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3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_教案

3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_教案

3.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目标1.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2.学习现代派诗歌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诗歌深刻而含蓄的主题。

教学方法激情诵读、圈点批注、讨论分析等多种方法结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布置预习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或访问当年的知识青年,了解这段历史。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课前已经了解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一段特殊历史,你是怎样看待这一切的?学生可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自由发表见解,在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引出当代诗人食指。

三、作者简介食指,原名郭路生,著名诗人,中国新诗潮诗歌第一人。

1948年生。

20世纪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

“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

1968年到山西插队,1970年进厂当工人,1971年参军,19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

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住进精神病院。

现在家,读书写作。

曾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

已出版诗集《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相信未来》《食指的诗》《诗探索金库·食指卷》等。

四、写作背景在那个时代的官方政治话语里,“上山下乡”被解释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改天换地、大有作为的神话,文学作品往往掩盖了当事人的真实感受。

在当时流行的艺术模式中,个人的爱憎感情必须以阶级标准来判断,“小我”的感情必须服从“大我”的理想,在这种话语模式中,个人真正的感情必须按阶级的标准来过滤与消解,其任何流露如果最终不归结为对革命理想的衬托,都有可能被认为是可疑甚至是反动的。

食指的诗与“文革”中公开发表的文学大相径庭,即使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公开发表的作品相比,也具有迥然不同的特点,标志着年青一代不但在精神上从“乌托邦神话”中觉醒,而且尝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从而走出政治权力者制造的梦魇,回归到个体的真实体验,也因此具有一种涤除了政治权力话语之后的真率与清新。

初三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语文版

初三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语文版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目的:1、结合史料领悟诗人在文革年代所具有的特殊情怀。

2、通过诵读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倾向3、了解诗歌的动人之处在于真实的表现个人情感的艺术特征。

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揣摩诗歌的语言,理解诗人离开故乡的情感。

2、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理解诗歌表现真实情感的艺术力量。

教学方式:讨论法、诵读法结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历史情境导入。

10分钟(ppt投影“文革”二字)这是一个离大家有点距离的年代了,我不知道今天大家对这个年代有着什么样的印象,我想先请大家来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的“文革”吧。

(学生发言)在那个狂热而扭曲的时代有一批和大家差不多大的青年,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知青”。

(播放知青视频,作介绍)那是一个社会物质贫乏,然而,人民在精神上却无限狂热的年代。

仿佛所有的人都看到共产主义的实现就在眼前,再加一把劲就能得到,而它的缔造者毛主席就在人们心中就如同神明一般。

1968年《人民日报》刊发了毛泽东的一条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收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接着又连续几天以大量篇幅报道了全国各地青年上山下乡的消息,毛主席以他巨大的影响力改变了整整一代城市青年和数千万城市家庭的命运。

几乎所有的青年在各式各样的号召下,怀着对毛主席的无限崇拜与忠诚投入到这场运动中。

那个时候,满街都有这样振奋人心的标语口号,人们每时每刻都沉浸在一种革命理想主义精神的高度兴奋中。

诗歌是时代的镜子,这首诗就表现了那个时代的面貌:《妈妈放开我吧》放开我,妈妈!/不要为我担惊受怕。

/我们的战友遍天下,/敌人的长矛算得了啥!/我绝不做绕梁呢喃的乳燕,/ 终日徘徊在屋檐下;/我要做搏击长空的海燕,/去迎接暴风雨的冲刷!在追逐理想的冲动中,在城市的动员之后,那些并不比大家大多少的孩子们接到了一张张上山下乡通知书。

时代的热情感染着他们,他们开始整理行装。

于是知识青年们,以万、数十万计为单位的数量,先后挤上了一列列北往西去的列车。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第一课时教案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第一课时教案
(二)、作品简介在那个时代的官方政治话语里,“上山下乡”被解释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改天换地、大有作为的神话,文学作品往往掩盖了当事人的真实感受。在当时流行的艺术模式中,个人的爱憎感情必须以阶级标准来判断,“小我”的感情必须服从“大我”的理想,在这种话语模式中,个人真正的感情必须按阶级的标准来过滤与消解,其任何流露如果最终不归结为对革命理想的衬托,都有可能被认为是可疑甚至是反动的。食指的诗与“文革”中公开发表的文学大相径庭,即使与五六十年代公开发表的作品相比,也具有迥然不同的特点,标志着年青一代不但在精神上从“乌托邦神话”中觉醒,而且尝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从而走出政治权力者制造的梦魇,回归到个体的真实体验,也因此具有一种涤除了政治权力话语之后的真率与清新。《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与作者的另一首诗《相信未来》一起在知青中广为流传。作为上山下乡队伍中的一员,在即将离开故乡北京的一刹那,作者的心灵突然受到强烈的触动,这种触动包括对故乡、母亲、文明的眷恋,也许还包括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
5.倒数第二节中,诗人把“妈妈”和“北京”叠合在一起写,有何深意?(“母亲”和“北京”重叠,再次抒写诗人对北京的依恋。)
6.“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成了诗人个人命运的记号,体会诗人在这一瞬间独特的内心感受,写出来。(无比的失落,脚下的大地被抽空,自己已经被这个时代、被北京抛弃,此后将到处漂泊,没有立身之地。)
二、第一诗节四点零八分告别北京
第二诗节火车离京迷惘失落
第三诗节幻觉叠合眷恋母爱
第四诗节告别亲人回归现实
第五诗节物我颠倒漂泊无依
最后两节依恋北京惶惑忧虑七、诗歌赏析
回顾与反思
第三诗节幻觉叠合眷恋母爱
第四诗节告别亲人回归现实
第五诗节物我颠倒漂泊无依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word文档资料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word文档资料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整体感知食指的诗质朴明了,在十分经济的篇幅里,包容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往往能给人以较多的想象空间,因此,特别受到同时代青年人的喜爱。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与作者的另一首诗《相信未来》一起在知青中广为流传。

“多情自古伤离别”,这首诗表现的就是百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离开家园,奔赴乡野边陲时的一首离别诗。

作为上山下乡知青队伍中的一员,在即将离开故乡北京的一刹那,作者的心灵突然受到强烈的触动,这种触动包括对故乡、母亲、文明的眷恋,也许还包括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

凡是经历过那种场面的人,都会永世不忘。

远离父母、远离亲人、远离家乡,对刚刚步入人生的十几岁的青年到底意味着什么?在惶恐、希求与别离的痛苦之中,当时的北京火车站告别的泪雨与声浪如海潮般有卷走车站的力量。

这不是一般的分离,也许就是永别。

同学、朋友各奔东西,父母儿女远隔千里,到底何时能相见?到底明天会发生什么?“文革”的那些岁月里谁也无法预测,也许这就是他们“最后的北京”。

全诗共七节,第一、二、五节主要写所见所闻,其余几节主要写即时的感受;七个诗节依次交错,相互叠现,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即将离别亲人的知识青年们丰富的情感世界,生动地表现了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北京火车站那稍纵即逝的情景,令人回味无穷。

诗中用了一些细节,是异常生动传神的。

诗歌中的描写,具体细微,不是为了逼真,而是只有如此具体的细微的事物才容易被读者领悟,激发他们进入诗的情感世界中去。

最后两节,诗人选择了真实的场景,将情感推向高潮,成为定格,永远不会消失在我们心灵的视线中,这就使全诗丰满而完整。

听《相信未来》鲁迅与食指的点评:20世纪,在整个世界都在快速发展的时候,我们却整整浪费了80年,在为我们主义的正确与否,政党的合法地位而无休止的上演尔虞我诈的勾当,几代人为虚无的政治牺牲了他们宝贵的青春。

政治家在大谈主义的时候,却忽略了最普通的人性,当政治权力者们制造的所有神话都褪去了绚烂的光彩,显而隐藏在其背后的黑暗、悲哀与人性永恒的咏叹就赤裸裸地表露出来。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设计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设计

有情的诗歌才动人——《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全景再现【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初步掌握现代诗歌的朗诵技巧:音读、韵读、情读、创读。

2.尝试通过自我探究的方式发现文本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并自行解决。

3.初步体会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有情的诗歌才会动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初步掌握现代诗歌的朗诵技巧:音读、韵读、情读、创读。

难点:初步体会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有情的诗歌才会动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一、呼应文本,结合情境,诗化导入大家好!这是三点五十分的棠外。

我不远万里,从东北赶来,来到祖国的西南,既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不早不晚,只为和大家相遇,共同来欣赏一首非常有名的诗——《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板书: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食指)设计意图:《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这首现代诗突出了诗歌写作的时间和地点,赋予诗歌历史的厚重感。

我选择呼应文本,再结合授课情境导入新课的形式,可以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引导学生迅速地走进诗歌。

二、介绍作者,自由诵读,个性诵读1.介绍作者:食指,本名郭路生,父母从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他是1948年11月21日在行军路上出生的,所以取名路生。

山东鱼台人。

有诗集《相信未来》《食指的诗》等。

2.请同学们放声朗诵这首诗,但强调不要齐读,要自由诵读,读出自己的个性来。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知人论世,这首诗是1968年写的,那时诗人是年仅20岁的青年,一方面我们要为他惊人的艺术才华喝彩,另一方面我们又要为他的遭遇喟叹。

此外,诗歌的诵读,尤其是现代诗歌的诵读,我不建议齐读。

齐读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增加了音腔的拖延,会破坏诗歌的美好。

三、初读课文——音读1.请一位同学站起来朗读这首诗歌,请其他同学认真听读,然后请一位同学对该同学的诵读加以评价。

2.指导诵读,体会“妈妈啊”中“啊”字发音与“妈妈”一词联系起来时诵读的感觉。

3.重点强调“妈妈啊”中“啊”发音由于音变要发为“呀”。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

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说“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诗人反复强调说“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诗人把北京的记忆定格在“四点零八分”这一特定的时刻,是因为这一刻是诗人命运的分水岭,这一刻是诗人记忆中最深刻的一道印痕。

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是诗人心中“最后的北京”。

描绘了挥手送别的景象,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第二节写了火车开动后诗人离开北京时的感受,虽然感觉到了“一阵剧烈的抖动”,涉世不深的诗人却“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而“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这里,没有歌声如潮、锣鼓喧天的虚假场面,没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离乡背井的茫然和恐慌。

挥手送别的景象,反衬了离乡人的依恋之情。

车站晃动的幻觉以及自己对眼前景象的不解,则分明表达了诗人以及当时青年人所共有的迷惘与失落。

怎样理解“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诗人化用了那首有名的《游子吟》一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神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诗人曾回忆说:“小时候我有一个极深刻的印象,妈妈给我缀扣子时,我们总是穿着衣服。

一针一线地缝好扣子,妈妈就把头俯在我的胸前,把线咬断。

”诗人由离别的痛联想到母亲和为自己缝扣子的针线,并把他们叠合在一起。

让诗人感到疼痛的是眼前的离别,但是诗人更愿意相信这疼痛是母亲的针线“穿透了心胸”,因为如果是那样,我和母亲就会因为这针线和这疼痛而血肉相连了。

离家的诗人,感觉自己的前途就象风筝一样飘摇不定,同时又希望风筝的线牵在母亲的手中。

这里既写出了诗人失落和迷惘的心绪,又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依恋之情。

写出了自己“四点零八分”什么样的感受?诗人在第五节写出了自己“四点零八分”时强烈的感受:无比失落。

原本是火车离开车站,但在诗人看来却是“告别的声浪”“卷走车站”,是“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

这种物我颠倒的错觉传达出诗人这样的心声:脚下的大地已经被抽空,自己已经被这个时代、被北京(故乡)抛弃了,此后将到处漂泊,没有立身之地。

3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省优获奖教案语文版5

3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省优获奖教案语文版5

3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作者及创作的背景,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深入理解作者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诗歌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深入理解作者的感情和诗歌主题。

朗读指导法、预习法、质疑法。

字音、词语识记。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北京火车站,号称全世界最繁忙的火车站,每天要迎来送往几十万人,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在电视上见过它,那个有着大钟楼,极具中国特色的建筑。

虽然我们很熟悉它,但它不过是忙碌与拥挤的象征,你能想象得到有人为它写诗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样一首诗,它就写于五十年前北京的火车站。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食指,原名郭路生,当代诗人,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

生于1948年。

(2)背景链接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四点零八分,诗人离开北京到山西“插队落户”,“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成了诗人个人命运的转折记号。

2.生难字词(1)字音骤.然(zhòu)缀.(zhuì) 窗棂.(líng)(2)词义【骤然】突然;忽然。

【窗棂】窗格子。

【缀】用针线缝合。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朗读指导。

先听录音划节奏,然后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读准字音,读出重音,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第1节):开门见山,写告别时的情景。

第二部分:(第2~5节):表达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依恋之情和离开时的失落感受。

第三部分:(第6、7节):直抒自己对北京的留恋之情。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了解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交流展示:1968年,城镇的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接受教育的事。

2.朗读全诗,结合写作背景,体会诗人在这一瞬间独特的内心感受。

交流展示:无比的失落,脚下的大地被抽空,自己已经被这个时代、被北京抛弃,此后将到处漂泊,无立身之地。

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

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

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作者通过特定景物抒发感情的技巧和作用;2.体会作者对亲人、对故乡的难舍难分之情,思考一代知青对自己、对未来的迷惘、失落、恐惧的诸多心理感受。

教时安排:1教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给加红的字注音。

骤(zhòu)棂(líng)【骤然】突然、忽然。

2.文体知识填空(1)《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作者______________,选自 ______________ 。

(2)本诗描写的是20世纪______________年代知识青年______________的一段特殊历史。

(3)我的心______________一阵疼痛,一定是______________的针线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食指《诗探索金库.食指卷》(2)六七十上山下乡(3)骤然妈妈缀扣子穿透了心胸二、作者介绍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

著名诗人,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的第一人。

因其诗《相信未来》被江青点名批评,所以一度被人侮辱、嘲弄和指责,所以笔名为“食指”(也有“实质”的意思)。

“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

1968年到山西插队,1970年进厂当工人,1971年参军,19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

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曾一度寄住精神病院。

著有《诗探索金库:食指卷》等。

三、题目解说诗的标题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间——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四点零八分”。

作者就是在这一时刻被火车载着上山下乡成了“知青”,离开了北京。

当时才20岁,带着对未来的迷惘,带着对北京的依恋,带着亲人道别的眼神,带着一支抒写内心郁闷的诗笔,作者踏上了没有目标的路……1968年12月20日四点零八分,诗人离开北京到山西插队,“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成了诗人个人命运的记号。

朗读课文,体会诗人在这一瞬间独特的内心感受。

这一瞬间诗人的内心是非常矛盾和迷惘的。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设计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设计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设计【选点说明】《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选自高二选修课本《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苦难的琴弦”,是典型纪录时代苦难的诗歌,表现的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迷茫。

这一课是本单元最具代表性的诗歌,本诗表现的忧患意识,流露的忧郁情感,蕴含的时代悲剧性内涵,能产生巨大的情绪冲击力,激起学生的共鸣。

【策略说明】放在时代大背景来理解诗歌深刻内涵,强调思想性;反复朗读,突出诗歌的音乐美,品味富有弹性与张力的诗歌语言,强调人文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讨论法、诵读法结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老师给以适当的提示和总结,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把表层的问题引入潜层。

【过程设想】一、创设历史情境导入。

现在是*点零*分的**,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一起穿越到1968年的北京。

(播放知青“上山下乡”视频)让我们将时间定格在1968年12月18日4点08分。

冬天,北京很冷。

那个时候年轻帅气的食指还叫郭路生,诗人坐着开往山西的列车即将离开北京。

去的地方,是一个听起来美丽无比的名字:汾阳杏花村。

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告别了欢送的锣鼓、告别了喧闹的城市、告别了读书声,告别了流泪的同学、年迈的父母。

而这一去,他并不知道是否还有明日的相见。

在火车狭小的空间里,诗人写下了《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时间是1968年12月20日。

二、诵读理解。

这首诗曾经感动了无数人,隐藏了一代人的迷茫、彷徨和心痛。

即使是在今天,每个读到这首诗的人,都会想到那个逐渐远去的时间,都会想到人潮汹涌的北京车站……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初步感受这首诗的情感。

提问:(点评学生朗读)这篇文字被那个时代无数的与大家年龄相仿的青年所铭记,以至于多年后知青们回忆说“郭路生是唯一念诗能把我们念哭的人,一次他朗诵《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当时的两个女生还没听完就跑出厨房,站在黑夜中放声大哭。

”你们觉得你们的朗诵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吗?(教师范读)要求:在朗读过程中划出诗歌的节奏,标记诗歌的情绪。

教学设计6: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教学设计6: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目标】1.理解思想内容。

2.体会诗歌对生活的概括力和暗示性的艺术手法。

3.品味富有弹性与张力的诗歌语言。

【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食指,本名郭路生,1948年生,山东鱼台人。

15岁开始诗歌创作。

1964年在文化补习班接触了当时前卫的秘密文学团体“X诗社”及“太阳纵队”中的文学青年。

1968年到农村插队时作了各种体裁和风格的诗作,他的许多诗歌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知青中传诵。

1979年他的作品终于在《诗刊》上首次公开发表,引起各方关注。

1988年,他的第一本诗集《相信未来》面世。

1992年,《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出版,引起较大反响。

他纯净的抒情体现出平民风格,诗歌语言简练、节奏铿锵,易于朗诵。

代表作《鱼儿三部曲》《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相信未来》《烟》《酒》《愤怒》等。

二、写作背景1968年底,上山下乡的高潮迭起,20岁的诗人也加入到这个大潮中。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写的是诗人告别北京时的悲壮场面。

诗人谈到这首诗的写作经历时说:“在去山西插队的火车上(火车四点零八分开),我开始写这首诗。

当时去山西的人和送行的人都很多。

再有,火车开动前的声音,让我的心也跟着一颤,然后就看到车窗外的手臂一片。

一切都明白了,‘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因为户口也跟着落在山西)。

”三、整体感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通过对北京知青坐“四点零八分”的火车离开北京时和亲朋在车站分别的场面描述,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即将离别亲朋的知识青年对故乡、对母亲的眷恋,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生动地表现了发生在二十世纪60年代末北京火车站那稍纵即逝的情景,冷静客观地反映了当时青年在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情况下的迷惘心态,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民族命运的关注。

四、文本探究1.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它除了表示一个具体的时间和一个充满意识形态的城市这两个基本事实外,还隐含着第三个事实:四点零八分是一次列车的始发时刻。

对于这个朴实的开头,我们不禁生发出更多的联想:这些十七八岁的“学生娃”,昨天还在校园里、在家庭的怀抱里无忧无虑地生活,今天却要告别亲友,远离家乡,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独立生活。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苏教版现代诗歌选读教案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苏教版现代诗歌选读教案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苏教版现代诗歌选读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苏教版选编的现代诗歌,了解诗歌的特点与韵律,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情感表达能力和批评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程背景介绍本课程主题为“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选用的是苏教版的现代诗歌选读,诗歌细腻充满感情、内容真实,让学生深情地感受到北京的变化与美好。

2. 课堂教学本节课的教材选取了《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中的现代诗歌选读部分,共六首:1.《四点零八分》2.《北京的四季》3.《把酒问“谁主沉浮”》4.《错过》5.《如果你来过北京》6.《我把北京留给你》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诗歌:•语音语调:教师朗读诗歌,让学生了解韵律和语音语调。

•词语理解:解释学生不了解的生词或误解的短语。

•朗诵诗歌:让学生跟读作家所写的音乐性强的诗歌,感受语言的美和情感的渗透。

•分享感受:让学生自由发表对诗歌的感受。

3.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和韵律。

2.培养审美意识,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3.提高情感表达能力和批评思维能力。

三、教学步骤1. 课前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北京的美景,让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

2. 诗歌解析与品鉴1.《四点零八分》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路边两旁的景物和场景的叙事诗。

教师可以分析诗歌的情感及描写手法,提问:这首诗中的路线是否真实?诗歌中的动词形容了什么样的场景?2.《北京的四季》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北京在四季轮换中的不同景色。

诗歌的语言生动,情感饱满,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北京四季之美的深刻领悟。

通过诗歌的解析,提高学生对北京的文化感知。

3.《把酒问“谁主沉浮”》这首诗描绘了北京的城市现实生活,将“把酒”和“主沉浮”作为诗歌内涵。

教师可以借助诗歌将学生引入时代的背景,理解当时的文化环境。

4.《错过》这首诗主要是讲述自己错过的一些事情,通过对比、补偿来表达自己的感慨。

它道出了一种人在生活中经历过的遗憾。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抓住重点意象,把握诗歌的情感。

2.结合时代背景,领悟作者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意象,把握诗歌的情感。

【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领悟作者的人文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和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知青》片段(营造氛围)解说:知青下乡,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是一个个摄人心魄的故事;而对亲历者来说,就是一段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今天,我们随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走进那段岁月,走进那段历史。

(板书课题)二.诵读1.生齐读【学习目标】2.指导朗读①初读正字音:生齐读——找一生读——一生点评(字音和节奏)②再读明节奏:再找一生读——一生点评(节奏和初步情感)③.指导朗读:本诗的情感基调是。

(低沉的)。

诵读时,遇平声韵“长鸣、疼痛、心胸、手中、北京”应拖长音,稍作停顿;遇仄韵如“翻动”“抖动”“移动”“松”要读的急促一些。

直接表达诗人情感的句子是哪一句?(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

④.小组赛读:学生自由读,小组推荐优秀代表赛读。

教师点评⑤师范读:教师引导学生,衔接探究。

思考:这首诗的内容主要围绕题目中的(哪个词语)展开的。

在这里它不单单指车站,还可以指和。

(北京——故乡---文明之地)。

三.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抓关键词语初步理解文本。

第一小节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请在原文上标注出作者此刻心情和感受的词语。

1.教师先让学生标注诗人心情和感受的词语(翻动、抖动、吃惊、疼痛、亲热地、记着我、抓东西、不能松);而后把握诗人的情感流动(迷惘、惶惑忧虑、恐慌绝望、无助)。

2.教师提问:诗人为什么强调①时间:四点零八分和②地点:北京呢?生1作答—-—生2点评并补充—-—教师点拨:这一刻对包括诗人在内的知青意味着什么?①四点零八分是一次列车的始发时间;②在北京站,这一时刻知青们将要远离亲人和故乡。

③这一时刻将影响一代人的命运。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学习目的】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积聚重点词语。

2.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节拍之美和音韵之美。

〔重点〕3.品析诗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说到北京,我们就想到华丽堂皇的故宫,门可罗雀的王府井,皇家园林颐和园……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是什么样的呢?明天,我们一同窗习食指的诗歌«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感受诗人内心汹涌澎湃的感情。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

食指,本名郭路生〔1948—〕,山东鱼台人,被称为古诗潮诗歌第一人。

朦胧诗代表人物,被当代诗坛誉为〝朦胧诗鼻祖〞。

代表作有«置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疯狗»«热爱生命»等。

2.写作背景。

本诗写于1968年。

作为上山下乡知青队伍中的一员,在行将分开故土北京的一刹那,作者的心灵突然遭到剧烈的震动,这种震动包括对故土、母亲、文明的留恋,也许还包括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

凡是阅历过那种局面的人,都会永世不忘。

远离父母、远离亲人、远离家乡,对刚刚步入人生的十几岁的青年究竟意味着什么?在惶恐、企求与分别的痛苦之中,食指写下这首诗歌。

3.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会写括号内的汉字。

骤〔zhòu〕然缀〔zhuì〕扣子绷〔bēng〕得太紧扯〔chě〕断窗棂〔líng〕手bì〔臂〕4.了解词义。

骤然:突然,突然。

窗棂:窗格子,也叫窗棂子。

5.阅读课文,思索效果。

〔1〕朗诵诗歌,掌握朗诵节拍,画出诗歌的韵脚并说说其益处。

明白:这首诗感情浓郁而消沉,朗诵节拍相对较慢。

这首诗的韵脚有〝京、动、鸣、情、胸、筝、中、棂、领、松〞等词,运用这些词语,使诗歌合辙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感。

〔2〕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为标题,有什么益处?明白:点明区分的时间——四点零八分。

0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

0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

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食指【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创作的背景。

2.引导学生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诗歌主题。

3.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祖国。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主题和学习现代派诗歌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第二节和末节【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课文1.掌握读音骤.然zhîu 点缀.zhuì窗棂.líng 扯.断chě绷.紧bēng2.理解词义骤然:突然、忽然吃惊:受惊。

二、朗读课文1、教师泛读2、学生自由朗读3、分组朗读比赛三、预习效果反馈(1)诗人把妈妈和北京叠连在一起有何蕴意?(2)“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是何意思?(3)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4)诗人表现的是一种什么心情?四、重难点句子和段落诠释【对诗文第5节的诠释】火车即将离开车站,许多送行的人在和即将远去的亲人告别,在诗人看来,是告别的声浪如同要卷走车站,表明送行的人很多;后两句本应是火车缓缓地移动,但诗人用一种物我颠倒的错觉——“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

”传达出心声:脚下的大地仿佛被掏空,自己要被北京、被故乡抛弃,此后将到异地漂泊谋生。

写出诗人的失落伤感。

五、课堂跟讲1、背记知识随堂笔记(1)本文选自,作者,原名,被称为第一人。

(2)本诗写于年,诗中描述的是诗人告别到插队的情形。

2、段落层次:(1)第1节:开门见山,写时的情景。

(2)第2~5节:表达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和离开时的感受。

(3)第6、7节:直抒自己对北京的之情。

六、课文总结1.课文中心文章通过对火车开动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依恋之情。

3、写作特点(1)词语运用:语言朴实,亲切自然。

如“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风筝的线绳就在母亲的手中”淳朴的语句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2)表达方式:诗人通过对火车在四点零八分开动这一历史瞬间的放大,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通过对个人遭际的速写式的记录,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_教案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_教案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食指一、了解历史文化知青,是指“文化大革命”中,从城镇参加上山下乡的初中或高中毕业生。

食指,原名_________,著名诗人,被称__________________第一人。

解题:“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成了诗人个人命运的记号,这一瞬间也浓缩了一个特定时代的重大历史内涵。

1、阅读诗歌,感知内容。

第一节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告别北京第二节火车开动离京 _________第三节幻觉叠合 _________第四节告别亲人回归现实第五节物我颠倒漂泊无依第六、七节依恋北京 _________2、诗中第一节有对当时场景的真实记录,把它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一节“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出现两次,有什么作用?(诗人运用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对北京的记忆定格在“四点零八分”,这一刻是诗人记忆中最深刻的一道印痕,强调了“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就是诗人心中“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诗人当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这是_________的错觉。

一是当时火车开动造成的错觉,二是作者当时内心的抖动,内心的强烈的撞击和震撼。

此句也表达了诗人以及当时青年人所共有的__________________。

)5、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我”的心为什么会如此疼痛?(因为马上要离开母亲、离开北京了,强烈的_________之情使他不愿离开这里又不得不离开,所以内心无比_________。

)6、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

这里有什么含义?(无比的_________,脚下的大地被抽空,自已已经被这个时代、被北京抛弃,此后将到处漂泊,没有立身之地。

)7、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诗人把”妈妈“和”北京“叠合在一起写,有何深意?(“母亲”和“北京”重叠,妈妈代指_________,希望_________关注知青的命运,不要忘记知青,不要抛弃知青。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 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 语文版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诗人及创作的背景。

2.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深入理解作者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诗歌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揣摩诗歌的语言,理解诗人离开故乡的情感。

2.理解诗歌表现真实情感的艺术力量。

【教学工具】教学PPT,朗读音频【教学方法】1.讨论法。

2.诵读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1968年12月20日下午四点零八分,一列火车缓缓驶离了北京站,后来被称为知青诗人第一人的郭路生(食指)就坐在这列火车上。

当时只有20岁的他,面对火车将启、亲人泪洒而别的场面,情绪一下低落下来,“送别的场面并不浪漫,更多的是一种前途未卜的心情”。

两天后,当食指在杏花村的宿舍朗诵刚刚修改完毕的这首诗时,两个女知青夺门而出,失声痛哭。

我们不禁要问:1968年,在中国大地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我们共同学习《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去寻找答案吧!二、知识卡片1.作者档案食指(1948—),山东人,原名郭路生,中国新诗潮诗歌第一人,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

1968年到山西插队,1971年参军,1973年复员。

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住进精神病院。

1999年出院,现在家读书写作。

其作品风格意象鲜明丰富,充满激情与斗志。

曾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

已出版诗集《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相信未来》《食指的诗》《诗探索金库·食指卷》等。

2.背景链接1968年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兴起,20岁的诗人也加入到这个大潮中。

十二月二十日下午四点零八分,一列满载去山西插队的知青的火车缓缓地驶离了北京站。

望着满车厢青春热血的战友们,北京市25中67届高中毕业生郭路生,就着昏黄的车灯,在一张白纸上即兴写下《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这首描写知青上山下乡告别北京的惊心动魄的诗,在广大知青中不胫而走,广为流传。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鉴赏现代诗歌,品味本诗深刻主题。

(2)、过程与方法:放在时代大背景来理解诗歌深刻内涵,强调思想性;反复朗读,突出诗歌的音乐美,品味富有弹性与张力的诗歌语言,强调人文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深刻的人性关怀。

【教学重点】:(1)、品味本诗“时代悲剧性”的主题(2)、感受诗人深刻的人性关怀,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诗的本质。

【教学难点】:本诗幻觉意象的组合,本诗的作者食指是一个异常敏感的诗人,在他的诗中有很多的幻觉意象,这和以前的意象是不同了,解析幻觉意象的组合,体会诗歌对生活的概括力性和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968年12月20日下午四点零八分,一列火车缓缓驶离了北京站,后来被称为知青诗人第一人的郭路生(食指)就坐在这列从北京开往山西汾阳的火车上。

当时只有20岁的他面对火车将启,亲人泪洒而别的场面,情绪一下低落下来,“送别的场面并不浪漫,更多的是一种前途未卜的心情。

”火车开动后,朋友们就对食指说,“我们给你腾地方,你安心写诗吧。

”食指没有辜负大家的好意,一首让无数知青落泪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就是在颠簸的车厢里写成的。

两天后,当食指在杏花村的宿舍朗诵刚刚修改完毕的这首诗时,两个女知青夺门而出,失声痛哭。

我们不禁要问:1968年在中国大地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食指读完这首诗,两位女知青会失声痛哭?我们首先请出历史科代表,让她来告诉我们1968年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听完了简单的背景介绍,我们了解到,食指1968年到山西汾阳杏花村插队,但“牧童遥指”的乡村并没有诗意的美好,繁重的体力劳动反而打击着诗人敏感的神经和脆弱的身体。

一些曾经参加上山下乡运动的人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作家,如史铁生,叶辛,梁晓声,张承志,张抗抗等,他们都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知青文学。

然而,更多的知青则永远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他们在九十年代的下岗潮中更是首当其冲,经常被工作单位裁减而失业。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1_教案教学设计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1_教案教学设计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1ⅰ.课外古诗背诵【原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赏析】该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国家早日统一的愿望。

前两句写黄河的绵长、泰山的高耸,赞美了中原沦陷区山河的雄伟,对其长期沦于敌手深感痛心。

后两句写人民在沦陷区眼泪流尽,年年盼望宋朝的军队能够救民于水火之中,可年年盼不到。

表达诗人对沦陷区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置故土百姓于不顾的南宋统治者表示了强烈的谴责。

诗人终生未见河、岳,遗民世代盼望王师,南北两地要求恢复统一的心情是一脉相通的。

ⅱ.课前准备一、生字识记骤(zhòu):1.(马)快走。

如:驰骤。

2.急速。

如:暴风骤雨。

3.突然;忽然。

如:天气骤变。

本文取此义。

缀(zhuì):1.用针线缝合。

如:缝缀。

2.组合字句篇章。

如:缀辑。

3.装饰。

如:点缀。

棂(líng):旧式房屋的窗格。

如:窗棂。

二、词语识记骤然:突然。

吃惊:受惊。

三、预习效果反馈1.诗人把妈妈和北京叠连在一起有何蕴意?2.“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是何意思?3.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4.诗人表现的是一种什么心情?ⅲ.课堂跟进一、背记知识随堂笔记1.本文选自,作者,原名,被称为第一人。

2.本诗写于年,诗中描述的是诗人告别到插队的情形。

二、整体把握板书设计(一)板书设计迷惘,失落离开北京——抒写依恋之情清楚,明白(二)段落层次1.第1节:开门见山,写时的情景。

2.第2~5节:表达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和离开时的感受。

3.第6、7节:直抒自己对北京的之情。

(三)写作特点词语运用:语言朴实,亲切自然。

如“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风筝的线绳就在母亲的手中”淳朴的语句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中心表达:文章通过对火车开动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依恋之情。

表达方式:诗人通过对火车在四点零八分开动这一历史瞬间的放大,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通过对个人遭际的速写式的记录,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精品教案《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面对离别时复杂且鲜活的情感;2、带领学生赏析诗人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3、结合历史资料诵读诗歌,领悟诗人在特殊年代所具有的特殊情怀。

教学难点:1、对诗歌细节描写的赏析;2、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我手写我心”【学时】一课时【相关资料】食指,原名郭路生,因为母亲在一次旅途中生下他,所以取名为“路生”。

为什么叫食指呢?有人说,其母姓石,“食指”即“石之子”也;有人说,人们在诋毁或指责别人总爱用食指来指指点点,诗人认为,在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他的诗《相信未来》被江青点名批评,所以一度被人侮辱、嘲弄和指责,所以笔名为“食指”(也有“实质”的意思)。

“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

1968年到山西汾阳杏花村插队,但“牧童遥指”的乡村并没有诗意的美好,繁重的体力劳动反而打击着诗人敏感的神经和脆弱的身体,1970年进厂当工人,1971年参军,19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

在部队时他见证了极其残暴的批斗,遭受强烈刺激,精神分裂。

他在“文革”中开始写诗。

其诗被朋友及插队知青辗转传抄,广泛流行于全国,影响深远。

即使在精神病院里也未停止创作。

2001年人民文学诗歌奖颁发给了食指,他和已故的海子共同分享了这个奖项。

食指是一位悲天悯人的诗人,他的身世有如秋雨般凄凉,但他的情怀却如落日般悲壮,他被称为中国新诗潮诗歌的第一人。

食指的诗歌有一种对待生活“不抱幻想,也不绝望”的存在主义的精神。

那种对生存反思的哲学深度,足以同陀斯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相媲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那首《疯狗》,可以说是汉语诗歌中绝无仅有的作品。

知青,是指“文化大革命”中从城镇参加上山下乡的初中或高中学生。

1968年底,上山下乡的高潮兴起,20岁的诗人也加入到这个大潮中。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写的是诗人告别北京时的悲壮场面。

诗人谈到这首诗的写作经历说:“在去山西插队的火车上(火车四点零八分开),我开始写这首诗。

当时去山西的人和送行的人都很多。

再有,火车开动前的声音,让我的心也跟着一颤,然后就看到车窗外的手臂一片。

一切都明白了,‘这是我最后的北京’(因为户口也跟着落在山西)。

”诗人捕捉住火车开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把远离父母、家乡的惜别之情,对命运的忧虑和恐慌,都会聚到“四点零八分”这一瞬间,这一瞬间浓缩了一个特定的时代的重大历史内涵,《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通过对诗人个人遭遇的速写式记录,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而诗人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通过对历史瞬间的放大,通过再现强烈的主观感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这是一个激情狂热的时代,这是一个喧嚣混乱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斥着口号和标语的时代,这是一个弥漫着斗争和分离的时代。

当社会大运动的洪流冲击着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淹没了青春与理想,淹没了追求和期望。

生活在这个大时代中的年轻人又该何去何从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望这个大时代中的一个小瞬间,去感受一下那时那刻年轻的诗人食指在面对大时代的召唤和猝不及防的分别时内心的震颤与思考。

【初读知意】【教师配乐范读】①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浪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尖厉的汽笛长鸣// ②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③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④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个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⑤——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⑥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 然后对她亲热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⑦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1968年12月20日请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内容。

【明确】这首诗描写了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车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即将离开家园,奔赴乡野边陲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细读探情】【提问】作者在四点零八的北京车站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明确】作者在离别之际,看见了北京车站送别的人群如海浪般翻动的手,听见了即将出发的火车尖利的汽笛声。

【提问】他的所见所闻是否能引发你更多的联想呢?【明确】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车站,除了翻动着的手的海浪和尖利的汽笛,应该还有满含热泪的双眼,泣不成声的呼喊,涨的通红的面颊、颤抖的叮咛等等【提问】作者为何略去这诸多热烈喷薄、感人肺腑的画面不谈,却偏偏选取了“手的海浪”和“尖利的汽笛”这两个相对冷静的点来叙述呢?【明确】1、这两个点既展现出了当时送别的宏大场面又表现了作者即将离开北京时伤感、慌乱、茫然等复杂情绪;2、此时年轻的作者并未完全沉入离别的情绪当中,用他自己的话说“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过渡】应该说这是一个难得一见的宏大的送别场面,可作者似乎并未真正沉入其中,此时的他茫然、懵懂,仿佛一个看客,惊恐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慌乱而不知所措。

“尖利的汽笛”是启程的号角,更是别离的悲歌,由此北京即将离我而去。

【朗读】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诗歌的2到5节,一边读一边体味作者在直面别离时情绪的变化。

【提问】从列车启动到缓缓驶出,只是一个稍纵即逝的瞬间,但在这个瞬间,作者却经历的情绪上的波折和震颤,你感受到了么?【明确】在这个瞬间,作者从最初的茫然无措到深切地感受到了离别时内心的疼痛,再到深切的不舍,直至最后恍然大悟。

【提问】为了表现这种情感起伏,作者在作品中用了哪些意象呢?【明确】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妈妈缀扣子的针线、风筝、风筝的线绳、告别的声浪【过渡】通观这些意象,它们或实或虚或虚实结合,但无一不巧妙地体现着作者当时的情感情绪。

深入探究这些意象,我们会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此时不可言明的情感。

【典例分析】②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读)【提问】1、有人说此时“北京车站抖动的建筑”是由于作者内心悲痛而生出的一种错觉,你同意这种观点么?2、“抖动”的究竟是什么?【明确】1、这突然的“抖动”可能来自火车启动时的作用力,但“抖动”的是火车和火车上的人而不是建筑;2、“剧烈地抖动”的车站是诗人心灵的外化:在开阔的空间范围上,作者把握住这特殊的历史时刻,作者此时对“北京火车站高大的建筑”的感受,超越传统的视觉逻辑,深入到生命的潜意识中去,表现为一种冥想的哲理意味。

3、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迷惘、无助和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每个人都对未来存在或多或少的恐惧,但没有哪一个人的恐惧像当时的知青,恐惧来得如此强烈。

这就好比我们算命算卦一样,只不过是对未来不可知所产生的恐惧的一种安慰吧。

尖锐的汽笛声,就好像在宣读死亡判决书一样,他们已经隐约认识到了,现实好像不像他们了解的那样美好,但还有很多人没有察觉,诗人是敏感的,这也印证了一句话:艺术的功能告诉我们,有些既成事实是错的。

【小结】“剧烈地抖动”的车站是诗人心灵的外化,是他此刻面对猝不及防的分别时茫然无措、伤心失落情绪的外在表现。

借此意象,诗人将内心的感受和外在的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自然而鲜活地书写出此刻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过渡】当然,诗作当中其它意象的选择也无一不是诗人主观情感的外化,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咀嚼探究一下作者分别附着在另外三个意象上的情感体验。

【小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一小组负责探究其中一个意象,赏析其写作手法。

(用时3分钟)一、妈妈缀扣子的针线1、化用唐代诗人孟郊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表达告别母亲时的眷恋和痛楚。

自古以来,母子之间就有一种天然的、永远割舍不断的感情。

可以这样说,每一个游子的身后都有一双慈祥的目光在注视,都有一颗慈爱的心在惦念。

从以上两句诗中,我们可以体味出作者告别母亲时的那种穿透心胸似的疼痛!3、与西方现代主义起源于对“人”的深刻怀疑不同,中国年轻一代的艺术探索从一开始就以对人的肯定作为目的地与出发点,“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所表现的正是文学中源远流长的对母爱的眷恋。

其实,对母亲的依恋中外相同。

记得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有一个非常震撼人心的画面,盟军抢滩登陆奥马哈海滩,遇到了德军疯狂的抵抗,重机枪的子弹不停的扫射,很多士兵还没有登岸就死在了海滩上。

有一个士兵,他被炮弹击中了,肠子流了一地,但还没有死,他在要死的那一刻,一直在呼喊一个音符:妈妈,妈妈,救救我!不是上帝,不是总统,是妈妈。

世界上所有民族,各样人种都在妈妈这个发音上是一样的。

当我们最无助的时候往往想到的是妈妈。

在这种普通而强烈的人性面前,社会制造的所有神话都褪去了绚烂的光彩,显得苍白无力,而隐藏在背后的现实的黑暗、悲哀赤裸裸地表露出来。

二、风筝和风筝的线绳作者意识到要和母亲分离而依依不舍,对于离别后的情景感到惶恐不安,但又无法抗拒别离。

感觉自已的前途像风筝一样飘摇,希望母亲能够拯救自己,因为线在母亲手里。

北京和母亲始终是叠合在一起的,远离北京就等于远离母亲和文明。

文革这场运动造成几千万年轻人的青春被荒废,无数家庭被强行拆散,这场运动也造成了各个层面的社会混乱。

由于无数本应成为学者专家的年轻人莫名其妙地在乡间长期务农,八十年代以后出现了知识断代,学术研究后继乏人的现象。

三、声浪别离的场面可谓十分悲壮,“一阵阵告别的声浪/就要卷走车站”,和首段中“一片手的海浪翻动”正好呼应——前面是视觉,此处是听觉。

通感的转移多么符合感情的发展过程!在火车终于开动时,汹涌的感情再不能用挥手充分表达了,只有用发自肺腑的声音才能显示出这种别离场面的悲壮性。

【小结】四个意象,四个细节, 真实感人。

作者后来回顾说,“我就是抓住了这几个细节,在到山西不几天之后,写成了《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写作点滴》)。

当然,也正是因为诗人有意回避了流行于那个时代的宏阔场景及口号式的狂热的呼喊,使这首诗呈现出一种在当时极为独特的清新风格。

正如《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说到:“它标志着年轻一代不但在精神上从‘乌托邦神话’中觉醒,而且尝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从而走出权力者制造的梦魇,回归到个体的真实经验。

”【过渡】当列车缓缓驶离站台,当离别成为最痛彻心扉的事实,作者的情绪在这一刻喷薄而出,请同学自读诗歌最后两节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此刻情感的关键词。

【明确】1、抓住诗人拼命地用手一抓,抓住了一件自己也不知道叫什么的东西。

那种对故乡的依恋和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在“抓”这个富于动作感的形象中得到有力的升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