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的形式
传统儿歌的艺术形式
传统儿歌的艺术形式,摇篮歌,问答歌,连锁歌,颠倒歌,数数歌,绕口令,时序歌,谜语歌,字头歌。
每一种形式的儿歌麻烦给一首,短的摇篮歌小宝宝呀,快快睡觉。
乌鸦喜鹊,树上睡了;小猫小狗,窝里睡了;月亮星星,云里睡了;小宝宝呀,快快睡觉。
问答歌灯什么灯,像彩虹?什么灯,挂头顶?什么灯,汇成河?什么灯,似流星?信号灯,像彩虹,采煤灯,挂头顶。
矿山灯,汇成河,运煤车灯似流星。
连锁歌懒汉懒,织毛毯,毛毯织不齐,就去学编席;编席编不紧,就去学磨粉;磨粉磨不细,就去学唱戏:唱戏不合辙,就去学开车:开车跑得慢,只好白吃饭,白饭吃不成,懒汉苦一生颠倒歌颠倒歌,说颠倒,石榴树上结红桃,杨柳树上结辣椒,吹着鼓,打着号,木头沉到底,石头水上飘。
小鸡叼了秃老鹰,老鼠抓住大花猫,你说好笑不好笑。
数数歌一间房,两块糖,三把刀,四支枪,五副眼镜,六碗汤,七只兔子,八头象,加上九朵小红花,十个娃娃喜洋洋绕口令嘴和腿嘴和腿,腿说嘴。
嘴说腿爱跑腿;腿说嘴爱卖嘴,光动嘴不动腿不如不长腿。
时序歌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谜语歌明又明,亮又亮,一团火球挂天上绕口令是儿歌的一种特殊形式沙滩沙画浪淘沙,沙滩沙,浪打沙滩沙打沙,沙打水磨石成沙。
沙推沙堆沉泥沙,沙聚沙粒沙堆塔。
沙画沙花画沙画,印足沙滩艺术画。
...·森林绕口令大赛森林绕口令大赛哈哈哈哈!森林里怎么这么热闹呢?哦,原来森林里举行绕口令擂台赛。
首先,小兔子站了上来说:今天,是绕口令大赛,题目是:化肥会挥发,黑化肥发灰,灰化肥发黑。
黑化.....·绕口令--两段绕口令--两段栽葱和栽松冲冲栽了十畦葱,松松栽了十棵松。
冲冲说栽松不如栽葱,松松说栽葱不如栽松。
是栽松不如栽葱,还是栽葱不如栽松?王庄和匡庄王庄卖筐,匡庄卖网,王庄卖筐不卖网,匡庄卖网不卖筐,你要买筐别去.....·。
儿歌
儿歌一、儿歌的含义:儿歌是采用韵语形式、适合于低幼孩儿聆听吟唱的简短的“歌谣体”诗歌。
二、儿歌的特征:●注重音乐性,强调音韵和节奏●短小单纯,易懂易记●歌戏互补、富于情趣三、儿歌的一般艺术形式:●就分节而言,一般有一节式、两节式(刘饶明《海水》运用反复手法和张铁苏《没耳朵变尖耳朵》运用对比手法的两节式)和多节式(张继楼《小蚱蜢》)●就句式而言,一般有二言句式(胡木仁《娃娃长了》)、三言句式(李先铁《看月亮》)、四言句式(张峰德《小鸭说大话》)、五言句式(杨子枕《大轮船》)、六言句式(王清秀《南南有个篮篮》)、七言句式(逸汝《砍蚊子》)四、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9种)●摇篮歌又称摇篮曲、催眠曲、抚儿歌,指哄孩子睡觉时由母亲或其他成人吟唱的儿歌形式——黄庆云《摇篮》●问答歌又称对歌、盘歌、猜谜歌,指设问作答的方式,引导孩子认识事物或一定道理的传统儿歌形式——广西传统儿歌《谁在飞》、唐鲁峰《谁的耳朵》●连锁调又称连珠体、连环体、连句、衔尾式,是一种运用特殊修辞、结构、用韵手法构建诗文体式的传统儿歌形式——西南地区流传的《三国刘备打草鞋》“顶针续麻”的修辞特征、“随韵粘合”的结构特征、“中途换韵”的韵脚特征、“无意味之意味”的文本特征。
●颠倒歌又称稀奇歌、滑稽歌、古怪歌、反唱歌,是一种使用夸张、颠倒的手法来描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某些事物和现象的形状,达到以表面的荒诞揭示事物本相和实质的目的的传统儿歌形式——河南传统儿歌《小槐树》●数数歌指将数字和形象结合,通过吟唱式的数数,帮助儿童认识数的儿歌——赵术华《十条腿》、四川传统儿歌《数蛤蟆》●绕口令又称急口令、拗口令,指用双声叠韵词语或发音相同、相近的字词组成的具有简单意义和幽默韵味的传统儿歌形式——阮居平《鸭与霞》●时序歌又称时令歌,指用优美的韵律引导孩子根据时序的变化去初步认识、了解自然现象的传统儿歌形式——内蒙古传统儿歌《十二月菜》●对数谣问答歌和数数歌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儿歌形式称为“对数谣”,特点是以数排列,有问有答,或没有问答两两相对——徐焕云《数猫猫》●物象歌又称咏物儿歌,是描摹天然物象的儿歌——《小白兔》。
儿歌的格式
儿歌的格式
儿歌的格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古典形式的古诗体,另一种是流行的现代诗体。
1. 古诗体
古诗体是儿歌最传统、古典的形式,它通常是五言或七言诗,每句都是平仄相间的韵文。
例如:
《咕咚》
咕咚,咕咚,
小鸟在枝头。
摇啊摇,摆啊摆,
唱着悠闲的歌。
2. 现代诗体
现代诗体则更加自由,可以使用自由韵律和节奏,表达更多元化的情感和意境。
例如:
《小星星》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上放光明,
好像许多小眼睛。
在这种格式下,儿歌通常押韵、简单易懂、节奏感强,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歌词。
此外,还有些特殊类型的儿歌,如童谣、儿童合唱曲等,它们的格式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儿歌的艺术形式 绕口令
• 急口令、拗口令
• 用一些双声叠韵或读音相近而易混淆的字词组成有简单 意义诙谐的句子或短语的儿歌形式
• 1.单句式:楼上吊刀刀倒吊。(连读三遍)
• 2.多句式
• 一二三,爬上山, • 上山要喊一二三。 • 三不能说成山,山也不能说成三。 • 三山分得清,说话才好听牛
• 牛牛要吃河边柳,妞妞赶牛牛不走。 • 妞妞护柳扭牛头,牛牛扭头瞅妞妞。 • 妞妞扭牛牛更拗,牛牛要顶小妞妞。 • 妞妞拾起小石头,吓得牛牛扭头走。
• 欣赏:句式整齐,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 曲折。
顾老头,本姓顾,上街打醋带买布;
买了布,打了醋,回头看见鹰抓兔; 放下布,搁下醋,掉头去捉鹰和兔; 飞了鹰,泼了醋,打湿了顾老头的布。 • 欣赏: • 语音层面:语句排列工整,韵律和谐,节奏欢快,朗朗上口;
• 语象层面:由“买布”、“打醋”、“鹰抓兔”等场景错位、 自由组合构成的滑稽性和荒谬感;
• 意味层面:“顾老头”由于贪心不足造成“飞了鹰,泼了醋, 打湿了布”这样鸡飞蛋打、两头落空的可笑尴尬处境。
六十六头牛
• 六合县六十六岁的陆老头,盖了六十六间楼,买了六 十六篓油,养了六十六头牛,栽了六十六棵垂杨柳。 六十六篓油,堆在六十六间楼;六十六头牛,扣在 六十六棵垂杨柳。 忽然一阵狂风起,吹倒了六十六间楼,翻倒了六十 六篓油,折断了六十六棵垂杨柳,砸死了六十六头牛, 急煞了六十六岁的陆老头。
• 欣赏:情节大起大落,以极度夸张营造远离现实的荒诞 感。
儿歌的表现形式
儿歌的表现手法儿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起兴、摹状、反复、设问等等。
(一)比喻这是儿歌常用的修辞手法。
运用这种手法不仅可使儿歌写得更生动、形象,而且可以帮助儿童了解距离他们生活较远、不易理解的事物。
喻体都是儿童熟悉的事物。
如许浪的《月儿》:“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摇呀摇呀,越摇越圆。
月儿弯弯,像个银盘,转呀转呀,越转越弯。
”由于把弯月比作摇动的小船,把圆月比作转动的银盘,所以在亲切而动态的描写过程中,使月亮盈亏变化的自然现象变得趣味盎然,鲜明生动。
(二)拟人拟人手法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和审美情趣,因此在儿歌创作中被广泛运用。
例如,李文雁的儿歌《小雨点》:“小雨点,爱干净,/马路洗得亮晶晶。
”把小雨点比拟成一个爱干净的孩子,这在儿童看来是十分有趣的事。
(三)夸张儿歌中的夸张和想象密切关联,而且还常常带点幻想的色彩。
如《种葵花》:“大海连青天,山高接蓝天。
我来种葵花,种满高山巅。
葵花叶,绿油油,葵花瓣,黄灿灿,葵花杆子如竹杆,离天只有三尺三。
要砍葵花盘,需乘大火箭,掉下一颗子,渔人当小船。
……”可以想见,由于夸张,这首儿歌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惊喜。
(四)起兴起兴一般用于儿歌的开头,用以造成一种气氛。
如传统儿歌《菊花开》:“板凳板凳歪歪,菊花菊花开开。
开几朵?开三朵,爹一朵,娘一朵,还有一朵给白鸽。
”开头一句是起兴句,看似和后文没有联系,仔细品昧,却可以想见小主人公原先坐在板凳上摇着玩,突然见到旁边菊花开的情景,起到了营造环境气氛的作用。
(五)摹状摹状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所要描述的事物的状态、颜色及声音摹拟出来,包括摹形、摹色、摹声三个方面。
儿歌中恰当地运用这种手法,会增加儿童的吟唱兴趣。
如丁曲的《冬瓜》:“冬瓜,冬瓜,地上躺;呼噜,呼噜,睡得香;一个一个长得胖。
”既有对形体的摹拟,也有启发联想的对声音的摹拟,增添了作品的情趣。
(六)反复反复是儿歌的重要形式特征。
如西藏儿歌《雪花白,雪花亮》中“雪花白,雪花亮”这两句,反复了三次,既便于儿童吟唱、记忆,也增强了表达效果。
专题二儿歌2
顾老头,本姓顾, 上街打醋带买布; 买了布,打了醋, 回头看见鹰抓兔; 放下,搁下醋;
虎和兔
坡上有只大老虎, 坡下有只小灰兔, 老虎饿肚肚, 想吃灰兔兔。
虎追兔,兔躲虎,
老虎满坡找灰兔; 兔钻窝,虎扑兔, 刺儿扎痛虎屁股。 气坏了虎, 乐坏了兔; 饿虎肚里咕咕咕, 笑坏窝里小灰兔。 这是首绕口令。绕口令是一种利用字、 词之间语音上的相近制造意义和音韵 趣味二的儿歌形式。给幼儿诵读绕口 令,与舞台中相声演员的表演不同, 不宜追求过快的语速。清晰流畅地表 现相关音节是诵读的关键,能够熟练 地把语音相近的词句清晰地辨读出来, 是绕口令诵读的意旨和趣味所在。
摇篮歌3
娃娃眠了, 眯眯笑,眼睛小, 妈妈坐在摇篮边, 手把摇篮摇, 唉....唉.... 我的小宝宝, 安安稳稳睡一觉。 今晚睡得早, 明天起得早, 花园里面采仙草。
《摇篮》4 --黄庆云 蓝天是摇篮, 摇着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 星宝宝睡着了 。
花园是摇篮, 摇着花宝宝, 风儿轻轻吹, 花宝宝睡着了。
两个小孩背靠着背,双臂相互钩 在一起,其中一个把背弓起时就 把另一个背了起来,这样一边你 背我,我背你,一边念唱上述儿 歌。
另一类是在玩老鹰捉小鸡、追迷藏等对抗性的角逐游戏时 念唱的儿歌。如浙江长兴儿歌《鹞鹰捉小鸡》。 第一则 鹞鹰几把刀? 三十六把刀。 鹞鹰几根毛? 三十六根毛。 夺掉你的刀。 拔掉你的毛。 吃倷(nặi)的肉, 还倷的毛。
野牵牛(金波)
野牵牛,爬高楼; 高楼高,爬树梢; 树梢长,爬东墙; 东墙滑,爬篱笆; 篱笆细,不敢爬; 躺在地上吹喇叭; 滴滴嗒!滴滴嗒!
大老哥(金波)
老哥模样真威武, 钻进树林打老虎; 老虎张嘴牙齿长, 吓得老哥去打狼; 狼一哼, 打狗熊; 熊一叫, 打山猫; 山猫睡觉打呼噜, 吓得老哥打松鼠; 松鼠跳, 树叶掉, 老哥抱头往家跑......
儿歌常见的九种特殊艺术形式
儿歌常见的九种特殊艺术形式1、双关语:双关语是儿歌常见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
其实就是在表达一个意思的同时隐含了另外一个,所以留给儿童去发现。
例如“春天到了,雨也来了,路上满大街都是人”,双关意思就是春天到了,人们也回到大街上了。
2、夸张:夸张是儿歌里非常常见的一种手法。
它会使歌曲中的事件变得更为离奇有趣,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例如“小星星花园里,有十只小鸡一只虎”,其中的“一只虎”就是夸张的一例。
3、平行结构:平行结构是将一个句子由两位或以上的句子重复连接而成。
可以使歌词形式更加丰富,也能方便孩子们记忆。
例如“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结构相同的两句话使歌曲的内容也更有序。
4、谐音:谐音是儿歌中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
以意义不同,但音调一样的字体表达出来,以便儿童记忆歌词,比如“蝴蝶飞来飞去,大街小巷都起舞”中的“蝴蝶飞来飞去”,就是谐音表达出来的。
5、对仗:对仗是儿歌常见的一种重要特殊艺术形式。
它使歌词更有节奏感,也使歌曲更有诗意,比如“看见海蓝色,看见山绿色,看见桃红色,看见花白色”。
6、比喻:比喻是将不同的事物拟人化,比作两个类似的事物,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意愿。
在儿歌中,比喻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比如“两只小鸟在枝头,开心唱歌幸福无边”,就是把两只小鸟比喻为快乐的人们。
7、穿插:穿插是儿歌常见的一种手段,通过在歌词中加入不相关的词句,丰富歌曲的色彩,使歌曲更有诗意,比如“青蛙坐水中,鸡头鸭脖,弹琴唱歌像飞鸟”。
8、反复:反复在儿歌中也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可以让歌曲更加容易被记住,节奏也更有感染力。
比如“今天我们要去超市,买买买,买买买,买买买”,三句中都是“买买买”,反复多次,让歌词更有节奏感。
9、拟声:拟声是儿歌中很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它把人或物体的声音模拟出来,使歌曲生动活泼,让儿童更容易接受。
例如“啊,小鸟在唱歌,啊,小花在开花”,这句歌词就用“啊”来模仿小鸟的叫声,和小花的花瓣碰撞的声音。
儿歌的艺术形式
(一)摇篮曲
摇篮曲也称摇篮歌、催眠曲,是儿歌中较 为特殊的一种样式,一般都配有简单的曲 调,是一种主要由母亲等长者吟唱给婴幼 儿听的,用于催眠、教话、认物的简短儿 歌。
更多精彩请观看以下视频:
返回
/play_35UUKZ.html
(二)游戏歌
游戏歌是儿童游戏时配合游戏内容或伴随着 游戏动作而吟唱的儿歌。儿童边唱边做, 提高游戏兴趣,增添欢乐情绪,同时也丰 富了游戏的内容。
更多精彩请观看以下视频:
返回
/play_35G5UU.html
(六)连锁调
连锁调,即连珠体儿歌。它以“顶针”的 修辞手法结构全歌。 牵牛花 牵牛花,爬高楼,高楼高,爬树梢,树梢 长,爬东墙 墙滑,爬篱笆,篱笆细,不敢 爬,躺在地上吹喇叭。嘀嘀嗒,嘀嘀嗒。
返回
(七)绕口令
(四)谜语歌
谜语歌是以歌谣的形式叙述谜面的儿歌。 特点是选儿童常见易晓的事物为谜,语言 浅近,形象生动。猜谜可以检验儿童联想、 推理、判断能力,满足儿童好奇心。
更多精彩请观看以下视频:
返回
/play_376DXQ.html
(五)问答歌
问答歌,也是对歌,是以设问作答的形式 表述内容的儿歌。有助于儿童分辨事物和 现象,启发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在问答 中培养动脑思考的习惯。
(九)字头歌
字头歌是指每句尾字相同,一韵到底的儿歌。内 容上一般都有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营造出诙 谐幽默的气氛。 • 小 兔 子逛铺子 小兔子,四条黄裙子, 逛铺子,五件紫褂子, 买了一双红袜子,六床花被子。 两条蓝裤子,东西多拿不动, 返回 三件绿袍子, 急得兔子哭鼻子。
结尾
谢谢观看
(八)颠倒歌
颠倒歌,也称倒唱歌、古怪歌、滑稽歌, 是以故意倒错的形式表现事物的儿歌。它 投合了儿童的喜玩、好奇的心理,又培养 了他们的幽默感和思辨能力.
儿歌常见的九种特殊艺术形式
儿歌常见的九种特殊艺术形式
1、押韵:是指将同一段儿歌中的词语按照一定的节奏、音调组成
韵脚,使其有自然、规范且富有节奏感;
2、呼应:是指在句子、段落中前后出现的词语,有共同的成分及音调,互相近似的押韵;
3、对仗:是指儿歌中的两句话,一句主要,另一句则是作陪衬,可以
理解为一前一后,前后对称表达;
4、头三句:也就是指儿歌一开始提出的三句话,通常这三句话都会有
特殊的表达或效果;
5、巧变:是指具有押韵效果的用语,它在儿歌中是经常出现的,能够
增加其吸引力;
6、抑扬句:是指语调上有所不同,但是有着强烈的节奏感,能够表达
出深厚的情感;
7、应偶句:是指使用上下文生动形象的直接表达的方法,一句前来提示,一句后来反映;
8、象征性句:是指抽象的概念,以客观形象符号代表思想,可以使歌
曲表达更有活力;
9、连句句:是指儿歌中用一段话表达某种内容,而句子和句子之间是
有一定的联系的,有因果关系。
第2章第三节--儿歌的分类及艺术形式PPT
6.绕口令(拗口令、急口令)
含义:是利用一些读音相近的字词造成语音拗 口的儿歌。
特点:由于语音拗口,却又要求清晰, 正确、流畅地念出,稍不留意就会读错 或念不下去,引人发笑;当读得又快又 准确时,又产生极大的快感。
功能:结构巧妙,短小活泼,读来拗口 易错,听来幽默风趣,可训练幼儿口齿 清楚,吐字辨音正确,提高口语能力。 既是一种巧妙的语言游戏,又是促进婴 幼儿思维敏捷的有效手段。
4
2.游戏歌:
形式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 婴幼儿边游戏, 边唱和谐优美的歌谣,有益于身心健康,增长 知识。如:
斗虫虫, 虫虫咬手手, 虫虫——飞
5
传统儿歌《打麦谣》
一箩麦,两箩麦,三箩打大麦。 噼噼啪,噼噼啪,大家来打麦。 麦子好,麦子多,磨面做馍馍。 馍馍甜,馍馍香,大家都来尝。 噼噼啪,噼噼啪,……
6
3.数数歌:
这是一种按照数序,结合具体事物造成句子的儿 歌。
如《七个阿姨来摘果》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七个阿姨来摘果, 七个花篮手中提, 七个果子摆七样; 苹果、桃子、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7
4.问答歌(对歌)
是通过设问作答的方式形成的一种儿歌。 形式是用一问一答或连问连答描述儿童可感知的 事物,启发儿童的想象与思维,培养他们比较、 鉴别事物的能力。如:
第三节 儿歌的分类及艺术形式
1
• 一、儿歌的分类
1、从来源看,分为民间流传的儿歌和作家 创作的儿歌。 2、从内容看,分为知识儿歌和生活儿歌。 3、从行数格式看,分为四句为一首的“绝 句型儿歌和行数自由的儿歌。 4、从每行字数的句式看,分为整齐的三言、 四言、六言、七言、三三七言以及杂音。
2
二、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儿歌的定义、特点、作用及表现形式
儿歌的定义、特点、作用及表现形式(转)一、儿歌的定义: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
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
儿歌中既有民间流传的童谣,也有作家创作的新儿歌。
我国古代称儿歌为童谣或童子谣、孺子歌、小儿语等等,《左传》中有“卜偃引童谣”的记载。
它原属民间文学,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儿歌才成为儿童文学的重要样式之一。
“儿歌”这一名称在我国的正式使用,是“五四”以后歌谣运动大发展时期。
二、儿歌的特点(一)内容浅显、思想单纯儿歌的内容十分显浅,易为幼儿所理解,或单纯集中地描摹、叙述事件,或于简洁有趣的韵语中表明普通的事理。
例如,圣野的儿歌《布娃娃》:“布娃娃/不听话/喂她吃东西/不肯张嘴巴。
”于天真稚气中表达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模仿和思考。
同时,孩子们在诵唱这首儿歌时马上就会联想到自己吃饭的情景,懂得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篇幅简短、结构单一儿歌的篇幅应当短小精巧,结构应当单纯而不复杂。
常见儿歌,一般有四句、六句、八句,当然也有较长的。
就每句所组成的字数看,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杂言。
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是基本句式。
如全舒的《小青蛙》:“小青蛙/叫呱呱/捉害虫/保庄稼/我们大家都爱它”只19个字,既描绘出青蛙鸣叫的田野图画,又告诉儿童一个常识,简短、单纯,易诵易记。
(三)语言活泼、节奏明快易唱儿歌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游戏方式来实现的,所以要求其作品适宜诵唱,并能与游戏过程相配合,必须呈现出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富有音乐感、节奏明朗、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可以引起幼儿的美感、愉悦感,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因此,无论是传统儿歌还是创作儿歌,也无论是世界上哪一个民族的儿歌,都具备合辙押韵、节奏明快易唱、语言活泼的特点。
有些儿歌还采用叠词叠韵,如皮作玖的儿歌《小鸟学我操操》:“风吹杨柳飘飘,小鸟学我操操:我伸腿,它踢脚;我拍手,它跳跳;我把腰儿弯弯,它把尾巴翘翘。
儿歌常见的九种特殊艺术形式
儿歌常见的九种特殊艺术形式儿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以简单易懂的歌词、欢快活泼的旋律和多样的表演形式深受儿童喜爱。
在儿歌中,常见的特殊艺术形式有以下九种。
1. 动作游戏:动作游戏是儿歌中常见的表演形式。
通过一系列简单的动作和动作游戏,儿童能够容易地理解和参与歌曲中的内容。
例如,《小兔子乖乖》中,儿童可以通过手指做兔子耳朵的动作,增加互动。
2. 手指游戏:手指游戏是一种利用手指、手型和手势来表演的特殊艺术形式。
通过手指游戏,儿童可以模仿歌词中的动作或故事情节,增加乐趣和刺激。
比如,《拔萝卜》中,儿童可以用手指模拟拔萝卜的动作。
3. 翻译表演:翻译表演是指通过手势、肢体动作和表情来传达歌词的含义,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歌曲。
这种特殊表演形式在幼儿园和小学非常常见,通常由老师或家长带领儿童一起进行。
例如,《小星星》这首儿歌中,儿童可以通过手指头表示星星的个数,帮助理解歌词中的内容。
4. 绘画表演:绘画表演是一种结合儿歌和绘画的特殊艺术形式。
在儿歌表演中,艺术家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将歌曲的情节和意境展示给观众。
比如,《小毛驴》这首儿歌中,可以在表演过程中用绘画的方式展示毛驴的形象。
5. 马戏团表演:马戏团表演是指利用儿歌作为背景音乐,通过变脸、杂技、魔术等各种技艺进行表演的一种形式。
这种特殊艺术形式可以通过视觉效果和表演手法,增加儿童对儿歌的兴趣和记忆。
例如,《小丑跳动作》这首儿歌中,可以通过表演跳舞和杂技等形式,带领儿童一起参与。
6. 剧场表演:儿歌剧场表演是指将儿歌进行改编,并通过舞台表演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这种特殊艺术形式具有剧情性和角色扮演性,可以增加儿童对儿歌故事的理解和参与感。
比如,《三只小猪》这首儿歌改编成剧场表演形式,将猪兄弟的故事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演绎。
7. 美术表演:美术表演是指利用儿歌作为背景音乐,通过绘画或形象的方式进行表演的一种形式。
在这种形式下,艺术家可以通过绘画、雕塑或其他形式的艺术创作,将儿歌中的形象展现给观众。
儿歌的艺术形式
儿歌的艺术形式
儿歌是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它具有以下特点:
1. 简明易懂:儿歌的歌词通常简单易懂,使用幼儿熟悉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描述,能够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和理解。
2. 朗朗上口:儿歌的旋律通常简单明快,节奏感强,容易让孩子们跟随唱起来,并且能够让孩子们在歌曲中感到愉悦和享受。
3. 教育性:儿歌通常融入了教育元素,以帮助孩子们学习数数、认字、认物等基础知识,或者表达社交礼仪、互助友爱等良好品质。
4. 互动性:儿歌常常有互动的元素,例如让孩子们参与歌曲中的动作、模仿声音等,以增加孩子们对歌曲的参与和兴趣。
5. 情感表达:儿歌能够通过简单的词句和旋律,表达出温馨、快乐、梦幻等种种情感,帮助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综上所述,儿歌作为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通过简明易懂、朗朗上口、教育性、互动性和情感表达等特点,能够满足孩子们对音乐的需求,促进他们的语言、认知和情感发展。
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
风情,充满丰收的兴奋与喜悦的情感。从绕口令的构成方面来看,“五彩霞”“麻花鸭”反复出现,“五、彩”为上声连读,“花、鸭”为阴平声连读,鸭、霞两个词韵母相同,发音相近,排列在一起,读音相近而容易混淆,都具有拗口因素,能造成相应的趣味性。再如台湾诗人谢武彰的“字音诗”《柯伯伯嗑瓜子》:
蓝天是摇篮,
摇着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
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
摇着鱼宝宝,
浪花轻轻摇,
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
摇着花宝宝,
风儿轻轻吹,
花宝宝睡着了.
妈妈的手是摇篮,
摇着小宝宝,
歌儿轻轻唱,
小宝宝睡着了。
作品分四个层次,从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四方面层层吟诵,舒缓的节奏,传达出温馨、恬静之美,生动地表现了母亲对孩子亲切的关怀和温存的爱抚,是从母亲美丽的心灵中自然流淌出来的心声。
谁会跑?
马会跑。
马儿怎样跑?
四脚离地身不摇。
谁会游?
鱼会游。
鱼儿怎样游?
摇摇尾巴调调头。
谁会爬?
虫会爬。
虫儿怎样爬?
许多脚儿慢慢爬。
再如唐鲁峰的《谁的耳朵》:
谁的耳朵长?
谁的耳朵短?
谁的耳朵遮着脸?
驴的耳朵长,
三、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
儿歌除一般的艺术形式外,还有许多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过优胜劣汰而形成的特殊形式(包括署名作者按特殊形式创作的作品),现就主要的几种分别介绍如下:
(一)摇篮歌
摇篮歌又称摇篮曲、催眠曲、抚儿歌,指哄孩子睡觉时由母亲或其他成人吟唱的儿歌形式。摇篮歌所表达的感情较为朴素,其内容一般有母亲对孩子的爱抚和安慰,有母亲对孩子命运前途的祝福等。在艺术传达上,摇篮歌具有内容通俗浅显,形象生动优美,结构严谨自然,节奏柔和舒缓,语言柔美流畅等特点。它对孩子的作用在“声”而不在“义”,通过柔和舒缓的吟唱给孩子们最早的美的熏陶。例如黄庆云的《摇篮》:
儿歌的特殊形式
谢谢观 看 17(3+2)1 李方方11号
小宝宝啊要睡觉风不吹浪不高风不吹云不飘小小船儿轻轻摇色的天空静悄悄小宝宝啊要睡觉宝宝啊好好睡一觉
儿歌的特殊形式
1.摇篮曲
这是一种主要由母亲或其他亲人在哄孩子入睡时吟唱给孩子听的,用于睡眠,教 话,认物的简短儿歌。
例如:《小宝宝啊要睡觉》
风不吹,浪不高
风不吹,云不飘,
小小船儿轻轻摇,
蓝色的天空静悄悄,
例如:
《猫和包》
小宝拿包追小猫
小猫喵喵叼走了包
小宝追猫去要包
小猫叼着包和小宝藏猫猫
8颠倒歌
是指故事把事物的本来面目颠倒过来叙述,使其具有幽默呵讽刺意味的儿 歌。
例如:
《颠倒歌》
小小老鼠森林里面称大王
大狮子害怕那个小老鼠
蚂蚁扛大树
大象没力气
事情全颠倒
哈哈你说多可笑
小小鱼儿飞呀飞在蓝天里 小鸟儿游啊游在大海里
小宝宝啊要睡觉,
小宝宝啊好好睡一觉。
风不吹,树不摇,
小鸟不飞也不叫,
小宝宝啊快睡觉,
2.游戏歌 这是儿童游戏时配合游戏内容或者伴随着游戏动作而吟唱的儿歌。
例如:
《滑滑梯》 滑滑梯,滑滑梯, 你先我后别着急。 上去好像爬大山, 爬了一级又一级。 下来好像坐飞机, 忽忽悠悠落到地。
3.数数歌
这是把数学和文学巧妙结合 引发儿童积极思维的兴趣,有效的培养他们对数的认 识,是适合儿童认识水平的,最高的算数教材。
6连锁调
这是一种采取‘顶针’的修辞方法结构全歌的传统儿歌形式,即将前句的结 尾词语作为后句的开头,或前后句随韵粘合,逐句相连。
例如:
儿童歌曲作法——四、儿童歌曲中几种常见的结构形式
儿童歌曲作法——四、儿童歌曲中几种常见的结构形
式
1、分节结构:就是儿童歌曲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歌词排列成一
个简单的节奏结构,比较容易学习,也比较容易记住。
歌词中常常使
用对偶和复读的手法使得歌曲变得朗朗上口,像《ABC》、《小星星》等都是采用了这种方式。
2、闯关结构:这种结构的歌曲在一段旋律中,每一句歌词代表一个关卡,听者需要根据歌词记忆每一关位置,当唱到“去哪里闯关”的时候,进入下一关,一直往复,在这种歌词中常常会出现数字,童声,问答等。
像《小白兔》这样一首孩子们最喜欢的歌曲,使用了这种方式。
3、能说会道结构:这种结构在歌词中经常出现“谁念谁、什么地方”等
询问的句式,唱歌的人依次说出答案并且依次往下推。
像歌词《隔壁
老樊》中的“老樊你在隔壁,老樊你来听我细诉此恨,老樊你看我心碎,老樊你看我泪流”,这种句式就可以看出非常明显的询问交流的形式。
4、数字结构:儿童歌曲中这种结构比较常见,歌词中常常出现数字,
而歌曲的每一句歌词又和数字有一些联系,唱歌的人一句句唱出结果,到最后得到总结,比较具有趣味性。
像《九回肠》、《一二三四五》
等歌曲就是采用了这种结构。
5、记忆结构:记忆歌曲是以歌曲的方式记忆知识的技术艺术,歌曲的
结构和其他结构不一样,反复、对偶在这种歌曲中都不更常见,而且
歌词大部分是有意义的句子,思想上也比较丰富,而且一般歌曲的每一句歌词和实际的知识联系得比较紧密。
像《火车来了》这样一首歌是下课记忆歌曲。
儿歌的艺术形式
儿歌的艺术形式儿歌是专门为儿童创作的一种文艺形式,它以简洁明快的词语和欢快悦耳的旋律,娓娓道来,生动有趣。
儿歌不仅给孩子们带来欢乐,更在无形中传递了正能量,塑造了他们的性格和价值观。
儿歌的艺术形式独特而多样化,下面将从节奏、语言、旋律以及故事情节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1. 节奏儿歌的节奏通常较快且稳定,这与儿童天性活泼好动、热情洋溢的特点相契合。
通过儿歌的欢快节奏,孩子们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魔力,积极参与其中,跟随着节拍拍手、跳舞。
良好的节奏感培养了孩子们的音乐感知能力,提升了他们的动手动脚协调性。
2. 语言儿歌的语言形式简洁、生动,用词通俗易懂,符合儿童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一方面,儿歌的简化语言方便孩子们的学习和记忆;另一方面,儿歌中的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能够帮助孩子们形成丰富的联想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旋律儿歌的旋律通常简单易学,易于孩子们模仿和学唱。
旋律的流畅性和起伏感让儿童能够更好地领会歌曲的情感色彩,通过悦耳的旋律来引导他们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的表达能力。
4. 故事情节儿歌的故事情节常常以简单的、富有韵律的叙述方式呈现,通过形象明确的角色和生动有趣的情节,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道德规范、社会礼仪等基本素养。
儿歌故事情节中的道德教育成分,能够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总结一下,儿歌作为专门为儿童设计的艺术形式,通过独特的节奏感、简洁明快的语言、欢快悦耳的旋律以及有趣的故事情节,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音乐与美的大门。
它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音乐兴趣,还在孩子们快乐中潜移默化地塑造了良好的性格和价值观。
儿歌的艺术形式的美,是无声音乐里最动听的旋律,永远流淌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
儿歌常见的九种特殊艺术形式
儿歌常见的九种特殊艺术形式**儿歌的九种特殊艺术形式**儿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儿歌常见的九种特殊艺术形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艺术形式。
**1. 韵律的魅力**儿歌以其独特的韵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通过恰到好处的音律,儿歌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学习更加轻松愉快。
韵律的使用也能够帮助孩子们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擅长拟人**儿歌常常运用拟人手法,将非生物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生命。
通过拟人,儿歌在简单的歌词中传达深刻的情感和思想,使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感受。
**3. 图像化的表达**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表达,儿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图像,使儿童能够在想象中构建丰富的场景。
这种图像化的表达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教育性的内涵**儿歌常常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内涵,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情节,传递道德观念、社会价值观等教育内容。
这使得儿歌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工具,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
**5. 重复的艺术**儿歌中常见的重复元素不仅增加了歌词的易记性,还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听觉记忆和语言能力。
通过巧妙运用重复,儿歌能够在简单的旋律中传递丰富的信息,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有趣。
**6. 趣味化的语言**儿歌的语言通常充满趣味,采用生动活泼的词汇和形象的描写。
这种趣味化的语言风格不仅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还激发了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7. 互动性的表达**儿歌常常设计出具有互动性的歌词,通过引导孩子们参与歌唱、舞蹈等活动,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这种互动性的表达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还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8. 地域文化的体现**儿歌常常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反映出特定地域的风土人情。
这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还能够让儿童在歌曲中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歌的形式
儿歌的形式
我国儿歌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经过一代又一代人自觉或不自觉的润色加工,已经形成了十几种倍受儿童喜爱的特殊的传统艺术形式。
他们至今仍是儿歌作家们从中汲取营养、学习借鉴的形式。
(一)摇篮曲
摇篮曲也称摇篮歌、催眠曲,属“母歌”。
这是一种主要由母亲或其他亲人吟唱给婴幼儿听的,用于催眠、教话、认物的简短儿歌。
它是婴幼儿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也是最古老的一种儿童文学形式。
印度作家泰戈尔认为:“从母亲嘴里听来的儿歌倒是孩子们最初学到的文学,在他们的心上具有吸引盘据的力量。
”(泰戈尔《我的童年》)可见摇篮曲中饱含着长辈对下一代的最美好、最温暖的感情。
生活中的摇篮曲,或是流传多年的传统儿歌,如印尼民歌《宝贝》等;或是由诗人编创的,如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的《摇篮曲》等;或是吟唱者的即兴创作,如四川的、《觉觉喽》等。
但创作的摇篮曲一般都有明确含义,而且讲究艺术技巧。
例如,陈伯吹先生的《摇篮曲》:“风不吹,浪不高;小小船儿轻轻摇,小宝宝啊要睡觉。
风不吹,树不摇,小鸟不飞也不叫,小宝宝啊快睡觉。
风不吹,云不飘,蓝色的天空静悄悄,小宝宝啊好好睡一觉。
”全首儿歌分三小节,每小节都渲染一种静谧的氛围,但有变化有递进。
风越来越小,四周越来越静谧,摇篮中的孩子正在悄然睡去。
其间流溢出一种温馨的母爱。
摇篮曲的特点是:音调柔和动听,抒情性强,母爱永远是它的主旋律。
(二)游戏歌
游戏歌是儿童游戏时伴随着一定的游戏动作而吟唱的儿歌。
游戏歌的种类很多,有成人帮助儿童认知或逗耍孩子的儿歌,也有相当数量的是幼儿玩耍时诵唱的儿歌,像《找朋友》、《丢手绢》、《拍手歌》、《跳绳歌》等,都是两个以上幼儿的游戏歌,它们不仅可以统一游戏动作,而且也强化了游戏本身的娱乐性。
游戏歌的形式也极富变化,在儿歌中占的比重也大,是儿童口头上出现次数最多的一种儿歌。
它的特点就在于有明显的组织游戏的作用。
由于儿童游戏是社会现实的一种独特的反映方式,游戏儿歌就必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民族、地域特色。
它会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多彩。
(三)数数歌
数数歌是以适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形象描写来巧妙地训练儿童数数能力的儿歌。
它把数学与文学巧妙结合起来,是适合儿童认识水平的、最早的算术教材。
它将数字教学、知识教育包融在有趣的形象描述之中,使儿童由此逐步学会概括和抽象。
在数数歌中,有的是教儿童认识数序的,如传统儿歌《一二三》:“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跟头,七八九,拍皮球,张开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 有的数数歌不仅培养儿童的数序观念,还训练他们的运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传统儿歌《数蛤蟆》:“一个蛤蟆一张嘴,两个眼睛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两个蛤蟆两张嘴,四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蛤蟆的嘴、眼睛和腿的数目是随着蛤蟆数目的增长而成倍增长的。
因此,不仅可以训练儿童的初步运算能力,而且还起到训练儿童思维敏捷、准确表达语言的作用。
有的数数歌既有数,又有其它方面的知识。
如滕毓旭的《手指头》:“一个指头按电钮,两个指头拣豆豆,三个指头解扣扣,四个指头提兜兜五个指头握一起,攥个拳头有劲头。
”它不仅可以帮助儿童练习数数,而且还可以让儿童认识自己两手的用途。
有的数数歌除能用来进行知识教育外,还渗透了一定的思想教育的内容。
数数歌的特点是:变数字为形象,化抽象为具体。
(四)问答歌
问答歌,指采取一问一答或连问连答的形式来叙述事物、反映生活的儿歌。
例如,朱晋杰的《什么好》:“什么好?公鸡好,公鸡喔喔起得早。
/什么好?小鸭好,小鸭呷呷爱洗澡。
/什么好?小羊好,小羊细细吃青草。
/什么好?小兔好,小兔玩耍不吵闹。
”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形式,而李海松的《什么船儿》:“什么船儿上月球?什么船儿海底游?什么船儿水上飞?什么船儿冰海走?/宇宙飞船上月球,潜水艇儿海底游,气垫船儿水上飞,破冰船儿冰海走。
”采用了多问多答的形式。
问答歌的特点就在问答。
既然要回答问题,总得动点脑筋,所以问答歌能启迪儿童的心智,唤起儿童对各种事物的注意,帮助儿童认识理解周围的世界。
问答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有自问自答,也有二人对诵,或者一人发问、多人对答。
许多问答歌中的问和答可以延伸,由问者不断提出问题,对方不断回答,直到问完或答不出为止。
(五)连锁调
连锁调,即连珠体儿歌。
它以“顶针”的修辞手法结构全歌,即将前句的结尾词语作为后句的开头,或前后句随韵粘合,逐句相连。
这类儿歌大都没有一以贯之的中心,但节奏韵律感极强。
如金波的《野牵牛》:“野牵牛,爬高楼;高楼高,爬树梢;树梢长,爬东墙;东墙滑,爬篱笆;篱笆细,不敢爬;躺在地上吹喇叭;‘嘀嘀嗒!嘀嘀嗒!’”也有具有一定意义的连锁调。
如《做习题》:“小调皮,做习题。
习题难,画小雁;小雁飞,画乌龟;乌龟爬,画小马;小马跑,
画小猫,小猫叫,吓一跳。
学文化,怕动脑,看你怎么学得好?”儿歌中描述了一个不愿学文化的调皮儿童的形象,告诫儿童如果怕动脑筋是学不好文化的。
传统儿歌中还有一种连锁调与问答调的结合体,兼具两类形式的特点,且前后句变化迅速连贯,谐音相连,颇具情趣,对培养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十分有益。
总之,连锁调这类儿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独具特色。
它的特点是:“随韵接合”,易唱易记。
(六)拗口令
拗口令,也称绕口令或急口令。
它是把一些发音容易混淆的字联缀成有一定意义的儿歌,是专门用来训练儿童发音的。
传统的拗口令有多句式的,如常见的《四和十》这首儿歌,就是专门用来区别声母“s、sh”的发音的,同时告诉儿童错误发音的毛病所在。
也有一句式和对偶式的,多数无明确的意义,只以训练儿童的发音为目的。
如“门上吊刀刀倒吊”属一句式,训练儿童“dao”与“diao”这两个音节的发音;而“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则是训练儿童区别“葡萄”与“不吐”这两组音节的。
新编的绕口令大都采用传统的形式,并在其中贯穿一定的教育内容。
如钱德慈的《夸骆驼》:“骆驼驮着货,货用骆驼驮。
伯伯牵骆驼,一个跟一个。
穿过大沙漠,不怕渴和热。
伯伯夸骆驼,干活真不错。
”目的在于训练儿童区别每一句句尾字的读音,同时劝诫儿童干工作要像骆驼一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总之,拗口令绕弯、咬嘴,又要求读得快,重在声母、韵母和声调的训练。
为了读得又快又准,儿童常常有意反复念读,一旦能顺畅地念诵便会感到巨大的快乐和满足。
(七)颠倒歌
颠倒歌,也称滑稽歌、古怪歌或倒唱歌,指故意把事物的本来面目颠倒过来叙述,使其具有幽默和讽刺意味的儿歌。
它以表面的荒诞暗衬、揭示事物的本质,其中常常蕴含着一定的哲理。
这类儿歌幽默诙谐,可使儿童轻松愉快,也可训练儿童辨别事物的能力。
如河南的儿歌《小槐树》:“小槐树,结樱桃,杨柳树上结辣椒,吹着鼓,打着号,抬着大车拉着轿。
蚊子踢死驴,蚂蚁踩塌桥,木头沉了底,石头水上漂。
小鸡叼个饿老雕,小老鼠拉个大狸猫,你说好笑不好笑。
” 有的作者在这一形式的儿歌中注入有关知识,成为启发教育儿童的短歌。
像张继楼的《错了歌》就属此类。
颠倒歌以违反常规的描写,表达出在常规中难以表达的事理,适合儿童好奇快乐的天性。
它的特点是:正话反说,内容机智,联想丰富。
(八)字头歌
字头歌是指每句尾字几乎完全相同,多以“子”、“头”、“儿”作为每句结尾的儿歌形式。
像夏晓红的《猴子搭戏台子》:“小猴搭起戏台子,穿起一条小裙子,引出两头小狮子,舞起三个响铃子,穿过四个小圈子,抛起五顶小帽子,叠起六把小椅子,摆起七张小桌子,转动八个小盘子,挂起九面小旗子,变出十个小果子,人人都夸小猴子。
”它是一首以“子”字做尾字的字头歌。
这首字头歌的妙处不仅在于成功的“子”字尾,而且有完整的情节结构和生动的形象描写,更值得称道的是它把动词、数字和量词组织其中,具有丰富的认知内涵。
字头歌以其独特的句尾区别于其他类型儿歌,受到儿童的欢迎。
(九)谜语歌
谜语歌采用寓意的手法,抓住谜底与谜面间的某种联系,以歌谣形式叙说现象或事物的特征。
例如谜底为“雪”的谜语歌:“普天之下是一家,家家户户种棉花,今年种棉没留种,明年冬日又开花。
”它在浓缩的、象征的形式中包含着强烈的悬念,这正投合了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
猜谜的过程是逐渐释解悬念的过程,也是检验儿童的联想、推理和判断能力的过程,又是儿童自我检验机敏和智慧的一种方式。
经过紧张的、连贯性的思索,当儿童找到谜底与谜面之间所隐藏的巧妙结合点,他们会格外愉悦、欢慰,在心理上获得满足。
这是谜语歌受到一代代儿童欢迎的主要原因。
一般情况下,供儿童吟诵猜度的谜语歌应符合他们的认识能力和理解水平,困难程度可略高于他们的理解力,但不能太复杂艰深,也不应像供成人猜测的灯谜之类迂回曲折,否则会使儿童丧失信心而失去兴趣。
无论是传统的谜语歌,还是新编创的谜语歌,在谜底与谜面之间大都有一层形象的联系,不甚复杂。
比如谜底为“灭火器”的新编儿歌:“它的身体像圆筒,浑身上下一片红,一见火焰便生气,口吐白沫倒栽葱。
”谜底与谜面之间的联系是再形象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