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抗日电影赏析
《金陵十三钗》电影影评
《金陵十三钗》电影影评《金陵十三钗》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它以其深刻的主题、精湛的制作和出色的表演,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影片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一群身处绝境的女性在战争中的挣扎和抉择。
从剧本故事来看,刘恒的改编极为到位。
他不仅从讲故事的角度出发,还充分考虑了片子所体现的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
影片以个体在大背景大环境中的痛苦和选择为主题,将叙事角度从宏大的民族角度转换到了个体,这种个体化的叙事方式使得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电影的结构严谨,三幕剧结构清晰,情节点的设置、建置发展高潮的过渡以及由此角色的转变都在意料之中。
然而,“建置”一段中为了商业考虑而安排的过量场次,导致后面的情感释放略显仓促。
但这种开放式的结局对于一部长达 145 分钟的电影来说,也并非没有益处。
至于人物性格转变的突然和无逻辑,虽然片中表面对于角色的解释比较合理,但深究起来仍会让人觉得缺乏逻辑。
不过,从娱乐的角度来看,人物的塑造还是很成功的。
从视听呈现的角度来看,电影的制作非常出色。
开场的战争戏极具临场感,画面呈现不错,而对于色彩和细节的运用也为影片增色不少。
然而,电影在特效上仍有提升的空间,某些场景的制作显得不够细腻与真实。
此外,过多使用升降格镜头这种极度导演倾向主动煽情的手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但也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在表演方面,演员们的表现可圈可点。
特别是克里斯蒂安·贝尔,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美国殡葬师形象,其表演真挚而感人。
然而,也有一些演员的表演存在瑕疵,比如部分女性角色在眼神传达上的问题,使得观众难以完全理解角色的情感。
电影中的音乐和音效也为其增色不少,特别是《秦淮情》的多次出现,既营造了氛围,又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同时,电影中的战争场面和暴力场景也被处理得较为真实,让观众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金陵十三钗》是一部有思想、有深度的电影,它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还探讨了人性的复杂和个体在极端环境中的选择。
2024年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
2024年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金陵十三钗》是由何群执导,根据张爱玲所著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历史剧情片。
该片于2024年上映,讲述了1940年代的上海,在虚构的金陵饭店中发生的一系列爱情故事。
作为一位观众,我对这部电影产生了很深的共鸣和触动。
首先,该片在制片方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影的时间背景设置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为了重现那个时代的繁华和风貌,制作团队在布景、服装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金陵饭店的场景设计非常逼真,充满了时代感,让观众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氛围中。
而主人公们所穿的服装也都非常考究,彰显了那个时代的特色和风貌。
整个片子的美术设计非常出色,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次,该片的剧情非常吸引人。
张爱玲的原著小说就以其独特的文笔吸引了很多读者,而电影将小说中的故事实现了视觉化,更让人投入其中。
影片以金陵饭店为背景,以十三个女性角色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穿插着历史事件的发生。
每个女性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着不同的遭遇、追求和梦想。
这些故事在片中交织在一起,一部分展现了她们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的困惑和挣扎,另一部分则讲述了她们与爱情之间的纠葛和选择。
整个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使人对每个角色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共鸣。
观看电影过程中,我最为关注的是每个角色的塑造。
导演和演员们在角色的描写上非常用心,每个角色都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影片中的女性角色个个风华绝代,各自拥有独特的魅力。
她们有的勇敢坚强,有的柔情似水,有的内心深沉,有的机智聪慧。
观看电影时,虽然每个角色的时间都不长,但是每个人物的故事都非常感人和打动人心。
观影期间,我一度陷入对这些角色命运的悲伤之中,为她们感到心疼和同情。
观看《金陵十三钗》也让我对那个时代的历史产生了更深的思考。
电影背景设置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节点,也是一个剧变的年代。
影片中穿插了一些历史事件,如中日战争、抗日战争等。
这些历史事件为故事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也使得每个角色所经历的困境和选择更有代表性和意义。
电影赏析 金陵十三钗
电影《金陵十三钗》妓女形象塑造的意识形态分析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让妓女由肮脏卑贱、没有价值、不知亡国恨的风尘女蜕变成为国为民、英勇献身、自我救赎、自我确证的民族主义烈女。
这种妓女形象虚假做作,是一些民族主义者所欣赏、所需要的妓女形象,是男权意识、民族主义、精英主义的妓女观的折射,体现出主流意识形态、民族集体无意识对妓女的歧视、规训、控制,它离自由思考、自我表达、自由选择的真实妓女形象相去甚远。
与世界名作相比,《金陵十三钗》还停留在一种前现代的价值观上。
对张艺谋的电影新作《金陵十三钗》,我们也可按上述思路,来作一番仔细的解剖,看看影片的叙事中隐含着怎样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
一《金陵十三钗》与传统的主流抗战电影在战争观、价值观上有着一致性: 都是弘扬抗战反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英雄主义。
但在叙事上,《金陵十三钗》作了双重置换: 以妓女取代浴血男儿成为抗战英雄; 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妓女置换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妓女。
这种置换建立在妓女们的华丽转身之上,即代教会女学生赴难,“由妓女向刺客转换,完成肮脏向圣洁、下贱向高贵、肉体向伦理的献祭。
”让“不知亡国恨”的妓女,升华为为国为民、英勇献身的民族主义烈女。
正是借由妓女的转身、升华,《金陵十三钗》赢得了民族主义者的掌声,达到了煽情的效果。
然而,去参加日本人的聚会,不管是女学生还是妓女,都将面临身体的屈辱、生命的危险,导演最终安排妓女代替女学生赴难,这种安排的逻辑何在? 有何种观念在支撑?且看电影里,导演借妓女玉墨等人之口给出的理由:“小日本……不就是图个快活吗,姐妹们都是干这一行的,什么样的男人没见过? 只要我们能活着回来,就能凑合着活下去。
这种事你怎么让那些小女生对付啊,就算她们能活着回来,还活得成吗?”“自古以来,说我们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我们干脆就去做一件顶天立地的事,改一改自古以来的骂名。
都说婊子无情无义,明天我们姐妹也去做一件有情有义的事。
《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金陵十三钗》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妓女和一群女学生在战争中的命运。
这部电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有人对其表现出强烈的喜爱,也有人对其提出了批评。
作为观众,我在观看这部电影后,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从故事情节来看,电影《金陵十三钗》讲述了一个充满人性矛盾和冲突的故事。
在战争的背景下,妓女和女学生这两个原本处于不同世界的群体,因为共同的命运而走到了一起。
电影通过展现她们之间的相互扶持和救赎,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温暖。
然而,电影的情节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电影中的一些情节转折显得有些突兀,人物的行为和动机也有些难以捉摸。
这使得观众在理解电影的主题和情感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从人物塑造来看,电影中的主要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情感。
例如,玉墨是一个聪明、勇敢、有魅力的妓女,她在战争中经历了巨大的痛苦和挣扎,但始终保持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希望。
然而,电影中的一些人物形象显得过于单薄和脸谱化,缺乏足够的深度和复杂性。
例如,李教官被描绘成一个理想化的中国军人,他在战争中以一挡百,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然而,电影中并没有展现他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使得这个人物形象显得有些空洞。
此外,电影中的视觉和听觉效果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影中的战争场面和场景描绘非常逼真,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电影中的音乐和音效也非常出色,增强了电影的氛围和情感表达。
然而,电影中的一些暴力和性描写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这些描写虽然是为了展现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但它们的出现过于频繁和直白,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让人难以接受。
我想谈谈电影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电影的主题是关于战争、人性、救赎和希望。
电影通过展现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表达了对战争的批判和对人性的呼唤。
电影通过展现妓女和女学生之间的相互扶持和救赎,表达了对人性的温暖和对未来的希望。
金陵十三钗影评
金陵十三钗
这个电影的名字起的是源于红楼梦里的金陵十二钗,改成了十三钗,不知道这样起的电影名字和不合适,但电影拍的我觉得很好。
又勾起了我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愤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对日本人有了相当大的偏见,或者说就是烦。
南京,当时的中国首都,在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之后没多长时间就沦陷了,一个国家的首都被攻陷,而这个国家并没有被灭,这在世界史中是很少见的,可见当时中国人民的顽强,不愿做亡国奴的意志是多么的坚强,当然,我觉得在中国人的眼中,起码在当时中国人的眼中,应该没有把南京首都看的那么重要。
南京,一个古老的城市,在南京沦陷后,三十万的人民遭到了屠杀,铁一般的历史,日本人现在还不承认,这一点不像说了,说的太多了。
这部电影中能够看到人性的影子,在大难来临的时候,人都是有人性的,外国人救学生,军人救学生,妓女救学生,学生救妓女,互相支撑着。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说的是妓女,但这十二个女人用生命诠释了人性,也用行动说明了她们也是有情有义的中国人。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善良的角落和土地,一旦种子播种下去就会开花结果。
《金陵十三钗》的影视化叙事艺术赏析
《金陵十三钗》的影视化叙事艺术赏析《金陵十三钗》是由张艺谋执导,张曼玉、梁朝伟等众多演员主演的一部电影,它改编自同名小说,讲述了抗战时期南京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十三个美丽的女性经历了战火的炮灰,最终以悲壮的英勇牺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这部电影不仅在影视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水准,更是让观众们在情感上受到了深深的触动。
影视艺术上,《金陵十三钗》展现了出色的叙事技巧、精湛的摄影技术和细腻的美术设计。
影片以线索清晰、节奏紧凑、情节跌宕起伏的方式,向观众展现了那段历史时期的南京城中发生的一系列战火和战乱,它表现了一幅生动的抗战时期南京的城市画卷。
影片中的场景布景设计和服装造型也是非常考究的,无论是南京城市的古老建筑,还是主人公们的服饰,都极具历史感和时代感,为观众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
影片中的演员表现也是值得称赞的。
张曼玉在片中饰演的大老板王大美人,她为了保护金陵城和抗战时期的民众,不惜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最终在战火纷飞中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城市的和平。
梁朝伟饰演的武士花木兰,他无论是在外交还是在战争中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智慧和勇气,最终与王大美人一同倒在了战场上。
其他演员们也都在影片中有出色的表现,他们的情感表达和角色塑造都非常到位,使得整部电影更具有情感共鸣。
影片的叙事艺术上通过情节、角色和音乐的完美结合,使得整部电影真实、感人、有血有肉,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触动。
在这部电影中,每一个角色的命运都令人心痛,每一场战火都让人心惊。
当大老板、武士花木兰和其他十一位钗钗在最后的战场上牺牲的时候,观众不禁为他们的勇气和牺牲精神而动容,为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而揪心。
影片中的音乐也是极具感染力的,每一段音乐都与剧情相得益彰,将观众的情绪带入了战争的残酷与美好。
《金陵十三钗》是一部在影视叙事艺术上极为出色的作品,它通过丰富的叙事手法、精湛的摄影技术和精彩的表演,向观众展现了抗战时期南京城的历史画卷,同时也深深地触动了观众的情感。
《金陵十三钗》简评
人性之美所在《金陵十三钗》是2011年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
故事讲述1937年的南京,一座教堂里一个为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国人、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女学生、14个逃避战火的风尘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军人和伤兵,共同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故事。
从影片的整体结构来看,我觉得影片分明的划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中国军人的作为一名军人的那种责任,在生死抉择中,选择了保护国民。
第二部分则是主要以中国特殊阶层的女性的觉醒为线索的,叙述了妓女与女学生之间的一些故事。
以佟大为主演的李教官为首的那群国民党士兵,面对敌我悬殊如此之大的战斗,到底是弃城逃跑还是决战到底?是保全自己的生命还是保护那些女学生?最后,战士们决定决战到底保护女学生的安全,即使他们知道这只是在做无为的挣扎。
充分体现了战士们的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精神。
他们这个小小的团体,是抗日英雄的典型代表。
在没有机枪,没有大炮的情况下,要取得战争的胜利,要的就是那种坚强的毅力,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
第二部分:介绍了十四名妓女与女学生之间的故事。
十四名妓女为了逃难也来到了教堂,至此,把原本不可能有交集的两个社会团体拉到了一块儿。
女学生们看不起妓女,妓女们也容不得女学生们,她们在相处的时候,矛盾摩擦不断的激化、扩大,而与此同时,彼此之间处于最底层的那种任性之美也在慢慢地被激发。
女学生们把地窖让给妓女们,妓女们顶替女学生们。
看似意料之外,却是在情理之中。
女学生们是纯洁、善良的化身,有知识又有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得以延伸的希望;妓女们看到此时的女学生,想到了处于那个时期的自己,天真烂漫,那时的他们也是良家少女,也是清白之身。
世事动乱,上天造就了她们,同时又愚弄了她们。
他们希望女学生们好好活下去,替自己好好活下去。
这个部分,将人性之美的抒发可谓达到了极致,感情表达真挚、动人。
影片到了结局之处就戛然而止,让观众唏嘘不已。
无疑,影片给观众留下的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那十三个妓女的命运到底如何,已经是尽人皆知的。
金陵十三钗影评
看《金陵十三钗》有感这几年看过的抗日题材电影也不少,大多是渲染战争暴力,我国人民的痛苦灾难和日本帝国的无人性疯狂屠杀。
《金陵十三钗》是其中一部,它给我的感觉还是屠杀,血腥,悲伤,痛惜和憎恨。
这是一部相对不错的电影。
可是我也觉得这部影片有一个小小的硬伤,就是对于13个妓女的描写过于渲染,妓女的风媚略微盖过了屠杀的主题。
金陵十三钗的意思是南京肝胆相照的风尘女子和那个虽小却责任心强的小男孩。
《金陵十三钗的》的编剧之一刘恒说,这是“用人类之善向人类之恶宣战”,观众会被影片感动是因为“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善良的角落和土地,一旦种子播种下去就会开花结果”。
是啊,作为这个民族的后代,作为这个血脉的传承,我们的国家遭受过的苦难,在我们的心上必定会敲击出最有力的共鸣。
《金陵十三钗》以一名白人男性作为主人公,将故事设置在代表西方,现代文明的教堂,两组对位的女性人物,文学生和妓女,分别以教育、正途和商业化、邪路的方式融入中国现代化进程,而他们的现代性体验因日本攻入南京这一灾难而中断了,这恰恰是中国国家命运的缩影,初具雏形的现代化进程被侵略战争破坏,在当时唯一能够依赖的便是居高临下的盟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人。
电影里充斥着炮火轰炸,整座南京城被炸成近似废墟,日本帝国屠杀百姓,侮辱妇女,掠夺财产,种种恶行让我们咬牙切齿。
历史的痕迹让我们心酸痛惜。
每次看抗日战争片,我们对日本民族的情绪总是加深一层,是他们让我们在二战时期失去了这么多同胞!是他们让我们的民族蒙上耻辱和悲痛!也是他们让我们深深记得落后就得挨打!观看影片时,看到日本军的凶恶残暴,看见女学生们被伤害侮辱,以死相逼,我感到了恐惧,总是想象如果自己变身英雄去解救我的国家该多好。
战争带来了苦难,带来死亡,带来悲剧,带来提早的结束,战争带来了世界上最坏的结果。
我们不喜欢战争,更不喜欢我们的国家被战争!我庆幸自己活在这样一个明亮太平的新中国,庆幸我的国家在一点点壮大。
《金陵十三钗》给我的感觉跟以前的抗日没有两样,并没有拍的很好的感觉。
爱国电影 金陵十三钗 观后感悟收获范例
爱国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悟收获范例爱国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悟收获《金陵十三钗》是一部以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表现了中国妇女顽强抗日斗争的爱国主题电影。
观看这部电影让我对于爱国主义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电影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展现了金陵女子学堂的十三位女学生为了保卫家园而奋起抗争的故事。
影片中,女学生们面临着来自日本侵略者的威胁,但她们勇敢无畏,毫不退缩。
她们用自己的力量呼唤民众的觉醒,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爱国之歌。
观看这部电影,我被女学生们顽强的意志所感动。
尽管她们面对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但她们没有被打败,坚定地站在了抵御侵略者的前线。
她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日斗争中,为了民族的解放义无反顾地奋斗。
这种坚定,这种奉献,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爱国主义情怀的伟大与崇高。
在电影中,女学生们用智慧和勇气,展现出了中国妇女的坚强决心和毅力。
她们没有因为自己的性别和社会地位而退缩,而是积极地投身到抗战中,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种妇女的力量给予了我巨大的鼓舞和启示,让我明白了不论是男女老少,只要有爱国的情怀,每个人都可以为国家作出贡献。
电影中呈现的中国传统文化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女学生们在面对危险和困难时,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反而更加坚定地将其融入到抗战中。
她们传承了家国情怀,将自己的家族传统延续下去。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文化根源和传统价值观,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身份。
通过观看《金陵十三钗》,我深刻地认识到爱国电影的重要作用。
它不仅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更能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力量。
这部电影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应该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做出自己的努力。
因此,观看《金陵十三钗》给我带来了深刻的触动和启示。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应该牢记历史,掌握当前,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不断努力。
我要向这些勇敢的金陵女子学堂学生们学习,坚定自己的信念,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金陵十三钗》是一部备受争议的电影,它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妓女在战争中的遭遇。
这部电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不仅因为它所涉及的敏感题材,还因为它的制作班底和演员阵容。
然而,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对它的评价并不高。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金陵十三钗》并没有很好地还原历史真相。
电影中对日军的描绘过于美化,而对中国人民的苦难则轻描淡写。
这种对历史的歪曲和美化是不可接受的,它不仅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对历史的公正性造成了损害。
历史是我们前进的基石,我们应该尊重历史、铭记历史,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金陵十三钗》也存在一些问题。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过于单一,缺乏复杂性和深度。
妓女们被描绘成了一群勇敢、善良的女性,而日军则被描绘成了一群残忍、无道的恶魔。
这种简单化的人物形象塑造,使得电影中的人物缺乏真实感和可信度。
此外,电影中的一些情节也显得过于刻意和煽情,缺乏对人性的深入挖掘和展现。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金陵十三钗》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电影的叙事结构较为混乱,情节发展不够流畅,有些地方甚至显得有些拖沓。
电影的画面和音效也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缺乏艺术感染力。
此外,电影中的一些细节也处理得不够到位,比如妓女们的服装和发型等,与历史背景不太相符。
《金陵十三钗》是一部有争议的电影,它在历史、人性和艺术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对历史的还原和对人性的展现,还在于它对社会和时代的反映和思考。
《金陵十三钗》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的描绘,唤起了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和对人性的关注,这也是它的价值所在。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电影并不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相,我们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了解历史。
同时,我们也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来对待电影,既要看到它的优点,也要看到它的不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欣赏电影,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金陵十三钗》电影影评
《金陵十三钗》电影影评提到妓女,人们往往会联想到烟花柳巷、脂粉香气和放荡不羁的生活。
然而,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却为我们展现了一群与众不同的妓女形象,她们在战争的黑暗背景下,展现出了人性的光辉和侠义精神。
1937 年的南京,这座曾经繁华的城市如今已沦为炼狱。
大屠杀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角落,人们在血泊和废墟中挣扎求生。
教堂成为了唯一安全的地方,然而,命运却将一群身份各异的人聚集到了一起:冒牌神父、女学生、妓女和国军军官。
影片以慢镜头的方式展现了妓女们的出场,她们浓妆艳抹,身着艳丽的旗袍,摇曳生姿地走进教堂。
这一场景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她们的野性美为电影增添了一抹大红大绿的色彩之美。
在约翰神父的眼中,妓女们风情万种,艳光四射,充满了独特的女人魅力;而李教官则将妓女们视为仅剩的温暖所在,希望她们能给予浦生最后的关怀。
女学生们则对妓女们充满了敌意,认为她们是一群不正派的狐狸精。
电影中的几个情节令人难以忘怀。
豆蔻一直照顾着重伤的浦生,将他视为自己的弟弟。
为了满足浦生想听最后一曲琵琶的心愿,她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回到妓院取琴弦。
然而,残酷的现实却让她的愿望无法实现,最终她和同伴香兰被日军轮奸蹂躏致死。
这一场景令人痛心疾首,也让人们看到了妓女们内心深处的善良和坚韧。
十二位妓女和一位男扮女装的小男生踏上了赴宴之路,明知可能赴死,她们却为了女学生们挺身而出。
这种舍生取义的行为需要极大的勇气,而她们的选择也让人们对妓女们的认识有了更深的一层。
在这些妓女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中善的一部分压倒了恐惧,也看到了她们骨子里的侠义精神。
正如电影中所说:“商女也知亡国恨,教堂绝唱秦淮景。
”电影中的另一个亮点是妓女们在赴日军圣诞宴会前合唱的“秦淮景”。
她们的歌声婉转悠扬,充满了柔情和热血,更展现了妓女们的侠义情怀。
在这个充满杀戮和绝望的世界里,她们的歌声仿佛是一道曙光,照亮了人们心中的希望。
《金陵十三钗》通过对妓女们的刻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
《2024年《金陵十三钗》的赞与非》范文
《《金陵十三钗》的赞与非》篇一《金陵十三钗》:赞与非的高质量评析在中国的电影界中,有一些作品不仅令观众回味无穷,更能催人深思。
张艺谋执导的《金陵十三钗》便属于此列。
自该片公映以来,不仅赢得了广泛的观众喜爱,也在电影评论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于这样一部颇具深意的影片,本篇评析将对其内容、表现手法及社会影响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一、内容丰富,情感深沉《金陵十三钗》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一群女性为了保护一群无辜的孩子而舍生忘死的故事。
影片内容丰富,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还通过女性形象传达了母爱的伟大和女性的坚韧。
在影片中,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内心世界,这使得整部电影具有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表现手法独特,画面与音乐相得益彰在表现手法上,《金陵十三钗》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段。
导演张艺谋擅长运用镜头语言来讲述故事,将画面的美感与情感的力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同时,电影的配乐也极具感染力,将观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影片的摄影、美术和音乐等方面都表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水准,使得整部电影具有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三、社会影响深远,引发思考《金陵十三钗》作为一部以历史为背景的电影,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成功,还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影片通过讲述女性在战争中的坚韧与牺牲,唤起了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和对和平的渴望。
同时,影片也引发了人们对人性的思考,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尊重生命。
此外,该片还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呈现,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这段历史,进一步促进了历史的教育和传播。
四、非议与讨论尽管《金陵十三钗》在多数观众和评论家眼中是一部佳作,但也存在一些非议和讨论。
其中,关于影片中对历史事件的呈现是否客观、是否过于煽情等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此外,关于电影中的某些情节和人物设定也引发了争议。
然而,这些非议和讨论并没有影响《金陵十三钗》在观众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金陵十三钗的影评
篇一:金陵十三钗影评影评;金陵十三钗电影应该是纪念南京大屠杀的,不过角度较为特别,从一个获救的女学生的讲述中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窥见当年那场浩劫的冰山一角。
开始,国民党士兵抵抗日军和平民逃难弥漫着一股灰色的调子,主要的场景是在天主教堂,整个故事大都发生在这里,有些戏剧的感觉。
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约翰原来是个殡葬工,满脑子想的都是挣钱的事。
可是在逃到教堂,为了安全化身为神父,并在与学生们和十三钗的相处中渐渐转变了,最后帮女学生们逃离了南京城。
教堂的窗户是五颜六色的,色彩绚丽,或许包含的寓意在于,人们用淡漠来掩盖内心的脆弱。
在最危难的时刻,人们摘下了冷漠麻木的面具,迸发出人性的光辉,而这些人性的光辉凝聚在一起,就是强大的光芒,照亮每个人心里的阴暗。
我们应该佩服导演的构思,以这种特写镜头诠释人性光辉的力量。
关于人性的光辉,是印象最深刻的,渗透在在影片快节奏和慢节奏交替的过程中,并且渐渐显露出来。
约翰,是个酒鬼小混混,本来要去教堂收尸的美国人,他有些轻浮,有些低俗,但在女学生遭到威胁的时候,他站了出来,因为良心的呼唤;他站了出来,毅然决然承担了责任,帮助了这些中国的女孩。
他不是个神父,但他的行为已经超越了神父。
作为教堂里唯一的男人,外国人,他给了别人希望。
他看着女孩尸体时的难过,他为了女孩恳求日本人,他为了玉墨等人默默祈祷,他做了他能做的,他放弃了他想拥有的,一个人的人性光辉在危难的时刻爆发出来,带着怜悯和信念,而且,约翰是个普通人,在灾难中他也在不停地进行着心灵的自我救赎,呼唤心底真善美的自己,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性光辉才显得格外珍贵。
自我救赎,让约翰和战争中人面兽心,甚至是衣冠禽兽的日本兵比起来,显得无比高大。
他展现出的是不分国界的仁爱。
金陵十三钗,作为背负着万千骂名的,实质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妓女,她们虽妩媚而放荡,却有着简简单单,有情有义,爱恨分明的内心。
因为女学生们在日军入侵时舍身保护在地窖中的她们,因为不想女学生白白送死,她们决心顶替女学生们去日军军营。
金陵十三钗影评(精选6篇)
金陵十三钗影评金陵十三钗影评精选(一):《金陵十三钗》是2011年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
影片筹备4年,投资6亿元人民币。
瞄准全球市场,首度邀请好莱坞战争特效团队和一线影星克里斯蒂安·贝尔加盟,并启用数十位新人出演。
于2011年12月15日在中国上映,获得国内普遍好评,口碑令其票房不断攀升,在国内累计取得62亿人民币的票房,该片是2011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
原作者严歌苓表示,她参与“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活动是从1993年开始的。
那时在芝加哥,华人社区展示了第一批大屠杀的图片。
之后的每年,她都参加大屠杀纪念活动,之后也参加了1997年在南京举行的由中、日双方举办的“南京大屠杀60周年”纪念大会。
她就是在参观一个个大屠杀刑场时,感到得为这个历史大杯具写一个作品。
于是才有了这部小说,也才有了张艺谋的力作。
:战争中最悲惨的牺牲总是女性。
女性是征服者的终极战利品。
女性承受的痛苦总是双倍的。
并且无论在何种文化里,处女都象征必须程度的圣洁,而占领者不践踏到神圣是不能算全盘占领的。
这就是男性游戏——战争致于女性的杯具。
严歌苓说,这个故事是献给南京大屠杀中的女性牺牲者的,当故事中的牺牲铺展开来时,她期望读者和她一样发现,她们的牺牲不仅仅悲惨,而且绚烂。
张艺谋是在北京奥运会前看到严歌苓的这个小说,随后便买下版权,他说故事的视角很独特,从13个金陵风尘女子传奇性的角度切入,表达一个救赎的主题,反映了崇高的人道主义。
他期望影片能给观众带来不同以往的感受,肯定与以往的南京题材影片都不一样。
张艺谋称,与原著相比,影片中加入了表现中国人浴血抗争一条故事线索,需要表现中国人的血性、不屈不挠的精神。
片中也有不少战争场面,但是不会太过强调大场面,战争场面是要靠细节才能让人记得住。
张艺谋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他和陈凯歌、田壮壮等一齐成就了“中国电影第五代”。
从1981年独立执导《红高粱》,之后又连续导演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影片,让中国电影走形了世界。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金陵十三钗》是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题材电影,影片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那段黑暗的历史。
然而,对于这部电影,我却有着一些不同的看法。
从电影的主题来看,它探讨了女性的身体究竟被谁占有这个问题。
在电影中,秦淮河畔的风尘女子们原本拥有属于自己的身体和世界,但在战争的摧残下,她们的身体被美国人、日本人等各种势力所占有。
这种对女性身体的侵犯和剥夺,是对人性的极大侮辱。
然而,电影中却将这些风尘女子描绘成了英勇赴义的英雄,这种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是否真实和客观,值得我们深思。
电影的背景设置在教堂,而不是秦淮河的画舫。
这种背景的转变让人不禁怀疑电影是否有迎合西方市场、好莱坞价值和奥斯卡奖杯的嫌疑。
中国女人在电影中先是被美国人搞了,获得了基督教精神,然后又被日本人搞了,成就了民族大义。
这种情节设置似乎在暗示着一种西方对中国的拯救和救赎,而中国女人则是被动地接受和被改变。
这种观念是否符合历史的真相,是否是对中国人民的一种误解和歪曲,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的“主体”是缺失的。
作为中国人,在电影中我们找不到一个适合表现我们民族身份和民族情感的认同点。
电影中的战士是一个中国英雄形象,但他却死掉了,似乎在暗示着中国男人的无能和被阉割。
而女性的身体则成为了电影中暴力和色情的象征,被滥用和扭曲。
这种对女性身体的描绘是对女性主义的极大不尊重,也反映了电影创作者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和贬低。
此外,电影中的明星、床戏、色情、暴力等元素的运用,使得电影更像是一部商业大片,而不是一部严肃的历史题材作品。
这种商业化的运作方式,虽然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但也可能会让观众忽视电影所表达的深刻主题和历史意义。
《金陵十三钗》是一部具有一定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的电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作为观众,我们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来对待这部电影,既要欣赏其中的艺术表现,也要反思其中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问题。
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关注和支持那些真正能够反映历史真相、展现人性光辉的优秀电影作品,让历史的记忆得以传承和延续。
金陵十三钗 影评
金陵十三钗影评
《金陵十三钗》是一部让人难以忘怀的电影。
影片以抗战时期的金陵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女性在战乱中的坚韧和勇敢。
导演张艺谋用他独特的镜头语言和深刻的叙事手法,将这段历史以一种细腻而真实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首先,影片的视觉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张艺谋导演的每一帧画面都充满了艺术感和美感,无论是城市的繁华还是战火的破坏,都被他用镜头捕捉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十三位女性的形象,每一个都有着独特的气质和魅力,让人不禁为她们的遭遇而感到心痛。
其次,影片的剧情紧凑而感人。
每一个女性角色都有着自己的悲欢离合,她们在战乱中失去亲人,却依然坚定地活在当下,展现出了女性的坚强和毅力。
影片通过她们的故事,向观众展现了抗战时期普通人的生活状态,让人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压抑和艰辛。
最后,影片的音乐也是一大亮点。
配乐的选择恰到好处,每一段音乐都能够与影片的情节相辅相成,使得整部影片更加动人心弦。
总的来说,《金陵十三钗》是一部令人震撼的电影,它不仅展现了抗战时期女性的坚韧和美丽,更让观众对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这部电影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伟大,让人不禁为那个时代的人们而感到敬佩和感动。
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心得
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心得《金陵十三钗》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经典历史电影,它以深入细致的情节描写和华丽精美的视觉效果,再现了战乱年代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女性的坚韧和抗争精神。
这部电影让我深深地感动和震撼,通过对电影的观后感和心得的写作,我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影片的主题和内涵。
首先,我要说的是该片在电影画面的表现上非常出色。
张艺谋总是懂得如何,将最美的画面展示给观众。
电影中的每一帧都有着精美的构图和色调,无论是大场面战争的描写,还是小细节的展现,都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特别是金陵城被烧毁时的画面,在那片红火的海洋中,女人们跪地哭泣的一幕让人痛心疾首。
正是这种独特的视觉表现方式,使得观众们能够更加身临其境,情感上更容易被电影所感染和打动。
其次,影片通过精细的剧情和人物塑造,成功地展现了女性的坚韧和抗争精神。
电影中的女人们虽然面临困境,受尽压迫和折磨,但她们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执着和对自由的追求。
她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不断战胜困难,并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特别是对焦小姐和秦淮河畔的一个女子这两个角色的刻画,展现了女性顽强的生命力和对抗命运的勇气。
通过这些角色的塑造,电影向观众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即无论遭遇任何困难和挫折,女性都应该勇敢地面对,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此外,电影中还提到了一些社会问题,如阶级问题和人性的黑暗面。
电影通过描绘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生活差距,展现了社会不公和人性的缺陷。
富人们沉迷于享乐,对贫苦人民漠不关心;而穷人们则无助地面对生活的艰辛。
这种社会对比使得观众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不公平和人性的复杂性。
电影既揭示了社会问题的存在,也借由对人性的揭示,呼吁观众们对这些问题保持关注,并思考如何才能改变这种不公。
最后,电影中的演员表现也非常出色。
这部电影汇集了众多优秀的演员,他们用生动的表演和细腻的情感演绎了各个角色。
特别是章家姐妹们的表演,她们用自己的实力和才华,将各个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令人难以忘怀。
《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感提及《金陵十三钗》,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
这是一部备受瞩目的电影,其剧情主要围绕南京大屠杀这一沉重的历史事件展开,描绘了在那个特殊时期,一群女性的英勇与牺牲。
然而,在观赏完这部电影后,我却深感失望。
让我们来谈谈电影中的军人形象。
无论是日本鬼子还是中国军人,他们的形象都显得过于单薄。
在废墟中躲避的教导队残部,竟然集体打起了麻将,这一场景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作为军人,他们在巷战中竟然毫无战术可言,不知如何寻找掩体,这种表现与真实的战争场景相去甚远。
相比之下,《集结号》开头的巷战场景虽然也存在一些瑕疵,但已经展现出了一定的战术素养,这使得《金陵十三钗》中的战斗部分显得尤为逊色。
电影中炸坦克的慢镜处理让我感到十分不适。
国军敢死队排成一字长蛇阵,迎着日军坦克的机枪火力冲锋,这种队形在现实中几乎是必死无疑。
而士兵中弹时舒展的倒地姿势,以及慢镜中绚丽的纸花与爆炸的火光相互交织,这种表现方式让我联想到了部队春节晚会上那些愚蠢的歌舞,给人一种虚假和煽情的感觉。
此外,电影配乐的使用也让我感到困惑。
无休止的圣歌在影片中频繁响起,无论是女学生意外死亡、John 看到日本人的兽行,还是George 决定男扮女装献身,都伴随着庄严的圣歌。
这种配乐方式虽然能够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但却过于刻意,使得整个故事显得虚假而空洞。
与之相比,我更喜欢《南京》这部电影,它以一种更加真实和冷峻的方式展现了战争的残酷。
在人物方面,电影中的角色塑造也存在一些问题。
过多的角色使得每个角色的形象都不够鲜明,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
而且,电影对于南京大屠杀的描写过于肤浅,仅仅将其作为一个背景,而没有深入展现战争对人们生活的破坏和人性的扭曲。
这种对特殊事件的描述方式,让我感觉像是在看一部张艺谋式的爱情故事,而不是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
我想谈谈电影中的战争场面。
在张导的眼中,战争似乎只是成堆的尸体和不停的枪声,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简介
• 1937年南京沦陷,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暂
时未被占领,教会学校女学生、秦淮河
畔风尘女子、军人和伤兵,还有一个美 国人约翰,都先后进了教堂,在这个相
• 金陵”是“南京”的别
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一场生 死浩劫,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 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暂时的
称,“十三钗”指的是 故事中12位侠肝义胆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宁静很快被打破——日军冲进教堂并且 发现了女学生,殊死抵抗的军人在千钧 一发之际开枪救女学生,英勇牺牲。后
风尘女子和那个人虽小 却责任心强的小男孩 。
来,日军又强征女学生去庆功会为日军
表演节目,谁都知道,这将是一条凶多
吉少的不归路。女学生们不甘被日军凌
辱,准备集体自杀,却被以玉墨为首的
妓女们救下。最后,这13个平日里被视
抗日电影赏析
Kris_lai
主要内容
一.影片介绍 二.导演简介 三.创作背景 四.剧情介绍 五.名家评论 六.个人感受
影片介绍
中文名:金陵十三钗 外文名:The Flowers Of War 其它译名:南京英雄,战争之花 出品时间:2011年 出品公司:北京新画面影业公司 制片地区:中国大陆 导演:张艺谋 编剧:刘恒、严歌苓 制片人:制片主任:黄新明 类型:剧情,战争,历史,动作 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倪妮,佟
为下贱的风尘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
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
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
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主要角色
---约翰 :有才能、冷静、坚强不屈、 ---玉墨 :漂亮又识大体 ,有号召力,风情万种,艳
光四射 ---以书娟为代表的教会学校女学生 :勇敢,不畏屈辱,
倔强 ---以李教官为代表的国军战士 :英勇奋战,保家卫国 ---乔治·陈:单纯执着,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视死如归的
个人感受
个人认为此片中最出彩的镜头之一,就是妓女们在赴日军圣诞宴 会前合唱的那曲”秦淮景“,歌声中的她们美艳的不可方物,除了 柔情,更多的是热血和侠义。
商女也知亡国恨,教堂绝唱秦淮景
《金陵十三钗》与其说 是一部战争片,不如说是 一部为追求自由、保住清 白而付出沉重代价抗争片。 只不过,对于一群手无寸 铁的弱者而言,这种抗争 显然是悲情的,甚至是万 分惨烈的。
勇气
人物照片
名家评论
严歌苓(著名作家,代表作《天浴》、《一 人女人的史诗》)我在讲述一个独特、复杂,并 富有深深的感染力的故事。
刘恒(著名作家,编剧,代表作《集结号》、 《菊豆》、《秋菊打官司》)《金陵十三钗》一 定能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电影,这个电影将 是张艺谋的新高度。
张艺谋(著名导演):《金陵十三钗》改编 后的剧本,是我当导演二十年来碰到的最好剧本。 这样一个本子捏在手里,我常有一种如获至宝的 感觉。《金陵十三钗》是我耗时最长、耗资最大、 耗费心血最多的一部电影,只希望大家能看到一 部好的电影,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创作背景
• 张艺谋说:“从2006年第一次看到严歌苓的原著小说到现 在,这四五年间,从选角到拍摄,是一次十分艰苦的创作。 牢记历史是希望珍惜今天的和平,善良、救赎和爱是这部 电影的主题。”张艺谋说,1937年南京题材的电影此前有 过不少,未来还将继续被电影人表现,因为这是民族历史 中相当重要的一段,《金陵十三钗》原著小说的独特性则 是打动他之处,越复杂的故事,越宏大的背景,越要关注 人物、人物的细节和关系,还原到人和人性的刻画是最重 要的功课,他一直在做这样的努力。编剧之一刘恒说, 《金陵十三钗》是“用人类之善向人类之恶宣战”,观众 会被影片感动是因为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善良的角 落和土地,一旦种子播种下去就会开花结果”。
影片从战士悲壮地牺牲 开始,又从妓女悲壮地赴 约结束,通篇贯穿着悲壮 低回的基调,头尾呼应着 悲壮哀号的场面。
That’s all thanks
大为,张歆怡,黄天元,渡部笃郎 片长:145分钟 上映时间:11-12-15(中) 11-12-
23(美) 分级:USA:R / Hong Kong:IIB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英语,南
京话,日语 色彩:彩色 出品人/监制:张伟平 中国票房:6.1亿元人民币 文学策划:周晓枫
导演介绍
张艺谋,中国著名电影导演,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 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 ,获得过美国波士顿大学、耶鲁大学 荣誉博士学位。其拍摄的电影多次获 得国际电影节大奖,是中国在国际影 坛最具影响力的导演。早期他以执导 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著称,艺术 特点是细节的逼真和色彩浪漫的互相 映照。2002年转型执导的武侠巨制 《英雄》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大片时 代”。他的电影风格勇于创新,且涉 及题材 广泛,每次上映都能引起国内舆论的 高度关注。在电影人材的提携上,张 艺谋捧红的“谋女郎”也是媒体和公 众聚焦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