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艰苦的岁月》3课时精品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优美而又动听。本课的意思是:笛声高低起伏,悦耳动听。
倾听:侧着耳朵听,仔细地听。在文中的意思是:小红军侧着耳朵,仔细地听悠扬的笛声。
意愿:愿望、心愿。在本课的意思是这一老一少怀着共同的解放中国的愿望参加了革命。
未来:指现在以后的时间或将来的光景。联系课文内容,小红军听到笛声,看到了未来。也就是指“彻底打垮敌人,使穷苦人翻身做主人,过上幸福生活的时候”。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Βιβλιοθήκη 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用“悠扬”、“充满”造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生自学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二)指导学生练习用“悠扬”、“充满”造句。
三、教学过程
(一)看图,解题。
1.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画的是谁?(一位老红军和一位小红军。)
2.指导学生用“悠扬”、“充满”造句。
讲课过程中,教师可先让学生讲解词义,然后从文中分别找出带有这两个词的句子,读一读并弄清句式及应用范围,同时教师可口头造句,示范引路。最后让学生完成造句练习。
例:悠扬——山谷里传来了悠扬的歌声。
——悠扬的乐曲声从音乐厅中传出来。
充满——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提醒自己,要充满信心,想办法战胜困难。
10.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四)学习第3自然段。
1.投影出示重点句,比较同意。
(1)这位老红军,(很可能)原来是个长工;小红军呢,(也许)原来是个放牛娃。
(2)讨论;这两句话中用上括号里的词与不用括号里的词句意一样吗?为什么?
5.文中怎样描写小红军的?
偎依、倾听、搂枪、赤脚、破衣
6.指读描写小红军外貌神态的句子,让一位同学手指挂图演示。
7.从作者描写红军战士的外貌中能看出什么?
(从赤脚、破衣可以看出战争岁月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8.对这种艰苦的生活,红军战士的态度是什么?
(对胜利充满了信心。)
9.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1)指读2、3两句:
2.分析字形结构,可采用区别形近字、同音字的方法,作巩固练习。
攻()
怀()
垮()
功()
坏()
挎()
倾()
未()
使()
顷()
末()
史()
(三)理解词语,运用词语。
1.查字典、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寂静:没有一点声音,非常的静。讲课中教师可采用比较近义词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比如:“寂静”与“安静”两个词都有安静的意思,但“寂静”程度深,指更加安静并且没有声音,在本课中指山坡周围非常安静。
这句话中的“又”字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这个“又”字说明了什么?
(讨论中要让学生弄清这个“又”字说明敌人不断发起进攻,战斗很频繁。同时这个“又”字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岁月的艰苦,体现了红军战士在残酷的环境中不畏艰险的乐观主义精神,因此这个“又”字恰到好处,不能去掉。)
(2)“悠扬”是什么意思?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传来悠扬的笛声,说明了什么?
(2)你从图中什么地方看出这是两位红军战士呢?(头上戴的帽子上有一颗红五星,小红军左手搂着支步枪,老红军腰里挂着一支手枪。)教师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衣着上来判断人物的身份。
(3)他们各自在干什么?(老红军坐在一块石头上吹笛子,小红军在他身旁出神地倾听着。)
2.这幅图画描绘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艰苦的战争年代)
3.板书课题:艰苦的岁月。
4.让学生根据图中情景将题目补充完整。
例:在艰苦的岁月里,红军战士仍然十分乐观。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按照读、画、查、找的步骤自学本课生字、词。
(1)学生边读课文,边标画出文中生字、词。
(2)用查字典的方法了解生字的音、形、义。
(三)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我生活在一个充满欢乐的集体里感到很幸福。
(四)学生通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五)作业。
1.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看图,学习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中老红军和小红军的外貌及神态,阅读文中重点段落,了解战争岁月的艰苦和红军战士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三、教学过程
5.让学生反复读第1自然段,体会红军战士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其他同学边听边标画出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
2.指名读有关句子,想一想作者是抓住人物哪些方面的特征进行描写的?
老红军:赤脚、破衣、驳壳枪、红军帽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从下到上)
4.指名读描写老红军外貌的句子。其他同学看挂图,并请一位同学根据文章内容手指挂图各部位。
艰苦的岁月
教学目标
1.了解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和红军战士对胜利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从中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2.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观察能力和理解词句的能力。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悠扬”、“充满”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图画中老红军和小红军的外貌衣着和他们的神态,阅读课文的重点段落,了解战争岁月的艰苦和红军战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一)看图读文,初步了解内容。
1.出示挂图,让学生口述图中大意。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文中哪个自然段是作者看到的情况?哪个自然段是作者的想象?
通过读课文,让学生经过思考弄清第1自然段讲的环境和笛声是对图画的想象和联想。第2自然段是对图画的直接说明和记叙。第3自然段是由图画引起的联想,从而使图文的内容得以升华。
“他坐在石头上,赤着脚,身上的衣服很破了,腰里挂着驳壳枪,帽子上的红五星十分鲜艳。他颧骨很高,额上的皱纹很深,浓浓的眉毛下面,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2)句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红军战士的精神风貌?
通过讨论让学生从“红五星十分鲜艳”、“眼睛炯炯有神”这些词语与“赤脚“、“破衣”的鲜明对照中,体会衣服破烂、掩盖不住红军战士的英雄本色;岁月艰苦更增添了革命战士的战斗豪情。帽子上的红五星更加鲜艳、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充分体现了红军战士的信心和力量。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默读课文并思考: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山谷里响起了笛声?
2.让学生边读边标画出有关句子。
3.指名回答。
(在打退了敌人的又一次进攻后,红军战士们在山坡上休息,天色渐渐地暗下来的时候,山谷里响起了悠扬的笛声。)
4.课堂讨论:
(1)“红军打退了敌人的又一次进攻,在山坡上休息。”
倾听:侧着耳朵听,仔细地听。在文中的意思是:小红军侧着耳朵,仔细地听悠扬的笛声。
意愿:愿望、心愿。在本课的意思是这一老一少怀着共同的解放中国的愿望参加了革命。
未来:指现在以后的时间或将来的光景。联系课文内容,小红军听到笛声,看到了未来。也就是指“彻底打垮敌人,使穷苦人翻身做主人,过上幸福生活的时候”。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Βιβλιοθήκη 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用“悠扬”、“充满”造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生自学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二)指导学生练习用“悠扬”、“充满”造句。
三、教学过程
(一)看图,解题。
1.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画的是谁?(一位老红军和一位小红军。)
2.指导学生用“悠扬”、“充满”造句。
讲课过程中,教师可先让学生讲解词义,然后从文中分别找出带有这两个词的句子,读一读并弄清句式及应用范围,同时教师可口头造句,示范引路。最后让学生完成造句练习。
例:悠扬——山谷里传来了悠扬的歌声。
——悠扬的乐曲声从音乐厅中传出来。
充满——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提醒自己,要充满信心,想办法战胜困难。
10.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四)学习第3自然段。
1.投影出示重点句,比较同意。
(1)这位老红军,(很可能)原来是个长工;小红军呢,(也许)原来是个放牛娃。
(2)讨论;这两句话中用上括号里的词与不用括号里的词句意一样吗?为什么?
5.文中怎样描写小红军的?
偎依、倾听、搂枪、赤脚、破衣
6.指读描写小红军外貌神态的句子,让一位同学手指挂图演示。
7.从作者描写红军战士的外貌中能看出什么?
(从赤脚、破衣可以看出战争岁月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8.对这种艰苦的生活,红军战士的态度是什么?
(对胜利充满了信心。)
9.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1)指读2、3两句:
2.分析字形结构,可采用区别形近字、同音字的方法,作巩固练习。
攻()
怀()
垮()
功()
坏()
挎()
倾()
未()
使()
顷()
末()
史()
(三)理解词语,运用词语。
1.查字典、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寂静:没有一点声音,非常的静。讲课中教师可采用比较近义词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比如:“寂静”与“安静”两个词都有安静的意思,但“寂静”程度深,指更加安静并且没有声音,在本课中指山坡周围非常安静。
这句话中的“又”字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这个“又”字说明了什么?
(讨论中要让学生弄清这个“又”字说明敌人不断发起进攻,战斗很频繁。同时这个“又”字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岁月的艰苦,体现了红军战士在残酷的环境中不畏艰险的乐观主义精神,因此这个“又”字恰到好处,不能去掉。)
(2)“悠扬”是什么意思?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传来悠扬的笛声,说明了什么?
(2)你从图中什么地方看出这是两位红军战士呢?(头上戴的帽子上有一颗红五星,小红军左手搂着支步枪,老红军腰里挂着一支手枪。)教师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衣着上来判断人物的身份。
(3)他们各自在干什么?(老红军坐在一块石头上吹笛子,小红军在他身旁出神地倾听着。)
2.这幅图画描绘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艰苦的战争年代)
3.板书课题:艰苦的岁月。
4.让学生根据图中情景将题目补充完整。
例:在艰苦的岁月里,红军战士仍然十分乐观。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按照读、画、查、找的步骤自学本课生字、词。
(1)学生边读课文,边标画出文中生字、词。
(2)用查字典的方法了解生字的音、形、义。
(三)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我生活在一个充满欢乐的集体里感到很幸福。
(四)学生通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五)作业。
1.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看图,学习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中老红军和小红军的外貌及神态,阅读文中重点段落,了解战争岁月的艰苦和红军战士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三、教学过程
5.让学生反复读第1自然段,体会红军战士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其他同学边听边标画出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
2.指名读有关句子,想一想作者是抓住人物哪些方面的特征进行描写的?
老红军:赤脚、破衣、驳壳枪、红军帽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从下到上)
4.指名读描写老红军外貌的句子。其他同学看挂图,并请一位同学根据文章内容手指挂图各部位。
艰苦的岁月
教学目标
1.了解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和红军战士对胜利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从中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2.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观察能力和理解词句的能力。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悠扬”、“充满”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图画中老红军和小红军的外貌衣着和他们的神态,阅读课文的重点段落,了解战争岁月的艰苦和红军战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一)看图读文,初步了解内容。
1.出示挂图,让学生口述图中大意。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文中哪个自然段是作者看到的情况?哪个自然段是作者的想象?
通过读课文,让学生经过思考弄清第1自然段讲的环境和笛声是对图画的想象和联想。第2自然段是对图画的直接说明和记叙。第3自然段是由图画引起的联想,从而使图文的内容得以升华。
“他坐在石头上,赤着脚,身上的衣服很破了,腰里挂着驳壳枪,帽子上的红五星十分鲜艳。他颧骨很高,额上的皱纹很深,浓浓的眉毛下面,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2)句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红军战士的精神风貌?
通过讨论让学生从“红五星十分鲜艳”、“眼睛炯炯有神”这些词语与“赤脚“、“破衣”的鲜明对照中,体会衣服破烂、掩盖不住红军战士的英雄本色;岁月艰苦更增添了革命战士的战斗豪情。帽子上的红五星更加鲜艳、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充分体现了红军战士的信心和力量。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默读课文并思考: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山谷里响起了笛声?
2.让学生边读边标画出有关句子。
3.指名回答。
(在打退了敌人的又一次进攻后,红军战士们在山坡上休息,天色渐渐地暗下来的时候,山谷里响起了悠扬的笛声。)
4.课堂讨论:
(1)“红军打退了敌人的又一次进攻,在山坡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