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支持指南

合集下载

ICU营养支持的指南

ICU营养支持的指南

生长激素
• 重症病人应用生长激素后死亡率增加,与病人选择〔 严重应激、大剂量生长激素和血糖没有良好控制有 关
• 对于应激状态趋于稳定、分解代谢与低蛋白血症难 以纠正的延迟期重症病人,尤其是生长激素水平较低 的老年重症病人,小剂量使用rhGH,有助于改善病人 的代谢状态,纠正负氮平衡与低蛋白血症等
• rhGH用于恶性肿瘤病人的营养支持需持谨慎态度
养支持〔B级 • 推荐意见5:任何原因导致胃肠道不能使用或应用不足,应考虑肠外营养,或
联合应用肠内营养〔PN,PN+EN〔C级 • 推荐意见6:急性应激期——"允许性低热卡"原则〔20 - 25 kcal/kg•day;
应激与代谢状态稳定后——能量供给适当增加〔30-35 kcal/kg•day〔C级
止输注或降低输注速度.

2、对肠内营养耐受不良〔胃潴留>200ml、呕吐的病人,可促胃肠
动力药物;肠内营养开始营养液浓度应由稀到浓;使用动力泵控制速
度,输注速度逐渐递增;在喂养管末端夹加温器,有助于病人肠内营养
的耐受.
ICU常见疾病的营养支持
• Sepsis和MODS • 创伤 • 肝功能不全 • 急性重症胰腺炎 • COPD • 心功能不全
• 推荐意见3:采取半卧位,最好达到30-45度〔D级
• 推荐意见4:经胃肠内营养的重症病人应定期监测胃内残留量〔E级

1、经胃营养病人应严密检查胃腔残留量,避免误吸的危险,通常需
要每6小时后抽吸一次腔残留量,如果潴留量≤200ml,可维持原速度,如
果潴留量≤100ml增加输注速度20ml/hr,如果残留量≥200ml,应暂时停
ICU患者的营养支持
为何营养支持如此重要?

TPN营养支持指南

TPN营养支持指南

04
TPN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无法通过口摄入足够营养
由于疾病、创伤或手术等原因导致无 法进食或消化吸收不良,需要补充营 养。
严重营养不良
患者因各种原因导致营养不良,无法 通过常规饮食满足营养需求。
肠道功能衰竭
由于肠道疾病或损伤导致肠道功能衰 竭,无法正常进食和吸收营养。
高代谢状态
如严重感染、烧伤、重症胰腺炎等, 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需要大量能量 和营养素支持。
不良反应与处理措施
导管相关感染
定期检查导管接口的清洁度,及时更换 敷料,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肝功能损害
定期检测肝功能指标,发现异常及时 采取保肝措施,减轻肝功能损害。
代谢紊乱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电解质等代谢 指标,及时调整TPN配方,预防代谢 紊乱的发生。
其他不良反应
如过敏反应、恶心呕吐等,应立即停 止TPN输注,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VS
剂量调整
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和营养需求,计算 并调整TPN的剂量,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 营养支持。
输注过程中的监测与调整
定期监测
在TPN输注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 体征、实验室指标和临床表现,以便及时发 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调整方案
根据监测结果和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TPN 的输注方案,包括输注速度、剂量和配方等, 以优化营养支持效果。
个体化营养支持的探索与实践
01
基因检测与营养指 导
通过基因检测了解患者的代谢特 点和营养需求,制定个体化的 TPN配方。
02
动态营养监测
实时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代谢 变化,调整TPN输注方案以满足 患者动态需求。
03
患者教育与自我管 理

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的指南

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的指南

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的指南一、背景新生儿是人类生命的起始阶段,其健康发育离不开适当的营养支持。

为了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了新生儿营养支持的指南。

本文将重点介绍该指南的主要内容。

二、母乳喂养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食品,它具有完整的营养组成和免疫因子。

中国指南强调,在可能的情况下,新生儿应进行独家母乳喂养,即前六个月内只喂母乳。

对于不能或不愿意进行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应使用配方奶粉进行喂养。

同时,指南提醒妇女在怀孕期和产后加强营养,以具备充足的母乳供给。

三、蛋白质供给新生儿对蛋白质的需求相对较高,因此指南建议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对于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他们可以通过增加每天喂奶的频率和时间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对于配方奶粉喂养的新生儿,应根据其年龄和体重确定蛋白质的摄入量,以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

四、能量供给新生儿的能量需求主要来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指南建议母亲通过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来提供足够的能量给新生儿。

对于不能进行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配方奶粉中应含有足够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满足其能量需求。

五、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新生儿对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需求也相对较高。

中国指南推荐给予新生儿适量的铁、锌、钙、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K等营养素的补充。

对于配方奶粉喂养的新生儿,这些营养素应在配方奶粉中得到充分补充。

六、早产儿的营养支持早产儿出生时健康水平较低,需要特殊的营养支持来促进其生长发育。

指南建议早产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进行肠内喂养,并逐渐增加进食量。

对于早产儿,应特别关注蛋白质和能量的供给,以满足其快速生长的需要。

七、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新生儿可能需要额外的液体和电解质补充,尤其是在需要静脉输入的情况下。

指南建议根据新生儿的生理状态和临床状况,调整液体和电解质的补充量,并密切监测血钙、镁、钾、磷等电解质的水平。

八、其他注意事项指南强调新生儿营养支持的个体化,要根据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临床特征进行调整。

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指南

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指南

02 03
详细描述
母乳喂养能够为新生儿提供全面的营养,包括蛋白质、脂 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同时还能提供免疫 球蛋白和抗体,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母 乳喂养还有助于促进母子情感和宝宝神经发育。
建议
鼓励和支持母乳喂养,至少在出生后头6个月内进行纯母 乳喂养,之后可以逐渐添加辅食。
注意事项
母乳喂养需要持续到婴儿2岁或以上,同时需要注意合理 饮食和休息,保持愉悦的心情。
配方奶喂养
选择适合的配方奶
注意事项
配方奶是模拟母乳的食品,可以作为 无法进行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时的补 充。家长应根据新生儿的实际情况选 择适合的配方奶。
配方奶喂养的新生儿容易发生便秘、 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因此需要注意 合理饮食和休息,保持愉悦的心情。
详细描述
脂肪的摄入量应占新生儿总能量摄入 的40-50%,以提供足够的必需脂肪酸 和能量。母乳是新生儿脂肪的最佳来 源,配方奶中也会含有适量的脂肪。
碳水化合物需求与供给
总结词
碳水化合物是新生儿的主要能源物质,对其生长发育和脑部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应根据新生儿的体重和生长速率进行个性化计算。
特殊情况下的营养支持
早产儿
对于早产儿,应根据胎龄和出生 体重情况给予特殊的营养支持, 如使用早产儿配方奶或进行静脉
营养支持。
患病儿
对于患有疾病的新生儿,应根据病 情给予特殊的营养支持,如使用高 热卡奶粉或进行静脉营养支持。
过敏儿
对于对牛奶蛋白过敏的新生儿,应 选择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奶 粉作为替代品。
近年来,随着精准医学和个体化治疗理念的不断推广,新生儿营养支持也向着更加精准、更加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母乳库的建立和推广,母乳喂养的比例也在逐渐提高,这也为新生儿营养支持提供了更加安全和有 效的选择。

2024年成人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疗法提供和评定指南

2024年成人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疗法提供和评定指南

成人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疗法提供和评定指南是为了确保危重患者能够获得适当和有效的营养支持,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以下是2024年成人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疗法提供和评定指南的主要内容。

1.评估患者的营养风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营养风险。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MI)、骨骼肌量、血清白蛋白等指标。

2.定制营养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营养风险和特殊需要,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

包括选择适当的能量和营养素供给途径,如口服、肠内营养和静脉注射。

3. 评估能量需求: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确定患者的能量需求。

常用的计算公式包括哈里斯-本尼迪克公式和Schofield公式。

4. 评估蛋白质需求:根据患者的肌肉质量、肾功能和疾病状态,确定患者的蛋白质需求。

通常推荐每天摄入1.5-2.5g/kg体重的蛋白质。

5.营养治疗的实施: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殊需要,选择合适的营养途径和方式,如口服、肠内营养和静脉注射。

同时,还需监测患者的营养摄入量和营养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监测和评估效果: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相关指标,评估营养治疗的效果。

常用的指标包括体重、血清白蛋白、肌酐清除率等。

7.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在营养治疗期间,需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如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肠梗阻等。

8.营养支持团队的建立:建立由多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营养支持团队,包括营养师、医师、护士等,协作提供和评估营养支持疗法。

总之,2024年成人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疗法提供和评定指南主要围绕评估患者的营养风险、定制营养治疗方案、评估能量和蛋白质需求、营养治疗的实施、监测和评估效果、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以及建立营养支持团队等方面进行指导。

这些指南的落实可以提高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预后。

营养支持指南

营养支持指南

能量与营养素选择
应用肠外营养的成人患者配方中常规推 荐使用脂肪乳剂。(A)但对有高脂血症 或脂代谢障碍的患者,应根据患者代谢 情况决定是否使用,使用时权衡利弊、 风险与获益。(D) 对外科和危重病患者,推荐使用中、长 链脂肪乳以改善氮平衡,促进蛋白质合 成。(B)可能对临床结局有促进(D)
能量与营养素选择
营养支持的指征
危重病人伴有营养不良或不能正常经肠 道给予足够的能量的患者(A) 营养支持非急诊处理措施,应该在病人 生命体征平稳后按适应症规范和使用规 范进行(A) 有不可逆肠道功能衰竭的短肠综合征患 者应给予肠外营养支持(A)
营养支持的指征
危重病患者APACHEⅡ>10存在着营养不 良风险需要营养支持(A) 早期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危重病患者的 临床结局。(A)危重病患者在入ICU后 24-72小时开始(C) 经胃肠道不能达到营养需要量的危重病 患者应考虑PN支持,或肠内肠外联合应 用。(A)
谢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PN营养支持指南
天津市天和医院脑系科 张志明
中华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2006年“指南”及规范
营养支持的指征
手术和危重病人营养支持首先要进行营养不良 风险评估按照NRS2002评分大于或等于3分既 有营养不良风险,应给予进行营养支持(A) 围手术期有营养不良或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连续5-10天无法经口摄食达 到营养需要量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A) 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术前给予7-10天的营养支 持,术后有显著营养不良的大手术,或并发症 在一周以上及一周以上不能正常进食者(A)
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要给予肠外营 养支持的患者,推荐采用“允许性低摄 入”方案(A) 禁忌症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 终末期肝肾功能衰竭 胃肠道功能正常且可接受足量的肠内营 养者。

ICU营养支持的指南

ICU营养支持的指南

ICU营养支持的指南ICU营养支持的指南是指针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建议和指导。

在ICU内,患者的营养状况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疾病本身、创伤、手术等。

因此,为患者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对于促进其康复和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1.营养评估和监测:进行患者的营养评估,并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

可以使用一些常规的评估方法,如体重、体重指数、血清蛋白和预蛋白测定等。

2.补充能量和蛋白质:患者在ICU期间的能量和蛋白质需求通常较高。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计算其每日需要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并通过合理的摄入补充来满足其需求。

3.选择合适的营养途径:ICU患者的营养供给通常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如口服摄入、肠内营养和静脉营养。

选择适合患者的营养途径,可以根据患者的胃肠功能、预计的进食恢复时间和治疗需求等因素来确定。

4.早期进食:尽早开始进食是ICU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策略之一、在患者的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开始口服或肠内进食,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和防止感染。

5.维持血糖控制:ICU患者的血糖水平常常不稳定,维持血糖的正常范围对于患者的康复和预后非常重要。

确保患者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方式下获得足够的碳水化合物,积极监测血糖水平,并在必要时进行合适的调整。

6.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ICU患者往往伴有潜在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合适的补充剂量和剂型,如铁剂、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

7.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每个ICU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都是不同的,因此营养支持也应基于每个患者的个体化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

要注重患者的个人喜好、禁忌以及特殊需求等。

总之,ICU营养支持的指南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需要和特点,以提供个性化和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计划。

通过合理的营养供给,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存活率。

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指南

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指南

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指南一、引言新生儿的营养摄入对于他们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新生儿能够得到适当的营养支持,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了《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指南》。

本文将对这一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和解读。

二、背景婴儿在出生后的早期生命阶段需要充分的营养来满足他们身体发育的需求。

在中国,尽管孕妇营养状况的改善和新生儿死亡率的下降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许多挑战。

因此,制定一份系统的指南来指导新生儿的营养摄入显得尤为重要。

三、指南的主要内容1. 母乳喂养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食物,对他们的生长和发育有着独特的作用。

指南强调,新生儿应尽早进行母乳喂养,最好在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启动。

对于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以选择牛奶配方奶粉。

2. 婴儿配方奶粉在指南中,对婴儿配方奶粉的选择和使用也进行了详细介绍。

根据新生儿的年龄和特定情况,可以选择适合的奶粉。

同时,指南还强调了正确配制和保存奶粉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地进行喂养。

3. 蛋白质摄入新生儿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大,这对于他们的生长和器官发育至关重要。

指南建议,新生儿在前六个月的蛋白质摄入应以母乳或配方奶粉为主,无需额外添加蛋白质。

4. 能量摄入新生儿对能量的需求量也较高。

指南明确指出,前六个月的新生儿每日能量摄入应为100-110千卡/千克体重。

从六个月开始逐渐增加能量摄入量,以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需求。

5. 营养素补充指南还提到了一些特定的营养素补充,如维生素D和铁。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而铁则是血红蛋白合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新生儿获得足够的这些营养素,指南推荐了适当的补充方法和剂量。

6. 辅助食物引入在新生儿的发育过程中,从六个月开始逐渐引入辅助食物是必要的。

指南给出了详细的介绍和建议,包括适当的食物种类、质地和摄入量,以及如何逐步引入新食物。

7. 饮食安全指南强调了饮食安全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一些常见食源性疾病的预防。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必须保证他们的食物安全和卫生。

心力衰竭营养支持指南2022

心力衰竭营养支持指南2022

心力衰竭营养支持指南2022一、心力衰竭与营养支持的关系1. 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心力衰竭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患者常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吸收不良等问题,导致营养不良和体重减轻。

而营养不良反过来又会加重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形成恶性循环。

2. 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帮助心力衰竭患者维持体力、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

一些研究表明,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可以减轻症状、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

二、心力衰竭患者营养支持的原则1. 营养支持应个体化: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需求与一般人群有所不同,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营养支持计划。

2. 营养支持应多角度综合考虑: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问题通常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热量的摄入和营养素的摄取,还需要考虑水分摄入、生活方式、运动等因素。

3. 营养支持应综合评估:在确定营养支持方案之前,应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营养状况评估、实验室检查等。

三、心力衰竭患者营养支持的方法1. 控制饮食热量:心力衰竭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饮食,限制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避免过度摄入糖分和咸食。

2. 注重蛋白质摄入:心力衰竭患者往往伴有肌肉消耗和代谢紊乱,应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以维持肌肉质量和功能。

3.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心力衰竭患者常有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特别是维生素B、叶酸、维生素D和镁等,应适当补充。

4. 控制水分摄入:心力衰竭患者容易发生水肿和心力衰竭恶化,应控制水分摄入,包括饮水和食物中的水分摄入。

5. 营养支持剂:有些心力衰竭患者饮食不能满足营养需求,可考虑补充营养支持剂,如高能高蛋白配方奶、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的营养片等。

四、心力衰竭患者营养支持的注意事项1. 与医生保持沟通:心力衰竭患者在进行营养支持时,应与医生密切配合,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调整和营养补充。

成人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指南

成人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指南

成人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指南前言营养支持是危重症患者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

危重症患者在入住重症监护室后常常处于高度应激状态下,易出现代谢紊乱、营养不良等情况。

因此,对于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不容忽视。

本指南旨在介绍成人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方案,以期达到更好的疗效和预后。

定义成人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是指在危重症监护室中对患者提供足量、适当的营养支持,改善组织代谢,促进机体恢复的一种支持治疗方式。

营养评估为了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必须先进行患者的营养评估。

其中包括以下三种评估方法:1. 体格测量法包括身高、体重、BMI等测量,有助于判断体重是否超重或不足,但该方法往往不能全面评估机体的营养状况。

2. 临床营养评估法采用专业的评估工具,进行牙齿、口腔、皮肤、黏膜、胃肠道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可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3. 实验室检测法通过检测血液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的含量,以及输液和排泄物的成分,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营养支持方案制定营养支持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疾病类型、营养状况、代谢状态等不同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蛋白质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危重症患者需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以促进伤口愈合、保持肌肉重量和免疫功能。

一般建议危重症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每天1.5-2克。

2. 能量能量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

危重症患者的能量需求通常较高,以支持机体需求,提供充足的能量支持恢复体力。

一般建议危重症患者每天能量的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每天20-35千卡。

3. 脂肪脂肪是维持机体基本代谢和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

危重症患者需要适量的脂肪摄入,以防止脂肪分解代谢过程中的一系列不良反应。

通常建议危重症患者脂肪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25%左右。

4. 糖类糖类是人体需要的重要能量源,对于控制血糖和维持生物量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危重症患者需要适当的糖类摄入,以保证正常的脑功能和基本代谢。

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的指南

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的指南
早产儿和长期应用 者发生骨质减少(D级) 肝脏并发症:如胆汁淤积、肝损害。 与肠外营养持续时间、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败血症有关(C级),而与静脉高
剂量蛋白质无关(B级) 尽早建立肠内营养可以降低胆汁淤积发病率和严重程度(C级)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病房内配置应即配即用
中心配制,应在配置完毕后置4℃冰箱储存,喂养前再次加温。常温下放置时 间不应超过1~2 h
肠内营养的监测
肠外营养支持
当新生儿不能或不能完全耐受经肠道喂养时,完全或部分由静脉供给热 量、液体、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来满机体代谢及 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支持方式。 适应征 ①先天性消化道畸形:食道闭锁、肠闭锁等 ②获得性消化道疾病:坏死性小肠炎等 ③早产儿(E级) 途径
(C级) 脂肪 • 5~7g/gk.d,占总能量40%~50% (C级) 碳水化合物 • 10~14g/gk.d,占总能量40%~50% (C级)
母乳喂养
尽可能早期母乳喂养,尤其是早产儿(A级),但有下述情况者则应酌 情考虑: ①母亲为HIV和HTLV(人类嗜T细胞病毒)感染者,不建议母乳喂养(C级) ②母亲患有活动性结核病,可采集其母乳经巴氏消毒后喂养,治疗结束7~14天 后可继续母乳喂养(E级) ③母亲为乙肝病毒(HBV)感染或携带者,可在婴儿出生24h后给予特异性高效 乙肝免疫球蛋白,继之接受乙肝疫苗免疫后母乳喂养(C级) ④母亲为CMV感染或携带者,其婴儿可以给予母乳喂养,但早产儿有较高被感 染风险,可采集其母乳经巴氏消毒后喂养(E级)
肠外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患儿的营养需求量以及预期的持续 时间,还应考虑患儿的个体状况(血管条件、凝血功能等) (E级)
周围静脉 适用于短期(﹤2周)应用,并且液体渗透压不超过900mOsm/L(E级)。

权威发布|成人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指南(下)

权威发布|成人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指南(下)

权威发布|成人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指南(下)2016年1月16日,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与危重病医学学会联合发布新版《成人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之提供与评估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针对多种成人危重病提供了全方位的营养推荐意见。

《指南》中文版上半部分推出后反响较大,两天之内超过3000名医生阅读了本文,转发+收藏数累计超过800。

现将下半部分推送给大家,主要介绍各危重患者的营养需求要点,包括呼衰、肾衰、肝衰、急性胰腺炎、创伤、TBI、开放性腹部、烧伤、脓毒症、大手术后、慢性危重病、肥胖、临终患者。

您可继续在文末对作者的辛苦劳动进行赞赏,谢谢!I呼吸衰竭I1--我们建议特殊用以改变呼吸商并且减少CO2产生的高脂/低碳水化合物营养培养不要在急性呼吸衰竭危重症患者中使用(证据质量很低)。

I2--根据专家意见,我们建议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使用低容量、高能量的肠内营养配方(尤其是存在液体过负荷状态是)。

I3--根据专家共识,我们建议应该严密监测血磷水平,适当的时候补充血磷。

J肾功能衰竭J1--根据专家共识,ICU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或者急性肾功能损伤,应该实行标准肠内营养配方,标准的ICU关于蛋白质需求量(1.2-2g/kg,实际体重)和能量需求量(25-30kcl/kg/day)的推荐。

如果有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可能就需要考虑特殊的营养配方。

J2--我们推荐接受血透或者CRRT治疗的患者,应该接受更高剂量的蛋白质,最高可达2.5g/kg/day。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能因为避免或者延迟启动透析治疗而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证据质量很低)。

K肝功能衰竭K1--根据专家共识,我们建议对于肝硬化以及肝功能衰竭的患者,预测能量的目标使用干体重或者常规体重而不是使用实际体重,因为腹水的干扰、血管内容量的消耗、水肿、门静脉高压以及低蛋白血症。

我们建议肝功能衰竭的患者,不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使用和其他危重症患者相同的推荐意见。

门诊部护士的营养支持疗法指南

门诊部护士的营养支持疗法指南

门诊部护士的营养支持疗法指南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在门诊部工作的护士在患者管理和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针对患者的营养支持疗法,护士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提供准确、全面的服务。

本文将重点讨论门诊部护士应掌握的营养支持疗法指南。

一、患者评估在进行营养支持疗法前,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营养状况、代谢情况、并发症和相关疾病等。

护士可以通过拟定饮食调查问卷、检查患者的体重和体脂肪含量以及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和食物偏好等方式来进行评估。

二、饮食计划制定基于患者的评估结果,护士应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饮食计划应考虑患者的能量需求、营养素需求和个人喜好等因素。

护士可以向患者推荐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类、鸡蛋、坚果和蔬菜等。

同时,护士还应向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规划,包括规范的餐次和合理的饮食结构,如将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控制在适当范围内,适量摄入脂肪和蛋白质等。

三、营养支持疗法的执行与监测护士在门诊部工作期间还需负责执行和监测患者的营养支持疗法。

执行过程中,护士需要确保患者按照饮食计划摄取所需营养物质,并时刻关注患者的饮食反应和病情变化。

同时,护士还应负责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监测,包括体重、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等。

通过对监测结果的分析,护士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患者的饮食计划,以达到最佳的营养支持效果。

四、健康教育与指导除了执行和监测营养支持疗法外,护士还应承担健康教育与指导的职责。

护士可以向患者提供有关营养知识和饮食习惯的相关指导,以帮助患者改善饮食结构和形成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

护士还可以通过提供食物烹饪技巧和营养餐谱等方式,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营养支持疗法的实施。

五、护理文化建设门诊部护士的营养支持疗法指南还需注重护理文化建设。

护士应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感受,积极传递关怀和温暖。

在执行和监测营养支持疗法过程中,护士应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治疗进展,并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和困惑。

成人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指南

成人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指南

成人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指南【2016】2016年1月16日,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与危重病医学学会联合发布新版《成人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之提供与评估指南》,该指南将在2月份《肠外肠内营养杂志》与《CCM》杂志联合发表。

该指南针对多种成人危重病提供了全方位的营养推荐意见.A营养评估A1--根据专家共识,我们建议对所有入ICU的患者,如果预期自主摄食不足时,进行营养风险的评估(例如NRS-2002,NUTRIC评分)。

营养风险高的患者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中获益的可能性最大。

A2——根据专家共识,我们建议营养评估包括对基础疾病,胃肠道功能,反流误吸风险的评估。

我们建议不要使用传统的营养指标或者替代指标,因为这些指标在重症监护中没有得到验证。

A3a-我们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以及没有其他变量影响的情况下,尽量使用间接测热法估计热量的需求。

A3b—根据专家共识,如果无法测定间接热需,我们建议使用发表的预测公式或者简单的基于体重的公式(25—30kcal/kg/天)来估计热量需求。

A4--根据专家共识,我们建议对蛋白的摄入量进行连续评估。

B启动肠内营养B1——我们推荐危重症患者如果无法保证自主摄入,于24—48h内启动肠内营养。

B2-—对于需要营养支持治疗的危重症患者,相对肠外营养我们建议使用肠内营养。

B3——根据专家共识,我们建议对于大多数的内科危重症与外科危重症患者,尽管在启动肠内营养时,需要对胃肠道蠕动功能进行评估,但并不要求有明显的胃肠道收缩性。

B4a-对于反流误吸高风险患者或者对经胃肠内营养不耐受的患者,我们推荐营养管路尽量放置于下段胃肠道。

B4b-根据专家共识,对于大多数危重症患者,是可以接受经胃肠内营养的。

B5-—根据专家共识,我们建议对于血流动力学受影响或者不稳定的患者,暂停肠内营养,直到患者充分复苏或者稳定。

对于处于血管活性药物撤除过程中的危重症患者,启动或者再启动肠内营养需要谨慎。

C肠内营养量C1--根据专家共识,我们建议对于营养风险低,基础营养状态正常以及疾病严重程度轻(例如,NRS-2002≤3或者NUTRIC评分≤5),同时无法保证自主摄食的患者,在入住ICU7天以内不需要特殊的营养治疗。

住院患者 营养支持 指南 共识

住院患者 营养支持 指南 共识

住院患者营养支持指南共识
住院患者营养支持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措施,不同的指南共识针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指导意见,为你提供部分内容供参考:
- 神经系统疾病肠内营养支持中国专家共识(第二版):主要以11个临床问题为导向,提出推荐意见,旨在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提供临床指导。

- 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指南:旨在为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实践指导,内容包括肿瘤患者的营养筛查与评估、营养支持治疗的适应证、营养支持治疗的实施、并发症的监测与处理等。

-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专家共识:专家共识从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指导,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该指南针对超重/肥胖人群的医学营养治疗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建议,包括营养治疗的适应证、治疗原则、营养干预策略等方面,以帮助超重/肥胖患者实现体重管理和健康改善。

- 神经系统疾病肠内营养支持:11个问题与指南推荐:以神经系统疾病肠内营养支持为主题,提出了11个相关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指南推荐意见,旨在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提供指导。

如果你想了解更详细的指南共识内容,建议你访问相关的医疗机构、学术团体或专业协会的官方网站,以获取最新和最准确的信息。

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推荐意见强度分级:指南参考美国肠内肠外营养学会2000年指南,依据证等级强度,将推荐意见分为A、B、C三个等级(表1)。

第一部分: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是指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无论是经口喂养还是管饲喂养。

推荐摄入量如下:1.1 能量经肠道喂养达到每天105~130kcal/kg,大部分新生儿体重增长良好。

部分早产儿需提高能量供应量(约每天150kcal/kg)才能达到理想体重增长速度。

(B)1.2 蛋白质足月儿每天2~3g/kg,早产儿每天3~4g/kg。

蛋白质:热量=1g:35~43 kcal(2.8~3.1g:110~120 kcal)。

(B)1.3 脂肪每天5~7g/kg,占总能量的40%~50%。

(B)1.4 碳水化合物每天10~14g/kg,占总热量的40%~50%。

(B)喂养方式如下:2.1 母乳喂养尽可能早期母乳喂养,尤其是早产儿。

(A)禁忌症包括:母亲患有活动性传染病如结核病、肝炎等;母亲为HIV病毒、CMV病毒、梅毒螺旋体感染或携带者;乳房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另一侧无感染乳房可继续喂养);母亲正在接受同位素诊疗,或曾暴露于放射性物质下(乳汁内含放射活性物质);母亲正在接受抗代谢药物及其他化疗药物治疗,或对婴儿有影响的药物治疗(直至完全清除之前);母亲正在吸毒、酗酒;怀疑或明确诊断为遗传代谢病,如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等。

(B)2.2 人工喂养2.2.1 奶瓶喂养适用于34周以上具有完全吸吮和吞咽能力,又无条件接受母乳喂养的新生儿。

(B)2.2.2 管饲喂养适应证包括:<32周早产儿;吸吮和吞咽功能不全、不能经奶瓶喂养者;因疾病本身或治疗的因素不能经奶瓶喂养者;作为奶瓶喂养不足的补充。

管饲喂养方式包括鼻饲管喂养和间歇输注法。

鼻饲管喂养是管饲喂养的首选方法。

喂养管应选用内径小而柔软的硅胶或聚亚胺酯导管。

推荐的输注法如下:a 推注法:适合于较成熟、胃肠道耐受性好的新生儿,但不宜用于胃食管反流和胃排空延迟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 ACG临床指南:成人住院患者营养治疗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前言2016年3月美国胃肠病学会(ACG)Stephen A. McClave 等研究者,在美国胃肠病学杂志上发布了最新的住院成年患者营养支持指南,指南对病人的营养支持方式选择、营养支持途径的建立以及营养制剂的选择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更新与推荐。

在推荐意见中,对于临床医师最关心的问题,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应用指征、营养风险和营养状态的评估、能量需求与代谢监测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地回顾,根据不同质量的RCT研究,总结出38条不同级别的推荐意见:A营养支持治疗的指征问题:何种住院病人需要进行专门的营养治疗,应该提供何种营养途径最合适?推荐意见:1. 在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后,对于有高营养风险的以及口服饮食无法满足正常需求的住院病人,应当尽早开始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低级)。

2. 对于自主进食显著减少并且没有肠内营养禁忌症的住院病人,肠内营养支持优于肠外营养支持(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低级)。

3. 对于营养风险低、营养状况好、以及预期在入院5-7天内能够恢复正常饮食的病人,无需进行特殊的营养治疗(无论肠内营养治疗或肠外营养治疗)(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4. 对于肠内营养无法实施或难以满足热量与蛋白质需求的住院病人,应当考虑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B营养评估问题:住院病人营养治疗启动前如何进行营养评估,能量和蛋白质需求量如何确定?推荐意见:5. 在启动营养治疗(肠内或肠外)之前,应该先对病人的营养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可以采用的评价工具包括NRS2002评分和NUTRIC评分等(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6a. 在启动营养治疗之前,应该对影响营养方案制定及实施的可能因素进行系统的评估(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6b. 在营养评估时,应该避免采用“传统的”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人体测量学等)(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6c. 感染指标或炎症指标不应该用于营养状态的评价(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7a. 在营养治疗之前要先对住院病人的能量需求量进行评估,以确定营养方案的目标剂量(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7b. 能量需求的评估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之一:(1) 间接能量测定法(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2) 根据公斤体重计算法(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3) 通用的能量预测公式法(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8. 蛋白质需求量的评估应当独立于能量评估之外,并且在营养治疗的过程中应当对蛋白质供给进行持续评估(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C肠内途径问题:如何建立肠内喂养途径,以及肠内喂养应该在胃肠道的哪个具体部位开始?推荐意见:9a. 经鼻-胃管或口-胃管进行喂养应当作为住院病人早期开始实施肠内营养的选择途径(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9b. 肠内喂养启动之前应先在影像学下确认胃管放置无误(不包括在电磁导航引导下放置的喂养管);无需反复在影像学下确定喂养管位置,除非病人因为恶心、呕吐、呛咳、返流或明显移位等可能导致喂养管位置发生变化(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10a. 当病人对于胃管喂养难以耐受或有误吸的高风险时,应当由经胃管喂养及时改为经幽门后喂养(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至高级);10b. 当病人存在误吸风险时,应当考虑放置胃-空肠双腔喂养管、经皮胃-空肠造口管、或联合放置胃造口和空肠造口管,达到同时经空肠营养和经胃减压、防止误吸的双重作用(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11. 当胃轻瘫或慢性胰腺炎病人需要长期肠内营养时,需要放置空肠造口管(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12. 如果肠内营养治疗预期时间超过4周,必须经胃或空肠途径放置经皮肠内营养管(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13. 经皮胃造口术应优先考虑在胃窦部放置,便于经胃喂养不耐受病人转换到胃空肠喂养管(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14. 对于有营养管移位高风险的病人,应该主动采取措施确保放管时营养管的安全(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D启动肠内营养(EN)问题:住院病人启动EN的合适时机、剂量与配方分别是什么?推荐意见:15. 对有高营养风险、不能维持自主进食的病人,在入院24-48h内应该启动EN(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低级)。

16a. 尽管早期EN应该在入院24-48h之内开始,但达到目标剂量的时机仍不确定。

当病人耐受时,喂养量应该在48-72h 内达到目标量(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16b. 当病人耐受性较差时,喂养量应该在5-7天内谨慎的达到目标剂量(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17. 允许性喂养不足(如低热量喂养)是过渡到全量喂养的一种选择,以下3种情形可以考虑:(1)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LI/ARDS)(强烈推荐,证据级别高级);(2)肥胖BMI>30kg/m2(有条件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3)营养治疗第一周后给予PN(有条件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18a. 一个标准的聚合配方或高蛋白标准配方应该常规用于需要EN的住院病人中(有条件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18b. 含有精氨酸和omega-3鱼油的免疫调节配方应该常规用于大手术后的病人和外科ICU病人(有条件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18c. 含有精氨酸和omega-3鱼油的免疫调节配方不应该常规用于内科ICU病人(有条件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E监测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和充足性问题:如何评估住院病人实施肠内营养的充足性和耐受性?推荐意见:19a. 使用EN的住院病人应该每日进行体格检查,监测EN的充分性和耐受性(有条件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19b. 使用EN的住院病人应监测EN的供给是否充分,主要通过EN给予剂量占目标剂量的百分数、累积的能量缺失量和不恰当的EN中止来评价(有条件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20. 有再喂养综合症高风险的病人,应缓慢增加喂养量至目标剂量,时间超过3-4天,同时密切监测电解质和容量状态(有条件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21a. 需要营养治疗的住院病人应该采用EN喂养方案(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至高级);21b. 应采用经过验证的EN喂养方案,如采用容量目标为指导的喂养方案或多策略(集束化)管理的喂养方案(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22. 胃残余量不应该作为使用EN的住院病人常规监测的指标(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23a. 使用EN的病人,应该评估其误吸风险(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23b. 对于误吸高风险的病人,应主动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这种风险:(1)使用促动力药物(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低级);(2)放置喂养管至胃肠道更远端部位(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至高级);(3)采用持续输注的方式给予EN(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4)使用洗必泰漱口水洗每天2次(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24a. 对发生腹泻的EN病人,应该先查找和评估腹泻的病因以使用明确的治疗方案(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24b. 对发生腹泻的EN病人,应采用以下三条策略中的一条:(1)采用发酵性的可溶性纤维作为补充剂添加到标准EN配方中(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2)改用商品化含膳食纤维(可溶性与不可溶性的纤维)的EN配方(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低级);(3)应用含有短肽/中链脂肪乳的肠内配方(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F肠内途径相关的并发症问题:如何评估与治疗住院病人的肠内喂养相关并发症?推荐意见:25. 应该每日用温和的肥皂和水清洗经皮的肠内置管穿刺口,保持皮肤外部的肠内营养管的正确位置(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26a. 预防堵管对顺利实施EN非常重要,在每次移动EN管与每次给予EN时,均应使用水频繁冲管(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26b. 当遇到堵管或用水冲管不成功时,可将非肠溶胰酶片溶解于碳酸氢钠溶液后再用于冲管来解决堵管问题(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26c. 若堵管问题仍不能有效解决,可以考虑使用机械化的导管疏通工具,最后再考虑更换新的肠内营养导管(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27a. 若病人无意中将经皮胃造口管脱落(置管时间<7-10天),应立即用一个新的经皮胃造口管在内窥镜或X线引导下将其复位,固定于腹壁原位处(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27b. 若经皮胃造口管脱落(置管时间>7-10天),应采用一根口径大小相似的导管尽可能迅速地盲插放入,以维持窦道开放、防止其闭合。

这时在肠内喂养前应该用放射线检查来明确位置,避免可能有管道位置不恰当的问题(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28a. 若病人的经皮穿刺口周围出现皮肤恶化、溃疡,渗出物增多或孔径变大,应该进行评估以确定病因和采取适当的措施管理(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28b. 如果经皮穿刺口周围因孔道扩大导致的渗漏,这时不应采用替换一根更大管径导管的方法来处理(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29. 若经皮EN管道出现真菌定植的迹象合并材料退化或结构不完整,应该及时更换新管(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G肠外营养(PN)问题:住院病人应该何时使用PN以及如何使用?推荐意见:30a. 若病人不能实施早期EN且在入院时处于低营养风险的情况,无需特殊的营养治疗并且在入院第1周不使用PN(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30b. 若病人入院时是高营养风险以及不能实施EN,应该尽可能早期启动(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级)。

31. 病人使用肠内营养管饲超过7到10天仍不能满足60%的能量和或蛋白质需求时,应考虑给予补充性肠外营养。

而在7到10天之内对此类患者使用补充性的肠外营养,并不能改善其预后甚至可能产生危害(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中级)。

32. 在接受肠外营养的住院病人中,在开始早期的7到10天内应该考虑适度的允许性喂养不足(即给予患者80%的能量需求同时给予全量蛋白质)。

在第一周以后,能量供给应增加满足病人的需求(在需要长期肠外营养的住院病人中)(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低级)。

33. 经周围静脉进行的肠外营养不应该使用,因为其会导致肠外营养的不当使用,静脉炎的高风险以及静脉通路穿刺部位的减少,并且普遍容易造成不充分的营养治疗(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34a. 肠外营养治疗的病人在启动肠内营养后,随着肠内营养耐受情况的改善和肠内喂养量的增加,应逐渐减少肠外营养,避免过渡喂养(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34b. 当肠内营养可提供病人大于60%的能量和蛋白质目标剂量时,应停止肠外营养(有条件的推荐,证据级别极低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