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登快阁》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黄庭坚《登快阁》原文、注释及解析

黄庭坚《登快阁》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登快阁[宋] 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②,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③。
朱弦已为佳人绝④,青眼聊因美酒横⑤。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⑥?〔注释〕①本篇选自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
快阁在太和县,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
诗作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黄庭坚为太和令时。
②痴儿,如言痴人,作者自称。
了却公家事,办完公事。
晋夏侯济与傅咸书说:“生子痴了公事,官事未易了也。
”黄诗本此。
③澄江,双关语。
它是水名,快阁即在其上;也是清澈平静的江。
④朱弦句,古时,伯牙善鼓琴,钟子期最知音。
子期死,伯牙绝弦,示不再弹。
黄诗用此事。
⑤青眼句,晋阮籍能作青白眼。
嵇喜来,他作白眼,表示厌恶;嵇康来,他作青眼,表示爱重。
横,此指目光流动。
⑥与白鸥盟,和鸥盟誓说明归心坚决,而且惟鸥鸟可以为友。
〔解析〕快阁是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的一处名胜,黄庭坚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登临此阁,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诗人当时正知太和县事,为一县之长。
要欣赏这首诗,首先必须了解诗人当时的境遇怀抱。
黄庭坚踏上仕途之时,正是王安石变法推行之日,而诗人和这场变法是格格不入的。
他在地方官任上要违心地执行这些法令,目睹民不聊生的惨状,内心十分痛苦,故时时流露出归隐之念,但为了养家活口又无法弃官而去,正如他在诗中所叹:“蚤为学问文章误,晚作东西南北人,安得田园可温饱,长抛簪绂裹头巾。
”《同韵和元明兄知命弟九日相忆》)一般来说,官员上任伊始,总要表示有所作为,而黄庭坚一到任却写了《到官归志浩然二绝句》,诗云:“满船明月从此去,本是江湖寂寞人”;“敛手还他能者作,从来刀笔不如人”。
他与当权者的凿枘不合,于此可见一斑。
《登快阁》作于他到任的第二年,披露的是同样的心境。
诗人一上来就以“痴儿”(语出《晋书·傅咸传》)自比,公余之暇,登临高阁,纵目远眺,胸襟为之一展。
“东西”状其放眼扫视,气宇轩昂;“倚晚晴”更显其洒脱不扬,且造语生新。
【古诗文阅读】黄庭坚《登快阁》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古诗文阅读】黄庭坚《登快阁》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阅读这里有一首诗来回答这个问题。
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下的树和山都很远,澄江有一轮明月。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千里迢迢回到船上吹笛子。
我和白欧结盟了。
【注】①快阁:在今江西省泰和县,作者写此诗时做泰和县知县。
②痴儿:指作者自己。
③ 朱代琴:朱代琴的名字。
④ 美女:知己。
1.诗的颔联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5分)2.这首诗从多方面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请结合整首诗简要分析一下。
(6分)3.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3分)4.请简要分析尾联的思想内涵。
(3分)5.有人说这首诗的意旨落脚在“归”字上,请结合全诗谈谈哪些地方体现了一个“归”字。
(3分)6.请告诉我们,这首诗与杜甫《落叶归根,长江滔滔》中的名句在风景上的异同。
(3分)7.黄庭坚为宋代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江西诗派以杜诗为宗,处处追摹。
本诗的颔联与杜甫《登高》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都写到了“落木”、“江”这样相同的景物,但表达的意境却不尽相同。
试分析其异同。
(4分)这首诗的两首对联都是用典故写成的。
《朱仙成了大美人》使用了“钟子棋死了,伯牙摔钢琴死了,一辈子都不会再回到鼓和钢琴上”的典故。
请告诉我“绿眼睛因美酒而说话”这句话的后半部分使用了什么典故?作者表达了什么感受?(3分)9.律诗的首尾讲究回护照应,试分析这首诗的首联和尾联是如何照应的。
(3分)参考答案:1.(5分)颔联描绘了一幅意境开阔、空旷辽远,景象苍茫、明净的暮秋景色图。
(2分)深秋时节,远远近近无数的山脉,落叶飘零,万木萧疏,天空显得特别高远广阔;朗朗明月笼罩着清澈的江水,江水映着月光,如同一道白练,皎洁明净。
(3分)(意合即可)2.(6点)这首诗表达的情感包括:① 厌倦公务(官场生活);② 热爱大自然的美景;③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知己(没有知己),也没有才干,用酒淹没悲伤的沮丧和情绪;④ 以及辞职回家、回归自然、过自由生活的愿望。
黄庭坚《登快阁》原文和翻译译文

黄庭坚《登快阁》原文和翻译译文《黄庭坚《登快阁》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黄庭坚《登快阁》原文和翻译译文黄庭坚《登快阁》原文和翻译全文痴儿[2]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3]倚[7]晚晴。
落木[8]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4],青眼聊因美酒横[5]。
万里归船弄[9]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6]。
注释[1]快阁在吉州太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赣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
此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作者任太和令时。
[2]痴儿:作者自指。
《晋书•傅咸传》载杨济与傅咸书云:“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观每事欲了。
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
”这是当时的清谈家崇尚清谈,反对务实的观点,认为一心想把官事办好的人是“痴”,黄庭坚这里反用其意,以“痴儿”自许。
[3]东西:东边和西边。
指在阁中四处周览。
[4]“朱弦”句:《吕氏春秋•本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朱弦:这里指琴。
佳人:美人,引申为知己、知音。
[5]“青眼”句:《晋书•阮籍传》:“(阮)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
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青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则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指正眼看人。
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
聊:姑且。
[6]与白鸥盟:据《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
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
’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后人以与鸥鸟盟誓表示毫无机心,这里是指无利禄之心,借指归隐。
[7]倚:倚靠[8]落木:落叶[9]弄:演奏译文我并非大器,只会敷衍官事,忙碌了一天了,趁着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阁来放松一下心情。
举目远望,时至初冬,万木萧条,天地更显得阔大。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登快阁》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登快阁》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快阁①黄庭坚【北宋】痴儿①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③已为佳人④绝,青眼⑤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快阁:在今江西泰和县,黄庭坚时任知县。
②痴儿:作者自比。
③朱弦:《吕氏春秋》:“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④佳人:美人,此处引申为知己、知音。
⑤青眼:《世说新语》载阮籍能为青白眼,青眼指眼珠在中间,对人表示好感,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
14.(3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诗人自比“痴儿”,办完公事后登阁,沐浴在晚晴的余晖里,倚栏远眺,体现了轻松舒畅的心情。
B.颔联描绘登高所见秋景,千山重叠,无边落木,江水澄净,月色清明,营造了一种高远壮阔的意境。
C.颈联借用典故抒情,既使诗歌语言精练,又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含蓄隽永,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D.尾联点明全诗意旨,“与白鸥盟”表明诗人想与白鸥结盟,一同高飞,从而获得功名利禄的政治追求。
15.(6分)请简要分析颈联中两个典故“朱弦”和“青眼”在文中的抒发的情感。
【答案】14.D15.“朱弦”运用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典故,抒发了对世无知己(缺少知音)、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感慨。
“青眼”运用阮籍的典故,借以表达自己寄情山水、厌倦俗务的心情。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D.“获得功名利禄的政治追求”错误。
尾联写自己愿意与白鸥相伴,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
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特色和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颈联“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是说“友人远离,我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有见到美酒,我眼中才流露出喜色,可以像阮籍那样与美酒做伴,聊以解忧了”。
结合注释③“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可知,“朱弦”运用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典故,借此慨叹世无知己,自己怀才不遇,所以如伯牙之“绝弦”不复鼓琴,抒发了对世无知己(缺少知音)、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感慨。
古诗词诵读《登快阁》练习(含解析)

古诗词诵读《登快阁》练习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①已为佳人绝,青眼②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释:①《吕氏春秋·本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朱弦:这里指琴。
佳人:美人,引申为知己、知音。
②《晋书·阮籍传》:“(阮)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
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1.颔联中的“落木”一词指的是,源自于杜甫《登高》中的(诗句)。
2.请分析本诗的构思之妙。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黄庭坚幼时聪颖早慧,属于神童。
他5岁就能背诵五经,《宋史》记载说:“坚幼警悟,读书五行俱下,数过辄忆。
”他的父亲黄庶追慕古代大哲,用上古时帝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八恺”之一“庭坚”为其命名。
良好的家庭环境,让黄庭坚从小就深受文化的浸染,他的出类拔萃也就不令人感到意外了。
父亲的去世使得15岁的黄庭坚不得不跟着舅舅到淮南游学。
在扬州,他认识了诗人孙觉。
孙觉是著名经学家胡瑗的高足,对黄庭坚极为赞赏,后来干脆把自己的女儿兰溪许配给了他。
两位长辈的悉心教育,让黄庭坚受益匪浅,他们清廉的官风,也给了他很大的影响。
嘉祐十一年,黄庭坚再赴乡试。
考官李询击节称绝,谓“此人不惟文理冠扬,异日当以诗名擅四海”。
第二年终登进士榜。
对黄庭坚一生影响最大的,当然是苏东坡。
他以一块洮河石砚作为见面礼,登门以弟子的身份拜见了老师,正式成为苏东坡的学生。
随着师徒二人聚会京城,黄庭坚也迎来了他一生最快乐的时光。
在汴京三年的时间里,黄庭坚与苏东坡朝夕相伴,得以亲耳聆听老师的教诲,受益良多。
他对苏东坡极为仰慕,痛惜跟老师学得太晚。
苏东坡也为有黄庭坚这样的奇才弟子而十分高兴,说“又得天下才,相从百忧散”。
黄庭坚《登快阁》的赏析与答案

2.(6分)用典。分两种:一、用历史、传说及寓言
故事
为典,如第一句用晋夏侯济的话、第五句用伯牙钟子期故事、第六句用阮籍能为青白眼故事、第八句用《列子》中鸥鸟忘机的寓言故事分别表达特定的情意,收含蓄蕴藉之效。二、点化前人诗文句子
入作品,如颔联即化用了杜甫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谢眺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及柳宗元
9(6分)这首诗表达的感情包括:①对公事(官场生活)的厌倦;②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③因世无知己(缺少知音)、怀才不遇而借酒浇愁的苦闷和感慨;④还有辞官还乡、回归自然过那种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的流露。(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10.默写(6分)
篇三:登快阁黄庭坚的赏析阅读答案
登快阁
北宋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4、请简要分析尾联的思想内涵。(3分)
答:)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归隐江湖的志趣,②暗示了诗人愿告别尔虞我诈现实社会、追求逍遥自在理想生活的心灵世界。(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
5.有人说这首诗的意旨落脚在归字上,请结合全诗谈谈哪些地方体现了一个归字。(3分)
答:①自称痴儿,称处理官事为了却,表明诗人厌烦官场事务;②倚字表明自己更喜欢欣赏自然风物;③已、聊表明世无知音,自己已无意仕途;④弄长笛、与白鸥盟指诗人远离世俗,过悠闲忘我与世无争的生活。这些地方都体现了一个归字。(任写3点记满分)
试题答案:
1.(5分)颔联描绘了一幅意境开阔、空旷辽远,景象苍茫、明净的暮秋景色图。(2分)深秋时节,远远近近无数的山脉,落叶飘零,万木萧疏,天空显得特别高远广阔;朗朗明月笼罩着清澈的江水,江水映着月光,如同一道白练,皎洁明净。(3分)(意合即可)
背
黄庭坚《登快阁》阅读答案

黄庭坚《登快阁》阅读答案
黄庭坚《登快阁》阅读答案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4分)
(2)简析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
参考答案:整理
13.(1)描绘了一幅高远明净的秋景图。
上句写群山树叶飘落,天空显得辽阔远大;下句写清澈的江水在月光的辉映之下,犹如一道白练。
(4分,“高远明净”2分,分析两点各1分。
意思对即可)
(2)作者希望乘船归隐,与长笛、白鸥为伴,表达了对远离世俗、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之情。
(4分,内容2分,情感2分。
意思对即可)
(1)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3分)答:
(2)请简要分析尾联的思想内涵。
(3分)
答:
参考答案:整理
(1)①本联写了登高所见秋景:千山重叠,无边落木,江水澄明,夜月清明(或:远望群山,落木萧萧。
天空开阔明朗,眺望江水,澄净江面上的月色皎洁明净);
②写出了秋景高远壮阔的特点(或:营造了一种空明阔大的意境);③表现了诗人轻松明快的心情(或: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投身自然的喜悦)。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
(2)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归隐江湖的志趣,②暗示了诗人愿告别尔虞我诈现实社会、追求逍遥自在理想生活的心灵世界。
(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3分。
意思对即可。
登快阁阅读答案-黄庭坚

登快阁阅读答案-黄庭坚(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登快阁阅读答案-黄庭坚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登快阁阅读题及答案

登快阁阅读题及答案登快阁阅读题及答案「篇一」登快阁①黄庭坚痴儿②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③已为佳人绝,青眼④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快阁:地名,在江西太和县。
黄庭坚时任知县。
②痴儿:作者自比。
③朱弦:《吕氏春秋》:“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④青眼:《世说新语》载阮籍能为青白眼,青眼指眼珠在中间,对人表示好感,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
(1)有人说这首诗的意旨落脚在“归”字上,请结合全诗谈谈哪些地方体现了一个“归”字。
(2)请说说此诗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写景上的异同。
(3)联系全诗,说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1)①作者自称“痴儿”,称处理官事为“了却”,表明诗人厌烦官场事务;②“倚”字表明自己更喜欢欣赏自然风物;③“已”“聊”表明世无知音,自己已无意仕途;④“弄长笛”“与白鸥盟”表明诗人远离世俗,过悠闲忘我与世无争的生活。
这些地方都体现了一个“归”字。
(2)两首都是写登高所见秋景,都写到山、树、江水,但黄诗还写到夜月;写江水的着眼点不同:杜诗着眼于江水奔流之态,黄诗着眼于江水的明净;两联诗都写出了秋景的高远壮阔的'特点,但杜诗多了一份沉郁悲凉,黄诗更显轻松明快。
(3)前两句从“了却公家事”到“倚晚晴”透露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五六句巧用伯牙、阮籍的典故写出了诗人的无可奈何、孤独无聊;后两句“归船弄长笛”与“与白鸥盟”表明自己意欲归隐。
登快阁阅读题及答案「篇二」登快阁黄庭坚阅读和答案登快阁①黄庭坚痴儿②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③已为佳人绝,青眼④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快阁:地名,在江西太和县。
黄庭坚时任知县。
②痴儿:作者自比。
③朱弦:《吕氏春秋》:“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登快阁黄庭坚阅读答案

登快阁黄庭坚阅读答案【篇一:黄庭坚《登快阁》赏析】>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一、解题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父亲黄庶专学杜甫,舅父李常是有名的藏书家。
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22岁)登进士第,调叶县尉,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27岁),除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元丰三年(1080年,35岁),改知吉州太和县(在今江西)。
六年,移监德州德平镇(山东)。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
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
擢起居舍人,秘书丞。
绍圣二年(1095,50岁)以元祐党人贬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后移荣州(今四川宜宾)。
元符三年(1100年,55岁),徽宗即位,召还;旋以文字罪除名,羁管宜州(今广西宜山)。
崇宁四年(1105,60岁),卒于贬所。
《登快阁》就是元丰五年时黄庭坚在太和任上创作的。
二、押韵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平水韵下平八“庚”部。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平水韵下平八“庚”部,广韵“庚”韵。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平水韵下平八“庚”部。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平水韵下平八“庚”部,广韵“庚”韵。
三、注释登快阁①痴儿②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③。
落木④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⑤。
朱弦⑥已为佳人⑦绝,青眼⑧聊因美酒横。
⑨⑩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①快阁:《泰和县志》:“在慈恩寺普照院南,前临大江旧名慈恩阁,宋太常博士沈遵为邑宰,更今名。
”(黄宝华《黄庭坚选注》)实际上,快阁声名大噪还是源于黄庭坚的这首诗。
黄庭坚有《送吕知常赴太和丞》:“我去太和欲期矣,吕君初得太和官。
邑中亦有文字乐,惜不同君涧谷盘。
观山千尺夜泉落,快阁六月江风寒。
往寻佳境不知处,扫壁觅我题诗看。
登快阁黄庭坚阅读答案

登快阁黄庭坚阅读答案《登快阁》是由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所写的七言律诗。
选自《山谷全集》,是写登临时的所见所感。
下面是为你带来的登快阁黄庭坚阅读答案,欢送阅读。
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睛。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清楚。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②。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释】①此诗是黄庭坚于元丰五年(1082)知吉州太和县时作,公事之余,诗人常到县东澄江之上的快阁览胜。
“痴儿”,自指。
②朱弦:《吕氏春秋》记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青眼:《世说新语》载阮籍能为青白眼,青眼指眼珠在中间,对人表示好感,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
(1)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2分)答:(2)联系全诗,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答:(1)描绘了一幅高远明净的秋景图。
上句写群山树叶飘落,天空显得辽阔远大;下句写清澈的江水在月光的辉映之下,犹如一道白练。
(2)前两句从“了却公家事”到“倚晚晴”透露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五六句巧用伯牙、阮籍的典故写出了诗人的无可奈何、孤独无聊;后两句“归船弄长笛”与“与白鸥盟”说明自己意欲归隐。
(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4分。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清楚。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我也真是一介愚笨的书生,人生的旅途中无论遭遇多少困难、多少不幸,却总是痴心不改,克勤克俭、兢兢业业地治理好自己管辖的地方。
忙碌了一天了,趁着黄昏雨后初晴,登上快阁来放松一下心情。
举目远望,时至初冬,万木萧条,天地更显得阔大。
晚上,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练清楚地向远处流去。
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好在身边还有美酒相伴,总可以提起一点精神。
想想人生羁绊、为官蹭蹬,还真不如找只船坐上去吹着笛子,漂流到家乡去,在那里与白鸥做伴逍遥自在岂不是更好的归宿。
黄庭坚《登快阁》阅读答案

《登快阁》这是黄庭坚在太和知县任上登快阁时所作的抒情小诗。
下文是黄庭坚《登快阁》阅读答案及赏析,一起来学习一下吧!登快阁北宋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清楚。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黄庭坚《登快阁》阅读答案1.诗的颔联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5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试题答案:1.(5分)颔联描绘了一幅意境开阔、空旷辽远,景象苍茫、明净的暮秋景色图。
(2分)深秋时节,远远近近无数的山脉,落叶飘零,万木萧疏,天空显得特别高远广阔;朗朗明月笼罩着清澈的江水,江水映着月光,如同一道白练,皎洁明净。
(3分)(意合即可)2.(6分)这首诗表达的感情包括:①对公事(官场生活)的厌倦;②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③因世无知己(缺少知音)、怀才不遇而借酒浇愁的苦闷和感慨;④还有辞官还乡、回归自然过那种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的流露。
(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3、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3分)答:①本联写了登高所见秋景:千山重叠,无边落木,江水澄明,夜月清明(或:远望群山,落木萧萧。
天空开阔明朗,眺望江水,澄净江面上的月色皎洁明净);②写出了秋景高远壮阔的特点(或:营造了一种空明阔大的意境);③表现了诗人轻松明快的心情(或: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投身自然的喜悦)。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4、请简要分析尾联的思想内涵。
(3分)答:)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归隐江湖的志趣,②暗示了诗人愿辞别尔虞我诈现实社会、追求逍遥自在理想生活的心灵世界。
(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3分。
意思对即可。
5.有人说这首诗的意旨落脚在“归〞字上,请结合全诗谈谈哪些地方表达了一个“归〞字。
(3分)答:①自称“痴儿〞,称处理官事为“了却〞,说明诗人厌烦官场事务;②“倚〞字说明自己更喜欢欣赏自然风物;③“已〞、“聊〞说明世无知音,自己已无意仕途;④“弄长笛〞、“与白鸥盟〞指诗人远离世俗,过悠闲忘我与世无争的生活。
黄庭坚《登快阁》阅读答案2篇

黄庭坚《登快阁》阅读答案2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需要用到阅读答案的时候非常的多,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
一份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称之为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庭坚《登快阁》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黄庭坚《登快阁》阅读答案1登快阁①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睛。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②。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释】①此诗是黄庭坚于元丰五年(1082)知吉州太和县时作,公事之余,诗人常到县东澄江之上的快阁览胜。
“痴儿”,作者自指。
②朱弦:《吕氏春秋》记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青眼:《世说新语》载阮籍能为青白眼,青眼指眼珠在中间,对人表示好感,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
(1)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联系全诗,说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参考答案:(1)描绘了一幅高远明净的秋景图。
上句写群山树叶飘落,天空显得辽阔远大;下句写清澈的江水在月光的辉映之下,犹如一道白练。
(2)前两句从“了却公家事”到“倚晚晴”透露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五六句巧用伯牙、阮籍的典故写出了诗人的无可奈何、孤独无聊;后两句“归船弄长笛”与“与白鸥盟”表明自己意欲归隐。
北宋-黄庭坚《登快阁》原文、译文、注释

北宋-黄庭坚《登快阁》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登快阁》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写的七律。
此诗作于作者在太和令任上。
百姓的困苦,官吏的素餐,使作者有志难展,于是产生孤独寂寞之感。
原文:登快阁北宋-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翻译: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我并非大器,只会敷衍官事,忙碌了一天了,趁着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阁来放松一下心情。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举目远望,时至初冬,万木萧条,天地更显得阔大,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练分明地向远处流去。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想想人生羁绊、为官蹭蹬,还真不如找只船坐上去吹着笛子,漂流到家乡去,在那里与白鸥做伴逍遥自在岂不是更好的归宿。
注释:选自《山谷外集诗注》卷十一(《黄庭坚诗集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
快阁,在太和(今江西泰和)东的赣江边。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秋,诗人时任太和县令。
〔痴儿了却公家事〕意思是自己办完了公事。
《晋书·傅咸传》载,杨济与傅咸书云:“生子痴,了官事。
官事未易了,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
”此句借用其意,自嘲“痴儿”忙于公事。
痴儿,痴人呆子,这里是诗人自指。
〔倚〕这里指倚栏欣赏。
〔朱弦已为佳人绝〕这是借“伯牙绝弦”的典故慨叹世无知己。
朱弦,指琴。
佳人,指知己。
〔青眼聊因美酒横〕这是说唯有美酒值得加以青眼。
《晋书·阮籍传》载,阮籍善为青白眼,用白眼看世俗礼法之士,用青眼看他喜欢的人。
横,睨视斜着眼看。
〔与白鸥盟〕这是说与白鸥订盟,表示自己决意归隐江湖,而不存世俗机心。
盟,订盟盟誓。
《列子·黄帝》载,海边有一人常和鸥鸟玩耍,其父让他把鸥鸟捉来与自己玩。
黄庭坚《登快阁》阅读答案2篇

黄庭坚《登快阁》阅读答案2篇黄庭坚《登快阁》阅读答案2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需要用到阅读答案的时候非常的多,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
一份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称之为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庭坚《登快阁》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黄庭坚《登快阁》阅读答案1登快阁①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睛。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②。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释】①此诗是黄庭坚于元丰五年(1082)知吉州太和县时作,公事之余,诗人常到县东澄江之上的快阁览胜。
“痴儿”,作者自指。
②朱弦:《吕氏春秋》记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青眼:《世说新语》载阮籍能为青白眼,青眼指眼珠在中间,对人表示好感,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
(1)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联系全诗,说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参考答案:(1)描绘了一幅高远明净的秋景图。
上句写群山树叶飘落,天空显得辽阔远大;下句写清澈的江水在月光的辉映之下,犹如一道白练。
(2)前两句从“了却公家事”到“倚晚晴”透露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五六句巧用伯牙、阮籍的典故写出了诗人的无可奈何、孤独无聊;后两句“归船弄长笛”与“与白鸥盟”表明自己意欲归隐。
[古诗文阅读]黄庭坚《登快阁》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黄庭坚《登快阁》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27c330fad6195f312ba6fb.png)
[古诗文阅读]黄庭坚《登快阁》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黄庭坚《登快阁》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登快阁①
[宋]黄庭坚
痴儿②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③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④。
[注] ①此诗作于元丰五年作者任泰和令时。
②痴儿:作者自称。
③朱弦:这里指琴。
佳人:美人,引申为知己、知音。
④白鸥盟:出自《列子·黄帝篇》,鸥鸟只与没有心机的人做伴。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
请简要分析尾联的思想内涵。
答:
答案:
6.①本联写了登高所见秋景:千山重叠,无边落木,江水澄明,夜月清明;
②写出了秋景高远壮阔的特点;③表现了诗人轻松明快的心情。
登快阁黄庭坚阅读和答案

登快阁黄庭坚阅读和答案
登快阁①
黄庭坚
痴儿②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③已为佳人绝,青眼④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有人说这首诗意旨落脚在“归”字上,请结合全诗谈谈哪些地方体现了
一个“归”字。
(2)请说说此诗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写景上异同。
(2)两首都是写登高所见秋景,都写到山、树、江水,但黄诗还写到夜月;
写江水着眼点不同:杜诗着眼于江水奔流之态,黄诗着眼于江水明净;两联诗都写出了秋景高远壮阔特点,但杜诗多了一份沉郁悲凉,黄诗更显轻松明快。
(3)前两句从“了却公家事”到“倚晚晴”透露了诗人对官场生活厌倦和对登快
阁亭欣赏自然景色渴望;五六句巧用伯牙、阮籍典故写出了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后两句“归船弄长笛”与“与白鸥盟”表明自己意欲归隐。
黄庭坚《登快阁》的赏析与答案

篇一:登快阁黄庭坚的赏析阅读答案朱弦:琴的代称。
④佳人:知心朋友。
[5]落木:落叶[6]澄江:指赣江。
澄,澄澈,清澈。
[7] 朱弦句:《吕氏春秋本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朱弦:这里指琴。
佳人:美人,引申为知己、知音。
[8] 青眼句:《晋书阮籍传》:〔阮〕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
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青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那么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指正眼看人。
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
聊:姑且。
[9]弄:演奏[10]与白鸥盟:据《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
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
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后人以与鸥鸟盟誓表示毫无机心,这里是指无利禄之心,借指归隐。
1.诗的颔联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5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试题答案:1.〔5分〕颔联描绘了一幅意境开阔、空旷辽远,景象苍茫、明净的暮秋景色图。
〔2分〕深秋时节,远远近近无数的山脉,落叶飘零,万木萧疏,天空显得特别高远广阔;朗朗明月笼罩着清澈的江水,江水映着月光,如同一道白练,皎洁明净。
〔3分〕〔意合即可〕2.〔6分〕这首诗表达的感情包括:①对公事〔官场生活〕的厌倦;②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③因世无知己〔缺少知音〕、怀才不遇而借酒浇愁的苦闷和感慨;④还有辞官还乡、回归自然过那种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的流露。
〔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3、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3分〕答:①本联写了登高所见秋景:千山重叠,无边落木,江水澄明,夜月清明〔或:远望群山,落木萧萧。
天空开阔明朗,眺望江水,澄净江面上的月色皎洁明净〕;②写出了秋景高远壮阔的特点〔或:营造了一种空明阔大的意境〕;③表现了诗人轻松明快的心情〔或: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投身自然的喜悦〕。
登快阁 阅读答案

登快阁阅读答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登快阁阅读答案登快阁阅读答案登快阁①[宋]黄庭坚痴儿②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快阁:在今江西省泰和县,作者写此诗时做泰和县知县。
②痴儿:指作者自己。
③朱弦:琴的代称。
④佳人:知心朋友。
1.诗的颔联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5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3.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3分)
4.请简要分析尾联的思想内涵。
(3分)
5.有人说这首诗的意旨落脚在归字上,请结合全诗谈谈哪些地方体现了一个归字。
(3分)
6.请说说此诗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写景上的异
同点。
(3分)
7.黄庭坚为宋代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江西诗派以杜诗为宗,处处追摹。
本诗的颔联与杜甫
《登高》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都写到了落木、江这样相同的景物,但表达的意境却不尽相同。
试分析其异同。
(4分)
8.这首诗的颈联两句都是用典的写法。
朱弦已为佳人绝用了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
不复鼓琴的典故,请说出下半句青眼聊因美酒横用了什么典故?作者又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怀?(3分)
9.律诗的首尾讲究回护照应,试分析这首诗的首联和尾联是如何照应的。
(3分)
参考答案:
1.(5分)颔联描绘了一幅意境开阔、空旷辽远,景象苍茫、明净的暮秋景色图。
(2分)
深秋时节,远远近近无数的山脉,落叶飘零,万木萧疏,天空显得特别高远广阔;朗朗明月笼罩着清澈的江水,江水映着月光,如同一道白练,皎洁明净。
(3分)(意合即
可)
2.(6分)这首诗表达的感情包括:①对公事(官场生活)的厌倦;②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
热爱;③因世无知己(缺少知音)、怀才不遇而借酒浇愁的苦闷和感慨;④还有辞官还乡、回归自然过那种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的流露。
(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3.①本联写了登高所见秋景:千山重叠,无边落木,江水澄明,夜月清明(或:远望群山,
落木萧萧。
天空开阔明朗,眺望江水,澄净江面上的月色皎洁明净);②写出了秋景高远壮阔的特点(或:营造了一种空明阔大的意境);③表现了诗人轻松明快的心情(或: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投身自然的喜悦)。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
4.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归隐江湖的志趣,②暗示了诗人愿告别尔虞我诈现实社会、追求逍遥
自在理想生活的心灵世界。
(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3分。
意思对即可。
5.①自称痴儿,称处理官事为了却,表明诗人厌烦官场事务;②倚字表明自己更喜欢欣赏自
然风物;③已、聊表明世无知音,自己已无意仕途;④弄长笛、与白鸥盟指诗人远离世俗,过悠闲忘我与世无争的生活。
这些地方都体现了一个归字。
(任写3点记满分)
6.都是写登高所见秋景,都写到山、树、江水,但黄诗还写到夜月,写江水的着眼点不同。
杜诗着眼于江水奔流之态,黄诗着眼于江水的明净;两联诗都写出了秋景的高远壮阔的特点,但杜诗多了一份沉郁悲凉。
黄诗更显轻松明快。
7.都表现了景物的辽远和阔大的特点,意境开阔;(1分)但与杜诗的沉郁顿挫、慷慨悲
壮的意境(1分)不同的是,黄诗通过辽远阔大、空明澄澈的景物表现出一种如释重负,放达不羁的胸襟。
(2分)
8.阮籍,(1分)善为青白眼。
(1分)作者借此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脱和孤傲
的情怀。
(1分)
9.万里归船既照应了登上快阁所见的澄江实景,又写出了作者心中对归隐而去的冀望;此心
吾与白鸥盟表达的对人生忘机的超然和洒脱,又很好地诠释了痴儿了却公家事从烦琐的案牍中解脱出来的欢快之情。
参考译文
我这个呆子办完公事,登上了江西省太和县的快阁,在这雨后晚晴的余辉里,倚栏远眺。
远望无数秋山,所有山上的树叶都已落尽了,浩瀚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辽远阔大,一道澄净如玉的赣江水在快阁亭下淙淙流过,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清朗澄澈。
由于知心朋友不在,我弄断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弹奏,只有见到清樽美酒,眼睛里才流露出喜悦的光辉,象阮籍那样与美酒做伴,聊以解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