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陀螺》教案1

合集下载

最新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聆听《陀螺》优质课教案设计2篇

最新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聆听《陀螺》优质课教案设计2篇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聆听《陀螺》教学设计课型:欣赏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感受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上的作用。

2.培养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知能力、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1.聆听管弦乐《陀螺》,在聆听和律动表演的音乐活动中加强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2.根据音乐节奏,速度力度、大跳音程旋律进行,与音乐的变化,感受音乐形象和结构,进一步体会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3.能随着乐曲用手势、图形谱、肢体语言、乐器演奏与各种形式表现音乐,充分感受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1.通过聆听《陀螺》感受其音乐形象。

2.能随乐曲用手势、舞蹈、器乐演奏多种形式表现音乐,体会音乐的情境与情绪。

教学难点:1.教学中运用竖笛和人声演绎二声部,感受乐曲的主题。

2.创编图形谱,充分感受音乐形象。

3.能听出乐曲的主题,是如何重复变化的,并根据主题变化辨别乐曲的结构。

教学准备:陀螺、PPT、电钢琴、竖笛、纸和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师生律动师生律动,放音乐《卡门序曲》的片段,建立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师:同学们,课前先让我们来放松一下心情吧。

(二)介绍作曲家比才,用陀螺游戏引入主题1.师:同学们,老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音乐课,刚刚听到的律动曲叫《卡门序曲》,是法国作曲家-比才最著名的歌剧《卡门》中的乐曲。

2.介绍比才和他的作品。

3.陀螺游戏引入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作曲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游戏的方式进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新课教学1.完整初听歌曲,师生交流听后的感受师:乐曲表现什么情境,又表现了什么情绪?设计意图:完整聆听,整体感受音乐。

2.再次聆听,跟着音乐一起感受(听到重音的时候学生拍手,听到轻音的时候学生摇头)设计意图:完整聆听,整体感受音乐。

3.听一听音乐的鞭子声a、手势随音乐表现抽鞭子的动作。

B一共抽了几次。

设计意图:细听乐曲中的力度强音处。

陀螺 音乐教学设计

陀螺  音乐教学设计

陀螺音乐教学设计陀螺音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识陀螺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2. 学会分析和理解陀螺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3.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增强他们对陀螺音乐的理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陀螺音乐:讲解陀螺音乐的定义、特点和来源。

2. 陀螺音乐的节奏:学习和分析陀螺音乐的节奏特点。

3. 陀螺音乐的旋律:了解陀螺音乐的旋律构成和表现形式。

4. 认识一些著名的陀螺音乐作品和演奏者。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1. 引导学生听一段陀螺音乐,让他们感受陀螺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2. 介绍陀螺音乐的定义和来源,让学生了解陀螺音乐的背景和特点。

第二课时:节奏特点1. 分析和学习陀螺音乐的节奏特点,指导学生听辨陀螺音乐中的节奏乐器和节奏型。

2. 练习陀螺音乐的节奏,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进行打击乐演奏。

第三课时:旋律特点1. 讲解陀螺音乐的旋律构成和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分析和欣赏陀螺音乐的旋律特点。

2. 学习陀螺音乐的基本旋律主题,让学生模仿演奏。

第四课时:名家作品1. 听取一些著名的陀螺音乐作品,介绍一些著名的陀螺音乐演奏者。

2. 指导学生分析和欣赏这些陀螺音乐作品,引导他们多角度地体会陀螺音乐的魅力。

四、教学方法1. 听力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听音乐来感受陀螺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2. 比较法:让学生分析和比较不同陀螺音乐作品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3. 演奏法:让学生通过模仿演奏来学习陀螺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4. 展示法: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陀螺音乐作品和演奏者,来激发学生对陀螺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设备:用来播放陀螺音乐,并展示一些著名的陀螺音乐作品和演奏者的视频。

2. 打击乐器:用来教学陀螺音乐的节奏,让学生进行打击乐演奏。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听音乐和分析节奏、旋律的过程中的表现。

2.作业评价:布置学生听一些陀螺音乐作品,并撰写观后感或分析报告。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对陀螺音乐的兴趣和热爱,让他们愿意去了解和学习这种音乐形式。

陀螺(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2)音乐二年级下册

陀螺(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2)音乐二年级下册
-团队协作:培养学生分组合作能力,共同完成音乐游戏。
举例解释:
-学唱歌曲《陀螺》时,重点关注学生对旋律、歌词的掌握,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演唱;
-在学习音乐节奏时,强调基本节奏的识别与模仿,使学生能够运用到实际演奏中;
-通过讲解木陀螺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所传递的传统文化价值;
-分组合作进行音乐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了解木陀螺的文化背景,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元素的感知能力,通过学唱《陀螺》感受旋律、节奏的变化,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文化理解素养,了解木陀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分组合作进行音乐游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歌曲《陀螺》的基本概念、音乐节奏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音乐节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对于音准把握,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借助乐器辅助等方式,引导学生准确发音;
-在文化理解方面,教师可采用生动形象的故事讲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木陀螺的文化背景;
-在团队协作方面,教师应给予明确的指导,如分组策略、角色分配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合作完成任务。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陀螺》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玩过陀螺吗?知道陀螺是怎么转动的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陀螺与音乐的奥秘。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陀螺》名师教案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陀螺》名师教案

《陀螺》名师教案课型:欣赏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感受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上的作用。

2.培养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知能力、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1.聆听管弦乐《陀螺》,在聆听和律动表演的音乐活动中加强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2.根据音乐节奏,速度力度、大跳音程旋律进行,与音乐的变化,感受音乐形象和结构,进一步体会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3.能随着乐曲用手势、图形谱、肢体语言、乐器演奏与各种形式表现音乐,充分感受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

重点:1. 通过聆听《陀螺》感受其音乐形象。

2. 能随乐曲用手势、舞蹈、器乐演奏多种形式表现音乐,体会音乐的情境与情绪。

难点:1.教学中运用竖笛和人声演绎二声部,感受乐曲的主题。

2. 创编图形谱,充分感受音乐形象。

3. 能听出乐曲的主题,是如何重复变化的,并根据主题变化辨别乐曲的结构。

教学准备:陀螺、PPT、电钢琴、竖笛、纸和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师生律动师生律动,放音乐《卡门序曲》的片段,建立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师:同学们,课前先让我们来放松一下心情吧。

(二)介绍作曲家比才,用陀螺游戏引入主题1.师:同学们,老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音乐课,刚刚听到的律动曲叫《卡门序曲》,是法国作曲家-比才最著名的歌剧《卡门》中的乐曲。

2.介绍比才和他的作品。

3.陀螺游戏引入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作曲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游戏的方式进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新课教学1. 完整初听歌曲,师生交流听后的感受师:乐曲表现什么情境,又表现了什么情绪?设计意图:完整聆听,整体感受音乐。

2. 再次聆听,跟着音乐一起感受(听到重音的时候学生拍手,听到轻音的时候学生摇头)设计意图:完整聆听,整体感受音乐。

3. 听一听音乐的鞭子声a、手势随音乐表现抽鞭子的动作。

B、一共抽了几次。

设计意图:细听乐曲中的力度强音处。

4. 听一段音乐(前两句)A用手势表示强弱的变化(第一遍)。

《陀螺》教案

《陀螺》教案

《陀螺》教案《陀螺》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陀螺》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陀螺》教案1设计意图:爱玩是幼儿的天性。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在玩中发现身边的科学,并尝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幼儿对探索的兴趣,积累探索的方法。

在“转动的陀螺”活动中,我们重视让幼儿获得直接的操作体验,引导幼儿在比较和分析中发现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

如,第一个环节是让幼儿回忆、交流生活中的转动,教师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发现转动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引起幼儿对转动这一现象的兴趣,激发幼儿玩陀螺的愿望。

第二个环节是让幼儿借助教师提供的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用比较的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操作和交流,调动幼儿的已有认知经验,激活幼儿的思维,从而使他们发现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

第三个环节是活动延伸,因为影响陀螺转动的因素有许多,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只可能发现其中的几个因素。

教师的提问能激发幼儿再探索的愿望,拓展幼儿的思维。

目标:1.对物体转动变化感兴趣,探索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

2.尝试在探索和比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准备:1.直径6厘米左右的红色塑料圆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在塑料片的中心处打一个小洞,刚好适合牙签通过。

2.直径6厘米左右的黄色塑料圆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在塑料片的偏离中心处打一个小洞,刚好适合牙签通过。

3.牙签(数量为幼儿人数的2~3倍),棉签,纸盒,吸管,记录纸,笔。

4.打印汉字“转动”。

过程:一、回忆、交流生活中的转动现象1.出示汉字“转动”,引出话题。

师:今天玩游戏前我先考考大家,这两个是什么字?师:看到“转动”两个字,让你想到了什么?生活中有哪些转动的现象?这些转动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2.教师总结要素,帮助幼儿梳理搜集到的信息。

陀螺-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陀螺-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陀螺-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1 教学内容本次音乐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中的陀螺教材内容。

1.2 教学目标1.了解陀螺的基本功能和特性;2.学习陀螺旋转的基础方法;3.能够通过陀螺操作产生不同的音效。

二、教学准备2.1 教学素材1.辽海版一年级音乐下册陀螺教材;2.陀螺。

2.2 教学环境教室内可以清晰听到演奏的音响设备。

三、教学步骤3.1 导入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以问题提问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本次课程的主题。

1.教师出示陀螺,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物品;2.引导学生回想上一年级的学习经历,是否曾经学习过有关陀螺的知识或玩具;3.让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分享自己对陀螺的认知和玩耍经验。

3.2 操作演示通过音效陀螺的旋转,直观地展示陀螺的基本特性,让学生了解陀螺的基础结构和操作方法。

1.将陀螺置于平整的桌面上,演示陀螺转动的方式;2.通过转动陀螺,产生高低不同音高的声音;3.引导学生尝试操作陀螺,孵化出自己的动力学理论。

3.3 操作实践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陀螺的操作技巧,让音效陀螺发挥出最大的音乐效果。

1.鼓励学生进行个人实践,练习操作陀螺,探索自己发挥的音乐效果;2.让学生进行小组练习,尝试合奏,体验合作的乐趣;3.最后进行集体演奏,让学生把练习成果展示出来。

3.4 总结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将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进行反思,加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1.教师总结陀螺的操作方法,并再次突出其重要性;2.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操作陀螺过程中的收获和体验;3.引导学生思考将陀螺与其他乐器结合的可能性,鼓励学生探索更多音乐元素和可能性。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4.1 教学评价在学生的参与中,评价本节课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学生对陀螺的操作方法是否掌握得好;2.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够产生出令人满意的效果;3.学生与小组内成员之间的互动是否积极。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音乐《陀螺》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音乐《陀螺》教学设计

欣赏课《陀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西师版音乐教材五年级下册四单元《多彩的童年》,本单元以唱歌、欣赏的音乐作品,体现了童年多姿多彩的生活。

管弦乐《陀螺》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作品,木管乐器奏出的主题旋律描述了陀螺飞速旋转的情景,音乐充满兴奋热烈的气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玩陀螺游戏的情景,观察陀螺旋转的特点,代入到欣赏音乐《陀螺》对音乐形象的联想。

2.欣赏音乐《陀螺》,学生自主选择擅长的音乐要素(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展开音乐想象力,去想象陀螺这一音乐形象以及玩陀螺的情景。

3.音乐游戏:用节奏记录课间游戏中的声音,把声音组合在一起,融合到音乐陀螺的声势律动中去(导向“艺术表现”核心素养)。

三、教学设计
环节一:创设玩陀螺的情景,观察陀螺的旋转特点;请学生说说对陀螺旋转时的感受以及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

环节二:欣赏音乐《陀螺》,把具象的陀螺放到抽象的音乐中,让学生运用学过的音乐要素,抓出陀螺这一音乐形象。

环节三:抓“节奏”:十六分音符,想象陀螺高速旋转;抓“力度”:“力度变强”表现陀螺越转越快,“力度变弱”表现陀螺越转越
慢;抓“整体音乐情绪”:感受孩子们兴高采烈、欢呼雀跃的游戏气氛。

环节四:介绍作曲家和作品背景。

环节五:音乐游戏:用节奏记录课间游戏中的声音,把声音组合在一起,融合到音乐陀螺的声势律动中去(导向“艺术表现”核心素养)。

环节六:素养检测,聆听音乐片段,选择音乐情景。

小学教案设计《陀螺》

小学教案设计《陀螺》

小学教案设计《陀螺》《陀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如“妩媚、恍惚”等。

-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陀螺的特点和“我”对陀螺的情感变化。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默读、朗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陀螺的喜爱之情,以及从陀螺中获得的启示,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 感受“我”对陀螺的情感变化,从玩陀螺的经历中体会成长的乐趣。

. 难点- 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以及陀螺带给“我”的深刻启示。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 在讲解课文时,通过创设情境,如描述玩陀螺的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例如,在讲解作者期待得到一个厉害的陀螺时,可以描述一个孩子在玩具店前渴望地看着各种各样的陀螺的场景。

2. 朗读法- 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不同的段落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如在描写陀螺外形的段落,可以用平缓的语调朗读;而在描写陀螺战斗的段落,则可以用激昂的语调朗读。

3. 问题引导法- 提出一系列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如在讲解作者对陀螺的情感变化时,提问学生“作者一开始对陀螺的态度是怎样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小时候玩过陀螺吗?(请几位同学简单描述一下玩陀螺的经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陀螺》,也和陀螺有关。

那在作者的笔下,陀螺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1.1 字词学习-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借助字典查找不认识的字的读音和含义。

- 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重点讲解易错字。

陀螺 音乐教案

陀螺 音乐教案

陀螺音乐教案教案标题:陀螺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陀螺的起源、发展和种类。

2. 学习陀螺的基本技巧和动作。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通过音乐与陀螺的结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陀螺模型和实物。

2. 音乐播放设备和音乐选集。

3. 课堂布置,确保有足够的空间供学生进行陀螺表演。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陀螺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解释陀螺的种类和用途。

2. 展示陀螺模型和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感受陀螺的运动方式和特点。

3. 引导学生思考,陀螺的旋转动作是否能与音乐结合,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视听效果。

主体: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音乐,并设计一段陀螺表演。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确定陀螺表演的主题和内容,包括陀螺的动作、音乐的节奏和情绪等。

3. 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练习陀螺的基本技巧和动作,并与所选音乐进行配合。

4.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排练,并互相给予反馈和建议,不断完善表演内容。

5.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评价。

总结:1. 回顾陀螺与音乐结合的表演过程,让学生分享他们的体会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陀螺与音乐的结合,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扩展:1. 邀请专业陀螺演员来学校进行讲座和表演,让学生深入了解陀螺的技巧和艺术魅力。

2. 组织学生参观陀螺博物馆或艺术展览,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和知识面。

3.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练习陀螺,并参加相关比赛或演出,提升他们的陀螺技巧和表演能力。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对陀螺和音乐的理解、陀螺表演的技巧和创意等方面。

2.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这堂课的学习和体验感受。

3. 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包括动作的准确性、与音乐的配合度、团队合作等方面。

《陀螺》的优秀教案

《陀螺》的优秀教案

《陀螺》的优秀教案《陀螺》的优秀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陀螺》的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陀螺》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内容:《陀螺》、《旋转木马》;二首歌曲总复习2/4拍3/4 拍对比。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聆听《陀螺》1.解题:(城市的小朋友有一局部未见过“陀螺”。

)设问:谁玩过陀螺,或见到过陀螺?说说怎样玩法?解题:陀螺是一种玩具,请看教材中的插图:一个小孩执鞭子在打陀螺(椎形木制品两头尖的,在抽打下能快速旋转)。

本曲就是作者在创作一组《儿童游戏》中的一首小品曲。

2.初听全曲设问: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陀螺在小朋友们的抽打玩耍中飞快的转动的情景吗3.复听全曲要求边听边看教材中的两种谱——简谱与图形谱,了解快速的节奏与大跳音程所造成的欢快、热烈的气氛三、聆听《旋转木马》1.假如说小朋友们玩陀螺是一种保守的游乐活动的话,那么玩电动木马就是现代的游乐活动了2.初听全曲设问:你能从快速的节奏、高低起伏的曲调流动中想像到小朋友们在电动木马上旋转的情景吗?3.复听全曲设问:你能听出乐曲的开始局部与最后一局部的曲调是相同的吗?当最后一局部再现第一局部曲调时,请举手表示你已听出来了,好吗4.小结:这两首乐曲都描绘了小朋友们快乐的课余活动,你能讲讲自身的课余活动吗四、复习歌曲1.复习演唱歌曲《哦,十分钟》2.复习演唱歌曲《大家来唱》在歌曲复习中提问音乐知识。

(2/4、3/4拍号重点是节拍感,即2/4拍的强弱。

3/4拍的强、弱、弱。

这一节拍感在前三年的音乐实践中都已进行,现在是在理论上让同学掌握,使这一节拍感成为他们自觉的音乐实践活动。

)《陀螺》的优秀教案篇2【设计意图】现实生活中转动的现象随处可见,像风车的转动,车轮的转动……,在我们成人看来是理应如此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却深深吸引着我们的孩子,转动的奥秘让孩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为了顺应孩子的心理,我选择了转陀螺这一科学探索活动来帮助幼儿去发现探索并体验转动的乐趣。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陀螺》课件.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陀螺》课件.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陀螺》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音乐教材第四章《旋转的乐趣》中的《陀螺》作为教学内容。

详细内容将围绕歌曲《陀螺》的旋律、节奏、歌词学习,以及歌曲背后的文化意义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陀螺》的旋律和歌词,并能准确地演唱出来。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通过歌曲体会旋转的乐趣。

3. 了解陀螺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陀螺》的旋律、节奏、歌词的学习。

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陀螺模型。

学具:音乐教材、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陀螺模型引发学生兴趣,讲解陀螺的旋转原理,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歌曲学习(15分钟)(1)教师弹奏钢琴,引导学生聆听《陀螺》歌曲。

(2)学生跟唱,学习歌曲旋律和歌词。

(3)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节奏变化、音高把握等,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

3.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

(2)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歌曲的节奏。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监督、纠正,提高演唱效果。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5. 歌曲演唱展示(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陀螺》2. 歌曲旋律:五线谱展示3. 歌曲节奏:典型节奏图示4. 歌曲歌词:分句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陀螺》的歌词,并标注节奏。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了解陀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鼓励学生在课后查找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培养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歌曲学习中节奏和音高的把握4.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5. 作业设计的实操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陀螺》这节课中,重点是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学习,难点在于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把握。

《陀螺》教案(精选21篇)

《陀螺》教案(精选21篇)

《陀螺》教案《陀螺》教案(精选21篇)《陀螺》教案篇1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玩具,体验劳动与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快乐。

2.制作过程中体验合作、互助,培养认真、耐心的品质。

3.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对劳动与创造的快乐的向往,引导学生主动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动脑动手创造美,发展成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人。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1.一张硬纸(上面画好一个圆)、一把剪刀、一盒水彩笔、2~3根牙签。

2.自己在课堂上准备做的玩具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3.画一个“巧手娃娃”头像,一张自己动手制成的漂亮的小纸片(留有写字处)。

教师准备:1.三个颜色分别为红、蓝白、白的陀螺。

2.“玩具展览会”几个字。

3.课件(具体内容见教学过程)。

4.“机灵宝宝”头像小贴片10张。

活动过程一、激情导入1.教师:同学们都喜欢做游戏,下面请两个同学来和我一起玩个游戏(出示三个陀螺),这是我做的三个陀螺,我们三个一起转,看谁转得久,大家来看,三个陀螺中你最喜欢哪个?说说理由。

2.转陀螺。

3.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它像什么?如果要你做,你会做成什么颜色?什么样子?(学生自由发言)二、做陀螺,赛陀螺1.教师引言:想不想亲自做一个漂亮陀螺来参加比赛呢?让我们来仔细看看制作过程。

2.课件演示制作过程:(播放课件,旁白将具体要求及步骤讲清楚,如无条件制课件,可由教师亲自示范讲解。

)为了让学生能制作成功,特强调以下几点:①陀螺的圆面要画圆,并剪好;②涂色要动脑筋,设计出自己的特色,让它转起来更漂亮;③牙签要穿在圆的圆心处。

3.反馈掌握情况:说说制作步骤(检查学生是否了解并及时纠正错误,强调要点)。

4.制作陀螺: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5.赛陀螺:播放一段轻快的乐曲,让教室内洋溢起欢乐的氛围,学生自由找小伙伴挑战,比比谁转得久,谁的转起来更好看。

6.汇报小结:(播放音乐)全班一起转,看各色陀螺转起来,学生把心中最美妙的感受说出来。

7.活动延伸:(课件出示“一休”的形象)想一想:除了纸,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做陀螺?说一说:学生互相交流,教师也可介绍或展示一些用各种材料制作的陀螺。

(完整版)小学音乐优秀教案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陀螺》教学设计

(完整版)小学音乐优秀教案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陀螺》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优秀教案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陀螺》教学设计《陀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聆听乐曲《陀螺》,感受乐曲欢快的主题。

2. 体验孩子们玩转陀螺时的欢乐情景,勾起童年的美好回忆。

教学重、难点1. 体验音乐中轻快节奏。

2. 体验作品欢快的主题,表现快乐的生活,并热爱生活。

教材分析管弦乐曲《陀螺》是法国作曲家比才(1838—1875)1871年所作的《儿童游戏小组曲》中的第三曲《即兴曲──陀螺》。

管弦乐组曲《儿童游戏小组曲》系根据作者所作的四手联弹钢琴曲《儿童游戏》(共十二曲)中的五首小曲改编而成,这五首小曲都有标题:第一曲《进行曲──喇叭与铜鼓》,第二曲《摇篮曲──布娃娃》,第三曲《即兴曲──陀螺》,第四曲《二重奏──小先生、小夫人》,第五曲《加洛普──舞会》。

《即兴曲──陀螺》,a小调2/4拍,乐曲轻快,表现了孩子们在玩转陀螺时的情景。

曲例: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音乐导入新课1.师:上节课我们一同欣赏了《竹马游戏》,童年的游戏有很多,伴随我们度过了难忘、幸福的童年时光。

关于游戏的音乐作品也很多,老师节选了以前学过的一些儿童游戏的音乐片段,请同学们认真聆听,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2. 播放以前学过的一些儿童游戏的音乐,请学生听辨。

(音乐听辨)3. 学生用动作表示。

4. 老师:大家一起说第一首乐曲是什么。

生:跳绳。

师:这是我们上学期学的,对吗?你们的记忆很出色。

第二首呢?生:第二首是二年级学的《转圆圈》。

师:这是二年级上册的一首童声合唱,表现了彝族小朋友的快乐游戏。

第三首呢?生:是《布老虎》,也是以前学的。

师:第四首呢?生:我知道,第四首是《踢毽子》。

师:这些都是表现我们中国儿童游戏的作品。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欣赏的是一首描写外国小朋友游戏的作品,这个游戏在中国也很流行的!大家仔细听,猜猜是什么游戏?二、情感体验1. 播放乐曲《陀螺》,感受乐曲的情绪。

师:同学们听出来了吗?这是什么游戏?生:感觉像旋转的什么游戏。

《陀螺》音乐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陀螺》音乐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陀螺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陀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 能够通过音乐表达陀螺的旋转和旋律;3. 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器;2. 陀螺模型。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陀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10分钟)a. 介绍陀螺的起源和发展历程;b. 列举陀螺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c. 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陀螺。

2. 陀螺的旋转和旋律 (20分钟)a. 播放一段陀螺旋转的视频,鼓励学生观察陀螺的运动方式;b. 与学生分享陀螺旋转的声音特点:快速、连续和节奏感;c. 设置一个简单的旋律(如do-re-mi-re-do),并让学生用口哼唱模仿陀螺旋转的声音。

3. 学生动手制作陀螺模型(30分钟)a. 给每个学生分发陀螺模型的材料;b. 示范制作陀螺模型的步骤,让学生跟随制作;c. 提醒学生要注意细节,确保陀螺的平衡性。

4. 音乐表演和评价(25分钟)a. 学生用自己制作的陀螺模型,按照之前学习的旋律和节奏进行表演;b. 其他学生进行观赏和评价,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c. 鼓励学生展示个人创意和想法。

五、课后延伸:1. 鼓励学生继续研究陀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分享自己的发现;2. 让学生尝试不同的音乐风格和陀螺旋转的表演形式,提高创造力和表达能力;3. 组织陀螺音乐表演比赛,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音乐教学活动,学生不仅了解到了陀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亲自制作陀螺模型,并用音乐表达陀螺旋转的声音,学生得到了实际操作和创造的机会,提升了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意思维。

此外,通过观看其他学生的表演和评价,学生也学会了欣赏和评价音乐表演的能力。

在课后延伸中,学生通过进一步探索陀螺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尝试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演形式,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人教版小学音乐《陀 螺》(公开课附教案)

人教版小学音乐《陀  螺》(公开课附教案)

“鞭子”声的力度是什么?表现了什么场景?
突强 鞭子用力抽打陀螺
“鞭子”声的力度是什么?表现了什么场景?
力度 速度
减弱 减慢
“鞭子语言来表现“陀螺”。
请同学们分角色随音乐表演“鞭子”与“陀螺”。
《陀螺》教案 一、教学内容: 欣赏《陀螺》。 二、教学目标: 1、课外 听到《陀螺》,知道这是法国作曲家比捷创作的管弦乐《儿童游戏小组曲》 中的一首小曲,乐曲描写儿童转陀螺的情景。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巩 固2/4、3/4拍的节拍感。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反复聆听乐曲。 四、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乐曲描写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 歌曲复习。 《打花巴掌》 (二)音乐欣赏:管弦乐《陀螺》。 1、导入:教 师拿一个陀螺问学生谁玩过或见过,说说怎样玩法。 2、课件出示介绍陀螺 及作者比捷。 3、初听全曲: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陀螺在孩子们的抽打玩耍 中飞快转动的情景吗? 4、复听全曲:学生边听边看教材中两谱——简谱与 图形谱,让学生知道较快的音乐速度和旋律音程的大跳是造成欢快热烈气氛 的原因。 5、展示图片,让大家看看别人玩陀螺时的场景,激起大家对这种 玩具的兴趣。 设问: (1)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你能听出乐曲的 开始部分与最后一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吗? (3)当最后一部分再现曲调时, 请举手表示你听出来了。 (三)小结 这首乐曲都是用了快速的节奏和高低起 伏的大跳音程,描绘了孩子们快乐的课间活动,你们能讲讲自己的课余活动 吗? 在我们爷爷奶奶小的时候是没有钱买各种好玩的玩具的,所以他们玩的 都是自己制作的玩具,我给大家一下小任务好不好?大家今天回家之后去问 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他们小的时候都玩的什么玩具?并让他们教你们亲手制 作一些比较好玩的,等下节课的时候同学们把制作的玩具带来大家一起展示 一下好吗? (四)师生再见。

《陀螺》精品教案

《陀螺》精品教案

《陀螺》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陀螺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探究,让学生了解陀螺的原理和制作过程;(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手工艺;二、教学内容1. 陀螺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陀螺的制作材料和工具;3. 陀螺的基本制作方法;4. 陀螺的玩法和技巧;5. 陀螺的制作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陀螺的制作方法和技巧,陀螺的玩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陀螺的制作细节,如平衡、旋转速度的控制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陀螺图片,引发学生对陀螺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陀螺的起源、发展历史,以及制作材料和工具。

3. 示范:教师演示陀螺的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方法和要求。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陀螺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学生展示制作成果,总结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自己制作一个陀螺;2. 观察家人或朋友玩陀螺的场景,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陀螺制作技能的提升;2. 学生对陀螺文化了解的深度;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4. 学生对陀螺玩法的创新和拓展。

七、教学资源1. 陀螺制作材料(如木头、塑料、金属等);2. 陀螺制作工具(如刀具、砂纸、胶水等);3. 陀螺样品;4. 相关书籍、视频资料。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陀螺的起源、发展历史,以及制作材料和工具;2. 示范法:教师演示陀螺的制作过程;3. 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陀螺;4. 讨论法:学生分享陀螺玩法和技巧,互相学习。

九、教学步骤1. 讲解陀螺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2. 介绍陀螺的制作材料和工具,展示样品;3. 示范陀螺的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方法和要求;4. 学生分组进行陀螺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5. 学生展示制作成果,总结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6. 讲解陀螺的玩法和技巧,学生进行实践操作;7. 学生分享陀螺玩法和技巧,互相学习;8.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陀螺》教案

【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陀螺》教案

音乐欣赏课《陀螺》教学设计材料来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课型:欣赏课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曲《陀螺》教材分析:管弦乐合奏曲《陀螺》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童年的游戏》中的第二课时欣赏内容,《陀螺》是法国作曲家比捷1871年所作的《儿童游戏》中的第三曲《即兴曲一陀螺》,a小调2/4拍乐曲轻快,表现了孩子们在玩陀螺时的喜悦情景。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

游戏是他们的最爱,谈到陀螺对孩子来说倍感亲切,抓住兴趣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获得快乐体验。

设计思路:遵循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音乐实践的教学理念。

本节课以“赏陀螺——听陀螺——舞陀螺——画陀螺——演陀螺”为主线展开教学,锻炼听觉记忆音乐主题能力,并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趣味,体验玩陀螺的快乐。

通过画图谱的设计,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音乐,记忆音乐主题。

通过“舞陀螺”“演陀螺”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感受、体验音乐所表现的音乐形象,演绎音乐作品。

通过拓展欣赏钢琴版《陀螺》和比捷的管弦乐曲《摇篮曲——布娃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乐曲,引发学生对欣赏器乐曲的兴趣。

2.能听辨出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

感受乐曲轻快的情绪,熟悉记忆主题音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聆听乐曲,感受乐曲欢快的主题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乐曲所描写的内容,熟悉主题旋律教学准备:课件、陀螺、彩带棒。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师:欢迎大家来到快乐的音乐课堂!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玩游戏吗?最喜欢玩的游戏有哪些呢?二、导入新课1.出示各种陀螺图片及实物(赏陀螺)师:同学们玩的游戏可真多!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陀螺图片)你们见过它吗?它是怎么玩的呢?让我们通过视频一起来看看吧!(播放抽陀螺视频)三、欣赏乐曲《陀螺》(听陀螺)1.初听:播放乐曲《陀螺》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师:原来陀螺的历史这么悠久,过去只是男孩玩耍,可如今不同了,男女老少都能玩,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揭示课题并板书)2.二听乐曲《陀螺》师:乐曲的速度、力度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3.三听乐曲《陀螺》师:你听到了表现玩陀螺时发出的什么特殊声音?(抽鞭子)4.四听乐曲《陀螺》师:“鞭子”声出现了几次?(5次)5.五听乐曲《陀螺》鞭子声的力度是什么?表现了什么场景?6.六听乐曲《陀螺》(1)出示音乐主题,熟悉主题旋律(播放主题旋律音乐)师:请大家仔细聆听这首乐曲的主题旋律,并能熟悉它。

陀螺儿歌教案

陀螺儿歌教案

陀螺儿歌教案教案标题:陀螺儿歌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陀螺儿歌的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帮助学生通过歌曲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陀螺儿歌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协作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并正确唱出《陀螺儿歌》的歌曲。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表达歌曲中的基本情感和意义。

3.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演唱,展示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1. 《陀螺儿歌》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2. 陀螺的实物或图片。

3. 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4. 学生练习用的歌词手册或歌曲卡片。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陀螺的外形和特点,激发学生对陀螺的兴趣。

2. 播放《陀螺儿歌》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歌曲学习:1. 分段教学法:将歌曲分成若干小节,逐节教学。

a. 先教唱第一小节,带领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拍手或跳舞。

b. 慢慢教唱第一小节的歌词,让学生模仿跟唱。

c. 逐步教唱后续小节,确保学生能够逐渐掌握整首歌曲。

歌曲理解:1.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情感和意义,例如歌曲中的快乐、活力等。

2.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陀螺会旋转?旋转的过程中有什么感觉?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合作演唱: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歌手、舞蹈演员、乐器伴奏等)。

2.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角色进行分工合作,共同演唱整首歌曲。

3. 学生们可以利用道具和动作来增加表演的趣味性和视觉效果。

4. 各小组轮流表演,让学生们互相欣赏和学习。

巩固与评价:1. 学生进行小组间的互动评价,分享彼此的表演经验和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合作演唱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欣赏《陀螺儿歌》,并鼓励他们尝试创作自己的歌曲。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其他与陀螺相关的歌曲和音乐作品。

2. 组织学生进行陀螺比赛,展示他们的陀螺技巧和创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陀螺》教案
教材分析:
管弦乐曲《陀螺》是法国作曲家比捷1871年所作的《儿童游戏小组曲》中的地三曲《即兴曲—陀螺》,乐曲轻快,表现了孩子们在玩陀螺时的情景。

学情分析:
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谈到陀螺对农村孩子来说倍感亲切,抓住兴趣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获得快乐体验。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区别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特点,并试着选择不同的伴奏方式。

教学重点:
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通过唱歌、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1.导入
学生在歌曲《拍皮球》的音乐伴奏下,走进教室。

教师导语: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做个体育游戏《拍皮球》,看谁的动作优美、技术高超。

学生活动:听音乐律动《拍皮球》。

(学生可创编各种拍皮球的动作。

)
教师导语:
看大家玩得这么开心,老师想起了小时候经常玩的游戏,你们听,是什么游戏?
导语:
老师小时候玩过的许多快乐游戏,伴随我度过了难忘、幸福的童年时光看,这是什么?
教师操作:出示“陀螺”或图片。

教师导语:谁玩过抽“陀螺”的游戏?谁会制作小陀螺?
2. 欣赏歌曲《陀螺》:
(1)感受乐曲的情绪,介绍作者比才及作品《童年的游戏》。

播放乐曲《陀螺》和《童年的游
戏》之二乐曲《摇篮曲》让学生为游戏“陀螺”选择配乐。

(2)分辨乐曲的节拍。

(3)听《陀螺》音乐表演或伴奏。

3. 课堂小结:
老师小时候玩过的游戏至今记忆犹新,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那时的“玩具”都是小朋友自己制作的。

你们回家后问问爷爷、奶奶他们小时候玩过的游戏,看谁了解得最多,下节课讲给大家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