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的防治ppt课件

运动的作用机制
降低血糖
规律运动8周以上,可降低HbA1c0.66%; 急性、单次体育运动直接增强葡萄糖的摄取、还提高胰岛素
敏感性、有利于糖原合成,刺激肌肉内脂肪酸的氧化和脂肪 储存 长期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和活性,增强 胰岛素敏感性
降低血脂
运动可以降低LDL-c,但是对HDL-c和TG无影响
0%
34.20%
10%
20%
30%
40%
50% 患病率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慢性并发症调查组. 1991~2000年全国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 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病变回顾性分析.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2; 24: 447-51.
欧洲心脏调查: 超过2/3的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糖
来自25 个国家的110 个研究中心(n=4961)
肾脏损害(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等);
房颤(可导致中风);
心电图,对有罹患大血管疾病可能性的患者(如有明显家族史、吸 烟、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有限;
____年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 适当运动 减少酒精摄入和戒烟 心理平衡
药物治疗
控制血糖 降低血压 改善血脂 抗血小板治疗
经空腹血糖校正
Nakagami T, et al. Diabetologia. 2004;47:385-94.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代谢紊乱症状群: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俗称“三多一少”; 感染:反复发作、不易控制的感染,好发皮肤、泌尿生殖道、肺
结核等; 急性严重代谢紊乱: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乳酸酸
中毒、低血糖昏迷; 慢性并发症:
大血管病变:冠状动脉—冠心病,脑血管—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 管病,外周血管—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ppt课件-1糖尿病

β细胞功能损伤
IGT
显性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肝糖生成
内源性胰岛素
糖尿病的自然病程
主要病理生理及并发症
• 糖代谢
– 肝、肌肉和脂肪组织的利用减少 – 肝糖输出增多
• 脂肪代谢
– 合成减少、脂蛋白酯酶活性低下 – 胰岛素极度缺乏时,脂肪动员增加—酮症
• 蛋白质代谢
– 负氮平衡
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感染
2005--糖尿病与足部护理 2006--人人享有糖尿病保健 2007--糖尿病和儿童青少年 2008--糖尿病和儿童青少年 2009--糖尿病预防与教育 2010--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 2011--应对糖尿病立即行动 2012--糖尿病:保护我们的未来 2013--糖尿病教育与预防 2014--健康饮食与糖尿病 2015--健康生活与糖尿病 2016--共同关注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GDM)
1
型
环境因素
糖
尿
病
遗传因素
免疫紊乱
1型糖尿病
病毒感染(柯萨奇) 某些食物、化学制剂
HLA基因-DR3和DR4
胰岛B细胞免疫性损害 GAD、ICA、IAA等(+)
胰岛B细胞进行性广泛破 坏达90%以上至完全丧失
• 其发生发展可分为6个阶段: • 第1期-遗传易感性 • 第2期-启动自身免疫反应 • 第3期-免疫学异常 • 该期循环中会出现一组自身抗体
201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糖代谢的分类
正常血糖(NGR) 空腹血糖受损(IFG)* 糖耐量减低(IGT)* 糖尿病(DM)
WHO 1999
FBG
2hPBG
<6.1
IGT
显性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肝糖生成
内源性胰岛素
糖尿病的自然病程
主要病理生理及并发症
• 糖代谢
– 肝、肌肉和脂肪组织的利用减少 – 肝糖输出增多
• 脂肪代谢
– 合成减少、脂蛋白酯酶活性低下 – 胰岛素极度缺乏时,脂肪动员增加—酮症
• 蛋白质代谢
– 负氮平衡
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感染
2005--糖尿病与足部护理 2006--人人享有糖尿病保健 2007--糖尿病和儿童青少年 2008--糖尿病和儿童青少年 2009--糖尿病预防与教育 2010--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 2011--应对糖尿病立即行动 2012--糖尿病:保护我们的未来 2013--糖尿病教育与预防 2014--健康饮食与糖尿病 2015--健康生活与糖尿病 2016--共同关注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GDM)
1
型
环境因素
糖
尿
病
遗传因素
免疫紊乱
1型糖尿病
病毒感染(柯萨奇) 某些食物、化学制剂
HLA基因-DR3和DR4
胰岛B细胞免疫性损害 GAD、ICA、IAA等(+)
胰岛B细胞进行性广泛破 坏达90%以上至完全丧失
• 其发生发展可分为6个阶段: • 第1期-遗传易感性 • 第2期-启动自身免疫反应 • 第3期-免疫学异常 • 该期循环中会出现一组自身抗体
201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糖代谢的分类
正常血糖(NGR) 空腹血糖受损(IFG)* 糖耐量减低(IGT)* 糖尿病(DM)
WHO 1999
FBG
2hPBG
<6.1
糖尿病与冠心病课件PPT

冠心病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 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 ,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 。
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关系
糖尿病和冠心病常常同时存在 ,相互影响。糖尿病患者发生 冠心病的几率比非糖尿病患者 高2-4倍,而冠心病患者中也 有较高的糖尿病发病率。
糖尿病与冠心病的症术等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 生活,如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 限制运动等。
冠心病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生活质 量。
冠心病对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影响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介入 治疗等可能与其他糖尿病治疗药物产 生相互作用,需要医生综合考虑治疗 方案。
冠心病患者需要更加注意生活习惯的 调整,如饮食、运动等,这些生活习 惯的改变可能对糖尿病的治疗产生影 响。
应等。
长期糖尿病可能导致血管内皮细 胞功能障碍,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的进程,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高血压、高 血脂等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进一步增加了冠心病的风险。
冠心病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
冠心病可能导致心绞痛、心肌 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这些 症状可能导致患者活动受限, 影响生活质量。
公共卫生策略
制定针对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公共卫生策略,提高 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预防能力。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心理支持
01
研究如何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减轻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提
高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
02
研究康复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
力。
社会支持
03
研究如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社会支持,如医疗保障、家庭支持
糖尿病和冠心病的症状可能相 似,包括胸闷、胸痛、气短、 乏力等。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 查、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 如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 脉造影等。
414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流行病学[可修改版ppt]
![414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流行病学[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899defe358fb770bf68a559f.png)
11
不可调整的危险因素
不能通过干预降低或控制的危险因素,例如:
• 年龄 • 性别 • 种族 • 家族史(基因)
Introduction to NCD Epidemiology
12
造成慢性病的原因
根本性的社会经济, 文化,政策和 环境因素
全球化
城市化
人口老龄化
常见的,可改变的 危险性因素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全球死亡和疾病负担的原因,前10位,2004
死因构成
DALYs构成
8
NCDs的特征
• 病因复杂 • 多重危险因素 • 潜伏期长 • 非传染性 • 病程长 • 功能受损或丧失 • 无法治愈 • 发作隐秘
Introduction to NCD Epidemiology
9
危险因素
• 个人行为或生活方式 • 环境暴露 • 遗传因素
缺乏锻炼 吸烟
不可改变的 危险性因素
年龄 遗传
中间状态的 危险性因素
血压升高 血糖升高 血脂异常 超重和肥胖
主要的慢性病 心脏病 中风 癌症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糖尿病
Introduction to NCD Epidemiology
14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 传染性疾病的比较
Introduction to NCD Epidemiology
6
Projected main causes of death, worldwide, all ages, 2005
预测在2015年因各种病 因而死亡的6400万人中, 4100万人将死于慢性病
五分之四的慢性病死亡发 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 家
Projected global deaths by cause, all ages, 2005
2023版ESC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管理指南解读ppt课件

多学科协作
指南强调多学科协作在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管理中的重 要性,鼓励心血管科、内分泌科、营养科等专科医生共同 参与患者的诊治过程。
02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 评估与诊断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评估
年龄和性别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疾病的 风险增加。男性通常比女性更容 易患上心血管疾病,但女性在绝
跨越治疗“瓶颈” 针对当前治疗手段难以解决的糖 尿病心血管疾病难题,探索新的 治疗靶点和方法。
强化跨学科合作 促进内分泌学、心血管医学、药 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共同推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诊疗 水平的提高。
06 案例分析与实际应用
案例一:指南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个体化治疗策略
根据指南推荐,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血糖 、血压和血脂控制目标,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
长期随访
心血管科和内科医生应定期随访,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干预与心理支持
饮食调整
01
推荐患者采取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增加蔬菜、水果
、全谷物的摄入。
运动康复
02
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计划,包括有氧
运动和力量训练。
心理健康
03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根据需要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支
药物选择与调整
依据指南建议,选用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降糖药物,如 GLP-1受体激动剂和SGLT-2抑制剂,同时优化抗血小板、 降压和调脂治疗。
患者教育与生活方式干预
根据指南强调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调整、运动锻炼 、戒烟和限酒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
案例二:复杂病例的多学科协作治疗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PPT

适量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如快走、骑车或游泳,增强心肺功能和 代谢水平。
控制体重
戒烟限酒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肥胖和超重。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对心血管和糖尿病的 预防和治疗都有积极作用。
控制血糖和血压
定期监测血糖和血压
了解自己的血糖和血压状况,及时发现并控制异常。
遵循医嘱治疗
02
糖尿病对心血管的损 害
糖尿病对心血管的损害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3
心血管疾病对糖尿病 的影响
心血管疾病与血糖控制
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从 而影响血糖控制。
心血管疾病可能影响脂肪代谢,导致 脂肪堆积,从而加重糖尿病病情。
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胰腺功能受损, 进一步影响胰岛素分泌,从而影响血 糖水平。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后 ,其死亡率较非糖尿病患者更 高。
控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 如高血压、高血脂等,有助于 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风险。
04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的预防和治疗
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
保持低盐、低糖、低脂的饮食习 惯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摄入 ,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患者支持
建立患者支持平台,提供 疾病管理、心理支持等方 面的帮助,提高患者的自 我管理和生活质量。
THANK YOU
并发症管理
对于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如糖 尿病足、心血管事件等,需要进行 针对性的治疗和管理,以降低风险 和改善预后。
05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的未来研究方向
新型治疗方法的研发
1 2 3
新型药物研发
针对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研发更有 效的药物,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防治ppt课件

UKPDS血糖与并发症观察性研究结论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与患者的高血糖明 显相关
• 与HbA1c正常者(<6%)相比,血糖愈高并发症发生率愈高
不存在明显的发生并发症的血糖阈值 • 提示降低血糖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微血管病变与血糖升高的关系更为密切 • 大血管病变与血糖升高也有关,但还有其他致病因素,血
1、科学饮食
忌烟、忌酒、调整不合理饮食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适当限 制脂肪及氯化钠的摄入量,以清淡饮食为主。同时尽量多吃蔬菜,保 持大便通畅,以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在并发心梗或心衰时,应 尽量采用少量多餐的方法,这样不但有效保持血糖平稳,同时也减轻 心脏负担,预防疾病恶化。应改变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心 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这样既能有效控制血糖,也能有效控制血压 及血压波动,减慢心率,对预防心梗、心衰、心律失常及脑血管意外 起着积极作用。 注: ①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②粗细粮巧搭配,蔬菜餐餐有, ③每餐八分饱,下顿不饥饿。主食的品种以全麦粉、大米、小米、玉 米面为主,尽量少食荞麦、莜麦等难以消化食物,以防止对胃肠道的 刺激。米面杂粮都要吃,还要适当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也要吃鱼类、 瘦肉、鸡蛋(每周4~7个)、牛奶、豆制品、蒜、醋等。少吃动物油、 糖、奶油及咖啡。每天食盐应减少至5克。务必控制体重。提倡每天 清晨喝一杯温开水。每天不少于六杯水。食量可依据身 高体重,劳动强度而定。蛋白质以动物蛋白为主,辅以 植物蛋白,但肾病患者应限制蛋白摄入量,每日每公斤 体重在0.8克以下,脂肪在每日一两植物油左右为宜。
2、合理运动
• 合理运动是治疗糖尿病,防止心脑血管病 的有效方法,运动不同于每日的劳动,它 不需要胰岛素就能使血糖下降,且能调节 精神,强健心肺功能,因此应高度重视。 其原则是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时间应选择在餐后,尤其是晚 餐后。晨起运动对糖尿病患者并不科学, 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pptx

糖尿病和 非糖尿病 受试者之 间的差异
2019-11-21
谢谢阅读
16
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LDL)的重 要性
• 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含有较少的胆固醇 —一定量的胆固醇会对应于更多的LDL颗粒
• 与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 平上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Ⅱ亚类(HDL2)水平下降有关
2019-11-21
无心肌梗塞病史的非糖尿病受试者(n=1,304) 无心肌梗塞病史的糖尿病受试者(n=890) 有心肌梗塞病史的非糖尿病受试者(n=69) 有心肌梗塞病史的糖尿病受试者(n=169)
谢谢阅读
8
糖尿病与并发的动脉粥样硬化症
• (糖尿病患者的死因有80%是动脉粥样硬化症) —75%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 —25%由于脑血管或外周血管疾病
性,测量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 • 高血糖状态——高血糖始发年龄,家族糖尿病史,并发症,空腹血糖
检测,对长期血糖值的定期检测
2019-11-21
谢谢阅读
13
Ⅱ型糖尿病男性患者的异常脂肪水 平
无糖尿病男性 糖尿病男性
流行(%)
总胆固醇 >260
三酰甘油 极低密度 低密度脂
>235
脂蛋白胆 蛋白胆固 固醇>40 醇>190
• 糖尿病并发症的住院治疗患者超过75%是因为动 脉粥样硬化症
• 新近诊断出患有Ⅱ型糖尿病的患者中超过50%患 有冠心病
2019-11-21
谢谢阅读
9
糖尿病中动脉粥样硬化症发生的潜 在机制
• 脱辅基蛋白和脂蛋白颗粒的异常分布
• 血浆蛋白和动脉血管壁蛋白的糖基化和进 一步糖基化
• 糖基氧化和氧化作用 • 促凝血状态 • 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PPT课件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糖尿病的治疗
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 、运动治疗、自我监测等,以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心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
心血管病的预防
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可以降低心血 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心血管病的治疗
对于已经确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以控制病情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联合治疗的策略
综合评估
对患者的糖尿病和心血管 疾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协同治疗
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也要 关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长期管理
对患者进行长期管理,定 期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Part
05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的营养与运 动管理
糖尿病的营养管理
血糖波动
心血管疾病可能影响血糖的稳定 性,导致血糖波动,增加糖尿病 并发症的风险。
心血管病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胰岛素抵抗
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影 响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影响 血糖控制。
胰岛素分泌异常
心血管疾病可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延迟,加重糖 尿病病情。
心血管病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01
糖尿病患者应限制高糖、高淀粉和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摄入,
以控制血糖水平。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02
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糖,改善葡萄糖耐量,糖尿病患者应多
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
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进展PPT课件

冠脉造影发现糖尿病患者弥漫性或多支性冠脉 病变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且狭窄程度较重。
2019/11/1
7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
约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CAN,CAN 可引起糖尿病无痛性心肌梗死和猝死。 其临床特点有:休息时心动过速,心率常大于 90 次 /分.常较固定,不易受各种条件反射影响; 发生心肌梗死时症状不典型,可无痛,仅有恶心 呕吐、心律不齐、充血性心衰或仅表现疲乏等;体位 性低血压;在低血糖、服用ß-受体阻滞剂、补液等 因素诱发下,易发生心力衰竭。
干果等 饮酒 :如果酒瘾较大,只可饮少量红酒
2019/11/1
50
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
是目前流行的一种减肥饮食
指一天中碳水化合物摄入总量低于35克或小于2030%
对脂肪没有特殊限制
减少食物中碳水化合物比例、高蛋白饮食可能是减少心 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危险的最合适的饮食
高碳水化和物饮食为获得相同的益处,必须增加富含粗 纤维食物来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2019/11/1
51
规律运动
运动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糖尿病患者运动 达到一定负荷时,能增加胰岛索敏感性,降低血糖。并发轻 中度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应坚持长期、适量、有规律的有氧 运动,有助于减轻体重,改善心肺功能,调解脂肪及糖代谢, 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减少血栓形成,还能产生降压和稳压的 效果,对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有着积极的作用。
2019/11/1
33
微量元素:铬缺乏时可造成糖和脂肪代谢异 常,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含铬丰富的食物 有酵母、牛肉、肝、粗粮、蘑菇等。锌缺乏时 血中游离脂肪酸升高,动物性食品是锌的可靠 来源.特别是精瘦肉。硒能保护心血管和心肌 的健康,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海味及海产 品中含硒量较高。
2019/11/1
7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
约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CAN,CAN 可引起糖尿病无痛性心肌梗死和猝死。 其临床特点有:休息时心动过速,心率常大于 90 次 /分.常较固定,不易受各种条件反射影响; 发生心肌梗死时症状不典型,可无痛,仅有恶心 呕吐、心律不齐、充血性心衰或仅表现疲乏等;体位 性低血压;在低血糖、服用ß-受体阻滞剂、补液等 因素诱发下,易发生心力衰竭。
干果等 饮酒 :如果酒瘾较大,只可饮少量红酒
2019/11/1
50
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
是目前流行的一种减肥饮食
指一天中碳水化合物摄入总量低于35克或小于2030%
对脂肪没有特殊限制
减少食物中碳水化合物比例、高蛋白饮食可能是减少心 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危险的最合适的饮食
高碳水化和物饮食为获得相同的益处,必须增加富含粗 纤维食物来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2019/11/1
51
规律运动
运动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糖尿病患者运动 达到一定负荷时,能增加胰岛索敏感性,降低血糖。并发轻 中度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应坚持长期、适量、有规律的有氧 运动,有助于减轻体重,改善心肺功能,调解脂肪及糖代谢, 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减少血栓形成,还能产生降压和稳压的 效果,对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有着积极的作用。
2019/11/1
33
微量元素:铬缺乏时可造成糖和脂肪代谢异 常,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含铬丰富的食物 有酵母、牛肉、肝、粗粮、蘑菇等。锌缺乏时 血中游离脂肪酸升高,动物性食品是锌的可靠 来源.特别是精瘦肉。硒能保护心血管和心肌 的健康,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海味及海产 品中含硒量较高。
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PPT.

血管疾病(冠心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病)
是引起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 糖尿病本身的高血糖很可能是
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增加的重要原因。
高血糖与心血管危险 1.心血管危险性增加的血糖阈值
➢ 1979年国际协作组:
血糖是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 Cautinho等:
易发性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其实,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交通标志和标线共有100多种,今天我们认识的只是其中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
(二) 体育活动的合理性
如没有及时诊断和处理,
则可导致病情迅速恶化,甚至死亡。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 2.糖尿病性心肌病
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 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前言
糖尿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第五大死因
• 据我国1996年的统计资料显示, 25~64岁的人群中的患病率为3.21%。
北京、上海等达5%以上, 而且还在继续上升。
前言
如果将糖耐量异常(IGT)统计在内, 则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6000万以上,
居世界第2位。
前言
前言
• 我国糖尿病患者中95%为2型。 • 糖尿病的许多潜在危险因素
Wisconsin:
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1%,
➢ 导致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增加70%, ➢ 尿蛋白增加20%,
➢ 冠心病事件增加10%~18%。
------提示高血糖对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
大于心血管疾病。
高血糖与心血管危险 2. 高血糖增加心血管危险
➢ UKPDS: 对冠心病的作用,
心血管危险因素依次为:高LDL-C、低HDL-C 和糖化血红蛋白增加。
• 长期高血压、慢性高血糖、微血管疾病、 心肌蛋白糖基化、自主神经损害。
是引起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 糖尿病本身的高血糖很可能是
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增加的重要原因。
高血糖与心血管危险 1.心血管危险性增加的血糖阈值
➢ 1979年国际协作组:
血糖是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 Cautinho等:
易发性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其实,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交通标志和标线共有100多种,今天我们认识的只是其中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
(二) 体育活动的合理性
如没有及时诊断和处理,
则可导致病情迅速恶化,甚至死亡。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 2.糖尿病性心肌病
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 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前言
糖尿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第五大死因
• 据我国1996年的统计资料显示, 25~64岁的人群中的患病率为3.21%。
北京、上海等达5%以上, 而且还在继续上升。
前言
如果将糖耐量异常(IGT)统计在内, 则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6000万以上,
居世界第2位。
前言
前言
• 我国糖尿病患者中95%为2型。 • 糖尿病的许多潜在危险因素
Wisconsin:
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1%,
➢ 导致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增加70%, ➢ 尿蛋白增加20%,
➢ 冠心病事件增加10%~18%。
------提示高血糖对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
大于心血管疾病。
高血糖与心血管危险 2. 高血糖增加心血管危险
➢ UKPDS: 对冠心病的作用,
心血管危险因素依次为:高LDL-C、低HDL-C 和糖化血红蛋白增加。
• 长期高血压、慢性高血糖、微血管疾病、 心肌蛋白糖基化、自主神经损害。
医院老年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精选PPT

相反,胰岛素有抗炎症和抗血栓的作用,具有血 管舒张因子的作用,抑制血小板活性。
对于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者,给予严 格的血糖控制和(或)胰岛素可能改善预后。
docin/sundae_meng
3.慢性缺血性心脏病
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和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 疗在老年患者无论有无糖尿病都是一样的。
心脏微血管功能异常导致冠状动脉血流的自主调节和血 管紧张度受损,因此冠状动脉最大血流量和冠状动脉储 量减少。
糖尿病患者虽还未证实在微循环存在阻塞改变,其他结 构改变(中膜增生、血管周围纤维化,内膜增生)已经被 证实。
这些组织病理改变以及微血管的内皮功能受损可 以解释在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无症状心肌缺血 、心纤维化、左心室功能异常。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增加,而高血 压患者糖耐量受损的发病率增加,并且口 服葡萄糖耐量后胰岛素释放也增加。
高血压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在糖尿 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更显著。
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5年中主要心血 管事件和卒中的发生率增加几乎2倍。
docin/sundae_meng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传统上分为2类:
5年)强化血糖控制减①少心微血管血事件的管危险并性42发%(P症=0. ,包括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 、肾脏病变; 但是,在长期随访中(平均6.
这些新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和心血管终点的作用尚不明确。 糖尿病患者血压的控制目标<130/80mmHg
②大血管并发症,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以 退伍军人糖尿病事件研究(VADT)是一项针对350名男性平均年龄60岁、2型糖尿病平均病程7.
心血管系统可能出现的糖尿病并发症包括 全因死亡的风险下降显著。
8年的患者的研究,他们被分为标准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
对于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者,给予严 格的血糖控制和(或)胰岛素可能改善预后。
docin/sundae_meng
3.慢性缺血性心脏病
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和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 疗在老年患者无论有无糖尿病都是一样的。
心脏微血管功能异常导致冠状动脉血流的自主调节和血 管紧张度受损,因此冠状动脉最大血流量和冠状动脉储 量减少。
糖尿病患者虽还未证实在微循环存在阻塞改变,其他结 构改变(中膜增生、血管周围纤维化,内膜增生)已经被 证实。
这些组织病理改变以及微血管的内皮功能受损可 以解释在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无症状心肌缺血 、心纤维化、左心室功能异常。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增加,而高血 压患者糖耐量受损的发病率增加,并且口 服葡萄糖耐量后胰岛素释放也增加。
高血压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在糖尿 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更显著。
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5年中主要心血 管事件和卒中的发生率增加几乎2倍。
docin/sundae_meng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传统上分为2类:
5年)强化血糖控制减①少心微血管血事件的管危险并性42发%(P症=0. ,包括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 、肾脏病变; 但是,在长期随访中(平均6.
这些新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和心血管终点的作用尚不明确。 糖尿病患者血压的控制目标<130/80mmHg
②大血管并发症,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以 退伍军人糖尿病事件研究(VADT)是一项针对350名男性平均年龄60岁、2型糖尿病平均病程7.
心血管系统可能出现的糖尿病并发症包括 全因死亡的风险下降显著。
8年的患者的研究,他们被分为标准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