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固体剂-2(胶囊剂、滴丸和膜剂)

合集下载

药剂学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和膜剂

药剂学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和膜剂

二、膜剂
膜剂(films)系指药物溶解或均匀分散于 成膜材料中加工成的薄膜制剂。
膜剂可供口服 、口含、舌下给药,也可用 于眼结膜囊内或阴道内;外用可作皮肤或 粘膜创伤、烧伤或炎症表面的覆盖。
膜剂分为单层膜、多层膜(复合)与夹心 膜等。
厚度一般为0.1~0.2μm,面积为1cm2的可 供口服,0.5cm2的供眼用。
特点:①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劳动保护, 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②工艺条件易于控制, 质量稳定,剂量准确,受热时间短,易氧化及 具挥发性的药物溶于基质后,可增加其稳定性; ③基质容纳液态药物的量大,故可使液态药物 固形化;④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 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⑤发展了耳、 眼科用药的新剂型。
膜剂的特点
优点: (1)工艺简单,生产中没有粉末飞扬;
(2)成膜材料较其他剂型用量小; (3)含量准确; (4)稳定性好; (5)吸收快; (6)体积小、质量轻,应用、携带及
运输方便。
缺点:
载药量小,只适合于小剂量的药物,而 且其重量差异不易控制,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明胶、虫胶、阿拉伯胶、琼脂、淀粉、
糊精
特点:可降解或溶解,但成膜、脱模性 能较差,常与其他材料合用。
(2)合成高分子材料:
聚乙烯醇类化合物;屏息酸类共聚物; 纤维素衍生物类
特点:成膜性能优良,成膜后的强度与 柔韧性均较好。
膜剂的制备工艺
2. 制备方法 匀浆制膜法 热塑制膜法 复合制膜法 (一般用于缓释膜的制备)
(二)常用基质
滴丸剂所用的基质一般具备类似凝胶的不 等温溶胶与凝胶的互变性,分为两大类:
1. 水溶性基质 常用的有PEG类,如 PEG6000、 PEG4000,肥皂类,硬脂酸钠 及甘油明胶等。

《药剂学》第五章固体制剂-2练习题及答案

《药剂学》第五章固体制剂-2练习题及答案

《药剂学》第五章固体制剂-2练习题及答案第五章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和膜剂)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1.最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是()A.药物的水溶液B.有不良嗅味的药物C.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D.风化性药物E.吸湿性强的药物2.关于硬胶囊剂的特点错误的是()A.能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B.适合油性液体药物C.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D.可延缓药物的释放E.可口服也可直肠给药3.硬胶囊剂制备错误的是()A.若纯药物粉碎至适宜粒度能满足填充要求,可直接填充B.药物的流动性较差,可加入硬脂酸镁、滑石粉改善之C.药物可制成颗粒后进行填充D.可用滴制法与压制法制备E.应根据规定剂量所占的容积选择最小的空胶囊4.关于软胶囊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多是软质囊材包裹液态物料B.所包裹的液态物料为药物的水溶液或混悬液C.液态物料的pH在7.5以上为宜D.液态物料的pH在2.5以下为宜E.固体物料不能制成软胶囊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滴制法制成的球形制剂均称滴丸B.用双层喷头的滴丸机制成的球形制剂称滴丸C.用压制法制成的滴丸有球形与其它形状的D.滴丸可内服,也可外用E.滴丸属速效剂型,不能发挥长效作用6.下列滴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常用的基质有水溶性与脂溶性两大类B.使用水溶性基质时,应采用亲脂性的冷凝液C.为提高生物利用度,应选用亲脂性基质D.为控制滴丸的释药速度,可将其包衣E.普通滴丸的溶散时限是30min7.软胶囊的检查项目中错误的是()A.水分 B.装量差异 C.崩解度 D.溶出度 E.卫生学8.制备肠溶胶囊时,用甲醛处理的目的是()A.杀灭微生物B.增强囊材的弹性C.增加囊材的渗透性D.改变囊材的溶解性E.增加囊材的稳定性9.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药物与成膜材料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称膜剂B.制备膜剂时要将药物与成膜材料用挥发性有机溶剂溶解C.EVA常用于复合膜的外膜D.膜剂分单层膜和多层膜E.外用膜剂用于局部治疗10.下列关于软胶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软胶囊的囊壳由明胶、增塑剂、水三者组成B.软胶囊的组成比例为干明胶∶干增塑剂∶水=1∶0.4~0.6∶1C.软胶囊常用甘油、山梨醇或二者的混合物作为增塑剂D.软胶囊具有可塑性和弹性,所以增塑剂用量高较好E.软胶囊常用滴制法和压制法制备11.下列不属于胶囊剂的质量要求的是()A.外观B.水分含量C.装量差异D.崩解度和溶出度E.均匀度12.药典中规定滴丸的溶散时限是()A.普通滴丸在10min内全部溶散,包衣滴丸在1h内全部溶散B.普通滴丸在30min内全部溶散,包衣滴丸在1h内全部溶散C.普通滴丸在30min内全部溶散,包衣滴丸在30min内全部溶散D.普通滴丸在10min内全部溶散,包衣滴丸在30min内全部溶散E.普通滴丸在20min内全部溶散,包衣滴丸在30min 内全部溶散13.制备肠溶胶囊剂时,用甲醛处理的目的是()A.增加弹性 B.增加稳定性 C.增加渗透性 D.改变其溶解性能 E.杀灭微生物14.关于膜剂和涂膜剂的表述正确的是()A.膜剂仅可用于皮肤和粘膜伤口的覆盖B.常用的成膜材料都是天然高分子物质C.匀浆流延制膜法是将药物溶解在成膜材料中,涂成宽厚一致的涂膜,烘干而成,不必分剂量D.涂膜剂系指将高分子成膜材料及药物溶解在挥发性有机溶剂中制成的可涂成膜的外用胶体溶液制剂E.涂膜剂系药物与成膜材料混合制成的单层或多层供口服使用的膜状制剂15.下列关于囊材的正确叙述是()A、硬、软囊壳的材料都是明胶、甘油、水以及其它的药用材料,其比例、制备方法相同B、硬、软囊壳的材料都是明胶、甘油、水以及其它的药用材料,其比例、制备方法不相同C、硬、软囊壳的材料都是明胶、甘油、水以及其它的药用材料,其比例相同,制备方法不同D、硬、软囊壳的材料都是明胶、甘油、水以及其它的药用材料,其比例不同,制备方法相同E、硬、软囊壳的材料不同,其比例、制备方法也不相同16.制备空胶囊时加入的甘油是()A、成型材料B、增塑剂C、胶冻剂D、溶剂E、保湿剂17.制备空胶囊时加入的明胶是()A、成型材料B、增塑剂C、增稠剂D、保湿剂E、遮光剂18.制备空胶囊时加入的琼脂是()A、成型材料B、增塑剂C、增稠剂D、遮光剂E、保湿剂19.空胶囊系由囊体和囊帽组成,其主要制备流程如下()A、溶胶→蘸胶(制胚)→拔壳→干燥→切割→整理B、溶胶→蘸胶(制胚)→干燥→拔壳→切割→整理C、溶胶→干燥→蘸胶(制胚)→拔壳→切割→整理D、溶胶→拔壳→干燥→蘸胶(制胚)→切割→整理E、溶胶→拔壳→切割→蘸胶(制胚)→干燥→整理20.一般情况下,制备软胶囊时,干明胶与干增塑剂的重量比是()A、1:0.3B、1:0.5C、1:0.7D、1:0.9 E、1:1.121.下列关于滴丸剂概念正确的叙述是()A、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B、系指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溶解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C、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混溶于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D、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溶剂中、收缩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E、系指固体药物与适当物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22.从滴丸剂组成、制法看,它具有如下的优缺点除()A、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劳动保护,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B、工艺条件不易控制C、基质容纳液态药物量大,故可使液态药物固化D、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E、发展了耳、眼科用药新剂型23.以水溶性基质制备滴丸时应选用下列哪一种冷凝液()A、水与醇的混合液B、液体石蜡C、乙醇与甘油的混合液D、液体石蜡与乙醇的混合液E、以上都不行二、配伍选择题【B型题】[1~5]A.硬胶囊剂B.软胶囊剂C.滴丸剂D.微丸E.颗粒剂1.用单层喷头的滴丸机制备()2.用具双层喷头的滴丸机制备()3.用旋转模压机制备()4.填充物料的制备→填充→封口()5.挤出滚圆制粒,控制粒子直径小于2.5mm()[6~10]A.肠溶胶囊剂B.硬胶囊剂C.软胶囊剂D.微丸E.滴丸剂6.将药物细粉或颗粒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7.将油性液体药物密封于球形或橄榄形的软质胶囊中()8.将囊材用甲醛处理后再填充药物制成的制剂()9.药物与基质熔化混匀后滴入冷凝液中而制成的制剂()10.药物与辅料制成的直径小于2.5mm球状实体()[11~14]A.PVPB.EVAC.stearyl aleohplD.siliconE.Vaseline11.二甲基硅油()12.聚乙烯醇()13.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4.十八醇()[15~19]膜剂的一般组成A.成膜材料 B.增塑剂 C.表面活性剂 D.填充剂 E.脱膜剂15.十二烷基硫酸钠()16.二氧化硅和淀粉()17.液体石蜡()18.PVA ()19.山梨醇()[20~21]A、脂质体B、微球C、滴丸D、软胶囊E、乳剂20.可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具有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21.可用滴制法制备、囊壁由明胶及增塑剂等组成()[22~25]A、PEG6000B、水C、液体石蜡D、硬脂酸E、石油醚22.制备水溶性滴丸时用的冷凝液()23.制备水不溶性滴丸时用的冷凝液()24.滴丸的水溶性基质()25.滴丸的非水溶性基质()三、多项选择题【X型题】1.关于胶囊剂的质量要求中正确的是()A.外观整洁,不得有粘结、变形、破裂现象B.硬胶囊需检查硬度C.硬胶囊与软胶囊均需检查重量差异D.硬胶囊与软胶囊均需做水分检查E.凡规定检查溶出度的不再检查崩解度2.制备肠溶胶囊的方法是()A.加甲醛处理囊材B.用Ⅱ号丙烯酸树脂溶液包衣C.用CAP溶液包衣D.用滑石粉包衣E.用PVP包衣3.不适合填充软胶囊的物料是()A.油类液体药物B.药物的油溶液C.药物的水溶液D.药物的乙醇溶液E.药物的PEG400混悬液4.影响滴制法制备软胶囊质量的因素是()A.药液的温度B.胶液的温度C.冷却液的温度D.喷头的大小E.滴制的速度5.可用作胶囊剂增塑剂的是()A.甘油B.山梨醇C.CMC-NaD.柠檬黄E.琼脂6.以PEG6000为基质制备滴丸时,冷凝液可选择()A.液体石蜡B.植物油C.二甲基硅油D.水E.不同浓度的乙醇7.保证滴丸圆整成形、丸重差异合格的制备要点是()A.选择适宜的基质B.滴制过程中控制好温度C.滴管的口径要合适D.冷凝液的溶解性与密度应符合要求E.滴制液的静液压应恒定8.膜剂的给药途径有()A.口服B.口含C.舌下D.皮肤E.眼用9.膜剂的优点是()A.含量准确B.可以控制药物的释放C.使用方便D.制备简单E.载药量高,适用于大剂量的药物10.膜剂的处方组分包括()A.成膜材料B.增塑剂C.色素D.脱膜剂E.表面活性剂11.12、增加胶囊壳的韧性与可塑性,常加入的增塑剂有()A.甘油B.山梨醇C.CMC-NaD.CMS-NaE.HPC12.滴丸剂中常用的水溶性基质有()A.PEG4000B.虫蜡C.硬脂酸钠D.甘油明胶E.十八醇13.滴丸剂中常用的脂溶性基质有()A.硬脂酸B.单硬脂酸甘油酯C.氢化植物油D.虫蜡E.山梨醇14.下列不适合制成胶囊的药物有()A.药物的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B.风化性药物C.吸湿性强的药物D.对光不稳定的药物E.对温度不稳定的药物15.保证滴丸圆整性、丸重差异合格的关键是()A.选择合适的基质B.确定合适的滴管内外口径C.滴制过程中保持温度恒定D.滴制液静液压恒定E.及时冷凝16.下列关于胶囊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掩盖不良嗅味B.可以抬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C.可以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D.液体药物固体化E.根据囊壳的差别可分为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和肠溶胶囊剂17.理想的成膜材料应具备一下条件()A.生理惰性、无毒、无刺激性B.性能稳定、不降低主药药效C.成膜、脱膜性能好D.用于口服、腔道、眼用膜剂的成膜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水溶性E.来源丰富、价廉18.下列关于PVA的叙述正确的是()A.PVA是由聚醋酸乙烯酯经醇解而成的结晶性高分子材料B.本品分子量大,水溶性好,水溶液黏度大,成膜性能好C.PVA 17-88中“17”表示聚合度为1700,“88”表示醇解度为88% D.PVA在体内无生理活性,有生物可降解性E.PVA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成膜材料19.胶囊剂具有如下哪些特点()A、能掩盖药物不良嗅味、提高稳定性B、可弥补其它固体剂型的不足C、可将药物水溶液密封于软胶囊中,提高生物利用度D、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E、生产自动化程度较片剂高、成本低20.一般空胶囊制备时常加入下列哪些物料()A、明胶B、增塑剂C、增稠剂D、防腐剂E、润滑剂21.下列关于软胶囊剂正确叙述是()A、软胶囊的囊壳是由明胶、增塑剂、水三者所构成的,明胶与增塑剂的比例对软胶囊剂的制备及质量有重要的影响B、软胶囊的囊壁具有可塑性与弹性C、对蛋白质性质无影响的药物和附加剂均可填充于软胶囊中D、可填充各种油类和液体药物、药物溶液、混悬液和固体物E、液体药物若含水5%或为水溶性、挥发性有机物制成软胶囊有益崩解和溶出22.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常用()A、滴制法B、熔融法C、压制法D、乳化法E、塑型法23.胶囊剂的质量要求有()A、外观B、水分C、装量差异D、硬度E、崩解度与溶出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三、多项选择题。

药剂学课件5第五章胶囊滴丸剂膜剂涂膜剂

药剂学课件5第五章胶囊滴丸剂膜剂涂膜剂

90 ?C
辅料
配制胶液
制胶片
压制软胶囊
旋转模压制法工艺流程:
溶胶→制胶片→压制→定型→干燥 ↑ 配料
例:胶液的配制 -流程
? 按处方量(明胶-甘油-水 = 3 :3 :1)量取水, 加入钛白粉(明胶量 1.0%)(色素)溶解后,与 甘油混合,加入明胶 浸渍2小时,在 70-80℃水浴 中加热至溶解, 60℃保温搅拌 ,密闭配胶罐,开 启真空泵 抽真空,约2小时至胶液气泡脱净,明胶 全部溶解为止,经 200目筛过滤后备用
高或液态的药固体化) (6)可制成缓释、控释、肠溶制剂 (7)便于识别(色、字)
第一章 散剂、颗粒剂和胶囊剂
不宜制成胶囊剂:
(1 )不适于装水液或稀醇液 (使囊壁溶解 ) (2 )不适于风化药 (使囊壁软化) (3 )不适于吸湿药 (使囊壁干燥变脆) , 措 施: 可混入少量惰性油。 (4 )不适于易溶药 (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 及小剂量刺激性药 (因在胃中溶解 ,局部浓度 过高而刺激胃粘膜 ) (5 )小儿及昏迷病人用药不宜制成胶囊剂。
–适合:水性:PEG、吐温-80、丙二醇、异丙醇等
油性:植物油、挥发油等
–不适合:
含水量超过 5%;O/W型;醛类成分; 含低分子量水溶性 /挥发性有机物:乙醇、丙酮
酸、胺、酯等
-pH值2.5~7.5 酸性-漏液(水解),碱性-变性
2.混悬液及乳浊液
–适合
?油类(油混悬液、W/O) ?非油类:PEG400、PEG600 助悬
微型胶囊(微利囊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将固体
药物微粒或液体药物微滴包裹成直径1~ 500微米的微小胶囊剂,简称微囊。微囊 可根据临床需要制成各种剂型。微型胶囊 剂具有增加药物的稳定性,降低毒副作用, 减少挥发性药物的挥发等特点,是中国研

第五章固体制2(胶囊剂滴丸和膜剂)

第五章固体制2(胶囊剂滴丸和膜剂)

第五章 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和膜剂)§1胶囊剂本节要点◆ 掌握胶囊剂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 熟悉胶囊剂的制备方法(软、硬胶囊)、质量检查与包装储存◆ 了解肠溶胶囊一、概述 (一)概念和特点1、胶囊剂:药物装于硬质空胶囊或具有弹性的软质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制剂。

构成上述空心硬质胶囊壳或弹性软质胶囊壳的材料(以下简称囊材)都是明胶、甘油、水以及其它的药用材料,但各成分的比例不尽相同,制备方法也不同。

2、特点: 增稳;掩味;生物利用度高;液体→固体化;定位释药;缓释3、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水溶液;易溶性药物、小剂量刺激性药物;易风化药物;吸湿性药物;(二)分类: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特殊用途的胶囊剂(肠溶胶囊剂、结肠靶向胶囊剂)二、胶囊剂的制备(一) 硬胶囊剂的制备1、空胶囊的制备:(1)空胶囊的组成=明胶+附加剂(增塑剂、琼脂、遮蔽剂、防腐剂、矫味剂)明胶分为A 型明胶、B 型明胶,类型对胶囊性质无明显影响,来源(骨明胶、猪皮明胶)影响大。

增塑剂:CMC-Na 、HPC 、油酸酰胺磺酸钠、山梨醇、甘油。

琼脂可增加胶液的胶冻力。

(2)空胶囊的制备工艺: A 、栓模法工艺:溶胶→蘸胶→干燥→拨壳→切割→整理; B 、 环境:10-25℃,RH35-45%,10000级。

(3)空胶囊的规格(000,00,0,1,2,3,4,5)和质量:外观、长度、厚度、无臭、含水量、脆碎度、溶化时限、炽灼残渣、微生物学检查2、填充物料的制备、填充和封口原料药物制备空心胶囊制备药物分装胶囊抛光 泡罩包装瓶装(1)物料的处理与填充:手工填充、机械填充(视频素材1)❖直接填充:纯药物粉满足硬胶囊剂的填充要求❖稀释剂、润滑剂等辅料(蔗糖、乳糖、微晶纤维素、改性淀粉、二氧化硅、硬脂酸镁、滑石粉、HPC)才能形成满足填充要求(流动性好)❖加入辅料制成颗粒后进行填充。

(2)胶囊规格的选择与套合、封口应根据药物的填充量选择空胶囊的规格,首先应按药物规定剂量所占容积来选择最小空胶囊,可以凭经验试装后决定,根据应装剂量计博该物料容积,以决定应选胶囊的号数。

胶囊剂滴丸和膜剂

胶囊剂滴丸和膜剂

(1)空胶囊的组成 空胶囊的质量与规格均有明确规定, 空胶囊共有8种规格,但常用的为0~5 (2)空胶囊制备工艺 号,随着号数由小到大,容积由大到小。 (3)空胶囊的规格与质量
2.填充物料的制备、填充与封口
(l)物料的处理与填充:胶囊剂填充方式可归为四种类型 (a)型是由螺旋钻压进物料; (b)型是用柱塞上下往复压进物料;
第五章
5固体制剂-2
(胶囊剂、滴丸和膜剂)
第一节
胶 囊因药物装在胶囊壳外界隔离 剂 ,
避开了水分、空气、光线的 胶囊剂中的药物是以粉末或 一、概 述 影响,对具不良嗅味、不稳定 颗粒状态时填装于囊壳中 ,不 含油量高的药物或液 的药物有一定的遮蔽、保护 可将药物按需要制成缓释颗粒 受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在 (-)胶囊剂的概念和特点 态药物无法丸剂、片 与稳定作用; 装人胶囊中 ,以达到缓释延效作 胃肠道中迅速分散、溶出和 剂等 ,但可制成软胶囊 胶囊剂(capsules) 系指将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质 用,康泰克胶囊即属此种类型 ; 吸收 ,一般情况其起效将高于 剂 , 将液态药物以个数 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 制成肠溶胶囊剂即可将药物定 丸剂、片剂等剂型 ; 计量 , 服药方便。 胶囊剂的特点: 位释放于小肠;亦可制成直肠给 1.掩盖药物的不良嗅昧、提高药物稳定性: 药或阴道给药胶囊剂,使定位在 这些腔道释药;对在结肠段吸收 2.在体内起效快 较好的蛋白类、多肽药物,可制 3.液态药物的固体剂型化 成结肠靶向胶囊剂。
4.延缓药物释放和定位释药:
具以下性质的药物一般不宜制成胶囊剂
1.填充的药物不能是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以
防囊壁溶化;
2.若填充易风干的药物,可使囊壁软化;
3.若填充易潮解的药物,可使囊壁脆裂; 4.胶囊壳体内溶化后,局部药量很大,因此易溶、 刺激性药物也不宜制成胶囊剂。

药剂学第五章固体制剂2

药剂学第五章固体制剂2

第十二章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和膜剂)习题部分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胶囊剂:2.滴丸剂:3.膜剂:二、判断题(正确的划A,错误的打B)1.胶囊剂可使液态药物的剂型固体化。

( )2.胶囊剂填充的药物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

( )3.胶囊剂中若填充易风化的药物,可使囊壁软化;若填充易潮解的药物,可使囊壁脆裂。

( )4.生产空胶囊的环境洁净度应达100 000级,温度10~25℃,相对湿度45%~55%。

( )5.软胶囊囊壁由明胶、甘油、水三者所组成。

( )6.软胶囊中的液态药物pH以2.5~7.5为宜,否则易使明胶水解或变性。

( )7.滴丸剂常用基质分为水溶性基质、脂溶性基质和乳剂性基质三大类。

( )8.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优点。

( )9.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聚乙二醇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 ) 10.膜剂制备可采用匀浆法、热熔法和复合制膜法。

( )11.胶囊剂能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提高药物稳定性。

( )12.含油量高的药物或液态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

( )13.由于胶囊壳主要含水性明胶,因此,填充的药物不能是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

( ) 14.生产空胶囊的环境洁净度应达10 000级,温度l0~25%,相对湿度35%~45%。

( )15.硬质胶囊壳或软质胶囊壳主要由明胶、甘油和水组成。

( )16.胶囊剂不能延缓药物的释放,也不具备定位释药作用。

( )17.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制成胶囊剂有利于掩盖其臭味,并减少刺激性。

( )18.易风干、易潮解的药物制成胶囊剂,利于提高药物稳定性。

( )19.软胶囊囊壁的组成通常是干明胶:干增塑剂:水=1:(0.4~0.6):1。

( )20.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和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

( )21.膜剂制备可采用匀浆法、热塑法和复合制膜法。

( )三、填空题1.硬质胶囊壳或软质胶囊壳主要由、、组成。

第五章 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膜剂)

第五章  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膜剂)
• 为了改善待填充药粉的流动性,并减少分层现 象,可将药粉加入适量的辅料(如HEC、MC、 淀粉、硬脂酸盐、滑石粉、乙二醇酯、聚硅酮、 二氧化硅等)制粒,经干燥后再填充。也可将药 粉与辅料混匀后直接填充。
第五章 固体制剂-2

胶囊剂的填充方法分手工填充法和机械填充
法。手工填充法效率低,重量差异大。生产中一
第五章 固体制剂-2
• 第二节 滴丸剂与膜剂
• 一、滴丸剂
• (一)滴丸的概念与特点 1、滴丸的概念

滴丸系用滴制法制成的丸剂。系指用固体或
液体药物经溶解、乳化或混悬于适宜的熔融基质
中,通过一适宜的滴管滴入另一与之不相混溶的
冷却剂中,由于表面张力作用使液滴成球状并冷
却凝固而成丸。由于丸与冷却剂的密度不同,凝
第五章 固体制剂-2
• 4、药物的填充
• 药物的填充多用空胶囊容积控制,故应 按药物规定剂量所占容积选择最小的空胶 囊。由于药物的密度、晶态、颗粒大小不 同,所占的容积亦不同,因此,一般宜先 测定待填充物料的堆密度,然后根据应装 剂量计算该物料的容积,以决定选用胶囊 的号数。也可用图解法找到所需空胶囊的 号数。166页,表5-1。
固形成之丸徐徐沉于器底或浮于冷却剂的表面,
取出洗去冷却剂,干燥而得。
第五章 固体制剂-2
• 2、滴丸的特点 • 优:
般用机械填充。见教材167页,图5-1
胶囊剂填充机的型号颇多,可归纳为四种类
型:a型由螺旋钻压进物料;b型用柱塞上下往复
运动压进物料;c型自由流入物料;d型在填充管
内,先将药物压成单剂量,再填充于胶囊中。应
根据物料性质选用胶囊剂填充机,a、b型填充机
对物料要求不高,只要物料不易分层即可;c型填

第五章胶囊剂、滴丸liu

第五章胶囊剂、滴丸liu

一.概述
•药定物义是:水将溶药液物或填稀装乙于醇空液心,硬囊质壁胶会囊溶中化或;密封 •风于化弹性性药软物质,胶可囊使中囊而壁制软成化的;固体制剂。
•吸囊湿材性:很明强胶的、药甘物油,可、使水囊以壁及脆其裂它;的药用材
•易料溶。性刺激性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 特点:与(包衣)片剂比较。
注意事项:
分类:
不溶性药物→制成微•晶着或色剂粉0-碎2%成(W/细W)粉。
药物细粉•填+成充剂膜0材-2料0%→混合→橡
另配明胶液(明胶液100份、甘油55份、纯化水120 份、二氧化钛1.5份)备用。在23±2℃,相对湿度 40%的条件下,于自动旋转轧囊机上用明胶液包药 液成囊,且在28±2℃、相对湿度40%将此胶囊干 燥即得。
概念
分类
胶 囊 剂
制备
质量要求
药物或加有辅料填装于空心胶囊或 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固体制剂 硬胶囊、软胶囊、缓释胶囊、 控释胶囊、肠溶胶囊
成膜材料
–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明胶、阿拉伯胶等 – Polyvinyl alcohol –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 纤维素衍生物类
•主药0-70%(W/W)
•膜剂组成
•成膜材料30-100%
成膜材料→溶解于水•→增滤塑剂过0-→20加% 入主药
•→搅制拌备溶工解艺。
•表面活性剂1-2%
2.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滴制法:
压制法
三.胶囊剂的质量检查与包装贮存
(一)质量检查 外观 水分 装量差异 崩解度与溶出度
(二)包装储存
T<25℃、RH<60%干燥阴凉处,密闭贮藏。
例3:维生素AD胶丸(软胶囊)
[处方]
维生素A 3000单位 维生素D 300单位

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剂、膜剂)

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剂、膜剂)
基质吸附率
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压制法
滴制法 ---- 无缝胶丸
软胶囊(胶丸)滴制法生产过程示意
自动旋转轧囊机旋转模压示意图
四、肠溶胶囊剂
应用
胃内不稳定、对胃有刺激性、需在肠 内发挥疗效的药物 肠溶胶囊壳的制备
五、胶囊剂的质量检查
外观 水分:硬胶囊内容物水分≤9.0% 装量差异 平均装量 < 0.3g ≥ 0.3g 装量差异限度 ±10% ±7.5%
制备工序: 溶胶→蘸胶→干燥→拔壳→切割→整理 10~25℃,RH 35-45%,洁净度1万级
空胶囊的规格
类型:普通型、锁口型 规格:000、00、0、 1、2、3、4、5号
空胶囊的质量与贮存
质量:外观、长度、厚度、臭味、含水量、脆
碎度、溶化时间、微生物学检查
贮存 :密闭贮存,T < 37 ℃,RH < 50%
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 水、乙醇溶液 易溶性、刺激性药物
易风化、易吸湿药物
分类
硬胶囊剂、软胶囊剂、 肠溶胶囊剂、结肠靶向
二、硬胶囊剂的制备
1. 空胶囊的制备
原材料 --- 明胶(骨明胶、猪皮明胶) A型 :酸水解制得,等电点pH7~9 B型 :碱水解制得,等电点pH4.7~5.2 胶液组成 明胶、增塑剂、增稠剂、着色剂、 防腐剂、 遮光剂 ·· ·
滴丸剂的冷凝液
选择原则 不溶解主药与基质,不发生化学反应, 密度适宜:使滴丸缓缓下沉或上浮 对于水溶性基质: 液状石蜡、植物油、甲基硅油等
对于脂肪性基质: 水或不同浓度的乙醇,可加入表
面活性剂以改变混悬或熔融→贮液缸→滴制→冷凝成
丸→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包装
第五章 固体制剂-2 (胶囊剂、滴 丸剂、膜剂)

药剂学课件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和膜剂yj

药剂学课件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和膜剂yj
素等制成。
特点
胶囊剂具有掩盖药物不良气味、 提高药物稳定性、过程复杂等缺点。
胶囊剂的制备工艺
混合与制粒
将药物与辅料混合均匀,通过 制粒机或挤出滚圆机制成颗粒 。
密封
对填充好的胶囊进行密封处理 ,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 性。
配料
根据药物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 的辅料,如填充物、粘合剂、 润滑剂等。
对于剂量小、溶解度 差的药物,可选择滴 丸剂或膜剂。
固体制剂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型给药系统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给药系统如口 腔速溶片、吸入粉雾剂等将逐渐应用 于固体制剂中,提高患者的用药体验 。
个体化制剂
智能化制剂
利用现代技术,如智能材料、纳米技 术等,开发智能化制剂,实现药物的 精准投递和释放。
随着个体化医疗的发展,针对不同患 者的需求,开发个体化的固体制剂将 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填充
将颗粒填充到硬质空胶囊或软 质胶囊中。
质检
对成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符 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胶囊剂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外观检查
检查胶囊的外观是否完 整、无裂缝、无变形等

水分测定
测定胶囊中水分含量, 确保符合规定标准。
崩解度测试
检查胶囊在规定时间内 能否完全崩解,以评估
其生物利用度。
微生物限度检查
对胶囊进行微生物限度 检查,确保无致病菌和
THANKS
感谢观看
03
膜剂
膜剂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膜剂是指药物溶解或分散在成膜 材料中,经加工制得的可供口服 或局部使用的固体制剂。
分类
根据用途不同,膜剂可分为口服 膜剂、外用膜剂和眼用膜剂等。
膜剂的制备工艺
01

5-药剂学-固体制剂2

5-药剂学-固体制剂2

膜剂的特点
1、工艺简单、生产中没有粉末飞扬 2、成模材料用量少 3、含量准确,稳定性好,吸收快。 4、膜剂体积小、质量轻、应用、携带及运输方 便。 5、可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膜剂(如速释、缓释、 控释膜剂) 缺点:载药量小,只适合于小剂量药物。
(二)成模材料
1、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明胶、虫胶、阿拉伯胶、琼脂、淀粉、糊精等。 2、聚乙烯醇(PVA) 白色或黄白色粉末状颗粒,国内采用PVA05-88、PVA17-88, 两者以适当的比例(如1:3)混合使用可制成很好的膜剂。 成模材料中,在成模性能、柔韧性、吸湿性和水溶性等方面 PVA为最好,并且无毒、无刺激性。 3、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无毒、无臭、无刺激性,与人体组织有良好的相容性,不 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成模性能好、膜柔软,强度大, 常用于制备眼、阴道、子宫的控释膜。胶囊剂的填充方式
填充板
自动填充
全自动胶囊填充机填充操作流程示意图
填充物料的制备、填充与封口
空胶囊规格的选择 1、试装 2、根据堆密度计算 封口
(二)软胶囊的制备
1、软胶囊剂的组成 软胶囊由囊芯液与囊壁构成 软胶囊的囊壁是由明胶、增塑剂、水三者所构 成的,其重量比例通常是,干明胶:干增塑 剂:水=1:0.4~0.6:1(常用的增塑剂有甘 油、山梨醇或二者的混合物)。明胶与增塑剂 的比例对软胶囊的制备及质量有重要影响 软胶囊的囊壁具有可塑性与弹性是软胶囊剂的 特点,也是软胶囊成形的基础
药物+基质
混悬或熔融
滴制
冷却
洗丸
分装
质检
选丸
干燥
成丸: 取决于丸滴的内聚力(We)能否大于药液与冷却液的粘附力(Wa)。 当形成力=We-Wa>0 才能成丸。形成力越大,成形性越好。 选择表面张力小的冷却液,则形成力大,有利于液滴成形。如可加入表面 活性剂等。

药剂学课件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和膜剂yj

药剂学课件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和膜剂yj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胶囊剂的分类
软胶囊剂 (soft capsules, 亦称胶丸)
01
添加标题
胶囊剂
02
添加标题
硬胶囊剂
03
添加标题
(hard capsules)
01
02
胶囊剂分类:
另外,还有根据用途命名:例如肠溶胶囊剂 (enteric capsules)、结肠靶向胶囊剂(colon-targeted capsules)等。
2. 制备方法
膜剂的制备工艺
水溶性基质 常用的有PEG类,如PEG6000、 PEG4000,肥皂类,硬脂酸钠及甘油明胶等。 脂溶性基质 常用的有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虫蜡等。
常用的冷却液有:液体石蜡、植物油、二甲基硅油和水等。
药物
混悬或熔融
滴制
冷却
+
基质
洗丸
干燥
选丸
质检
分装
(三)制备方法
(三)制备方法
2.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常用滴制法和压制法制备软胶囊
滴制法:滴制法由具双层滴头的滴丸机完成。滴制时,胶液、药液的温度、滴头的大小、滴制速度、冷却液的温度等因素均会影响软胶囊的质量。 压制法: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旋转模压法。
(三) 肠胶囊剂的制备
肠溶胶囊制备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明胶与甲醛作用生成甲醛明胶,但此种处理法受甲醛浓度、处理时间、成品贮存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使其肠溶性极不稳定。 另一种方法是在明胶壳表面包被肠溶衣料,其肠溶性较稳定。
(1)工艺简单,生产中没有粉末飞扬; (2)成膜材料较其他剂型用量小; (3)含量准确; (4)稳定性好; (5)吸收快; (6)体积小、质量轻,应用、携带及运输方便。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四)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四)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第五章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和膜剂)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1.最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是()A.药物的水溶液B.有不良嗅味的药物C.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D.风化性药物E.吸湿性强的药物2.关于硬胶囊剂的特点错误的是()A.能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B.适合油性液体药物C.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D.可延缓药物的释放E.可口服也可直肠给药3.硬胶囊剂制备错误的是()A.若纯药物粉碎至适宜粒度能满足填充要求,可直接填充B.药物的流动性较差,可加入硬脂酸镁、滑石粉改善之C.药物可制成颗粒后进行填充D.可用滴制法与压制法制备E.应根据规定剂量所占的容积选择最小的空胶囊4.关于软胶囊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多是软质囊材包裹液态物料B.所包裹的液态物料为药物的水溶液或混悬液C.液态物料的pH在7.5以上为宜D.液态物料的pH在2.5以下为宜E.固体物料不能制成软胶囊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滴制法制成的球形制剂均称滴丸B.用双层喷头的滴丸机制成的球形制剂称滴丸C.用压制法制成的滴丸有球形与其它形状的D.滴丸可内服,也可外用E.滴丸属速效剂型,不能发挥长效作用6.下列滴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常用的基质有水溶性与脂溶性两大类B.使用水溶性基质时,应采用亲脂性的冷凝液C.为提高生物利用度,应选用亲脂性基质D.为控制滴丸的释药速度,可将其包衣E.普通滴丸的溶散时限是30min7.软胶囊的检查项目中错误的是()A.水分 B.装量差异 C.崩解度D.溶出度E.卫生学8.制备肠溶胶囊时,用甲醛处理的目的是()A.杀灭微生物B.增强囊材的弹性C.增加囊材的渗透性D.改变囊材的溶解性E.增加囊材的稳定性9.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药物与成膜材料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称膜剂B.制备膜剂时要将药物与成膜材料用挥发性有机溶剂溶解C.EVA常用于复合膜的外膜D.膜剂分单层膜和多层膜E.外用膜剂用于局部治疗10.下列关于软胶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软胶囊的囊壳由明胶、增塑剂、水三者组成B.软胶囊的组成比例为干明胶∶干增塑剂∶水=1∶0.4~0.6∶1C.软胶囊常用甘油、山梨醇或二者的混合物作为增塑剂D.软胶囊具有可塑性和弹性,所以增塑剂用量高较好E.软胶囊常用滴制法和压制法制备11.下列不属于胶囊剂的质量要求的是()A.外观B.水分含量C.装量差异D.崩解度和溶出度E.均匀度12.药典中规定滴丸的溶散时限是()A.普通滴丸在10min内全部溶散,包衣滴丸在1h内全部溶散B.普通滴丸在30min内全部溶散,包衣滴丸在1h内全部溶散C.普通滴丸在30min内全部溶散,包衣滴丸在30min内全部溶散D.普通滴丸在10min内全部溶散,包衣滴丸在30min内全部溶散E.普通滴丸在20min内全部溶散,包衣滴丸在30min 内全部溶散13.制备肠溶胶囊剂时,用甲醛处理的目的是()A.增加弹性 B.增加稳定性 C.增加渗透性 D.改变其溶解性能 E.杀灭微生物14.关于膜剂和涂膜剂的表述正确的是()A.膜剂仅可用于皮肤和粘膜伤口的覆盖B.常用的成膜材料都是天然高分子物质C.匀浆流延制膜法是将药物溶解在成膜材料中,涂成宽厚一致的涂膜,烘干而成,不必分剂量D.涂膜剂系指将高分子成膜材料及药物溶解在挥发性有机溶剂中制成的可涂成膜的外用胶体溶液制剂E.涂膜剂系药物与成膜材料混合制成的单层或多层供口服使用的膜状制剂15.下列关于囊材的正确叙述是()A、硬、软囊壳的材料都是明胶、甘油、水以及其它的药用材料,其比例、制备方法相同B、硬、软囊壳的材料都是明胶、甘油、水以及其它的药用材料,其比例、制备方法不相同C、硬、软囊壳的材料都是明胶、甘油、水以及其它的药用材料,其比例相同,制备方法不同D、硬、软囊壳的材料都是明胶、甘油、水以及其它的药用材料,其比例不同,制备方法相同E、硬、软囊壳的材料不同,其比例、制备方法也不相同16.制备空胶囊时加入的甘油是()A、成型材料B、增塑剂C、胶冻剂D、溶剂 E、保湿剂17.制备空胶囊时加入的明胶是()A、成型材料B、增塑剂C、增稠剂D、保湿剂 E、遮光剂18.制备空胶囊时加入的琼脂是()A、成型材料B、增塑剂C、增稠剂D、遮光剂 E、保湿剂19.空胶囊系由囊体和囊帽组成,其主要制备流程如下()A、溶胶→蘸胶(制胚)→拔壳→干燥→切割→整理B、溶胶→蘸胶(制胚)→干燥→拔壳→切割→整理C、溶胶→干燥→蘸胶(制胚)→拔壳→切割→整理D、溶胶→拔壳→干燥→蘸胶(制胚)→切割→整理E、溶胶→拔壳→切割→蘸胶(制胚)→干燥→整理20.一般情况下,制备软胶囊时,干明胶与干增塑剂的重量比是()A、1:0.3B、1:0.5C、1:0.7D、1:0.9 E、1:1.121.下列关于滴丸剂概念正确的叙述是()A、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B、系指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溶解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C、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混溶于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D、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溶剂中、收缩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E、系指固体药物与适当物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22.从滴丸剂组成、制法看,它具有如下的优缺点除()A、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劳动保护,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B、工艺条件不易控制C、基质容纳液态药物量大,故可使液态药物固化D、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E、发展了耳、眼科用药新剂型23.以水溶性基质制备滴丸时应选用下列哪一种冷凝液()A、水与醇的混合液B、液体石蜡C、乙醇与甘油的混合液D、液体石蜡与乙醇的混合液E、以上都不行二、配伍选择题【B型题】[1~5]A.硬胶囊剂B.软胶囊剂C.滴丸剂D.微丸E.颗粒剂1.用单层喷头的滴丸机制备()2.用具双层喷头的滴丸机制备()3.用旋转模压机制备()4.填充物料的制备→填充→封口()5.挤出滚圆制粒,控制粒子直径小于2.5mm()[6~10]A.肠溶胶囊剂B.硬胶囊剂C.软胶囊剂D.微丸E.滴丸剂6.将药物细粉或颗粒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7.将油性液体药物密封于球形或橄榄形的软质胶囊中()8.将囊材用甲醛处理后再填充药物制成的制剂()9.药物与基质熔化混匀后滴入冷凝液中而制成的制剂()10.药物与辅料制成的直径小于2.5mm球状实体()[11~14]A.PVPB.EV AC.stearyl aleohplD.siliconE.Vaseline 11.二甲基硅油()12.聚乙烯醇()13.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4.十八醇()[15~19]膜剂的一般组成A.成膜材料B.增塑剂C.表面活性剂D.填充剂E.脱膜剂15.十二烷基硫酸钠()16.二氧化硅和淀粉()17.液体石蜡()18.PV A ()19.山梨醇()[20~21]A、脂质体B、微球C、滴丸D、软胶囊E、乳剂20.可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具有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21.可用滴制法制备、囊壁由明胶及增塑剂等组成()[22~25]A、PEG6000B、水C、液体石蜡D、硬脂酸E、石油醚22.制备水溶性滴丸时用的冷凝液()23.制备水不溶性滴丸时用的冷凝液()24.滴丸的水溶性基质()25.滴丸的非水溶性基质()三、多项选择题【X型题】1.关于胶囊剂的质量要求中正确的是()A.外观整洁,不得有粘结、变形、破裂现象B.硬胶囊需检查硬度C.硬胶囊与软胶囊均需检查重量差异D.硬胶囊与软胶囊均需做水分检查E.凡规定检查溶出度的不再检查崩解度2.制备肠溶胶囊的方法是()A.加甲醛处理囊材B.用Ⅱ号丙烯酸树脂溶液包衣C.用CAP溶液包衣D.用滑石粉包衣E.用PVP包衣3.不适合填充软胶囊的物料是()A.油类液体药物B.药物的油溶液C.药物的水溶液D.药物的乙醇溶液E.药物的PEG400混悬液4.影响滴制法制备软胶囊质量的因素是()A.药液的温度B.胶液的温度C.冷却液的温度D.喷头的大小E.滴制的速度5.可用作胶囊剂增塑剂的是()A.甘油B.山梨醇C.CMC-NaD.柠檬黄E.琼脂6.以PEG6000为基质制备滴丸时,冷凝液可选择()A.液体石蜡B.植物油C.二甲基硅油D.水E.不同浓度的乙醇7.保证滴丸圆整成形、丸重差异合格的制备要点是()A.选择适宜的基质B.滴制过程中控制好温度C.滴管的口径要合适D.冷凝液的溶解性与密度应符合要求E.滴制液的静液压应恒定8.膜剂的给药途径有()A.口服B.口含C.舌下D.皮肤E.眼用9.膜剂的优点是()A.含量准确B.可以控制药物的释放C.使用方便D.制备简单E.载药量高,适用于大剂量的药物10.膜剂的处方组分包括()A.成膜材料B.增塑剂C.色素D.脱膜剂E.表面活性剂11.12、增加胶囊壳的韧性与可塑性,常加入的增塑剂有()A.甘油B.山梨醇C.CMC-NaD.CMS-NaE.HPC12.滴丸剂中常用的水溶性基质有()A.PEG4000B.虫蜡C.硬脂酸钠D.甘油明胶E.十八醇13.滴丸剂中常用的脂溶性基质有()A.硬脂酸B.单硬脂酸甘油酯C.氢化植物油D.虫蜡 E.山梨醇14.下列不适合制成胶囊的药物有()A.药物的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B.风化性药物C.吸湿性强的药物D.对光不稳定的药物E.对温度不稳定的药物15.保证滴丸圆整性、丸重差异合格的关键是()A.选择合适的基质B.确定合适的滴管内外口径C.滴制过程中保持温度恒定D.滴制液静液压恒定E.及时冷凝16.下列关于胶囊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掩盖不良嗅味B.可以抬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C.可以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D.液体药物固体化E.根据囊壳的差别可分为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和肠溶胶囊剂17.理想的成膜材料应具备一下条件()A.生理惰性、无毒、无刺激性B.性能稳定、不降低主药药效C.成膜、脱膜性能好D.用于口服、腔道、眼用膜剂的成膜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水溶性E.来源丰富、价廉18.下列关于PV A的叙述正确的是()A.PV A是由聚醋酸乙烯酯经醇解而成的结晶性高分子材料B.本品分子量大,水溶性好,水溶液黏度大,成膜性能好C.PV A 17-88中“17”表示聚合度为1700,“88”表示醇解度为88%D.PV A在体内无生理活性,有生物可降解性E.PV A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成膜材料19.胶囊剂具有如下哪些特点()A、能掩盖药物不良嗅味、提高稳定性B、可弥补其它固体剂型的不足C、可将药物水溶液密封于软胶囊中,提高生物利用度D、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E、生产自动化程度较片剂高、成本低20.一般空胶囊制备时常加入下列哪些物料()A、明胶B、增塑剂C、增稠剂D、防腐剂 E、润滑剂21.下列关于软胶囊剂正确叙述是()A、软胶囊的囊壳是由明胶、增塑剂、水三者所构成的,明胶与增塑剂的比例对软胶囊剂的制备及质量有重要的影响B、软胶囊的囊壁具有可塑性与弹性C、对蛋白质性质无影响的药物和附加剂均可填充于软胶囊中D、可填充各种油类和液体药物、药物溶液、混悬液和固体物E、液体药物若含水5%或为水溶性、挥发性有机物制成软胶囊有益崩解和溶出22.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常用()A、滴制法B、熔融法C、压制法D、乳化法 E、塑型法23.胶囊剂的质量要求有()A、外观B、水分C、装量差异D、硬度E、崩解度与溶出度四、填空1、通常将胶囊剂分为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和膜剂)
§1胶囊剂
本节要点
◆ 掌握胶囊剂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 熟悉胶囊剂的制备方法(软、硬胶囊)、质量检查与包装储存
◆ 了解肠溶胶囊
一、概述
(一)概念和特点
1、胶囊剂:药物装于硬质空胶囊或具有弹性的软质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制剂。

构成上述空心硬质胶囊壳或弹性软质胶囊壳的材料(以下简称囊材)都是明胶、甘油、水以及其它的药用材料,但各成分的比例不尽相同,制备方法也不同。

2、特点: 增稳;掩味;生物利用度高;液体→固体化;定位释药;缓释
3、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水溶液;易溶性药物、小剂量刺激性药物;易风化药物;吸湿性药物;
(二)分类: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特殊用途的胶囊剂(肠溶胶囊剂、结肠靶向胶囊剂)
二、胶囊剂的制备
(一) 硬胶囊剂的制备
1、空胶囊的制备:
(1)空胶囊的组成=明胶+附加剂(增塑剂、琼脂、遮蔽剂、防腐剂、矫味剂)
明胶分为A 型明胶、B 型明胶,类型对胶囊性质无明显影响,来源(骨明胶、猪皮明胶)影响大。

增塑剂:CMC-Na 、HPC 、油酸酰胺磺酸钠、山梨醇、甘油。

琼脂可增加胶液的胶冻力。

(2)空胶囊的制备工艺:
A 、 栓模法工艺:溶胶→蘸胶→干燥→拨壳→切割→整理;
B 、 环境:10-25℃,RH35-45%,10000级。

(3)空胶囊的规格(000,00,0,1,2,3,4,5)和质量:外观、长度、厚度、无臭、含水量、脆碎度、溶化时限、炽灼残渣、微生物学检查
2、填充物料的制备、填充和封口
(1)物料的处理与填充:手工填充、机械填充(视频素材1)
❖直接填充:纯药物粉满足硬胶囊剂的填充要求
❖稀释剂、润滑剂等辅料(蔗糖、乳糖、微晶纤维素、改性淀粉、二氧化硅、硬脂酸镁、滑石粉、HPC)才能形成满足填充要求(流动性好)
❖加入辅料制成颗粒后进行填充。

(2)胶囊规格的选择与套合、封口
应根据药物的填充量选择空胶囊的规格,首先应按药物规定剂量所占容积来选择最小空胶囊,可以凭经验试装后决定,根据应装剂量计博该物料容积,以决定应选胶囊的号数。

封口:涂胶法、锁口。

(二)软胶囊剂的制备
1、 影响软胶囊成形的因素
(1)囊壁组成的影响:软胶囊的囊壳是由明胶、增塑剂、水三者所构成的,其重量比例通常是干明胶:干增塑剂:水=1:0.4—0.6:1(常用的增塑剂有甘油、山梨醇或二者的混合物)。

(2)药物性质与液体介质的影响:对蛋白质性质有影响、水分>5%、挥发性有机药物、醛类、pH<2.5或pH>7.5的液体均不宜制成软胶囊。

(3)药物为混悬液时对胶囊大小的影响:为求得适宜的软胶囊大小,可以用“基质吸附率”计算,即lg 固体药物制成混悬液时所需液体基质的克数。

影响因素:固体药物离子的大小和形态;粒子的物理状态;密度、含水量;亲油性、亲水性。

2、软胶囊的制备方法:成型与填充药物同时进行。

(1)滴制法:喷头、明胶、油状药物、包裹、冷却液。

影响因素:明胶处方组分比例;胶液的粘度;药液、胶液、冷却液的密度;温度(喷头、冷却液、干燥);
(2)压制法:明胶、甘油、水成胶板,药物,钢模。

(视频素材2)
原理:由主机两侧的胶皮轮和明胶盒共同制备的胶皮相对进入滚模压缝处,药液通过供料泵经导管注入楔形喷体内,借助供料泵的压力将药液及胶皮压入两个滚模的凹槽中,由于滚模的连续转动,使两条胶皮呈两个半定义型将药液包封于胶膜内,剩余的胶皮被切断分离成网状(
俗a 由螺旋进料器压进药物
b 用柱塞上下往复将药物压进
c 药物自由进入
d 先将药物压成一定量再填充 填充机样式、型号
流动性较好的药物
自由流动的药物 凝聚性较强的药物(针状接近或易潮解
的药物),可加粘合剂
3、肠溶胶囊的制备:甲醛浸渍法、胶囊包衣法
外观、水分、装量差异、崩解时限、溶出度)与贮存
【处方】对乙酰氨基酚300g,维生素C 100g
胆汁粉100g,咖啡因3g
扑尔敏3g,10%淀粉浆适量
食用色素适量,共制成硬胶囊剂1000粒
【制法】①取上述各药物,分别粉碎,过80目筛;②将10%淀粉浆分为A、B、C三份,A加入少量食用胭脂红制成红糊,B加入少量食用桔黄(最大用量为万分之一)制成黄糊,C不加色素为白糊;③将对乙酰氨基酚分为三份,一份与扑尔敏混匀后加入红糊,一份与胆汁粉、维生素C混匀后加入黄糊,一份与咖啡因混匀后加入白糊,分别制成软材后,过14目尼龙筛制粒,于70℃干燥至水分3%以下;④将上述三种颜色的颗粒混合均匀后,填入空胶囊中,即得。

思考:如何防止制备过程中的混合不均匀和填充不均匀?
§2滴丸剂和膜剂
本节要点
◆了解滴丸的概念、特点与制备方法
一、滴丸剂
(一)概念和特点:
1、概念:固体(液体)药物与基质均匀加热溶化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却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制剂,主要用于口服。

2、特点:
❖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劳动保护,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
❖工艺条件易控制,质量稳定,剂量准确
❖受热时间短,可增加易氧化及具挥发性的药物稳定性;
❖液态药物固化
❖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
❖发展了耳、眼科用药新剂型,可起到延效作用。

(二)常用基质和冷凝液
1、基质:
❖水溶性:PEG、甘油明胶、泊洛沙姆
❖非水溶性:硬脂酸、虫胶
❖水溶性:水、乙醇,适用于非水溶性的基质
❖非水溶性:液体石蜡、二甲基硅油,适用于水溶性基质
(三)制备方法
1、工艺流程与设备:
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冷却→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
2、制备要点:
适宜的基质、滴管内外口径、恒温、恒压、及时冷凝
3、质量检查:重量差异、溶散时限(普通滴丸30min,包衣滴丸60min)
案例2、灰黄霉素滴丸
【处方】灰黄霉素1份PEG6000 9份
【制法】取PEG6000在油浴上加热至约135℃,加入灰黄霉素细粉,不断搅拌使全部熔融,趁热过滤,置贮液瓶中,135℃下保温,用管口内、外径分别为9.0mm、9.8mm 的滴管滴制,滴速80滴/min,滴入含43%煤油的液体石蜡(外层为冰水浴)冷却液中,冷凝成丸,以液体石蜡洗丸,至无煤油味,用毛边纸吸去粘附的液体石蜡,即得。

思考:
1.滴制法的原理是什么?
2.该制剂制备中的要点是什么?
二、膜剂
本节要点
◆掌握:膜剂的定义
◆掌握:成膜材料种类及常用成膜材料的特点和性质
◆掌握:膜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

(一)概述
1、膜剂:药物溶解或分散与膜材料中或包裹于成膜材料隔室内,加工成型的单层或复合层
膜装制剂。

可口服、口含、舌下给药、眼结膜囊内、阴道、外用。

2、据结构可分为单层膜、多层膜、夹心膜。

3、特点:
优点:方便稳定吸收好、工艺简单无粉尘、可控膜材用量小、含量准确体积轻。

缺点:收率不高损失多、量小差重不易控
(二)成膜材料
条件:
(1)无毒,无刺激;(2)性能稳定;(3)成膜、脱膜性能好;(4)用于口服、腔道、眼用膜剂的成
膜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外用膜剂的成膜材料应能迅速完全释放药物;(5)来源丰富、价格便宜。

1、天然高分子成膜材料:明胶、虫胶、阿拉伯胶、琼脂、淀粉、糊精。

多数可生物降解或
溶解,成膜、脱膜性差,常与合成高分子物质合用。

2、聚乙烯醇(PV A):
❖分子量大,水溶性差,粘性大,成膜性好。

❖05-88:分子量小,水溶性大,柔韧性差。

❖17-88:分子量大,水溶性差,柔韧性好。

常合用
❖PV A对眼粘膜、皮肤无毒、无刺激,口服多数随粪便排出,目前无制剂规格。

3、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 A):水不溶
4、其他:聚乙烯醇缩醛、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羟丙基纤维素(HPC)、羟丙甲纤维素(HPMC)、聚维酮(PVP)
(三)膜剂的制备工艺
①匀浆制膜法
②热塑制膜法
③复合制膜法:缓释膜剂制备。

案例3:复方替硝唑口腔膜剂
【处方】替硝唑0.2g,氧氟沙星0.5g,聚乙烯醇(PV A17-88)3.0g
羧甲基纤维素钠1.5g,甘油2.5g,
糖精钠0.05g,蒸馏水加至100g
【制法】先将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分别浸泡过夜,溶解。

将替硝唑溶于15ml热蒸馏水中,氧氟沙星加适量稀醋酸溶解后加入,加糖精钠、蒸馏水补至足量。

放置,待气泡除尽后,涂膜,干燥分格,每格含替硝唑0.5mg,氧氟沙星1mg。

思考:
1.完成处方分析并写出其制备工艺流程。

2.是否可采用其他制备方法?为什么?
(四)膜剂的质量要求:外观、包装材料、密封贮存、卫生学要求、重量差异
思考题:
1、简述空胶囊壳的组成及其制备工艺
2、简述PV A的性质
3、简述膜剂的特点及制备方法
小结:
1、结合固体制剂制备工艺通则讲解胶囊剂的制备工艺及其优缺点
2、对滴制法的原理进行重点讲解
3、简要介绍膜剂的概念特点、膜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