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pnpn三极管原理讲解
三极管npn和pnp的知识
![三极管npn和pnp的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2a4b1c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3.png)
三极管npn和pnp的知识三极管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器件,常用于电子电路中的放大、开关等功能。
它分为npn型和pnp型两种基本类型。
我们来了解一下npn型三极管。
npn型三极管由两个n型材料夹持一个p型材料组成,其中n型材料称为发射极,另一个n型材料称为集电极,p型材料则称为基极。
npn型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是:当发射极与基极之间施加正向电压时,使得基极处于正向偏置状态,此时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结电容会发生反向偏置,从而导致电流通过发射极流入基极。
当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施加正向电压时,形成一个电子注,电流从发射极注入到基极,再从基极注入到集电极,实现了电流的放大。
因此,npn型三极管可以用作放大器、开关等电路中的关键元件。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pnp型三极管。
pnp型三极管由两个p 型材料夹持一个n型材料组成,其中p型材料称为发射极,另一个p型材料称为集电极,n型材料则称为基极。
pnp型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与npn型三极管相反。
当发射极与基极之间施加负向电压时,使得基极处于负向偏置状态,此时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结电容会发生正向偏置,从而导致电流通过发射极流入基极。
当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施加负向电压时,形成一个电子注,电流从集电极注入到基极,再从基极注入到发射极,实现了电流的放大。
因此,pnp型三极管也可以用作放大器、开关等电路中的关键元件。
虽然npn型和pnp型三极管的工作原理相反,但它们的基本结构和特性相似。
三极管的放大功能主要依靠其特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来实现。
在放大器电路中,三极管可以将输入信号的能量放大到输出端,实现信号的放大。
在开关电路中,三极管可以控制电流的开关状态,实现电路的开关功能。
除了放大和开关功能外,三极管还具有其他一些特点。
例如,三极管的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关系称为电流放大倍数。
电流放大倍数越大,三极管的放大效果越好。
此外,三极管还具有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特性,输入电阻决定了输入信号对三极管的影响程度,输出电阻决定了三极管输出信号的稳定性。
PNP与NPN两种三极管使用方法
![PNP与NPN两种三极管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109220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0.png)
PNP与NPN两种三极管使用方法PNP(正-负-正)与NPN(负-正-负)是两种常见的三极管类型。
它们在电路中的使用方法有所区别,以下是关于这两种三极管的详细说明。
PNP三极管是一种双极性晶体管,由两个P型半导体材料夹着一个N 型半导体材料构成。
NPN三极管则是由两个N型半导体材料夹着一个P型半导体材料构成。
1.工作原理:在PNP三极管中,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流方向是由基极到发射极,而NPN三极管中,电流方向是由基极流向发射极。
2.构成方式:PNP三极管由一个N型材料包围着两个P型材料形成,而NPN三极管则是由两个N型材料夹着一个P型材料形成。
3.极性:PNP三极管的极性是正负正,而NPN三极管的极性是负正负。
4.流程图表示:在电路图中,PNP三极管的符号是一个向内的三角形,而NPN三极管的符号是一个向外的三角形。
5.管脚标记:PNP三极管的管脚分别标记为:发射极(E)、基极(B)和集电极(C)。
NPN三极管的管脚也是类似的,分别标记为:发射极(E)、基极(B)和集电极(C)。
下面是PNP和NPN三极管在电路中的应用方法:PNP三极管的应用:1.开关应用:PNP三极管可以用作开关,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基极-发射极间会有电流,此时电流无法通过集电极-发射极间,所以负载被断开。
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基极-发射极间无电流,电流可以通过集电极-发射极间,负载闭合。
PNP三极管的开关应用主要用于高电平控制的逻辑开关电路。
2.放大应用:PNP三极管可以用作放大器,将弱电流放大为强电流。
在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被加载在基极-发射极间,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基极-发射极间无电流,输出电流小;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基极-发射极间有电流,输出电流增大。
因此,PNP三极管广泛用于音频放大、功率放大等电子设备中。
NPN三极管的应用:1.开关应用:NPN三极管也可以用作开关。
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基极-发射极间会有电流,此时电流无法通过集电极-发射极间,负载被断开。
pnp和npn三级管开关工作原理
![pnp和npn三级管开关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fe17ef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7.png)
pnp和npn三级管开关工作原理PNP和NPN三极管是广泛应用于电子领域中的一种重要元件,尤其是在开关电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们的工作原理以及在开关电路中的应用是理解电子学基础知识的必要前提。
1. PN结PN结是半导体中一种重要的电子器件,它将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通过化学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叫做PN结的区域。
PN结具有非常重要的特性,即在PN结两侧的电子浓度不同,形成电场,使电荷在PN结内偏移,从而形成电势垒。
当PN结两侧施加相反的电压时,电势垒会阻挡电子的漂移,电流将受到阻止。
而当PN结两侧施加相同方向的电压时,电荷可以自由流动,形成电流。
2. PNP三极管PNP三极管是一种由两个不同掺杂的p型区和一个n型区组成的半导体器件。
在没有施加电压时,P型材料中的空穴会向N型材料中的电子扩散,形成一个电势垒,从而导致电流流动的阻碍。
当向P型基极施加一个相对于得到的发射极负电压使PNP三极管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流动就可以开始了。
此时,基极中的电子与P型区中的空位结合并形成剩余的空穴,从而使得PNP金属基极中的电流流动。
这些电子进入了N型材料中,流向集电极,从而完成整个电路的流通。
4. 三极管开关的工作原理在电路中,三极管可以用作开关,通过控制基极输入的电压,以使得集电极和发射极中的电流流动开始或者停止。
当下面的电路中给基极施加正电压时,PNP三极管可以被打开,而NPN三极管则必须使用负电压才能够打开。
在一个PNP三极管中,当基极输入一个正电压时,其作用是“打开”三极管。
此时,基极流入的电子向下通过p型基极,然后流入左边的N型基极。
当电子穿过N型基极时,它们抵达集电极上的p型材料。
在集电极部分,它们会与那些集电极通道中的空穴结合在一起,电流流入到由集电极和正电源组成的电路中。
在三极管被打开时,发射极上的电流将始终保持在零电位上,因此电路也就被断开了。
总之,PNP和NPN三极管在电子学中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作放大器或开关等。
PNPNPN三极管原理讲解
![PNPNPN三极管原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57d11d6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4.png)
PNPNPN三极管原理讲解PNP和NPN三极管是常用的半导体器件,广泛用于电子电路中。
它们基于不同的材料和结构,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下面将详细讲解PNP和NPN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来了解PNP三极管的原理。
PNP三极管是由两个p型半导体夹一个n型半导体组成的。
在基区的两侧有两个异性材料组成的发射区和集电区。
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两个二极管的特性。
具体来说,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如下:1. 当外加正向电压(VBE)施加在发射极和基极之间时,基区的pn结为正向偏置,使得n型电子从基区注入进发射区,同时与p型空穴结合。
这种注入使得发射极具有较大的电流增益。
2.当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施加正向电压(VCB)时,集电极结为正向偏置,从而吸引来自发射极的电子和空穴向集电极移动。
这样,整个三极管可以承受较大的集电电流。
3. 当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没有电压(VBE=0V)时,发射区与集电区的pn 结为反向偏置,从而阻止电子和空穴的注入。
根据以上工作原理,PNP三极管可以作为开关或放大器来工作。
作为开关时,通过控制基极电压可以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开关状态。
作为放大器时,输入信号施加在基极上,通过电流放大效应将输出信号放大到更高的电流或电压级别。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NPN三极管的原理。
NPN三极管是由两个n型半导体夹一个p型半导体组成的。
在基区的两侧有两个异性材料组成的发射区和集电区。
NPN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也是基于两个二极管的特性。
具体来说,NPN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如下:1. 当外加正向电压(VBE)施加在发射极和基极之间时,基区的pn结为正向偏置,使得p型空穴从基区注入进发射区,同时与n型电子结合。
这种注入使得发射极具有较大的电流增益。
2.当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施加正向电压(VCB)时,集电极结为正向偏置,从而吸引来自发射极的电子和空穴向集电极移动。
这样,整个三极管可以承受较大的集电电流。
3. 当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没有电压(VBE=0V)时,发射区与集电区的pn 结为反向偏置,从而阻止电子和空穴的注入。
npn和pnp的工作原理
![npn和pnp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d6582c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6.png)
npn和pnp的工作原理
npn和pnp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晶体管(又称为三极管),它们被用来做放大或者开关
控制电路。
npn和pnp晶体管都是由三个端子构成的器件。
它们的工作原理主要取决于晶
体管的类型和特点,例如晶体管的极性和电路中的电压。
NPN晶体管由n型放大端(E)、n型集电极端(C)和p型发射端(B)三个部分组成。
NPN晶体管的电路图如下所示:
NPN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是当E极电压小于集电极端(C极)电压时,晶体管截断电路,不允许在电路中流动。
但当E极电压大于C极电压时,晶体管将允许电流流经通过,器件
将开启电路。
NPN和PNP晶体管都是用来对电路进行放大和开关控制的器件。
然而,它们的工作原
理是有所不同的。
NPN晶体管的放大只能由输入信号来控制,也就是说,当输入信号的电
压小于集电极端(C极)的时候,晶体管将不允许电流流经;反之,当输入信号的电压大
于C极时,晶体管将允许电流流经,从而开启电路。
而PNP晶体管则可以根据输入信号以
及设备电路中的电压来控制。
即当输入信号的电压小于电路中设备的电压时,晶体管就会
允许电流流经;反之,当输入信号的电压大于电路中设备的电压时,晶体管就会截断电路,从而使电路关闭。
总之,NPN和PNP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有所不同,但它们是利用电压差来控制电路状态
的重要器件。
这些器件已经被应用于各种电子和无线电设备,是电子技术不可或缺的重要
部分。
npn和pnp三极管工作原理
![npn和pnp三极管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72ada0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2.png)
npn和pnp三极管工作原理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那神奇的电子玩意儿——三极管。
想象一下,你面前摆着两个小灯泡,一个黑乎乎的,另一个亮晶晶的。
这两个小家伙,就是咱们今天的主角——三极管!先说说那个黑乎乎的小家伙吧,它叫NPN三极管。
这家伙长得有点像个“黑脸包公”,中间是一根细细的“胡子”,两边各有两个小洞洞,像是两只小小的眼睛。
别看它外表凶巴巴的,其实心里可是超级温柔呢!当电流流过它的“胡子”时,就像给它戴上了一顶闪闪发光的小帽子,让它瞬间变得亮晶晶的。
再来说说那个亮晶晶的小东西,它叫PNP三极管。
这家伙长得有点像个小精灵,中间是个圆圆的“脑袋”,两边各有一个小洞洞,像是两只小小的耳朵。
别看它外表萌萌哒的,其实心里也是超级坚强的呢!当电流流过它的“脑袋”时,就像给它戴上了一顶闪闪发光的小帽子,让它瞬间变得亮晶晶的。
这两个小家伙是怎么工作的呢?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来控制它们的亮度。
当电流流过NPN三极管时,它就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只让一点点电流通过,所以看起来就那么一点点亮;而当电流流过PNP三极管时,它就像个大胆的小伙子,让大把大把的电流通过,所以看起来就特别亮。
是不是感觉很有趣呢?不过,三极管可不是只有这些功能哦!它们还能帮我们实现一些神奇的效果。
比如,我们可以用NPN三极管做一个简单的开关,只要轻轻一按,灯就能开或关;我们还可以用PNP三极管制作一个小夜灯,只要调好电流大小,它就能发出柔和的光,陪伴我们度过漫漫长夜。
说起来我都有点迫不及待想要动手试试了呢!大家有没有试过用三极管做点什么特别的东西呢?快在评论区分享一下你的小发明吧!说不定下一个科技达人就是你呢!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通过这篇文章,能对三极管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如果喜欢的话,记得点赞、转发、关注哦!我们下期再见!。
npn型和pnp型三极管符号和原理
![npn型和pnp型三极管符号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decc5c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b.png)
NPN晶体管就像一个由三层特殊半导体组成的三明治——就像电子世界的超级英雄!它的中间有一个P—doped层,两侧各有两个N—doped层。
里面有支箭指向基地显示行动方向发射器就像一个小超级英雄披风,箭头指向外,而收集器就像英雄的凉带,连接着晶体管的箱子。
而基地终端就像一种秘密武器,一个小但强大的线条。
但这里是真正很酷的部分—— NPN晶体管通过让一个小电流从基部流到发射器而起作用,这就是控制一个更大的电流从收集器流到发射器。
这就像小超级英雄在指挥和让大超级英雄做所有的举重。
这使得NPN晶体管完全适合各种重要工作,如放大信号和开关等。
这就像电子世界的超级英雄,准备好挽救任何电路中的一天!
PNP晶体管的符号看起来与NPN晶体管相反。
它有三层不同的半导体——中间一层为N—dopped stuff,外层为P—dopped stuff。
符号内部有一个箭头指向底座,显示电流喜欢流到哪个方向。
发射器以箭指向显示,收集器有一个连接晶体管箱的栏杆。
基地航站楼只是一条小线。
一个PNP晶体管通过让一个小电流从基部流向发射器来工作,它控制着一个更大的电流从发射器流向收集器。
这就是为什么它有利于扩展和切换东西。
考虑到NPN和PNP晶体管,两者都被认为是广泛用于电子信号扩增和切换的三元装置。
NPN晶体管由N—dopped半导体材料组成,而PNP晶体管则由P—dopped半导体材料制成。
晶体管符号内的方
向箭头表示常规流流的走向,用外向箭头识别NPN晶体管,用内向箭头识别PNP晶体管。
所有从事电子线路和装置领域工作的个人都必须全面了解NPN和PNP晶体管的标志和原则。
NPN与PNP的区别及工作原理
![NPN与PNP的区别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a5604b4a300a6c30c229fe3.png)
NPN和PNP作为开关管的设计技巧以及全系列三极管参数1.1 NPN与PNP的区别NPN和PNP主要是电流方向和电压正负不同。
NPN是用B—E的电流(IB)控制C—E的电流(IC),E极电位最低,且正常放大时通常C极电位最高,即VC>VB>VE。
PNP是用E—B的电流(IB)控制E—C的电流(IC),E极电位最高,且正常放大时通常C极电位最低,即VC<VB<VE。
1.2 NPN和PNP作为开关的使用三极管做开关时,工作在截至和饱和两个状态。
一般是通过控制三极管的基极电压Ub来控制三极管的导通与断开。
NPN型 PNP型图1 NPN与PNP如上图1所示,对于NPN来说,使Ube<Uon,三极管断开,Ube>Uon,三极管导通,其中一般Ue接地,则只需控制Ub,使Ub>Uon即可使之导通。
对于PNP来说,使Ueb<Uon,三极管断开,Ueb>Uon,三极管导通,其中一般Uc 接地,所以要使三极管导通既要控制Ue又要控制Ub使Ueb>Uon才行。
所以一般是Ue为某个固定电压值,只通过控制Ub来就可以控制三极管的导通与断开。
对比NPN与PNP可知:NPN做开关时,适合放在电路的接地端使用,如图2里面Q6; PNP做开关时,适合放在电路的电源端使用,如图3。
我们一般使用芯片I/O口来控制LED灯,I/O口的逻辑电平一般为高电平3 V左右,低电平为0.3V左右。
因此可以直接控制NPN管开关,如图2里面的Q6;一般不直接控制PNP管,如图3。
我们前控板设计LED的控制电路采用如下图2的NPN三极管对地较为合适,并且双色灯最好是使用共阳双色灯。
以双色灯的控制为例,如下图2所示图2 双色灯的控制图2中Q6,Q4是放在发光二极管的接地端只需要Ub>0.7V即可导通。
图3 电源的控制图3中Q35就放在电源端,E为固定12V,只需控制B极来导通三极管。
以下是普遍用法:NPN基极高电压,集电极与发射极短路.低电压,集电极与发射极开路.也就是不工作。
NPN与PNP的区别及工作原理
![NPN与PNP的区别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45ad31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8.png)
NPN和PNP作为开关管的设计技巧以及全系列三极管参数NPN与PNP的区别NPN和PNP主要是电流方向和电压正负不同;NPN是用B—E的电流IB控制C—E的电流IC,E极电位最低,且正常放大时通常C极电位最高,即VC>VB>VE;PNP是用E—B的电流IB控制E—C的电流IC,E极电位最高,且正常放大时通常C极电位最低,即VC<VB<VE;NPN和PNP作为开关的使用三极管做开关时,工作在截至和饱和两个状态;一般是通过控制三极管的基极电压Ub来控制三极管的导通与断开;NPN型 PNP型图1 NPN与PNP如上图1所示,对于NPN来说,使Ube<Uon,三极管断开,Ube>Uon,三极管导通,其中一般Ue 接地,则只需控制Ub,使Ub>Uon即可使之导通;对于PNP来说,使Ueb<Uon,三极管断开,Ueb>Uon,三极管导通,其中一般Uc接地,所以要使三极管导通既要控制Ue又要控制Ub使Ueb>Uon才行;所以一般是Ue为某个固定电压值,只通过控制Ub来就可以控制三极管的导通与断开;对比NPN与PNP可知:NPN做开关时,适合放在电路的接地端使用,如图2里面Q6; PNP做开关时,适合放在电路的电源端使用,如图3;我们一般使用芯片I/O口来控制LED灯,I/O口的逻辑电平一般为高电平3 V左右,低电平为左右;因此可以直接控制NPN管开关,如图2里面的Q6;一般不直接控制PNP管,如图3;我们前控板设计LED的控制电路采用如下图2的NPN三极管对地较为合适,并且双色灯最好是使用共阳双色灯;以双色灯的控制为例,如下图2所示图2 双色灯的控制图2中Q6,Q4是放在发光二极管的接地端只需要Ub>即可导通;图3 电源的控制图3中Q35就放在电源端,E为固定12V,只需控制B极来导通三极管;以下是普遍用法:NPN基极高电压,集电极与发射极短路.低电压,集电极与发射极开路.也就是不工作; PNP基极高电压.集电极与发射极开路,也就是不工作;如果基极加低电位,集电极与发射极短路;a.如果输入一个高电平,而输出需要一个低电平时,首选择npn;b.如果输入一个低电平,而输出需要一个低电平时,首选择pnp;c.如果输入一个低电平,而输出需要一个高电平时,首选择npn;d.如果输入一个高电平,而输出需要一个高电平时,首选择pnp;三极管使用时钳制电压的问题、图4 电源的控制如上图4,在POWER_UP与三极管b极之间必须要串个电阻,否则当三极管导通后,POWER_UP 位置电压会被钳制在,设计时候应当注意;。
pnp与npn两种三极管的使用方法
![pnp与npn两种三极管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104afc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9.png)
一、pnp与npn三极管的基本概念1.1 pnp三极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2 npn三极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二、pnp与npn三极管的区别与特点2.1 区别2.2 特点三、pnp与npn三极管的电路应用3.1 作为开关使用3.2 作为放大器使用四、pnp与npn三极管的选型与参数4.1 选型原则4.2 参数分析五、pnp与npn三极管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5.1 电子设备中的应用5.2 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六、pnp与npn三极管的维护与保养6.1 清洁6.2 热管理七、结语一、pnp与npn三极管的基本概念1.1 pnp三极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pnp三极管是一种双曲线型的双极性器件,由两个n型半导体夹在一个p型半导体之间构成。
当基极电流为零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流也为零。
当基极电流为正值时,电子注入基极,使得基极变为p型区域内的少子载流子,从而增加电流。
1.2 npn三极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npn三极管由两个p型半导体夹在一个n型半导体之间构成。
当基极电流为零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流也为零。
当基极电流为正值时,空穴注入基极,使得基极变为n型区域内的少子载流子,从而增加电流。
二、pnp与npn三极管的区别与特点2.1 区别pnp三极管和npn三极管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导电方向。
在pnp 三极管中,电流流动方向是从基极到发射极,而在npn三极管中,电流流动方向是从基极到集电极。
另外,pnp三极管的导通电流是由电子传导,而npn三极管的导通电流是由空穴传导。
这些区别决定了它们在电路中的应用方式也有所不同。
2.2 特点pnp三极管的电流增大时,电压下降,适合于低电压高电流的应用场景,而npn三极管则相反,适合于高电压低电流的应用场景。
这是由于它们的导通方式和电压极性有关。
三、pnp与npn三极管的电路应用3.1 作为开关使用pnp和npn三极管都可以用作电子开关。
在pnp三极管的开关电路中,当基极电压大于发射极时,pnp三极管导通;而在npn三极管的开关电路中,当基极电压大于集电极时,npn三极管导通。
三极管npn和pnp
![三极管npn和pnp](https://img.taocdn.com/s3/m/a446638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1.png)
三极管npn和pnp三极管(Transistor)是一种最基本的电子元件,它具有可以放大和开关电流的功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三极管可以分为NPN型和PNP型两种。
下面分别介绍NPN型和PNP型三极管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
一、NPN型三极管:NPN型三极管由两个N型半导体和一个P型半导体构成。
其中,N型半导体作为发射极(Emitter),由外界加上正电压。
P型半导体作为基极(Base),控制发射极和集电极(Collector)之间的电流。
另一个N型半导体则构成集电极。
具体来说,当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大于0.6V时,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导通路径,电流可以从发射极流向集电极。
NPN型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PN结的正向和反向偏置。
当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压大于0.6V时,PN结就会变为正向偏置,导致大量的电子从N型发射极注入到P型基极,形成发射极电流(Ie)。
同时,这些注入的电子会继续向集电极流动,形成集电极电流(Ic)。
在NPN型三极管中,Ic是由Ie 放大而来的,即放大系数β=Ic/Ie。
NPN型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广泛应用于放大电路。
由于其有一个控制极(基极),可以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来控制输出电流,被称为"控制电流小,输出电流大"的电流放大器。
NPN 型三极管还常用于逻辑门电路、计时电路、振荡器电路等。
二、PNP型三极管:PNP型三极管由两个P型半导体和一个N型半导体构成。
其中,P型半导体作为发射极,由外界连结上负电源。
N型半导体作为基极,控制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流。
另一个P型半导体则构成集电极。
PNP型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和NPN型三极管相似,区别在于PN结的正向和反向偏置。
当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小于-0.6V时,PN结就会变为正向偏置,使得发射极电流从发射极流入基极。
同时,由于P型基极中有空穴,这些空穴会向集电极流动,形成集电极电流(Ic)。
在PNP型三极管中,Ic是由发射极电流减少而来的,即放大系数β=Ic/Ie。
三极管npn和pnp
![三极管npn和pnp](https://img.taocdn.com/s3/m/a55c7af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0.png)
三极管npn和pnp三极管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器件,用于放大电信号、开关电路和稳压电源等电路应用中。
它有两种类型,即NPN型和PNP型。
本文将分别对NPN型和PNP型三极管进行详细介绍。
1. NPN型三极管NPN型三极管是最常见的一种三极管,由三层半导体材料构成,分别是P型的基区、N型的发射区和再接P型的集电区。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控制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大小。
NPN型三极管的特点如下:(1)基区和发射区之间是个正向偏压,集电区和基区之间是个反向偏压,即EB极是正向偏置,BC极是反向偏置;(2)当基极电流IB大于零时,会有较大的集电极电流IC流过;(3)当基极电流为零时,集电极电流也会为零;(4)当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较小时,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5)当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较大时,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
NPN型三极管在电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1)放大电路:通过控制基极电流,NPN型三极管可以放大输入信号,从而实现信号放大功能;(2)开关电路:当基极电流为零时,可以将三极管视为关断状态,当基极电流大于零时,可以将三极管视为导通状态,实现电路的开关功能;(3)稳压电源:结合电阻和二极管等元件,可以构成稳压电路,实现对电源电压的稳定输出。
2. PNP型三极管PNP型三极管与NPN型三极管的结构基本相同,但极性相反。
它由P型的基区、N型的发射区和再接P型的集电区组成。
PNP型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与NPN型三极管相反。
PNP型三极管的特点如下:(1)基区和发射区之间是个反向偏压,集电区和基区之间是个正向偏压,即EB极是反向偏置,BC极是正向偏置;(2)当基极电流IB小于零时,会有较大的集电极电流IC流过;(3)当基极电流为零时,集电极电流也会为零;(4)当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较小时,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5)当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较大时,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
PNP型三极管在电路中的应用与NPN型三极管类似,它也可以用于放大电路、开关电路和稳压电源等应用中。
PNPNPN三极管原理讲解
![PNPNPN三极管原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0374dc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b.png)
PNPNPN三极管原理讲解三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由于它具有放大和开关功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三极管的三个引脚分别是基极(B)、发射极(E)和集电极(C)。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可以理解为基于两个PN结的相互作用。
PNPN结构由两个P型半导体和两个N型半导体组成。
其中,NPN三极管的结构是基层为P型半导体,两侧为N型半导体;而PNP三极管的结构则是基层为N型半导体,两侧为P型半导体。
NPN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如下:1.当没有外部电压作用时,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此时,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PN结是反向偏置的,而集电极与基极之间的PN结是正向偏置的。
反向偏置的PN结会形成一个阻隔,阻止电流的流动。
2.当在基极-发射极之间施加一个正向电压时(通常称为输入信号),会使得PN结正向偏置,使得电流开始流动。
这个时候,发射极释放出的电子会穿越到基极,而基极则会将这些电子射向集电极。
3.当基极电压增大时,将会导致发射极电流的增加。
此时,由于基极电流比较小,可以忽略发射极电流对基极电流的影响。
从而可以近似地认为发射极电流等于基极电流。
4.当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施加一个电压时,将会使得集电极电流增加。
此时,由于基极-发射极之间的电流缩小,会导致基极电流减小,从而进一步减小发射极电流。
这种现象叫做集电极反馈效应。
5.当基极电流逐渐增大时,发射极电流也逐渐增大。
而当基极电流降低时,发射极电流也会减小。
因此,三极管可以实现放大功能。
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与NPN三极管相似,只是PN结的正向电流和反向电流的方向相反。
总结起来,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纳为:1.基极电流的变化直接影响发射极电流。
2.变化的发射极电流进一步影响集电极电流。
根据不同的工作状态,三极管可以用作放大器和开关。
在放大器模式下,三极管可以放大电压或电流信号,用于音频放大、射频放大等应用。
在开关模式下,可以通过控制输入信号开关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用于数字电路中的逻辑门、计数器等应用。
三极管pnp和npn
![三极管pnp和npn](https://img.taocdn.com/s3/m/dd99373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2.png)
三极管PNP和NPN1. 介绍三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用于放大电信号、开关电路和稳压电路等应用。
其中,PNP和NPN是最常见的两种三极管类型。
它们在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面有所区别,但都具有重要的功能和应用。
2. PNP三极管2.1 结构PNP三极管由两个P型半导体夹着一个N型半导体构成。
中间的N型区域称为基区,两侧的P型区域称为发射区和集电区。
发射区连接到P型外接电源,集电区连接到P型负载电阻。
2.2 工作原理当发射区的P型外接电源为正电压时,电子从N型基区注入到发射区,形成发射电流。
同时,集电区的P型外接电源为负电压,形成集电电流。
基区处于发射区和集电区之间,起到控制电流的作用。
2.3 特点和应用•PNP三极管常用于负极性电源电路和高电压应用。
•它的电流流向与NPN相反,因此在电路设计中需要注意极性。
•PNP三极管可以用于放大电路、开关电路和稳压电路。
3. NPN三极管3.1 结构NPN三极管由两个N型半导体夹着一个P型半导体构成。
中间的P型区域称为基区,两侧的N型区域称为发射区和集电区。
发射区连接到N型外接电源,集电区连接到N型负载电阻。
3.2 工作原理当发射区的N型外接电源为负电压时,电子从发射区注入到N型基区,形成发射电流。
同时,集电区的N型外接电源为正电压,形成集电电流。
基区处于发射区和集电区之间,起到控制电流的作用。
3.3 特点和应用•NPN三极管常用于正极性电源电路和低电压应用。
•它的电流流向与PNP相反,因此在电路设计中需要注意极性。
•NPN三极管可以用于放大电路、开关电路和稳压电路。
4. PNP和NPN的比较特性PNP NPN极性负极性正极性电流电流流向与NPN相反电流流向与PNP相反电压极性集电区负,发射区正集电区正,发射区负适用场景负极性电源和高电压应用正极性电源和低电压应用放大电路应用负极性输入,负极性输出正极性输入,正极性输出开关电路应用负极性输入,正极性输出正极性输入,负极性输出稳压电路应用降压稳压电路,负极性输出升压稳压电路,正极性输出5. 总结PNP和NPN三极管是常见的半导体器件,用于放大电路、开关电路和稳压电路等应用。
PNP NPN三极管原理讲解
![PNP NPN三极管原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76abf7097cd184254b3535c6.png)
对三极管放大作用的理解,切记一点:能量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所以,三极管一定不会产生能量。
但三极管厉害的地方在于:它可以通过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
放大的原理就在于:通过小的交流输入,控制大的静态直流。
假设三极管是个大坝,这个大坝奇怪的地方是,有两个阀门,一个大阀门,一个小阀门。
小阀门可以用人力打开,大阀门很重,人力是打不开的,只能通过小阀门的水力打开。
所以,平常的工作流程便是,每当放水的时候,人们就打开小阀门,很小的水流涓涓流出,这涓涓细流冲击大阀门的开关,大阀门随之打开,汹涌的江水滔滔流下。
如果不停地改变小阀门开启的大小,那么大阀门也相应地不停改变,假若能严格地按比例改变,那么,完美的控制就完成了。
在这里,Ube就是小水流,Uce就是大水流,人就是输入信号。
当然,如果把水流比为电流的话,会更确切,因为三极管毕竟是一个电流控制元件。
如果某一天,天气很旱,江水没有了,也就是大的水流那边是空的。
管理员这时候打开了小阀门,尽管小阀门还是一如既往地冲击大阀门,并使之开启,但因为没有水流的存在,所以,并没有水流出来。
这就是三极管中的截止区。
饱和区是一样的,因为此时江水达到了很大很大的程度,管理员开的阀门大小已经没用了。
如果不开阀门江水就自己冲开了,这就是二极管的击穿。
在模拟电路中,一般阀门是半开的,通过控制其开启大小来决定输出水流的大小。
没有信号的时候,水流也会流,所以,不工作的时候,也会有功耗。
而在数字电路中,阀门则处于开或是关两个状态。
当不工作的时候,阀门是完全关闭的,没有功耗。
结构与操作原理三极管的基本结构是两个反向连结的pn接面,如图1所示,可有pnp和npn两种组合。
三个接出来的端点依序称为射极(emitter, E)、基极(base, B)和集极(collector, C),名称来源和它们在三极管操作时的功能有关。
图中也显示出npn 与pnp三极管的电路符号,射极特别被标出,箭号所指的极为n型半导体,和二极体的符号一致。
三极管工作原理介绍,NPN和PNP型三极管的原理图与各个引脚介绍
![三极管工作原理介绍,NPN和PNP型三极管的原理图与各个引脚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b6d4f6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6.png)
三极管工作原理介绍,NPN和PNP型三极管的原理图与各个引脚介绍三极管,全称应为半导体三极管,也称双极型晶体管、晶体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成幅度值较大的电信号,也用作无触点开关。
晶体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
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整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
PNP与NPN两种三极管各引脚的表示:三极管引脚介绍NPN三极管原理图:PNP三极管原理图:常见的三极管为9012、s8550、9013、s8050.单片机应用电路中三极管主要的作用就是开关作用。
其中9012与8550为pnp型三极管,可以通用。
其中9013与8050为npn型三极管,可以通用。
区别引脚:三极管向着自己,引脚从左到右分别为ebc,原理图中有箭头的一端为e,与电阻相连的为b,另一个为c。
箭头向里指为PNP(9012或8550),箭头向外指为NPN(9013或8050)。
如何辨别三极管类型,并辨别出e(发射极)、b(基极)、c(集电极)三个电极①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基极b 和三极管的类型:将万用表欧姆挡置“R × 100” 或“R×lk” 处,先假设三极管的某极为“基极”,并把黑表笔接在假设的基极上,将红表笔先后接在其余两个极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很小(或约为几百欧至几千欧),则假设的基极是正确的,且被测三极管为 NPN 型管;同上,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很大(约为几千欧至几十千欧),则假设的基极是正确的,且被测三极管为 PNP 型管。
如果两次测得的电阻值是一大一小,则原来假设的基极是错误的,这时必须重新假设另一电极为“基极”,再重复上述测试。
②判断集电极c和发射极e:仍将指针式万用表欧姆挡置“R × 100”或“R × 1k” 处,以NPN管为例,把黑表笔接在假设的集电极c上,红表笔接到假设的发射极e上,并用手捏住b和c极(不能使b、c直接接触),通过人体,相当 b 、 C 之间接入偏置电阻,读出表头所示的阻值,然后将两表笔反接重测。
npn和pnp三极管工作原理
![npn和pnp三极管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f30241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6.png)
npn和pnp三极管工作原理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小家伙——三极管!别急着打哈欠,这可不是枯燥的理论课。
三极管就像是电子世界里的“开关”,它帮助我们控制电流,简直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调音师”。
无论是你手里的遥控器,还是家里的电视,三极管都在默默奉献。
今天我们主要聊聊两种三极管:NPN和PNP。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这趟电流之旅吧!2. NPN三极管2.1 工作原理好,首先说说NPN三极管。
想象一下,这就像一个“守门员”,它的结构是由三层不同的半导体材料构成的:发射极(E)、基极(B)和集电极(C)。
发射极是最外层,负责把电子推向基极。
基极就像是一个“门”,控制着电子的流动,而集电极则负责接收那些流动的电子。
简单来说,NPN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就是:当我们给基极施加一个小电流时,电子就会从发射极涌向基极,进而流向集电极。
这时候,电流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就会形成一条“通道”。
如果把这个过程想象成水流,基极就像是水龙头,轻轻一拧,水流就能顺利通过。
2.2 应用场景NPN三极管的应用可真不少!它在放大器、电源转换器和开关电路中都有大显身手。
你知道吗?很多时候,我们在使用手机或电脑的时候,里面的信号放大器就是NPN三极管在默默工作。
你只需要轻轻一点,三极管就会将微弱的信号放大,让你听得清清楚楚。
而且,它的工作方式也有点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想象一下,基极就像是一个合适的媒介,当你想让某个人参与到你的活动中时,你只需要稍微提一下,他们就会被吸引进来。
NPN三极管也同样,通过基极的电流,控制着电子的流动,形成了一个高效的“社交网络”。
3. PNP三极管3.1 工作原理接下来,轮到PNP三极管了。
它的工作原理有点像NPN的反向操作,感觉就像是“换了一个场景”。
PNP三极管的结构也是由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组成,但这次,发射极是由“正电”材料构成的,整体方向和NPN相反。
PNP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就是:当基极施加低电压(低电流)时,电子会从集电极流向基极,并最终流向发射极。
npn三极管和pnp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原理_概述及解释说明
![npn三极管和pnp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原理_概述及解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87f41aa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a.png)
npn三极管和pnp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原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NPN三极管和PNP三极管是常见的电子元件,它们在电路中广泛应用于继电器的驱动。
本文将对NPN三极管和PNP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原理进行概述和解释。
首先介绍两种三极管的基本原理,然后探讨它们与继电器的连接方式以及各自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接下来将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并提供选择合适驱动方案的方法。
最后从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出发,展望未来对这两种驱动方案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是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关于NPN三极管和PNP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原理的内容以及文章结构。
第二部分将详细介绍NPN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原理,包括其基本原理、连接方法以及优势和应用场景。
第三部分则描述了PNP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的相同内容。
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比较两种驱动方案之间的区别,并给出选择合适方案的方法。
最后,第五部分总结了NPN三极管和PNP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的原理和应用,并展望了未来对这两种方案的研究与应用。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和解释NPN三极管和PNP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的原理、优势与应用场景,并帮助读者了解两种驱动方案之间的区别并选择合适的驱动方案。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本文还将展望未来对这两种方案进一步研究与应用的可能性。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获得关于NPN三极管和PNP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原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为实际应用中做出明智的选择提供参考。
2. NPN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原理:2.1 NPN三极管基本原理:NPN三极管是一种常用的双面效应晶体管,由有源区、基区和集电区组成。
在NPN三极管中,有源区为n型材料,基区为夹在其中的p型材料,而集电区则是n型材料。
当在NPN三极管的基极加上正向电压时,就会形成足够的电子激发,使得位于有源区内的n型电子流进入p型基极。
这导致整个器件从开路状态变为导通状态。
2.2 NPN三极管与继电器连接方法:使用NPN三极管驱动继电器时,可以将继电器的控制端(也称为触发端)连接到NPN三极管的发射端。
NPN、PNP型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NPN、PNP型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86ead75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0.png)
NPN、PNP型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先简介一下三极管的结构:三极管的结构简单来说在一个硅(或锗)片上生成三个杂质半导体区域,一个P区(或N区)夹在两个N区(或P区)中间。
所以三极管一般分为NPN型或PNP型,材质分为硅或锗。
从三个杂质半导体域各引出一个电极分别叫发射极e、集电极c、基极b,相对应的杂质区域分布称为发射区、集电区、基区。
三个区域形成两个PN结,发射区与基区间的PN结称为发射结,集电区和基区间的PN结称为集电结。
图1是两种类型三极管的概念图,其中发射极上的箭头表示发射结加正偏电压时,发射极的电流方向。
由于二极管就是一个PN结组成,便于理解可以将三极管看作为两个二极管串联,如图2。
工作原理:正常放大状态下情况下,NPN管,电压大小是:VC>Vb>Ve,如果是硅管的话,三极管导通条件是Vbe>0.7V。
PNP管,就是反这来的,VC<>0.7v。
工作状态:相比FET是电压控制型元件,三极管则是电流控制型元件,三极管的工作状态有三种:截止、放大、饱和。
当p型半导体一边接正极、n型半导体一边接负极时,则为正偏,反之为反偏。
以NPN为例(pnp管与之相反),截止状态:发射极反偏、集电极反偏,Ube<0, Ubc<0;放大状态: 发射极正偏、集电极反偏,Ube≥0.7V, 而Ubc<0,关系公式ΔIC=βΔIB;饱和状态:发射极正偏、集电极正偏,Ube>0, Ubc>0;下面再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向大家解释这三个状态:三极管是一个以b(基极)电流Ib 来驱动流过CE 的电流Ic 的器件,它的工作原理很像一个可控制的阀门,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下存在Ic=β*Ib的关系。
上图中细管子里蓝色的小水流冲动杠杆使大水管的阀门开大,就可允许较大红色的水流通过这个阀门。
当蓝色水流越大,也就使大管中红色的水流更大。
如果放大倍数是100,那么当蓝色小水流为1 千克/小时,那么就允许大管子流过100千克/小时的水。
npn和pnp共基极
![npn和pnp共基极](https://img.taocdn.com/s3/m/236989f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5.png)
npn和pnp共基极共基极是一种重要的晶体管电路结构,其中npn和pnp是两种典型的三极管类型。
本文将对npn和pnp共基极进行详细介绍。
一、npn共基极结构和工作原理npn共基极是一种具有两个pn结的晶体管结构。
它由一个n型基区夹在两个p型区(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所组成。
具体来说,npn共基极晶体管的发射极为p型区,基极为n型区,而集电极则是处于p型区中。
这样的结构使得正向偏压施加在发射极和基极之间,而集电极与基极间则施加了反向电压。
在工作原理方面,当外部电源施加正向电压使发射极和基极之间形成正向偏压时,电流开始从基区注入,经过集电极进行放大输出。
换言之,输入信号通过基极注入到基区,进而通过发射极输出,从而实现信号的放大。
二、pnp共基极结构和工作原理与npn共基极类似,pnp共基极也是由两个pn结组成的晶体管结构。
与npn相比,pnp共基极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所不同。
具体来说,pnp共基极晶体管的发射极为n型区,基极为p型区,而集电极则是处于n型区中。
同样地,外部电源施加的正向电压使发射极和基极之间形成正向偏压,而集电极与基极间则施加了反向电压。
在pnp共基极的工作原理方面,输入信号通过集电极注入基区,经过发射极输出,实现信号的放大。
三、npn和pnp共基极的特点和应用npn和pnp共基极作为晶体管的具体类型,在其特点和应用方面也有所区别。
npn共基极具有输入电阻低、电流放大系数高以及工作速度快等特点。
它常常用于高频放大器和开关电路的设计,特别适合用于低功率消耗的电子器件。
相比之下,pnp共基极则主要应用于低频放大器、射频混频器和振荡器等电路中。
它具有电流放大系数高、电压增益高的特点,适合用于功率放大和低功耗应用。
总结起来,npn和pnp共基极在电子器件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们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虽然有所差异,但都能实现信号的放大和处理功能。
综上所述,本文对npn和pnp共基极进行了详细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三极管放大作用的理解,切记一点:能量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所以,三极管一定不会产生能量。
但三极管厉害的地方在于:它可以通过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
放大的原理就在于:通过小的交流输入,控制大的静态直流。
假设三极管是个大坝,这个大坝奇怪的地方是,有两个阀门,一个大阀门,一个小阀门。
小阀门可以用人力打开,大阀门很重,人力是打不开的,只能通过小阀门的水力打开。
所以,平常的工作流程便是,每当放水的时候,人们就打开小阀门,很小的水流涓涓流出,这涓涓细流冲击大阀门的开关,大阀门随之打开,汹涌的江水滔滔流下。
如果不停地改变小阀门开启的大小,那么大阀门也相应地不停改变,假若能严格地按比例改变,那么,完美的控制就完成了。
在这里,Ube就是小水流,Uce就是大水流,人就是输入信号。
当然,如果把水流比为电流的话,会更确切,因为三极管毕竟是一个电流控制元件。
如果某一天,天气很旱,江水没有了,也就是大的水流那边是空的。
管理员这时候打开了小阀门,尽管小阀门还是一如既往地冲击大阀门,并使之开启,但因为没有水流的存在,所以,并没有水流出来。
这就是三极管中的截止区。
饱和区是一样的,因为此时江水达到了很大很大的程度,管理员开的阀门大小已经没用了。
如果不开阀门江水就自己冲开了,这就是二极管的击穿。
在模拟电路中,一般阀门是半开的,通过控制其开启大小来决定输出水流的大小。
没有信号的时候,水流也会流,所以,不工作的时候,也会有功耗。
而在数字电路中,阀门则处于开或是关两个状态。
当不工作的时候,阀门是完全关闭的,没有功耗。
结构与操作原理
三极管的基本结构是两个反向连结的pn接面,如图1所示,可有pnp和npn两种组合。
三个接出来的端点依序称为射极(emitter, E)、基极(base, B)和集
极(collector, C),名称来源和它们在三极管操作时的功能有关。
图中也显示出npn 与pnp三极管的电路符号,射极特别被标出,箭号所指的极为n型半导体,和二极体的符号一致。
在没接外加偏压时,两个pn接面都会形成耗尽区,将中性的p型区和n型区隔开。
图1 pnp(a)与npn(b)三极管的结构示意图与电路符号。
三极管的电特性和两个pn接面的偏压有关,工作区间也依偏压方式来分类,这里我们先讨论最常用的所谓”正向活性区”(forward active),在此区EB极间的pn接面维持在正向偏压,而BC极间的pn接面则在反向偏压,通常用作放大器的三极管都以此方式偏压。
图2(a)为一pnp三极管在此偏压区的示意图。
EB接面的空乏区由于在正向偏压会变窄,载体看到的位障变小,射极的电洞会注入到基极,基极的电子也会注入到射极;而BC接面的耗尽区则会变宽,载体看到的位障变大,故本身是不导通的。
图2(b)画的是没外加偏压,和偏压在正向活性区两种情形下,电洞和电子的电位能的分布图。
三极管和两个反向相接的pn二极管有什么差别呢其间最大的不同部分就在于三极管的两个接面相当接近。
以上述之偏压在正向活性区之pnp三极管为例,射极的电洞注入基极的n型中性区,马上被多数载体电子包围遮蔽,然后朝集电极方向扩散,同时也被电子复合。
当没有被复合的电洞到达BC接面的耗尽区时,会被此区内的电场加速扫入集电极,电洞在集电极中为多数载体,很快藉由漂移电流到达连结外部的欧姆接点,形成集电极电流IC。
IC的大小和BC间反向偏压的大小关系不大。
基极外部仅需提供与注入电洞复合部分的电子流IBrec,与由基极注入射极的电子流InB E(这部分是三极管作用不需要的部分)。
InB E在射极与与电洞复合,即InB E=IErec。
pnp三极管在正向活性区时主要的电流种类可以清楚地在图3(a)中看出。
图2 (a)一pnp三极管偏压在正向活性区;(b)没外加偏压,和偏压在正向活性区两种情形下,电洞和电子的电位能的分布图比较。
图3 (a) pnp三极管在正向活性区时主要的电流种类;(b)电洞电位能分布及注入的情形;(c)电子的电位能分布及注入的情形。
一般三极管设计时,射极的掺杂浓度较基极的高许多,如此由射极注入基极的射极主要载体电洞(也就是基极的少数载体)IpE B电流会比由基极注入射极的载体电子电流InB E大很多,三极管的效益比较高。
图3(b)和(c)个别画出电洞和电子的电位能分布及载体注入的情形。
同时如果基极中性区的宽度WB愈窄,电洞通过基极的时间愈短,被多数载体电子复合的机率愈低,到达集电极的有效电洞流IpE C愈大,基极必须提供的复合电子流也降低,三极管的效益也就愈高。
集电极的掺杂通常最低,如此可增大CB极的崩溃电压,并减小BC间反向偏压的pn接面的反向饱和电流,这里我们忽略这个反向饱和电流。
由图4(a),我们可以把各种电流的关系写下来:射极电流基极电流集电极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