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装饮用水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水的作业指导书

水的作业指导书

公司调配岗位作业指导书1、目的:明确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掌握工作重点,提升工作质量,防止重大品质事件发生,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2.适用范围:有限公司品控调配岗位。

3.程序:3.1 提前10分钟到岗,与上一班同岗位人员进行交接上一班主要问题点、注意事项、仪器等情况3.1.1 全面了解生产品项、品保检测用仪器状况、上一班发生的所有品质问题及其处理结果。

3.1.2 查阅上一班的记录3.2 记录3.2.1 日常记录:《调配检测合格单》《果汁全检记录表》《CIP记录表》《产品品质检验日报表>>。

3.3 本岗位重点关注事项3.3.1 仪器校正:PH计3次/班校正,并做好详细记录;电子天平3次/班校正,并做好详细记录;电导率仪1次/班校正,并做好详细记录。

3.3.2水质3次/班的检测:确认成品水箱水品质,感官,电导率,PH值,臭氧浓度;调配水品质,感官,电导率,PH值。

3.3.3CIP效果(温度、时间、浓度)的确认:对规定周期的CIP的温度,时间,浓度参照《CIP作业规范》进行监督确认,并做好详细记录。

3.3.3调配果汁原料的确认:对调配果汁原料的品质状况进行3次/班的检测,主要检测浓缩果汁的外观,颜色,无菌袋外包装,糖度,酸度,PH值,并且每桶原料使用前必须检查,确认品质正常方可使用,以确保产品品质。

3.3.5调配中香精,小料的确认:对调配中使用的香精,小料的品质进行确认,品质正常方可使用,对称量小料的操作人员进行监督,主要是其个人卫生及小料间卫生,同时严格按照配方中的用量称取,每桶调配上小料前,必须仔细核对小料,香精的品项,重量,并且监督称量工敲盖合格章。

同时监督调配操作工检查确认敲盖合格章。

3.3.6对调配流程的检查确认:严格按照公司发放的调配流程操作,有违反现象,及时上报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详细参照《果(蔬)汁饮料调配流程》、《含乳果(蔬)汁饮料调配流程》、《瓶(桶)装饮用水调配流程》。

3.3.7对每桶调配液的检测确认:检测每桶调配液,确认调配液的风味,颜色,糖度,酸度,PH 值,详细参照《配方》,每桶调配液检测合格方可开《调配检测合格单》,无《调配检测合格单》生产部门绝不允许送料。

饮用水生产净含量检验作业指导书.doc

饮用水生产净含量检验作业指导书.doc

1目的规范产品净含量的检验操作,确保产品的净含量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公司要求。

2范围公司所有产品净含量的检验操作。

3具体内容3. 1批的确定同一班次、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产品为一批。

3. 2抽样方法和数量每批随机抽取3瓶样木用于检验净含量。

3. 3方法一:绝对体积法3. 3. 1检验原理和适用范围3. 3.1. 1本方法检验原理是将液体商品内容物直接倒入量器(一般为量筒),读取示值,即得到商品净含量。

木方法适用于流动性好,不挂壁的液体商品,如纯净水饮料等。

3. 3. 1.2由于本方法精确度相对较低,如果用本方法检验得出净含量结果与样本单位标注净含量的偏差绝对值小于5mL时应选用方法二进行检验,以方法二的结果作为最终检验结果报告。

3. 3. 2测量设备本方法检验计量设备主要是量筒。

在具体选择量筒吋,应满足量筒容量应介于样本单位标注净含量1〜4倍之间。

3. 3. 3检验步骤3. 3. 3. 1将样本单位内容物直接倒入量量筒中。

要求倾倒时内容物不得向筒外飞溅,且达到内容物在3分钟内滴出量少于1滴为止。

3. 3. 3. 2保持量筒垂直,并使液面与视线平齐,按液面的弯月面下缘读取示值。

该示值即为样本单位的净含量。

3. 3. 4检验数据处理并填写检验报告木方法由于直接测得净含量,所以净含量无需计算,直接将结果填写于“净含量检验报告” 中。

3. 4方法二:密度法3.4. 1检验原理与适用范围本方法检验原理是通过测量商品的内容物的重量和密度,以其重量除以密度进行计算,得到商品内容物的体积,即商品净含量。

计算公式为v= (6-1)样本单位密度二容虽瓶和其内容物重一容虽瓶重瓶量瓶的标称容量(6-2) P式中:V——商品净含量(体积);in ----- 商品内容物重量;P一一商品内容物密度,P二出 ;V瓶m,——容量瓶内容物重;V瓶——容量瓶容积(体积);本方法适用于商品内容物密度均匀或测量时可摇匀密度的液体商品。

如,饮用纯净水、果汁饮料、茶饮料、含乳饮料等。

饮用水生产作业指导书.修改doc

饮用水生产作业指导书.修改doc

作业指导书前言为了规范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所产出的产品达到质量标准,特制定本指导书。

第一章工艺流程图本水厂生产工艺流程图:水源水—→粗滤—→精滤—→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第二章各工艺操作要点一、水源水水源水质量必须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按如下进行检验。

检测项目:序号项目标准检测频率1、色度(铂钴色度单位)≤15 每月一次2、浑浊度/NTU ≤1 每月一次3、臭和味无异臭异味每月一次4、肉眼可见物无每月一次5、菌落总数/(CFU/mL) ≤100 每月一次6、大肠菌群/(MPN/100mL) 不得检出每月一次二、粗滤我厂的粗滤设备为石英砂过滤器和活性炭吸附器。

石英砂过滤器累计工作8小时需进行20分钟正反冲洗。

活性炭吸附器累计工作8小时需10分钟正反冲洗,为保证出水质量,要定时更换活性碳。

三、精滤精滤的主要设备为精密过滤器。

四、臭氧杀菌(一).臭氧杀菌装置主要参数1.检查○3发生器气源的干燥,清洁情况,放电管工作情况,冷却水流量适中。

2.当进气量为4-6M3/h,高压调至200V-250V ,气源压力0.6-0.7Mpa时可提供生产所需○3量。

3.每天检查一次灌装机末端出水○3浓度,应在≥0.3mg/L,压力为≥1kgf/c㎡。

4. ○3在24小时以后完成衰败,不会残留。

(二)、操作规程1. 首先启动循环泵,工作压力>0.3Mpa.2. 启动臭氧机,确保进气正常,气体干燥,冷却水流量适中,.臭氧机前设冷冻干燥机,空压机、储气灌经常排气、排油、排水,保持.臭氧机正常工作。

3. .臭氧机进气压力应保持在0.2`~0.6Mpa,出气压力为0.04--0.06Mpa,出气流量保持在3--4M3/H。

4. .臭氧机出气管应有高位装置及单向阀,根据.臭氧含量调整.臭氧发生量。

5. 启动.臭氧机内射流阀,.臭氧在氧化塔内与水混合。

6. 关机时先关闭射流阀,后关循环泵,严防03机内进水。

食品厂包装饮用水纯净水成品包装作业指导书

食品厂包装饮用水纯净水成品包装作业指导书

食品厂包装饮用水纯净水成品包装作业指导书
1.工艺要求
1)套装的塑料袋必须是无毒、无破损无污染的透明袋。

2)成品瓶外表应清洁、无污染。

3)瓶盖必须压紧,外面用热收缩塑料套封口。

4)包装场地应经紫外线消毒,地面清洁、无污染。

5)成品瓶灌入塑料袋时防止杂物带入袋内,污染成品瓶。

6)塑料袋口必须扎紧,防止运输过程中受污染。

7)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扔摔、撞击、挤压。

8)每只成品瓶包装时,应附有对应的产品合格证。

2.检验要求
1)包装后的塑料袋内应无杂物污染。

2)塑料袋口必须扎紧,包装袋应完好无破损。

3)瓶盖无松动,封口热收缩塑料套必须完好无破损。

4)产品生产日期采用喷码形式,应清晰完整。

饮料生产工序作业指导书

饮料生产工序作业指导书

饮料生产工序作业指导书水处理工序作业指导书1.目的对水处理工序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净化水符合质量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水处理工序的水净化设备控制、管道及设备的使用、维护及清洗操作。

3.操作程序3.1开机前准备3.1.1确认机器设备清洁、完好,管路、阀门无泄漏。

3.1.2检查供水系统各阀门所处位置,保证准确无误,仪表电器等部位是否正常。

出水阀门处在排位位置。

3.1.3观察RO系统成品水箱水位,如在高水位应首先开启输送泵向生产工序送水,直至水位下降到RO设备能开机的水位。

3.2开机3.2.1做好以上开机前的准备3.2.2开启自来水总阀,把机械过滤罐及活性炭过滤器上阀门设在过滤位置,关闭相应的反冲阀。

3.2.3启动原水加压泵使RO前设备有水压0.1-0.3Mpa。

3.2.4启动RO系统开关开始制水并检测RO出水电导率<10μm/cm,合格后进入成品水箱。

3.3停机在不需要制水时,待RO系统停止工作并自动反洗结束时,关闭电源开关,关闭进水阀门。

4.控制要点4.1设备正常运行时,控制浓水流量在45L/分,压力1Mpa±0.2,纯水流量为90-100L/分,压力1.1Mpa±0.2.4.2机械过滤压力0.2Mpa±0.1,活性炭过滤压力0.2Mpa±0.1,精滤器压力0.16 Mpa±0.1。

4.3阻垢剂加药泵设定为75%。

5.卫生要求5.1每日卫生要求5.1.1随时保持水处理机附近干净、整洁,要求无其它杂物。

5.1.2每日生产结束后将工位附近及表面打扫干净,按《工序设备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要求对灌装设备进行清洗消毒并记录。

5.2每周、月卫生要求5.2.1按每日卫生要求执行5.2.2每周、月将地面、墙面、地沟、盖板、设备、车间死角部位用去污粉刷洗干净,用0.2%二氧化氯溶液喷洒地面、地沟进行消毒。

6.设备主要单元工作原理6.1机械过滤器工作原理:采用石英砂填料作为制取软化水、纯水的预过滤。

包装饮用水纯净水反渗透作业指导书

包装饮用水纯净水反渗透作业指导书

包装饮用水纯净水反渗透作业指导书1.说明:经两级反渗透系统处理后可排除水中97%的溶解固体、盐及离子。

2.一级反渗透单元2.1一级高压泵受以下几种状态控制运行:2.1.1自动在现场控制柜选择按钮的自动状态下,有两种起动方式:a.液位和时间联合控制①原水泵起动5秒钟后,满足高压泵起动条件。

②当纯水箱(T-2)水位在高位以下,并且在晚上12点以后时,高压泵自动启动,当纯水箱水位到高位时,原水泵自动停机。

2.1.2手动控制①当白天需要生产用水时,在中控柜上按启动按钮,系统起动运行,需要停止时,按停止按钮,系统停止运行。

②当系统自动系统出现故障时,在现场控制柜上选择按钮在手动状态,然后按手动起动按钮,水泵起动。

2.2注意事项:1)观察产水和浓水流量计,调节RO浓水排放阀,使的产水量达到70%以上。

记录RO膜进口压力,浓水压力,比较压差,如果在供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压差超过4公斤,请化学清洗RO膜。

2)记录RO膜的脱盐率,如果脱盐率低于97%,化学清洗RO 膜。

3)记录RO的产水量,如果产水量在相同条件下下降15%,需化学清洗RO膜。

4)当一级RO泵起动后,产水上PH探头会检测进水PH值,启动氢氧化钠泵,使产水值保持在8.2-9.2之间。

3.二级反渗透单元3.1一级高压泵受以下几种状态控制运行:3.1.1自动在现场控制柜选择按钮的自动状态下,有两种起动方式:液位和时间联合控制①一级高压泵起动5秒钟后,满足二级高压泵起动条件。

②当纯水箱(T-2)水位在高位以下,并且在晚上12点以后时,高压泵自动启动,当纯水箱水位到高位时,原水泵自动停机。

3.1.2手动控制当白天需要生产用水时,在中控柜上按启动按钮,系统起动运行,需要停止时,按停止按钮,系统停止运行当二级反渗透高压泵泵起动后,泵前PH探头会检测进水PH 值,如果低于6.0,氢氧化钠泵会启动,到7.05时,氢氧化钠泵停止.3.2注意事项:1)观察产水和浓水流量计,调节RO浓水排放阀,使产水量达到85%以上。

包装饮用水纯净水作业指导书2

包装饮用水纯净水作业指导书2

受控状态:编号:QHC-01-2017 发放编号:版本: 1技术文件产品生产作业指导书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2017-04-15发布 2017-04-16实施****有限公司目录目录 (1)原辅料入库验收标准 (2)附1:《主要原辅材料入库质量标准及抽样方法》: (3)桶分拣及拔盖作业指导书 (6)空桶灯检(一)作业指导书 (8)空桶外洗作业指导书 (9)空桶灯检(二)作业指导书 (10)瓶盖/桶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11)多介质过滤作业指导书 (12)活性炭过滤作业指导书 (13)5微米保安过滤作业指导书 (13)反渗透作业指导书 (14)0.1微米精密过滤器作业指导书 (16)中空超滤作业指导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臭氧杀菌作业指导书 . (16)灌装作业指导书 (17)成品灯检 (18)成品包装作业指导书 (19)喷码工序作业指导书 (20)管道、设备维护作业指导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食品添加剂配置规范 (23)附:灌装线清洗消毒液配制规范(一车间) (24)附:灌装线清洗/消毒液配制规范(二车间) (24)二车间清洗及消毒液自动添加系统操作规程 (21)生产线清洗消毒作业标准 (25)原辅料入库验收标准1.目的:建立原辅料验收检验操作规程,使进货检验和试验按规定进行,确保进货物资满足生产要求。

2.范围:适用于原辅材料进厂检验和试验工作。

3.职责:3.1.营运部负责采购符合生产要求的产品。

所有原辅料在首次送货时,必须提供下列文件: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企业产品质量标准、第三方检测报告。

3.2.原辅料入仓库前,由材料检验员进行产品入库检验,具体要求根据公司《原材料质量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

饮用水生产作业指导书.修改doc

饮用水生产作业指导书.修改doc
(三)、新购五加仑(18.9升)桶的检验标准 1 、目的:确保新购的桶符合规范要求。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采购、质检等部门对五加仑(18.9升)桶的接 收入库检验。
3、 内容 A. 桶的材料 必须是PC(聚碳酸酯)料或有足够证据证明优于PC料的桶,且符合食品 包装材料的卫生要求。 B. 外观 a. 商标图案鲜明、准确(可用公司存留的标准图案对照),其他应标明 的文字如“主要成份”、“厂址”、“经销电话”等要准确无误,字迹清晰, 版面整洁。(任抽10个桶,不合格判定数为1) b.桶身成型饱满、不变形、无生料、无由污、色泽均匀。(任抽10个 桶,如发现有不合格的,则加大抽样量,不合格率不能超过2%) c.桶身每100cm表面中直径在0.5mm以下,长度在2mm的杂质点不得超过 5个,不允许有直径超过0.5mm、长度超过2mm的杂质点,更不允许有穿 透状的杂质存在。(任抽10个桶,不合格判定数为1) d. 桶身无直径大于2mm的气泡,直径2mm以下的气泡,每个桶不得超 过3个。(不合格率≤2%) e.桶身表面擦痕面积不得大于表面积的5%。(不合格率≤5%) f. 桶口外表圆滑平齐,不得有毛刺,桶身毛边不高于1mm。(不合格 率≤2%) C. 密封性能
检测项目:
序号 项目
标准
检测频率
1、 色度(铂钴色度单位) ≤15
每月一次
2、 浑浊度/NTU
≤1
每月一次
3、 臭和味
无异臭异味 每月一次
4、 肉眼可见物

每月一次
5、 菌落总数/(CFU/mL) ≤100
每月一次
6、 大肠菌群/(MPN/100mL) 不得检出 每月一次
二、 粗滤 我厂的粗滤设备为石英砂过滤器和活性炭吸附器。 石英砂过滤器累计工作8小时需进行20分钟正反冲洗。 活性炭吸附器累计工作8小时需10分钟正反冲洗,为保证出水质量,要 定时更换活性碳。

饮用水三合一生产作业指导书

饮用水三合一生产作业指导书

饮用水三合一生产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饮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对于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满足人们对便捷、安全、高品质饮用水的需求,饮用水三合一生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行业。

本文将针对饮用水三合一生产过程进行详细的作业指导,以确保生产过程的规范和高效。

二、准备工作1. 确定生产场所:选择一个干净、通风良好、无污染源的场所进行生产,保证生产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2. 准备原材料:准备好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源和其他配料,如矿泉水、果汁等。

3. 检查设备:确保生产所需的设备完好无损,如水处理设备、灌装设备等。

三、生产流程1. 水处理:将原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细菌等有害物质,确保水的安全和卫生。

2. 配料调制:根据产品需求,将原水与其他配料进行合理的调配,确保口感和营养均衡。

3. 灌装过程:a. 准备包装材料: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如塑料瓶、纸盒等。

b. 清洗包装材料:对包装材料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确保包装材料的卫生。

c. 灌装:将调制好的饮用水灌装至包装材料中,确保灌装过程的卫生和准确性。

d. 封口:对包装材料进行封口处理,确保产品的密封性和保存期限。

4. 包装:将灌装好的饮用水进行包装,如贴上标签、装箱等,确保产品的外观和品质。

5. 产品检验:对包装好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符合相关卫生标准和质量要求。

6. 产品储存:将合格的产品进行储存,选择干燥、阴凉、通风的仓库进行储存,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7. 出厂销售:将储存好的产品进行出厂销售,确保产品的流通和销售渠道的畅通。

四、安全与卫生措施1. 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穿戴工作服和工作帽。

2. 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避免操作失误和交叉污染。

3.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4. 生产现场要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5. 严格执行产品检验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瓶装饮料作业指导书

瓶装饮料作业指导书

瓶装饮料作业指导书
一.生产作业指导,是瓶装饮料企业生产活动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管理之一。

生产作业活动是最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生产的产量、质量和成本。

为规范饮料生产作业的操作过程,特制定本生产作业指导书。

二.生产作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包括瓶装饮料工艺流程指导、操作过程与工艺条件指导、质量控制指导和工艺环境卫生管理指导。

三.保障瓶装饮料生产作业过程的先进性、合理性,充分发挥设备的效力,优质、高产、低消耗,确保生产作业过程的安全、高效率是生产作业指导的宗旨。

四.原辅材料的供应及水、电、汽的供应、运输,劳动组织、设备的维护保养、更新改造、技术改造等,都是为生产作业的高效、安全运行服务的。

因此,必须为保证生产作业的正常、安全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五.本指导书适用于永昌健源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饮料生产车间及各管理部门。

六.本指导书由品管部提出,由总经理批准发布。

包装饮用水纯净水成品灯检作业指导书

包装饮用水纯净水成品灯检作业指导书

包装饮用水纯净水成品灯检作业指导书
包装饮用水纯净水成品灯检作业指导书
1.目的:规范成品灯检岗位的作业内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并降低物料损耗。

2.适用范围:适用于灌装后产品的灯检。

3.职责
3.1 灯检:负责拣出不合格产品,负责检查灌注后的桶/瓶热缩膜放置情况;根据检查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并记录。

4. 作业内容
4.1 作业前
4.1.1 开启输送带和润滑系统。

4.1.2 将灯检台电源开关至ON。

4.1.3 准备好所需要的收缩膜。

4.1.4 检查灯检箱,灯管是否有异常。

若有异,必须更换灯管,确保检验所需的光亮度。

4.2 生产中
4.2.1 灯检人员应坐正于灯检台正前方,两眼平视灯检台,将桶装水置于灯检箱前0.3-0.5米处(瓶装水置于0.01米处)。

4.2.2 产品经过灯箱时,用抹布擦拭水桶表面水珠,使水桶
表面视线顺畅,如果桶标遮挡,视线不好,要转动桶,达到最佳的视角。

4.2.3灯检应达到如下标准:
A、桶装水容量:水平达到瓶颈以下第一条毛边线以上。

B、容器内无任何肉眼可见物。

C、水体透明,无混浊感。

D、桶体无明显漏水现象。

4.2.4灯检合格后就套上热缩膜,不合格就放置不合格产品区,由生产班长统一处理。

如1小时内连续出现三桶(10瓶)不合格品,应立即报告班长,以分析异常原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4.3 各灯检岗统计本班出现的桶内异物、缺盖、歪盖、收缩膜不规范等,记录于《成品灯检记录》上。

瓶装饮用水与饮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瓶装饮用水与饮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瓶装饮用水与饮料生产作业指导书第1章瓶装饮用水与饮料生产概述 (4)1.1 饮用水与饮料市场简介 (4)1.1.1 市场现状 (4)1.1.2 消费者需求 (5)1.1.3 行业竞争 (5)1.2 瓶装水与饮料的生产流程 (5)1.2.1 原料处理 (5)1.2.2 配料 (5)1.2.3 均质 (5)1.2.4 无菌包装 (5)1.2.5 检验 (5)1.2.6 成品储存 (6)第2章原料及辅料的选择与处理 (6)2.1 原水的要求与处理 (6)2.1.1 原水来源 (6)2.1.2 原水处理 (6)2.2 瓶材的选择与处理 (6)2.2.1 瓶材选择 (6)2.2.2 瓶材处理 (6)2.3 饮料添加剂的选用与处理 (6)2.3.1 饮料添加剂选用 (6)2.3.2 饮料添加剂处理 (7)2.3.3 防腐剂处理 (7)第3章水处理工艺 (7)3.1 深层地下水处理 (7)3.1.1 原水采集 (7)3.1.2 预处理 (7)3.1.3 精处理 (7)3.2 表层水处理 (7)3.2.1 原水预处理 (8)3.2.2 快速过滤 (8)3.2.3 慢速过滤 (8)3.2.4 超滤和反渗透 (8)3.3 矿物质添加与调整 (8)3.3.1 矿物质添加 (8)3.3.2 矿物质调整 (8)3.3.3 混合与均质 (8)3.3.4 检验与包装 (8)第4章瓶装饮料的灌装与封口 (8)4.1 灌装工艺与设备 (8)4.1.1 灌装工艺 (8)4.2 封口工艺与设备 (9)4.2.1 封口工艺 (9)4.2.2 封口设备 (9)4.3 灌装封口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9)4.3.1 灌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9)4.3.2 封口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0)4.3.3 质量检测 (10)第5章饮料生产线设备维护与保养 (10)5.1 常用设备介绍 (10)5.1.1 灌装机 (10)5.1.2 封口机 (10)5.1.3 灭菌设备 (10)5.1.4 标签机 (10)5.1.5 包装机 (10)5.2 设备维护与保养 (10)5.2.1 日常维护 (10)5.2.2 定期保养 (11)5.3 故障排除与预防措施 (11)5.3.1 灌装机 (11)5.3.2 封口机 (11)5.3.3 灭菌设备 (11)5.3.4 标签机 (11)5.3.5 包装机 (11)第6章饮料包装设计 (12)6.1 包装材料的选择 (12)6.1.1 保证食品安全与卫生 (12)6.1.2 考虑环境友好性 (12)6.1.3 适应饮料特性 (12)6.1.4 耐压性与防护性 (12)6.2 包装结构与设计 (12)6.2.1 合理布局 (12)6.2.2 易于开启与携带 (12)6.2.3 安全防护设计 (12)6.2.4 个性化设计 (12)6.3 包装视觉元素设计 (13)6.3.1 色彩搭配 (13)6.3.2 图形设计 (13)6.3.3 文字设计 (13)6.3.4 品牌元素 (13)第7章饮料品质监控与检测 (13)7.1 品质监控体系 (13)7.1.1 建立健全品质监控体系 (13)7.1.2 品质监控人员培训与管理 (13)7.2 常规检测项目与方法 (13)7.2.1 物理指标检测 (13)7.2.2 化学指标检测 (14)7.2.3 微生物指标检测 (14)7.3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 (14)7.3.1 原料和辅料验收 (14)7.3.2 生产过程控制 (14)7.3.3 成品质量控制 (14)7.3.4 建立追溯体系 (14)7.3.5 食品安全培训与宣传 (14)第8章饮料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14)8.1 卫生管理体系 (14)8.1.1 建立健全卫生管理体系,保证饮料生产过程中卫生状况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饮用纯净水关键程序控制点作业指导书

饮用纯净水关键程序控制点作业指导书

饮用山泉水作业指导书第一版受控状态:分发代号:日期:日期:日期:2023 年01 月01 日公布2023 年01 月01 日实施〔一〕关键掌握环节确实定本公司依据《瓶(桶)装饮用水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与实际生产的需要,确定以下关键掌握环节:1、杀菌;2、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3、灌装封盖;4、灯检;〔二〕设备操作规程〔带※者为关键掌握环节操作规程〕1、购进的包装桶、瓶及盖的质量掌握1)桶、瓶及盖的选购严格依据《原料验收制度》进展,保证桶、瓶和盖是合格产品。

桶可重复使用,瓶、盖为一次性使用。

2)本公司厂桶一律为优质PC 水桶,不得使用回收塑料制成的劣质桶。

3)非公司水桶和指定的水桶不得回收。

4)不得回收有青苔的水桶。

5)收水桶时要对光旋转检查,不得回收有裂纹的水桶。

6)不得回收粘补过的水桶。

7)不得回收有油污、油迹的水桶。

8)不得回收尺寸过小、外观不合比例的水桶。

9)本公司生产及送水人员要疼惜水桶,努力降低水桶的破损率,水桶破损率掌握在5‰以下,每超一个,罚款40 元,每少损坏一个,嘉奖10 元。

10)水桶经长期使用,每次使用中觉察有裂开、影响外观的磨损、无法去除的污垢等现象,应随时进展报废处理。

2、回收的瓶〔桶〕及其盖清洗消毒工作程序※1)水桶回收后,应先用水管冲洗外壁,并挑出特别污染的桶交给刷桶处特地清理。

2)上桶前启掉大桶盖,倒出小桶盖,认真检查桶内是否有异物,上桶时留意检查每一个桶的桶口是否过大。

3)严禁将桶随便堆放,来不及上的桶应摆放整齐,每次停机前应将桶全部上完〔下班除外〕,将上桶车间清理干净。

4)每天下班前将灌装线上桶处的小桶盖清理干净,并将废盖放入仓库。

5)对当日消毒后未灌装的水桶其次天使用前应重清洗消毒。

6)桶外表清理处:负责清理严峻污染的桶的外表及内部青苔。

帮助上桶人员启桶盖,并帮助将桶摆放整齐。

7)盖不行循环使用,每次启用盖前应将盖在1:200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以上,然后用桶装饮用水冲洗干净。

饮用纯净水关键程序控制点作业指导书

饮用纯净水关键程序控制点作业指导书

饮用纯净水关键程序控制点作业指导书青州绿兰尔饮品有限公司纯净水作业指导书编号:LLE-J-04-2011饮用纯净水作业指导书第一版受控状态:分发代号:编制: 日期:审核: 日期:批准: 日期:2011年01月01日发布 2011年01月01日实施青州绿兰尔饮品有限公司纯净水作业指导书编号:LLE-J-04-2011(一)关键控制环节的确定本公司根据《瓶(桶)装饮用水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与实际生产的需要,确定以下关键控制环节:1、杀菌;2、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3、灌装封盖;4、灯检;(二)设备操作规程(带※者为关键控制环节操作规程) 1、新购进的包装桶、瓶及盖的质量控制1)新桶、瓶及盖的采购严格按照《原料验收制度》进行,保证新桶、瓶和盖是合格产品。

桶可重复使用,瓶、盖为一次性使用。

2)本公司厂桶一律为优质PC水桶,不得使用回收塑料制成的劣质桶。

3)非公司水桶和指定的水桶不得回收。

4)不得回收有青苔的水桶。

5)收水桶时要对光旋转检查,不得回收有裂纹的水桶。

6)不得回收粘补过的水桶。

7)不得回收有油污、油迹的水桶。

8)不得回收尺寸过小、外观不合比例的水桶。

9)本公司生产及送水人员要爱护水桶,努力降低水桶的破损率,水桶破损率控制在5‰以下,每超一个,罚款40元,每少损坏一个,奖励10元。

10)水桶经长期使用,每次使用中发现有破裂、影响外观的磨损、无法清除的污垢等现象,应随时进行报废处理。

2、回收的瓶(桶)及其盖清洗消毒工作程序※青州绿兰尔饮品有限公司纯净水作业指导书编号:LLE-J-04-20111)水桶回收后,应先用水管冲洗外壁,并挑出特殊污染的桶交给刷桶处专门清理。

2)上桶前启掉大桶盖,倒出小桶盖,仔细检查桶内是否有异物,上桶时注意检查每一个桶的桶口是否过大。

3)严禁将桶随意堆放,来不及上的桶应摆放整齐,每次停机前应将桶全部上完(下班除外),将上桶车间清理干净。

4)每天下班前将灌装线上桶处的小桶盖清理干净,并将废盖放入仓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作业指导书生产工艺流程关键过程/工序:反渗透过滤、臭氧杀菌、灯检、空桶检验特殊过程/工序:反渗透、检验二、生产作业要求1、洗瓶间A:洗瓶间用于安装洗瓶设施进行回收瓶的清洗B:洗瓶间内应设置空瓶存放架C:洗瓶间入口处及相邻工作间的输送通道应设置防尘帘D:水瓶清洗:水瓶清洗前应倒净瓶中残水,去除瓶盖、收缩膜、包装袋等,外表有固体杂物的应在水池中刷除(注意:瓶盖只能一次性使用,严禁回收重复使用),水瓶洗净后应立即转入灌装间,洗瓶人员必须戴橡胶防水手套操作,水瓶洗净后不得再触摸瓶口,洗瓶中应仔细检查水瓶及瓶口的清洁度,洗瓶机所用消毒液每天更换一次,浓度保持在500ppm。

E:瓶盖清洗:将瓶盖侵入新制的含臭氧纯水中半小时,取出,装入多孔网篮,沥净水,置于消毒柜中进行消毒,以备待用,为方便取出瓶盖,消毒柜可以放置在个灌装间外的成品仓库。

F:工作前后开启紫外线灯管进行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制水间:A:制水间门窗密封防尘并设有换气设备,如换气扇,直径不小于16 英寸。

B:因主机不可在低温下运行,所以制水间必须设有冬季防冻设施(暖气或空调),否则会使设备严重损坏。

C:制水消毒设备(臭氧发生器)在纯净水,山泉水的制作过程中不可同时运行,必须分别使用。

D:制水间内应设用洗手盆。

E:制完毕,需冲刷地面、擦干设备,做好清洁工作,并开启紫外线灯管进行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消毒间:A:消毒间用于工作人员进入灌装间前的消毒。

B:消毒间内设有紫外线灯管,工作完毕需开启紫外线灯管进行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

4、灌装间:灌装间是卫生要求最为严格的工作间,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A:灌装间设空瓶输入窗口和成品水输出窗口,窗口设有防尘帘。

B:灌装间设唯一入口,与消毒间相连,工作人员必须在更换工作服入消毒间后方可进入灌装间。

C:灌装前应开启空气净化器,对灌装间进行空气净化,时间不少于1小时。

D:工作人员灌装时应戴橡胶防水手套操作,取瓶时不得触及瓶口。

潍E:罐装成品水400桶以上需全部更换消毒液,洗瓶水。

F:灌装间应设有洗手盆,罐装完毕需冲刷地面,擦干设备,做好清洁工作。

j:工作人员撤离时应开启灌装机内及灌装间的紫外线灯管。

5、成品库:A:成品仓库用于成品水存放,成品仓库与灌装间之间设有成品水输送窗口和成品水存放设施。

B:成品水的外包装(塑料袋的包装,瓶口热塑膜的密封及合格证的粘贴)可在成品仓库中进行。

C:成品仓库出入口及相邻工作间的通道应设有防尘帘。

D:成品库应设有紫外线灯管。

E:细菌培养箱应放置在成品仓库中,用于成品水卫生物的检验。

F:成品水在仓库中应分批存放。

G:成品仓库不应存放空瓶和其他杂物。

H:工作完毕应开启紫外线灯管进行消毒,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

6、水质分析:为确保成品水质量,每月应主动送检,对成品水的水质进行一次全分析(卫生防疫站或质检中心),常规检验的内容大致包括:细菌总数,大肠杆菌,电导率,口感,亚硝酸盐及包装的密封性,标签等。

/thread-284670-1-1.html出厂检验1概述出厂检验是产品出厂前对其质量状况所进行的全面检查,是全面考核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重要手段。

本公司实施严格的出厂检验,严把产品质量关。

2职责质检部负责产品出厂检验工作。

3每批成品加工完成后,生产车间或仓库立即通知质检部检验。

4质检部派人按产品标准或成品检验规程抽样检验。

5检验员按产品标准或成品检验规程对产品进行检验,做好检验记录;与半成品检验重叠的项目,可结合半成品检验进行。

6质检部对各项检验记录、报告进行分析,确认规定的检验项目均已完成,且结果符合要求后,出具成品检验报告。

7对检验合格的产品,质检部签发产品合格证,按规定进行包装、标识,方可入库、出厂。

8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质检部会同生产部、车间确定需采取的措施(如报废等),由生产部组织实施。

9对经返工产品,质检部重新进行检验,并予以记录。

经重新检验合格产品,质检部签发产品合格证,方可入库、出厂。

检验不合格严禁出厂。

10检验记录、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应齐全、清晰。

检验记录、检验报告由质检部保存。

附件质量职责分配表质量体系要素厂长质检部综合部生产部车间仓库组织领导质量目标管理职责厂区要求车间要求库房要求生产设备人员要求技术标准工艺文件文件管理采购制度采购文件采购验证过程管理质量控制产品防护检验设备检验管理过程检验出厂检验☆☆☆☆☆☆☆☆☆☆☆☆☆☆☆☆☆☆☆▲△△△▲△△▲▲△△▲▲▲▲▲▲▲△△▲△▲△△▲△△△△△△△△△△△△△△△△▲△△△△△▲△▲△△注:☆ ——领导职责(主持);▲ ——责任部门;△ ——协助配合部门关键控制点生产作业指导书所有生产加工工序都会影响产品质量,但各个工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

企业根据生产工艺流程中“反渗透过滤”“臭氧杀菌”“灯检”“空桶检验”项目为关键质量控制点,也要求对作业过程进行全检记录。

操作员要按操作规程和指导书要求设备作业参数,认真、细致检查并作好相应记录。

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批量检查项目不合格应通知车间负责人停止生产,查明产生问题原因,解决后方能继续生产。

一、反渗透装置作业指导书1、操作前准备:1)熟悉反渗透装置的操作要求;2)备足经过粗滤的水源;3)开机前将RO 系统中每个组件的出水阀全部开启,关闭所有的取样阀;关闭淡水阀和清洗泵出水阀;4)开启淡水排放阀及电控箱上的主电源;5)开启低压增压泵进行低压冲洗;6)开启RO 系统浓水阀;淡水排放阀;7.)开启RO 系统高压泵,调节进水阀和高压泵出水阀,使RO 系统处于冲洗状态、浓水、淡水全部排放。

2、RO 系统运行:1)在上述准备工作完毕后,慢慢调节RO 进行水阀及浓水阀,开启淡水阀(纯水),逐步减少排水阀排量,使之达到设定的产水量和回收率;2)观察RO 系统进水和浓水的压力,测量RO 系统进水纯水及浓水的电导率,使纯水的电导率控制10μs/cm 以下,进水压力控制在1.4~1.6Mpa。

3)停机:停机前,关闭高压泵用水冲洗RO 膜元件2~5 分钟,浓水排放,冲洗完毕后关闭系统。

3、要求:严格按规定操作,控制不合格的纯水进入下道工序。

做好RO 系统的维护保养工作。

二、臭氧杀菌作业指导书1. 作业前检查氧气瓶压力是否满足要求;电源电压是否在220±10V 范围内;2. 制水设备开机后,打开臭氧发生器开关、依次打开制氧电流开关、臭氧电流开关,臭氧杀菌设备开始自动工作;3. 调节臭氧发生器,并控制臭氧量调节(30~40%);臭氧压力(1.0±0.2kg/cm2);氧气流量(0.5±0.1L/min)4. 作业完毕后按逆顺序关闭臭氧发生器各相关开关;三、空桶检验作业指导书1. 打开车间光源,检查光源的效果是否适应检验空桶的要求。

2. 检查已清洗消毒后的空桶,应对每个空桶进行检查;空桶检验员的视力应达5.0 以上,检验桶是否破损或烂点、外壁是否脏污、内壁是否脏污、标识是否破损、桶口桶体是否变形、桶内是否有异物或其它外观异常情况;3. 发现不合格将其取出置于不合格品区。

4. 空桶检员每个批次作业完成后统计不合格类别和数量,并填写《空桶检验记录》。

5. 检验员应严格按此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检验,不得漏检或少检空桶。

6. 桶体桶口变形、破桶烂桶、破损的不合格空桶应作报废处理,其它不合格作返工处理。

四、灯检工序作业指导书1. 打开灯箱光源,检查光源亮度,所有灯管均亮,不发黑发灰。

2. 检查传送装置是否正常。

3. 灌装线开机后,开始灌装,并进行灯检,出来的前6 桶作为不合格品取出放置到不合格品区;4. 灯检要求;传送装置将已灌装产品送至灯箱处,在灯箱正前进行灯检,灯检员目光应于与产品中部保持平视,灯检员视力应达5.0 以上,逐个检查桶内是否有异物、桶盖是否压斜、桶和水的颜色是否正常、桶是否有破漏、桶体是否变形、灌装量是否达到要求等产品的外观质量。

5. 发现不合格品将其取出置于不合格品区。

6. 灯检员每个批次作业完成后统计不合格类别和数量,并填写《灯箱检验记录》7. 灯检员应严格按此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检验,不得漏检或少检产品。

8. 桶内异物、桶破桶漏的不合格品作倒掉(报废)处理,其余不合格品作生活用水(改作它用)处理。

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的管理规定一、应对本公司纯净水生产过程中关键控制点——反渗透过滤、臭氧杀菌、灯检、空桶检验,进行严格管理,以确保纯净水质量及安全。

二、关键控制点的生产人员应经公司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且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

三、对关键控制点的生产作业指导书,应通过试生产等方式予以验证,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四、生产主管应加强对关键控制点的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清洗消毒的频次。

五、在反渗透过滤、臭氧杀菌、灯检、空桶检验工序的作业过程中,操作工应严格执行有关的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并做好生产监控记录。

六、质检部主管应加强对关键控制点的生产技术指导的频次,并对这些工艺参数进行监控。

七、检验员应加强对关键控制点的检验频次,严把检验关,确保生产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