎症期、修复期、重塑期B. 修复期、炎症期、重塑期C. 炎症期、重塑期、修复期D. 重塑期、炎症期、修复期答案:A2. 关节脱位最常见的类型是:A. 肩关节脱位B. 髋关节脱位C. 肘关节脱位D. 膝关节脱位答案:A3. 骨折的稳定性分类不包括:A. 稳定骨折B. 不稳定骨折C. 完全骨折D. 部分骨折答案:C4. 骨折治疗的三大原则是:A. 复位、固定、功能锻炼B. 固定、复位、功能锻炼C. 复位、功能锻炼、固定D. 功能锻炼、固定、复位答案:A5. 骨折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不包括:A. 骨折部位血供不足B. 骨折部位感染C. 骨折部位过度活动D. 骨折部位营养过剩答案:D6. 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形成属于哪个阶段:A. 炎症期B. 修复期C. 重塑期D. 稳定期答案:B7. 骨折后,患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最可能的诊断是:A. 骨裂B. 骨折C. 软组织损伤D. 关节炎答案:B8. 骨折内固定术中,最常用的内固定材料是:A. 不锈钢B. 钛合金C. 聚乳酸D. 聚四氟乙烯答案:B9. 骨折愈合后,患者出现关节僵硬,最可能的原因是:A. 关节内骨折B. 骨折愈合不良C. 骨折部位感染D. 长时间固定答案:D10. 骨折愈合过程中,骨膜的作用是:A. 提供营养B. 促进骨折愈合C. 保护骨折部位D. 维持骨折部位稳定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骨折的临床表现包括:A. 局部肿胀B. 局部畸形C. 局部压痛D. 局部活动受限答案:ABCD2. 骨折的并发症可能包括:A. 骨折部位感染B. 骨折部位血肿C. 骨折部位神经损伤D. 骨折部位血管损伤答案:ABCD3. 骨折的分类依据包括:A. 骨折部位B. 骨折形态C. 骨折程度D. 骨折原因答案:ABCD4. 骨折愈合不良可能需要的治疗措施包括:A. 再次手术固定B. 物理治疗C. 药物治疗D. 功能锻炼答案:ABCD5. 骨折愈合过程中,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包括:A. 骨折部位的血供B. 骨折部位的感染C. 骨折部位的固定方式D. 患者的营养状况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骨折后立即进行功能锻炼可以促进骨折愈合。

中医骨伤学高级试题及答案

中医骨伤学高级试题及答案

中医骨伤学高级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骨伤学中,“五劳七伤”中的“五劳”指的是:A. 五种劳动损伤B. 五种情志损伤C. 五种过度劳累D. 五种不良习惯答案:C2. 在中医骨伤学中,以下哪项不是骨折的分类?A. 闭合性骨折B. 开放性骨折C. 粉碎性骨折D. 慢性骨折答案:D3. 中医治疗骨折的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复位B. 固定C. 功能锻炼D. 立即手术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骨伤学中常用的外固定方法?A. 石膏固定B. 夹板固定C. 牵引固定D. 手按摩固定答案:D5. 在中医骨伤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A. 年龄B. 营养状况C. 骨折部位D. 骨折类型答案:D6. 中医骨伤学中,关于“筋骨并重”的原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骨折治疗应重视软组织的保护B. 骨折治疗应重视骨折的复位C. 骨折治疗应重视筋骨的协同恢复D. 骨折治疗只需关注骨折部位的愈合答案:D7.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骨伤学中常用的内治法?A. 内服中药B. 外敷草药C. 针灸治疗D. 推拿按摩答案:B8. 在中医骨伤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手法复位?A. 拔伸B. 旋转C. 折顶D. 直接手术答案:D9. 中医骨伤学中,以下哪项不是骨折后遗症?A. 关节僵硬B. 肌肉萎缩C. 骨折不愈合D. 骨折部位皮肤色素沉着答案:D10. 在中医骨伤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功能锻炼方法?A. 主动运动B. 被动运动C. 助力运动D. 长时间卧床休息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中医骨伤学中,骨折的常见症状包括哪些?A. 疼痛B. 肿胀C. 功能障碍D. 骨折部位畸形答案:A, B, C, D12. 下列哪些是中医骨伤学中常用的外用药?A. 活血化瘀药B. 清热解毒药C. 补气养血药D. 收敛生肌药答案:A, B, D13. 在中医骨伤学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骨折的愈合?A. 患者的年龄B. 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C. 患者的营养状况D. 骨折治疗的时间答案:A, B, C, D14. 中医骨伤学中,骨折的急救措施包括:A. 立即复位B. 止血C. 包扎固定D. 尽快转运答案:B, C, D15. 下列哪些是中医骨伤学中骨折愈合的过程?A. 血肿形成期B. 纤维骨痂形成期C. 骨性骨痂形成期D. 骨痂改造塑形期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中医骨伤学认为,骨折后应立即进行手法复位。

骨折的选择题及答案

骨折的选择题及答案

骨折的选择题及答案一、A1型选择题1.骨折治疗的基本原则是A.复位后固定,给予促进骨折愈合B.手法复位,外固定,医学|教育网给予活血化瘀药物C.切开复位,内固定,给予抗生素D.复位后固定,并开始康复治疗E.复位后固定,待解除固定后开始功能锻炼2.骨折的治疗原则中,除复位、医学|教育网固定还有A.抗感染B.功能锻炼C.内外用药D.物理治疗E.止痛镇静3.骨折的复位标准是A.长骨干横行骨折对位至少达到3/4B.成人下肢短缩移位在3cm之内C.必须完全矫正旋转移位和成角移位D.儿童骨折必须解剖复位E.前臂双骨折要求对线、医学|教育网对位均好4.骨折的急救不包括A.一般处理B.创口包扎C.妥善固定D.迅速运输E.开放骨折复位5.骨折急救处理中,以下哪项不恰当A.凡有骨折可疑的病人,均按骨折处理B.复位已戳出创口的骨折端C.创口包扎,止血D.妥善固定患肢E.迅速送往医院【知识点随手练参考答案及解析】一、A1型选择题1.D【答案解析】骨折治疗的三大原则即复位、固定、康复治疗。

医学|教育网复位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各有适应证。

固定分外固定和内固定,也各有适应证,各有多种方法。

康复治疗应早期开始,动静结合、主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循序渐进。

给予活血化瘀药物,有利康复。

没有明显感染征象。

一般不需给予抗生素。

故选D。

2.B【答案解析】骨折治疗的三大原则即复位、固定、康复治疗。

医学|教育网复位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各有适应证。

同定分外固定和内固定,也各有适应证,各有多种方法。

康复治疗应早期开始,动静结合、主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循序渐进。

给予活血化瘀药物,有利康复。

没有明显感染征象,一般不需给予抗生素。

物理治疗、止痛镇静都有效,但不是必须的。

故选B。

3.E【答案解析】①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

②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1cm;医学|教育网儿童无骨骺损伤者下肢短缩不超过2cm,故B错误。

③成角移位:下肢侧方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必须完全矫正,否则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轻微向前或向后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期内自行矫正,由此可知C项是不正确的;上肢肱骨干稍有畸形对功能影响不大,前臂双骨折要求对位、对线均好,否则影响旋转功能,故E正确。

骨折的康复治疗

骨折的康复治疗

主动运动 关节制动:等长收缩锻炼,即静力性肌肉收缩,在
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整个肢体的肌肉紧张用力然后 放松。 关节可以活动:等张收缩锻炼,即动力性肌肉收缩可以称之为肌肉的“绷劲”, 就是肌肉在做类似一张一弛的收缩运动时,长度不改变, 不产生关节的活动,但是肌肉内部的力量会有增减。
主要形式是使患处肌肉作舒缩活动。
上肢骨折:可作握拳、提肩活动,握拳时使 整个上肢肌肉用力,而后放松。
下肢骨折:可作股四头肌收缩动作,使整个 下肢肌肉用力后再放松,但不一定使膝关 节屈曲。
踝关节骨折:可作一些足趾背屈动作。
第二阶段
锻炼的形式:逐步活动骨折附近的关节。
上肢骨折:除作握拳外,还可作一些主动性 的关节伸屈活动。整个上肢的伸屈、外展、 内收,先由简单动作开始,逐渐增加。
骨折的康复常用评定
关节活动度
关节活动度
膝关节关节活动度
AROM:active range of motion,主动关节活动度 PROM:passive range of motion,被动关节活动度
禁忌证: 1、关节脱位或骨折未愈合 2、肌腱、韧带、肌肉手术后 3、骨化兴肌炎
围度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在内固定或外 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尺桡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1) 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 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 1、图 2、图 3)。
尺桡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2)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 2-4 周肿胀消除 后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 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 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见图 11)。
固定术后2~3周,由于无论骨或软骨都不能容忍过度的压缩或弯曲力量,所以以 轻微的等长运动开始。

骨折病人的护理

骨折病人的护理

五、护理措施:
6、健康教育 (1) 安全指导 指导病人及家属评估家庭环境的安全性, 有无影响病人活动的障碍物,如台阶、小块地毯、散放的家 具等。 (2)长期坚持功能锻炼 告知病人出院后继续功能锻炼的方 法和意义。向病人和家属详细说明有关夹板、石膏或外固定 器械的应用和护理知识,如夹板、石膏或外固定器械的保护、 清洁、使用的方法及可能发生的问题。指导病人使用轮椅, 步行辅助物,提高病人自我照顾的能力。指导家属如何协助 病人完成各项活动。 (3)定期复查 告知病人如何识别并发症。若病人肢体肿胀 或疼痛明显加重,骨折远端肢体感觉麻木、肢体发凉、夹板、 石膏或外固定器械松动等,应立即到医院复查并评估功能恢 复情况。
骨折病人的护理
肖华珍
一、概 述:
定 义:
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
病 因:
骨折可由暴力创伤和骨骼疾病所致。 1、直接暴力 2、间接暴力 3、积累性劳损 4、骨骼疾病
病 因:
1、直接暴力: 暴力直接作 用使受伤部 位发生骨折, 常伴有不同 程度软组织 损伤。
病 因:
2、间接暴力:
暴力通过传导、杠杆、
五、护理措施:
4、并发症的护理 (1)休克:应密切观察病人变化,注意生命体征,尽早 发现及时处理。 (2)脂肪栓塞:是骨折的早期严重并发症。应及时发现, 迅速处理。保持呼吸通畅、给氧或应用呼吸机、高坐体 位、维持体液平衡、糖皮质激素及抗凝血制剂等。 (3)骨筋膜室综合征:需要紧急处理,去除过紧的外固 定,内部血肿切开减压,禁忌患肢抬高,以免加重缺血。 (4)内脏损伤:应详细询问损伤史,仔细的检查,注意 意识、呼吸、腹痛、尿血、便血等。一旦发现异常,积 极配合处理。
二、骨折的并发症:
(一)晚期并发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骨折有三大原则: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

一.、一般情况处理
当患者出现昏迷,或合并内脏及颅脑损伤时,首先要抓紧时机判断伤员有无心脏骤停、窒息、大出血、休克及开放性气胸等紧急病变,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急救,待全身情况稳定后,才可进行骨折复位。

二、复位
1、力争早期复位
过长地拖延时间,会造成骨折复位的困难。

若伤肢局部肿胀严重,甚至形成皮肤水泡,复位更加困难。

此时应力求争取骨折复位,如果消极等待肿胀消失,往往延误复位的时机。

2、复位的标准
复位应争取以解剖学对位,或接近解剖学对位,以骨折修复后不影响病人肢体的功能为原则。

临床应酌情,尽最大努力使患肢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⑴上肢:肱骨骨折,较多的缩短畸形和侧方移位,略超过5°~10°的成角,对患肢功能影响都不大。

尺挠骨骨折要求较严。

侧方移位不可超过50%,成角畸形在5°~10°以下时,对前臂旋前、旋后功能影响不大。

尺挠骨必须同时整复。

⑵下肢:下肢骨折缩短应不超过2cm为宜,过多的缩短,会出现破行,日久会引起髋部和腰部疼痛。

旋转移位,应尽力矫正,下肢的内旋或外旋,均会影响下肢行走的步态。

⑶儿童:儿童骨折整复要求较宽,一般15°以下成角及旋转畸形,以及轻度的缩短或侧方移位,在儿童发育中,均可靠强大的塑形能力得到代偿,日后可无明显功能障碍。

⑷关节内骨折:关节内骨折,骨拆线经过关节面者,复位要求较高,应争取解剖学复位。

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不能达到较满意的解剖学复位者,则应酌情考虑手术复位内固定。

3、复位方法
具体有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两类。

⑴手法复位:
应用最广泛,较安全。

在适当有效的复位后,必须认真检查患肢骨折部的外形、长短,是否已恢复正常。

外固定后进行X线透视或摄片以验证复位结果。

如复位不良应根据需要再予以矫正。

2.牵引复位:
主要用于手法牵引不能复位、或复位后不稳定的骨折。

3.切开复位:
是骨折不愈合的重要原因,应慎重选择,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防止滥用。

如下几种情况可做为切开复位的参考指征:
①累及关节面的骨折,手法复位不能达到关节面良好对位者。

②骨折后,因附着在骨片上的肌肉收缩,使骨片移位,不易对合者。

③骨折端剪式伤力大,血液供应差,骨断端需要严格固定才能愈合者,如股骨颈囊内骨折。

④骨折断端间有软组织如肌肉、肌腱、骨膜、神经等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

⑤一骨上有多段骨折,手法复位困难者。

⑥长骨骨干不稳定性骨折,手法复位不满意,又不宜应用牵引方法治疗者,而用内固定又有较好的疗效。

⑦骨折伴有肢体主要血管断裂,治疗中应首先重建骨支架者,如部分性和完全性肢体断离。

⑧骨折不连接或发生畸形愈合,功能恢复不良者。

三、固定
合适有效的固定是骨折愈合的关键之一,可以防止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剪力旋转力和成角的活动。

常用的固定方法有:
1、外固定——小夹板、石膏绷带、持续牵引等。

2、内固定——螺丝钉、钢板、三刃钉、髓内针等。

内固定后,常需借助外固定作短期或长期的协同固定,使疗效更为确实。

四、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有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两种形式。

可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保持肌肉力量,防止关节僵硬,促进骨折愈合。

1、主动运动
在不影响骨折断端移位的前提下,让病人主动地尽早做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及未固定关节的各向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减轻创伤对全身的反应,防止关节僵硬。

主动运动应自始至终贯串在整个骨折修复过程中。

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骨折l一2周内,主要以通过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及在不影响断端再移位的情况下,进行上下关节屈伸活动。

例如尺、挠骨双骨折,经复位固定后,即进行指间关节、指掌关节的屈伸锻炼,手指内收外展,肘关节屈伸和肩关节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锻炼。

骨折2-3周后,除加强进行肌肉收缩与放松运动外,其他关节均可逐渐加大主动活动度,由单一而到几个关节的协同锻炼,在牵引架上的病人,可通过肌肉收缩、放松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运动来带动患肢的活动。

第二阶段:
应仍以主动锻炼为主。

因外固定和牵引拆除,除了固定期间所控制的关节活动需继续锻炼修复外,继续鼓励病人加强功能锻炼。

根据病情需要,配合中药外洗、推拿和物理治疗以促进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的迅速恢复。

2、被动运动
⑴按摩:适用于骨折断端有肿胀的肢体,通过轻微按摩帮助肿胀消退。

⑵关节被动活动:骨折固定初期,因患者惧怕疼痛不敢主动锻炼,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辅助性活动,促使病人更好地作主动锻炼。

对早日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粘连,关节囊挛缩有一定作用。

操作要轻柔,不使骨折再度移位和加重局部创伤。

3、功能锻炼注意事项
⑴必须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

⑵应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从轻微活动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时间,不能操之过急。

避免骤然的剧烈活动使骨断端再移位。

⑶鼓励病人坚持作对骨折有利的运动,对骨折愈合不利的活动要严加防止。

如: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外展活动,内收型骨折的内收活动,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伸直活动,屈曲型骨折的屈曲活动,前臂骨折的旋转活动,胫腓骨干骨折的内外旋转活动,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的背伸挠屈活动等都应防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