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导学案 马卫红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学生版)

【学习目标】

1、领会《药》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通过课文了解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3、通过课文学习分析情节结构(特别是双线结构)和归纳主题的方法。

【学习重点】

1、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2、鉴赏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领会《药》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课前预习】

(一)教材助读

1、解题。

请你想一想:“药”,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用来治什么病?谁得了病?“药”从哪里来?围绕“药”写了哪些人哪些事?

2、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接连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等著名小说。1921年发表代表作《阿Q正传》,其后又发表了《祝福》等著名小说。

代表作品:短篇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杂文集有《南腔调集》等。《药》选自小说集《呐喊》。

《药》创作于1919年4月,是以光复会成员徐锡麟、秋瑾被清政府杀害事件为素材写成的。徐锡麟和秋瑾都是浙江绍兴人,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他们是在1907年7月组织的反对清政府的起义中先后遇害的。作为同乡的鲁迅,对于他们的遇害很是激愤,于是就创作了这篇小说。

(二)预习检查

3、窸窸窣.窣.()蹩.()进拗.()开搭赸.()

丛冢.()竦.然()肩胛.()骨攫.()取

褴褛

..()()跄.()跄踉.踉()

4、(初读课文,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请你把能体现小说时代背景和社会政治情况的有关人物服饰、语言、环境描写的文句勾画出来。

(三)、我的疑问:

【合作探究】

5、(二读课文,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①列出课文中的人物,并概括情节,

②列出情节结构图。请你将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情节:华家(明线)时间地点夏家(暗线)

开端:老栓买药→()←→()←夏瑜就义

↓↓↓↓↓

发展:()→当天早上←→茶馆←()↓↓↓↓↓

高潮:()→当天上午←→()←茶客谈夏瑜

↓↓↓↓↓

结局:华母上坟→()←→坟场←()6、《药》有两条线索:明线写华家悲剧,暗线写夏家悲剧,作者把线索处理成一明一暗的意图是()

A.文中华家的人物都登了场,而夏瑜则是虚写,故做华明夏暗的处理

B.作为文中唯一的革命者夏瑜,作者主要揭示其脱离群众的弱点,故做暗线处理

C.明暗交错,结构新颖、节省笔墨

D.突出华老栓的愚昧、落后、麻木,进而揭示夏瑜不被群众理解的悲哀

【拓展延伸】

7、学完课文后,有人在文题“药”后先后加了感叹号和问号,你们体会一下,该作何解?

感叹号:可以理解为:烈士的为革命牺牲而流下的鲜血竟成了民众治病的“药”。多么令人震惊/多么让人悲哀/

杀害了革命者后又用革命者的鲜血欺骗群众,谋取暴利,刽子手多么凶残,多么卑劣/

以“人血馒头”作为治病的良药,群众是多么愚昧无知/多么可悲可叹/

封建专制统治下的人们啊,“人血馒头”不是治疗痨病的良药/

旧民主主义革命者啊,脱离群众的革命不是拯救中国社会的良药/

问号:可以理解为:“人血馒头”能医治好“痨病”吗?什么是拯救旧中国病态社会的良药?

【训练反馈】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1)对文中第一句话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烘托了华老栓的心理活动

B.交代了故事情节,直接为主题服务

C.渲染了冷清、凄寂的气氛

D.暗点秋瑾被害的时间

(2)对文中第二句话的含义,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点出了老栓的身份、地位

B.表现了老栓为儿子治病不辞艰辛

C.说明老栓夜间并没有睡着

D.为下文写老栓买药做了铺垫

8、.对下面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的四个黯淡的金字。 ( )

A.暗示秋瑾被杀害的地点,突出时代特征

B.表现出作者对革命烈士深切的怀念

C.展示华老栓“买”到人血馒头后的兴奋与幸福感,从而衬托出他的愚昧、落后

D.推动情节发展,突出小说的主题

(2)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迭迭,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 )

A.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草菅人命,滥杀无辜的罪恶

B.表现了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

C.为下文华、夏两家分别在路两边为儿子上坟的情节做了铺垫

D.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为富不仁的罪行,呼唤人民的觉醒

9.小说结尾写道:“……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这段描写的作用是()

A.映衬两位母亲的麻木、呆滞

B.渲染坟场的悲凉与恐怖

C.是坟场环境的如实写照

D.表现出小说的悲剧性结局

《药》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课文了解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学习重点】

1、鉴赏人物形象。

2、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习难点】

分析动作描写对人物形象的作用。

【课前预习】

①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空白处恰当的一项是()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入衣袋,又在外面()了两下;便()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

A.抓塞按拿

B.抓塞按点

C.掏装摸拿

D.掏装按点

②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空白处恰当的一组动词是()

黑的人便()过灯笼,一把()下纸罩,()了馒头,()与老栓;一手()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A.拿撕包交接

B.拿撕裹塞抓

C.抢扯包交接

D.抢扯裹塞抓

【合作探究】

3、“掏了半天”、“抖抖的装入衣袋”两句描写有何作用?

4、华老栓两次“按”衣袋,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5、作者用一连串的动作写“黑的人”有什么作用?

6、试概括华老栓、夏瑜和康大叔的形象

华老栓:

康大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