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腹部检查 重点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6医学理论与实验课教案腹部检查

6医学理论与实验课教案腹部检查

医学理论与实验课教案——腹部检查一、教学目标1. 掌握腹部检查的基本方法及步骤。

2. 学会运用望、触、叩、听、嗅等方法对腹部进行系统检查。

3. 了解腹部常见疾病的体征及临床意义。

4. 提高临床诊疗能力,为后续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腹部检查的意义及方法。

2. 腹部检查的步骤与技巧。

3. 腹部常见疾病的体征及临床表现。

4. 临床案例分析与讨论。

5. 实践操作与训练。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腹部检查的基本方法、步骤及技巧。

2. 示教:示范腹部检查的操作过程,解析腹部常见疾病的体征。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腹部检查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案例分析:分析与讨论临床案例,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5. 互动提问: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

四、教学准备1. 教室: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模型:腹部检查模型或志愿者。

3. 教学资料:教案、PPT、临床案例。

4. 医疗器械:听诊器、叩诊锤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腹部检查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腹部检查的基本方法、步骤及技巧。

3. 示教与实践:教师示范腹部检查的操作过程,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案例分析与讨论:分析与讨论临床案例,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5. 总结与反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反馈学习心得与疑问。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为后续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六、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包括检查方法的正确性、步骤的完整性等。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反映。

6医学理论与实验课教案腹部检查

6医学理论与实验课教案腹部检查

医学理论与实验课教案腹部检查一、教学目标1. 理解腹部检查的重要性及临床应用。

2. 掌握腹部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学会识别腹部常见疾病的体征。

4. 能够进行腹部检查的临床操作。

二、教学内容1. 腹部检查的重要性及临床应用。

2. 腹部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腹部常见疾病的体征及诊断。

4. 腹部检查的临床操作演示。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腹部检查的重要性、基本方法和技巧,以及腹部常见疾病的体征和诊断。

2. 演示:进行腹部检查的临床操作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学习。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腹部检查的实践操作,加深对腹部检查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评估学生对腹部检查的理解程度。

2. 实践操作: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技巧和准确性,评估学生对腹部检查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腹部检查相关教材或指导书。

2. 模型:腹部检查模型,用于实践操作演示和学生练习。

3. 视频:腹部检查操作视频,用于更直观地展示腹部检查的技巧和步骤。

4. 临床案例:提供一些腹部疾病的临床案例,用于学生分析和诊断练习。

六、教学准备1. 教室布置:确保教室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实践操作演示和学生练习。

2. 教学材料准备:准备教材、模型、视频和临床案例等教学资源。

3.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合作完成实践操作。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或引入临床案例,引起学生对腹部检查的兴趣和关注。

2. 理论讲解:讲解腹部检查的重要性、基本方法和技巧,以及腹部常见疾病的体征和诊断。

3. 演示操作:进行腹部检查的临床操作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学习。

4.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腹部检查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提供反馈。

5. 总结与复习:通过提问或讨论,总结腹部检查的重点和难点,并进行复习。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临床医生进行讲座:邀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进行讲座,分享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技巧。

第六章腹部检查 重点

第六章腹部检查 重点

第六章腹部第一节腹部体表标志与区分视-听-触-扣顺序●一、体表标志●二、腹部分区1.四区法通过脐划一水平线和一垂直线,降幅部分为右上腹、右下腹、左上腹和左下腹4区2.九区法有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9区,最常用。

水平线分别为两肋弓下缘连线与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两条垂直线分别为通过左、右髂前上棘至腹中线连线中点的垂直线。

四线相交将腹部分为左右上腹部(季肋部)、左右侧腹部(腰部)、左右下腹部(髂部)。

各区的主要脏器分布如下:第二节视诊病人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

眼睛与病人腹部在同一水平,从侧面呈切线方向观察腹部。

●一、腹部外形腹部外形是否对称,有无隆起或凹陷,有腹水或腹部肿块时,还应测量腹围大小。

(一)腹部膨隆:1.全腹膨隆:---蛙腹。

②腹膜有炎症或肿瘤浸润时,腹部常呈尖凸型---尖腹。

2.局部膨隆:多见于相应部位脏器肿大,腹内肿瘤或炎性肿块,胃或肠胀气,以及腹壁上的肿物或疝等。

屈颈抬肩动作可鉴别腹壁包块与腹腔内包块,腹壁肌肉紧张,若包块更加明显,说明包块位于腹壁上。

(二)腹部凹陷:1.全腹凹陷:主要见于脱水或消瘦者。

严重时,前腹壁凹陷几乎贴近脊柱,肋弓、髂嵴和耻骨联合显露,腹外形如舟状,称舟状腹,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晚期如恶性肿瘤。

2.局部凹陷:多见于手术后腹壁瘢痕收缩。

●二.呼吸运动腹式呼吸减弱常见于腹膜炎症、腹腔积液、腹腔内巨大肿物、膈肌及肋肌运动受限或麻痹、妊娠等。

腹式呼吸增强见于胸腔疾病。

●三.腹壁静脉1.门静脉高压时,腹壁静脉明显扩张迂曲变粗,称腹壁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以脐为中心,脐水平线以上的血流方向向2.上腔静脉阻塞时,上腹壁及胸壁浅静脉曲张,脐上下腹壁静脉血流方向均向下;3.下腔静脉阻塞时,曲张静脉多分布于腹壁两侧,脐上下腹壁静脉血流方向均向上。

●四.胃肠型及蠕动波在腹壁见到相应的轮廓,称胃型或肠型,见于幽门梗阻和肠梗阻。

梗阻部位阵发蠕动加强,可在腹壁见到蠕动波。

●1.皮疹征——左腰部皮肤呈蓝色,为血液自腹膜后间隙渗到侧腹壁的皮下,可见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征——脐周围或下腹壁皮肤发蓝为腹腔大出血的征象,见于宫外孕破裂或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第九版诊断学教材--腹部检查

第九版诊断学教材--腹部检查

视诊内容
一.腹部外形
abdominal contour
二.呼吸运动
respiration
三.腹壁静脉
abdominal vein
四.胃肠型和蠕动波
gastric and intestinal pattern and peristaltic wave
五.腹壁其他情况
一、腹部外形 abdominal contour
平 坦:平卧时前腹壁处于肋缘至耻骨联 合同一平面或略低凹。
饱 满:小儿及肥胖者腹部外形较饱满, 略高于肋缘。
低 平:消瘦者或老年人腹部下凹前腹壁稍低 于肋缘与耻骨联合的平面称腹部低平。
各种腹部外型
正常 平坦
(一)腹部膨隆 abdominal bulge
腹部膨隆:(明显高于肋缘-耻骨平面)
1.全腹膨隆:呈球形或扁园形,见于:
胆囊位于深处,被肝脏遮盖 不能用叩诊检查 胆囊的大小, 仅能检查其有无叩击痛,胆囊 区叩击痛是胆囊炎的重要体征。
叩痛
三、胃泡鼓音区及脾脏叩诊
胃泡鼓音区(Traube区):左前胸下部肋缘以上的半圆 形区域,为胃底穹窿含气而形成。 缩小或消失:见于脾肿大、左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肝左叶肿大及急性胃扩张或溺水患者
(一)四区分法 通过脐划一水平线与一垂直线,将腹部分为四区。
(二)九区法
由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九区 上水平线为:两侧肋弓下缘连线 下水平线为:两侧髂前上棘连线
两条垂直线为:通过左右髂前上棘至腹中线连线的中点
右上腹部(右季肋部)
肝右叶、胆囊、结肠肝曲、右 肾、右肾上腺。
右侧腹部(右腰部)
肝浊音界异常
扩大:肝Ca、肝炎、肝瘀血、多囊肝 缩小:急性肝坏死、肝硬化、胃肠胀气 消失:代之以鼓音,多由肝表面覆盖有气体所致,

腹部检查讲解

腹部检查讲解

下腔静脉阻塞: 曲张静脉的血流方向统统向上。 上腔静脉阻塞: 曲张静脉的血流方向统统向下。
四、胃肠型和蠕动波 (一)正常: 一般看不到胃肠型和蠕动波, 仅腹壁松驰的多产妇和极度消瘦者 可见。 (二)病理: 胃肠道梗阻—出现蠕动波(梗 阻近端的胃、肠段饱满而隆起,可 显出各自轮廓,称胃型或肠型)。
2、反跳痛: 触诊出现压痛后,手指原处稍停片 刻,然后迅速将手抬起,腹痛加重,并 有痛苦表情——反跳痛。 机理:受到炎症波及的腹膜壁层受牵拉。 意义:标志腹膜壁层已受炎症波及,急 性腹膜炎重要体征之一。 腹膜刺激征:肌紧张、压痛、反跳痛。 —诊断和鉴别“急腹 征”。
(三)脏器触诊 1、肝脏触诊 1)触诊要领: ①起始部位要低: ②全面性:触清整个肝下缘和整个肝 脏的情况。 ③检查手法正确:密切配合呼吸,呼 气时指端压向深部,吸气时,施压 的指端于原位向肋缘方向触探。
第二节 视诊
一、腹部外形:平坦,膨隆,凹陷 (注意是否对称,有无膨隆,局部隆起、 凹陷) 标准:剑突与耻骨联合联线 (肋缘至耻骨水平面)
(一)正常: 平坦对称:前腹壁与肋缘至耻骨大致 位于同一水平面。 腹部饱满:稍呈园形凸出于肋缘至耻 骨的水平面,常见于儿童 和肥胖者。 腹部低平:稍内凹于肋缘至耻骨的水 平面,多见于老年人和消 瘦者。 饱满和低平并非表示异常。
(4)描述: 八方面描述:大小、形态、质 地、表面、压痛等。
3、胆囊触诊: 触诊要领与肝脏触诊同(单手滑 行或钩指触诊)。 1)正常:胆囊不能触及。 2)病理: 触到胆囊——右肋下腹直肌外缘 一梨形或卵园形,张力较高的包块, 随呼吸上下移动。质地、触痛视病变 性质而定。
例如: 急性胆囊炎—胆囊肿大,囊性感,明 显压痛。 壶腹周围癌—胆囊肿大有囊性感,无 压痛。 胆囊结石或胆囊癌—胆囊肿大,有实 体感。

诊断学第六章腹部检查复习题

诊断学第六章腹部检查复习题

诊断学第六章腹部检查复习题一选择题1. 男,55 岁,腹部体查:肝剑突下 5cm, 边缘不整,坚硬,有压痛,表面有结节感,可闻及血管杂音。

该患者最可能拟诊为:(A)A. 肝左叶癌B. 肝血管瘤C. 肝血吸虫病D. 腹主动脉瘤E. 胰腺囊肿2. 腹部检查的正确顺序为:(B)A:视诊、触诊、叩诊、听诊B:视诊、听诊、触诊、叩诊C:叩诊、视诊、触诊、听诊D:听诊、视诊、触诊、叩诊E:听诊、触诊、视诊、叩诊3. 以下不是全腹膨隆原因的是:(E)A:腹腔积液B:腹内积气C:腹内巨大肿块D:肥胖E:斜疝4. 腹围正确的测量方法为:(A)A:患者排尿后平卧,用软尺经脐绕腹一周,测得的周长为腹围B:患者排尿后平卧,用软尺绕腹一周,测得的周长为腹围C:患者排尿后平卧,用软尺经两髂前上棘绕腹一周,测得的周长为腹围D:患者排尿后平卧,用软尺经两侧肋弓下缘绕腹一周,测得的周长为腹围E:患者排尿后平卧,用软尺经上腹部绕腹一周,测得的周长为腹围5. 蛙腹见于下列哪种情况:(B)A 腹膜有炎症或肿瘤浸润B 腹腔大量积液C 腹腔大量积气D 腹腔巨大肿瘤E 腹壁上的肿物6. 尖腹见于下列哪种情况:(A)A 腹膜有炎症或肿瘤浸润B 腹腔大量积液C 腹腔大量积气D 腹腔巨大肿瘤E 腹壁上的肿物7. 门脉高压时,腹壁浅静脉的血流方向为:(C)A: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血流由上至下B: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上至下,脐以下血流由下至上C:以脐为中心向四周伸展D: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上至下,脐以下血流由上至下E: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血流由下至上8. 患者张某,腹部查体见腹壁浅静脉曲张,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血流由下至上,该患可能是下列哪种情况:(B)A:上腔静脉阻塞B:下腔静脉阻塞C:门脉高压D:髂内静脉阻塞E:髂外静脉阻塞9. 下列有关于腹式呼吸的描述哪一个是正确的:(A)A:男性以腹式呼吸为主B:小儿以胸式呼吸为主C:成年女性以腹式呼吸为主D:腹水时患者腹式呼吸增强E:膈肌麻痹时腹式呼吸增强10. 上腹部出现明显胃蠕动波,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E)A:急性胃炎B:胃黏膜脱垂C:胃癌D:胃溃疡E:幽门梗阻11. 某患上腹胀,呕吐2天病史,清晨空腹于我院就诊,查体发现上腹部振水音,最可能是:(B)A 正常B 胃内大量液体潴留C 腹腔内有大量液体D 腹腔内有游离气体E 腹腔内有肿块12. 腹部柔韧感最常见于:(D)A:胃穿孔B:腹腔内出血C:急性弥漫性腹膜炎D:结核性腹膜炎E:急性阑尾炎13. 局限性肝肿大见于下列哪种情况:(B)A:柏-查氏综合征B:肝肿瘤C:白血病D:血吸虫病E:华支睾吸虫病14. 下列疾病中哪一个不是肝下移的病因:(E)A:内脏下垂B:肺气肿C:右侧胸腔大量积液D:右侧气胸E:肝炎15. 腹腔内有多少游离液体时,可感到液波震颤:(E)A:1000mlC:2000 mlD:2500 mlE:3000-4000 ml16.患者男,35岁,上腹部规律性疼痛5年,多于秋季出现。

腹部体格检查_图文

腹部体格检查_图文
正常肝上界于第5肋间隙,肝下界于右季 肋下缘(右锁骨中线)。
肝脏及胆囊叩诊
肝浊音界下移——肺气肿,张力性气胸。 肝浊音界上移——右肺不张,肺纤维化。 肝浊音界消失——胃肠穿孔,人工气腹,间位
结肠。代之以鼓音。 肝浊音界缩小——急性肝坏死,暴发性肝炎,
胃肠胀气,肝硬化。 肝浊音界扩大——肝炎,肝癌,脓肿,肝淤血
肠鸣音(gurgling sound)
肠鸣音减弱——3-5分钟1次,说明 肠蠕动明显减少,见于老年人便 秘,胃肠动力低下,低血钾。
肠鸣音消失——听诊5分钟没有听到 肠鸣音,肠蠕动几乎消失,见于 肠麻痹,急性腹膜炎等。
临床意义:
1.肝脏大小 肝位置下移:体型、内脏下垂、肺气肿等 肝肿大: 弥漫性:肝炎、肝淤血、早期肝硬化 、 脂肪肝、血液病、寄生虫病 局限性:肝脓肿、囊肿、肿瘤 肝缩小:急或亚急性肝坏死、肝硬化晚期
临床意义:
2.质地:从软到硬分3度: 软———唇——正常肝、急性肝炎质。 中等——鼻——肝淤血、慢性肝炎。 硬———额——肝癌。 囊性感——脓肿、囊肿。
肝脏触诊
触诊方法:单手、双手触诊法及钩指触诊法 触诊要点:a、用食指前外侧指腹触肝
b、沿腹直肌外缘,平脐水平开始 c、腹式呼吸配合,稍前下压,稍后抬起 d、避免肝上摸肝(肝下缘下方开始) e、注意双线触诊(右肋缘下、剑突下) f、大量腹水时可冲击触诊
肝脏触诊内容及描述:
⑴大小:右肋下〈1cm,剑突下〈3cm ⑵质地 :(三级:软如唇;韧如鼻;硬如额) ⑶表面形态及边缘:整齐、光滑 ⑷压痛 ⑸搏动 ⑹肝区摩擦感
腹部体格检查_图文.ppt
腹部检查
学习目的:了解腹部检查是全身体格检查 的一个重要部份。
学习要求:掌握腹部检查的内容、方法、 步骤及临床意义。

诊断学笔记——第六章 腹部ppt课件

诊断学笔记——第六章 腹部ppt课件
部和左季肋部用深部触诊法才干触到。
▪ 左季肋部或上腹部触到囊性肿物,位置固定,外
表光滑,无压痛,多为假性胰腺囊肿。
▪ 急性胰腺炎时,上腹及左上腹部有明显压痛,而
部分肌紧张较轻。
四、腹部包块
〔一〕正常腹部可触到的包块
▪ 腹直肌肌腹及腱划 ▪ 腰椎椎体及骶骨岬 ▪ 乙状结肠粪块 ▪ 横结肠 ▪ 盲肠
下,叩指用力要适当,当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 肝上界,相当于肺遮盖的肝顶部,故又称为肺下缘的位置,继续向下叩, 由实音转变鼓音处,即为肝下界。
▪ 定肝下界时,也可由腹部鼓音区沿锁骨中线向上
叩诊。肝下界因与胃、结肠等重叠,很难叩准, 故多用触诊确定。
反跳痛是腹膜壁层受累及的征象
三、脏器触诊
〔一〕肝脏触诊
1、目的:了解肝脏下缘的位置和肝脏质地、 外表、边缘及搏动等。
2、手法 单手触诊法 双手触诊法 钩指触诊法
3、内容:触及肝脏时应描画如下内容 大小:应区分肝肿大和肝下移 质地:软、韧和硬三级 外表形状和边缘:正常外表光滑,边缘整齐 压痛:肝包膜受炎症刺激或因肝肿大遭到牵拉 搏动:肝-颈静脉回流征 肝区摩擦感:肝周围炎 肝震颤:肝包虫病 4、临床意义
一、腹壁紧张度
▪ 腹壁紧张度添加 ▪ 板状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 揉面感:结核性或癌性腹膜炎 ▪ 腹壁紧张度减低
二、压痛及反跳痛
腹腔内的病变如脏器的炎症、瘀血、肿瘤、 破裂、改动以及腹膜的刺激等均可引起压痛。 McBurney点〔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 中外1/3交界处 胆囊点:右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界处
下腹正中部可触到园形、外表光滑的囊状物、排尿后 包块消逝,此点可与腹部其他包块相鉴别。
▪ 尿潴留常见于尿道梗阻、脊髓病、昏迷、腰椎或骶椎

腹部体格检查重点资料培训课件

腹部体格检查重点资料培训课件
脏器或肿瘤。
2/3/2021 腹部体格检查重点资料
28
随体位改变:游走器官、带 蒂肿物、或大网膜、肠系膜 的肿瘤。腹壁及腹膜后的不 动。
随呼吸改变:膈下器官及肿 块;
随体位改变的还有疝。
2/3/2021 腹部体格检查重点资料
29
腹部凹陷: 指仰卧位时前腹部明显凹陷;
全腹凹陷: 极度消瘦和严重脱水者,全腹如
2/3/2021 腹部体格检查重点资料
18
一 腹部外形
正常成年人平卧时,前腹壁 大致处于肋缘至耻骨联合同 一平面,称为腹部平坦。
消瘦者及老年人,前腹壁稍 低于肋缘与耻骨联合的平面, 称为腹部低平。
2/3/2021 腹部体格检查重点资料
19
›肥胖者腹部外形较饱满 ,前腹壁稍高于肋缘与 耻骨联合的平面,称为 腹部饱满。
2/3/2021 腹部体格检查重点资料
26
右下腹膨隆
回盲部TB,肿瘤,Crohn,阑尾 周围脓肿;
左下腹膨隆:降结肠,乙状结肠 肿瘤,粪块;
卵巢肿瘤、游走肾。
2/3/2021 腹部体格检查重点资料
27
膨隆的形状
圆形:囊肿、肿瘤、炎性包块; 长形:肠管病变(梗阻、扭转、
套叠、巨结肠) 有博动:血管瘤 、或位于其上的
24
上腹中部隆起
肝左叶大,胃癌,胃扩张,胰肿 瘤或囊肿。
右上腹膨隆:肝、胆肿大,肝曲 肿瘤。
左上腹膨隆:脾大,脾曲肿瘤, 巨结肠;
2/3/2021 腹部体格检查重点资料
25
腰部膨隆
多囊肾,巨大肾上腺瘤,肾 积水、脓。
脐部膨隆:脐疝、炎性包块 (TB);
下腹膨隆:子宫增大,膀胱 胀大,排尿后消失;
范围
腹部上起横膈,下至骨盆。体表上以 两侧肋弓下缘和胸骨剑突与胸部为界, 下至两侧腹股沟韧带和耻骨联合,前 面和侧面由腹壁组成,后面为脊柱和 腰肌。

腹部检查

腹部检查
后行深触诊(下压约 2CM),对大量腹水 病人可采用浮沉触诊。
浅触诊 深触诊 浮沉触诊
(一)因怕痒而有腹肌自主性痉挛,则称为肌卫增强,注
意力转移可消失
❖ 病理情况:
➢ 紧张度减低
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经产妇,瘦弱的老年人,或刚放过 大量腹水的病人。
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视诊
❖ (一)注意事项
❖ (1)光线充足、柔和、从 前方入投射
❖ (2)室内要温暖 ❖ (3)病人体位 ❖ (4)医生:位置、顺序
视诊包括哪些内容?
❖腹部外形 ❖呼吸运动 ❖腹壁:静脉、皮疹、疝、腹纹 ❖胃肠型 ❖蠕动波
腹部外形
❖ 判定标准:仰卧时,前腹壁与自胸骨下 端到耻骨联合的连线
另一部位,称为疝。
❖ 分类 ➢ 腹内疝:少见
➢ 腹外疝:多见。腹腔内容物经腹壁或骨盆薄弱点或 孔隙向体表突出而形成
❖ 检查方法:
➢ 疝在直立位或用力咳嗽时明显,可变换体位或嘱病 人咳嗽时进行检查。

❖ 脐疝多见于婴幼儿,亦可见 于经产妇或高度腹胀的腹水 病人;
❖ 腹壁疝:手术瘢痕薄弱处可 出现
❖ 股疝:位于腹股沟韧带中部, 多见于女性,
❖随呼吸运动而移位:膈下脏器或其肿块可随
呼吸运动而移位
全腹部凹陷
腹部凹陷
见于消瘦、脱水、各种慢性疾病所致的恶病质 (舟状腹)。
局部凹陷
手术后腹壁瘢收缩所致。
呼吸运动
❖ 腹式呼吸:男性和儿童 ❖ 胸式呼吸:女性和青年人 ❖ 腹式呼吸运动受限制
➢ 当腹膜有炎症时,腹肌和膈肌痉挛强直,如 在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腹膜炎时,腹式呼 吸运动消失。
体 表 标 志
腹部前面体表标志示意图
剑突

腹部检查

腹部检查

腹部听诊
在腹部全面听诊各区,重点在上腹部、 肝、脾、脐部周围、右下腹。 听诊内容: 肠鸣音 振水音 血管音
一 、肠鸣音: 肠蠕动引起肠内气体 + 液体流动混 合产生的咕噜声。
肠鸣音 正常情况 4~5次/分 肠鸣音活跃 >10次/分,音调不高亢 肠鸣音亢进 >10次/分,且音调高亢 临床意义 急性肠炎等 见于急性肠炎、 胃肠大出血、 机械性肠梗阻等 急性腹膜炎、 肠麻痹
三 脾脏触诊: (一)方法: 处仰卧屈膝 位(同肝脏方法、 只有触诊手的部 位、方向不同)、 右侧卧位更容易 触诊。 正常情况下 脾不易触及,能 触到脾即为脾肿 大。
(二)常见原因: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肝病、 传染病、 严重感染性疾病。
脾脏触诊方法:
脾肿大的分度(深吸气时): • 轻度:脾在肋下不超过2cm • 中度:肋下2cm至脐水平线 • 高度:超过脐水平以下或超过腹正中线。 • **中度以上脾大:可触及脾切迹。
**双手触诊法: 左手掌置于肝脏 后方(托住病人右腰 部),拇指张开置于右 肋部,触诊时左手向上 抬(向前推移肝脏;限 制右下胸扩张、增加膈 肌移动幅度)。
2、检查、记录描述的内容: 大小 质地 表面与边缘 压痛 搏动 肝区摩察感

• 肝脏质地:
质软 质中 质硬
肝脏触诊检查:
正常特点、临床意义
三、血管音: 1)动脉性杂音: 收缩期粗糙的血管杂音。 常见腹主动脉瘤或狭窄 2)静脉性杂音: 常见于静脉血流增加。 3)静脉“营营”音: 门静脉高压腹壁静脉显著曲张者,在脐附 近 / 剑突下部可听到连续性的静脉“营营” 音,音调低,按压脾脏可增强。
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特点
一、消化性溃疡: 1、青壮年人群,男>女; 2、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 3、约10~20%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 4、体征:局限而固定的上腹部压痛点; 5、确诊依据: (1)纤维胃镜: (2)X线:钡餐摄片 (3)粪便隐血试验:活动期(+)。

腹部检查教案

腹部检查教案
2、压痛及反跳痛:压痛:反跳痛:阑尾压痛点(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
3、脏器触诊⑴:肝脏触诊:单手、双手触诊法及钩指触诊法
触诊要点:a、用食指前外侧指腹触肝b、沿腹直肌外缘,平脐水平开始c、腹式呼吸配合,稍前下压,稍后抬起d、避免肝上摸肝(估计肝下缘下方开始)e、注意双线触诊(右肋缘下、剑突下)f、大量腹水时可冲击触诊
4、腹部包块:注意:位置、形态,大小,质地,压痛,搏动,移动度与邻近的关系。
5、液波震颤:大量腹水时,用冲击触诊法触诊腹部可感到波动感。常见于大量腹水者(游离腹水大于3000ml)
6、振水音:
叩诊
㈠方法:常用间接叩诊法
㈡腹部叩诊音:正常大部分为鼓音(除肝、脾等所在位置外)
㈢肝叩诊肝上界:肝下界:肝浊音界:
正常:①大小:右肋下〈1cm,剑突下〈5cm,②质地:质软(三级:软如唇;韧如鼻;硬如额)③边缘及表面:整齐;光滑④压痛:无⑤搏动:无⑥肝区摩擦感:无⑦肝-颈静脉反流:无
肝脏肿大:a:弥漫性肿大:肝炎、肝淤血、脂肪肝、血液病、寄生虫病、布—加综合征等b:局限性肿大:肝脓疡、肝肿瘤、肝脏缩小:肝硬化、肝坏死
㈣胃泡鼓音区(Traube区):左前胸下部半圆形区域。扩大:吞气症。缩小:心包积液、左侧胸腔积液、脾大、胃扩张
㈤脾叩诊:左腋中线上采用轻叩
听诊
1、肠鸣音:肠蠕动时,肠管内的气体和液体随之而流动。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声(气过水声)。肠鸣音正常:4-5次/分。听诊部位:脐周;右下腹
听诊时间:>1分钟;有时持续3—5分钟
年 月 日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视诊
㈠、注意事项:1、室内温暖,光线充足而柔和。2、被检查者取仰卧位,暴露全腹(上自剑突,下至耻骨联合)3、医师常位于患者右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腹部第一节腹部体表标志与区分视-听-触-扣顺序●一、体表标志●二、腹部分区1.四区法通过脐划一水平线和一垂直线,降幅部分为右上腹、右下腹、左上腹和左下腹4区2.九区法有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9区,最常用。

水平线分别为两肋弓下缘连线与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两条垂直线分别为通过左、右髂前上棘至腹中线连线中点的垂直线。

四线相交将腹部分为左右上腹部(季肋部)、左右侧腹部(腰部)、左右下腹部(髂部)。

各区的主要脏器分布如下:第二节视诊病人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

眼睛与病人腹部在同一水平,从侧面呈切线方向观察腹部。

●一、腹部外形腹部外形是否对称,有无隆起或凹陷,有腹水或腹部肿块时,还应测量腹围大小。

(一)腹部膨隆:1.全腹膨隆:---蛙腹。

②腹膜有炎症或肿瘤浸润时,腹部常呈尖凸型---尖腹。

2.局部膨隆:多见于相应部位脏器肿大,腹内肿瘤或炎性肿块,胃或肠胀气,以及腹壁上的肿物或疝等。

屈颈抬肩动作可鉴别腹壁包块与腹腔内包块,腹壁肌肉紧张,若包块更加明显,说明包块位于腹壁上。

(二)腹部凹陷:1.全腹凹陷:主要见于脱水或消瘦者。

严重时,前腹壁凹陷几乎贴近脊柱,肋弓、髂嵴和耻骨联合显露,腹外形如舟状,称舟状腹,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晚期如恶性肿瘤。

2.局部凹陷:多见于手术后腹壁瘢痕收缩。

●二.呼吸运动腹式呼吸减弱常见于腹膜炎症、腹腔积液、腹腔内巨大肿物、膈肌及肋肌运动受限或麻痹、妊娠等。

腹式呼吸增强见于胸腔疾病。

●三.腹壁静脉1.门静脉高压时,腹壁静脉明显扩张迂曲变粗,称腹壁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以脐为中心,脐水平线以上的血流方向向2.上腔静脉阻塞时,上腹壁及胸壁浅静脉曲张,脐上下腹壁静脉血流方向均向下;3.下腔静脉阻塞时,曲张静脉多分布于腹壁两侧,脐上下腹壁静脉血流方向均向上。

●四.胃肠型及蠕动波在腹壁见到相应的轮廓,称胃型或肠型,见于幽门梗阻和肠梗阻。

梗阻部位阵发蠕动加强,可在腹壁见到蠕动波。

●1.皮疹征——左腰部皮肤呈蓝色,为血液自腹膜后间隙渗到侧腹壁的皮下,可见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征——脐周围或下腹壁皮肤发蓝为腹腔大出血的征象,见于宫外孕破裂或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3.腹纹4.瘢痕5.疝6.脐部7.腹部体毛8.上腹部搏动第三节触诊病人取仰卧位,头垫低枕,两臂自然放于身体两侧,两腿屈起稍分开,做平静腹式呼吸。

护士立于病人右侧,面向病人,前臂与腹部表面在同一水平,手要温暖,动作要轻柔,一般自左下腹开始以逆时针方向触诊全腹各部,若已有病痛部位,则应由健处逐渐移向患处。

边触诊边观察病人的反应,并与病人交谈,转移其注意力而减少腹肌紧张。

●一、腹壁紧张度(一)腹壁紧张度增加:肠胀气、气腹、大量腹水、腹腔内巨大肿物等可见全腹壁紧张,但无腹肌痉挛,亦无压痛。

如腹见于胃肠道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触诊腹壁柔韧有抵抗,不易多见于结核性腹膜炎及癌性腹膜炎,是因为炎症刺激缓慢,使腹膜增厚,并于肠管、肠系膜粘连所致。

(二)腹壁紧张度减弱: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大量放腹水后、严重脱水、经产妇或年老体弱者。

●二.压痛和反跳痛位于右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界处的胆囊点压痛,为胆囊病变的标志;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中、外1/3为阑尾病变的标志。

当医师用右手压迫左下腹降结肠区,相当于麦氏点对称部位,或再用左手按压其上端使结肠内气体传时,嘱患者左侧卧位,两腿伸直,并使右下肢被动向后过伸,如发生右下腹痛,称为腰大肌征阳性,提示炎症阑尾位于盲肠后位。

在触诊压痛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将手指迅速抬起,若病人感觉疼痛骤然加剧,并伴有痛苦表(腹膜刺激征)三.脏器触诊◆(一)肝脏触诊:1.单手触诊法:单手触诊法较为常用,检查时中间三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将右手平放于右下腹部估计肝下缘的下方,随患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壁深处,吸气时,手指缓慢抬起朝肋缘向上迎触下移的肝缘,如此反复进行,手指逐渐向肋缘移动,直到触到肝缘或肋缘为止。

触及肝者,在右锁骨中线及前正中线上测量肝缘至肋缘及剑突根部的距离,以厘米表示。

2.双手触诊法:辅以左手托住病人右腰部,拇指张开置于肋部,向上推,限制右侧胸廓扩张,右手同单手触诊法。

3.钩指触诊法:儿童和腹壁薄软者。

4.肝触诊内容:①大小:右锁骨中线上不能触及肝下缘(在1cm以内)。

剑突下可触及肝下缘在3cm以内。

肝下缘超过上述标准,如肝上界正常或升高,提示肝大。

弥漫性肝大见于肝炎、肝淤血、脂肪肝等。

局限性肝大见于肝脓肿、肝肿瘤及肝囊肿等;肝脏缩小见于急性和亚急性肝坏死,门脉性肝硬化晚期。

②质地:正常肝质软如触口唇。

急性肝炎、脂肪肝、慢性肝炎、肝淤血质韧如触鼻尖。

肝硬化和肝癌质硬触之如前额;⑤搏动:单纯性搏动—传导性搏动,传导腹主动脉的搏动,向上搏动。

扩张性搏动—三尖瓣关闭不全,右心室收缩搏动通过右心房、下腔静脉而传导至肝脏,使其呈扩张性,向两侧搏动。

--见于肝包虫病。

◆(二)脾脏触诊1.触诊方法:病人仰卧,双腿稍屈曲,医生左手绕过病人腹前方,手掌置于其左胸下部第9~11肋处,用力将脾脏由后向前托起。

右手掌平放于脐部,与左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自脐平面开始配合呼吸,迎触脾尖,直至触到脾缘或左肋缘为止。

2.---3.脾大分度及临床意义:脾大分为三度:①脾缘不超过肋缘为轻度脾大,见于急慢性肝炎、伤寒等,质地多较柔软;②超过肋下2cm,4.脾压痛:脾脓肿、脾梗死等。

脾周围炎和脾梗死时,脾包膜有纤维素性渗出并累及壁层腹膜,触诊时常有摩擦感和压痛。

◆(三)胆囊触诊1.触诊方法:检查者将左手掌平放在病人的右胸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缘与腹直肌外缘交界(胆囊压痛点)处,然后嘱病人缓慢深吸气,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或因剧烈疼痛而突然屏气,称为Courvoisier征阳性。

◆(四)肾脏触诊1.触诊方法:医师以左手掌托起其右腰部,右手掌平放在右上腹部,手指方向大致平行于右肋缘进行深部触诊右肾,于患者吸气时双手夹触肾脏。

2.1012肋骨与脊柱的交角12 肋骨与腰肌外缘的交角(肋腰角)顶点。

肋脊点和肋腰点:肾盂肾炎、肾脓肿和肾结核等。

上/中输尿管点:输尿管结石、结核或化脓性炎症。

◆(五)膀胱触诊单手滑动触诊法。

病人仰卧,双下肢屈曲,以右手自脐开始向耻骨联合方向触摸。

在耻骨上触及充盈的膀胱呈扁圆形或圆形,有囊性感,不能用手推移,多由尿液潴留所致,见于前列腺肥大、截瘫、昏迷等。

◆(六)胰腺触诊不能触及。

胰腺炎症:上腹中部或左上腹有横行呈带状压痛及肌紧张,并涉及左腰部。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起病急同时有左腰部皮下淤血而发蓝。

慢性胰腺炎:上腹部触及质硬而无移动性横行条索状的肿物。

胰腺癌:坚硬块状,表面不光滑似有结节,发生于胰头部,可出现梗阻性黄疸及胆囊肿大而无压痛(即Courvoisier征阳性)。

胰腺假性囊肿:上腹部肋缘下或左上腹部触及囊性肿物。

●四.腹部肿块(一)正常腹部可触到的结构1.腹直肌肌腹及腱划2.腰椎椎体及骶骨岬3.乙状结肠粪块4.横结肠5.盲肠。

(二)异常肿块1.部位2.大小3.形态4.质地5.压痛6.搏动7.移动度●五.液波震颤腹腔内有大量游离液体(3000~4000ml1000ml以上)。

●六,振水音第四节叩诊●一.腹部叩诊音腹腔内大部分区呈鼓音。

仅在肝、脾、充盈的膀胱和子宫及两侧腹部近腰肌处叩诊为浊音。

肝、脾等脏器肿大,腹腔内肿瘤或大量腹水时,病变部位叩诊呈浊音或实音。

●二.肝脏及胆囊叩诊1音界。

正常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右腋中线第7肋间,右肩胛线第10肋间。

再向下扣1~22. 肝下界:由腹部鼓音区沿右锁骨中线或正中线向上扣,一般扣得的肝下界比触得的肝下缘高1~2cm。

正常在右季肋下缘,右腋中线第10肋骨。

3. 肝浊音界扩大:肺癌、肝脓肿、肝炎、肝淤血等。

肝浊音界缩小:肝硬化、急性重症肝炎和胃肠胀气等。

肝浊音界消失而代以鼓音:急性胃肠道穿孔、人工气腹等。

肝上界上移:肺纤维化、右下肺不张、气腹鼓肠等。

肝上界下移:肺气肿等。

4.叩击痛:肝区叩击痛见于肝炎、肝脓肿、肝淤血等。

胆囊区则为胆囊炎。

●三.胃泡鼓音及脾叩诊1. 胃泡鼓音区:位于左前胸下部肋缘以上,约呈半圆形,为胃底穹窿含气而形成。

此区明显缩小或消失见于:中重度脾肿大、左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肝左叶肿大,也见于急性胃扩张或溺水者等。

2. 脾脏叩诊:左腋中线进行轻叩法。

9~11肋之间,长度为4~7cm,前方不超过腋前线。

●四.移动性浊音仰卧位时,两侧腹部叩诊呈浊音,中腹部叩诊呈鼓音;侧卧位时,低位的侧腹部大部分为浊音,而上位的侧腹部为鼓音;1000ml以上者。

●五.肋脊角叩击痛用于检查肾脏病变。

●六.膀胱叩诊膀胱叩诊在耻骨联合上方进行,膀胱空虚时叩诊呈鼓音。

膀胱充盈时,可在耻骨联合上方扣得圆形浊音区。

第五节听诊●一.肠鸣音肠蠕动时,肠腔内气体和液体随之流动而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声,称肠鸣音。

正常情况下,肠鸣音(右下腹)每分钟4~5次。

肠鸣音达每分钟10次以上,称肠鸣音活跃,见于急性胃肠炎、胃肠道大出血或服用泻药后等。

如伴有声音响亮、音调高亢,甚至丁当声或金属声,称肠鸣音亢进,为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

肠鸣音数分钟才能听到减弱,见于老年性便秘、腹膜炎、低钾血症、胃肠动力低下等。

如持续听诊主要见于急性腹膜炎、麻痹性肠梗阻。

●二.血管杂音1.动脉性杂音:在腹中部或者腹部两侧。

收缩期血管杂音(喷射性杂音)常提示腹主动脉瘤或腹主动脉狭窄。

若收缩期血管杂音在左右上腹,常提示肾动脉狭窄。

如在下腹两侧则为髂动脉狭窄。

2.静脉性杂音:脐周或上腹部连续性潺潺声,多为门静脉高压。

●三.摩擦音在脾梗死、脾周围炎、肝周围炎或胆囊炎累及局部腹膜等情况下,可在深呼吸时,于各相应部位听到摩擦音。

●四.搔弹音1.肝下缘的测定:左手持听诊器膜型体件置于见图下的肝左叶上,右手指沿腹中线自脐部向上轻弹或搔刮腹壁,搔弹处未达肝缘时,只听到遥远而轻微的声音,当搔弹至肝脏表面时,声音明显增强而近耳。

2.同时逐步将体件想对侧腹部移动,继续轻弹,如声音突然变得响亮,此体件所在处即为腹水(120ml以上)边缘之上。

第六节腹部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一.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十二指肠的深达黏膜肌层慢性溃疡。

【症状】1.疼痛的特点:(1)部位:胃----中上腹部稍偏高处,或剑突下和剑突下偏左处。

十二指肠----中上腹部或脐上方和脐上偏右处。

(2)性质:钝痛,隐痛,胀痛,灼烧同,饥饿痛等。

(3)----餐后痛。

十二指肠----空腹痛,夜间痛。

(4)(5)(6)影响因素:加剧或缓解,精神因素等。

2.其他症状:餐后腹胀,反酸,嗳气,烧心,流涎,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便秘,体重减轻等。

【体征】上腹部局限性压痛,贫血或营养不良体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