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业革命 试题
高一历史两次工业革命试题
![高一历史两次工业革命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674f6d0cfc789eb162dc86a.png)
高一历史两次工业革命试题1.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机械特色不同B.构成材料不同C.能源动力不同D.交通工具不同【答案】C【解析】两次工业革命划分的依据是当时的能源动力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人类使用的主要动力是蒸汽动力,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动力是电力,所以答案选择C项。
【考点】近代科学反技术、·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2. 1819年,在一位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赞颂道:“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位伟人的杰出贡献是下列图中的【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
通过材料中的1819年讣告,可以判断该发明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而电灯和电话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因此排除CD两项。
材料强调“机械动力”革命,因此可判断为蒸汽机,B项是蒸汽机的实践应用成果,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3.“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死板。
没有因袭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商业;没有法律会妨碍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
”此段材料主要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A.英国经过启蒙运动的充分洗礼B.英国的殖民扩张使其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综合国力强于欧洲大陆C.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价值观念与法律关系的变革D.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历史发展有本质不同【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C项中法律关系的变革和材料中的“没有法律”会妨碍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是高度吻合的,意味着C很可能就是正确的答案,其实正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价值观念与法律关系的变革,才导致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死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5c4e4c4a7302768e9939e8.png)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单选题1.18世纪末,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到访伦敦时发现,“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
当时英国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A. 圈地运动的进行B. 蒸汽动力的应用C. 石油工业的发达D. 电器的广泛使用【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说明历史现象、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
依据所学可知,随着蒸汽动力的应用,工业化的发展,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积,整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浓雾不散,于是有了题干“18世纪末……‘雾如此之浓,以至于都可以抹到面包上’,浓雾之下,鸟儿也因无法觅食而从天上跌落下来”的现象,故B项符合题意;在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A 项早于题干中“18世纪末”,故排除;CD两项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迟于题干中“18世纪末”,故排除。
故选B。
2.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标志是()A. 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B.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C. 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D. 18世纪80年代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答案】B【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3.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人的休闲(指人们对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方式从随意休闲日益发展成为定时体闲。
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770762d5901020207409cc6.png)
2011年中考历史试题分类——第一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2011·长春)“珍妮纺纱开先河,蒸汽推动世界波”所反映的是A.新航路开辟 B.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2011·清远)小明在看杂志时,有这样一段描述:“英国有钱人以坐蒸汽轮船浏览伦敦泰晤士河为时尚,……”这段描述可能出现在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工业革命D.第四次工业革命◆(2011·连云港)右图反映了英国的经济变化。
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B.拥有世界市场C.原料产地遍布全球 D.工业革命推动◆(2011·泰安)42.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此后,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B.交通运输的革新C.冶金、采矿采用新技术D.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业生产◆(2011·安徽芜湖)下表反映了美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来源:学。
科。
网] 1840年1870年1900年1920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22 14.8.4 7.1分比8A.海外殖民战争 B.资产阶级革命C.工业化及城市化 D.第一次世界大战◆(2011·肇庆)33.世界博览会通常是展示时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右图是1851年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英国陈列馆的一角,这里展出的展品主要是()DA.英国在扩张中掠夺来的商品B.英国历史的主要文物C.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成果D.工业革命的新发明。
【课时练】新人教版初三历史上册20-第一次工业革命课时练习题 (12)
![【课时练】新人教版初三历史上册20-第一次工业革命课时练习题 (12)](https://img.taocdn.com/s3/m/5aa68d26ad02de80d5d84067.png)
人教版历史初三上册-综合拓展提升第一次工业革命课时练习题建议完成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领域的突破首先是在()A.美国B.德国C.法国D.英国2.1853年,美国人佩里率领四艘军舰叩开了日本大门,日本人把这一事件称为“黑船事件”。
这些“黑船”的驱动力应是:A.以黑人划桨为动力B.以核能为动力C.以电力电能为动力D.以蒸汽为动力3.分析下图,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半数的居民能享受雅典民主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4.“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A.家庭手工业B.工场手工业C.大机器生产D.信息自动化5.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被誉为“一脚踏出的灵感”.这项发明()A.直接提高了织布的效率B.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C.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D.为交通运输带来极大地便利6.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蒸汽机的直接作用是()A.提供了有效便捷的动力B.促进了工厂规模的扩大C.英国成为首个工业国家D.带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7.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问题主要包括()①环境污染②社会矛盾激化③交通发达④生产力水平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8.下图反映了某时期英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比例变化。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A.新航路的开辟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工业革命的发展D.海外殖民地的扩大9.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凯伊发明飞梭B.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C.瓦特改良蒸汽机D.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10.《剑桥欧洲经济史》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
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高三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b942c18524de518974b7d4d.png)
高三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1.“‘工业革命’这个词就常常用来描述从18世纪初至19世纪下半叶这段时期的发展。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运动,但同时期的物质进步和社会动荡相结合又产生了激动人心的深刻变化。
”除了物质进步和社会动荡外,这一时期发生的“激动人心的深刻变化”还包括()①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②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③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确立④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及其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结论的能力。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得到进一步发展,如英国1832年的议会改革、德国和法国代议制的确立等,①正确;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如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运动等,②正确;国家干预经济理论是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出现的,③不正确;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金钱崇拜等社会问题丛生,现实主义文学诞生,④正确。
2.帕尔墨和科尔顿在《近现代世界史》中说:“对英国劳动人民来说,工业革命是一次难以忍受的经历。
但是……劳动人民在城市和工厂里集中起来,这就为改善他们的处境开辟了道路。
”作者的主旨是()A.强调工业革命是造成劳动人民苦难的根源B.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劳动人民团结起来革命是改善处境的主要方法D.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利于劳动人民改善处境【答案】D【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尽管工业革命会给人们带来难以忍受的冲击,但随着“城市和工厂”的发展,他们的处境将会大大改善。
即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利于劳动人民改善处境。
故选D项。
A项与材料信息相左。
B、C与材料主旨不符。
3.(2013年山东临沂一模)19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部分法律:1843年,《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有害物质去除法》;1876年,《河流防污法》。
其主要背景是()A.工业革命造成严重污染B.工厂发展规模需要限制C.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D.英国社会普遍重视立法【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材料阅读分析与理解能力。
高一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
![高一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f4f43d3bd64783e08122be2.png)
高一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1.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出现于()。
A.冶金业B.交通业C.棉纺织业D.采矿业【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英国新兴的棉纺织业中,生产技术首先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即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棉纺织业。
2.下图显示的是19世纪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状况,其中曲线①代表的阶级成份是()。
A.地主B.资本家C.工人D.农民【答案】D【解析】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正在进行,通过圈地运动,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成为无业游民,为了谋生,这些农民就到城市中成为雇佣工人,所以农民的数量逐渐减少,故D项正确。
3.下表所示是蒋孟引在《英国史》中统计的1835年全英国棉纺织业中从业工人人数及比例表中统计数字最能说明()。
B.资产阶级极力追求利润的最大化C.成年男工独立意识增强觉醒较早D.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图表内容,18岁以下的童工和女工加起来占全部纺织工人的比例达到6%。
在同样条件下,雇佣童工和女工可以减少工资的支出,体现了资产阶级极力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体现了资本家贪婪的本性,故选B项。
4.卓别林大师的《摩登时代》生动刻画了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对人的控制导致人类行为的失常、错乱。
关于工厂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产生于手工工场时期B.工业革命后出现C.工厂制度是工业化时代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D.工厂制度的建立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要求【答案】A【解析】工厂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它不同于手工工场时代的工场,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使用机器生产。
5.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都是由英国来担任领跑者,而且都是从英国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后来再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
这一发展历程的实质是()。
A.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B.世界由和平走向战争再由战争走向和平的过程C.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运动推动下的社会革命D.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斗争扩展的过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和英国代议制。
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35ee338581b6bd97f19eae0.png)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选择题1、导致英国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A. 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的拓展B.分工的发展使劳动工具进一步专门化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D.英国工人和技师的努力探索2、1794年英国圈地法案规定:“将这些土地分割并以栅栏围圈,则对他们均将大为有利。
此种分割、划分地段并加以围圈,虽使一切有关方面均得其利,但必须在国会协助下执行之。
”这种规定表明A.英国的圈地运动受到法律的限制 B.国会以立法形式扩大了圈地规模C.英国自耕农利益得到法律保证D.国会以立法形式使各方均得其利3、“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
”材料中的“发明”是指A.蒸汽机B.飞梭C.珍妮机D.骡机4、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期,雇佣劳动力来源比欧洲其他国家更加充足,这主要是由于A.城市化进程的加快B.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进C.国外移民不断涌入D.人口增殖速率加快5、瓦特发明的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最大影响是A.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B.促进了英国重工业的发展C.标志着英国工厂制度的确立D.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6、下列有关18世纪英国的手工工场与工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B.二者是先后相继关系C.都导致了工业无产阶级的产生D.二者生产手段和效率不同7、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840年1870年1900年1920年农业人口占总22 14.8 8.4 7.1人口的百分比A.工业化B.殖民战争C.资产阶级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8、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
其表现有A.家庭电话普遍使用B.人们乘坐火车外出旅游C.电力成为主要动力D.人们利用网络进行交流9、下列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B.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C.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提供了便利D.开始打破各大洲之间的相互孤立状态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当时,尤其是15世纪,绝大多数人口是自由的自耕农,尽管他们的所有权还隐藏在封建的招牌后面。
中考工业革命试题及答案
![中考工业革命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20afe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0e.png)
中考工业革命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哪个国家?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美国答案:A2. 工业革命中,被称为“蒸汽机之父”的科学家是?A. 牛顿B. 瓦特C. 达尔文D. 法拉第答案:B3. 工业革命时期,纺织业中最重要的发明是?A. 蒸汽机B. 珍妮纺纱机C. 蒸汽火车D. 蒸汽船答案:B4. 工业革命使得哪个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A. 农业B. 手工业C. 制造业D. 服务业5. 工业革命对下列哪项产生了最大的影响?A. 社会结构B. 政治制度C. 经济模式D. 军事力量答案:C6. 工业革命时期,哪个国家成为了“世界工厂”?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美国答案:A7. 工业革命时期,以下哪个发明促进了铁路的发展?A. 蒸汽机B. 珍妮纺纱机C. 蒸汽火车D. 蒸汽船答案:C8. 工业革命时期,哪个国家的工业产量增长最快?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美国答案:A9. 工业革命中,哪个发明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B. 电灯C. 电话D. 汽车答案:B10. 工业革命对下列哪项产生了负面影响?A. 环境B. 社会结构C. 经济模式D. 军事力量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_____年代,以英国的_____技术为标志。
答案:60,纺织2. 工业革命期间,_____的发明使得机器制造成为可能。
答案:蒸汽机3. 工业革命期间,_____的发明使得纺织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答案:珍妮纺纱机4. 工业革命促进了_____的发展,使得生产方式从手工作坊转变为工厂生产。
答案:制造业5. 工业革命使得_____和_____的矛盾加剧,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革。
答案:工人阶级,资产阶级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答案: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革,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如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高中工业革命试题及答案
![高中工业革命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dc8e7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16.png)
高中工业革命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工业革命的起源地是哪一个国家?A. 法国B. 英国C. 美国D. 德国答案:B2. 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是什么?A. 蒸汽机B. 电话C. 电灯D. 计算机答案:A3. 工业革命对以下哪个领域影响最大?A. 农业B. 工业C. 文化D. 政治答案:B4. 工业革命期间,哪个行业的发展最为迅猛?A. 纺织业B. 矿业C. 钢铁业D. 交通运输业答案:A5. 工业革命期间,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普遍如何?A. 提高B. 降低C. 保持不变D. 先降低后提高答案:D二、填空题6. 工业革命使得_______成为主要的能源,推动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答案:煤炭7. 工业革命期间,_______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
答案:蒸汽机8. 工业革命导致了_______的兴起,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答案:工厂9. 工业革命促进了_______的发展,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答案:市场经济10. 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之一是_______,导致了环境问题的出现。
答案:工业化三、简答题11. 简述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答案: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它促进了城市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同时,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和社会不平等。
12. 工业革命期间,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有哪些变化?答案:工业革命期间,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方面,工业化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工人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工人面临着长时间劳动、低工资和恶劣的工作环境等问题。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试题及答案,我们可以看到工业革命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社会革命,它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的起源和发展。
高三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
![高三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bbd14580029bd64793e2c6c.png)
高三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1.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第一次提出“工业革命”一词,它包含着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两个方面。
下列对“社会变革”理解准确的是A.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B.经济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C.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D.重商主义被自由主义取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技术变革即生产技术的革新,社会变革即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C、D都从属于B项,故B项正确;A项是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尚未实现正真结合,故A项错误。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2.十八世纪末英国有人记载:“在某个地方,一百所房屋和家庭已经减少到……八所或十所;往往还有这样的事情,四、五个富有的畜牧业主侵吞了不久前圈围的大片领土,这些土地以前是在二十至三十个租地农民或同样数目的较小的所有者以及其他居民的手里。
”持续不断的此类事件A.消灭了英国的自耕农阶层B.使大批“自由”劳动力涌入城市C.标志着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D.加速了原始积累的过程【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自耕农数量减少,A项错误;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破产沦为自由劳动力,部分涌入城市,B项不选;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六七十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不选;圈地运动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农业和农村扩展,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故D项正确。
点睛:首先根据材料判断出所述的现象是英国的圈地运动,然后结合圈地运动的影响——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原始积累来做选择即可。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在工业革命中成长起来的一支庞大的雇佣劳动者,他们成为这种体制的直接牺牲者。
第一次工业革命【作业】
![第一次工业革命【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cc78359c28ea81c759f57840.png)
核心素养提升练二十一第一次工业革命(40分钟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郑州模拟)某学者指出:“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
”该学者强调的是,工业革命( )A.与技术进步无关B.孕育于特定的历史条件C.只能发生于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欧洲D.是偶然发生的文化现象【解析】选B。
工业革命首先表现为技术的进步,故A错误;“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即工业革命是在欧洲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故B正确;随着工业革命的向外传播,工业革命也可以在落后地区发生,故C错误;“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并非偶然发生的,故D 错误。
2.从1630年到1809年,英国总共批准了3 241项专利,其中1750年以后占2 639项,工业革命高峰期间的1800—1809年,有924项发明获得专利。
这表明( )A.工业革命是一次技术革命B.专利保护推动了工业革命C.政府领导工业革命的开展D.工业革命完善了专利制度【解析】选B。
材料强调工业革命高峰时期发明获得专利数量的增加,而非强调发明数量的增加,材料的主旨不是突出工业革命中的技术革命,故A错误;工业革命高峰时期发明获得专利数量的增加,体现出专利保护推动了工业革命高峰的到来,故B正确;材料反映出发明获得专利数量的增加,没有涉及政府的领导,故C 错误;材料反映出发明获得专利数量的增加,没有涉及专利制度自身的完善,故D 错误。
3.下面是19世纪中期西方某刊物上登载的一幅有关机器人的想象画。
此想象画客观上反映了 ( )A.西方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B.工业化导致了劳动力缺乏C.工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完成D.人们对动力革命的探索与向往【解析】选D。
根据题目中“19世纪中期”可知,此时工业革命主要是在英国完成,故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工业化下机械化不断实现,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故B错误;C表述与题目中“19世纪中期西方某刊物上”不相符,故C错误;D表述与题目中“西方某刊物上登载的一幅有关机器人的想象画”相符,D正确。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71_第一次工业革命》2022年(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71_第一次工业革命》2022年(有答案)同步练习卷](https://img.taocdn.com/s3/m/2f1fd3b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3.png)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7.1 第一次工业革命》2022年(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1. 英国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A.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B.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C.积累了雄厚的资本D.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原料2.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被誉为“一脚踏出的灵感”,这项发明带来的影响是()①提高了纺纱生产效率②提高了织布速度③带动了棉纺织领域的技术革新④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 在英国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出现于()A.棉纺织业B.采矿业C.冶金业D.交通运输业4. 1780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建立了一个纺织工厂,有600名工人劳动;到1792年,这个工厂雇佣的工人已经达到5000多人。
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使用()A.珍妮机B.内燃机C.蒸汽机D.电动机5. 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最大的影响是()A.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B.促进英国重工业的发展C.标志英国手工工场时代的结束D.标志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6. 蒸汽机改良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
关于改良蒸汽机广泛使用带来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A.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推动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B.为生产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C.手工作坊被手工工场取代D.大工厂制度出现7. 随着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起来,是在()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8. 工业革命前的“工场”与工业革命后的“工厂”的最本质区别是()A.前者规模较小,后者规模较大B.前者出现时间较早,后者出现时间较晚C.仅仅是名称不同D.前者用手工生产,后者用机器生产9. 一位英国女演员对她1830年的一次旅程作了这样的描述:这个总是让我想去拍拍它的、发着喷气声的小动物,现在就套在了我们的车厢上……这匹蒸汽马对高低起伏的山路不是很适应……她乘坐的交通工具应该是()A.轮船B.火车C.飞机D.汽车10. 高铁,代表着中国装备制造的能力和水平,在世界舞台绽放出绚丽的风采。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ce89e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2.png)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运城市东康中学检测题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以上材料说的是工业革命的()A.条件B.进程C.影响D.局限性2.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被誉为“一脚踏出的灵感”。
这项发明()A.直接提高了织布的效率B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C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D.为交通运输带来极大的便利3.在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过程中,在动力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A.爱迪生B ・哈格里夫斯C・瓦特D・史蒂芬孙4.“它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文中的“它”是()A.珍妮机B.改良蒸汽机C.蒸汽机车D.汽船5.随着沪宁城际高铁、武广高铁、京沪高铁等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时代。
饮水思源,火车的发明者是()A.哈格里夫斯B・史蒂芬孙C爱迪生D・瓦特6.每天,呼啸奔驰的火车把人们送往四面八方。
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的火车匙)A.蒸汽机车B.内燃机车C.高铁D.磁悬浮列车7. “‘旅行者号'机车拖着30多节小车厢正式试车……铁路两旁人山人海,许多人兴奋地踉着机车跑,还有一些人骑马与机车并驾齐驱。
”这样生动的历史情景曾出现荏)A. 18世纪早期B. 18世纪晚期C. 19世纪早期D. 19世纪晚期8. 19世纪中期,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率先进入“现代文明入口处”的国家是()A.美国B.法国C.英国D.俄国9.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
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
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年增至139.64万吨。
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
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A.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B.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C.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D.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10.孝义市期末测试题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
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及答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0c16346c85ec3a87c2c572.png)
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七1.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B.瓦特研制成改良蒸汽机C.英国开始“圈地运动” D.凯伊发明飞梭2.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的部门是 A.毛纺织业 B.棉纺织业 C.丝纺织业 D.机器制造业3.判断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主要依据是 A.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B.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C.机器制造业的建立和发展 D.纺织业的技术改造完成4.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是 A.瓦特蒸汽机的制成和推广 B.电力工业和电讯业的产生与发展 C.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的过程 D.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过渡5.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这证明 A.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人类历史的进步 B.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C.工业革命使劳动者得到解放 D.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工人劳动的积极性6.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 A.物美价廉的商品 B.具有威慑力的炮舰 C.先进的通讯手段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7.工业革命期间兴起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A.机器 B.作坊 C.工场 D.工厂8.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主要体现在 A.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B.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城市化进程开始 C.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D.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9.“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恩格斯这句话的意思是 A.肯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地位 B.赞扬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C.谴责英国组织“反法同盟” D.肯定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10.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始于英国,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 B.一些国家的工业革命主要是靠从英国引进技术进行的 C.它使各国迅速实现工业化 D.英国由此成为“世界工厂”11.英国的生铁产量在1720年为25 000吨,1840年增至139 640吨。
高中历史人教版7第一次工业革命检测试题【18】(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人教版7第一次工业革命检测试题【18】(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758ef4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7.png)
高中历史人教版 7 第一次工业革命检测试题【18】(含答案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根据1801年首次普查,该郡(英国的约克郡)只有15个城镇,其人口总共2万多人;而到1891年,已经有63个城镇。
从1820年到1830年,利兹、曼彻斯特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40%,这是增长最快的10年。
——[英国]A·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材料2:“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
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3: 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
在博览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等技术型产品。
材料4:为了纪念独立100周年,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
在博览会会址美国建了一个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有轨电车线,这突出了交通设施建设成果。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世博会,向观众介绍了飞机和无线电。
材料5:没有什么在表达工业时代的恶果时比这幅照片更令人震惊的了。
早期的工业社会已变成疯狂的食人机器,浓烟蔽日的工厂和血淋淋的断指,是对19世纪兴起的所谓“人类的进步”最为直接的控诉。
请回答:(1)依据材料1,回答利兹、曼彻斯特以及伯明翰等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城市人口的变化,对英国的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2)材料2中提及的“经济统治”和“分享”,意味着世界连成一体,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两个时期,这种联系是怎样体现的?(10分)(3)材料3和材料4中,世博会展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8分)(4)依据以上材料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
高一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
![高一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bd67c4d65ce0508773213ac.png)
高一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1. 1651年英国制定并颁布了《航海条例》,1849年英国议会宣布废除《航海条例》。
这一条例难以为继的主要原因是英国A.以商立国的需要B.工业革命的完成C.垄断组织的建立D.综合实力的衰落【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651年英国制定了《航海条例》目的是打击荷兰,争夺殖民霸权和海上霸权,经过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失去了北美的殖民地。
1849年英国宣布废除《航海条例》,因为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增强,奉行自由贸易政策,故B项正确;A项是工业革命前的政策,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英国由颁布《航海条例》到废除《航海条例》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和英国工业革命对英国经济思想的影响分析解答。
2. 1835年,德意志第一条铁路正式建成通车,随后在整个德意志境内掀起一股铁路建设高潮,1843年莱茵铁路全线告通。
当时德意志铁路建设速度之快、投资增长之巨,以及铁路事业的兴旺发达,均名列欧洲大陆之首。
材料反映此时期德意志A.经济发展己跃居欧洲之首B.铁路建设促进工业革命进程C.政治变革促进了经济发展D.统一民族国家市场己经形成【答案】B【解析】题干中表述的是“德意志铁路建设速度之快、投资增长之巨,以及铁路事业的兴旺发达,均名列欧洲大陆之首”,不能推断出其经济发展已跃居欧洲之首。
故A项错误。
题干中描述的是德意志铁路事业的兴旺发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大力发展铁路事业,通过铁路建设带动其他重工业部门的发展,是德国在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故B项正确。
题干中未涉及政治变革和统一民族国家市场的内容,且统一民族国家市场在1871年德意志统一之后才能实现。
故C、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1517年葡萄牙使臣托梅皮雷斯抵达广州以后,欧美与中国的直接贸易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到了可观的规模,以白银为计量单位的中国丝织品价格在美洲是西班牙同类产品的1/3,在欧洲是荷兰同类产品的1/2。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期末综合复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期末综合复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测试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e92e54a216147916112818.png)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期末综合复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
这届世博会反映了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②美国的航天技术成就③英国的兴盛与强大④欧盟的团结与繁荣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③④2.18世纪中期,英国人用马车在脏分兮的路上或者用风力和水力在海上将货物缓慢地运到市场。
到1850年,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是A.改变了生产方式B.提高了运输能力C.促进了城市发展D.加剧了环境污染3.“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
”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4.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
”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事件分别是A.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B.工业革命启蒙运动C.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运动D.工业革命文艺复兴运动5.某学习小组设计一张板报时用到了下面这组图片,该板报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B.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C.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D.罪恶的殖民扩张6.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热播说明了人们对历史的喜爱和关注。
其中有这样一段: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是A.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号称“日不落帝国”B.发现了美洲大陆,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C.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7.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大工业”。
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2021.8
![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2021.8](https://img.taocdn.com/s3/m/c05f6598f46527d3250ce0a4.png)
第一次工业革命试题〔〕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查尔斯•辛格在?技术史?中写道:“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早已潜藏了多年,然后才爆发式出现了惊人的开展,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假设干因素导致的自然结果。
〞以下属于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爆发因素的有①英国君主专制政体确实立②圈地运动的开展③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④手工工场的开展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2.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
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A.缩小城乡差距B.促进农业快速开展C.推动城市化进程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3.阅读英国人口结构变化图,判断英国人口结构变化主要得益于A.资产阶级革命B.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三次科技革命4.“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是对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 ()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英国的殖民扩张D.工业革命5.?全球通史?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形势发生了变化,科学不再处于附庸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
〞“形势发生了变化〞是在 ()世纪晚期世纪前期世纪末期世纪中期6.瓦特“万能蒸汽机〞的创造所产生的影响有①使工厂能够集中在城市进行生产②加强了工厂与水力条件之间的联系③加快了欧美先进国家工业化的速度④引起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7.1929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涉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因为A.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B.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矛盾决定的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世界性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经济联系加强.8.?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既已榨取着世界市场,于是就使所有一切国度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关键在于()A.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B.工厂成为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C.垄断成为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D.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9.一个反映19世纪晚期美国人生活的剧本准备了四个场景,其中错误的选项是A.坐汽车上班B.乘飞机旅游C.打聊天D.在电灯下看书10.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一方面,是贵族宫殿式的庄园生活;另一方面,那么是农人破败的茅屋草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工业革命五年高考真题
一、选择题
1.(2007海南卷)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
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
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
2.(2008江苏)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
”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3.(2008宁夏)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杜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4.(2009广东文基)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A. 蒸汽机车
B. 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汽车5.(2009山东文综)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
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6.(2009上海历史卷)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
”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入西方呢。
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霎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A.甲 B.乙C.丙 D.丁
7.(2009全国卷1、2009山西文综)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
”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
12.(2010大纲版全国卷1)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变得越来越富。
有时候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13.(2010天津文综)右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
这届世博会反映了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
③英国的兴盛与强大
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4.(2010新课标全国卷)(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
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管局的两三倍。
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
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
“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
商人发放原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1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佣了1140名工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
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
棉纺织业作为新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
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材料三: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
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8分)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6分)
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再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
(13分)
15.(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23)
近代世界史中,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材料三: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
材料四:(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中心完全转移了。
……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
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
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
(5分)
(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
(4分)
(3)材料四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据材料四,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
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2分)
16、.(2011年四川省文综39)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煤炭在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到18世纪,木材一直是最主要的燃料,巨大的木材消耗使森林锐减。
引起木材严重短缺。
但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且储藏在水路交通方便、毗邻商业中心和熟练工人密集的地方。
储藏集中以致必要挖掘技术的具备。
使煤炭成为木材的替代品。
煤炭资源的优势支持了不断扩大的铁器制造和蒸汽机的应用。
在这一点上,英国的经验与中国有明显区剐。
中国的地理因素阻碍了从木材到煤炭的早期转变,因为中国的主要产煤在西北地区,离最有经济潜力的长江三角洲相距甚远。
——(据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煤炭在英国工业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具体体现.(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炭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没能扮演类似角色的主要原因。
(4分)
材料二:洋务派开办军事工业,加之外资工业扩大,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进口量迅速扩走,供求关系紧张价格昂贵.成为洋务军事工业的一大经济负担。
1867年,曾国藩向清廷提出:“挖煤一事,借外国开挖之器兴中国永远之利。
似尚可试办。
”l872年.李鸿章进一步强调若能自开煤矿,则“洋煤不阻自地,船、厂亦应用不穷”,与塞满卮、求富强“殊有关系”。
l874年,李鸿章、沈葆桢重提“开采煤矿,以济军需”。
l875年,清廷放弃开采煤矿的禁令,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
于是,出现了兴办民族煤矿企业的热潮。
表3:1875 —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部分)
企业名称开办年份停办年份及原因创办人
直隶磁州煤矿1875 1883 退股李鸿章
湖北兴国煤矿1875 1879 经费无着盛宣怀
台湾基隆煤矿1876 1892亏损沈葆桢
直隶开平爆矿1873 李鸿章
徐州利国驿煤铁矿1882 1886亏损胡思燮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兴办煤矿企业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
(6分)概括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