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的准确认识与合理应用
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课件
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对于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可以逐渐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 量,同时给予其他药物如醛固酮 受体拮抗剂等进行治疗。
对于消化系统并发症,应注意饮 食调理,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 ,同时给予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 质子泵抑制剂等进行治疗。
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 措施,如减量或停药、给予对症 治疗等。
严重不良反应
精神障碍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导 致患者精神状态异常,包括情 绪不稳定、抑郁、焦虑、躁狂
等表现。
骨质疏松和骨折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抑制骨 形成和骨吸收,容易导致骨质 疏松和骨折。
皮肤病变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引 起皮肤病变,包括皮肤萎缩、 紫癜、多毛症、痤疮等。
内分泌系统异常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干 扰正常的内分泌功能,包括肾 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
1.C 在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的治疗中,糖皮质激 素可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从而控 制肾上腺皮质的增生和分泌。
1.D 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可
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从而控制甲状腺 的功能。
哮喘治疗
哮喘是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应用中的又 一重要领域。
吸入糖皮质激素已成为哮喘长期治疗 的首选药物,其优点是局部药物浓度 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感染性疾病
用于治疗严重感染性疾 病,如败血症、感染性 休克等。
02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替代疗法
1.A 替代疗法是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的重要方面之 一,主要用于治疗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肾上 腺结核、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1.B 糖皮质激素可作用于肾小管-间质组织,促
进肾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从而增加血 容量,减轻慢性炎症反应。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准确认识与合理应用
[转贴]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准确认识与合理应用郑捷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摘要:该文介绍了2001年4月"第一届欧洲糖皮质激素治疗讨论会"的建议,将以抗炎、免疫抑制为目的的合成类固醇类药物命名为"糖皮质激素"较为妥当。
从糖皮质激素对糖、蛋白质、脂肪和水电解质的代谢,对心血管、消化、神经、血液、内分泌和皮肤的生理与病理作用进行了讨论。
着重介绍了糖皮质激素的基因组效应、非基因组效应和总效应,将糖皮质激素划分为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超大剂量和冲击疗法的方法和依据;"反跳现象"、"虚弱征群"、"应激危象"等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停药后易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还介绍了十多种糖皮质激素容易引起的副反应和预防手段。
指出"无指征地使用超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冲击疗法"、"重视皮肤表现,忽视系统影响"、"治疗自身抗体"、"激素剂型选择不当"、"予以抗生素保驾"等临床上激素被不合理应用的现象。
最后还就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对象和治疗剂量进行了讨论。
课前问答使用激素后出现白细胞升高一定是感染吗?A 不一定B: 一定糖皮质激素的基因组效应一般在用药后:?A.30分钟后出现B.60分钟后出现一定C.180分钟后出现D.12小时后出现糖皮质激素是最强的免疫抑制剂和抗炎药物,是皮肤病临床中最多被应用的药物之一。
正是由于它的强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使它好比一把“双刃剑”,在改变患者病理过程的同时也会导致新的病变。
如果对糖皮质激素的病理、生理作用认识不够或不恰当地使用,其不良后果将会超过原发疾病本身。
就好比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或寻常性天疱疮(PV),现在只有部分患者死于原发病,而感染等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引起的并发症也成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糖皮质激素及其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减量指征
病情已控制 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反应 出现严重毒副作用 出现机会菌感染不能控制
糖皮质激素减量原则
疗程< 10天者可忽然停药 冲击治疗后可恢复原口服剂量 早期快减,晚期慢减 病情重者分三次服,按晚中早顺序减量至顿服 3次/日 顿服 隔日顿服 停药 尽早加用其他免疫克制剂
糖皮质激素及其临床 应用
一、 糖皮质激素概况
(glucocorticosteroids,GCs)
糖皮质激素,又名“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旳 一类甾体激素,也可由化学措施人工合成。
广泛旳生理作用
肾上腺皮质
可旳松 (cortisone)
基因调控
二、 糖皮质激素旳生理作用
糖代谢:克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旳摄取和利用,增进糖异生 血糖、糖耐量、肝糖原
蛋白质代谢:增进蛋白质分解代谢 血浆氨基酸浓度、尿氮 负氮平衡
脂肪代谢:两面作用 脂肪分解和脂肪组织特殊分布 水和电介质代谢:弱旳盐皮质激素作用,保钠排钾高血压、水肿
排钙增长、钙吸收降低骨质疏松 核酸代谢:诱导特殊mRNA合成(一种克制细胞膜转运功能旳蛋白质)
克制细胞对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旳摄取
泼尼松龙(强旳松龙)vs泼尼松(强旳松)
关联与差别
• 其中具有生理活性旳是?
泼尼松龙(强旳松龙)
Hale Waihona Puke • 其中没有生理活性,是无活性代谢物旳是? • 两者之间旳关系? • 发生代谢转换旳部位是?
泼尼松(强旳松)
在代谢中相互转化
• 药代动力学:
– 代谢差别:肝功能障碍患者适于直接使用活 性成份泼尼松龙(强旳松龙),泼尼松不能 有效代谢成为活性产物。
• 严重旳骨质疏松 • 严重糖尿病 • 严重高血压 • 精神病 • 病毒性肝炎
医学资料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
5.0
12~36
4.0
30.0
36~72
0.75
35.0
36~72
0.60
五、临床应用原则
糖皮质激素适应证较多,药物种类也比较多,临床使用时 应全面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如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 疾病,因在短期能迅速抑制一些炎症反应,可以收到很好 的“疗效”如降低体温,改善症状,因此有些医生经常使 用糖皮质激素来治疗感染,以期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实际 上这对患者的痊愈是没有帮助的,尤其是病毒性感染,只 有在感染造成的炎性反应非常严重以至于威胁到患者生命 的情况下如感染性休克,才可以短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 素缓解症状。
六、适应证
➢ 器官移植排异反应 宜与其它免疫抑制剂合用。 ➢ 血液病 如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可
改善症状但效果不持久。 ➢ 炎症粘连及疤痕形成 如结核性脑膜炎、胸膜炎、腹膜炎、
风湿性心瓣膜炎等,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防止组织过度
破坏、粘连及疤痕形成造成的功能障碍。
六、适应证
➢ 严重感染如中毒性感染或伴有休克者,应用糖皮质激素作 辅助治疗,可迅速缓解严重症状,但必须合用有效而足量 的抗菌药物。急性症状缓解后,先停用糖皮质激素,仍需 继续使用抗菌药物直到感染完全控制。对严重病毒感染, 可采用糖皮质激素,否则不宜应用。
➢ 糖皮质激素在体内的分布,以肝中最多,血浆次之,脑 脊液、胸水、腹水再次之,肾和脾中分布少。
➢ 可的松和泼尼松需在肝内分别转化成氢化可的松和氢化 泼尼松才有生物活性。
四、分类与常用药物
➢ 血浆半衰期是指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其长短在多数情况下与血浆浓度无关,它反映药物 在体内的排泄、生物转化及储存的速度。
七、主要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合理应用PPT课件
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 够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介质的 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糖皮质激素的分类
根据生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分为天然糖皮质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天然糖皮质激素 如皮质醇,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根据作用时间
糖皮质激素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三种类型。短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 中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长效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
溃疡性结肠炎
糖皮质激素常用于治疗溃 疡性结肠炎的急性发作期, 控制肠道炎症。
克罗恩病
对于克罗恩病等肠道炎症 性疾病,糖皮质激素有助 于缓解症状和促进肠道愈 合。
肝功能衰竭
糖皮质激素在某些情况下 可用于肝功能衰竭的治疗, 但需谨慎使用。
糖皮质激素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肾病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 常用药物,能够抑制炎症和蛋白
04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根据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糖皮质激素
急性炎症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应选用短 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慢性炎症性疾病
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应选用中 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肾病综合征、系统性血管炎等,应选用长效糖 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
02
糖皮质激素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 生理调节作用,参与应激反应、 免疫调节和抗炎等生理过程。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调节代谢
免疫调节
糖皮质激素能够促进糖异生,抑制糖 酵解,从而维持血糖的稳定。同时还 能促进脂肪分解和蛋白质的代谢。
糖皮质激素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降 低机体的免疫应答。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一种常用的抗炎药物,它们主要用于治疗肠道和呼吸道疾病、血液病以及伴有炎症的各种疾病。
它们具有消炎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如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和重症肌无力等患者的症状,使他们恢复正常生活状态。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需按照诊断情况,选择适当的疗法来使用。
对于肠道疾病,一般可以选用低剂量的胃肠道糖皮质激素来控制症状,而对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中耳炎以及被证实有气道受损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ARS)等疾病,可以选用中等强度的抗炎糖皮质激素来治疗。
而对于血液病和伴有炎症的疾病,则需要使用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获得更好的治效。
除了上述情况外,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也应考虑到药物的质量问题,确保选用有效、安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此外,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在治疗期间需坚持定期就诊,以对患者的血液和其他指标进行检测,以便及时发现过量或不良反应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最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应以“正确”为前提。
使用前应了解病情,并在医师的指导下,严格遵守处方,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糖皮质激素临床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临床的应用糖皮质激素临床的应用1:简介1.1 定义: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效应的内源性激素,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炎症性和免疫性疾病。
1.2 作用机制:糖皮质激素通过与细胞核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调控基因转录、蛋白质翻译和细胞信号传导,从而发挥其治疗效果。
1.3 临床应用范围: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哮喘、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疾病。
2:糖皮质激素的治疗适应症2.1 类风湿关节炎2.1.1 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关节肿胀和疼痛情况等指标,确定适宜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案。
2.1.2 剂量和使用频率: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疾病特点,确定合理的糖皮质激素剂量和使用频率。
2.1.3 治疗进程和疗效评估:指导患者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定期进行疗效评估并调整治疗方案。
2.2 哮喘2.2.1 患者分类和评估:根据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发作频率和肺功能等指标,确定适宜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案。
2.2.2 糖皮质激素的种类和剂型: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哮喘控制情况,选择合适的糖皮质激素种类和剂型。
2.2.3 使用指导和剂量调整: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糖皮质激素,并根据疗效和患者反应进行剂量调整。
2.3 系统性红斑狼疮2.3.1 病情评估和分型:通过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器官受累情况等指标,进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分型和治疗方案选择。
2.3.2 糖皮质激素的联合治疗:将糖皮质激素与其他免疫调节药物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疾病控制效果。
2.3.3 长期管理和疗效评估:定期随访患者,评估疗效、调整治疗方案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 糖皮质激素使用指南- 糖皮质激素剂量表-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监测表4:法律名词及注释- 糖皮质激素:指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内源性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 糖皮质激素受体:存在于细胞核内的蛋白质,与糖皮质激素结合后调控基因转录和蛋白质合成。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因其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及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而被医生广泛使用。
随着对该类药物认识的不断加深,临床应用越来越规范和科学。
本文旨在介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基本知识和临床应用指南,帮助医生更加正确、安全地应用该类药物。
一、基本知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一类内源性荷尔蒙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在人体内处于重要的代谢和调节作用。
根据其药效不同,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三种,具体以药物种类、用途和用量等为准。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抗炎,它们可以抑制细胞因子分泌、中性粒细胞趋化和减少白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有效缓解各种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气管支气管炎、疱疹性角膜炎等的症状。
此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作用,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丙型肝炎等有一定治疗作用。
二、临床应用指南1.应充分认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治疗作用及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肿瘤治疗、抗炎、免疫抑制、免疫调节和替代内分泌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它们的过量使用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易感染等,严重者可导致精神障碍、休克等。
2.应具体评估每位患者的病情和药物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每位患者的病情和药物应用均有所不同,医生应充分了解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医疗史,合理制定药物治疗方案。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与副作用都与剂量和时间有关,因此,应在剂量、频率及疗程等方向控制。
3.应定期检查患者身体状况。
由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多方面影响,医生应定期检查患者身体状况,包括生化指标、肾功能、肝功能、心电图、骨密度等,以确定治疗是否合理、剂量是否足够、疗程是否过长等详细问题。
4.应加强临床团队合作和药物安全管理。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应用需要全面协作:医生、护士、药剂师等各学科合作,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药物安全也要得到加强,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必须建立病例档案,进行监控管理。
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准确认识与合理应用
培养,特别要警惕真菌和结核杆菌的感染。在接受大剂量GC特 别是“地塞米松”治疗数天后出现“精神症状”也大多由GC引 起,不要轻易判断为原发病的“脑部累及”。“可逆性脑后部白质
脑病(RPLS)”在接受大剂量GC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出现头痛、
血压升高、意识模糊、视觉障碍等,极易与“SLE脑病”混淆【4]。
3 GC的效应和剂量划分
3.1 GC的效应 3.1.1基因组效应GC与胞质GC受体结合,通过影响基因的 转录发挥效应,任何治疗剂量都与基因组效应有关,其效应在 GC与胞质受体结合30 min后出现。在泼尼松<30 mg,d时,基因 组效应与泼尼松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即效应随剂量而增 加;当剂量为30~100 mg时,“剂量依赖性”越来越小;当>100 mg/d时,“剂量依赖性”接近于零。 3.1.2非基因组效应由生物膜介导,其效应在数秒或数分钟 内出现。但只有在GC浓度较高时产生。非基因组效应最显著的
3.2剂量的划分 根据GC的“基因组效应”,临床上可将GC划分为“小剂
量”、“中剂量”、“大剂量”、“超大剂量”和“冲击疗法”【l】。①小剂 量:泼尼松≤7.5 mg/d。占据Gc受体的50%以下,几乎无不良反 应,用于维持治疗或替代疗法。②中剂量:7.5 rag/a<泼尼松≤ 30 m洲。占据Gc受体的50%~100%,大部分自身免痰I生疾病的 起始治疗剂量均≤30 mg/a;不良反应随剂量的增加与时间的延 长而加重。③大剂量:30 mg/d<泼尼松≤100 mg/a。GC受体的饱 和度随Gc的剂量增加,当达到100 mg时几乎全部受体均被结 合,Gc的基因组效应达到最大值;由于不良反应重,不能长期
4.2 GC应用中的误区
,
4.2.1无指征地使用超大剂量GC和“冲击疗法”临床上很少 有需要使用超大剂量GC或冲击治疗的。国内外关于冲击疗法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1. 引言1.1 糖皮质激素的定义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内源于人体肾上腺皮质的激素,其主要作用是调节多种生理过程。
糖皮质激素通过与核内受体结合,调控基因转录,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生物学功能。
糖皮质激素在人体内的合成、分泌和代谢均受调控,是维持内分泌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在炎症、免疫和代谢调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于维持机体内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效应主要包括抗炎、免疫抑制、代谢调节等多个方面,对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糖皮质激素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成为治疗各种疾病的常用药物之一。
了解糖皮质激素的定义及其作用机制对于深入理解其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2 糖皮质激素的分类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类固醇激素,主要由胆固醇合成而来。
根据其结构和功能不同,糖皮质激素可以分为两类: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和外源性合成的糖皮质激素。
内源性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包括皮质醇和皮质酮等,它们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外源性合成的糖皮质激素是在实验室中合成的人工激素,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它们具有与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相似的生物活性。
根据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和结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糖皮质激素类固醇和非类固醇抗炎药两大类。
糖皮质激素类固醇包括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其分子结构类似于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具有广泛的抗炎、免疫抑制和代谢调节作用。
非类固醇抗炎药则是一类不含类固醇结构的药物,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来产生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分类对于临床应用和药物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3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糖皮质激素是一类通过与细胞核内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的类固醇激素。
糖皮质激素可以细胞内活性和抑制一系列细胞功能,因此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发挥作用:1. 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性细胞的迁移来发挥抗炎作用。
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
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很多人面临着各种健康问题。
其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就是皮肤疾病。
糖皮质激素是一种治疗皮肤疾病的常用药物,虽然它能够快速地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也会带来很多副作用,甚至会造成严重后遗症。
因此,了解并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对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何谓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一种合成的荷尔蒙,人体的肾上腺分泌的皮质醇即为一种糖皮质激素。
而在药物中,糖皮质激素常用于治疗许多皮肤疾病,比如湿疹、荨麻疹、瘙痒和银屑病等。
二、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糖皮质激素具有缓解炎症、抗过敏、免疫抑制等作用。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减轻不适和疼痛,并能抑制过敏反应的产生,从而缓解局部皮肤的瘙痒、红肿等症状。
三、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重要性虽然糖皮质激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皮肤疾病的药物,但它也带来了许多风险和副作用。
例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减少皮肤的弹性,使皮肤变薄,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造成皮肤感染;还可能造成局部色素沉淀、毛细血管扩张等副作用。
此外,过于频繁的使用还会带来依赖性和药物成瘾等问题。
因此,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我们应该:1. 注意疗程: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时间应该以医生的建议为准,不要过于盲目和频繁地使用。
2. 用药剂量合理:应该根据临床表现选择适当的剂量,合理调整用药量。
过度或不足的剂量都会带来不良效果。
3. 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如果你预约医院来检查皮肤病,医生很可能会开糖皮质激素给你;即使感觉症状有所缓解,不能随意更改用药方法或剂量。
4. 避免长期使用: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以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来说,应该是一个短期治疗,3-5天通常就已经见效并开始减量或停药,因此不能长期使用。
5. 慎重选择外用部位,避免长期造成皮肤色素沉淀。
6. 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在使用药物的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保持锻炼等,让整个免疫系统保持强壮。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适应症
使用糖皮质激素前应充分了解其适应症和 禁忌症,避免滥用。
注意用药剂量和时间
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注意用药剂量和时 间,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逐渐减量停药
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逐渐减量停药,避 免反跳现象和停药综合征。
监测血糖和血压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注意监测血糖 和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案例四: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
总结词
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急性白血病的诱导缓解治疗,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感染 、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详细描述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糖皮质激素可以用于急性白血病的诱 导缓解治疗,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感染、骨质疏松等副作用。因此需要在 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注意预防感染和加强骨保护。
具有调节糖、脂肪 、蛋白质的生物合 成和代谢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
与靶细胞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 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
抑制参与炎症反应的基因转录 缓解炎症反应和过敏反应
糖皮质激素的适应症
严重感染或炎症,如急性喉炎、 急性会厌炎等
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过敏性 鼻炎等
替代疗法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 功能不全者
禁忌症
活动性结核病、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等。
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
剂型
口服、注射、吸入等。
剂量
根据病情、体重、年龄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治疗时间
根据病情决定,一般不宜超过 8周。
给药方式
口服、注射、吸入等。
联合用药
根据病情需要,可联合其他药物使 用。
定期评估疗效与安全性
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介绍
糖皮质激素的滥用和危害
滥用原因
过度依赖: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疗效过于依 赖,导致滥用
缺乏认知: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认识 不足,导致滥用
医生处方:医生对糖皮质激素的适应症和剂 量把握不准确,导致滥用
社会环境:社会对糖皮质激素的滥用现象缺 乏关注和监管,导致滥用
滥用危害
01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肥胖、 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3
避免长期、大剂量使 用糖皮质激素,尽量 选择短效、中效制剂
4
加强营养支持,预防 感染,提高机体抵抗 力
5
密切观察药物反应,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糖皮质激素的未来发展
新型糖皮质激素研发
01
研究方向:新型糖皮质激素 的合成、结构优化和药理作 用
02
目的:提高疗效、降低副作 用、提高药物安全性
素治疗
副作用:注意监测和预防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如
骨质疏松、高血压等
副作用预防和处理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预防:在医生指 导下使用,避免 长期大剂量使用
处理:出现副作 用时,及时与医 生沟通,调整用 药方案
监测:定期检查 血糖、血压、血 脂等指标,及时 发现并处理副作 用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合理饮 食、适当运动等, 以减轻副作用的 影响
抗过敏作用
01
抑制炎症介质的释 放
04
减轻组织损伤和修 复损伤组织
02
减轻组织水肿和渗 出
05
抑制免疫反应,减 轻过敏症状
03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 性
06
调节免疫功能,提 高机体免疫力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合理应用知识讲解
对生殖功能的影响
糖皮质激素可引起月经周期紊乱,但对 月经紊乱者使用糖皮质激素不一定加重 月经紊乱,仍可视原发病病情的需要而 使用,不要因为月经紊乱而影响原发病 的治疗。激素引起的月经问题一般在停 药后可以恢复。
26
妊娠妇女使用糖皮质激素,对胎儿的影 响问题仍有争论。一般认为,泼尼松不 易通过胎盘屏障,如果剂量≯30mg/d, 对胎儿影响不大;而地塞米松可通过胎 盘,小剂量也会对胎儿的发育有影响.
10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导致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
11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皮肤紫纹、 痤疮、多毛、乏力、低血钾、水肿、高 血压、糖尿病等。这些副反应多在停药 后可以逐渐地自行消失或减轻。 这些大家都非常熟悉。
12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大剂量长期使用外源性激素,抑制了垂体 ACTH的分泌,使内源性激素分泌减少。 连续使用泼尼松(20~30mg/d)2周以上, 可以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反应迟 钝,如果突然停药,则可能出现肾上腺 皮质功能不全的撤药反应。
4
激素又是一个富有争议性的药物:其 显著疗效和严重副作用,以及激素依 赖性,使临床医生和病人对激素“又 爱又恨”。有人称之为风湿病的“鸦 片”。
5
激素等量换算:
泼尼松5mg
=可的松25mg
=曲安西龙4mg
=氢化可的松20mg =倍他米松0.8mg
=泼尼松龙5mg
=地塞米松0.75mg
=甲泼尼龙4mg
27
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糖皮质激素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危害是 显而易见的。 多数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儿童,在使用 标准大剂量激素(如每日泼尼松1mg/kg 体重)治疗后,立即停止长高.
糖皮质激素合理使用PPT课件
消化系统疾病
糖皮质激素在消化系统疾病中也有一 定的应用。
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需要注意其对消 化系统的副作用,如胃食管反流病、 消化性溃疡等。
它主要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克罗 恩病等炎症性肠病,通过抑制炎症反 应来缓解症状。
神经系统疾病
糖皮质激素在神经系统疾病中也 有一定的应用。
它主要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 视神经脊髓炎等自身免疫性神经 系统疾病,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
详细描述
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酶消化胰腺组织引起的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炎症反应和减轻水肿。但糖 皮质激素可能掩盖病情并导致感染等不良反应,因此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总结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在急性加重期 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以缓解症状。
VS
详细描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气流受限性疾病 ,糖皮质激素可减轻气道炎症和水肿,缓 解急性加重期症状。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 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感染等不良反应, 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
案例四:肾病综合征的糖皮质激素治疗
总结词
药物治疗
针对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可采用抗炎、抗过敏等药物 治疗,如他克莫司软膏等。同时注意皮肤保湿,避免刺激 性食物和化妆品。
05 糖皮质激素在各系统疾病 中的应用
内分泌系统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是糖皮质激素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糖皮质激素在内分泌系统疾病中主要用于治疗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自身免疫性 甲状腺疾病等。
肌肉骨骼系统问题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 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关节疼
痛等问题。
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血脂、血压等代谢指 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和药理作用的内分泌激素,它们由肾上腺分泌并调节机体的代谢过程、免疫系统和炎症反应。
在临床上,糖皮质激素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
1. 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以及减少白细胞的迁移和炎性反应,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它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合成,减少血管扩张和反应性水肿。
2. 免疫抑制作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
它们通过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介导免疫应答的信号通路,减少免疫细胞的活性和促进免疫耐受。
3. 抗过敏作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和程度。
它们通过抑制过敏性反应介导的组胺和白细胞介素等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减轻过敏症状和炎症反应。
4. 代谢调节作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影响糖代谢、脂代谢和蛋白质代谢。
它们可以促进血糖升高,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在脂代谢方面,糖皮质激素可以增加脂肪分解和脂肪氧化,导致脂肪和肌肉的丢失。
它们可以导致蛋白质分解和抑制新的蛋白质合成。
临床应用:1.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糖皮质激素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的首选治疗药物。
它们可以减轻症状、控制炎症反应和抑制自身免疫细胞的功能。
2. 炎症性疾病的治疗:糖皮质激素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炎症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它们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糖皮质激素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它们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和程度。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过敏和代谢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副作用,如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骨质疏松、高血压、高血糖、易感染等,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权衡利弊,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皮质激素的准确认识与合理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皮肤科郑捷
一.功能
1.转录后抑制:对炎症及免疫反应有强大的抑制效应------药理作用
2.转录后激活:对炎症及免疫反应有强大的增强效应------副作用
二.命名
类固醇:含胆固醇,性激素和皮质类固醇等具有共同多环结构的化合物
皮质类固醇和类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类固醇
三.糖皮质激素(GC)是把双刃剑
败血症早期应应用GC,激活免疫细胞。
GC是最强大的免疫抑制剂和抗炎药。
(而非环磷酰胺那类的细胞毒性药物)
正是由于其强大的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再改变病理过程的同时也会导致新的病变。
SLE或者PV(自身免疫性疾病寻常型天疱疮),目前只有少量患者死于原发病,而多数私语长期、大剂量是用GC后的并发症。
GC是抗炎免疫抑制,还是促进炎症,增强免疫反应应答,取决于不同疾病和不同阶段。
药理作用:1.抗炎2.免疫抑制3.抗毒4.抗休克
四.生理和病理作用
1.糖代谢:促进糖异生,对抗胰岛素,减少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导致糖耐量减退---------
类固醇性糖尿病
2.蛋白代谢:抑制蛋白合成,促进蛋白分解,形成氮负平衡,增加尿钙排泄------------低蛋白血症,皮肤变薄,肌肉萎缩,儿童生长发育障碍,骨质疏松。
(低蛋白血症→水肿,用利尿剂→高凝状态→脑梗塞、DIC)(低蛋白血症时,糜烂面不会修复)
3.脂肪代谢:脂库中脂肪分解,血糖升高,促进胰岛素分泌,促进机体某些部位的脂肪合成-------脂肪异常分布,产生皮质醇增多症
4.水盐代谢:增加肾血流量和滤过率,对抗抗利尿激素的利尿作用。
化学结构与醛固酮相似,保钠排钾,引起低血钾,低血钙,高血压。
5.心血管系统:提高心肌收缩功能,加速传导作用,抑制炎症,增加小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改善微循环。
大剂量长期的(老SLE,或者银屑病病程大于10年)使用会使心肌发生退行性变,收缩力下降。
小剂量和外用的GC很少导致心肌改变,但对冠脉也有影响。
6.血液系统:延长红细胞的寿命,抑制红细胞被吞噬。
促进骨髓中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向外周释放,边缘池向循环池转移。
(用GC后,白细胞增加不一定就是感染,而可能是白细胞的分布改变)
抑制骨髓嗜酸性粒细胞释放,加速其破坏。
抑制淋巴细胞增生并溶解淋巴细胞,淋巴组织萎缩。
活跃巨核细胞,使血小板增多。
(有时候判断激素足量不足,可以看嗜酸性细胞。
E减少则GC足量,E不变或增多则GC不够。
)
7.消化系统:增加蛋白酶分泌。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穿孔。
8.内分泌系统:下丘脑-垂体抑制(负反馈),CRH和ATCH↓→肾上腺皮质萎缩,应激状况易发生肾上腺危象。
(现研究表明,撤离GC后几个月能自我调节,但这几个月内若寒冷、饥饿、感染、分娩等应激状况下,易发生肾上腺危象)
S:阻止内源性致热源。
使颅内血管迅速降低。
降低CSF压力,减轻脑水肿。
海马、杏仁核和大脑有GC的特异性受体。
GC能增加CNS兴奋性→兴奋、欣快、多食、肥胖、失眠(GC用到20-30mg则要问睡眠,予以安眠,否则出现精神症状)
五.药物的相互作用
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利福平使GC疗效降低。
酮康唑、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得GC疗效增加,抑制代谢。
六.
GC在天然免疫中主要起增强作用。
在获得性免疫中主要起抑制作用。
e.g先天性血管性水肿—不可用GC,无效且有害;获得性血管性水肿---用GC疗效好。
对某些基因的表达发挥双向作用,静止细胞以增强为主,已活化的细胞以抑制为主。
(对抗原提呈起100%的抑制作用)
使金属酶的表达增强(类风关早期用GC好,后期致畸性,骨质疏松)(本人在报纸上看到,现在南亚国家出现一人死于抗药性极强的细菌感染,该细菌含超级抗药基因新德里金属蛋白酶-1(NDM-1))
基因组效应—与受体结合发挥的作用。
非基因组效应—过量的GC不通过受体,直接由生物膜介导。
总效应—基因组效应加非基因组效应。
1. 小剂量:≤7.5mg,占据受体50%以下,几乎无不良作用,用于维持治疗或替代
治疗。
(现研究表明,小剂量也有不良反应)
2. 中剂量:7.5~30mg,受体占据50%~100%
3. 大剂量:30mg<泼尼松≤100mg,受体饱和度随剂量增加而增加,100mg时几
乎占据100%受体。
4. 超大剂量:>100mg,受体全部结合。
冲击疗法(pulse therapy):≥250mg,1日或者连续几日(≤5日)。
是非常大的剂量,而不是“间歇”疗程。
间歇的“冲击”会致命!)
急休克时,前几个小时,水中厉害,用2-4g GC冲击消肿。
七.不良反应
1.反跳现象:尽量避免系统用药,或者选择小剂量用药,“下台阶”减。
2.虚弱征群:乏力,纳差,发热,呕吐,关节肌肉疼痛。
对GC有依赖,停用有恐惧。
----须与“疾病复发”鉴别。
停用前可以改成隔日服用→隔2日→隔3日……
3.应激危象:HPA轴功能被抑制,功能需要分期恢复,需9-12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
当感染、外伤。
分娩、手术、呕吐腹泻、脱水、饥饿、寒冷和过劳等应激状态时会发生肾上腺危象。
各种应激状态下应加大GC用量,已停用者可以再用。
不良作用
β-米松<强的松<地塞米松<甲强龙
1. 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
2. 类固醇性糖尿病
3. 骨质疏松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骨质疏松程度同剂量成正比;股骨头坏死,应用
GC>4g/d,易发生,应及早预防;饮酒更易发生,应用GC时必须禁酒!)
4. 肌无力(>10-20mg/d)和肌萎缩
5. 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钙、水钠潴留)
6. 低蛋白血症
7. 感染(真菌、结核菌≥0.3mg/kg)
8. 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10mg/d)
9. 诱发精神症状(≥30mg/d)e.g白塞病,用地塞米松15mg,消化道止血后,减
量至5mg,出现精神症状。
应改用强的松20mg+环磷酰胺。
10. 诱发青光眼,白内障,霉菌性角膜炎
11. 生长抑制(<0.5mg/kg则较轻=
12. 偶可致胎儿先天畸形
副作用资料
1. 长期小剂量,主要副作用是骨质疏松,肌无力,心血管疾病,青光眼
2. 近期研究,小于2.5mg/d,也有副作用
3. 小剂量大于90天,最明显的副反应是痤疮,皮肤受损,体重增加,白内障
4. >20mg/d,疗程大于3个月,皮肤改变,体重增加,神经精神改变,月经紊乱,
肌肉痉挛,肌无力,高血压。
八.临床应用
1.确定剂量:以能否有效抑制发热为标准。
2.减量:下台阶;越高剂量,减的幅度能大,按1/4,1/3减;中剂量可采取隔日减量;在小剂量持续6个月以后,采取隔日减量,再隔2日减量。
3.种类选择:孕妇选不通过血胎屏障的;急性活动阶段选中长效的;肌炎避免长期使用含氟GC(β-米松,地塞米松);地塞米松易引起精神症状,库欣综合征。
皮肤病尽量选用外用性激素。
用后3天不出现新发的疱疹或糜烂则已经控制,应减量
以下可用冲击疗法:
1. 狼疮性脑病:用500mg强的松,加环磷酰胺冲击
2. 严重的贫血
3. 难以控制的高热,排除感染
狼疮性肾病应早期联用细胞毒性药物(远期疗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