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统计方法教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8
第六种方法 •散布图
49
散布图
定义:用来表示两个因素间关系的图形,称为散布
图,又叫相关图。
用途:
1、用来发现和确认两组数据间的关系并确定两组相 关数据间预期的关系。
2、通过确定两组数据、两个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有 助于寻找问题的可能原因。
50
图例一:(强正相关)
1.6
1.4
1.2
1
0.8
0.6
32
直方图:
• 定义:频次直方图的简称,是将数据按 顺序分成若干长方形排列的图。
33
直方图实例 :
数量(个)
PTC片厚度分布直方图
12
10
10
8
8
6
6
42 3
7 5432
2
0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决定是否删除或校正。
56
散布图可应有的场合:
例:上夹的扭力与合格率、固化温度与开胶数、 PTC片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磨片的时间(圈数) 与片厚薄的关系。
13
使用目的:
• 1、用于记录(记录原始数据,便于报告 )。
• 2、用于调查(如用于原因分析、纠正措 施有效性的调整)。
• 3、用于日常管理(如巡检报告、设备点 检表、绩效考核记录表等)。
14
检查表实例(带表卡尺的日常点检记录):
15
制作要点:
• 明确收集资料的目的 • 明确对资料的收集方法 • 调查表的格式要确保简单明了,内容全
10
• 分层法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统计方法,常 与其它统计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如分层 直方图法、分层排列图法、分层散布图 法、分层因果图法、分层检验表等。
11
第二种方法
•检查表
12
• 定义:又叫调查表、核对表、统计 分析表,是用来系统地收集资料( 数字与非数字),确认事实并对资 料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图表。
• 品质统计方法是工厂品质管理过程中经 常运用的重要手法。主要是通过对各种 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利用,以用来 证实产品生产过程能力及产品对规定要 求的符合性。其作用在应用于产品的设 计、生产过程的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 产生、品质问题的分析、查找原因、确 定产品和过程的限定值,预测、验证并 测量和评定产品的质量特性。为了达到
。
0
42
直方图分布与公差限界的比较分析:
• 理想型
直方图的分 布中心与规格 中心近似重合 ,直方图的分 布在公差范围 内且两边都有 有余量。
数量(个)
PTC片厚度分布直方图
43
• 偏心型(偏 左)
在公差范围内
10
,但分布中心与规
格中心有较大的偏
8
移。这种情况工序
稍有变化,就可能 6
出现不合格品。应
面
16
第三种方法 •柏拉图
17
柏拉图
• 定义:又叫排列图,是将质量改进项目 从最重要到最次要进行排列而采用的一 种简单的图示技术。
• 由一个横坐标,两个纵坐标,几个高低 顺序排列的矩形和累计百分比折线组成 。
18
柏拉图实例:
19
图示:
某周器件厂不合格现象柏拉图 不合格数 累计影响度
80 65
3
品质管理发展的回顾:
• 1、质量检验阶段 作业者自行检查 班组长负责检查 专职的检查员阶段
• 2、统计品质控制阶段 • 3、靠品质系统来保证品质阶段 • 4、“零缺陷”品质管理阶段
4
统计技术在品质管理中的应用发展历程:
• 19世纪开始出现了批量生产。 • 1924年贝尔实验室修华特博士发明了SPC控制图。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将数理统计技术广泛用于质
5
常用品质统计方法 :
• 层别法 • 排列图法 • 因果分析图 • 散布图 • 查核表 • 直方图 • 管制图 • 推移图
6
第一种方法
• 层别法
7
• 定义: (又叫分层法、分类法、分组法 )是整理数据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把 收集来的原始数据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 求加以分类整理,以便进行比较分析的 一种方法。
0.4
0.2
0
0
0.5
1
1.5
51
图例二:(弱正相关)
1.6
1.4
1.2
1
0.8
0.6
0.4
0.2
0
0
0.5
来自百度文库
1
1.5
2
52
示例三(弱负相关):
1.4
1.2
1
0.8
0.6
0.4
0.2
0
0
0.5
1
1.5
2
53
示例四(不相关):
1.8
1.6
1.4
1.2
1
0.8
0.6
0.4
0.2
0
0
0.5
1
1.5
2
54
8
层别法实例:
真片 零功率片
大于5K 小于 0.8K 斑点 缺角 弯片 裂片
119
420
2946 1617
296
252
244
1494
574
438
9
分层的原则和标志:
• 原则:是使用同层次内的数据波动幅度 尽可能小,而层与层间的差别尽可能大 。
• 标志:人、机、料、法、环、时间、产 品别、地区、使用条件、不合格类别等 。
• 其它:销售客源分布区域、灾害(如非典)分 布情况、交通事故死亡原因别、少年犯罪(年 龄)率等。
21
柏拉图的应用程序:
• 1、选择要进行质量分析的项目。 • 2、选择用于质量分析的度量单位,如次数、成本、比
率等。 • 3、收集一定时期的数据。 • 4、将数据按一定分类标志分类整理,每层一个项目,
1 0
40
• 平顶型
没有突出的顶 峰,一般是在 6
生产过程中有 5
缓慢变化的因 4
素而造成的。 3 如刀具的磨损 、操作者的疲 2
劳等。
1
0
41
• 孤岛型
在直方图的左 边或右边出现孤
8
立的长方形,一
般是测量失误或
6
生产过程中出现
异常因素造成的
4
。如原材料一时
变化、刀具严重 磨损或混入了不
2
同规格的产品等
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有三种情形:
1、完全相关 2、相关 3、不相关 • 相关包括:强正相关、弱正相关、强负
、弱负
55
散布图的绘制步骤:
1、选定分析对象 分析对象的选定,可以是质量特性值与因素之间的关系、质量
特性值与质量特性值的关系、因素与因素的关系。 2、收集数据,填入数据表。
收集的数据一般在30组以内,且数据必须是对应的。 3、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 4、描点。 5、当散布图上出现明显偏离其它数据点的点时,应查明原因,以便
分析原因,采取措 4
施,使其尽量重合
。
2
0
44
•偏
右
型
10
8
6
4
2
0
45
• 无富余型
直方图的分布在
公差范围内,但两
边均没有余地。这 10
种情况应立即采取 措施,设法提高工
8
序能力。
6
4
2
0
46
• 能力不足型
偏左、偏右 10
时应查明原因, 8 采取措施,调整 分布中心近似与 6
规格中心重合。 出现两边均超出
26
特性要因图的分类:
• 1、结果分解型 • 2、工序分解型
27
结果分解型 :
折弯处
料 压印明显
机
压力太大
操作不 认真
新工人多
人
培训不足
绝缘耐
压击穿
环
空气中灰 尘太多
法 操作引入
杂质异物
铝管绝缘纸 未清洗干净
28
工序分解型:
磨床
端片上推板时
搓片
未轻拿轻放
烧结 员工擅自 成型
装坩锅硬塞
调节压力
拣片时未 保护好片
,重新确定分层原则。如件数不明确可转为统计金额 。 • 5、次要因素太多时可合并为其它。 • 6、收集数据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一般以一周以 上,最长不超过二个月。 • 7、视具体情况,首先解决主要问题。
24
第四种方法 •特性要因图
25
特性要因图:
• 定义:又叫因果分析图、石川图(由日本的石 川馨首先提出)、树枝图、鱼刺图等。以结果 为特性,以原因为因素,在它们之间用箭头联 系起来,表示因果关系的图形。特性要因图能 简明、准确表示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而识别和 发现问题、找到改进方向。是从产生问题的结 果出发,首先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大原因,然 后再找影响大原因质量的中原因,并进一步找 影响中原因的小原因……依此类推,步步深入 ,一直找到能直接采取措施为止。
30
注意事项:
• 1、用于单一目的研究分析。 • 2、集思广益,一般以会议形式共同分析。 • 3、一般采用提问的方式。 • 4、多激励,少指责。 • 5、要因在未端而不在中间。 • 6、因果层次分明,最未层次的原因应寻求至
可直接采取具体措施为止。 • 7、对要因进行论证,在分析表上进行分析。
31
第五种方法 •直方图
量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并开始越来越广泛的 运用。一般认为统计技术在品质管理中的运用是从20 世纪40年代开始的。 • 1950年美国戴明博士到日本指导各企业以管制图及抽 样检验为主要手法,获得巨大成功。 • SQC在日本被各级人员所掌握,得到广泛运用,这是 日本经济在上世纪中叶后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也是近代管理突飞猛进的最重要的原因。 • 品质统计技术逐步在全世界的许多国家得到应用,二 十世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
4
,说明加工精密 2
度不够,应提高 加工精度,缩小 0
标准差,也可从
标准制订严格程
度来考虑。
47
• 能力富余型
直方图的分布在 公差范围内,且两边 有过在大的余地,这 种情况表明虽不会出 8 现不合格品,但很不 6 经济,属过剩质量, 一般可适当放宽材料 4 、工具、设备的精度 要求,或放宽检验频 2 次以降低鉴定成本。 0
34
直方图的用途:
• 1、直观的看出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布状 态,便于掌握产品质量分布情况。
• 2、显示质量波动状态,判断工序是否稳 定。
• 3、确定改进方向。 • 4、用以调查工序能力和设备能力。
35
直方图的制作步骤:
1、收集数据,总数为N。 2、定组数(一般数据为50-100时,将其分为6-10组,数据为100-
品质统计方法教程
1
统计技术的定义
• 建立在数理统计的基础之上的,通过采 用适当的方法,将需反映的问题通过图 像、图表形象、直观的表现出来,并进 行分析和改善。
• 统计技术与工序控制相结合合称为统计 进程控制(SPC),是重要的品质控制手 段,现代品质管理系统中统计技术占有 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
品质管理中统计技术的作用
填入数据统计表中。 • 5、计算各项目的累计频次、频率和累计频率。 • 6、画坐标。 • 7、画直方块。 • 8、画累计百分比。 • 9、确定质量改进的最重要的原因。
22
柏拉图的观察分析:
• 选取前几项累加比率达80%的项目 进行分析改进。
23
画柏拉图应注意的问题:
• 1、纵坐标高度与横坐标比以(1.5-2):1为好。 • 2、横坐标项目不要太多,以4-6项为原则。 • 3、对主要因素可进一步分层。 • 4、主要因素不能太多,最多五项,如所有因素差不多
36
直方图的形状分析与判断:
正常型:
中部有一高峰,两边 低且近似对称,这时判 定工序处于稳定状态。
数量(个)
PTC片厚度分布直方图
14
12
12
10
9
8
8
6
5
4
3
5 32
20
0
0
37
• 偏向型
有偏左和偏右 两种,有许多由 于加工习惯造成 ;如:磨片怕磨 厚了,磨片后厚 度可能经常偏厚 ;电极怕喷厚了 ,经常偏薄。
数量(个)
PTC片厚度分布直方图
14
12
12
10
9
9
8
65
6 4
4 2
21
0
38
• 双峰型
出现两个顶峰, 往往由于把不同材 料、不同加工者、 不同操作方法、不 同设备生产的两批 产品混在一起而造 成的。
数量(个)
PTC片厚度分布直方图
12
10
9
10 8
8
6
6
6
4
4
3
3
2
21
0
39
• 锯齿型
象锯齿一样不平 6 ,大多是由于分组 5 不当或是检测数据 不准而造成,应查 4 明原因,采取措施 3 ,重新作图分析。 2
未轻拿轻放
缺边
掉角
洗片
电极
29
使用特性要因图的步骤:
• 1、明确提出存在问题的结果,画主干线 和鱼头。
• 2、明确影响质量的大原因,画出大原因 分支图。通常5M1E,也可是依工序。
• 3、分析、寻找影响大原因的中原因、小 原因,画分叉线。
• 4、找关键因素画圈,列入对策表。 • 5、注明作成人、时间等。
120%
60
82%
92%
100% 100%
80%
40
65%
60%
20
17
10
8
40% 20%
0
不良数量
影响度
0%
累计影响度 功率偏低
20
柏拉图应用场合:
• 品质方面: 不良品数、损失金额,可依不良项目别、发生 场所别、制程别、设备别、作业别、来料别等 ;
• 成本方面: 原材料的单价、规格商品别、品质成本:预防 成本、鉴定成本、内外部损失成本等;
250时,将其分为10-20组,数据为250以上时,将其分为20组左 右)。 3、找出最大值(L)及最小值(S),并计算全距(R),R=L-S。 4、定组距(C),R/组数=组距,通常是2.5或10的倍数。 5、定组界:
最小一组的下组界:Xmin-C/2; 最小一组的上组界:最小组的下组界+组距; 最小第二组的下组界:最小组的上组界 6、中心点:(上组界+下组界)/2 7、制作次数分布表 8、填上次数、规格、平均值、数据来源、日期等
第六种方法 •散布图
49
散布图
定义:用来表示两个因素间关系的图形,称为散布
图,又叫相关图。
用途:
1、用来发现和确认两组数据间的关系并确定两组相 关数据间预期的关系。
2、通过确定两组数据、两个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有 助于寻找问题的可能原因。
50
图例一:(强正相关)
1.6
1.4
1.2
1
0.8
0.6
32
直方图:
• 定义:频次直方图的简称,是将数据按 顺序分成若干长方形排列的图。
33
直方图实例 :
数量(个)
PTC片厚度分布直方图
12
10
10
8
8
6
6
42 3
7 5432
2
0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决定是否删除或校正。
56
散布图可应有的场合:
例:上夹的扭力与合格率、固化温度与开胶数、 PTC片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磨片的时间(圈数) 与片厚薄的关系。
13
使用目的:
• 1、用于记录(记录原始数据,便于报告 )。
• 2、用于调查(如用于原因分析、纠正措 施有效性的调整)。
• 3、用于日常管理(如巡检报告、设备点 检表、绩效考核记录表等)。
14
检查表实例(带表卡尺的日常点检记录):
15
制作要点:
• 明确收集资料的目的 • 明确对资料的收集方法 • 调查表的格式要确保简单明了,内容全
10
• 分层法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统计方法,常 与其它统计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如分层 直方图法、分层排列图法、分层散布图 法、分层因果图法、分层检验表等。
11
第二种方法
•检查表
12
• 定义:又叫调查表、核对表、统计 分析表,是用来系统地收集资料( 数字与非数字),确认事实并对资 料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图表。
• 品质统计方法是工厂品质管理过程中经 常运用的重要手法。主要是通过对各种 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利用,以用来 证实产品生产过程能力及产品对规定要 求的符合性。其作用在应用于产品的设 计、生产过程的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 产生、品质问题的分析、查找原因、确 定产品和过程的限定值,预测、验证并 测量和评定产品的质量特性。为了达到
。
0
42
直方图分布与公差限界的比较分析:
• 理想型
直方图的分 布中心与规格 中心近似重合 ,直方图的分 布在公差范围 内且两边都有 有余量。
数量(个)
PTC片厚度分布直方图
43
• 偏心型(偏 左)
在公差范围内
10
,但分布中心与规
格中心有较大的偏
8
移。这种情况工序
稍有变化,就可能 6
出现不合格品。应
面
16
第三种方法 •柏拉图
17
柏拉图
• 定义:又叫排列图,是将质量改进项目 从最重要到最次要进行排列而采用的一 种简单的图示技术。
• 由一个横坐标,两个纵坐标,几个高低 顺序排列的矩形和累计百分比折线组成 。
18
柏拉图实例:
19
图示:
某周器件厂不合格现象柏拉图 不合格数 累计影响度
80 65
3
品质管理发展的回顾:
• 1、质量检验阶段 作业者自行检查 班组长负责检查 专职的检查员阶段
• 2、统计品质控制阶段 • 3、靠品质系统来保证品质阶段 • 4、“零缺陷”品质管理阶段
4
统计技术在品质管理中的应用发展历程:
• 19世纪开始出现了批量生产。 • 1924年贝尔实验室修华特博士发明了SPC控制图。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将数理统计技术广泛用于质
5
常用品质统计方法 :
• 层别法 • 排列图法 • 因果分析图 • 散布图 • 查核表 • 直方图 • 管制图 • 推移图
6
第一种方法
• 层别法
7
• 定义: (又叫分层法、分类法、分组法 )是整理数据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把 收集来的原始数据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 求加以分类整理,以便进行比较分析的 一种方法。
0.4
0.2
0
0
0.5
1
1.5
51
图例二:(弱正相关)
1.6
1.4
1.2
1
0.8
0.6
0.4
0.2
0
0
0.5
来自百度文库
1
1.5
2
52
示例三(弱负相关):
1.4
1.2
1
0.8
0.6
0.4
0.2
0
0
0.5
1
1.5
2
53
示例四(不相关):
1.8
1.6
1.4
1.2
1
0.8
0.6
0.4
0.2
0
0
0.5
1
1.5
2
54
8
层别法实例:
真片 零功率片
大于5K 小于 0.8K 斑点 缺角 弯片 裂片
119
420
2946 1617
296
252
244
1494
574
438
9
分层的原则和标志:
• 原则:是使用同层次内的数据波动幅度 尽可能小,而层与层间的差别尽可能大 。
• 标志:人、机、料、法、环、时间、产 品别、地区、使用条件、不合格类别等 。
• 其它:销售客源分布区域、灾害(如非典)分 布情况、交通事故死亡原因别、少年犯罪(年 龄)率等。
21
柏拉图的应用程序:
• 1、选择要进行质量分析的项目。 • 2、选择用于质量分析的度量单位,如次数、成本、比
率等。 • 3、收集一定时期的数据。 • 4、将数据按一定分类标志分类整理,每层一个项目,
1 0
40
• 平顶型
没有突出的顶 峰,一般是在 6
生产过程中有 5
缓慢变化的因 4
素而造成的。 3 如刀具的磨损 、操作者的疲 2
劳等。
1
0
41
• 孤岛型
在直方图的左 边或右边出现孤
8
立的长方形,一
般是测量失误或
6
生产过程中出现
异常因素造成的
4
。如原材料一时
变化、刀具严重 磨损或混入了不
2
同规格的产品等
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有三种情形:
1、完全相关 2、相关 3、不相关 • 相关包括:强正相关、弱正相关、强负
、弱负
55
散布图的绘制步骤:
1、选定分析对象 分析对象的选定,可以是质量特性值与因素之间的关系、质量
特性值与质量特性值的关系、因素与因素的关系。 2、收集数据,填入数据表。
收集的数据一般在30组以内,且数据必须是对应的。 3、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 4、描点。 5、当散布图上出现明显偏离其它数据点的点时,应查明原因,以便
分析原因,采取措 4
施,使其尽量重合
。
2
0
44
•偏
右
型
10
8
6
4
2
0
45
• 无富余型
直方图的分布在
公差范围内,但两
边均没有余地。这 10
种情况应立即采取 措施,设法提高工
8
序能力。
6
4
2
0
46
• 能力不足型
偏左、偏右 10
时应查明原因, 8 采取措施,调整 分布中心近似与 6
规格中心重合。 出现两边均超出
26
特性要因图的分类:
• 1、结果分解型 • 2、工序分解型
27
结果分解型 :
折弯处
料 压印明显
机
压力太大
操作不 认真
新工人多
人
培训不足
绝缘耐
压击穿
环
空气中灰 尘太多
法 操作引入
杂质异物
铝管绝缘纸 未清洗干净
28
工序分解型:
磨床
端片上推板时
搓片
未轻拿轻放
烧结 员工擅自 成型
装坩锅硬塞
调节压力
拣片时未 保护好片
,重新确定分层原则。如件数不明确可转为统计金额 。 • 5、次要因素太多时可合并为其它。 • 6、收集数据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一般以一周以 上,最长不超过二个月。 • 7、视具体情况,首先解决主要问题。
24
第四种方法 •特性要因图
25
特性要因图:
• 定义:又叫因果分析图、石川图(由日本的石 川馨首先提出)、树枝图、鱼刺图等。以结果 为特性,以原因为因素,在它们之间用箭头联 系起来,表示因果关系的图形。特性要因图能 简明、准确表示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而识别和 发现问题、找到改进方向。是从产生问题的结 果出发,首先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大原因,然 后再找影响大原因质量的中原因,并进一步找 影响中原因的小原因……依此类推,步步深入 ,一直找到能直接采取措施为止。
30
注意事项:
• 1、用于单一目的研究分析。 • 2、集思广益,一般以会议形式共同分析。 • 3、一般采用提问的方式。 • 4、多激励,少指责。 • 5、要因在未端而不在中间。 • 6、因果层次分明,最未层次的原因应寻求至
可直接采取具体措施为止。 • 7、对要因进行论证,在分析表上进行分析。
31
第五种方法 •直方图
量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并开始越来越广泛的 运用。一般认为统计技术在品质管理中的运用是从20 世纪40年代开始的。 • 1950年美国戴明博士到日本指导各企业以管制图及抽 样检验为主要手法,获得巨大成功。 • SQC在日本被各级人员所掌握,得到广泛运用,这是 日本经济在上世纪中叶后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也是近代管理突飞猛进的最重要的原因。 • 品质统计技术逐步在全世界的许多国家得到应用,二 十世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
4
,说明加工精密 2
度不够,应提高 加工精度,缩小 0
标准差,也可从
标准制订严格程
度来考虑。
47
• 能力富余型
直方图的分布在 公差范围内,且两边 有过在大的余地,这 种情况表明虽不会出 8 现不合格品,但很不 6 经济,属过剩质量, 一般可适当放宽材料 4 、工具、设备的精度 要求,或放宽检验频 2 次以降低鉴定成本。 0
34
直方图的用途:
• 1、直观的看出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布状 态,便于掌握产品质量分布情况。
• 2、显示质量波动状态,判断工序是否稳 定。
• 3、确定改进方向。 • 4、用以调查工序能力和设备能力。
35
直方图的制作步骤:
1、收集数据,总数为N。 2、定组数(一般数据为50-100时,将其分为6-10组,数据为100-
品质统计方法教程
1
统计技术的定义
• 建立在数理统计的基础之上的,通过采 用适当的方法,将需反映的问题通过图 像、图表形象、直观的表现出来,并进 行分析和改善。
• 统计技术与工序控制相结合合称为统计 进程控制(SPC),是重要的品质控制手 段,现代品质管理系统中统计技术占有 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
品质管理中统计技术的作用
填入数据统计表中。 • 5、计算各项目的累计频次、频率和累计频率。 • 6、画坐标。 • 7、画直方块。 • 8、画累计百分比。 • 9、确定质量改进的最重要的原因。
22
柏拉图的观察分析:
• 选取前几项累加比率达80%的项目 进行分析改进。
23
画柏拉图应注意的问题:
• 1、纵坐标高度与横坐标比以(1.5-2):1为好。 • 2、横坐标项目不要太多,以4-6项为原则。 • 3、对主要因素可进一步分层。 • 4、主要因素不能太多,最多五项,如所有因素差不多
36
直方图的形状分析与判断:
正常型:
中部有一高峰,两边 低且近似对称,这时判 定工序处于稳定状态。
数量(个)
PTC片厚度分布直方图
14
12
12
10
9
8
8
6
5
4
3
5 32
20
0
0
37
• 偏向型
有偏左和偏右 两种,有许多由 于加工习惯造成 ;如:磨片怕磨 厚了,磨片后厚 度可能经常偏厚 ;电极怕喷厚了 ,经常偏薄。
数量(个)
PTC片厚度分布直方图
14
12
12
10
9
9
8
65
6 4
4 2
21
0
38
• 双峰型
出现两个顶峰, 往往由于把不同材 料、不同加工者、 不同操作方法、不 同设备生产的两批 产品混在一起而造 成的。
数量(个)
PTC片厚度分布直方图
12
10
9
10 8
8
6
6
6
4
4
3
3
2
21
0
39
• 锯齿型
象锯齿一样不平 6 ,大多是由于分组 5 不当或是检测数据 不准而造成,应查 4 明原因,采取措施 3 ,重新作图分析。 2
未轻拿轻放
缺边
掉角
洗片
电极
29
使用特性要因图的步骤:
• 1、明确提出存在问题的结果,画主干线 和鱼头。
• 2、明确影响质量的大原因,画出大原因 分支图。通常5M1E,也可是依工序。
• 3、分析、寻找影响大原因的中原因、小 原因,画分叉线。
• 4、找关键因素画圈,列入对策表。 • 5、注明作成人、时间等。
120%
60
82%
92%
100% 100%
80%
40
65%
60%
20
17
10
8
40% 20%
0
不良数量
影响度
0%
累计影响度 功率偏低
20
柏拉图应用场合:
• 品质方面: 不良品数、损失金额,可依不良项目别、发生 场所别、制程别、设备别、作业别、来料别等 ;
• 成本方面: 原材料的单价、规格商品别、品质成本:预防 成本、鉴定成本、内外部损失成本等;
250时,将其分为10-20组,数据为250以上时,将其分为20组左 右)。 3、找出最大值(L)及最小值(S),并计算全距(R),R=L-S。 4、定组距(C),R/组数=组距,通常是2.5或10的倍数。 5、定组界:
最小一组的下组界:Xmin-C/2; 最小一组的上组界:最小组的下组界+组距; 最小第二组的下组界:最小组的上组界 6、中心点:(上组界+下组界)/2 7、制作次数分布表 8、填上次数、规格、平均值、数据来源、日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