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进一步规范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与成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1148例, 其中男488例, 女660例, 年龄1-70岁, 体重10-65kg。

结果:1135例患者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手术,并送回病房继续抗凝、抗感染等治疗并采取相应的观察护理后,行心脏彩超检查均显示无残留分流,心脏听诊无杂音,手术成功率98.9%。

患者均康复出院,出院后随访1~6个月,封堵器位置固定,无移位或破损。

结论:充分的术前护理,正确的术中配合,密切的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详细的出院指导,是预防、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安全、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02-02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及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无创、少创、微创等介入手段已成为当今国内外衡量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水平的
标志之一。

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成功率高、死亡率低、住院时间短以及术后不留疤痕等特点,且效果可与手术媲美,达到根治目的。

我院2005年2月~2011年6月共开展了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1148例,治疗成功1135例,手术成功率98.9%,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措施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48例, 男488例, 女660例, 年龄1-70岁, 体重10-65kg。

所有病例均经过临床体检、心电图、x线胸片和心脏彩超检查确诊。

其中动脉导管未闭149例、房间隔缺损310例、室间隔缺损533例, 肺动脉瓣狭窄91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11例,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瓣狭窄25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0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7例,法洛氏四联症合并侧支2例
1.2 方法:患者均在局麻或全麻下完成操作,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 在x线和超声波的引导下, 将不同的封堵器, 通过导管送达异常通道部位, 穿刺部位压迫止血,用弹力绷带8字形加压包扎后送回病房观察。

1.3 结果:1148例患者中1135例均一次封堵成功,术后第三天再次行心脏彩超检查均显示无残留分流, 心脏听诊无杂音, 手术成功率98.9%。

本组患者平均住院日5天, 术后随诊观察未发生封堵器移位和再通。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介人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患者及家属对新的治疗方法往往顾虑、疑惑,对手术成功率表示怀疑,对术前的各种检查不理解,因此责任护士应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介入手
术的方法、优点、安全性、可靠性、疗效和可能出现的反应, 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手术各阶段的护理配合要点,增强对封堵治疗的信心,避免因心理紧张、焦虑、对护理方法一无所知而导致的配合不佳,甚至并发症发生[1]。

2.1.2 术前准备:介入治疗前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完善各项检查,与医生一起评估心血管功能状况,了解病情及封堵方案,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同时制定出对应的护理措施。

了解药物过敏史,做青霉素、碘过敏试验。

进行双侧腹股沟区备皮,一般术前不做股动脉、股静脉穿剌,以免损伤血管或形成血肿,影响经皮穿刺的成功率,必要时准备同型血。

禁食禁饮6~8小时,儿童患者术前半小时肌肉注射术前用药,麻醉诱导前保持胃排空,减少呕吐物误吸
的危险,确保麻醉安全。

准备好各种导管器械。

备齐各种抢救药品及器材保证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2.2 术中护理:患者入导管室时做好查对,检查术前医嘱执行情况,常规准备术中用药、手术器材、备好抢救药品及心电监护仪、除颤仪、临时起搏器、麻醉呼吸机、简易人工呼吸器。

协助患者平卧导管床上,用约束带约束四肢尽量使患者舒适。

心电监护仪的电极贴及导联线避开胸腹部,以免影响透视结果。

做好测压准备,与医生密切配合,熟悉操作过程,及时准确为术者提供器材。

操作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术中因导管刺激可引起一过性的心律失常发生, 特别是室性心律失常[2,3]。

基础麻醉的患儿应注意观察呼吸、
面色、麻醉程度,肩部垫高,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窒息。

2.3 术后护理
2.3.1 心电监护:术后常见各种心律失常大多由封堵器脱落、封堵器对心肌局部刺激、室间隔房室传导组织的水肿和封堵器选择过大对局部组织的挤压产生水肿影响传导束所致[4]。

因此,术后护士要密切观察,加强心电监护至少24小时,听诊心脏有无杂音,并结合患者主诉,正确判断有无病情变化。

2.3.2 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或血肿,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穿刺肢体皮肤颜色、温度。

特别儿童血管细, 手术大多使用较粗的鞘管,穿刺点不易压迫易渗血,加之术中肝素化,术后为防止形成血栓,需肝素抗凝,容易引起穿刺口出血和血肿。

2.4 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
2.4.1 封堵器脱落:封堵器脱落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限制介入治疗的重要因素[5,6]。

常见于asd封堵术,其次是vsd封堵术,少见于pda封堵术。

常为封堵器选择过小、病变解剖部位特殊、操作不当所致。

故要严格掌握操作常规, 选择适当的封堵器, 并在植入过程中应用超声监视,确认其处于恰当的位置并大小合适后再释放,如尺寸不合适, 撤出更换。

术后应嘱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咳嗽及哭闹,注意观察有无胸闷、呼吸困难等。

3个月后血管内皮细胞完全覆盖封堵器,这时运动不受限制。

一但发生脱落,可用介入技术取出,亦可经开胸手术取出同时行直视修补。

本组例患者均未发生封堵器
脱落。

2.4.2 血栓和溶血:asd患者易发生栓塞,因左右心房压力低,
血流缓慢,封堵器周围内皮细胞未完全覆盖之前极易导致血栓形成;房间隔缺损患者常合并房性心律失常, 血液粘滞性高, 加之心房
内有一异物,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后栓子脱落。

因此术中操作要谨慎,掌握好肝素用量,防止气体栓塞和血栓。

术后要遵医嘱给予肠溶阿斯匹林口服。

告知患者及家属抗凝治疗的重要性。

pda、vsd患者常出现溶血。

pda溶血是残余分流所致, pda应尽量封堵完全, 避免产生喷射性残余分流, 术后有残余分流者应严密观察尿量及其颜色,并查尿常规。

vsd溶血是个别植入封堵器后,会因高速血流穿过金属网眼时发生红细胞机械破坏。

避免不适当的抗凝治疗,使封堵器及时形成血栓是减少溶血发生的关键。

溶血轻者可保守治疗,贫血严重应酌情输血,重者用异物钳取出封堵器,上述方法无效需外科手术。

2.4.3 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asd、vsd患者易发生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时要及时调整封堵器位置,避免封堵器过大造
成传导障碍。

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及心律变化情况,若发生心律失常,应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和激素治疗。

2.4.4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 为预防感染严格注意无菌操作,保持病室环境清洁,按时通风换气,紫外线消毒。

术后按医嘱使用抗生素3~5天,术后注意监测体温的变化。

2.5 出院指导:保持情绪稳定,注意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过劳,按医嘱出院后1、3、6月定期来院复查,尤其应复查心脏彩超。

坚持按时服药(我院一般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25~
100mg/d,服用1~6个月)。

用药期间定时监测血小板、肝功能及出凝血时间,指导患者用软毛刷刷牙,观察皮肤粘膜有无瘀斑及出血倾向,发现异常及时来院就诊。

对无自理能力的患儿,要向家属讲明按时服药的重要性,使家长协助患儿按时服药,以免发生不应有的并发症。

术后6个月内接受牙科和外科手术时,应向医生说明服用何类抗凝药物及已服用的总时间及剂量。

3 结果
通过对例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本组无一例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术前与患者有效的沟通、术中医护密切配合、术后精心的护理也是保证手术成功、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杨省利,蔚虎文,惠昭岚,等.房间隔缺损伞堵术的配合与监护[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191- 193
[2] merle c. nursing considerations of the neonate with con genital heartd isease [j]. clin perinatol, 2001,28(1):223
[3] holzer r, hijazi zm. interventional approach to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j]. curr opin cardiol, 2004,19(2):84-90
[4] 胡海波,蒋世良,徐仲英,等.应用新型amplatzer 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初步研究[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3):237-240
[5] 蒋世良,黄连军,徐仲英,等.采用amplatzer 封堵器介入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并发症防治[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
志,2004,12( 6) :323-325
[6] 蒋世良,黄连军,徐仲英,等.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分析及其防治[j].中国循环杂志,2001,16(增刊):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