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嬗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嬗变

摘要:自199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小学德育课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对新课程改革中的小学德育课嬗变的特点进行梳理,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小学德育课改革的演变轨迹。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德育课;嬗变

自199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小学德育课无论是在新课程标准的制订、新教材的编排与使用上,还是在小学德育课的教学上,都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为了更清晰地把握小学德育课的演变轨迹,笔者对小学德育课的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以及小学德育课的教学等三个方面的变化进行了梳理,以期发现其中的新变化。

一、小学德育课程标准的演变

1、关于小学德育课的指导思想

从新课程改革前的教学大纲来看,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指导思想上大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强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一指导思想的立足点是着眼于德育的社会性价值,强调德育的外在功能,从而导致德育的政治化、成人化,道德理想化色彩浓厚,而相对忽视德育的本体功能,忽视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因而,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学校德育,主要是以道德知识传授、灌输与学习为主要特征。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后,小学德育回归生活和人性化倾向,构成了学校德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如“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教育是为终身教育奠基;强调品德的培养回归生活,课程的设计立足于儿童的生活世界,从儿童生活出发,而不是从规范出发;强调儿童是道德的主体,应把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与尊重儿童结合起来,提倡儿童在教师的价值引导下自主建构自己的道德;强调德育的综合性,即把行为习惯、知识技能的培养与态度、情感的培养结合起来,把社会生活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把德育同其他教育活动结合起来。

2、关于小学德育课的性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一种分科课程。分科课程人为割裂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不仅使学生对世界、社会和自身认识变得片面、不完整,而且使课程出现交叉与重复,增加了教学负担,降低了教学效率。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课程改革的任务是实现课程综合化。小学思想品德课程适应这一形势,将品德课与生活课综合为“品德与生活”,将品德课与社会课综合为“品德与社会”,体现出综合课程的性质。

3、关于小学德育课的目标

在目标要求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的小学德育课教学大纲,虽然强调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但在目标层次结构上主要侧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强调道德知识和规范的掌握,而对学生品德能力、道德情感和态度的培养则重视不足。而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设计上显然有较大进步,它不仅对学生的认知提出要求,而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情感价值都提出了要求。

4、关于小学德育课的内容

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历次的教学大纲来看,小学德育课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劳动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这些教育内容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德育的主要内容,它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许多内容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等依然是我国德育的主旋律。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德育内容在选择上,更多是以社会价值取向为主,是为德育社会功能的实现服务的,而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实际和儿童生活实际考虑较少。而新课程标准在内容设计上则从儿童的生活情境出发,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以儿童生活为轴心来选择内容。如“品德与生活”课程内容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5、关于小学德育课的实施

在评价功能与方法上,基础课程教育改革前的小学德育课主要以结果性评价为主。而新课程标准在评价的功能与方法上,呈现出新的特点,即注重对儿童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发展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注重评价主体、角度和尺度的多样化;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性。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不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多样性的、开放性的,其内容涉及学校课程以外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文化。

概括而言,新课程改革中的小学德育课具有如下新的发展趋势:一是,日益注重个体发展的需要,将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个体发展的需要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二是小学德育德课趋向于综合化;三是德育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越来越贴近;四是课程内容更具有开放性、弹性和选择性;五是教材呈现方式更加生动、丰富。

二、小学德育课教材的变化

1、教材内容的变化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根据1999年以前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有伟人化、名人化、男性化倾向,向学生传授的主要是正面人物的形象,这类内容几乎占教材内容的80%左右,在人物年龄构成上有成人化倾向,在教

材内容编排的人物对象分布上,成人对象的题材所占比重较大;而根据2002年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在性别比例上基本相当,在年龄结构上,以儿童为主,人物正反形象各有一定比例,教材内容以儿童生活为中心,儿童题材约占85%左右。

2、教材编写体例与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

通过对具体内容的分析,笔者发现,以1999年以前的课程标准为指针编写的教材在编写体例上基本上是围绕“看(与主题相关的故事)——说(说一说、议一议)——做(做与主题相关的作业)”的方式展开的,在内容呈现方式上,主要是大篇幅文字穿插部分图片,配以一些问题。总体而言,教材虽是以主题为线索,但提供的信息多是固定的、现成的,即便是讨论也是试图把学生引向现成的结论,留给学生的空间不大,教材内容对阅读对象的学生来说体现的是一种“他一我”的关系,如“他想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而以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主要是以“情景讨论——体验感受——留白”的体例编写的,呈现方式也较为多样,如情景设置、问题讨论、美文欣赏、留白等,教材提供的信息量大,留给学生思考和发展的空间、选择的余地也较大,而且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内容只是一种对话的文本,内容与学生是一种“你一我”关系,如“你认为怎么样”、“你的感受是怎样”,感觉较为亲切、自然。

3、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变化

一是,新课程改革中的小学德育教材编写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的是主体性德育、生活化德育理论;二是,教材内容注重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性人格,注重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诸多方面的内在统一;三是,在教材的功能上,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小学德育教材视教材不仅仅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更是与儿童交流、对话的文本,是儿童成长的“记录袋”;四是,教材所蕴涵的学习方式倾向于师生互动,教师重在引导与指导,教材充分体现儿童的天性与品德形成规律,安排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体验与探究。

三、小学德育课教学的变化

1、德育课教学中教师观的演变

传统德育中,教师是固定道德规范、准则的传授者,在课堂上,教师处于绝对中心地位,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力和角色威望,而且教师是学生道德的评判者,学生对教师具有较大的依赖性。但随着市场经济对人的主体性的尊重,人的自主意识被唤醒,个体的需要与价值追求得到激发和满足。与价值观念变迁的新趋势相一致,德育理论也不断更新,德育指导思想不断向人性化转变,主体性德育理论得到确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绝对权威受到了挑战,教师由德育知识的绝对拥有者、道德的评判者逐渐向引导者、指导者甚至是合作者转变。

2、德育课教学中学生观的演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