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留灌肠护理常规
中药保留灌肠法操作常规及注意事项
中药保留灌肠法操作常规及注意事项针对中药保留灌肠法这种治疗办法有很多种说法,有的人支持使用这种办法治疗,但是有的人持反对的态度,认为这种治疗办法会破坏患者虚弱的脾胃功能,但是无论大家支持或者反对,这种治疗办法都是有其存在的价值的,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中药保留灌肠法操作常规及注意事项。
一、中药保留灌肠法中药保留灌肠法是将中药汤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洗手,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的一种方法.此法适用于慢性结肠炎、慢性肾功衰、带下病、慢性盆腔炎、盆腔包块、慢性痢疾等疾病.二、准备仪表:着装整洁,佩戴胸牌,洗手,戴口罩. 用物:治疗盘,灌肠筒或输液管,水温计,弯盘,肛管,纱布,石蜡油,棉签,止血带,止水夹,输液架,橡胶单,治疗巾或卫生纸,中药液,治疗本.三、操作步骤备齐用物,携至床旁,说明目的,取得配合,嘱病人排二便,遮挡病人.灌肠液去渣,温度适宜.一般以三十九到四十摄氏度为宜. 去左侧卧位,松开衣裤,将裤脱至大腿上二分之一处,析屈曲. 臀下用小枕垫高十厘米,垫上橡胶单及治疗巾或卫生纸,注意保暖. 取去渣中药罐液约两百毫升,倒入灌肠筒内. 将灌肠筒挂在输液架上,携至病人床旁(液面离肛门四十到五十厘米。
弯盘置于臀缘,润滑肛门前端. 排气,夹紧水夹.左手分开臀部,右手持肛管插入.稍停片刻固定. 松止水夹. 滴入通肠,调整滴数.询问病人对药液滴入的反应. 药液滴完后,用止血钳夹紧肛管缓缓拔出,置弯盘内.分离肛管,用卫生纸轻轻按压肛门. 嘱病人平卧一小时. 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洗手. 记录灌肠液量,滴入过程、时间,病人反应并签名.四、中药保留灌肠法的禁忌症肛门、直肠和结肠等手术或大便失禁的病人. 下消化道出血者、妊娠妇女等。
五、中药灌肠的注意事项在保留灌肠操作前,应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的卧位和肛管的卧位插入的深度. 观察前,应嘱病人先排便.肛管要细,插入要深,压力要低,药量要少. 肠道病变病人在晚间睡前灌入为宜,并减少活动. 药液温度要适宜,一般三十九到四十摄氏度,虚症可为四十到四十四摄氏度.灌肠筒要清洁消毒处理,肛管可用一次性的,一人一用,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处理。
中药灌肠-中药保留灌肠法(内容详细)
影响因素
药物分子量大小
– 小分子量:生物碱、蒽醌、黄酮及其他苷类物质的 药,如解表药、化湿药、清热解毒药等,易被直肠 吸收
– 大分子量:脂肪、淀粉、蛋白质、多糖类大分子物 质,如生地黄、何首乌、阿胶等,故不宜制备灌肠 剂
影响因素
肠道黏膜pH 值
– 人体正常肠道黏膜pH 值在8.3~8.4,呈碱性 – 若药液pH 值偏酸,易引起肠痉挛、腹痛等症
影响因素
药液温度
– 用药温度与肠道温度相近,保持在35~40℃,这样 可以减少肠道收缩,有利于药物吸收
– 病因寒热不同,选择不同灌肠药物的温度
寒证灌肠温度为40~42℃ 热证灌肠温度为37~38℃
影响因素
渗透压
– 药液与血浆渗透压决定药物有效成分是否能进入体 内
血浆渗透压>药液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药液渗透压
3、细菌性痢疾
(1)鲜柞树叶液:取鲜柞树叶500g风干,经切碎置入
搪瓷碗或砂锅内,加水浸泡,煎至1500ml左右,用 100ml药汁加水稀释后保留灌肠。 (2)梅连汤:乌梅20g,黄连10g,地骨皮15g。煎水做 保留灌肠。
4、虫积
苦楝根水:苦楝根皮60g,加清水500ml煎汤,浓 缩至200ml,保留灌肠,主治蛔虫和饶虫。
中药灌肠疗法的作用机理
中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
– 直肠吸收药物后
通过经脉上输于肺
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
从而达到治疗
的目的
中药灌肠疗法的作用机理
直肠的肠壁组织是具有选择性吸收和排泄功能 的半透膜
另外直肠富有丰富的静脉丛
– 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进入体循环 – 经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 – 淋巴组织也参与了药物的吸收。
禁忌症
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和护理
1 1 一 般资 料 : 6 . 4 例均 为住 院患 者 , 断 符 合 慢性 肾功 能 衰竭 诊 断 诊 标 准均 为氮 质血 症期 ,6例 中, 断为 慢性 肾小 球 肾炎 2 例 , 4 诊 2 原发 性高 血 压病 l 例 , 1 糖尿 病 肾病 1 O例 , 疮性 肾炎 3例 , 中男性 3 狼 其 5例 , 女性 1 1 例 , 龄 3  ̄8 年 5 2岁 , 病程 6 月 至 8年 。患 者 人 院 时均 有 不 同程 度 的 精 个 神差 、 乏力 、 面色 灰暗 、 欲不 振 、 食 恶心 呕 吐、 双下 肢浮 肿等 临床 表现 。 1 2 方法 : . 患者入 院时 均给 予低 盐低 磷优 质 蛋 白饮 食 , 结合 护 肾 、 降 压 、 糖 、 正贫 血对 症 性 等 常规 治疗 , 降 纠 同时 予 以肾 病 治 疗 仪 理 疗 措 施 。 在此 基础 上 加用 中药保 留灌 肠 。灌肠 方为 ( 生大 黄 1 g 蒲公 英 1 g 丹参 5, 5, 2 g 煅牡 蛎 3 g 槐 角 2 g , 晚一 次 ,0天 为 一 个 疗 程 , 程结 束 观察 0, 0, 0)每 1 疗
避 免的 , 以 , 者对 亲情 的 需要 明显 显现 。我们 预 先 做好 家 属 的心理 工 所 患
患者 呼 吸衰竭 应用 呼吸 机 治疗 初 期 , 属 及 患者 很 容 易 产 生排 斥 及 家 抗拒 。多 数患 者不适 应 。 绪低 落或 存在 恐惧 、 疑 、 张 、 情 怀 紧 焦虑 心理 。 2 1 恐 惧 和怀 疑 : 者 在 清 醒状 态 时被 使 用 呼 吸机 这 一 陌 生 的仪 . 患 器, 对其 而 言是一 种 既紧张 又 恐怖 的体 验 , 意识 到 病情 的 严 重性 , 濒 死 有 感, 造成 心理 紧张 、 慌 。继之 而 来 的是 对 治疗 效 果 的 怀 疑 , 生 存 的不 恐 对 确定。 2 2 孤 独感 : 用呼 吸 机后 , U 陌生 的 面孔 和 环 境 , . 使 I C 不能 交 谈 , 无 法 正 常交流 , 自忍受 着疾病 和 治疗带 来 的痛苦 , 生 了强烈 的孤 独感 。 独 产 2 3 烦 躁和 抑郁感 : . 患者表 现 出对长 时 间使用 呼 吸机 带 来 的极 度 不 适及 长 时间 卧床 不能 忍受 , 虑烦躁 , 焦 对治疗 失 去信 心 。对 自己 的身 体 状 态 由无奈 转 为抑 郁 。 3 心 理 护 理 针对 患者 出 现的上 述心 理问题 , 我们 采取 了灵 活 多样 的护理 方 法 , 效 果显 著 。 3 1 疏 导法 : . 这是 贯穿 患 者 治疗 始 终 的方 法 , 治 疗 前 向 患者 说 明 在 机械 通气 的 目的 和方法 , 神上 给予 安慰 和鼓励 , 指 导其 配 合 治疗 。在 精 并
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体会
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体会中药保留灌肠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护理方法,通过给患者灌入中药溶液,加速体内毒素的排泄,促进肠道蠕动,调整肠胃功能,达到清理肠道、调理身体的作用。
在实际护理中,护士需要具备一定的护理技能和经验,才能有效地进行中药保留灌肠的操作。
在我的护理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药保留灌肠对患者的重要性,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及体会,现就此分享如下。
首先,进行中药保留灌肠前需要仔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中药配伍及浓度。
不同的病情需要选择不同的中药溶液,如清热解毒、润肠通便、调理肠胃等。
而且每位患者对中药的接受能力、耐受性也有所不同,有的患者可能会有过敏反应,这就需要护士在选择中药时慎之又慎,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在我的实践中,我会先与医生及中医师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及个体情况,然后再进行中药的选择和配伍,确保患者能够安全接受灌肠治疗。
其次,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时,需要注意灌肠器材的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灌肠器材的选择要符合操作的需要,消毒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避免造成细菌污染。
在我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时,我会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及消毒液,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卫生。
而且我会经常检查器材的状态,及时更换消毒液,避免在操作过程中造成交叉感染。
另外,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操作时,需要注意患者的舒适感及安全性。
患者在接受中药保留灌肠时可能会感觉不适,如肠胀、腹痛等,这就需要护士适时地调节灌入速度及灌注量,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另外,患者在灌肠过程中可能会有突发情况,如大量腹泻、晕厥等,这就需要护士在操作时随时留意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我的实践中,我会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他们灌肠的过程及可能的不适感,调节好灌入速度和量,尽量减轻患者的不适感,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最后,进行中药保留灌肠后,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及效果,记录治疗过程并进行总结。
患者在接受中药保留灌肠后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如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干硬等,这就需要护士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反馈给医生及中医师,共同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康复。
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
作者单位: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温晓燕:女,硕士,护师通讯作者:孟繁洁·综述与讲座·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研究温晓燕孟繁洁周倩妹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2.23.074中药保留灌肠是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之一,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多学科并取得较好效果。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改良,临床应用的广泛,特别是针对不同疾病的灌肠组方的总结和推广,人们对其研究也上升到新的水平。
本综述旨在总结该技术的操作要点、临床相关病症的具体应用及其灌肠组方,为进一步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中药保留灌肠的操作技术研究中药保留灌肠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对其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要,主要涉及插管的深度、灌肠液的温度、量及速度和肛管、体位、时间的选择等多个方面。
1.1插管的深度传统的大量不保留灌肠肛管插入深度为7 10cm ,当保留灌肠插管深度为10 15cm 时,可直接刺激直肠产生便意,故保留时间短。
人们为了提高中药保留灌肠的治疗效果,对其插入的深度结合疾病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如蒲继红[1]认为,慢性肾衰、慢性盆腔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的灌肠深度以30cm 为宜,也可以是25 30cm ;孙二虎[2]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插管深度为45cm ;麻继臣等[3]认为,老年溃疡性结肠炎的插管深度要≥30cm ;王蕾等[4]认为,慢性盆腔炎的插管深度30cm 好于20cm ,20cm 好于15cm 。
经临床观察,肛管插入30cm 时,肛管位于乙状结肠中段,可减少对直肠肛门的刺激,这不仅使患者感觉舒适无便意感,而且还能延长药液在肠内的保留时间,促进药物的吸收,增强疗效。
1.2灌肠液的温度保留灌肠是通过温热刺激肠壁,使血管扩张而促进药物吸收,故灌肠液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灌肠效果。
一般情况下,灌肠液的温度为39 41ħ,当灌肠液的温度在37 38ħ时,患者自觉舒适[5];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37 39ħ效果较好[6];针对不同患者体温的差异,以患者的直肠温度加1 2ħ效果较好[7]。
中医护理:中药灌肠病人的护理
(1)心理护理: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应热情主动与患者交谈,向患者解释灌肠的目的,并关注患者的感受,耐心解释,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精神放松,主动配合治疗。
(2)饮食护理:治疗前后1小时进食,治疗前告知患者不要吃的太饱,并嘱其排空大小便,以减低腹压,减轻灌肠后产生的便意。
(3)虽然中药灌肠剂量小,相对风险较小,但我们医务人员必须向患者说明必要的注意事项。
2.操作中的护理
(1)插管的护理:选择粗细合适的一次性导尿管,并用肥皂水或石蜡油润滑导尿管前端,以便减轻对肛周皮肤黏膜的损伤。
(2)灌肠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灌肠液的温度及流速是否适宜,如出现腹胀或有便意,可嘱患者深呼吸放松腹肌,并放慢进液速度,或暂停片刻,有报道从一侧臀部向肛门方向按压,可减轻患者的便意,如出现脉速、出冷汗、剧烈腹痛等,应立即停止灌肠,通知医生给予及时处理。
3.操作后的护理
灌肠结束后拔出一次性尿管,嘱患者放松,并尽量将中药保留2小时以上,以利于药物的吸收[4],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腹胀、腹痛等情况。
慢性结肠炎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对策
2 方 法
两组 均 随 访 半 年 , 疗 组 8例 复 发 , 照 组 2 治 对 6
例复发 , 治疗 组 复 发 率 明 显 低 于 对 照 组 ( P< O 0 ) 两 组 均 未 .5 。
慢 性 结 肠 炎 病 程 长 , 迁 延 不 愈 , 反 复 发 作 , 发 率 相 当 常 易 复
充 分 暴 露 出肛 门 。先 进 行 结 肠 透 析 机 的 清 洗 结 肠 程 序 , 们 使 我
用 的 结 肠 透 析 机 的 型 号 为 J 一3 8 s 0 D。 先 将 插 肛 器 蘸 少 许 液 状 石 蜡 , 缓 插 入 肛 内 , 可 能 深入 。 后 拔 出插 芯 , 肛 器 连 接 上 缓 尽 然 插 排污管 、 结肠 透 析 机 的 导 水 管 , 温 3 . ℃ , 力 2 P 水 80 压 0 k a~ 4 O k a 进 行 润 洗 结 肠 ; 粪 渣 较 多 , 先 冲 洗 结 肠 , 润 洗 , 到 P, 若 则 再 直 无 污 渣 排 出 。然 后 夹 紧 排 污 管 , 过 透 析 程 序 , 入 保 留灌 肠 程 跳 进 序 , 中 药 汁 完全 注 入 肛 内 , 止 灌 注 , 慢 拔 出插 肛器 , 卫 生 待 停 慢 用 纸 压 迫 肛 门片 刻 , 药 汁 保 留时 间 至 少 3 i 6 n 每 日 1 中 0 m n 0 mi ,
2 1 中 药 方 剂 生 大 黄 5 , 朴 2 , . 0g 厚 5g 当归 3 , 酱 草 4 0g 败 O
g, 芍 2 蒲 公 英 4 穿 山 甲 2 黄 芪 5 昆 布 2 , 赤 0g, O g, 5g, 0g, 5 g 用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难治病、多发病,多见于育病情迁延,反复发作的特点,单一抗炎治疗效果欠佳。
中药保留灌肠是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一大特色,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疗效确切。
用中药灌肠可使局部药物浓度提高,增加直接渗透作用,保持一定温度,使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循环,增加药液的吸收,从而加速炎症吸收,提高慢性盆腔炎的治愈率。
护理措施如下:1一般护理:保留灌肠前保持病房整洁、安静、室温适宜、关闭门窗并用屏风遮挡,注意保暖,预防受凉。
中药保留灌肠前嘱患者取侧卧位,臀部贴近床沿,垫高臀部约10厘米,身体尽量倾斜,以增加舒适感。
2疼痛的护理下腹部疼痛时知道患者分散注意力,可采取按摩放松等方法缓解疼痛,疼痛严重的患者嘱其卧床休息,注意观察疼痛的性质、程度,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药物缓解病人的不适。
3病情观察:灌肠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脉搏、呼吸、询问有无腹胀、腹痛等症状,如有便意,可适当降低灌肠桶的高度及灌肠速度,并嘱其患者深呼吸,要确保药液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以达到治疗目的。
如发现异常,则应立即暂停中药灌肠。
经期停止治疗并注意观察月经量。
4药液的剂量及温度:灌肠液不宜过多,每次以150毫升为宜,温度38--40度,温度过高会损伤肠粘膜,过低会使肠管收缩,影响药液吸收,病人在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时,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及耐受能力,合理的调好中药温度,已达到最佳疗效。
5肛管的深度及药液保留时间:肛管的插入深度以15--20厘米为宜,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要确保灌肠液在肠道内存留2小时以上,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并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变动体位,使药液充分吸收。
6心理护理:慢性盆腔炎的病人病程长,且反复发作,多数病人虽多方求治,但效果不佳,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导致心情烦躁,情绪低落,焦虑不安。
护士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要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工作,告知其互相配合的重要性,详细讲解灌肠治疗的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中药保留灌肠护理
中药保留灌肠护理保留灌肠是以少量液体(50~100毫升)和药物混合,注入肛门较深部位(直肠或乙状结肠),保留10~15分钟以上。
此种方法适用于便秘病人以软化粪便。
对久治不愈的慢性腹泻病人,也可采用保留灌肠方法,减少药物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等,促进结肠粘膜炎症消散、收敛、康复。
对高热、惊厥、抽搐或躁动病人,灌入冰盐水或镇静药(常用水合氯醛),可以降温、镇静。
护士耐心细致地向病人讲明中药保留灌肠的目的、过程、效果及要求,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病人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密切配合。
用物准备及操作方法如下:(1)热水袋1个,250ml无菌输液瓶1个,细肛管1根,常规灌肠用物一套。
(2)中药煎剂100~200ml,药温为39~41℃。
将药液倒入无菌输液瓶内,加1%奴夫卡因20ml;(3)用一次性输液管连接肛管,将莫菲氏滴管下端输液管盘成环状置于热水袋下保温(水温60~66℃)。
(4)治疗安排在病人晚间睡前进行,嘱病人排空二便并做好休息前的一切准备。
(5)按常规灌肠操作法,肛管插入深度为25~35cm,医。
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点滴法灌肠,速度30滴/min,以病人感觉下腹温暖、舒适、无便意为宜,灌肠完毕即休息。
改进中药保留灌肠方法做好病人心理护理药液制备与液量药液是根据医嘱。
100例病人方药主要是银花、地丁、天癸、蒲公英、甘草煎成水剂,经纱布滤过备用,一次灌入液量以100~200ml为宜。
具体方法1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灌入方法。
其中50例按照传统法进行保留灌肠,另外50例按照改进法进行保留灌肠。
传统法是根据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
两组患者在接受保留灌肠的同时常规服用甲氰咪呱。
1.3.1做好灌肠前病人心理护理护士耐心细致地向病人讲明中药保留灌肠的目的、过程、效果及要求,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病人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密切配合。
1.3.2用物准备及操作方法(1)热水袋1个,250ml无菌输液瓶1个,细肛管1根,常规灌肠用物一套。
中医八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八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目录1、中药保留灌肠2、拔火罐3、穴位按摩法4、艾条灸法5、毫针法6、中药换药7、中药熏洗8、穴位注射一、中药保留灌肠1、目的将中药汤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用物准备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内备:一次性灌肠袋、血管钳、棉签、石蜡油、纱布、水温计、卫生纸、手套。
治疗盘外备:弯盘、中药汤剂、一次性治疗巾、小垫枕、快速手消毒液。
必要时备围屏、输液架。
治疗车下层: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
3、操作流程评估――↓ ――准备↓取体位――↓铺巾、垫小枕↓ 灌肠―― ↓ ――整理↓记录4、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排便情况。
2)向患者解释灌肠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2)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保证灌肠溶液的温度适宜。
2)携物品至患者旁,根据病变部位取合适体位,遮挡。
3)按照要求插入肛管,固定肛管,使灌肠溶液缓慢流入并观察患者反应。
4)待溶液将要灌完时,夹紧肛管,拔管。
5)灌肠完毕,嘱患者平卧,保留一小时后排便并观察大便性状。
(3)指导患者:1)灌肠过程中,患者有便意,指导患者做深呼吸,适当调低灌肠筒的高度,减慢流速。
2)指导患者如有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立即平卧,避免意外的发生。
中药保留灌肠操作考核标准二、拔火罐(坐罐)1、目的调节机体功能起到温经通络,驱湿逐寒,行气活血,止痛消肿,拔毒去腐的效果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2、用物准备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内备:火罐、95%酒精棉球、直血管钳、火柴、弯盘、小口玻璃瓶、纱布两块、快速手消毒液。
必要时备:围屏、毛毯。
治疗车下层: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 3、操作流程↓↓↓ ——拔罐↓起罐 ↓ ——整理↓ 4、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 1)了解患者的病情。
2)向患者解释拔罐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2)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查对,做好准备,根据患者的病情取穴,根据拔罐的部位取舒适体位,松解衣着、保暖,暴露坐罐的部位,清洁局部皮肤,遮挡。
中药灌肠
中药灌肠什么是中药保留灌肠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常见手段之一,此疗法是将中药汤剂灌注到人体结肠腔内,并利用结肠自身潜在的吸收和排泄功能,清除结肠内和肠黏膜上的有害代谢产物和毒素,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更利用肠壁的半透膜的渗透性被迅速吸收,而引起全身的治疗作用,特别对临近的器官,如盆腔、腹腔等作用更为显著,可以用于治疗如盆腔炎、盆腔积液、前列腺炎、结肠炎、痢疾、便秘等。
中药灌肠的操作前准备:1、做好灌肠前病人心理护理:护士耐心细致地向病人讲明中药保留灌肠的目的、过程、效果及要求,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病人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密切配合。
灌肠前要排空大、小便,以减轻腹压及清洁肠道。
2、药液制备与液量:药液是根据医嘱。
一般一剂中药浓煎100ml-200ml为宜,药液温度以39℃~41℃为宜;石腊油或润滑油少许。
热水袋1个,250ml无菌输液瓶1个,细肛管1根,常规灌肠用物一套。
3、中药灌肠操作方法:每晚睡前,排空大、小便后。
床上最好铺个单子,以防药水流到床上。
灌肠器的开关关上,将适宜温度的药水装入药袋,将肛管连接好输灌肠器,打开开关。
排尽气体(见药水流出来),再关闭开关。
取侧卧位,使臀部移近床沿,末端涂上少量润滑油,缓慢的从肛门插入直肠10~15 cm,打开开关,(可调节流量)将药液缓慢滴入。
药液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cm,待灌完后,尽量卧床休息。
第二天早上上厕所药物吸收的更好。
灌肠后,最好配合热敷,增加腹部的温度,使药物更快的被吸收缓解不适感。
中药灌肠分三类大量不保留灌肠目的:解除便秘;降温;为某些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稀释并清楚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一、操作前准备(1)评估病人的病情、合作程度、肛周情况。
(2)根据医嘱准备灌肠溶液及用物:灌肠溶液为0.1~0.2%肥皂水、生理盐水。
液体亮为成人500~1000ml,小儿200~500ml。
温度以39~41℃为宜,降温时用28~32℃,中暑病人用4℃生理盐水。
中药灌肠护理操作方法有哪些
中药灌肠护理操作方法有哪些
中药灌肠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护理方法,用于清理肠道、促进排毒和调节肠胃功能。
其操作方法有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准备好清洁的中药灌肠器、温水、中药汁液。
中药汁液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中药,常用的有芦荟汁、苦参汁等。
2. 清洗:将灌肠器用温水清洗干净,并确保没有残留物质。
3. 灌注中药汁液:在灌肠器中加入适量的中药汁液,注意汁液的温度要适宜,一般为37-38。
4. 准备好就位: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侧卧位,垫上一块干净的毛巾以保证舒适度。
5. 润滑:分别涂抹肛门及灌肠器口部,以减少灌肠过程中的不适感。
6. 灌肠器插入:将灌肠器缓慢插入肛门,插入深度一般为5-10厘米。
插入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损伤肠粘膜。
7. 慢速灌注:将灌肠器中的中药汁液缓慢注入肠道。
注意不要过急过多,以免引起肠道不适。
8. 维持姿势:灌注完成后,患者保持仰卧位或左侧侧卧位,肛门轻揉以促进灌肠液的混合和吸收。
9. 保持一定时间:患者在保持姿势的同时,尽量保持一定的时间以使灌肠液充分吸收,一般为15-30分钟。
10. 排空:排空肠道,将灌肠液排出,可以依靠患者自主排便,或者使用软便剂帮助排便。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中药灌肠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确保操作安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中药灌肠的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准备工作1. 环境要求:选择安静、清洁、通风良好的房间进行操作。
2. 物品准备:中药煎剂、灌肠器(包括灌肠筒、灌肠管、连接管、注射器等)、润滑剂、手套、口罩、治疗巾、便盆等。
3. 患者准备:患者应排空大小便,取左侧卧位,放松腹部肌肉。
二、操作步骤1. 灌肠筒内加入适量中药煎剂,调整温度至37-40℃,确保患者舒适。
2. 戴手套、口罩,将灌肠器连接好,确保连接紧密。
3. 将润滑剂涂抹在灌肠管前端,润滑后插入肛门,插入深度约10-15cm。
4. 打开灌肠器开关,缓慢将中药煎剂灌入直肠,速度不宜过快,以免患者不适。
5. 灌肠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
6. 灌肠结束后,将灌肠管拔出,嘱患者保持左侧卧位,静卧30-60分钟。
7. 观察患者排便情况,若排便困难,可适当按摩腹部。
8. 操作结束后,清理灌肠器、便盆等物品,并进行消毒处理。
三、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灌肠筒、灌肠管等物品的清洁,防止感染。
2. 根据患者病情,调整中药煎剂的剂量和浓度。
3. 灌肠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
4. 患者灌肠后,应多饮水,促进药物吸收。
5. 灌肠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6. 操作者应熟练掌握中药灌肠技术,确保操作安全、有效。
7. 患者灌肠后,如有腹泻、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8. 灌肠操作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遵循医嘱。
通过以上操作规程,中药灌肠可以充分发挥其独特的疗效,为患者带来健康。
第2篇一、准备工作1. 准备中药煎煮器具,如砂锅、煎药壶等。
2. 准备灌肠器具,包括灌肠筒、肛管、橡皮管、注射器等。
3. 准备一次性手套、消毒棉签、酒精、消毒液等。
4. 准备便盆、卫生纸、毛巾等。
二、中药煎煮1. 根据医嘱,称取所需中药,放入煎药壶或砂锅中。
2. 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30分钟。
3. 用小火煎煮,待药液煎至规定浓度(一般煎至100-200毫升)。
盆腔宁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盆腔宁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盆腔宁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
方法将6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盆腔宁中药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和70.00%。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盆腔宁中药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
【关键词】中药;灌肠;慢性盆腔炎;护理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临床以下腹疼痛,肛门、腰骶坠胀,白带异常,月经不调等表现为特点[1]。
往往经久不愈,反复发作。
可导致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等,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给其生活和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
2008年10月—2010年6月,我院妇科门诊对6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自制中药盆腔宁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5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30例,年龄22~51岁,平均年龄(34.91±7.23)岁;病程3~100个月,治疗组35例,年龄20~51岁,平均年龄(37.91±7.91)岁,病程6~120个月,平均病程(41.31±25.66)个月,6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下腹部坠胀、疼痛不适、腰骶部酸痛,劳累及行经时加重。
查体:下腹有深压痛,反跳痛不明显。
妇科检查:子宫常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或片状增厚、压痛,有时可扪及包块,宫骶韧带常增粗、变硬,有触痛。
两组年龄、病程、病情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注射液0.4g,头孢呋辛2g,加入生理盐水250ml,每天分两次静滴,10天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
1.2.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每晚加用自制用中药盆腔宁汤保留灌肠。
中药保留灌肠的操作方法
中药保留灌肠的操作方法中药保留灌肠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常用于清洁肠道、排毒、改善肠道功能和调节身体健康等目的。
下面是中药保留灌肠的一般操作方法:材料准备:1. 中药粉剂:根据个人需要选择适合的中药粉剂,并确保它是经过中药师配方的。
2. 保留灌肠袋:从药店购买一只专用于保留灌肠的袋子,并确保其清洁无菌。
3. 温水:用温水来调配中药粉剂。
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 用温水清洗保留灌肠袋,确保其清洁无菌。
可以使用温和的肥皂或洁净剂。
- 将中药粉剂按照中药师的建议量取出。
2. 加药:- 把中药粉剂倒入保留灌肠袋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温水。
按照中药师的指示,店内中药粉剂和水的比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 用手轻轻搅拌保留灌肠袋,使中药粉剂和温水充分混合。
3. 就位:- 躺在一个平坦而且容易清洁的表面上,比如浴缸或者铺有坚固防水的床单的地板。
4. 插入保留灌肠袋:- 把保留灌肠袋贴近肛门,缓慢地将其插入直肠。
可以使用一些润滑剂来减少不适感。
5. 中药阶段:- 温缓地同时注入中药粉剂和温水。
如果有任何不适感,应该停止灌肠过程,并通过与中药师沟通解决问题。
- 中药粉剂的量根据需要和个人体能来确定,并可在中药师的指导下逐渐增加。
6. 保持时间:- 中药灌肠结束后,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使中药在肠道内起作用。
一般来说,至少保持20分钟,以便中药被充分吸收。
7. 排泄:- 等待一段时间,使保留灌肠袋的液体排出体外。
可以到卫生间或合适的排泄容器进行排泄。
排泄后,将袋子从肛门中移出。
在进行中药保留灌肠之前,一定要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指导,根据个人情况和需求进行操作。
同时,注意保持消毒和卫生,以避免感染。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疑问,请及时就医。
中药保留灌肠法操作常规及注意事项
中药保留灌肠法操作常规及注意事项关于《中药保留灌肠法操作常规及注意事项》,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于中药材保留灌肠法这类治疗办法有很多种多样叫法,有些人适用应用这类方法医治,可是有些人持抵制的心态,觉得这类治疗办法会毁坏病人孱弱的肠胃作用,可是不管大伙儿适用或是抵制,这类治疗办法全是有其存有的使用价值的,下边我们就一起看一下中药材保留灌肠法实际操作基本及常见问题。
一、中药材保留灌肠法中药材保留灌肠法是将中药汤剂自肛门口灌进,保存在十二指肠或乙状结肠内,根据肠粘膜洗手消毒,做到医治疾患之目地的一种方式.此方法适用慢性结肠炎、漫性肾功衰、带下病、慢性盆腔炎、盆腔包块、漫性痢疾等病症.二、提前准备仪表盘:衣着干净整洁,配戴工作牌,洗手消毒,佩戴口罩. 用物:医治盘,清洁灌肠筒或液体输送管,水温计,弯盘,肛管,沙布,石蜡油,棉球,止血带,防水夹,输液架,硫化橡胶单,医治巾或手帕纸,汤药,医治本.三、操作流程齐备用物,携至床旁,表明目地,获得相互配合,嘱患者排二便,挡住患者.灌肠液去渣,溫度适合.一般以三十九到四十摄氏为宜. 去孕妇左侧睡,松掉衣服裤子,将裤脱至大腿根部上二分之一处,析曲屈. 臀下要小枕垫高十厘米,垫上硫化橡胶单及医治巾或手帕纸,注意保暖. 取去渣中药罐液约二百ml,倒进清洁灌肠筒内. 将清洁灌肠筒挂在输液架上,携至病人床旁(液位离肛门口四十到五十公分。
弯盘放置臀缘,润化肛门口前端开发. 排气管,夹持水夹.右手分离屁股,左手持肛管插进.稍停一会儿固定不动. 松防水夹. 滴进润肠,调节滴数.了解患者对药水滴进的反映. 药液体完后,用止血钳夹持肛管慢慢拔出来,置弯盘里.分离出来肛管,用手帕纸轻轻地轻按肛门口. 嘱患者平躺一小时. 梳理床企业,清除用物. 洗手消毒. 纪录灌肠液量,滴进全过程、時间,患者反映并签字.四、中药材保留灌肠法的禁忌肛门口、十二指肠和乙状结肠等手术治疗或大便失禁的患者. 下消化道出血者、怀孕女性等。
改良式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的护理
改良式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的护理女性内生殖器及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
临床分急性和慢性盆腔炎两种。
表现为程度不同的持续下腹隐痛,腰酸伴有肛门坠胀感,白带量增多,色泽有时呈为脓性,有气味,常在月经前后及劳累时加重,如累及卵巢,输卵管可致继发性不孕,2008~2010年我院对25例盆腔炎患者采用改良式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共25例,年龄23~47岁,病程长者2~5年,最短1个月。
治疗方法:①藥物组成[1]:蒲公英30g、败酱草30g、黄芪20g、红藤30g、苦参30g。
②煎法,用冷水600ml左右,将药物浸泡15分钟,煎煮2次,每次30分钟,将药汁浓缩至100ml,保留灌肠每晚1次,连用10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再进行下1个疗程。
③治疗依据,改良式保留灌肠,药物通过直肠黏膜吸收后,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改善组织营养,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了炎症渗出,同时不断转换体位,增加了药物与肠黏膜的接触,延长了药物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有利于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和促进炎症可吸收,故能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
灌肠的操作方法:取中药煎剂100ml作为保留灌肠液,温度39℃,灌肠前嘱患者排空大便,患者采取头低臀高左侧卧位(摇低床头10cm,抬高臀部20~25cm),肛管插入20~22cm,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20分钟内将药液缓慢灌完,10分钟后改变体位(左侧-俯卧-右侧-仰卧位)各种体位保持5分钟以上,尽量使药液保留24小时。
灌肠注意事项:灌肠过程中,药液温度要适宜,过高会损伤肠黏膜,影响药物在肠内吸收,达不到治疗的目的;温度过低则使肠管收缩,腹疼加重。
同样不利于药物吸收。
肛管必须灭菌后做到一人一管,避免交叉感染。
灌肠高度适宜,过高压力过大,病人容易产生便感,药物达不到保留的目的,如有便感,嘱患者作张口呼吸并注意分散注意力,减轻腹压,有利于药物的保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保留灌肠护理常规
1.遵医嘱实施中药保留灌肠;
2.护理评估
1肛周皮肤有无红肿、破溃;
2有无史;
3操作前应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时的卧位和肛管插入的深度;
4近期有无实施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有无大便失禁;
3.操作时注意保暖及保护患者隐私;
4.操作前嘱患者大便,必要时遵先行清洁灌肠;
5.药液温度应保持在39~41℃,过低可使肠蠕动加强,腹痛加剧;过高则引起肠粘膜烫伤或肠管扩张,产生强烈便意,致使药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少;
6.抬高臀部10cm,肛管插入肛门10~15cm;采用直肠滴注法时,药液液面距肛门约30~40cm,滴速60~80滴/分钟,每次灌注量不超过200ml;
7.在晚间睡前灌肠,灌肠后不再下床活动;药液灌注完毕后,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并尽量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以提高疗效;
8.中药保留灌肠后,患者大便次数增加,需注意对肛周皮肤的观察及保护,必要时可局部涂抹油剂或膏剂;
9.操作过程中询问患者的感受,并嘱患者深呼吸,可减轻便意,延长药液的保留时间;如有不
适应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做好相应处理;
10.操作完毕后,记录灌肠时间、保留时间及患者排便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