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说课稿

合集下载

《白毛女》说课稿

《白毛女》说课稿

说课稿: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白毛女》选段《北风吹》、《扎红头绳》索堡中学王丽娟一、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分析与体验音乐作品,了解歌剧这一艺术形式,熟悉有关歌剧的一些基本知识。

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曲,指出人物声音特点以及音乐的旋律特点,并用语言表达作品丰富的情感。

3、创新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欣赏歌剧片段的形式,感受其艺术魅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参与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说教法:对比法、参与体验法、听赏法、情境教学法、设问法、分析法、归纳法。

三、说重点:欣赏、体验《北风吹》、《扎红头绳》选曲体会情境。

感受歌剧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说难点:通过对音乐作品不同段落的欣赏使学生懂得情感体验及欣赏音乐的重要通道,音乐根据不同需要可以刻画出不同艺术形象表达不同的情感并理解音乐的本质: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五、说教学准备:丰富的影音资料、CAI课件、音响。

六、说过程:1、学生回忆演唱《洪湖水,浪打浪》。

回忆歌剧的概念。

2、作品介绍:(1)学生观看课件齐读作品介绍。

突出音乐主题:“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旧社会地主阶级对农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2)欣赏《北风吹》,教师播放录音,学生思考问题。

1、时间为什么安排在除夕夜?家人团聚之夜,情绪的鲜明对比。

2、这段表现了喜儿一种怎样的复杂矛盾心理?表现了喜儿高兴.喜悦.担心和盼望父亲回家过年的一种复杂心情。

(3)欣赏《扎红头绳》,教师播放录音,学生思考问题。

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4)小组讨论: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喜儿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3、拓展延伸:(1)欣赏芭蕾舞剧《扎红头绳》视频资料。

(2)情景剧表演《扎红头绳》4、教师小结:2016年12月。

语文教案白毛女教学教案

语文教案白毛女教学教案

白毛女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白毛女》的故事背景、作者及其文学地位。

分析并欣赏《白毛女》中的语言艺术和人物形象。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

1.2 教学内容课文朗读与解析人物形象分析文学手法探讨主题思考与讨论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白毛女》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关系。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

2.2 教学难点理解并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思维对课文进行评价。

学生能够创作类似的短篇小说。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课文背景、作者生平、文学特点等。

互动法:分组讨论、问题解答、角色扮演等。

鉴赏法:品味语言、分析人物、探讨主题等。

3.2 教学手段课本、多媒体课件相关文学作品、评论文章网络资源、图片素材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导入:介绍《白毛女》的背景和作者。

阅读理解:朗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人物分析: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关系。

文学手法:探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

主题讨论:思考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创作练习:学生创作类似的短篇小说。

4.2 时间安排课时:每个章节安排2课时,共10课时。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学生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阅读理解:课文相关问题的回答正确率。

创作能力:学生创作的短篇小说的质量。

5.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同行评价:接受同行的评价和建议,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反思:定期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内容和手段。

第六章:教学资源与辅助材料6.1 教学资源教材:《白毛女》原文及注释版参考书目:相关文学评论、分析文章网络资源:白毛女故事背景资料、相关影视作品6.2 辅助材料图片素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插图音频素材:课文朗读或相关音乐素材视频素材:白毛女故事的改编影视作品片段第七章: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案7.1 教学设计教案编写: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和步骤。

白毛女高中音乐教案

白毛女高中音乐教案

白毛女高中音乐教案教案标题:《白毛女》高中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白毛女》这部经典民族歌剧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 学习和演唱歌剧中的经典曲目,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于音乐剧、戏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内容:1. 了解《白毛女》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2. 学习歌剧中的经典曲目,如《白毛女之歌》、《红旗颂》等。

3. 学习歌剧中的重要场景和角色,如白毛女、八婆等。

4. 学习音乐剧表演的基本技巧,如声乐训练、肢体语言等。

教学步骤:第一课:介绍《白毛女》歌剧及其背景1. 引入:通过播放歌剧片段或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白毛女》的兴趣。

2. 分享:简要介绍《白毛女》的创作背景、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

3. 讨论:与学生一起讨论歌剧中的主题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课:学习《白毛女之歌》1. 引入:播放《白毛女之歌》的原版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这首歌的旋律和情感。

2. 学唱:逐句教学《白毛女之歌》,并逐渐组合起来,让学生跟着唱。

3. 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合唱表演。

第三课:学习《红旗颂》1. 引入:播放《红旗颂》的原版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这首歌的激昂和庄重。

2. 学唱:逐句教学《红旗颂》,并逐渐组合起来,让学生跟着唱。

3. 合唱表演:全班一起演唱《红旗颂》,加入相应的肢体动作和舞蹈。

第四课:学习其他歌曲和场景1. 学习其他重要歌曲:根据教学时间和学生水平,选择其他重要歌曲进行学习,如《八婆婆之歌》等。

2. 学习重要场景:让学生了解歌剧中的重要场景,如白毛女与八婆的对话、白毛女与党的领导人的对话等。

并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第五课:综合表演1. 分组排练: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个场景或歌曲进行排练。

2. 综合表演:在班级或学校的音乐会或文艺演出中,进行综合表演,展示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对《白毛女》的理解。

教学评估:1. 听力评估:通过听学生的演唱或合唱表演,评估他们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和表达能力。

《白毛女》 说课稿

《白毛女》 说课稿

《白毛女》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白毛女》。

一、说教材《白毛女》是我国歌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这部作品以其鲜明的人物形象、扣人心弦的情节和动人的音乐,展现了旧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和反抗精神。

教材选取《白毛女》这一作品,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歌剧艺术的发展历程,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正义的追求。

从知识结构来看,通过学习《白毛女》,学生能够对歌剧的表现形式、音乐特点、舞台表演等方面有更深入的认识。

从能力培养角度,学生能够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增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念。

二、说学情授课对象是具体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文化素养,但对于歌剧这种艺术形式的了解可能相对较少。

学生在这个阶段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新鲜事物充满探索的热情。

然而,他们的思维方式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对歌剧音乐的理解不够深入、对剧中人物情感的把握不够准确等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了解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背景、剧情梗概。

(2)掌握歌剧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

(3)能够哼唱《白毛女》中的经典唱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欣赏歌剧片段,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2)通过分析剧中人物形象和情节,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3)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和表演,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旧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2)激发学生对民族歌剧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歌剧《白毛女》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分析喜儿、杨白劳等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白毛女说课课件

白毛女说课课件

2、情感目标 3、能力目标
通过欣赏歌剧《白毛女》,让学生了解旧社会 穷苦人民的苦难生活,进而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重点难点
重点:
让学生从歌剧《白毛女》的六个选段中 感受到六种不同情感的。
四、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1、讨论式教学法 2、启发式教学法 3、对比式教学法 4、音画式教学法 5、赏析式教学法
说学法
讨论法、分析法、想象法
五、说教学程序
1、导课:播放《北风吹》,板书课题。 2、教材解析。 3、展示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 4、听赏音乐,教唱《北风吹》和《十里风雪》,欣赏《扎 5、教学小结:
红头绳》、《哭爹》、《我要活》、《太阳出来了》四段音乐。 让学生体会并讨论每段音乐的情绪。 音乐是通过速度、力度、节奏、曲调、音色等方面的变化 来表达音乐情感。 悲哀——焦急短促 快乐——宽畅和缓 高兴——开朗轻快 愤怒——粗犷严厉 崇敬——正直端庄 爱悦——柔和缠绵
1知识目标通过对歌剧白毛女六个不同段落的欣赏使学生理解一部音乐作品不同段落可表达不同的情感进而懂得情感体验是听赏音乐的重要通道
说课教师:刘晓霞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歌剧《白毛女》六个不同段落的欣赏, 使学生理解一部音乐作品不同段落可表达不同的情 感,进而懂得情感体验是听赏音乐的重要通道。 学会《北风吹》和《十里风雪》的唱段。

白毛女教案(精华版)

白毛女教案(精华版)

白毛女教案(精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白毛女》。

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解放前的的真实故事,描述了一个农村女子喜儿的悲惨遭遇和最终获得解放的历程。

课文内容主要包括喜儿的遭遇、喜儿与杨白劳的父女情深、喜儿在黄家受苦、喜儿逃荒、喜儿遇到共产党军队、喜儿获得解放等情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白毛女》的故事背景和内容,理解课文所表达的父女情深、阶级压迫和解放的主题。

2. 培养学生朗读、复述、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习喜儿勇敢、坚强的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体会喜儿的悲惨遭遇和解放的喜悦。

难点:分析喜儿形象,理解课文所表达的阶级压迫和解放的主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文教材、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播放《白毛女》插曲,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中所表现的故事情节。

2. 课文朗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喜儿的遭遇。

3. 内容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喜儿形象,引导学生理解阶级压迫和解放的主题。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课文内容。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喜儿遭遇和解放的看法,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白毛女》喜儿的遭遇:悲惨喜儿与杨白劳的父女情深喜儿在黄家受苦喜儿逃荒喜儿遇到共产党军队喜儿获得解放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白毛女》的故事情节。

答案:课文讲述了喜儿在解放前遭受阶级压迫的悲惨遭遇,以及她在共产党军队的帮助下获得解放的故事。

2. 请分析喜儿形象,谈谈你对她遭遇和解放的看法。

答案:喜儿是一个勇敢、坚强的女子,她在遭受阶级压迫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希望。

7.2白毛女说课稿高一上学期音乐湘教版必修音乐鉴赏

7.2白毛女说课稿高一上学期音乐湘教版必修音乐鉴赏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和引导,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2.生生互动:分组讨论,每组针对某一唱段或角色进行分析,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小组合作进行角色扮演,展示对作品的理解。
3.课堂小结:邀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给予补充和总结。
3.观看《白毛女》全剧,进一步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提升音乐素养。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遵循清晰、简洁、有助于知识结构把握的原则。板书的布局分为三部分:左侧为作品背景和故事情节概述,中间为音乐特点及唱段分析,右侧为角色塑造和情感表达。
1.左侧:用思维导图形式呈现《白毛女》的创作背景和故事情节,突出关键信息,便于学生整体把握。
7.2白毛女说课稿高一上学期音乐湘教版必修音乐鉴赏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高一上学期音乐湘教版必修音乐鉴赏课程的第七章第二节,以经典民族歌剧《白毛女》为教学内容。该歌剧是我国现代音乐的瑰宝,融合了西方歌剧元素与中国民族音乐特色,展现了浓厚的地域风格和时代背景。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鉴赏这部经典作品,掌握其主要音乐知识点,同时认识歌剧这一艺术形式。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白毛女》的创作背景、故事情节、主要唱段及音乐特点。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使学生全面了解这部民族歌剧。
教学难点为:分析剧中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唱腔等。由于这些音乐知识点较为抽象,需要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鉴赏过程中,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师需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白毛女》说课稿

《白毛女》说课稿

《白毛女》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

今天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为克服重难点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下面我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歌剧《白毛女》是人教版全日制高中音乐全一册的一节欣赏课。

这是一首G大调的歌曲,由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焕之、向隅、陈紫、刘炽等作曲。

1945年初作于延安,同年4月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后在解放区各地陆续上演,深受广大人民和八路军官兵的喜爱。

采用中国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了戏曲音乐及其表现手法,并借鉴西欧歌剧的创作经验,是在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

本课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一个作品不同选段带给我们不同音乐情绪外也能够了解旧社会地主阶级对农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

二、说学情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

但是高中生在平时的音乐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随意的,缺乏引导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旧社会地主阶级对农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赏析及对比探究选段作品感受音乐情绪,并了解声音形态与情感表现的一般对应关系。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白毛女》不同选段的音乐情绪并能够演唱《北风吹》《十里风雪》。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段感受不同音乐情绪,并对《北风吹》《十里风雪》进行演唱,难点为声音形态与情感表现的一般对应关系。

白毛女说课稿

白毛女说课稿

白毛女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白毛女》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该作品通过讲述农村女子喜儿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旧社会农民的苦难生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改革运动对农民生活的巨大影响。

本课文是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一篇重要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感受革命精神,提高文学素养。

(二)主要内容本文以白毛女喜儿的成长历程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充满压迫与反抗、悲剧与喜剧交织的故事。

课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喜儿的悲剧、喜儿的觉醒与反抗、喜儿的新生。

通过这三个部分,展示了喜儿从受害者到觉醒者再到胜利者的心路历程。

(三)课文特点1. 语言朴实无华,充满生活气息,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感悟。

2. 人物形象鲜明,喜儿、杨白劳、黄世仁等角色各具特色,有助于学生分析人物性格。

3. 情节紧凑,矛盾冲突激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 蕴含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白毛女》的文学地位和创作背景。

2.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故事情节。

3. 学会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及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2.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喜儿等人物的坚强与勇敢,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2. 认识到旧社会农民的苦难生活,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改革运动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 掌握课文的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

3. 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

(二)难点1. 对课文中的矛盾冲突进行分析,理解其背后的社会原因。

语文教案白毛女教学教案

语文教案白毛女教学教案

白毛女教学教案第一章: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白毛女》的背景及作者杨洪基的情况。

2.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背景介绍:交代《白毛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

2. 作者简介:介绍杨洪基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3.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杨洪基要写《白毛女》这首诗。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3. 分析课文: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回答出课文背景和作者简介相关问题。

2.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表达出情感。

3.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第二章:诗歌手法分析一、教学目标1. 分析课文《白毛女》中的诗歌手法。

2. 培养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手法介绍: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

2.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的诗歌手法如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有哪些诗歌手法。

2. 分析课文: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并结合具体句子进行分析。

3.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找到的诗歌手法及其作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回答出课文中的诗歌手法。

2.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3. 学生能够运用诗歌手法进行创作。

第三章:课文主题探讨一、教学目标1. 探讨课文《白毛女》的主题。

2. 培养学生对诗歌主题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主题介绍:讲解课文《白毛女》的主题思想。

2.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白毛女》想要表达什么主题。

2. 分析课文:讲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并结合具体句子进行分析。

《白毛女》教案设计

《白毛女》教案设计

《白毛女》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白毛女》的故事背景、作者和作品特点。

2. 通过分析《白毛女》中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揭示的社会现实。

3. 学习《白毛女》中的文学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背景和作者简介2. 人物形象分析3. 作品主题和社会意义4. 文学手法分析5. 团队合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白毛女》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作品主题及文学手法。

2. 教学难点: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和文学手法,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作者简介、作品主题等。

2. 分析法:分析人物形象、文学手法等。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团队合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经验。

4. 实践法:让学生模仿《白毛女》中的文学手法,创作短篇故事。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白毛女》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 阅读理解: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 主题探讨:讨论作品主题和社会意义。

4. 文学手法分析:分析作品中的文学手法。

5. 团队合作: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7. 作业布置:模仿《白毛女》中的文学手法,创作短篇故事。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白毛女》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3. 评价学生对作品主题和文学手法的理解程度。

4. 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和口头表达能力方面的进步。

七、教学资源1. 《白毛女》原著文本。

2. 与《白毛女》相关的影视作品。

3. 文学分析的相关资料和参考书。

八、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好《白毛女》的文本和相关资料。

2. 安排课堂讨论的时间和空间。

3. 准备相关的评价表格和反馈工具。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白毛女》的戏剧表演,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白毛女说课稿

白毛女说课稿

白毛女说课稿《白毛女》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经典歌剧《白毛女》。

一、说教材《白毛女》是我国歌剧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这部作品反映了旧中国农民在地主阶级残酷剥削下的悲惨命运,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翻身得解放的历史进程。

在小学到高中的教材中,选取《白毛女》这一经典作品,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近现代的历史背景,感受艺术作品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批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说学情咱们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学习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历史和社会现象有着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可能对于旧中国的社会状况缺乏深入的了解。

不过,通过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渠道,学生对于类似的主题也有一些初步的认识。

就拿我之前教过的一个班级来说,有一次我们在课堂上讨论关于贫富差距的问题,有个学生就提到了他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生活艰苦,当时大家都很感慨。

这让我意识到,学生们对于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是有一定敏感度的,而《白毛女》正好可以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歌剧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熟悉《白毛女》的剧情和主要人物。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旧中国农民的苦难,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白毛女》的主题思想,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2、教学难点:体会歌剧这种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以及如何将其与历史背景相结合进行深入理解。

五、说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白毛女》的故事中,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

2、问题导向法:以问题为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说学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预习,了解歌剧的基本知识和《白毛女》的背景。

白毛女 教案教学设计

白毛女 教案教学设计

《白毛女》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白毛女》的故事背景、情节及主题,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2. 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传统民间传说的兴趣。

3.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的能力。

4.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故事背景及情节:介绍《白毛女》产生的历史背景,讲述故事主要情节。

2.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主人公杨白劳、喜儿、黄世仁等人物的性格特点。

3. 作品主题探讨:探讨作品中所反映的阶级矛盾、人性善恶等问题。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情节及人物形象。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主题及人物性格。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的价值观。

4. 情景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体验作品中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白毛女》原文及相关评论文章。

2. 教学多媒体:图片、视频等资料。

3. 角色卡片:准备杨白劳、喜儿、黄世仁等人物的角色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白毛女》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主题及人物性格。

4. 分析:引导学生从作品中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 实践: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作品中的情感。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分组讨论、合作完成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组织学生比较《白毛女》与其他民间传说或文学作品之间的异同,深入探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白毛女》教案

《白毛女》教案

《白毛女》教案《白毛女》教案一、主题思想歌剧《白毛女》以喜儿命运的悲喜沉浮为主线,铺叙了一系列曲折动人、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深刻的表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农村的基本矛盾——广大农民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语文教案-白毛女。

恶霸地主黄世仁通过地租和高,利贷,残酷压榨农民,逼死杨白劳,抢走喜儿并把她奸污后又要害她,后来逼得她逃进深山,过着“鬼”一般的生活。

这些情节,深刻地表现了长期受着深重压迫剥削的贫苦农民,命运的悲惨,也有力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凶残、狡诈、贪婪、腐朽的本质。

剧作最后描写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打倒了地主阶级,喜儿和广大农民报仇雪恨、翻身解放了,新旧社会两重天。

《白毛女》深刻地揭示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主题。

这部优秀歌剧具有很大的典型意义。

二、课文剧情概括课文节选的是歌剧第一幕的第一、二场。

第一场,写1935年冬的除夕夜,天降大雪,佃户杨白劳的女儿喜儿盼爹爹回家来过年;杨白劳还不起地主的租子和高,利贷,在外躲帐躲了七天后于除夕夜担着豆腐担子悄悄回到家。

他称回二斤面,给女儿扯了二尺红头绳,准备与相依为命的女儿欢欢喜喜过个年。

就在这时,地主帐房穆仁智来逼债,硬逼杨白劳到黄世仁家去一趟。

第二场,写杨白劳跟穆仁智来到地主家,地主黄世仁借逼债逼杨白劳在女儿的卖身文契上按了手印。

杨白劳悲愤欲绝,踉跄往家走。

课文后的剧情是:第三场写杨白劳倒在路上,被杨的老友佃户赵老汉搀回家。

杨白劳在深夜喜儿睡着后,在村上一连串的鞭炮声中,喝点豆腐的卤水自尽了。

第四场,写年初一在鞭炮声中喜儿惊醒,发现爹爹死在门外雪地上。

不一会,穆仁智带人把喜儿抢走了。

这第一幕是全剧戏剧冲突的开端。

三、《白毛女》全剧的故事梗概歌剧《白毛女》,共五幕十六场(原先为六幕,后来删掉了表现喜儿在山洞里的生活的第四幕,由六幕改为五幕)。

全剧反映的是全国抗战爆发前的1935年冬至红军北上抗日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的1937年秋和1938年春,发生在河北省某县杨格村的故事,地主黄世仁和佃户杨白劳、喜儿的矛盾冲突是主线。

白毛女教案

白毛女教案

第一课一部音乐作品不同段落表达的不同情感教案课型:综合欣赏课年级:高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通过对歌剧《白毛女》五个不同唱段的欣赏,培养学生准确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能力。

2、认知目标:一部音乐作品不同段落可表达不同的情感。

3、情感目标:让学生从五个选段中感受到五种不同的情绪,进而懂得情感体验是听赏音乐的重要通道。

教材简析:《白毛女》是一部反映现代社会生活的五幕歌剧,1945年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马可等人创作于延安。

该作品以民间故事为题材,以河北、山西地方民歌为音乐素材,刻画出了许多具有鲜明艺术形象的典型人物,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劳苦大众,不畏地主恶霸的压榨、欺凌,奋起反抗,争取自由的壮举。

教学内容:1、《北风吹》(第一幕)2、《十里风雪》(第一幕)3、《扎红头绳》(第一幕)4、《我要活》(第三幕)5、《太阳出来了》(第五幕)教学程序:创设情境——情感陶冶——参与体验——总结转化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式、讨论探索式、情境陶冶式、参与体验式教学重点:通过熟悉《北风吹》、《十里风雪》两首歌曲的曲调,体验音乐的不同段落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音乐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音乐表现手段:速度、力度、音色、调性、节拍、节奏等音乐要素)教具:钢琴、电脑、音响、自制课件、投影仪、表演道具、服装第一课一部音乐作品不同段落表达的不同情感说课一、说教材:本课选用高中艺术欣赏音乐全一册教材第一单元,本单元共二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各种歌曲乐曲的欣赏,着重培养学生准确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

《一部音乐作品不同段落表达的不同情感》是本单元第一课,将初步了解音乐欣赏的重要途径是音乐听觉的情感体验,通过欣赏学习歌剧《白毛女》的六个选段:《北风吹》、《十里风雪》、《扎红头绳》、《哭爹》、《我要活》、《太阳出来了》,从中感受六种不同的情绪。

可分为两课时来完成。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声音形态与情感表达的对应关系。

白毛女 教案教学设计

白毛女 教案教学设计

《白毛女》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白毛女》的故事背景、作者及作品特点;(2)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3)掌握作品中的关键情节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作品;(2)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元素;(3)学会欣赏经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揭示的社会现实和人性光辉;(2)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美好情感;(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作品简介:《白毛女》是现代作家何其芳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通过对主人公杨白劳及其一家人的命运描写,反映了旧社会农民的苦难生活和新社会的希望。

2. 人物形象:(1)杨白劳:勤劳、朴实、善良的农民,深受地主阶级的压迫;(2)喜儿:杨白劳的女儿,勇敢、聪明、坚韧,代表新时代的女性;(3)黄世仁:地主阶级的代表,残酷剥削农民,贪婪无耻。

3. 情节梳理:(1)杨白劳一家人的生活困境;(2)喜儿与黄世仁的斗争;(3)杨白劳被迫离家逃荒;(4)喜儿在新社会的成长;(5)杨白劳一家人的团圆。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作品的人物形象分析;(2)作品的主题思想探讨;(3)作品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元素分析。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元素如何融合;(2)如何理解作品揭示的社会现实和人性光辉。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课前预习,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2. 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思想;3. 比较分析法:对比分析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元素在作品中的体现。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白毛女》的故事背景和作者;2. 自主学习:让学生分享课前预习的成果,了解作品基本内容;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思想;4. 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对比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元素在作品中的体现;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频率。

《白毛女》教案设计

《白毛女》教案设计

《白毛女》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白毛女》的创作背景、作者及其创作意义。

2.通过分析文本,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领悟作品主题。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领悟作品主题。

2.教学难点:理解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刻内涵。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白毛女》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情况。

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讨论《白毛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课堂阅读1.学生齐读《白毛女》全文,感知作品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关键词句,体会作品情感。

三、分析人物形象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喜儿的形象特点。

四、课堂小结1.教师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学生谈收获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白毛女》讲述了哪个故事?二、分析作品主题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作品主题。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作品主题,如反封建、赞颂爱情等。

三、深入剖析文本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如“白毛女”的象征意义。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象征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四、课堂小结2.学生谈收获和感悟。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请大家谈谈对《白毛女》的理解。

二、拓展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白毛女》的改编作品,如电影、京剧等。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改编作品,讨论改编的得失。

三、课堂小结2.学生谈收获和感悟。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请大家回顾《白毛女》的主要情节。

二、写作训练2.学生写作,教师辅导。

三、课堂小结2.学生谈收获和感悟。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白毛女》这部作品,使学生了解了作品背景、作者情况,掌握了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和写作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等。

7.2白毛女说课稿高一上学期音乐湘教版必修音乐鉴赏

7.2白毛女说课稿高一上学期音乐湘教版必修音乐鉴赏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将包括以下内容,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作能力:
1.让学生选择一部音乐作品,分析其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写成短文。
2.设计一个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在课后组织小型的音乐欣赏会,分享自己的音乐品味和感受。
3.要求学生创作一段简单的旋律,并在下一节课上展示和讨论。
(2)如何让学生在欣赏《白毛女》的过程中,把握音乐分析与欣赏的关系,提高分析能力。
(3)如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为高一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具有以下特点:年龄特征上,他们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能够进行较为复杂的分析和理解;学习兴趣上,他们对音乐有着广泛的兴趣,喜欢探索和体验不同的音乐风格;学习习惯上,他们可能习惯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需要引导他们参与互动和自主学习。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他类似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分享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白毛女》所传达的深刻情感,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鉴赏力。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会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
1.首先介绍《白毛女》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来源和创作时期。
2.接着分析《白毛女》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和声等,通过具体实例来解释和展示。
3.然后讲解《白毛女》中音乐元素如何表达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白毛女>>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说明
本单元内容属于感受与鉴赏教学领域。

从音乐教学的层面上来说,是通过观看、聆听有关中外歌剧选段(包括某歌剧的整幕或一部歌剧)的音像,引导学生理解歌剧这一体裁的基本内涵,培养他们欣赏歌剧的兴趣爱好,体验中外歌剧选段的韵味,养成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与品格,从而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

本单元计划课时为两课时,在第一课时中重点是中国歌剧的赏析。

教学目的:
1. 了解戏剧通过矛盾冲突和语言刻画人物的特点.
2. 通过学习本文能把握歌剧的特点,并能初步欣赏歌剧,体会人物个性话的语言.
3. 了解旧社会地主阶级对农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三、关于对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处理.
经过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以及自己对本文的理解感悟.对资料的搜集整理,我决定选择下列教学内容,对剧本的初步阅读让学生自己完成,因是自渎课文.课堂主要通过学生演唱及观赏精彩片断这种情景创造,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的感知戏剧的特点,体会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再创造的能力,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把握作品通过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即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表现与主题,从而反映社会生活本质.这是因为:
1. 尖锐的,集中的矛盾冲突是戏剧最大的特点,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学习剧本着先要弄清剧中的矛盾冲突.这对以后阅读剧本或观赏戏剧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 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着作者特定的写作意图,即要表现主题,这是大纲规定的,要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
3. 文学源与生活而高与生活.学生应站在一定的高度来认识文学作品.
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是:欣赏戏剧文学中个性话人物语言.这是因为:
1. 学生可以顺利的朗读人物语言对人物刻画的作用理解不到位,这还需要在学习文章中不断的建立这方面的素养.
2. 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这是大纲明确规定的.
四、教学方法:
根据着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用的是课堂表演,课堂欣赏,共同赏析等方法.属于启发式教学符合教学论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文体作用相统一的原则.
启发式的关键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西和主动性.
五、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要“学会”,而且更要教会学生“会学”.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敢尝试”“会设疑”,只产生疑问,学习才有动力.学生首先要对“什么是歌剧”? “歌剧有哪些特点”?这些问题产生,然后才能积极思考.在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通过分析,尝试,体会.找出较完美的答案.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培养,教师也起到了正确的引路作用。

六、关于教学程序的设计
1. 导入
讲述“白毛仙女”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引入新课并出示课题。

这样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而且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第一场的赏析,让学生对<<白毛女>>这一剧本现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因这是第一场矛盾冲突还不明显,喜儿的反抗尚未体现出来.但学生的自我表演已激发了想更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已把学生引向对歌剧特点了解的思考角度.因为剧本作为戏剧演出的基础,只有通过演出才能表现出它的全部价值.
结合学生的演唱及观看的精彩片段,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这种悲凉的气氛,为后面悲剧的发生创设了独特的氛围.
在以上第一场的的赏析中,我注意摆出了教师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刚注意了这种文学题材的特点.通过复述演唱,赏析对比等段,充分暴露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诱发其创造性发展,这也就是教育理论中所说的,教无定法.
3. 第二场的赏析:
第二场:戏剧的矛盾冲突初显端倪,进而全部暴露出来。

根据前面讲过的有关戏剧的冲突让学生自己去清理剧中的冲突.顺着这个思路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采用了怎样的手法使戏剧矛盾中突显的更明显。

既作为文学它具有一般叙事作品的共同要点.这里利用了思维的迁移作用,剧本文学的两重性在这里显示出来.沟通了知识的联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探究性活动
在这里,我带着学生共同设置了这样的问题:
文中的矛盾冲突是地主阶级对贫苦人民的压迫,作者是怎样构思这场尖锐的戏剧突出的,时间为什么安排在除夕夜?写天气晴朗好,还是风雨交加好?写杨白劳家庭人口多好,还是只有俩父女好?
学生分组讨论以上问题,并推荐同学想全班作表示性回答.
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实际创设了一种问题情景,启发学生质疑由疑激是,促进思维开放,不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5. 小结: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始终围绕《白毛女》为主线,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准上,通过听、说、唱等艺术表现手法让学生在赏析《白毛女》的过程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主动。

以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手段,让学生在视觉与共同感观中感受歌剧的魅力。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和理解。

肯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