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

导语:医学上过去认为,糖尿病是一种糖代谢紊乱性疾病。然而,糖尿病对心血管系统的威胁,是极为严重的。临床观察表明,糖尿病的主要致死因素是心

医学上过去认为,糖尿病是一种糖代谢紊乱性疾病。然而,糖尿病对心血管系统的威胁,是极为严重的。临床观察表明,糖尿病的主要致死因素是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人因心肌梗死而死亡者,可占糖尿病死亡人数的75%~80%。因此,在第13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大会上,心脏病和糖尿病专家一致提出:“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

美国心脏联合会早就认为,糖尿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其依据是、高血压等心血管病有许多相互关联的易感基因;糖尿病人几乎具有所有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血糖、血脂紊乱、高血压、高血黏度、高血凝状态、高胰岛素血症、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低度系统性炎症等。糖尿病不仅糖代谢异常,而且是一种糖脂病,即血糖血脂紊乱性疾病。近年的研究结果也印证了这个观点,仅控制血糖,可以显着降低微血管并发症,但心肌梗死等大血管并发症并未显着减少;而严格控制血压,方能明显降低大血管并发症。

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比20年前上升了5―8倍,糖尿病已成为人类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的第三大杀手。糖尿病人心脏病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的2―4倍,死亡率高5―6倍;其心脏病不但发病率高而且发病早、发病快。有相当多的患者,糖尿病和冠心病几乎被同时发现,除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外,糖尿病心脏病往往还合并有心肌与心脏自主神经的损害,其严重性远远高于非糖尿病人的冠心病。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由糖尿病所引起的,在糖和脂肪等代谢紊乱长期得不到纠正的基础上,心脏会发生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和自主神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 关于《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学上过去认为,糖尿病是一种糖代谢紊乱性疾病。然而,糖尿病对心血管系统的威胁,是极为严重的。临床观察表明,糖尿病的主要致死因素是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人因心肌梗死而死亡者,可占糖尿病死亡人数的75%~80%。因此,在第13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大会上,心脏病和糖尿病专家一致提出:“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 美国心脏联合会早就认为,糖尿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其依据是、高血压等心血管病有许多相互关联的易感基因;糖尿病人几乎具有所有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血糖、血脂紊乱、高血压、高血黏度、高血凝状态、高胰岛素血症、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低度系统性炎症等。糖尿病不仅糖代谢异常,而且是一种糖脂病,即血糖血脂紊乱性疾病。近年的研究结果也印证了这个观点,仅控制血糖,可以显着降低微血管并发症,但心肌梗死等大血管并发症并未显着减少;而严格控制血压,方能明显降低大血管并发症。 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比20年前上升了5―8倍,糖尿病已成为

人类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的第三大杀手。糖尿病人心脏病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的2―4倍,死亡率高5―6倍;其心脏病不但发病率高而且发病早、发病快。有相当多的患者,糖尿病和冠心病几乎被同时发现,除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外,糖尿病心脏病往往还合并有心肌与心脏自主神经的损害,其严重性远远高于非糖尿病人的冠心病。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由糖尿病所引起的,在糖和脂肪等代谢紊乱长期得不到纠正的基础上,心脏会发生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大血管病变即冠心病;微血管病变即心肌病;自主神经病变则常导致心律失常或心功能衰竭。上述三种病变可以独立出现,也可以重叠发生,所以,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患者早期可以无症;吠,稍晚可出现头晕、多汗、心悸、体位性低血压等;部分过度活动后出现气促、胸闷、胸痛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心肌梗死常为无痛性心梗,病变累及血管多而严重,极易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病情凶险,抢救成功率低而死亡率极高。 糖尿病性心脏病虽然死亡率高,但更为可1、6的是,至今仍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糖尿病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心血管病的极高危人群。他们离心血管病只有“一步之遥”,却不知道除了严格控制血糖外,还要严格控制血脂、血压;还要及时纠正体内的高血黏、

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 导语:医学上过去认为,糖尿病是一种糖代谢紊乱性疾病。然而,糖尿病对心血管系统的威胁,是极为严重的。临床观察表明,糖尿病的主要致死因素是心 医学上过去认为,糖尿病是一种糖代谢紊乱性疾病。然而,糖尿病对心血管系统的威胁,是极为严重的。临床观察表明,糖尿病的主要致死因素是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人因心肌梗死而死亡者,可占糖尿病死亡人数的75%~80%。因此,在第13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大会上,心脏病和糖尿病专家一致提出:“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 美国心脏联合会早就认为,糖尿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其依据是、高血压等心血管病有许多相互关联的易感基因;糖尿病人几乎具有所有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血糖、血脂紊乱、高血压、高血黏度、高血凝状态、高胰岛素血症、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低度系统性炎症等。糖尿病不仅糖代谢异常,而且是一种糖脂病,即血糖血脂紊乱性疾病。近年的研究结果也印证了这个观点,仅控制血糖,可以显着降低微血管并发症,但心肌梗死等大血管并发症并未显着减少;而严格控制血压,方能明显降低大血管并发症。 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比20年前上升了5―8倍,糖尿病已成为人类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的第三大杀手。糖尿病人心脏病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的2―4倍,死亡率高5―6倍;其心脏病不但发病率高而且发病早、发病快。有相当多的患者,糖尿病和冠心病几乎被同时发现,除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外,糖尿病心脏病往往还合并有心肌与心脏自主神经的损害,其严重性远远高于非糖尿病人的冠心病。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由糖尿病所引起的,在糖和脂肪等代谢紊乱长期得不到纠正的基础上,心脏会发生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和自主神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管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管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以“健康心脏,奋斗人生”为主题的第29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以下简称“长城会”),2018年10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舉行。大会共设置507场会议和多场专题会议及联合论坛,参会国内外专家约2500人,其论坛数量之多、专家阵容之大为历届长城会之最。 在10月12日举行的“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共病防治新策略-从单纯控糖到心血管保护”跨学科论坛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董吁钢教授作了题为“共病、负担:CVD与T2DM共同管理”的报告。董吁钢教授介绍了我国心血管疾病(CVD)与2型糖尿病(T2DM)共病流行趋势和主要防治策略。他强调,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糖尿病是引起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的重要因素,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应该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 糖尿病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董吁钢教授首先介绍说,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糖尿病发病率居高不下,而32%的患者同时患有这两类疾病,即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既有糖尿病也有心血管疾病。另有研究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合并糖代谢异常人群的比例更高。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炎症反应增加,血管纤维化和重塑,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将引发多种心血管事件,如心血管疾病死亡、心力衰竭、卒中、急性心肌梗死、不确定型心绞痛等;而且,患者发病后急诊、住院、康复、残疾等结局将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同时,CVD与T2DM共存将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一项来自13个国家的荟萃分析研究计算了不同心血管疾病给糖尿病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情况,其中伴CVD的2型糖尿病与不伴CVD的2型糖尿病相比,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卒中等的医疗支出都明显增加,并且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发生发展和不良预后结局,所造成的经济负担日渐加重。 董吁钢教授说,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血糖、体重、血压、血脂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共同的危险因素,因此控制好上述危险因素,特别是控制好血糖才能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如果不控制危险因素,糖尿病导致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将明显增高,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风险增加53%,心肌梗死风险增加54%,心力衰竭风险增加56%,卒中风险增加72%。 董吁钢教授介绍,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并最终引起血管病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纠正异常血糖,从而达到减少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目的,同样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在中国的临床实践中往往会发现,大多数糖尿患者在疾病早期病情较轻时并不就诊,就诊时往往已经病情较重,此时患者已经出现血管病变或临床症状,因此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也更常见。董吁钢教授强调,为真正达到延缓和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综合管理非常重要,综合管理包括体重和体脂评估、血压管理、血脂管理、糖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该如何预防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该如何预防“糖尿病并不是我们所想的只是血糖升高这么简单,它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可怕的并发症,其中心血管疾病就是一种,那么该如何来预防呢? 糖尿病患者为何引发心血管疾病? 1、高血糖的不利影响 不管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若长期处于高水平,会对组织产生毒害作用,从而促进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胰岛素分泌异常,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肥胖者,常存在胰岛素抵抗,即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这些患者体内胰岛素并不缺乏,相反,常处于高胰岛素血症状态,这种状况可直接或间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诱发并加重心血管病。 2、脂代谢紊乱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糖代谢紊乱,可导致脂代谢紊乱,表现为血脂异常。甘油三酯明显升高,胆固醇、β-脂蛋白也增高,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引起血管管腔变小,管壁弹性减退,供血能力下降,从而发生冠心病、心肌病、自主神经病变及高血压等。 3、血小板功能异常 糖尿病患者常存在血小板功能亢进和凝血异常的情况,从而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这在动脉粥样硬化

中发挥主要作用。此外,糖尿病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不能有效清除体内的活性氧自由基,引起体内自由基蓄积,从而引起心肌、血管等组织损伤,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或加重。 如何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1、戒除烟酒、科学饮食。 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的重要性,但糖尿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不良生活方式性疾病,可以说,饮食的不合理性无疑起着重要作用,我们主张科学饮食,既非盲目节食,更非大吃二喝,科学饮食的前提是既要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的需求,又不致营养过剩,加重病情。 2、合理运动 合理运动是治疗糖尿病,防止心脑血管病的有效方法,运动不同于每日的劳动,它不需要胰岛素就能使血糖下降,且能调节精神,强健心肺功能,因此应高度重视。其原则是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时间应选择在餐后,尤其是晚餐后。晨起运动对糖尿病患者并不科学,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3、情志调理 情志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称为七情,即怒、喜、忧、思、悲、恐、惊,由于糖尿病是一种缠绵难愈性疾病,所以大部分病人易出现烦躁易怒,或悲观厌世,此种状

GW-ICC 2020心血管病与糖尿病管理的新模式

GW-ICC 2020心血管病与糖尿病管理的新模式 就冠心病而言,当前心脏科医师普遍更多关注的是治疗冠心病本身,比如在药物治疗方面最早关注的是抗血小板治疗,这是介入治疗的基石;后来逐渐认识到了血脂管理、血压管理的重要性,但心内科医师对于血糖管理的重视程度普遍偏低。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正因为此,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受到了国内外心血管医师和内分泌医师的广泛关注。在第31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GW-ICC 2020)上,就心血管病与糖尿病管理的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糖尿病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GW-ICC 2020 ONLINE 就像当前业界已广为接受的那样,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这其中综合了众多meta分析和前瞻性研究结果。一项包含102项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糖尿病是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ASCVD 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均显著增加。 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其实所有疾病的发生均离不开两个系统的紊乱,包括免疫系统紊乱和代谢系统紊乱。免疫系统紊乱更多的主要表现为病毒、细菌感染,而代谢系统紊乱的核心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衍生出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血糖,均可引起血管出现重大损伤,同时引起心肌

损伤。因此,糖尿病对心脏有两个改变,一个是血管逐渐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出现弥漫性病变,另一个是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出现障碍,导致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 临床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通常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更为复杂,多处病变、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钙化病变均更常见,介入治疗困难; 糖尿病患者的冠脉斑块更不稳定,容易发生心血管事件; 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症状不典型,不容易被临床发现,导致诊治延误。 心血管病与糖尿病流行病及共病管理现状 上述糖尿病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提示心内科医师,应对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这一类疾病引起足够重视。当然,这也与心血管病和糖尿病流行病及共病管理的现状密切相关。 首先,如从内分泌科医师的角度来说,糖尿病是一个发病率非常高的疾病,其发病率要比心血管疾病高得多,当前全球任何地方的糖尿病发病率均在增加,非洲国家增长率居世界首位(143%),东南亚增长74%。我国的

2015年美国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风险因素治疗

2015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关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和风险因素治疗 梁峰沈珠军方全胡大一 心血管疾病(CVD)是糖尿病患者临床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占糖尿病直接或间接负担的最大份额。与2-糖尿病共存的疾病(如,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则为明确的CVD危险因素,而且糖尿病本身则为独立的风险。大量研究显示,糖尿病人群在预防或延缓CVD进展方面,控制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获得明显效果。当多重危险因素整体控制后观察到巨大的益处。证据显示,过去的十年中美国糖尿病成人患者冠心病(CHD)的患病风险明显改善。美国糖尿病协会(ADA )临床推荐的证据级别分类: A.明确的证据来源于良好实施并可推广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据具有足够强的效力,包括: 良好实施的多中心试验获得的证据,荟萃分析结合试验质量评级分析获得的证据。 令人信服的非实验性证据,即,由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制定的“全或无”规则。支持性证据来源于良好实施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据具有足够强的效力,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医疗机构良好实施的试验获得的证据,荟萃分析结合试验质量评级分析获得的证据。B.支持性证据来源于良好实施的队列研究:良好实施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或注册研究获得的 证据,良好实施的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获得的证据。支持性证据来源于良好实施的病例对照研究。 C.支持性证据来源于对照不良或非对照研究:证据来源于随机临床研究,有一个或一个以 上主要的方法缺陷,或三个或三个以上次要的方法缺陷,以致于使结果无效;证据来源于观察性研究,具有高度偏差的可能性(如病例系列研究,与历史对照比较);证据来源于病例系列研究或病例报告。矛盾性证据中支持推荐的证据偏重。 E. 专家共识或临床经验 一、高血压/血压控制 筛选和诊断:每次常规就诊应该测量血压,发现血压升高的患者应该进行非同日进一步测量证实(B)。 降压目标: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应该降压治疗使收缩压(SBP)达到<140 mmHg目标值(A)。如果不导致过度治疗负担就能达到更低目标值,则对某些患者如较年轻患者,更低的SBP目标值可能是合适的,如<130 mmHg(C)。糖尿病患者应该降压治疗使舒张压(DBP)达到<90 mmHg(A)。如果不导致过度治疗负担就能达到更低目标值,则对某些患者如较年轻患者,更低的DBP目标值可能是合适的,如<80 mmHg(B)。 降压治疗:血压>120/80mmHg的患者,应该建议生活方式改变以降低血压(B)。经进一步证实诊室血压高于140/90 mmHg的患者,除生活方式治疗外,应该立即启动并随后逐渐增加药物治疗以获得血压目标值(A)。高血压的生活方式治疗包括超重或肥胖者减轻体重,包含降低钠盐摄入以及增加钾盐摄入的DASH膳食模式,适度饮酒,以及增加体力活动(B)。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应该包括一种降压方案,其中包含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一种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B);如果其中一种不能耐受则用另一种替代(C)。通常需要多种药物治疗以获得血压目标值(包括一种最大剂量的噻嗪类利尿剂和ACEI/ARB)(B)。如果使用ACEI、ARB、或利尿剂,应该监查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估测值以及血清钾水平(E)。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怀孕女性患者,建议血压的目标值为110–129/65–79 mmHg,以便于优化母亲长期健康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少胎儿生长受损,怀孕期间ACEI和ARB禁忌(E)。 高血压是糖尿病的常见伴发病,累计大部分患者,发病率取决于糖尿病的类型、年龄、肥胖、和种族。其是CVD和微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1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常常是潜在肾病的结果,而2型糖尿病患者则其常与其他心脏代谢危险因素并存。 (一)、筛选和诊断

高血糖状态与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高血糖状态与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状态与其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方法选择本社区医院102例糖尿病患者,对他们进行空腹血糖(FBG)、心血管并发症概率的测定与统计。结果空腹血糖(FBG)19.7 mmol/L 10例,有心血管并发症者23例(90%)。可初步认为,随FBG浓度增加,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越大。结论高血糖状态可诱发心血管疾病,血糖的控制在预防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上尤为重要。 标签:高血糖;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以微血管、大血管和神经系统多见。其中,心血管疾病是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命最严重的并发症[2]。为了解高血糖状态与其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提高糖尿病诊治的水平,严格控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对本社区医院102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BG)和心血管并发症进行了测定和统计,以分析他们之间的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2例糖尿病患者(Ⅱ型,诊断符合WHO糖尿病标准[3]),男52例,女50例,年龄33~80岁,平均55岁;发病年龄和病程,最小33岁,最大80岁,平均5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8年,平均8.1年。 1.2 方法 对这102例糖尿病患者抽取晨间空腹血,测定空腹血糖(FBG),并统计不同血糖范围下,伴有心血管并发症的患者例数。 2 结果 血糖19.7 mmol/L 10例,有心血管并发症者23例(90%)。 可初步总结为,随FBG浓度增加,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越大。 3 讨论 3.1 高血糖不等于糖尿病 高血糖是指体内血糖值高过规定时的症状,引起高血糖的原因很多。人体在应急状态下(情绪激动、紧张,神经内分泌失调)、不良的饮食习惯、城市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