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生物技术专业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
生物技术专业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收稿日期:2018-01-15基金项目:沈阳农业大学教学研究课题(2016-12,160),沈阳农业大学品牌专业建设项目(2017-7)作者简介:陈丽静(1971-),女,汉族,山东海阳人,博士研究生,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从事生物技术专业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
前言“十一五”以来,国务院批准发布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和《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用以大力推进生物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加快推进生物产业发展[1]。
因此众多高校纷纷开设生物技术专业,面向经济建设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方面进行培养机制创新研究和积极探索。
其中实践教学模式在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校企联合将成为高校实践教学的必由之路[2]。
一、现代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现状1.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科特点。
生物技术是由多学科交叉形成的综合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它包含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工程、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胚胎学、免疫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物理学、信息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技术,是所有自然科学领域中涵盖范围最广的学科之一。
同时,生物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高新技术,它与其他高新技术一样具有“六高”的基本特征。
2.当前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办学经验欠缺,教学资源贫乏。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取得巨大进步,世人对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充满期待,因而生命科学及相关专业成为高考考生的热门选择;特别是1999年以后,我国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更推动了生物学类人才培养数量的膨胀。
2001-2005年,我国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办学点从122个增长到248个,在校生人数从2.9万多人增加到6.2万多人。
由于该专业办学历史比较短,缺乏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3],现在高校招生规模扩大,生物技术专业实验室用于教学的仪器设备费用高,使用量增加,高校中仪器设备不够用,更换速度慢,导致实验教学过程中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缺乏,学生实际操作和独自创新性思维模式得不到发挥。
生物制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生物制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随着生物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和需求增长,高校的生物制药专业也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为了培养更多适应这个行业的人才,校企合作模式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就生物制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校企合作模式的背景和意义生物制药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一次重要锻炼。
而校企合作模式将学校和生物制药企业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通过合作的形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行业发展情况、实际需求和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为其以后的就业和从业做好准备。
校企合作模式还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机会,使他们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能够接触到真实的生产环境和实际的项目需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企合作模式还能够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有助于双方在师资力量、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促进学科建设和行业发展。
1. 深入了解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校企合作模式需要学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深入了解彼此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针对生物制药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学校需要更新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和内容,使之能够更好地贴合行业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2. 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3. 导师指导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毕业设计(论文)的导师可以不仅仅是学校的老师,也可以是企业的技术人员或研发人员。
这样的指导模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接触到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获得更加全面的指导和帮助。
4. 检查和评估机制校企合作模式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检查和评估机制,以保证合作能够有效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
学校和企业需要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合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协商,确保合作目标的达成。
校企合作模式在生物制药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中所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
浅谈生物技术专业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模式
普通本科院校 向应用技术类 高校转 型是一项 非常复杂的系 统工程 , 包括教 育思想观念 的转变 、 管理模式 的转型 、 专 业课 程 建设 的转 型 、 师 资队伍的转型 、 课 堂教学与 实践教学 的转 型 、 人
干来进行支撑 , 而这些都离不开高等院校 与企 业的合作 。只有校 企深 度融合与合作 , 彼此达到需要对方且又离不开对方 时 , 才能
师型” 教师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的重 中之重 。 从企业聘请兼职教 师, 可 以缓解专业师资队伍 结构 与专业建设结构之间 的矛盾 。 因 此, 应拓宽 “ 双师型 ” 师资队伍 建设 的外延 。 把从 企事业单位聘用 具有高级职称 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 “ 双师型” 队伍建 设的重要措 施 ,以缓解或避免专业教师结构性矛盾 的出现和应用型教师缺
浅谈生物技术专业产教融合 与校企合作模 式
李 竞 云
( 新 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羲和书院 河南 新乡 4 5 3 0 0 0 )
摘 要: 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 高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仍 处于较低层 次, 还没有达到产教深度融合的理想状态。 高校 生物技 术专业基于校企合作的教 学模式 对于人 才培养的及 其重要 , 本 文结合 所在 高校 生物技 术专业对校企合作教 学模式 的探 索实践 , 对校 企合作教 学模 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进行 了解读、 分析 , 为高等 院校 生物技术专业开展 实践教 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深入发展 。 参考 文 献 :
作” 其合作 深度 与深层次的高级阶段相距甚远 。在 “ 校企合作” 、 “ 产教 结合 ” 中, 模 式是核心 问题 , 模 式 的设置 是关系 到“ 校 企合 作” 、 “ 产教结合 ” 的具体成 效 问题 , 是 技术教育成 败兴衰 的决定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生物技术(酿酒方向)专业建设改革实践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生物技术(酿酒方向)专业建设改革实践刘西岭,刘飞翔,徐娟,丁斌,郭慧,向敏,王玉民,蒲顺昌(亳州学院,安徽亳州236800)一、校企合作背景的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使命是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从事生产、建设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一线中高级人才,因此需要高等教育加强技能型、应用型能力培养。
生物技术在人类健康领域、生态保护领域、农产品及粮油质量安全领域、食品保健领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生物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增长新的助推器[1,2]。
为应对社会对地方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亳州学院于2009年开设了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
然而,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已不能适应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技能需求,这也导致近年来生物技术专业招生和录取呈现出明显下跌趋势。
因此,解决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社会需求,必须加强校企间密切合作,走工学结合的路子[3,4]。
深入企业真实环境中进行实训教学,以企业技术改革及产品更新需求为依据,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和学时分配,将教学中理论内容融合到实践教学过程,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5,6],有利于培养学生熟练的技能和相关职业素质,为培养符合行业和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夯实基础。
二、校企合作成果的显现专业建设上,校企双方共同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与安徽古井集团、安徽东方帝维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华佗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泓森高科生态有限公司等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双方确定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成立了生物技术“古井班”。
从2010年开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建立校企间互动交流的动态培养模式[7],根据企业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调整和修订了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8],最后形成相对稳定、效果明显的课程体系。
通过实验实训中心双向推动,推进校内实训基地硬件条件投入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效支撑。
已建立生物工程示范中心、微生物检测和研发中心。
包括小曲白酒酿造实训室、啤酒酿造实训室、葡萄酒酿造实训室、保健饮品工艺实训室、液态发酵实训室、固态白酒生产基地(2014年6月由古井集团指导在校内建造6个窖池)、白酒理化检测实验室、酒类成分分析检验实验室、白酒品评实验实训室等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基地建设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提高搭建了综合性平台。
基于校企合作的生物发酵教学模式探索
过程和工业生物技术的原理与技术 。通过讲述生物 反应 过 程、 生物物质 分离 和纯化技术 、 生化工程原理 和典 型产品生
产工艺 , 使学 生掌握生物技术 的基本 原理和技术 , 提 高分析 和解决实 际生产 问题的能力 ,为今后从事 医药 发酵和生物
制药专业工作打下坚实 的专业基础 。
发酵工程是 生物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之一 ,是一 门 紧密贴近生产实际的专业 课程。主要是 以医药发酵 和生物
制药大规模工业生产为背景 ,从工业化角度学 习生 物反应
工厂生产 图片库或视频资料库等。
关键词 校企合作 生物发酵 教学模 式
Te a c h i n g Mo d e l o f Bi o l o g i c a l Fe r me n t a t i o n Ba s e d o n U- n i v e r s i t y - En t e r p r i s e Co o p e r a i t o n/ / Z u o Ai r e n , Xi e B i n , Xi e Y a n f e i , Z h e n g L i x i a n g Ab s t r a c t On e o f t h e ma i n t r a i n i n g g o a l s o f s t u d e n t s ’ q u a l i  ̄e d u - c a t i o n i n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i s p r a c t i c e - t r a i n i n g a n d i n n o v a t i v e t le a n t . Af t e r ma n y a r g u me n t s , we c a r r i e d o u t t h e t e a c h i n g mo d e l f o b i o - l o g i c l a f e r me n t a t i o n b a s e d o n u n i v e mi t y - e n t e r p r i s e c o o p e r a t i o n ,
基于校企合作的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3页word资料
基于校企合作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大学生培养方向也在发生着不断变化。
对于一些由专科院校升格或多所高职院校合并而成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在办学目标与办学定位上就不能照搬国内重点大学培养模式,而应该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强化实践性、职业性教育,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
近年来,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引导与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变,主要培养面向现代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实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目标。
商洛学院作为陕西省省教育厅首批确定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大力剖析与推进校企合作,突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仅是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促进改革、建设与稳定健康发展重要着力点。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目,以“能力为中心”,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人才培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素质结构,努力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较高、适用面较宽、技术应用能力较强应用型人才。
1 开展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改革必要性生物技术专业是商洛学院升本以来开设新专业,因此,对于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无论是理论基础、知识结构方面,还是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
近几年,随着生物技术快速发展,企业需要大量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但是,大多数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还达不到企业用人要求,主要体现在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只懂理论或只具备基本动手能力,却缺乏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实践创新能力。
同时,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倾向,学生实践创新意识淡薄等。
专业基础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会与掌握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使学生获得大量第一感性知识,使理论密切联系实践,同时也训练学生各种操作方法与基本技能;与企业合作实践教学有助于强化专业知识,增强学生感性知识,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高职生物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践探索与困境
柱产 业发展 提 供 了技 术 支持 ; 同年 , 又 与浠 水 县 巴
河镇 ( 生化学院对 口帮扶镇 ) 开展技术合作 , 申报
了市 级重 点科 技 项 目“ 巴河 莲藕 深 加工 技 术 ” , 并 于2 0 1 2年通 过 了市科技 局 的验 收 。所 有 这些合 作 不 仅取得 了良好 经济效 益 和社 会效 益 , 也 拉近 了学 校 和广 大农户及 企业 之 间的距离 , 校企合 作有 了新
相 关政 策措 施 , 在 宏 观上 进 行 指 导 ; 行 业指 导 是 要 求 行 业 要参 与 到 学校 对 人才 培 养 方案 和 规 范标 准 的制定 ; 企业 参 与 是 通过 学 校 与 企业 资 源整 合 后 ,
图时强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力发展 职业教 育, “ 把提高质 量作为 校主体 、 企业参与。政府主导是要求政府通过制定
也必 须下 大功 夫去探 索 和解决 的难 点 。 由此可 见 , 生产类 、 动 物生 产类 和生化 药 品类三个 专业 群 校企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
合作理事会 , 制定了章程 , 选举产生了理事会机构 , 明确了各方 的责任和义务 。每年开展多项活动, 包 括理事会年会、 新生人学教育 、 毕业生综合 实习及 顶岗实习、 聘请理事会成员 开展专题讲 座、 人才培
社会服务 , 是进行校企合作的实践探 索, 其 中存在政府主导不到位 , 行业指导缺失, 办学主体专业劣势等困
生物工程专业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生物工程专业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生物工程专业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引言:随着生物科技快速发展和应用的需求增加,生物工程专业成为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之一。
为了提高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工作能力的人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采用校企协同的培养模式。
本文将通过分析生物工程专业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讨其优势、难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1. 实践与理论结合生物工程专业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将实践环节与理论学习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能够参与实际生产项目,接触到真实的职场环境,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校企协同模式注重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企业提供实际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3. 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校企协同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要面对不同的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问题,通过与企业员工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生物工程专业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案例以某高校为例,该校生物工程专业与当地生物制药企业合作,实施了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了一系列实践教学计划,包括实验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1. 实验课程:该校在生物工程相关的实验课程中,将企业的实际问题融入到实验设计中。
学生需要团队合作完成实验,并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这样的实践课程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实习: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有一定的实习经历。
该校与生物制药企业合作,将学生安排到企业进行实习。
在实习期间,学生需要参与到企业的实际项目中,与企业员工一起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实习经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职场环境,并且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生物工程创新教学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生物工程创新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生物工程领域的创新与研发也愈发重要。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生物工程创新人才,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生物工程创新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提高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详细探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生物工程创新教学的意义、实施方法和效果。
一、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生物工程创新教学的意义1.实践能力的提升:校企合作模式能够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工程项目和实践操作,使他们充分理解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2.创新思维的培养:校企合作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创新项目和实践经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于实际问题的敏感度。
3.专业素养的提高: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到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方法,了解工程实践中的挑战和难点,提高专业素养和人才竞争力。
4.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促进了产学研结合的发展,将科研成果快速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了产业发展。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生物工程创新教学的实施方法1.项目驱动教学:学校可以与生物工程相关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创新项目,并将之作为教学实践的载体,设计合适的实验、课题、项目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实践基地建设: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提供专门的实验室、设备和平台,使学生能够开展真实的实验操作和研究工作,提高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3.导师制度: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的专业人士作为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和实践工作,传授工程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提供实际指导和支持。
4.课程设置优化:学校可以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环节和创新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可以通过定期的企业讲座、实践报告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企业需求和行业动态。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生物工程创新教学的效果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校企合作背景下医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校企合作背景下医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析作者:夏觅真吴琳梅王怡丁锐来源:《科技风》2024年第17期摘要: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自然科学,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实验类课程是连接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安徽医科大学以校企合作为背景对生物技术专业实验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
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实验课程比重,增加医学特色实验课程,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例,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等,使实验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为医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实验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医学生物技术;实验教学;实践基地据统计,全国开设生物技术专业的院校有400多所,但目前培养出的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很难符合企业的要求。
生物技术专业是培养高等生物技术人才,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是生物技术相关企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学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
一些高校在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和实践环节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使得一些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存在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学校开始尝试与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实验课程改革,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本文通过探讨校企合作与实验课程改革的措施,以及如何通过这种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应用型的生物技术人才。
1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在“四新”建设背景下,不断强化产教协同、校企合作,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构建协同育人新模式。
校企合作是将学校与企业的优势资源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实用的学习机会。
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等社会资源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实践基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企合作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教师可以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生物工程创新教学的论文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生物工程创新教学的论文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生物工程创新教学的论文在争创双一流号召下,地方性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了现代急需解决的核心任务。
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如何培养出高效,实操能力强的人才是当今大学转型研究的重点任务之一[1]。
怎样更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到与企业接轨,实现人才的无缝连接,除了理论教学的指导外,实验课程作为承接培养的终极任务,在时代需求的潮流中需要担负起重要责任。
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与企业脱节、教师创新思维的缺乏、考试评价的不合理)严重限制了学校对人才的培养[2],如何针对存在的问题,构建科学与高效的实验教学体系,推动学校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实验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有机的将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改革创新,构筑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最终的教育目标对今后学生走入社会能够科学的分析问题,具备一定的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为例,探讨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实验教学改革。
1提高认识,强化基础实验;增加创新实验(地方特色实验)实验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理论课实践的具体体现。
由于传统观念的认知偏颇,使得实验课程与理论教学出现了分割,没有很好地认识到实验课程的重要性。
这种认知在学生中也普遍存在,学生简单的认为实验课只是机械性的操作,对基础实验没有深入的了解,基于此种认识的存在导致开设的实验课程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与目标。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实验教学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首先要在思想上强化认识,只有正确的看待实验课程的重要性才能认真对待基础实验。
其次要加大实验内容的革新,将传统经典实验内容与地方应用需求结合。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注重其中的任何一方面,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空间,让其自己查阅相关文献,制定实验计划,解决实验问题。
地方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使实验教学内容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实验教师可以自编基础化学实验教材以服务于当地,将课堂教学与当地生产、企业需求有机的结合。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生物工程创新教学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生物工程创新教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生物工程领域的日益壮大,培养高素质的生物工程创新人才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不能满足学生实践、创新的需求,而校企合作模式的引入则能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以生物工程创新教学为例,探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效果。
一、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1.实践机会丰富:校企合作模式能够使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项目需求,提供更多机会参与实践项目,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2.导师资源丰富: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借助企业的专业导师资源,将企业的实际问题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应用前沿。
3.合作交流广泛:校企合作模式能够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开展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习机会。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教学方式1.案例教学法:运用实际生物工程项目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验室项目和实地实习等方式,使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际项目中,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创新训练法: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创新设计竞赛、创业项目,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教育效果1.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和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培养创新思维: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提供丰富的创新机会,通过实践项目和创新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促进就业竞争力:校企合作模式能够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和真实项目经历,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在就业市场上更具优势。
总之,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生物工程创新教学能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于校企合作下地方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构建——以商洛学院为例
44
30.4 98.5 54.9
81
45.1
其次,如表2所示,将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 实习、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有计划的分解开,让学 生由认知-实践-创新的转变过程。在实验教学方面,参
基金项目:2016 年商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6-24)。 作者简介:赵永平(1982—),男,陕西扶风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教学管理工作。
1 校企合作下实践教学培养的必要性
商洛学院作为教育部批准、陕西省政府举办的全日 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秦楚文化交汇地—商洛市。生 物技术专业作为商洛学院建校以来的老牌专业,一直以 来坚持面向地方、服务基层,为商洛地方农业、教育、医 药、食品等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 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生 产过程中技术含量不断增加,很多与生物技术相关的企 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这些企业采取智能 化设施系统化控制生产,并采用综合化、智能化等管理手 段,其迫切需要具有较强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技术应用 能力,并能较快地适应在工作一线从事科技含量高、产品 更新快、经营管理性强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3]。因 此,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就成 为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对于商洛学院来 说 ,校 企 合 作 成 为 实 践 教 学 过 程 中 人 才 培 养 的 主 要 途
144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7,23(05)
基于校企合作下地方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构建
——以商洛学院为例
赵永平 朱 亚 吴 珍 张 军
(商洛学院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摘 要: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
研究校企协同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模式
研究校企协同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模式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需要高素质的生物技术人才来满足其发展需求。
然而,由于生物技术的复杂性和前沿性,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已经不足以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应运而生,成为培养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有力途径。
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学生的培养,学校负责学生的基础教育和理论学习,而企业则负责学生的实践教育和实习工作。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在生物技术领域,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设置的协同:学校根据企业需求设置与实际工作相关的课程,比如生物技术实验技能、生物产业管理等方面的课程。
而企业则可以向学校提供一些实际案例,为学生讲解行业前沿技术和实际工作应用。
2. 实践环节的协同: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制定实践计划和任务,将学生带入企业实际生产场景进行实习和实践。
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3. 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协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有一个企业导师和一个学校导师负责指导。
企业导师可以指导学生做好实际工作,了解行业趋势和企业特点,还可以帮助学生寻找工作机会。
学校导师则可以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和深化专业技能。
4. 实践成果的转化和共享:企业和学校可以共同开发实践项目,利用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能力开展研究和开发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和工作经验,企业则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学校也能提高教学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总之,在生物技术领域,校企协同培养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途径,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使学生适应企业需求,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因此,在今后的生物技术人才培养中,应该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不断完善校企协同培养模式,促进生物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研究校企协同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模式
研究校企协同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模式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了当前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许多高校和企业开始进行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这一模式下,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通过共同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以满足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校企协同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校企协同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模式需要明确合作目标。
学校和企业在确定合作关系时,需要明确培养目标和需求,制定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学校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设计针对性的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培养方案。
企业需要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工作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只有明确了合作目标和需求,双方才能更好地进行校企协同培养,为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校企协同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模式需要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
学校和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协同机制,共同参与学生的培养和管理。
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供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课程和实践机会。
企业可以派专业人员参与教学和实验指导,提供实际案例和项目,让学生接触最新的科技成果和行业发展趋势。
这样的协同机制能够有效地整合双方的资源和优势,提高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校企协同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模式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培养的关键环节,可以有效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践能力。
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学校可以通过实习报告、学术论文和专业能力测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企业可以通过实习成绩、工作业绩和岗位表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实际能力评价。
这样的评价体系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培养情况和实际能力,为学校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和培养方向。
研究校企协同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模式
研究校企协同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模式【摘要】校企协同培养模式是当前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备受关注的一种新模式。
文章通过分析该模式的概念、特点、实施路径以及在生物技术专业的具体应用,探讨了该模式对人才培养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结合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优势,展望了其未来发展,并从中得出对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本文旨在系统探讨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在生物技术专业中的应用,为相关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和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实施路径、影响、问题与挑战、优势、未来发展、启示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前,传统的校内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这种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有效合作,将教学、科研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实践性的培养环境,从而培养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本文将从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概念和特点、实施路径、在生物技术专业的应用、对人才培养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希望通过对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为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促进高校与企业更深入的合作,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1.2 研究意义生物技术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生物技术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行业的需求,急需寻求新的培养模式来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2. 正文2.1 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概念和特点校企协同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参与培养学生,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获得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校企协同培养模式注重将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研究校企协同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模式
研究校企协同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模式校企协同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尤其是针对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更是备受关注。
随着生物技术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研究校企协同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对于满足企业需求、推动生物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模式背景近年来,生物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给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院校培养模式往往满足不了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面临实践能力不足、适应企业环境能力不强等问题。
而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二、模式内容1. 课程设置上的校企合作针对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学校可以和行业内的企业共同研发课程,保证教学内容贴合实际工作需求。
生物技术企业通常会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在实验室课程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增加实验的难度和复杂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2. 实习实践中的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有更多的实习机会。
学校可以与生物技术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和实际工作需求。
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早期就了解到自己所学专业的实际应用,也能够帮助企业发现优秀的人才。
3. 辅导指导中的校企合作学校可以邀请企业内的专业人士来校指导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加贴合实际的辅导和指导。
学校也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生物技术企业的运作模式和行业发展趋势。
三、模式优势1. 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校企协同培养模式更加贴近企业需求,更能够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培养出适应市场的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更容易融入企业,并且更有竞争力。
2. 促进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可以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更加深入的合作,使学校和企业互相受益。
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而企业则可以通过与学校的深度合作,更好地发现和培养人才。
校企合作以产学研为平台分析生物技术类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以产学研为平台分析生物技术类人才培养生物技术是一门涉及生命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学科,其发展对于推动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加,对高素质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
而对于如何培养高素质的生物技术人才,校企合作以产学研为平台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培养模式。
本文将对校企合作以产学研为平台分析生物技术类人才培养进行深入探讨。
一、校企合作优势校企合作以产学研为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势,使得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学校作为知识传授的场所,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科研实验设备,可以为学生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培训。
而企业作为实践场所,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行业知识,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机会和专业技能培训。
校企合作还可以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学校的科研团队可以和企业合作开展实际项目,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从而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产业发展。
企业的实际需求也可以为学校的科研提供方向和动力,使得科研更加贴近实际需求,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生物技术人才培养1. 实践能力培养2. 产学研结合3. 就业机会增加通过校企合作以产学研为平台培养的生物技术类人才,将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岗位要求,因此就业机会将会更加广阔。
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向学校输送实习生和优秀学生的工作机会,而学校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习机会。
这样不仅可以为企业输送更符合需求的人才,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三、校企合作的推动为了更好地推动校企合作以产学研为平台分析生物技术类人才培养,有必要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
学校可以加强与生物技术行业企业的合作交流,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行业动态,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和方向。
学校也可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项目合作,开展更多的实践项目和科研合作,不断推动产学研更加紧密的结合。
研究校企协同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模式
研究校企协同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模式【摘要】生物技术是一门涉及广泛的学科,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其发展的关键。
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因其能够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而备受关注。
本文从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实施方式、案例分析、效果评估、优势和挑战等方面展开研究。
通过对这一模式的深入探讨,揭示了其对于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未来,我们应当更加重视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发展,为生物技术领域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推动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培养生物技术专业人才,为生物技术行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关键词】校企协同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理论基础、实施方式、案例分析、效果评估、优势、挑战、重要性、发展方向、研究成果、政策建议1. 引言1.1 研究校企协同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在当今社会,生物技术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与行业实践存在一定的脱节,学生毕业后往往难以适应实际工作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培养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研究校企协同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还可以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加强产学研合作,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还能够提升生物技术领域的人才质量和创新能力,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研究校企协同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该模式的实施方式、案例分析、效果评估,以及优势和挑战,可以为相关高校和企业提供更好的借鉴和参考,推动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优化和创新。
2. 正文2.1 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关系之上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也是研究所有生物体以及生命全过程的专业学科。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是以培养实践型职业人才为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做好教学改革工作。
本文将举例浅谈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并提出个人见解。
标签:校企合作模式;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模式的导向是“实践”,即利用高校与企业两种学习环境来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该模式的主旨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学生的职场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更加重视增强学生的职业实践技能,其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生物技术人才。
本文将简析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并从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营造企业化生物课堂,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来浅谈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一、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
在中国高校教学工作中,校企合作模式已经非常普遍,大多数高校会定期邀请合作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去本校担任兼职教师、举办讲座或者让学生去企业参加顶岗实习活动,从而有效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合作企业输送后备人才。
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具有高强度的实践性、专业性和特殊性,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从关注某一类生物这一角度来看,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内容可以分为微生物学、细菌学、细胞学、植物学、动物学、鸟类学、昆虫学和真菌学等,重点实验课程则包括《动物学实验》《基因工程实验》和《科学研究训练》等,仅依靠传统教学模式必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实验意识,不利于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容易造成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企业需要发生脱节的现象。
因此,必须全面推动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能有效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目前,高校通过加强与生物医药企业的合作方式改善了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积极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医药企业结构和未来的职业内容,树立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科研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二、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一)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以“实践”为核心,开展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活动首先要重视优化实践教学内容,邀请生物医药企业工作人员综合指导学生掌握生物实验流程,加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高校教师在制定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时听取生物医药企业工作人员的建议,协同他们共同完善教
学计划,设置各项实践课程,修订人才培养机制,合理分配理论学分和实践学分的比例。
某高校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从2012年到2016年三次调整学分比例,使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更为有效,在2012年,该校理论课程的学分占据82.9%,实践课程的学分比例只有17.1%;2014年,理论课程的学分比例降为69.9%,实践课程的学分比例上升到了20.1%;2016年,理论课程比例为45.1%,实践课程的学分比例上升到了54.9%,由此可见该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
此外,高校教师应配合生物医药企业工作人员适当调整以往的教学大纲,删减过于陈旧的生物实验项目,在验证试验教学的基础上增加探究性实验教学内容,以此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满足生物技术专业教学的综合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应重视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转变“过于重视理论知识讲解,而轻实验”的教学模式,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各项探究式生物实验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并构建完善的探究式实验教学课课堂评价量表。
需要注意的是,探究式实验教学课课堂评价量表由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预测和实验结论组成,教师应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做出假设,然后经过实验来验证假设是否存在,预测实验结果,最后根据实验结果来总结实验结论。
例如在让学生探索“如何培育无籽西瓜”时,教师应指导学生结合教材知识,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验设备,组织学生参与培育无籽西瓜的实验活动,用清晰的課件为学生讲解栽培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实验方法,告诉学生:培育无籽西瓜首先要将正常的二倍体西瓜在幼苗期用秋水仙素进行处理,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创造出四倍体西瓜。
然后,把诱导成功的四倍体西瓜作为母本,用正常的二倍体西瓜作为父本,在开花时期用人工授粉的方式让它们进行杂交,这样就可以得到无籽西瓜的种子。
然后,种植三倍体西瓜种子,用正常的二倍体植株对其进行授粉,三倍体植株就可以长出无籽西瓜。
这一生物实验需要用课余时间来完成,因此,教师不仅应做好课堂实验指导和评价工作,而且要在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栽培无籽西瓜,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效果。
(三)营造企业化生物课堂
正确运用校企合作模式,提升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教师应积极融合现代生物医药企业文化,引入企业因素,建立企业化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课堂,可以结合企业培训模式(如案例培训法、学徒培训法、角色扮演法等),指导学生认知企业结构与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职场精神,促使学生自觉地从“学生”发展为“职业人士”。
另外,教师应结合生物医药企业管理流程,为学生组织各项企业化管理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职场应变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例如让学生参与模拟职场活动,分组扮演CEO、客户、部门经理、高级助理和药剂师等角色,并指导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学会应用所学知识,积累职场经验,完善职业生涯计划,明确自身的职场目标。
(四)完善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构建完善的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根据校企合作教学目标来确定生物技术专业实践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第二,根据课堂教学质量衡量标准来量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一般情况下,考察生物技术专业实践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时应注意教学评价和课程评价两种评价体系,课堂教学评价内容主要涉及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讲课形式、教学内容、实践活动、教学工作态度与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课程评价则主要包括对教参资料、课本教材、课件、课堂所提问的问题、课后作业、教学项目以及期末考试内容等方面的评价。
第三,量化所有的评价指标以后应构建有递进层次的指标体系,这样能够逐层发挥指标的比较作用。
除此之外,高校生物技术专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一种共享系统,在时间上呈梯级递进的有效互动方式。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成系统主要包括学生评价、同行之间的评价与教师自我评价。
其中,学生评价系统由在校生与毕业生两大群体组成;同行之间的评价涉及了本校同行之间的评价、外校的同行评价以及生物医药企业工作人员的评价;教师自我评价须严格按照指标进行。
在进行生物技术实践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时应坚持五大原则:第一,引导教师不断提高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原则。
第二,客观、公正、公平、合理以及科学原则。
第三,确保教师集体参与,广泛收取信息原则;第四,促进教学理论与实际教学工作相结合原则。
第五,将客观实际与师生的主观意愿相结合原则。
需要注意的是,在收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信息时,理应将学生作为信息的重要来源,倾听学生的心声与意见,制定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价制度,实施多方面的测评工作,不仅要重视教师当前的教学效果,而且要客观评价教师选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工作态度,这样方能全面高效提升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实践课堂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面推动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与改革,教师理应协助本校不断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适当调整以往的教学大纲,删减过于陈旧的生物实验项目,在验证试验教学的基础上增加探究性实验教学内容;积极融合现代生物医药企业文化,引入企业因素,营造企业化生物课堂,促使学生自觉地从“学生”发展为“职业人士”;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提升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效果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永平,朱亚,吴珍等.基于校企合作下地方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构建——以商洛学院为例[J].科技与创新,2017(03).
[2]徐崇志.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基于校企合作模式视角[J].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2016(04).
[3]陈华平.浅析职业技术学院加强校企合作的新模式——物流专业建立”校中厂”实训基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3).
[4]马纯艳,卜宁,李学军等.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的构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