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胀病(肝硬化-腹水)

合集下载

鼓胀(肝硬化腹水)中医护理方案

鼓胀(肝硬化腹水)中医护理方案

鼓胀(肝硬化腹水)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郁湿阻证:腹部胀大,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纳呆食少,食后作胀,嗳气后稍减,或下肢微肿,舌苔白腻,脉弦。

(二)湿热蕴结证:腹大坚满,脘腹绷急,外坚内胀,拒按,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或有面目肌肤发黄,舌尖边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数。

(三)肝肾阴虚证:腹大坚满,甚则腹部青筋暴露,形体反见消瘦,面色晦滞,小便短少,口燥咽干,心烦少寐,齿鼻时或衄血,舌红绛少津,脉弦细数。

(四)脾肾阳虚证:腹大胀满,面色苍黄,胸闷纳呆,便溏,畏寒肢冷,浮肿,小便不利,舌质淡,舌体胖边有齿痕,苔厚滑腻,脉沉弱。

(五)瘀血阻络证:腹大坚满,按之不陷而硬,青筋怒张,胁腹刺痛拒按,面色晦暗,头颈胸臂等处可见红点赤缕,唇色紫褐,大便色黑,肌肤甲错,口干饮水不欲下咽,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鼓胀1. 密切观察鼓胀程度及伴随症状。

2. 保持卧床休息,多取半卧位。

3. 腹大、胀满难忍者可用皮硝100g,布包外敷于腹部,以助消水。

4. 腹胀小便不利者,可隔姜灸足三里、三枢、中脘等穴,必要时热敷。

5.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等穴。

(二)纳呆1. 观察患者饮食状况,口腔气味,口中感觉,伴随症状及舌质舌苔的变化,保持口腔清洁。

2. 定期测量体重,监测有关营养指标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3. 指导患者少食多餐,宜进高热量,高优质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忌肥甘厚味,煎炸之品。

4.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足三里,内关,丰隆,合谷,中脘,阳陵泉等。

5. 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脾,胃,肝,小肠,心,交感等穴位。

(三)呕血、便血1. 出血期间禁食、出血停止后给予清淡少渣、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

2. 呕血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去枕平卧。

3. 加强情志护理,消除紧张情绪。

4. 肝火犯胃者血止后可予绿豆百合汤、三七藕蛋羹以凉血止血,宜温凉服,针刺风池、神门用泻法;气血衰脱者室温宜偏暖,方药选独参汤以益气摄血回阳固脱,昏迷者鼻饲温服,针刺百会、水沟、关元。

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举隅

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举隅

中国乡村医药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举隅孔利君徐宇杰指导肝硬化腹水属于中医“鼓胀”“胁痛”“积聚”范畴,病因主要有疫虫感染、酒食不节、黄疸、积聚失治,情志不遂亦可诱发和加重。

病机主要初期湿热疫毒蕴阻中焦,肝失疏泄,气滞血瘀,进而横逆乘脾,脾失健运,水湿聚于腹中;久则及肾,肾关开阖不利,气化无权,水湿不化,则胀满更甚。

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失气化是形成本病关键病机。

气滞、血瘀、水停是基本病理因素,病理为本虚标实。

徐宇杰主任中医师为全国名老中医连建伟教授学术继承人,擅长合方治疗,重视脉象。

今举隅2例诊治肝硬化腹水的经验,具体如下:例1孔某,男,76岁,农民,因“发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9年,伴乏力、纳差1天”于2014年2月17日收住院。

入院症见:腹胀如鼓,全身乏力,纳少,大便溏,日二三行,小便量少,无恶心呕吐、呕血黑便,无腹痛、发热。

查体:血压159/90mmHg,精神疲软,心肺听诊阴性,蛙状腹。

肝脏触诊不理想,移动性浊音阳性,手掌及胸颈部可见蜘蛛痣,双下肢轻度浮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舌质黯,苔白腻,脉弦滑。

腹部B超示,肝硬化伴大量腹水,胆囊壁水肿,脾大。

肝功能:总胆红素29.3μmol/L,白蛋白26.9g/L,谷草转氨酶24U/L。

西医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

中医诊断:鼓胀,证属气滞水停证。

西医予参麦针剂益气、还原型谷胱甘肽针剂保肝,支链氨基酸营养及呋塞米(速尿)利尿,口服螺内酯,补充白蛋白等对症支持治疗。

连用3天,效果不明显,患者仍腹大如鼓,腹胀明显,没有减轻迹象。

同月20日徐老师查房后根据四诊,治宜疏肝利水、软坚化瘀,予柴胡疏肝散合四苓散加味。

处方:柴胡12g,青皮6g,陈皮6g,川芎6g,制半夏12g,炒枳壳12g,赤芍15g,白芍15g,薏苡仁20g,炒薏苡仁20g,猪苓20g,泽泻12g,炒白术15g,丹参20g,莪术12g,砂仁6g(后下),炙龟板15g,炙鳖甲15g,槟榔15g,山药20g,车前子15g(包)。

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

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

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一、本文概述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治疗方案,以提高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肝硬化腹水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力的参考。

肝硬化腹水是由于肝脏疾病导致的肝功能减退,进而引起门静脉高压和血浆渗透压降低,最终导致腹腔内液体潴留。

其并发症包括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这些并发症的存在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病情,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因此,本文的编写旨在整合现有的临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套科学、实用、规范的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

希望通过本文的指导,能够使临床医生更加准确地诊断肝硬化腹水及其并发症,更加有效地制定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肝硬化腹水的诊断肝硬化腹水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对于有慢性肝病病史,特别是肝炎、酒精性肝病或血吸虫病等的患者,应高度怀疑肝硬化的可能。

当患者出现腹胀、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等体征时,应考虑腹水的存在。

在诊断过程中,腹部超声检查是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它不仅可以确定腹水的存在,还可以评估腹水的量和分布,以及肝脏的形态和结构。

腹水分析也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可以了解腹水的性质,如是否为漏出液或渗出液,以及是否存在感染或肿瘤等。

当肝硬化腹水的诊断明确后,还需要进一步评估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肾功能等,以便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肝硬化腹水患者,还需要注意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腹水的疾病,如结核性腹膜炎、腹腔肿瘤等。

肝硬化腹水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腹水的疾病,以便为患者提供准确、有效的治疗。

三、肝硬化腹水的治疗饮食调整:患者应采取低盐饮食,控制每日钠的摄入量,并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

肝硬化腹水中医药治疗定义PPT课件

肝硬化腹水中医药治疗定义PPT课件
然鼓胀是由多种因素引起, 非肝、脾、肾三 脏所能概括。本病的病机关键在于三焦决渎 无权, 气化失司,继而影响气、血、水的正常 运行, 导致气、血、水相互搏结, 停聚腹中。
将肝硬化腹水从三焦论治,体现了中医整体思 辨的优越性, 是一个易于掌握的可取之法, 且临床疗效较好。
1、肝硬化腹水与三焦的关系
SUCCESS
THANK YOU
2020/9/30
可编辑
2、肝硬化腹水从三焦论治的机理
肝硬化腹水乃气、血、水互结为患。三者 互为因果而形成恶性循环, 以致正气日衰, 臌胀日甚。如《医门法律·胀病论》 曰:“胀病亦不外水裹、气结、血瘀。”腹 水是肝硬化腹水最突出、最主要的证候, 而腹水的形成机理, 以气滞血瘀为本, 水 停为标。气滞血瘀又以气滞为先导。化瘀 是利水的关键, 行气又是化瘀的关键。
这说明了三焦又是气机升降出入的通道、 气化之场所, 具有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 化的功能。一身之气, 是通过三焦输布到 五脏六腑, 充沛于全身的, 人体的气化必 须依赖三焦通畅才能实现。
三焦为六腑之一, 故三焦的功能特点为 “以通为用”。若三焦壅塞不通, 上下出 入之机闭塞, 气滞不通, 则津液运行障碍, 停聚于腹中而成腹水; 气滞湿阻,升降失司, 浊气充塞, 则出现胸胁满闷, 不思饮食;气 为血之帅, 血为气之母, 气滞则血瘀, 瘀 血积于肝脾, 则肝脾肿大, 两肋刺痛; 瘀 血阻于络脉, 则皮下瘀斑、出血, 或肝掌; 瘀血积于经脉, 则腹壁青筋暴露, 或食道 静脉曲张。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 “三焦者, 决 渎之官,水道出焉。”这说明三焦是水液升 降出入的通道, 具有疏通水道, 运化水液 的功能。一身之水液代谢,必须以三焦为通 道, 以气化为动力, 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

鼓胀(肝硬化腹水)住院临床路径(水湿困脾证)2

鼓胀(肝硬化腹水)住院临床路径(水湿困脾证)2

鼓胀〔肝硬化腹水〕住院临床路径〔水湿困脾证〕2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住院病人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酒精中毒、病毒性肝炎、免疫紊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化学毒物或药物损伤、长期胆汁瘀积以及隐源性等引起或演变的肝硬化腹水〔1-2 级〕的患者。

一、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3-2022〕。

〔二〕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3 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2022 年欧洲肝病研究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肝硬化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处理》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三〕中医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临床常见症候:气滞湿阻证水湿困脾证水热蕴结证瘀结水留证阳虚水盛证阴虚水停证二、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3-2022〕。

〔一〕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鼓胀病〔肝硬化腹水〕1-2级。

〔二〕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三〕标准治疗时间为≤21 天。

〔四〕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鼓胀病〔TCD 编码:BNG050〕和肝硬化腹水〔1-2 级〔〕ICD-10 编码:K74+R18〕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其它原因如肾病、内分泌病变及结核等,所引起的腹腔积液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五〕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三、完成路径标准1.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一般情况良好。

臌胀(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流程及表单

臌胀(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流程及表单

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流程及表单病种: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脾胃病科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酒精中毒、病毒性肝炎、免疫紊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化学毒物或药物损伤、长期胆汁瘀积以及隐源性等引起或演变的肝硬化腹水(1-2 级)的患者.1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1.1 适用对象1.1.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鼓胀病(TCD 编码:BNG050)1.1.2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肝硬化腹水(ICD-10 编码:K74+R18)1.2 诊断依据1.2.1 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3-2008)(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 13 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2010 年欧洲肝病研究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肝硬化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处理》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3 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结合本科优势病种“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常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临床常见证候:1.3.1肝气郁结证 (含肝胃不和、肝脾不调)[主要症候] (1)胁肋胀痛或窜痛.(2)急躁易怒,喜太息.(3)口干口苦,或咽部有异物感.(4)脉弦.[次要症候] (1)纳差或食后胃脘胀满.(2)便溏. (3)腹胀.(4)嗳气. (5)乳房胀痛或结块. [证型确定] 具备主证2项(第1项必备)加次证2项.1.3.2水湿内阻证[主要症候] (1)腹胀如鼓,按之坚满或如蛙腹.(2)胁下痞胀或疼痛.(3)脘闷纳呆,恶心欲吐.(4)舌苔白腻或白滑.[次要症候] (1)小便短少.(2)下肢浮肿.(3)大便溏薄.(4)脉细弱.[证型确定] 具备主证2项(第1项必备)加次证1项.1.3.3肝肾阴虚证[主要症候] (1)腰痛或腰酸腿软.(2)胁肋隐痛,劳累加重.(3)眼干涩.(4)五心烦热或低烧.(5)舌红少苔.[次要症候] (1)耳鸣、耳聋.(2)头晕、眼花.(3)大便干结.(4)小便短赤.(5)口干咽燥.(6)脉细或细数.[证型确定] 具备主证3项,或主证2项加次证2项.1.3.4 脾肾阳虚证[主要症候] (1)腹部胀满,入暮较甚.(2)脘闷纳呆.(3)阳痿早泄.(4)神疲怯寒.(5)下肢水肿.[次要症候] (1)小便清长或夜尿频数.(2)大便稀薄.(3)面色萎黄或苍白.(4)舌质淡胖,苔润.(5)脉沉细或迟.[证型确定] 具备主证3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2项加次证2项.1.3.5 瘀血阻络证[主要症候] (1)胁痛如刺,痛处不移.(2)腹大坚满,按之不陷而硬.(3)腹壁青筋暴露.(4)肋下积块(肝或脾肿大).(5)舌质紫暗,或瘀斑瘀点.(6)唇色紫褐.[次要症候] (1)面色黎黑或晦黯.(2)头、项、胸腹红点赤缕.(3)大便色黑.(4)脉细涩或芤.(5)舌下静脉怒张.[证型确定] 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2 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3-2008),结合本科优势病种“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常规.2.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鼓胀病(肝硬化腹水)1-2 级.2.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3 标准住院日为≤21 天.4 进入路径标准4.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鼓胀病(TCD 编码:BNG050)和肝硬化腹水(1-2 级)(ICD-10 编码:K74+R18)的患者;4.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4.3其它原因如肾病、内分泌病变及结核等,所引起的腹腔积液患者,不进入本路径.5 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6 入院检查项目6.1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2)尿常规(3)便常规+潜血(4)凝血功能(5)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6)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7)血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8)血糖(9)心电图(10)胸部X线片(11)肝胆脾超声(12)肝功能Child-pugh分级6.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氨、HBV-DNA 或H CV-RNA 定量、肝胆脾C T 或M RI 平扫+增强等.(2)腹腔穿刺术及腹水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可行腹腔穿刺术,对腹水量不大或肥胖患者行超声腹水定位,并选择腹水常规、生化、腹水细胞培养及病理检查等.7 治疗方法7.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7.1.1 肝气郁结证治则:疏肝理气. 方药: 柴胡疏肝汤加减.加减: 兼脾虚证者加四君子汤;伴有苔黄,口干苦,脉弦数,气郁化热者加丹皮、栀子;伴有头晕、失眠,气郁化热伤阴者加制首乌、枸杞、白芍;肋下刺痛不移,面青、舌紫者加元胡、丹参;精神困倦,大便溏,舌质白腻,质淡体胖,脉缓,寒湿偏重者加干姜、砂仁.7.1.2 水湿内阻证治则:运脾化湿,理气行水.方药: 实脾饮加减.加减:水湿过重者加肉桂、猪苓、泽泻;气虚明显者加人参、黄芪;胁满胀痛加郁金、青皮、砂仁.7.1.3肝肾阴虚证治则:滋养肝肾,活血化瘀.方药: 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加减加减: 内热口干,舌红少津者加天花粉、玄参;腹胀明显者加莱菔子、大腹皮;阴虚火旺者加知母、黄柏;低热明显者加青蒿、地骨皮;鼻衄甚者加白茅根、旱莲草.7.1.4脾肾阳虚证治则:温补脾肾. 本科多年临床实践应用协定处方“疏肝化臌饮”系采用补肾健脾、祛湿利水之法.组成:党参、白术、赤芍、枸杞、首乌、木香、茯苓皮、陈皮、山萸肉、熟地、炙鳖甲、丹参、茵陈各12g,当归、炒柴胡、炙甘草各6g,大枣5枚.如面色灰暗,畏寒神疲,脉细无力加巴戟天、仙灵脾;如腹壁青筋显露加赤芍、桃仁.根据我科张和顺主任医师经验方整理的协定处方“疏肝化臌饮”疗效总结,该证型占证候分布的16.25%,多见于肝硬化失代偿后中期,以腹部胀满,神疲怯寒,纳呆便稀为辨证要点,治以补肾健脾、祛湿利水为主,用药温补,忌苦寒.7.1.5瘀血阻络证治法:活血行气,化瘀软坚. 方药: 膈下逐瘀汤加减.加减:瘀积明显者加炮山甲、蟅虫、水蛭;腹水明显者加葶苈子、瞿麦、槟榔、大腹皮;若兼见气虚者加白术、人参、黄芪;兼见阴虚者加鳖甲(研末冲服)、石斛、沙参等;兼见湿热者加茵陈、白茅根等.在辨证治疗的同时,应注重针对不同病因的辨病治疗.7.2 外治法(1)中药脐敷疗法(2)结肠透析疗法(3)艾灸疗法7.3 护理与调摄8 出院标准(1)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一般情况良好.(2)腹胀症状缓解.(3)腹围减小,B 超示腹水减少.(4)体重稳步下降.(5)无严重电解质紊乱.(6)中医临床评估属疗效判定标准中“好转”及“好转”以上者.9 出院指导:出院后中医养生、康复指导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肝硬化腹水的出现给患者带来了很多的痛苦和生活的不便,因此,肝硬化腹水患者除了进行积极地治疗外,还要注意日常饮食.合理的营养与饮食,也是辅助治疗的一个重要措施.肝硬化患者一旦出现腹水,在饮食上应严格控制水分和盐的摄入量;饮食原则:三高一低,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饮食,同时更强调,因人而宜,提供多样化的饮食类别和均衡良好的饮食内容.食物要新鲜可口,柔软易消化,无刺激性;严格禁酒禁烟.这样才能有助于腹水和浮肿的减轻.①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饮食忌粗糙,应食用菜泥、肉沫等软食,进食时应细嚼慢咽,咽下的食物宜小且外表光滑.多用蒸、煮等烹调方式,药物应磨成粉沫服用.②肝硬化腹水患者总热量的计算.一般按1克蛋白质能产生4千卡热能,1克糖4千卡、1克脂肪9千卡热能计算,对卧床不起者每日总热量不应少于2000千卡,能坐起来者2500千卡左右,能起床自由活动者3000千卡左右.合理应用优质蛋白质.每日每公斤体重供给蛋白质1.5—2.Og,多食用以酪蛋白为基础的饮食,如奶酪、鸡、鱼、瘦肉等.高蛋白饮食有利于保护肝细胞功能,促进受损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但病人有肝功显著损害或肝昏迷前兆时,限制或禁食蛋白质.③限制脂肪供给肝硬化病人每日的脂肪摄入量以40—50g为宜,宜选用易消化油类.肝硬变时,肝细胞功能减退,胆汁合成及分泌减少,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受到阻碍,过食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会加重肝脏负担,引起脂肪肝.④保证充足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350—450g/d多食用蜂蜜等.⑤肝硬化患者有水肿或轻度腹水的情况,应给予低盐饮食.每天摄入食盐量不超过3g,每天进水量应限制在1000ml.严重水肿时,应用无盐饮食,钠应限制在每天大约为500mg.少食用味精等含钠较多的食物.如系重度顽固性腹水,此时病人往往食欲极差,无盐饮食常常难以接受,常规静脉输液量又不能过多,因此,热量一般无法保证,此时可行静脉高营养以代替口服饮食.⑥供给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A、B、C、E及K等对保护肝细胞、抵抗毒素损害有重要作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各种维生蒙、矿物质、微量元素等,以每日供给700—900g为宜,新鲜的蔬菜、水果,可榨汁饮用.⑦特殊饮食及禁忌:肝硬化伴有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时,注意给柔软易消化少渣食物,禁止食带骨带刺的坚硬食物,少食粗纤维食品,限制产气食品.禁饮酒及酒精性饮料,禁辛辣食物.10 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2)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退出本路径.(3)出现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肝性胸水、慢性重型肝炎等并发症者,退出本路径.(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二、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住院表单(TCD 编码:BNG050、ICD-10 编码:K74+R18)患适用对象:第一诊断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发病时间:年月日时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1 天实际住院日:天。

肝硬化腹水健康教育

肝硬化腹水健康教育

肝硬化腹水健康教育肝硬化腹水的健康教育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病,其特征是肝脏组织的瘢痕化和纤维化,导致肝脏功能受损。

在肝硬化的晚期阶段,患者可能出现腹水的症状,即在腹腔中积聚过多的液体。

腹水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是因为肝脏对血液中的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形成一种称为门脉高压的病理状态。

这导致血液无法正常流过肝脏,而是通过门脉血管周围的小血管回流,最终导致腹腔内液体的积聚。

腹水的症状包括腹部肿胀、体重增加、腹部胀痛和呼吸困难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腹水可能会导致腹部不适、肠道功能障碍、肾功能异常以及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和腹腔内出血。

对于患有肝硬化腹水的患者,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健康教育内容:1. 饮食控制:避免过多的盐分摄入,因为盐分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进而加重腹水的症状。

建议采用低盐饮食,限制食用高盐食物,如加工食品和咸菜等。

2. 液体摄入控制: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控制液体的摄入量。

过多的液体摄入可能导致腹水的加重,而过少的摄入又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患者可根据体重的变化来调整液体摄入量。

3.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利尿剂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液体。

必须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这些药物,并定期复查尿液的情况。

同时,患者还需要定期检查肾功能,以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

4. 避免饮酒和吸烟:酒精和烟草对肝脏有害,会加重肝硬化的病情。

因此,患者应避免饮酒和吸烟,尽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5. 定期随访和检查:患者应定期复诊,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如肝功能、肾功能和腹部B超等。

这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对于患有肝硬化腹水的患者来说,家庭支持和鼓励非常重要。

家人应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帮助他们合理控制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心理上的支持。

同时,定期随访和监测也是确保患者健康的关键。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医辨证施护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医辨证施护

2012年8月*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肝胆内科(646000)2012年6月22日收稿摘要: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收治的108例鼓胀病(肝硬化腹水)的病人,在护理上根据患者的不同辨证证型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同时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指导,使我们对鼓胀病(肝硬化腹水)的病人使用辨证施护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命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辨证施护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6-0155-02鼓胀病(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辨证施护陶英*廖琴*鼓胀系指肝病日久,肝脾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所导致的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其主要临床表现有:腹部膨隆如鼓,皮肤绷紧,扣之如鼓,有移动性浊音。

可伴有腹部积块,或齿鼻衄血,或在颈胸壁等处出现红痣血缕及手掌赤痕,或四肢瘦削、神疲乏力、纳少便溏,或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皮肤出现瘀斑等症状。

若嗳气、矢气则舒,腹部按之空空然,如按气囊,鼓之如鼓,多为气鼓;若腹部坚满,按如蛙腹,振动有水声,按之如囊裹水,多为水鼓;若内有癥积,按之胀满疼痛,腹上青筋暴露,面、颈、胸部出现红缕赤痕,多为血鼓。

1临床资料我科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鼓胀病(肝硬化腹水)的病人108例,其中男89例,女19例,男女之比约5∶1;年龄20~70岁,其中20~30岁2例,31~40岁16例,41~50岁37例,51~70岁53例。

湿热蕴结,水湿内停证46例;脾气虚血瘀证25例;肝肾阴虚血瘀证27例;其他分型10例。

2一般护理2.1情志调护2.1.1中医认为,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1]。

七情不可为过,过激会损伤脏器,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之说。

从专业的角度告诉你什么是肝腹水

从专业的角度告诉你什么是肝腹水

从专业的角度告诉你什么是肝腹水肝硬化腹水俗称肝腹水,是指由于肝脏疾病导致肝脏反复炎症,纤维化及肝硬化形成后由于多种病理因素,如门脉高压[1]、低蛋白血症、水钠潴留等引起腹腔内积液的临床症状。

在正常情况下,腹腔内约有50ml的液体,对肠蠕动起润滑作用。

若腹腔液体量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一般肝炎病人不会出现腹水,只有发展成重型肝炎、肝硬化时才会出现腹水,它是肝硬化患者最突出的表现之一,但是极个别重病慢性肝炎患者也会出现少量腹水。

腹水属中医鼓胀范畴,有“气臌、血臌、水臌”,本病在古医籍中又称单腹胀、臌、水蛊、蜘蛛蛊。

鼓胀,是以腹部鼓胀如鼓而命名,以腹部胀大,肤色苍黄,腹部脉络暴露为特征。

鼓胀为临床上的常见病。

历代医家把它列为“风、痨、鼓、膈”四大顽证之一。

本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对其病名、症状、治疗法则等都有了概括的认识。

如《灵枢·水胀》记载其症状有“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

一、临床表现肝硬化腹水的诊断要点是:(1)腹水性质为漏出液;(2)有慢性肝病和肝硬化的体征,如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月经紊乱,有时可见腹壁静脉曲张;(3)内镜检查或食管吞钡X线摄片显示食管静脉曲张;(4)B超或CT显示肝硬化的征象,如肝外形不光整、结节状、肝叶比例失调等;(5)血液生化检测显示血清白蛋白降低,常低于每升30克。

二、常见病因肝脏病出现腹水,常见于以下几种病因:1、肝硬化,各种病因所致的肝硬化在失代偿期时常有不同程度的腹水。

2、重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时可出现腹水,腹水的多少与病情呈正比,一般发生于黄疸加重后,为漏出液。

腹水形成与血浆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功能减退、以及肝坏死后纤维组织增生、肝内血栓性静脉炎所致的门静脉压增高有关;严重的肝功能损害使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灭能不全,导致水、钠的潴留,这也可以是重型肝炎产生腹水的因素之一。

3、肝癌,原发性肝癌的晚期常并发腹水,主要由于门静脉癌栓、受压或腹膜转移所致。

臌胀(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方案

臌胀(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方案

臌胀(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方案鼓胀系指肝病日久,肝脾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所导致的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本病多因酒食不节、情志所伤、虫毒感染或黄疸、积聚病后续发所致。

鼓胀的病变部位在肝、脾、肾,基本病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血、水、瘀积腹中而致。

初起损在肝脾,迁延日久,可由气及血,且瘀血亦可化水,使水湿更盛;晚期及肾,正气亏虚,气、血、水相互交结,则神昏、痉厥、出血等变症丛生。

根据本病表现,现代医学所指的肝硬化腹水属本病范畴,包括血吸虫性、胆汁性、营养不良性等多种原因导致的。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

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游离液体,当腹腔内积聚的游离液体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

肝硬化腹水发病机制复杂,包括门脉高压、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肝淋巴液形成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强等。

腹水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慢性肝病自然进程中的重要标志,提示肝硬化失代偿、预后不良。

初次出现的腹水经治疗较易恢复,但反复发作的顽固性腹水治疗困难。

一、诊断标准1. 中医诊断要点:(1)本病常有酒食不节、情志内伤、虫毒感染或黄疸、胁痛、癥积等病史。

(2)初起脘腹作胀,食后尤甚。

继而腹部胀满如鼓,重者腹壁青筋显露,脐孔突起。

常伴乏力、纳差、尿少及齿衄、鼻衄、皮肤紫斑等出血现象,可见面色萎黄、黄疸、手掌殷红、面颈胸部红丝赤缕、血痣及蟹爪纹。

(3)常见体征有慢性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脾肿大、下肢凹陷性水肿等。

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

2. 西医诊断标准(1)病史明确的肝硬化病史及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常见病因有慢性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与血吸虫肝病等,其他病因有酒精与非酒精性脂肪肝、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毒物或药物性损肝伤、胆汁淤积、代谢性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2)症状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水、大便溏薄或便秘、性功能减退、月经不调等肝硬化失代偿期症状; 少量腹水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餐后腹胀。

臌胀病的中医诊疗经验

臌胀病的中医诊疗经验

臌胀病的中医诊疗经验摘要:臌胀病是为现代肝硬化腹水或难治性腹水的中医病名,诊疗过程中,多次遇到经过西医院或经口服中药汤剂治疗后效果不佳的患者来诊,结合所了解的信息加以运用,效果倍感欣慰,再沿师指之路逐一查阅,原来树有其根,水有其源,前辈们共有其范。

所获心得与同道分享,不足之处寄希望于前辈及同道们不吝指导。

文章主要以臌胀病的理论来源、现代治疗经验及个别案例分析进行系统性介绍,以期有助于诊疗。

关键词:腹胀臌胀病中医诊疗一、概述臌胀病是临床上很难治疗的疾病。

从祖国医学角度上看,引起臌胀病的因素有不节酒食、情志所伤、虫毒所侵或黄疸、胁痛、癥积所变,从现代医学角度上看,主要有病毒性肝炎(从疾病预防控制局得知,近年来我国病毒性肝炎人数超过百万)、药物及肝毒性物质、细菌及寄生虫、脂肪肝、酒精肝、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异常、遗传、创伤及其他等因素。

发病机理上可以概括为一切因素在岁月及时辰过程中作用于机体,引起的类似于臌胀病样表现的损害。

如果从肝硬化腹水的病理临床表现上看,可以概括为肝组织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免疫损伤、缺血缺氧和内毒素血症[1]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出现的肝硬化腹水,继而并发难治性腹水、肝癌、消化道出血、肝衰竭、肝性脑病等临床表现,治疗上无不是解除或对抗病因、限盐、利尿、放水,腹水回输、转流、门体分流、人工肝、移植。

临床上遇诊的臌胀病多源于经过西医反复治疗或中西联合治疗后效果不佳的患者。

在医疗、经济优越情况下,改善后可以维持一定的时间,否则也只能无可奈何地死去(向燕[2]及杨靖[3]等对肝硬化死亡关系研究得出,肝硬化死亡高,根据各自研究数据性质不同,个别选组对比数据得出死亡率高的达到40%以上)。

臌胀病(肝硬化腹水)为中医四大难症之一。

二、理论来源如《灵枢经》水胀鼓胀: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肤胀者,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等,色苍黄,腹筋起。

《中藏经》论水胀脉症生死候:水有十名,黄水者,其根起于脾,其状先从腹肿;风水者,根于胃,状先四肢起至腹满大而通身肿;风中有五生死论:脾风之状,一身通黄,腹大而满,不嗜食,四肢不收持。

从专业的角度告诉你什么是肝腹水

从专业的角度告诉你什么是肝腹水

从专业的角度告诉你什么是肝腹水肝硬化腹水俗称肝腹水,是指由于肝脏疾病导致肝脏反复炎症,纤维化及肝硬化形成后由于多种病理因素,如门脉高压[1]、低蛋白血症、水钠潴留等引起腹腔内积液的临床症状。

在正常情况下,腹腔内约有50ml的液体,对肠蠕动起润滑作用。

若腹腔液体量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一般肝炎病人不会出现腹水,只有发展成重型肝炎、肝硬化时才会出现腹水,它是肝硬化患者最突出的表现之一,但是极个别重病慢性肝炎患者也会出现少量腹水。

腹水属中医鼓胀范畴,有“气臌、血臌、水臌”,本病在古医籍中又称单腹胀、臌、水蛊、蜘蛛蛊。

鼓胀,是以腹部鼓胀如鼓而命名,以腹部胀大,肤色苍黄,腹部脉络暴露为特征。

鼓胀为临床上的常见病。

历代医家把它列为“风、痨、鼓、膈”四大顽证之一。

本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对其病名、症状、治疗法则等都有了概括的认识。

如《灵枢·水胀》记载其症状有“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

一、临床表现肝硬化腹水的诊断要点是:(1)腹水性质为漏出液;(2)有慢性肝病和肝硬化的体征,如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月经紊乱,有时可见腹壁静脉曲张;(3)内镜检查或食管吞钡X线摄片显示食管静脉曲张;(4)B超或CT显示肝硬化的征象,如肝外形不光整、结节状、肝叶比例失调等;(5)血液生化检测显示血清白蛋白降低,常低于每升30克。

二、常见病因肝脏病出现腹水,常见于以下几种病因:1、肝硬化,各种病因所致的肝硬化在失代偿期时常有不同程度的腹水。

2、重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时可出现腹水,腹水的多少与病情呈正比,一般发生于黄疸加重后,为漏出液。

腹水形成与血浆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功能减退、以及肝坏死后纤维组织增生、肝内血栓性静脉炎所致的门静脉压增高有关;严重的肝功能损害使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灭能不全,导致水、钠的潴留,这也可以是重型肝炎产生腹水的因素之一。

3、肝癌,原发性肝癌的晚期常并发腹水,主要由于门静脉癌栓、受压或腹膜转移所致。

鼓胀(乙肝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方案

鼓胀(乙肝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方案

鼓胀(乙肝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内科学》(张伯礼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年出版)[1]拟定。

(1)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特征。

(2)初期脘腹作胀,食后尤甚,叩之如鼓。

继之腹部胀大如鼓,重者腹壁青筋显露,脐孔突起。

常伴有乏力、纳差、尿少及齿衄、鼻衄、皮肤紫斑等出血征象,可见皮肤、巩膜黄染、手掌殷红、面颈胸部红丝赤缕、血痣及蟹爪纹。

(3)有疫毒感染病史,或黄疸、积证久病不愈等病史。

2.西医诊断标准2.1参考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5年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及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2017年10月发布的《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3]拟定。

(1)主要条件:①明确的HBV 感染证据,如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检测HBsAg、抗-HBc阳性,HBeAg 阳性或阴性,HBV DNA检测阳性或阴性;②存在肝硬化腹水证据,腹部影像学如:超声、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CT)或核磁共振(MRI)提示肝脏形态失常,有门静脉高压表现,腹腔可见腹水。

(2)次要条件:①腹胀、乏力、食欲减退、双下肢水肿、少尿等表现;②移动性浊音阳性;③腹腔穿刺抽取适量腹水;④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即血清白蛋白与同日内测得的腹水白蛋白之间的差值)≥11g/L;⑤排除结核性腹膜炎、缩窄性心包炎、腹腔恶性肿瘤引起的腹水等。

同时存在主要条件2项、次要条件⑤,加或不加其他次要条件,即可诊断为乙肝肝硬化腹水。

2.2腹水的分级标准:临床上根据腹水的量可分为1级(少量),2级(中量),3级(大量)。

1级或少量腹水:只有通过超声检查才能发现的腹水,患者一般无腹胀的表现,查体移动性浊音阴性;超声下腹水位于各个间隙,深度<3cm。

2级或中量腹水:患者常有中度腹胀和对称性腹部隆起,查体移动性浊音阴/阳性;超声下腹水淹没肠管,但尚未跨过中腹,深度3~10cm。

中医内科学——鼓胀

中医内科学——鼓胀

中医内科学—肝胆系病症:鼓胀【定义】鼓胀是指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又名“单腹胀”“臌”“蜘蛛蛊”。

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与西医学所指的各种疾病导致的腹水密切相关,常见的有肝硬化腹水,此外还有结核性腹膜炎、腹腔内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丝虫病、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等疾病导致的腹水。

【病因病机】鼓胀病因复杂,主要是由酒食不节、虫毒感染、他病继发转化、情志刺激等因素引发,致肝脾肾俱损或功能失调,气血搏结,水湿内停。

【病位】病变脏腑先于肝脾,久及肾。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初期脘腹作胀,食后尤甚,叩之如鼓。

继而腹部胀大如鼓,重者腹壁青筋显露,脐孔突起。

2.常伴有乏力、纳差、尿少及齿衄、鼻衄、皮肤紫斑等出血征象,可见面色萎黄、皮肤或巩膜黄染、手掌殷红、面颈胸部红丝赤缕、血痣及蟹爪纹。

3.本病常有情志内伤、酒食不节、虫毒感染或黄疸、积聚久病不愈等病史。

常用检查有B超、CT,发现腹水有助于本病诊断。

(二)鉴别诊断1.水肿鼓胀主要因肝、脾、肾受损,气、血、水瘀结于腹中,以腹部胀大为主,四肢肿不甚明显,晚期可伴肢体浮肿。

每兼见面色青晦,面颈部有血痣赤缕,胁下癥积坚硬,腹皮青筋显露等。

水肿主要因肺、脾、肾三脏失调,水液泛滥肌肤,引起局部或全身浮肿。

初期浮肿从眼睑开始,继则延及头面及肢体,或下肢先肿,后及全身,每见面色白,腰酸倦怠等,水肿较甚者亦可伴见腹水。

2.肠蕈肠蕈主要因湿热瘀毒留连肠道,阻滞气机,常见下腹部有肿块,早期肿块局限于下腹部,大如鸡卵,以后逐渐增大,可如怀胎之状,按之坚硬,推之可移,无水液波动感。

早期以实证居多,肠蕈为慢性耗损性疾病,若不积极治疗,预后不佳。

鼓胀虽同见腹部胀大,但触之常未见有形肿块,但常伴水液停聚。

4.积聚积聚主要因情志不畅或湿邪食滞致肝脾失调,气滞血瘀,常见腹部胀闷或疼痛不适,腹部可扪及包块。

初期,常在气分,多为腑病,病情较轻,常见痛无定处,攻窜走动,得矢气则舒。

臌胀与腹水鉴别讨论

臌胀与腹水鉴别讨论

臌胀与腹水鉴别讨论06护本王逸文2006481044臌胀【概念】臌胀是以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四肢瘦削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由于患者腹部膨胀如鼓,故名为臌胀。

【病因病机】臌胀的病因主要由于酒食不节、情志所伤、劳欲过度、感染血吸虫,以及黄疸、结聚失治等。

其病机则为肝、脾、肾三脏功能障碍,导致气滞、血瘀、水停,积于腹内而成。

1、饮食不节:平时嗜酒或酗酒无度,损伤脾胃,酿湿生热,进而耗伤肝阴,损害肝体,使肝脾两伤;若饮食不调,饥饱无度,长期营养不良,脾胃受损,可致脾虚肝郁。

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水谷精微失于输布,而致湿浊内聚,壅阻气机,水停二腹,而成臌胀。

2、情志不遂:郁怒忧思,伤及肝脾,使气失调畅,肝失条达,肝郁气滞,久而由气及血,血络瘀阻,横逆伤脾,运化失常,水湿内停,与瘀血互结,痞阻中焦,日久不化,渐及于肾,呈三则俱病,发为膨胀。

3、黄疸积聚失治:外感疫毒、寒湿、湿热之邪蕴积肝脉,染为黄疸,气血瘀阻,渐成臌胀;或积聚日久,气血壅滞日甚,水湿内停,而成臌胀。

4、受血吸虫感染,迁延失治,日久肝脾损伤,脉络瘀阻,升降失常,清浊混淆,气血水停于腹中而成臌胀。

臌胀一证,主要在肝、脾、肾三脏。

肝气郁遏既久,已成克伐脾土之势,或脾气已败,肝木乘之。

肝脾俱伤,水谷精微失于输布,浊阴不降,水湿不能排出体外,于是清浊相混。

肝气郁久,气滞血凝,血瘀水结,遂成臌胀。

久病及肾,肾阳不足,无以温养脾土,肾阴亏虚,水不涵木;加之肾虚膀胱气化不利,水浊难泄,臌胀逾重。

总之,肝气郁滞、血脉瘀阻、水湿内停是臌胀形成的主要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臌胀系由肝脾受伤,疏泄运化失常,气血交阻致水气内停所致,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诊查要点】1、发病常与酒食不节,情志所伤,血吸虫感染,黄疸积聚等病迁延日久等有关。

2、腹部胀大是本病的主要特征。

望诊可见病人腹部突出,平卧时高出于胸部,坐位及走路时突出于身前,四肢一般不肿,或反而更见消瘦,故称为单腹胀,或形象化地称为“蜘蛛胀”。

鼓胀病

鼓胀病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酒精中毒、病毒性肝炎、免疫紊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化学毒物或药物损伤、长期胆汁瘀积以及隐源性等引起或演变的肝硬化腹水(1-2 级)的患者。

一、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鼓胀病(TCD 编码:BNG050)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肝硬化腹水(ICD-10 编码: K74+R18)(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3-2008)(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临床常见证候:气滞湿阻证湿热蕴结证气滞血瘀证肝脾血瘀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3-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鼓胀病(肝硬化腹水)1-2 级。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鼓胀病(T C D 编码:BNG5)和肝硬化腹水(1-2(ICD-10 编码:K74+R18)的患者;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 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3、其它原因如肾病、内分泌病变及结核等,所引起的腹腔积液患者,不进入本路 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 (2)尿常规(3)便常规+潜血 (4)凝血功能(5)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6)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 (7)血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 ) (8)血糖 (9)心电图 (10)胸部 X 线片 (11)肝胆脾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氨、HBV-DNA 或 H CV-RNA 定量、肝胆脾 C T 或 M RI 平 扫+增强等。

鼓胀优势单病种诊疗方案

鼓胀优势单病种诊疗方案

鼓胀(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诊疗常规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病名1.1中医:鼓胀(TCD编码:BNG050)1.2西医: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 ICD10编码K74.101)2.定义鼓胀是以腹胀如鼓,腹皮青筋显露,肤色苍黄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3.西医诊断依据3.1定义:指由于肝脏疾病导致肝脏反复炎症,纤维化及肝硬化形成后由于多种病理因素,如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水钠潴留等引起腹腔内积液的临床症状。

3.2.主要指征①内镜或食管吞钡X线检查可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②B超提示肝回声明显增强、不均、光点粗大;或肝表面欠光滑,凹凸不平或呈锯齿状。

或门静脉直径≥1.4cm; 或脾脏增大,脾静脉直径≥1.0cm.。

③腹水,伴腹壁静脉怒张。

④CT显示肝外缘结节状隆起,肝裂扩大,尾叶/右叶比例>0.05,脾大。

⑤腹腔镜或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诊为肝硬化.3.3.分期和分级判断依据①分期凡具有较明显的肝功能损害(血浆白蛋白降低,直接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及门脉高压表现(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腹水等)者,为失代偿期. Child(Child-pugh)评分7-10分;B—C级.3.4西医鉴别诊断①由于肝静脉阻塞或回流不畅引致的腹水②由于肿瘤引起的腹水或者巨大腹腔囊肿③由炎症引起的腹水④肥胖或肠胀气引起的腹部胀大⑤由其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腹水4.症候分类4.1气滞湿阻:腹部胀大,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饮食减少,食后腹胀,嗳气后稍减,尿量减少,舌白腻,脉弦细。

4.2寒湿困脾: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颜面微浮,下肢浮肿,脘腹痞胀,精神困倦,怯寒懒动,食少便溏,尿少。

舌苔白滑或白腻,脉缓。

4.3湿热蕴结:腹大坚满,脘腹绷急,外坚内胀,拒按,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或有面目肌肤发黄,舌边尖红,苔黄腻或灰黑而润,脉弦数。

4.4肝脾血瘀:腹大坚满,脉络怒张,胁肋刺痛,面色黯黑,面颈胸臂有血痣,呈丝纹状,手掌赤痕,唇色紫褐,口渴不欲饮,大便色黑。

《黄帝内经》对鼓胀的认识

《黄帝内经》对鼓胀的认识

《黄帝内经》对鼓胀的认识《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其中对鼓胀这一疾病有着较为全面的认识。

鼓胀是一种腹部胀大如鼓、肤色青筋暴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症状的疾病,现代医学多将其归为肝硬化腹水。

在《黄帝内经》中,鼓胀被描述为一种严重的内伤疾病,与情志不舒、饮食不节、疲劳过度等因素有关。

首先,《黄帝内经》中认为,鼓胀的发生与肝脏的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在五行学说中,肝属木,主疏泄、主筋脉、藏血,与人的情志、气血、水液代谢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肝脏功能异常时,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水液代谢失调,进而导致鼓胀的发生。

因此,《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一些治疗鼓胀的方法,如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等。

其次,《黄帝内经》中强调了情志不舒在鼓胀发病中的作用。

在古代医学理论中,七情内伤被认为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关。

其中,怒伤肝,久怒不解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引发鼓胀。

因此,《黄帝内经》中建议人们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激动和抑郁。

此外,《黄帝内经》中也强调了饮食不节在鼓胀发病中的作用。

饮食不节包括暴饮暴食、嗜食辛辣油腻等不良饮食习惯。

这些习惯会导致脾胃受损,运化失职,水液代谢失调,进而引发鼓胀。

因此,《黄帝内经》中提出了“食养”的概念,建议人们合理饮食,避免不良饮食习惯对身体的伤害。

最后,《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了疲劳过度在鼓胀发病中的作用。

疲劳过度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外邪侵袭,进而引发鼓胀。

因此,《黄帝内经》中建议人们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对身体的影响。

在《黄帝内经》中,鼓胀被分为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有不同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例如,“风水”型以水肿为主,治疗应以发汗利尿为主;“皮水”型以皮肤水肿为主,治疗应以宣肺利水为主;“正水”型以腹部水肿为主,治疗应以温阳利水为主;“石水”型以全身水肿为主,治疗应以攻下逐水为主。

总之,《黄帝内经》对鼓胀的认识主要包括肝脏功能异常、情志不舒、饮食不节、疲劳过度等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一、疾病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3-2008)。

1.主症:腹部膨隆如鼓,皮肤绷紧,扣之如鼓,有移动性浊音。

可伴有腹部积块,或齿鼻衄血,或在颈胸壁等处出现红痣血缕及手掌赤痕,或四肢瘦削、神疲乏力、纳少便溏,或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皮肤出现瘀斑等症状。

若嗳气、矢气则舒,腹部按之空空然,如按气囊,鼓之如鼓,多为气鼓;若腹部坚满,按如蛙腹,振动有水声,按之如囊裹水,多为水鼓;若内有癥积,按之胀满疼痛,腹上青筋暴露,面、颈、胸部出现红缕赤痕,多为血鼓。

2.病人有胁下癥积、黄疸、胁痛、情志内伤等病史,酗酒及到过血吸虫疫区等,对临床诊断有一定帮助。

3.理化检查:超声检查可发现少量腹水与判断腹水量,对鼓胀诊断有重要作用。

其他如X线钡餐、胃镜检查、CT、血常规与肝功能检查等对病情判断也有一定作用。

(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3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及《2009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2010年欧洲肝病研究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肝硬化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处理》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符合肝硬化腹水(1-2级)诊断标准:包括肝功能损害、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2.有腹水的体征和影像学结果:腹胀、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等;腹部超声或CT检查证实存在腹腔积液。

(三)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3-2008)。

1.气滞湿阻证:腹胀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纳呆食少,食后胀甚,得嗳气、矢气稍减,或下肢水肿,小便短少,舌苔薄白腻,脉弦。

2.湿热蕴结证:腹大坚满,脘腹胀急,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或有面目皮肤发黄,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舌边尖红,苔黄腻或兼灰黑,脉弦数。

3.气滞血瘀证:腹胀痛,时轻时重,纳呆食少,嗳气,胁腹刺痛拒按,面色晦暗,肌肤甲错,可有瘀斑,舌质紫暗,脉细涩。

4.肝脾血瘀证:脘腹坚满,按之不陷而硬,青筋怒张,胁腹刺痛拒按,面色晦暗,头颈胸臂等处可见红点赤缕,唇色紫褐,或见大便色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5.气虚血瘀证:腹大胀满,撑胀不甚,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不思饮食,或食后腹胀,面色晦暗,头颈胸臂或有紫斑或红痣赤缕,小便不利,舌质暗淡,脉细无力。

二、治疗方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以及消除病因及诱因(如戒酒、停用有损肝功能的药物等)等。

临床应根据肝硬化不同病因继续沿用病因治疗措施。

同时根据临床需要,按肝硬化治疗要求,选用保肝药物。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气滞湿阻证治法:疏肝理气,行湿散满。

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

柴胡、白芍、陈皮、枳壳、炒白术、茯苓皮、泽泻、大腹皮、香附、苍术、薏苡仁。

中成药:木香顺气丸等。

2.湿热蕴结证治法: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推荐方药:中满分消丸加减。

党参、白术、姜黄、茯苓皮、半夏、枳实、黄芩、知母、苍术、泽泻、车前子、陈皮、炒二丑。

中成药:双虎清肝颗粒,茵栀黄口服液等。

3.气滞血瘀证治法:疏肝理气,活血祛瘀。

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柴胡、白芍、香附、枳壳、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茯苓皮、泽泻、益母草、车前子。

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等。

4.肝脾血瘀证治法:活血祛瘀,行气利水。

推荐方药:调营饮加减。

柴胡、赤芍、当归、川芎、玄胡、大腹皮、陈皮、莪术、桑白皮、槟榔、茯苓皮、益母草、泽兰。

中成药:扶正化瘀胶囊,鳖甲煎丸等。

5.气虚血瘀证治法:补中益气,活血祛瘀。

推荐方药:四君子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

党参、赤芍、白术、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陈皮、茯苓皮、益母草、车前子。

中成药:复方鳖甲软肝片等。

注:(1)临床实施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处方的剂量并进行相应的加减。

(2)出现黄疸加重,应注意及时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内伤发热、腹痛(自发性腹膜炎)、慢性重型肝炎等,并积极对症处理或退出本路径。

(二)外治法1.中药脐敷疗法:对于鼓胀病腹大甚属实证者,可采用芒硝粉1.5g、甘遂末0.5g、冰片粉0.5g,上药混合均匀后,取适量,醋调成丸,敷脐上,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1次/日。

2. 结肠透析疗法: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可采用结肠透析机治疗。

3. 艾灸治疗: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可采用多功能艾灸仪治疗。

(三)护理与调摄1.心理:理解和同情患者,解除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心情愉快,积极配合治疗,避免不良情绪刺激。

嘱咐家属要多关心,照顾好病人,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2.饮食:肝硬化的病人应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

有腹水的患者每天钠盐摄入量约80-120mmol/天(相当于4.6-6.9 g /d)。

应用利尿剂患者,血钠、钾低时可适当补充含钠、钾高的食品。

3.起居:鼓胀病患者,需要卧床休息。

要给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患者足够的睡眠,使患者心情愉快,避免不良情绪刺激。

4.腹水护理(1)轻度腹水患者,应尽量取卧位。

对腹水量大者,采取舒适体位(如平卧位),以保证呼吸功能的稳定。

减轻患者呼吸困难和心悸症状。

(2)抽腹水后应缚紧腹带,避免意外情况出现。

(3)定时测体重、腹围、记录出入量。

(4)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环境通风、温暖、舒适,保持床单平整、干燥、清洁,注意皮肤的清洁护理。

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1.疗效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0):869-871.)。

显效:(1)症状完全消失,一般情况良好。

(2)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叩痛及压痛,有腹水者腹水消失。

(3)肝功能( ALT、胆红素、A/G或蛋白电泳)恢复正常。

(4)以上3项指标保持稳定1/2~1年。

好转:(1)主要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

(2)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明显叩痛及压痛,有腹水者腹水减轻50%以上而未完全消失。

(3)肝功能指标下降幅度在50%以上而未完全正常。

无效:未达好转标准或恶化者。

注:单项肝功能指标的疗效判定,同显效、好转、无效中有关规定。

2.其它:观察应用彩色超声或CT测定腹水变化。

(二)评价方法1. 主要症状及体征的评价方法(1)通过四诊对主要症状的改善或加重程度进行评价;(2)通过体重和腹围的测量对腹水的改善或加重程度进行评价;(3)通过B超测量腹水深度对腹水的改善或加重程度进行评价;2. 主要疗效指标的评价方法(1)通过B超和/或上腹部影像学检查(CT、MRI平扫或增强)对肝脾形态学及腹水改变情况进行疗效评价;(2)通过生化检查(如:肝功能、凝血功能等)对肝脏功能进行疗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酒精中毒、病毒性肝炎、免疫紊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化学毒物或药物损伤、长期胆汁瘀积以及隐源性等引起或演变的肝硬化腹水(1-2 级)的患者.1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1.1 适用对象1.1.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鼓胀病(TCD 编码:BNG050)1.1.2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肝硬化腹水(ICD-10 编码:K74+R18)1.2 诊断依据1.2.1 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3-2008)(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 13 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2010 年欧洲肝病研究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肝硬化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处理》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3 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结合本科优势病种“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常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临床常见证候:1.3.1肝气郁结证 (含肝胃不和、肝脾不调)[主要症候] (1)胁肋胀痛或窜痛.(2)急躁易怒,喜太息.(3)口干口苦,或咽部有异物感.(4)脉弦.[次要症候] (1)纳差或食后胃脘胀满.(2)便溏. (3)腹胀.(4)嗳气. (5)乳房胀痛或结块.[证型确定] 具备主证2项(第1项必备)加次证2项.1.3.2水湿内阻证[主要症候] (1)腹胀如鼓,按之坚满或如蛙腹.(2)胁下痞胀或疼痛.(3)脘闷纳呆,恶心欲吐.(4)舌苔白腻或白滑.[次要症候] (1)小便短少.(2)下肢浮肿.(3)大便溏薄.(4)脉细弱.[证型确定] 具备主证2项(第1项必备)加次证1项.1.3.3肝肾阴虚证[主要症候] (1)腰痛或腰酸腿软.(2)胁肋隐痛,劳累加重.(3)眼干涩.(4)五心烦热或低烧.(5)舌红少苔.[次要症候] (1)耳鸣、耳聋.(2)头晕、眼花.(3)大便干结.(4)小便短赤.(5)口干咽燥.(6)脉细或细数.[证型确定] 具备主证3项,或主证2项加次证2项.1.3.4 脾肾阳虚证[主要症候] (1)腹部胀满,入暮较甚.(2)脘闷纳呆.(3)阳痿早泄.(4)神疲怯寒.(5)下肢水肿.[次要症候] (1)小便清长或夜尿频数.(2)大便稀薄.(3)面色萎黄或苍白.(4)舌质淡胖,苔润.(5)脉沉细或迟.[证型确定] 具备主证3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2项加次证2项.1.3.5 瘀血阻络证[主要症候] (1)胁痛如刺,痛处不移.(2)腹大坚满,按之不陷而硬.(3)腹壁青筋暴露.(4)肋下积块(肝或脾肿大).(5)舌质紫暗,或瘀斑瘀点.(6)唇色紫褐.[次要症候] (1)面色黎黑或晦黯.(2)头、项、胸腹红点赤缕.(3)大便色黑.(4)脉细涩或芤.(5)舌下静脉怒张.[证型确定] 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2 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3-2008),结合本科优势病种“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常规.2.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鼓胀病(肝硬化腹水)1-2 级.2.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3 标准住院日为≤21 天.4 进入路径标准4.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鼓胀病(TCD 编码:BNG050)和肝硬化腹水(1-2 级)(ICD-10 编码:K74+R18)的患者;4.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4.3其它原因如肾病、内分泌病变及结核等,所引起的腹腔积液患者,不进入本路径.5 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6 入院检查项目6.1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2)尿常规(3)便常规+潜血(4)凝血功能(5)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6)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7)血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8)血糖(9)心电图(10)胸部X线片(11)肝胆脾超声(12)肝功能Child-pugh分级6.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氨、HBV-DNA 或H CV-RNA 定量、肝胆脾C T 或M RI 平扫+增强等.(2)腹腔穿刺术及腹水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可行腹腔穿刺术,对腹水量不大或肥胖患者行超声腹水定位,并选择腹水常规、生化、腹水细胞培养及病理检查等.7 治疗方法7.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7.1.1 肝气郁结证治则:疏肝理气. 方药: 柴胡疏肝汤加减.加减: 兼脾虚证者加四君子汤;伴有苔黄,口干苦,脉弦数,气郁化热者加丹皮、栀子;伴有头晕、失眠,气郁化热伤阴者加制首乌、枸杞、白芍;肋下刺痛不移,面青、舌紫者加元胡、丹参;精神困倦,大便溏,舌质白腻,质淡体胖,脉缓,寒湿偏重者加干姜、砂仁.7.1.2 水湿内阻证治则:运脾化湿,理气行水.方药: 实脾饮加减.加减:水湿过重者加肉桂、猪苓、泽泻;气虚明显者加人参、黄芪;胁满胀痛加郁金、青皮、砂仁.7.1.3肝肾阴虚证治则:滋养肝肾,活血化瘀.方药: 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加减加减: 内热口干,舌红少津者加天花粉、玄参;腹胀明显者加莱菔子、大腹皮;阴虚火旺者加知母、黄柏;低热明显者加青蒿、地骨皮;鼻衄甚者加白茅根、旱莲草.7.1.4脾肾阳虚证治则:温补脾肾. 本科多年临床实践应用协定处方“疏肝化臌饮”系采用补肾健脾、祛湿利水之法.组成:党参、白术、赤芍、枸杞、首乌、木香、茯苓皮、陈皮、山萸肉、熟地、炙鳖甲、丹参、茵陈各12g,当归、炒柴胡、炙甘草各6g,大枣5枚.如面色灰暗,畏寒神疲,脉细无力加巴戟天、仙灵脾;如腹壁青筋显露加赤芍、桃仁.根据我科张和顺主任医师经验方整理的协定处方“疏肝化臌饮”疗效总结,该证型占证候分布的16.25%,多见于肝硬化失代偿后中期,以腹部胀满,神疲怯寒,纳呆便稀为辨证要点,治以补肾健脾、祛湿利水为主,用药温补,忌苦寒.7.1.5瘀血阻络证治法:活血行气,化瘀软坚. 方药: 膈下逐瘀汤加减.加减:瘀积明显者加炮山甲、蟅虫、水蛭;腹水明显者加葶苈子、瞿麦、槟榔、大腹皮;若兼见气虚者加白术、人参、黄芪;兼见阴虚者加鳖甲(研末冲服)、石斛、沙参等;兼见湿热者加茵陈、白茅根等.在辨证治疗的同时,应注重针对不同病因的辨病治疗.7.2 外治法(1)中药脐敷疗法(2)结肠透析疗法(3)艾灸疗法7.3 护理与调摄8 出院标准(1)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一般情况良好.(2)腹胀症状缓解.(3)腹围减小,B 超示腹水减少.(4)体重稳步下降.(5)无严重电解质紊乱.(6)中医临床评估属疗效判定标准中“好转”及“好转”以上者.9 出院指导:出院后中医养生、康复指导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肝硬化腹水的出现给患者带来了很多的痛苦和生活的不便,因此,肝硬化腹水患者除了进行积极地治疗外,还要注意日常饮食.合理的营养与饮食,也是辅助治疗的一个重要措施.肝硬化患者一旦出现腹水,在饮食上应严格控制水分和盐的摄入量;饮食原则:三高一低,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饮食,同时更强调,因人而宜,提供多样化的饮食类别和均衡良好的饮食内容.食物要新鲜可口,柔软易消化,无刺激性;严格禁酒禁烟.这样才能有助于腹水和浮肿的减轻.①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饮食忌粗糙,应食用菜泥、肉沫等软食,进食时应细嚼慢咽,咽下的食物宜小且外表光滑.多用蒸、煮等烹调方式,药物应磨成粉沫服用.②肝硬化腹水患者总热量的计算.一般按1克蛋白质能产生4千卡热能,1克糖4千卡、1克脂肪9千卡热能计算,对卧床不起者每日总热量不应少于2000千卡,能坐起来者2500千卡左右,能起床自由活动者3000千卡左右.合理应用优质蛋白质.每日每公斤体重供给蛋白质1.5—2.Og,多食用以酪蛋白为基础的饮食,如奶酪、鸡、鱼、瘦肉等.高蛋白饮食有利于保护肝细胞功能,促进受损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但病人有肝功显著损害或肝昏迷前兆时,限制或禁食蛋白质.③限制脂肪供给肝硬化病人每日的脂肪摄入量以40—50g为宜,宜选用易消化油类.肝硬变时,肝细胞功能减退,胆汁合成及分泌减少,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受到阻碍,过食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会加重肝脏负担,引起脂肪肝.④保证充足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350—450g/d多食用蜂蜜等.⑤肝硬化患者有水肿或轻度腹水的情况,应给予低盐饮食.每天摄入食盐量不超过3g,每天进水量应限制在1000ml.严重水肿时,应用无盐饮食,钠应限制在每天大约为500mg.少食用味精等含钠较多的食物.如系重度顽固性腹水,此时病人往往食欲极差,无盐饮食常常难以接受,常规静脉输液量又不能过多,因此,热量一般无法保证,此时可行静脉高营养以代替口服饮食.⑥供给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A、B、C、E及K等对保护肝细胞、抵抗毒素损害有重要作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各种维生蒙、矿物质、微量元素等,以每日供给700—900g为宜,新鲜的蔬菜、水果,可榨汁饮用.⑦特殊饮食及禁忌:肝硬化伴有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时,注意给柔软易消化少渣食物,禁止食带骨带刺的坚硬食物,少食粗纤维食品,限制产气食品.禁饮酒及酒精性饮料,禁辛辣食物.10 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2)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退出本路径.(3)出现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肝性胸水、慢性重型肝炎等并发症者,退出本路径.(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二、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TCD 编码:BNG050、ICD-10 编码:适用对象:第一诊断鼓胀病(肝硬化腹水)K74+R18)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发病时间:年月日时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1 天163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医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腹痛的形态、腹围、体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