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进展[文献综述]
简答题 设计一个诱变筛选淀粉酶高产菌株的科研方案,并加以必要
![简答题 设计一个诱变筛选淀粉酶高产菌株的科研方案,并加以必要](https://img.taocdn.com/s3/m/ec3a881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6.png)
简答题设计一个诱变筛选淀粉酶高产菌株的科研方案,
并加以必要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自土壤中筛选能产淀粉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并进行诱变育种选育高产突变株。
1、取样
选择含淀粉丰富的土壤为最佳
2、无菌水溶解
充分震荡
3、高温处理
60度的高温处理样品1小时,目的是杀死微生物营养体,残留芽胞
4、稀释涂平板
培养基用含淀粉的培养基配制
5、培养
培养1-3天后,观察。
6、初筛与纯化
挑取有降解圈的细菌单菌落,并在平板上纯化3次,然后4摄氏度斜面保存。
7、鉴定
参照《伯杰氏细菌手册》鉴定或者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进一步确认是否为枯草芽孢杆菌。
8、复筛
测定其淀粉酶活,最后确定诱变出发菌株
9、诱变
选择合适诱变源,建议采用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相结合的复合诱变方式。
10、筛选
采用上述初筛和复筛方案进行诱变鉴定
11、遗传稳定性鉴定
筛选出的菌株,要经过多次传代之后,再进一步鉴定其产生淀粉酶的能力是否发生了变化。
如果产生了回复突变,则需要重复诱变筛选过程,直至到筛选出遗传稳定的高产菌株为止。
淀粉酶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淀粉酶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8276295bc281e53a5802ff6b.png)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生物工程淀粉酶的研究进展1. 淀粉酶简介淀粉酶是催化淀粉、糖原转化成葡萄糖、麦芽糖及其它低聚糖的一类酶的总称,广泛应用于淀粉工业、食品工业、医药、纺织、洗涤剂、青贮饲料、微生态制剂以及酿酒等行业[1]。
淀粉酶是最早用于工业化生产的酶,迄今为止仍是用途最广、产量最大的酶制剂产品之一[2]。
不同种类的淀粉酶水解淀粉会生成不同的产物。
常见的淀粉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α-淀粉酶(EC3.2.l.1),也叫液化酶;β-淀粉酶(EC3.2.1.2);葡萄糖淀粉酶(EC3,2.1.3),也叫γ -淀粉酶,简称糖化酶(缩写GA或G):异淀粉酶(EC3.2.1.68)等[3]。
α-淀粉酶能随机地作用于淀粉的非还原端,生成麦芽糖、麦芽三糖、糊精等还原糖,所得产物的还原性末端葡萄糖单位碳原子为α构型,同时该酶能使淀粉浆的粘度下降;β-淀粉酶是从淀粉的非还原性末端切下一分子的麦芽糖,其产物还原性末端葡萄糖单位碳原子为β构型;葡萄糖淀粉酶是从底物非还原末端依次水解α-l,4糖苷键和分支的α-1,6-糖苷键,生成葡萄糖。
异淀粉酶是只水解糖原或支链淀粉分支点的α-1,6糖苷键,切下侧枝链[5]。
对淀粉酶的分类和作用机制研究较多,可按来源、产物的旋光度、作用机制等进行分类。
但近年随着酶学性质的研究的发展,对酶的作用机制、方式等研究不断取得新成果,分类学问题出现许多难点。
我国在食品方面研究和应用的微生物酶估计有30多种[6],其中淀粉酶有α-淀粉酶、β-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异淀粉酶、普鲁兰酶、环糊精生成酶等。
2. 淀粉酶的生产2.1 淀粉酶的来源淀粉酶的来源很广泛,可以来自于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
大部分的淀粉酶存在于微生物中,微生物中主要的两种淀粉酶为α-淀粉酶及葡糖淀粉酶,此外,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β-淀粉酶也存在于少量微生物中。
α-淀粉酶可以从几种细菌、真菌和酵母中分离获得。
但是,由于细菌淀粉酶具有几个比较优良的特性,因此,细菌淀粉酶用的比较多,特别是淀粉液化芽孢杆菌已用于工业化生产[5]。
高产淀粉酶菌株筛选
![高产淀粉酶菌株筛选](https://img.taocdn.com/s3/m/246aec0d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8.png)
高产淀粉酶菌株筛选淀粉酶是一种以淀粉为底物的酶,可以将淀粉水解为糊精、糊精、麦芽糊精等多种低聚糖。
淀粉酶在食品工业、酿造工业、纺织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淀粉酶生产过程中,高产酶菌株的选育十分重要。
本篇文章将介绍高产淀粉酶菌株筛选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1. 筛选菌种在高产淀粉酶菌株筛选中,首先要选取一种基础菌株,并在培养基中加入抑制其他细菌生长的抗生素,以防止其它外来细菌的污染。
另外,为了避免淀粉酶活性的干扰,还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淀粉水解产物。
2. 筛选培养基淀粉酶生产的细菌在不同类型的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也不同。
因此,在高产淀粉酶菌株筛选中,需要尝试不同成分和配比的培养基,找到最优的培养基。
3. 筛选条件在高产淀粉酶菌株筛选中,不同的发酵条件都会影响细菌的生长和淀粉酶的产生。
例如 pH 值、温度、搅拌速度、氧气供应等。
因此,需要优化发酵条件,使其最大化淀粉酶产量。
4. 淀粉酶活性测定确定淀粉酶的活性对于筛选高产淀粉酶菌株十分重要。
一般采用碘液滴定或 Fehling 精制法来测定淀粉酶活性,选择最高活性的菌株作为高产淀粉酶菌株。
微生物菌株的选择是筛选高产淀粉酶菌株的核心工作,可通过筛选自然环境中的菌株,或采用一些基因工程技术筛选出高产酶活的工业微生物菌株。
淀粉酶检测方法是评估筛选结果的一个关键步骤,目前主要有碘液滴定和Fehling 精制法两种方法,需要选择准确、温和、操作简便的方法测定淀粉酶活性。
高产淀粉酶菌株筛选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在食品工业、酿造工业、制糖工业、制药工业、纺织工业等领域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应用效果。
高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研究不仅是实现淀粉酶生产工艺的自动化,还能生产高附加值的淀粉水解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总之,无论是在工业生产还是在科学研究方面,高产淀粉酶菌株筛选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优化菌株选型,调整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以及采用高效、准确的淀粉酶检测方法,可获得高产且高效的淀粉酶制剂,为产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做出贡献。
实验六十淀粉酶产生菌株的筛选
![实验六十淀粉酶产生菌株的筛选](https://img.taocdn.com/s3/m/a8bb0f9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1.png)
实验六十淀粉酶产生菌株的筛选实验项目性质:设计性涉及的知识点:无菌技术、浓缩培养、纯种子分离、淀粉酶特性和酶活性测定。
计划学时:8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从环境中采集样本并从中分离纯化某些微生物的完整操作步骤。
2.巩固之前所学的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3.掌握产酶微生物的筛选方法。
二、实验原理α-淀粉酶是一种液化淀粉酶。
其产生菌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在含有淀粉的土壤样品中。
从自然界筛选菌株的具体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取样、增殖培养、纯种子分离和性能测定。
1、采样:即采集含菌的样品在收集含有细菌的样本之前,你应该调查和研究你打算筛选的微生物分布在哪里,然后你可以开始做各种具体的工作。
几乎所有种类的微生物都可以在土壤中找到,因此土壤可以说是微生物的基础。
在土壤中,细菌数量最多,其次是放线菌、第三种霉菌和酵母。
除土壤外,各种物体上都有相应的优势微生物。
例如,枯枝、腐叶、腐土和腐木中的纤维素分解细菌较多,厨房土壤、面粉加工厂和菜园土壤中的淀粉分解细菌较多,水果和蜜饯表面的酵母较多;植物奶中含有较多的乳酸菌,油田和炼油厂附近的土壤中含有较多的石油分解菌。
2、增殖培养(又称丰富培养)增殖培养是在采集的土壤和其他含有细菌的样本中添加一些物质,并创造一些其他有利于待分离微生物生长的条件,以便能够分解和利用这些物质的微生物能够大量繁殖,以便我们从中分离出这些微生物。
因此,增殖培养实际上是选择性培养基的实际应用。
3、纯种分离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都应用纯种微生物进行生产。
通过上述的增殖培养只能说我们要分离的微生物从数量上的劣势转变为优势,从而提高了筛选的效率,但是要得到纯种微生物就必须进行纯种分离。
纯种分离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平板划线分离法、稀释分离法、单孢子或单细胞分离法、菌丝尖端切割法等。
4.业绩衡量分离得到纯种这只是选种工作的第一步。
所分得的纯种是否具有生产上所要求的性能,还必须要进行性能测定后才能决定取舍。
淀粉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其酶活的测定
![淀粉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其酶活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a384ed0b79563c1ec5da7145.png)
2010年第1期3月出版淀粉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其酶活的测定Screening and activity determination of the higher activity amylase strain刘杰雄*陈号陆雯朱丽云(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杭州310018)*刘杰雄,男,1989年出生,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在读生。
收稿日期:2009-11-16LIU Jie-xiong *CHEN HaoLU Wen ZHU Li-yun(College of Modern Science Technology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China )摘要为了筛选对于淀粉降解效果好的淀粉酶产生菌株,从浙江、山东等地富含淀粉的土壤样品中筛选出1株产淀粉酶活力较强的菌株BSJD10,结合菌落形态、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DNA 序列分析,对其种群形态和个体形态进行观察和鉴定,确定BSJD10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
关键词淀粉酶;枯草芽孢杆菌;鉴定Abstract To screen for the effects of starch degradation of amylase produced good strain.From the soil samples from Zhejiang ,Shandong and other places where rich in starch ,a strong amylase producing strain BSJD10were screened out ,with colony morphology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and 16S rDNA sequence analysis ,its population patterns and individual mor-phology were observed and identificated.Keywords amylase ;bacillus subtilis ;identification 淀粉酶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生物催化剂,可应用于面包制作业、淀粉的糖化和液化、纺织品脱浆、造纸、清洁剂工业、化学、临床医学的分析和制药业等。
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培养与选育
![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培养与选育](https://img.taocdn.com/s3/m/ef26e01c10a6f524ccbf85d4.png)
功能微生物(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培养与选育22100934 程雅楠摘要:以产淀粉酶细菌的筛选和选育为目标,通过培养基制备及灭菌、菌种的分离筛选与纯化、菌种的鉴定、培养条件的优化以及淀粉酶产生菌的紫外诱变育种等五个过程,并测定了诱变后菌株的16s序列,初步掌握了对某菌种进行筛选、选育及诱变的必需步骤。
关键词:产淀粉酶细菌筛选选育诱变育种淀粉酶是最早用于工业生产并且迄今仍是用途最广、产量最大的酶制剂产品之一,为了提高淀粉酶的生产水平,首先通过淀粉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出产淀粉酶的活性菌株,对菌株初步鉴定后进行紫外线诱变,筛选出产量高、性状优良的突变菌株。
淀粉酶主要来源于植物和微生物,并通过发酵完成生产,因此筛选出高产、稳定的淀粉酶产生菌是淀粉酶生产的尤为重要。
此次试验试图从土壤中分离出产淀粉酶的细菌,通过紫外线诱变育种等条件优化来得到高产、稳定的淀粉酶产生菌株。
以达到加深对菌种选育的认识、掌握紫外线诱变育种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初步纯化淀粉酶的方法的实验目的。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 来源:南师大北区教学楼附近的土壤。
1.1..2培养基:淀粉培养基的配制①固体培养基膏 3g/L,蛋白胨 10g/L,NaCl 5g/L,可溶性淀粉2g/L,琼脂 20g/L,pH7.0~7.2。
②液体培养基:牛肉膏 3g/L,蛋白胨 10g/L,NaCl 5g/L,可溶性淀粉2g/L,琼脂 20g/L,pH7.0~7.2。
优化条件培养基配制:①淀粉3g/L,蛋白胨 10g/L,K2HPO4 1.5g,MgSO4·7H2O 1.5g, pH 4.0 。
②淀粉3g/L,蛋白胨 10g/L, K2HPO4 1.5g,MgSO4·7H2O 1.5g, pH 7.2 。
碳源培养基:①淀粉 3g,蛋白胨 10g,K2HPO4 1.5g,MgSO4·7H2O 1.5g,去离子水 1000mL pH 7.2。
高产淀粉酶菌株筛选
![高产淀粉酶菌株筛选](https://img.taocdn.com/s3/m/5cacc842767f5acfa1c7cdc2.png)
淀粉酶产生菌的富集培养
①样品采集 用无菌锥形瓶,在栽有土豆的菜园里,从不同的采样点采取土样约 15g 。 (注意应采取距地表2-3cm以下的土样) ②制备土壤稀释液 称取土样 l0g ,放入盛 90ml 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烧瓶中,振摇 20min ,使土样与水充分混合,将菌分散,即为稀释 10-1 的土壤悬液。取 1ml土壤悬液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大试管中充分混匀,然后用无菌吸管从 此试管中吸取lml加入另一盛有 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以此类推 制成10-1、10-2、10-3、10-4、10-5、10-6不同稀释度的土壤溶液。 ③涂布平板 取9个筛选培养基,用记号笔在培养皿底部注明稀释度,每种稀释度标记 3 皿,然后用无菌吸管分别由 10-2 、 10-3 、 10-4 、 10-5 、10-6 五 管土壤稀释液中 各吸取0.1ml,小心地滴在对应平板培养基表面中央位置,用无菌涂布棒在 培养基表面轻轻地涂满整个平面,室温下静置5-10min。 ④培养 将平板倒置在37℃温箱中培养48h。
引起污染。
培养基的制备
④加塞 培养基分装完毕,在试管口或三角烧瓶口塞上棉塞,以阻止外界 微生物进入培养基内而造成污染,并保证有良好的通气性能。 ⑤灭菌 121℃,20min ⑥搁置斜面 将灭菌的试管培养基冷至 50℃左右,将试管口端搁置在玻棒或其 它合适高度的器具上,斜面长度以不超过试管总长的一半为宜。 ⑦倒平板 将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到55~60℃倒平板。(倒平板的方法是右手
二
原理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是寻 找有重要应用潜力的微生物主要的菌源。 因此本实验选择从土壤中分离出淀粉酶 高产的菌种,再进行纯培养。主要运用 富集培养技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 划线分离法及无菌操作技术获得我们所 需要的产淀粉酶菌种。淀粉酶作用于淀 粉时,打开了淀粉分子的糖苷键,从而 使淀粉失去粘性,同时使其失去了与碘 的显色反应能力,不再与碘结合,从而 形成透明圈。产淀粉酶菌株在选择培养 基上培养后,会水解淀粉形成水解圈, 加碘液染色后,水解圈尤为明显。
高产淀粉酶菌株的分离及发酵工艺改良
![高产淀粉酶菌株的分离及发酵工艺改良](https://img.taocdn.com/s3/m/cf4ed8e4f8c75fbfc77db258.png)
s a se iu r a A 68 ( seglso ze ,a dteo t u r n su tni 4 C,a dtep a eo t i i A p r l so zeQ 9 . A pr l r a) n pi m f met i ao s 0o rn s gl y iu y h m e t i n H v u f h l
高产淀粉 酶菌株 的分 离及发 酵工艺 改 良
王宏强 ,夏 明 ,蒋水姣 ,姜 宇翔 ,李 明智
( 浙江 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 ,浙江 杭 州 305) 10 3 摘要 :从 自然界 中筛选 高产淀粉酶菌株 ,为_业生产淀粉酶提供储备菌株。利用淀粉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的直径比和单 T 糖 含量为指标 ,筛选 高产淀粉酶的菌株 ,运用 均匀试验设计 ,结合 D S数据处理软件分析 ,从温度 和 p P H值两方面 改 良并优化发 酵条件 ,提 高菌株产酶 能力。结果表 明 ,经筛选后 得到 的产淀粉 酶菌株 为米 曲霉 Q 9 . ( segls A 68 A p riu l oya) rze ,最佳发酵条件为 :温度 4 0℃,培养基 p H值 40 .。由其发酵所得的淀粉酶最适反应温度为 5 5℃,最适作用 p H 值 50 .,同时测得酶活力为 3 0 / L 0Um 。 9 关键词 :淀粉酶 ;筛选 ;发酵 ;产酶能力
p o c in by a li g unf r e pe me a d sg wih r du to ppy n io m x r nt i l e in t DPS ttsia nay i s fwa eTh r s ls ho sa itc la lss ot r . e e u t s w ta t c o e h t he h s n
土壤中产淀粉酶细菌菌株的筛选
![土壤中产淀粉酶细菌菌株的筛选](https://img.taocdn.com/s3/m/25261cd328ea81c758f578ac.png)
土壤中产淀粉酶细菌菌株的筛选张路、彭亚娣、吴亚琴、王思怡、蒲兰琼、陶蕾摘要土壤中含有多种微生物,通过选择培养基可将需要的微生物从中分离出来。
培养基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代谢的混合养料。
由于不同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不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或减少某种物质以营造一个只适于所选微生物生长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便可淘汰不需要的微生物,分离出所需微生物。
可用平板法分离土壤中产淀粉酶的微生物。
关键词培养基、微生物、分离、平板法(一)引言自然界中各种微生物混杂生长在一起,即使取很少量的样品也会有很多微生物共生在一起。
人们要想研究某种微生物的特性或要确定每种微生物菌株的分类,首先应该对该微生物进行纯培养。
稀释涂布法或平板法时常用的分离与纯化的方法,这几种方法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操作比较简单,一般情况下就能得到比较好的效果。
土壤中含有各种微生物,将含有微生物的土壤制成菌悬液,用十倍递减稀释法稀释后涂布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待长出菌落后,从各个菌落上挑取单菌种接种到淀粉培养基上,适宜条件下培养,长出菌落后,在各个菌落上滴加碘液,菌落周围如出现无色透明圈,说明淀粉被酶解,即该细菌菌株能产淀粉酶。
我们分离得到产淀粉酶的细菌后可快速高效的生产淀粉酶,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制淀粉酶片,以助含淀粉酶事物的消化。
(二)人员安排1、包装器材、配培养基(1)配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陶蕾、吴雅琴淀粉培养基:蒲兰琼、王思怡(2)无菌水:彭亚娣、张路(3)包扎:彭亚娣、张路、王思怡、蒲兰琼2、高压灭菌高压灭菌过程中彭亚娣、吴雅琴全程看守,控制阀门的开和关3、制菌悬液、第一次接种(1)取土:陶蕾、吴雅琴(2)配液:王思怡、吴雅琴、张路(3)接种:陶蕾、彭亚娣、吴雅琴、蒲兰琼4、第二次接种(转接)转接:吴雅琴、彭亚娣、王思怡、张路、蒲兰琼、陶蕾5、检测滴定:吴雅琴、彭亚娣、王思怡、张路、蒲兰琼、陶蕾6、结果分析:陶蕾、吴雅琴7、拍照:王思怡、陶蕾、张路8、资料搜集:张路、陶蕾(三)材料与方法1、材料已灭菌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牛肉膏1.5g、蛋白胨2.5g、琼脂10g、NaCl 0.5g、水500ml、pH 7.0~7.2)、已灭菌的淀粉培养基(蛋白胨2.5g、淀粉1.5g、NaCl 0.5g、琼脂10g、pH7.2~7.4)、90ml无菌水一瓶、含9ml无菌水的试管6支、无菌培养皿18个、1ml 无菌移液管、土壤样品、天平、称量纸、试管架、涂布器、500ml烧杯2个等。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原理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b96018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b.png)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原理。
你想啊,淀粉酶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把淀粉这个大城堡给打开。
那产淀粉酶的菌株呢,就是能制造出这把钥匙的小能手啦!
咱为啥要筛选它们呀?这就好比你要找一个特别会做饭的厨师,你得从一堆人里把他挑出来不是?产淀粉酶菌株能帮我们干很多大事呢!比如在工业生产中,让淀粉更快地变成我们需要的东西。
那怎么筛选呢?这就有点像找宝藏啦!我们得设置一些关卡,让那些有本事的菌株能脱颖而出。
首先呢,我们得有个含有淀粉的环境,就像给它们准备一个满是美食的厨房。
然后呢,把各种各样的菌株都放进去,让它们在里面竞争。
这时候,那些能产生淀粉酶的菌株就开始大显身手啦!它们会把淀粉分解掉,就好像它们找到了打开美食大门的钥匙。
那我们怎么知道哪些菌株做到了呢?嘿嘿,这就有很多办法啦。
比如说,我们可以用一些特殊的试剂,一遇到被分解的淀粉就会变色,哇,那可就一目了然啦!这不就像在一堆人里,一下子就看到了那个最会做饭的厨师嘛!
你说这神奇不神奇?产淀粉酶的菌株就这么被我们给找出来啦!它们就像是一群小小的超级英雄,能帮我们解决很多大问题呢!它们能让淀粉变得更有用,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些产淀粉酶的菌株,我们的很多生产过程得变得多麻烦呀!所以说呀,筛选它们可真是太重要啦!我们得好好对待这些小家伙,让它们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总之呢,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原理就像是一场有趣的游戏,我们要找到那些最厉害的小家伙,让它们为我们服务。
这就是科学的魅力呀,能让我们发现这么多神奇的东西,然后利用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怎么样,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_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与诱变选育
![_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与诱变选育](https://img.taocdn.com/s3/m/cd60980b52ea551810a68781.png)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2010 ,31 (9 ):1-3
α- 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与诱变选育
刘雅琴,陈海魁,孔令全 (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摘要:从土样、水样和面样中分离产 α-淀粉酶的芽胞杆菌,对 3 个样品进行淀粉平板分离和革兰氏染色 、芽胞染色,选
①土样照片
第9期
刘 雅 琴 等 :α-淀 粉 酶 产 生 菌 的 分 离 筛 选 与 诱 变 选 育
3
③面样:菌落与土样、水样基本类似,只是在菌落中心 有蜡样圆心小斑。 2.2 产 α-淀粉酶菌株的筛选结果 土样、水样和面样 3 个 样品中分离出产淀粉酶的芽胞杆菌, 利用淀粉平板共分离 出 64 株单菌落,经稀碘液染色有水解圈且显微镜下观察和 芽胞染色后, 选出具有产淀粉酶能力的芽胞杆菌 47 株,筛 选 出 有 较 大水 解 圈 的 10 株 , 其 中 , 土 样 4 株 (菌 株 编 号 Ty1~Ty4)、面样 3 株(菌株编号 My1~My3)和水样 3 株(菌株 编号 Sy1~Sy3)。 10 株菌的菌圈比(即 HC 比值)见表 1。
外酸性淀粉酶还可应用于青贮饲料发酵饮料废液的处理等多种领域近年来我国酶制剂工业蓬勃发展品种和产量也不断增加但是同国外酶制剂行业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我国淀粉酶剂型品种和生产菌株都很单一由于我国淀粉资源丰富淀粉酶应用范围广泛淀粉酶工业发展也必将促进我国其他工业的迅速发展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进一步扩大淀粉酶的产量和品种通过对淀粉酶生产菌进行分离筛选将有助于发现因此该研究从富含淀粉的地方采集面样土样水样进行试验以期获得在某些方面性能优良如耐高温耐强酸耐强碱等的粉酶生产菌从而为将来改良淀粉酶生产菌以及满足不同行业的需要奠定理论基础材料与方法11培养基和菌种淀粉培养基g可溶性淀粉mpa灭菌min产淀粉酶发酵培养基
产淀粉酶菌株的分离和筛选
![产淀粉酶菌株的分离和筛选](https://img.taocdn.com/s3/m/abc85367ddccda38376baff6.png)
产淀粉酶菌株的分离及筛选摘要:【实验目的】1学习从土壤等环境中分离微生物的技术。
2了解产淀粉酶菌株的分离方法。
3观察产淀粉酶菌的形态特点,并分析不同条件下酶的特性。
【实验原理】淀粉酶广泛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是最早用于工业生产并且迄今仍是用途最广、产量最大的酶制剂.。
【实验目的】1学习从土壤等环境中分离微生物的技术。
2了解产淀粉酶菌株的分离方法。
3观察产淀粉酶菌的形态特点,并分析不同条件下酶的特性。
【实验原理】淀粉酶广泛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是最早用于工业生产并且迄今仍是用途最广、产量最大的酶制剂产品之一。
淀粉酶种类繁多,特点各异,可应用于造纸、印染、酿造、果汁和食品加工、医药、洗涤剂、工业副产品及废料的处理、青贮饲料及微生态制剂等多种领域。
在酿造发酵工业如酒精生产、啤酒制造、发酵原料液化及糖化工艺过程均有重要价值,如添加高温淀粉酶可提高啤酒质量,中温蒸煮条件下添加适当耐高温a-淀粉酶可提高糖化率及酒精出酒率,降低甲醇含量,提高酒精质量,同时可提高设备利用率等。
淀粉酶在面包焙烤过程中分解淀粉产生的可溶性糖被酵母转化成酒精和CO2气体,不仅能增加面包体积,同时还有改善面包表皮色泽、提高面包软度、延长保质期的作用,对面包冷却和冷冻也有重要作用。
由于微生物数量多,繁殖快,工业生产主要采用向生物发酵法大量生产该制剂。
本实验从土壤中分离的淀粉酶产生菌从温度、pH值两方面探讨其产酶的最适条件。
通过平板培养法,从样品中初步分离出淀粉产生菌株,再通过单菌落培养从而获得比较纯的菌种。
然后对其进行二级扩大培养,最终测定液体培养基菌液中被酶分解得到的葡萄糖含量来讨论菌株的最适条件(温度、pH值等),为工业街道淀粉酶及饲料添加剂提供候选菌株。
【仪器、材料和试剂】(一)仪器1、恒温培养箱2、高压蒸气灭菌锅3、摇床4、恒温水浴锅5、生物显微镜6、电子天平(二)材料样品一:存放过久发霉的麦芽和周围粉尘样品二:米饭生产线附近草坪上的土壤(三)试剂与器材1、锥形瓶(50ml、100ml、500ml等)2、培养皿(25个左右)3、大小试管(30个左右)4、移液枪(1000μl、100μl)及大小枪头若干5、酒精灯、接种针等6、牛肉膏或酵母膏7、蛋白胨8、NaCl9、可溶性淀粉10、琼脂11、卢戈氏碘液11、草酸铵结晶紫12、碘液13、95%酒精14、蕃红染色液15、蒽胴试剂(现配)16、葡萄糖标准液(0.1 g/L)实验环节1 产淀粉酶菌株的初筛【实验步骤】1、称取一个样品5g,倒入盛有45mL无菌水带塞的三角锥形瓶中,摇床振荡30min制成样品悬液记为10-1土壤稀释液;2、用无菌移液管吸取10-1的土壤悬液0.5mL,放入4.5mL无菌水中吹吸数次混匀即为10-2稀释液,照此方法分别制成10-2~10-9稀释液;3、分别取10-5、10-6、10-7、10-8、10-9土壤稀释液各0.5mL,涂布于平板培养基表面,一个稀释度涂布接种2块平板,37℃下恒温培养16h ;4、待长出菌落后滴加卢戈氏碘液,挑取有明显淀粉水解圈的单菌落,作为初筛菌株。
高性能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开题报告]
![高性能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9b8e450b14e852458fb57ea.png)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生物工程高性能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淀粉酶在工业酶制剂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广泛应用于粮食加工、食品工业、酿造、发酵、纺织品工业和医药行业,居市场份额第一。
但是,我国的α-淀粉酶制剂的品种和生产菌株都很单一,α-淀粉酶活也较国外同行业低[1]。
淀粉酶的生产主要依靠微生物发酵。
而近年来,尽管转导转化和基因克隆等分子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但是这些方法成本较高,目前投入商业化生产的α-淀粉酶生产菌株几乎都是通过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的野生型菌株[1]。
因此不断从自然界中分离淀粉酶产生菌,并探索其最佳发酵条件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从自然界中分离产淀粉酶的菌株,通过测定酶活筛选出产酶量较高的菌株,利用液体发酵法对其产α-淀粉酶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获得在生产应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的α-淀粉酶产生菌以及其较优的培养基配方,以适应工业生产需求。
2 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在菌种筛选方面,一般是采用碘比色法或者DNS比色法,测定淀粉酶酶活[3-5]。
即通过测定淀粉酶水解的淀粉的量,或者生成的麦芽糖的量来测定其相应酶活。
上面有种方法虽然原理上有所不同,但实际操作上较为相似。
而且由于其试剂配制方便,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故在国内广泛应用。
而在临床医学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试剂盒法[6],由于其价格昂贵,一般不做为生物实验室的检查手段。
在培养基配制优化上,由于数学统计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统计学中的多种优化方法已开始广泛地应用于微生物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工作中,其中以响应面方法的效果最为显著[7]。
响应面方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简称RSM)是利用合理的试验设计并通过实验得到的一定数据,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来拟合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对回归方程的分析来寻求最优工艺参数,解决多变量问题的一种统计方法。
由于该方法试验次数少、周期短,求得的回归方程精度高、能研究几种因素间交互作用,故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各种培养基的优化上。
产淀粉酶细菌的筛选和选育 - 副本
![产淀粉酶细菌的筛选和选育 - 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a8dfecc289eb172ded63b7ff.png)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第二模块产淀粉酶细菌的筛选和选育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班级:09级4班姓名:**学号:09090340产淀粉酶细菌的筛选和选育**生命科学学院 09级4班【摘要】从土壤中筛选、鉴定产淀粉酶菌株,并对菌株的分离筛选及诱变育种进行了研究。
利用淀粉平板透明圈法,从土壤中初步筛选出10株产淀粉酶菌株,通过比较淀粉酶菌落大小(C) 和水解圈大小(H)的比值,筛选出1株产淀粉酶活力较强的菌株。
依据菌种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关键词】淀粉酶分离鉴定诱变育种淀粉酶是能催化淀粉水解转化成葡萄糖、麦芽糖及其它低聚糖的一类酶的总称[1] 。
淀粉酶类大约占据了25 %的酶市场[2] ,在淀粉糖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造纸工业以及酿酒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几乎完全取代了淀粉加工中淀粉的化学水解[3]。
淀粉酶家族包括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葡萄糖淀粉酶。
α- 淀粉酶为内切酶,以无规则的方式切开淀粉分子内部的α-1,4糖苷键,而使淀粉生成糊精和低聚糖,是一种钙离子依赖性酶。
β-淀粉酶从非还原性末端顺次切下麦芽糖,为外切酶。
葡萄糖淀粉酶是一种作用于α-1,4糖苷键的外切酶,从非还原糖末端切下葡萄糖分子。
[4]诱变育种已成为菌种选育研究中最常采用的研究手段,近年来,原生质体融合,代谢调控,基因工程等较为定向的诱变育种方法出现,但这些方法成功用在生产上的例子很少。
而紫外诱变育种仍为最广泛采用的诱变育种方法,它不仅可以提高菌株的生产能力,而且还可以改进产品质量,扩大生产,简化工艺;同时,它还具有速度快,收效显著和方法简便等优点,因此在科学实验和生产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试验应用淀粉平板透明圈法,筛选出了1株产淀粉酶较高的菌株,并对菌种的分离鉴定及紫外诱变育种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该突变株的产酶最适培养条件,为生物工程和淀粉酶工程寻求了更为高效、经济的方法。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https://img.taocdn.com/s3/m/5818b618a216147917112835.png)
发酵工程实验报告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姓名:××班级:生物技术学号:××指导老师:×××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摘要】为筛选产淀粉酶的高产菌株, 利用淀粉水解圈作为筛选模型, 从学校附近土壤中筛选得到产淀粉酶能力较强的细菌。
对其酶活力进行测定, 最终得到产淀粉酶的高产菌株。
【关键词】淀粉酶;水解圈;酶活力;高产菌株Screening of Strains Producing Starch××(Technology of Biological Life Science College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 for the high-yield strains were screened for amylase, the starch hydrolysis circle as a model for screening, screening from the school near the soil produced amylase ability of the bacteria. Determination of the enzyme activity, high yield strain eventually produced amylase.[Key words] Amylase;Hydrolysis circle;Enzyme activity;Producing strain前言:生活中的微生物无处不在,某些微生物给人们带来困扰,但更多的微生物对我们人类有必不可少的作用。
淀粉酶是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类的总称,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 是最早实现工业生产并且迄今为止用途最广、产量最大的酶制剂品种。
实验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
![实验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https://img.taocdn.com/s3/m/10c522abfd0a79563c1e7212.png)
六、结果分析
从不同地点获得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差1.为什么要用淀粉作为碳源? 2.为什么要及时观察实验结果,否则会有什么样的后 果?
3.为什么同一个土样要稀释不同梯度进行涂平板?
当能合成淀粉酶的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中生长时,会将淀粉
酶分泌到菌体周围,使菌落周围的淀粉水解成为小分子量的 糊精、聚糖和单糖。
在用碘显色时,在菌体周围形成透明圈。
三、实验材料及仪器
实验材料:
实验仪器: 牛皮纸
蛋白胨
牛肉膏
培养皿
试管
NaCl
琼脂 可溶性淀粉 碘液
四、实验步骤
3. 土样的采集
(1)每一小组不同环境取土样并记录当时取样环境情况。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稀释分离:
取土样 1g,加入 9mL无菌水,逐步稀释至105、106、107 ,每个梯度涂2个平皿。
(3)30℃恒温培养48 h。
图示:梯度稀释法分离微生物
四、实验步骤
(4)产淀粉酶菌株的鉴定。
涂布棒
恒温培养箱
玻璃珠
四、实验步骤
1.筛选培养基的配制
可溶性淀粉 2g,NaCl 5g,牛肉膏 5g,蛋白胨 10g,琼脂
20g,水1000mL。
2.碘液的配制 称取 KI 2g,用50 mL去离子水溶解,迅速称量I2 0.5g并加 入KI溶液中,用纯水定容到100mL,搅拌溶解后保存在棕色 瓶中,橡皮塞封口。
1实验一实验一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n从土壤中筛选一株能够合成分泌淀粉酶的微生物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n自然界中有些微生物能够以淀粉作为碳源进行生长繁殖
土壤中产淀粉酶菌株的分离与鉴定及高活力淀粉酶的筛选
![土壤中产淀粉酶菌株的分离与鉴定及高活力淀粉酶的筛选](https://img.taocdn.com/s3/m/ac4bf50403d8ce2f006623cd.png)
土壤中产淀粉酶菌株的分离、纯化与鉴定及高活力淀粉酶菌株的筛选组数:第一组组员:王臣东李长花张晓晶杨明明1 实验目的1.1掌握土壤中分离产淀粉酶菌株的方法。
1.2进一步掌握和熟练无菌操作技术。
1.3掌握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方法。
1.4掌握从环境中采集样品并从中分离纯化某种微生物的完整操作步骤。
1.5巩固以前学的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1.6学习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2 实验原理α-淀粉酶是一种液化型淀粉酶,它的产生菌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在含有淀粉类物质的土壤等样品中。
淀粉酶是能够催化淀粉水解,转化成葡萄糖的、麦芽糖及其他低聚糖的一类酶的总称。
从淀粉厂周围采集土壤样品,采用稀释法制备土壤稀释液,涂布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培养1天,在平板上滴加碘液,可产生淀粉酶的菌株水解淀粉遇碘不变蓝,在培养基表面形成透明圈。
然后挑取可产生透明圈的菌株在平板划线培养2-3次,得到纯化的菌株,再测其酶活力大小。
分离得到纯种这只是选种工作的第一步。
所分得的纯种是否具有生产上所要求的性能,还必须要进行性能测定后才能决定取舍。
性能测定的方法分初筛和复筛两种。
初筛一般在培养皿上根据选择性培养基的原理进行。
例如要测定淀粉酶的活力可以把斜面上各个菌株一一点种在含有淀粉的培养基表面,经过培养后测定透明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大小来衡量淀粉酶活力的高低。
复筛是在初筛的基础上做比较精细的测定。
一般是将微生物培养在三角瓶中作摇瓶培养,然后对培养液进行分析测定。
在摇瓶培养中,微生物得到充分的空气,在培养液中分布均匀,因此和发酵罐的条件比较接近,这样,测得的结果更具有实际的意义。
3 实验器材3.1样品:土样(甘肃昆仑生化公司周围采集的土样若干)3.2培养基3.2.1平板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膏3g、氯化钠5g、可溶性淀粉2g、琼脂15-20g、自来水1000ml3.2.2斜面培养基:同3.2.13.2.3液体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膏3g、氯化钠5g、自来水1000ml3.3 器材:30个90培养皿、酒精灯、接种环、14个试管、5个三角瓶(250ml)、涂布棒、移液管、恒温水浴锅、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3.4试剂3.4.1 淀粉酶活力测定:碘液3.4.2革兰氏染色: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卢戈氏碘液、95%乙醇3.4.3 2%淀粉溶液:2克淀粉加入少量热水使其溶解,再加入热水至100ml4 实验步骤4.1 培养基的制备及其仪器的灭菌4.1.1按培养基配方比例依次准确地称取牛肉膏、蛋白胨、NaCl放入烧杯中。
功能性微生物的筛选、培养、鉴定与选育
![功能性微生物的筛选、培养、鉴定与选育](https://img.taocdn.com/s3/m/8bb4de37dd36a32d73758124.png)
功能性微生物的筛选、培养、鉴定与选育摘要功能性微生物可以分为纤维分解菌、固氮菌、氨化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等。
从产品和应用领域的角度,功能性微生物可以分为工业发酵产品微生物、农业制剂微生物、药物微生物、环境修复剂微生物等。
为了生产和科研的需要,人们往往需从自然界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出具有特殊功能的纯种微生物。
本文通过分离筛选环境中的产淀粉酶菌,观察不同营养和培养条件对淀粉酶产生菌生长的影响,利用PCR技术对所获菌株扩增并进行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将待测菌进行归类,利用紫外线诱变技术,对所选育的菌种进行诱变,提高菌种某种功能或增强其培育性状,达到应用和实际需要的目的。
关键词微生物产淀粉酶菌筛选培育诱变育种。
功能性微生物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是对能产生某种相同的生理生化作用的菌体(细胞)或酶或代谢产物或生物转化过程的一类微生物的统称,是为了应用而不是分类的而使用的一个概念。
诸如纤维素分解菌、淀粉分解菌、蛋白质分解菌、产抗生素菌和农药污染物降解菌等都不是同类型的功能性微生物。
催化多肽或蛋白质水解的酶,统称蛋白酶,广泛分布与动物,植物及细菌当中,种类繁多。
根据蛋白酶的最适催化环境,可分为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等。
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的迅速发展,蛋白酶的研究和应用更加广泛深入。
目前已被结晶和纯化的蛋白酶有100种之多,它的应用已经深入到食品、酿造、纺织、皮革、日用化学、洗涤剂以及水产加工等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 。
在自然界的土壤中存在产淀粉酶的细菌,通过土样悬液稀释涂布和平板划线分离于含有淀粉的培养基上,诱导产生淀粉酶。
产淀粉酶的细菌可在菌落周围水解淀粉出现水解圈。
滴加碘液,未水解的淀粉呈蓝色,水解圈无色。
通过计算水解圈大小(H)和菌落大小(C)的比值获得产淀粉酶能力强的菌落。
通过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确定产淀粉酶菌株的种类。
并将之转接于不同条件的液体摇瓶发酵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计算淀粉酶酶活,得到最佳培养条件。
高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的优化
![高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的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96c7f00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14.png)
高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的优化张志强;李思思;李辉;梁魁景;刘言;王婷婷;由明扬【摘要】为筛选淀粉酶高产菌株,通过比较水解圈与菌落的直径比及3,5-二硝基水杨酸(DNS)显色法所测酶活性高低,筛选得到高产淀粉酶能力的菌株WB-4.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该菌株的最优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优氮源为蛋白胨.利用Plackett-Burman进行显著因素筛选,发现可溶性淀粉含量、蛋白胨含量、温度为显著因素.利用响应面法对显著因素进行优化,得到菌株的最优培养条件为可溶性淀粉含量18.81 g/L,蛋白胨含量10.02 g/L,温度31.12℃,淀粉酶活性365.12 U/mL,酶活性提高了1.33倍.【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10【总页数】3页(P221-223)【关键词】高产淀粉酶菌株;响应面法;Plackett-Burman因素筛选;发酵条件优化;工业化应用【作者】张志强;李思思;李辉;梁魁景;刘言;王婷婷;由明扬【作者单位】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河北衡水053000;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河北衡水053000;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河北衡水053000;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河北衡水053000;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河北衡水053000;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河北衡水053000;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河北衡水0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82淀粉酶是能催化淀粉水解转化成葡萄糖、麦芽糖及其他低聚糖的一类酶的总称[1]。
淀粉酶来源极其广泛,不仅动物的唾液、胰脏富含淀粉酶,植物体内也含有丰富的淀粉酶,但是,目前商业化生产的淀粉酶主要由微生物发酵提炼所得[2]。
自从19世纪初德国科学家Kirchhoff发现淀粉酶以来,有关淀粉酶的研究报道逐年增加,淀粉酶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特别是在酿造工业、纺织、医药工业、环保、洗涤剂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
近年来,虽然我国淀粉酶的品种、产量不断增加,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淀粉酶品种相对偏少、产量偏低[4]。
实验一: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酶活力测定
![实验一: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酶活力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aacae83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f.png)
实验一: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酶活力测定指导老师:辛XX生命科学学院XX级生物技术班 XX同组人:XX,XX,XX,XX摘要:目的:从以分离到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中筛选出能产生生理活性物质的菌株并测出淀粉酶活力。
方法:利用土壤制成菌液,将其涂抹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进行纯化,再用淀粉培养基培养,最后通过淀粉透明圈的大小来判断淀粉产生菌产淀粉的能力。
再使用分光光度计精确测量淀粉酶的酶活力。
关键词:淀粉酶;透明圈;酶活力;分光光度计我们从学校的花坛中采集一些土壤样本,拿到实验室中,进行淀粉产生菌的筛选。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将土壤稀释液涂在不同类型的培养基上,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几天后在拼板上课长出细菌或者是其他的微生物,并繁殖形成菌落。
将初次筛选得到的微生物接到淀粉培养基上培养,因为只有能够产生淀粉酶的细菌才能够利用培养集中的淀粉成分来完成自身的生命活动,才能够生存。
故在淀粉培养基上长出的菌便是淀粉产生菌。
淀粉酶是指一类能催化分解淀粉分子中糖苷键的酶的总称,它能将淀粉水解成糊精等小分子物质并进一步水解成麦芽糖或葡萄糖,淀粉遇到碘变蓝,这种淀粉-碘复合物在660nm处有较大的吸收峰,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
随着酶的不断分作用,淀粉长链被切断,生成小分子的糊精,使其对碘的蓝色反应逐渐消失,因此可以根据一定时间内蓝色消失的程度为指标来测定α-淀粉酶的活力。
因此可以根据淀粉培养基上透明圈的大小来判断所选菌株的淀粉酶活力。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实验材料长春师范学院家属楼前小菜园1.1.2实验药品碘液、2%可溶性淀粉、pH6.0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标准糊精溶液、0.5mol/L乙酸、0.85%生理盐水。
1.1.3实验仪器培养皿、锥形瓶、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
1.2方法1.2.1培养基的配置(1)分离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15g琼脂粉,pH调至7.2,121℃灭菌15min,待冷却至50℃左右时,于超净工作台倒平板)(2)筛选培养基:淀粉培养基(可溶性淀粉 20g, 硝酸钾 1g, 磷酸氢二钾 0.5g, 氯化钠 0.5g,硫酸镁 0.5g, 硫酸亚铁 0.01g, 琼脂 20g, 水 1000毫升,调整pH值到7.2~7.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生物工程高性能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进展1 前言淀粉酶( amylase,EC 3. 2. 1. 1)以淀粉或糖原为底物,是能够催化淀粉水解转化成葡萄糖、麦芽糖及其它低聚糖的一群酶的总称。
它能从分子内部水解α- 1, 4- 糖苷键, 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
如今淀粉酶在酶市场销售中占据了约25%的比例,应用于粮食加工、食品工业、酿造、发酵、纺织、石油开采等行业。
由于该酶是一种有内切活性的淀粉酶, 可在中性pH 条件下将淀粉水解为糊精、寡糖、麦芽糖和葡萄糖等, 从而使黏稠的淀粉糊很快失去黏性而液化, 碘的呈色反应很快消失, 故又称为淀粉液化酶[1,2]。
此外它也可作为促消化剂运用于食品[3]、医药工业.淀粉酶的巨大潜力使其在当今社会中需求量日益提高.因此,如何获得高产量、高活性的淀粉酶显得至关重要。
2 淀粉酶生产菌株的筛选2.1 初筛将在土壤中收集得到的菌株划线接种在淀粉培养基平皿上培养2~4 d,采用革兰氏碘液染色,在菌落周围有透明圈产生证明为产淀粉酶。
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透明圈直径和菌落直径,根据两者比值大小初步确定酶活性的高低。
[4]但应保存所有产淀粉酶的菌株以用来复筛,因为同一菌株在不同的培养基以及不同的培养条件下产酶的情况可能不同。
在平皿上生长和在发酵液中培养也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
2.1 复筛在淀粉酶生产菌株筛选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其产物,也就是淀粉酶的酶活的检测。
由于测定原理和底物性质的不同,淀粉酶的测定方法已经超过200种以上。
[5]这些方法可以归纳为两类:天然淀粉底物方法和(分子组成)确定的底物方法。
以天然淀粉底物为底物的测定方法,如淀粉分解法、糖化法和色素淀粉法等。
由于天然淀粉分子结构的不确定,故不同植物来源的淀粉和不同批号的淀粉,其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不尽相同,因此难以达到方法学标准化,测定误差较大。
[6]目前除碘·淀粉法和DNS外,这类方法已被淘汰。
使用(分子组成)确定的淀粉酶底物和辅助酶与指示酶组成的淀粉酶测定系统,可以改进酶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能更好地控制和保持酶水解条件的一致性。
这些底物有小分子寡聚糖(含3-7个葡萄糖单位)和对·硝基苯酚·糖苷等。
其中,麦芽戊糖和麦芽四糖是极好的淀粉酶底物,试剂稳定,水解产物确定,化学计量关系明确。
目前市售试剂盒就有好几种。
但是就价钱来讲,较为昂贵。
2.2.1 DNS法测定酶活[7]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还原糖含量来反映淀粉酶活力是目前较常采用的方法。
一般的实验过程是:在1%淀粉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酶液,37℃水浴5min,加DNS沸浴5min,在470nm比色,用麦芽糖同步作标准曲线,用单位时间内转化麦芽糖的量表示酶活性:麦芽糖mg·5min-1·g-1。
该方法测试所用试剂易得,溶液有效期长,同一批次测试精确度高。
但相关文献在工作波长、培养pH值、培养时间和显色时间等测试条件上差异较大[8-10],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同种测试方法所得酶活力之间的可比性。
而且在灭活剂的选择上,一般的有机灭活剂或者酸碱都会相应的影响到DNS的显色反应。
不同批次的DNS也会造成测得的酶活的变化,实验可重复性差。
2.2.2 碘·淀粉法测定酶活[11]碘·淀粉法又称碘量法,该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淀粉与碘反应,生成了一种包合物(碘分子被包在了淀粉分子的螺旋结构中了),这种新的物质改变了吸收光的性能而变了色。
而在淀粉酶存在的情况下,淀粉被分解,就可以根据吸光度变化测定出淀粉的水解情况,进而推算出酶活。
[12]一般的实验过程是:在在1%淀粉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酶液,37℃水浴15min,加碘应用液,在660nm比色,用淀粉标准液同步做标准曲线。
碘·淀粉法的酶活表示为:在37℃,15min 水解淀粉5mg为1个单位。
但淀粉遇碘酒究竟显什么颜色,取决于该淀粉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例,不同批次的淀粉可能比例不同,故该方法重复性不好,而且酶反应线性差,测定范围窄,高单位时往往误差较大。
尽管碘量法因底物难以标准化,反应不成零级反应等缺点而被认为不是理想方法,但因其简单、快速、灵敏和价廉而在国内应用较广。
2.2.3 试剂盒检测法[13]因为试剂盒检测法相比于前面两种方法较为昂贵,在生物实验室或者大规模检测时,一般很少使用试剂盒检测法。
试剂盒检测一般用于临床检测血液或者尿液中淀粉酶的含量。
该方法基本原理是利用α-淀粉酶水解2-氯-4-硝基苯酚麦芽三糖(CNPG3)生成2-氯-对硝基苯酚,在405nm处吸光度的增加速率与样品中的α-淀粉酶的活力成正比。
3 培养基优化3.1 常用的培养基优化设计方法通常优化发酵培养基的方法是单次单因子法和正交试验设计法。
采用单次单因子法时,只是讨论一种因素的影响,由于考察因素间经常存在交互作用,使得该方法并非总能获得最佳的优化条件。
[14]正交试验设计则注重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试验,可同时考虑几种因素,寻找最佳因素水平组合,但它不能在给出的整个区域上找到因素和响应值之间的一个明确的函数表达式即回归方程,从而无法找到整个区域上因素的最佳组合和响应值的最优值。
因此,人们期望找到一种,而响应面分析方法则是一种试验次数少、周期短,求得的回归方程精度高、能研究几种因素间交互作用的回归分析方法,因此在培养基优化上应用最为广泛。
[15] 3.2 响应面分析方法的具体步骤3.2.1 确定主要因素确定要考察的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即研究范围内主要影响发酵过程和产品产量的重要因素。
如果预先不知道哪些是重要因素,可以通过极差试验或Plackett- Burman 试验来确定这些因素。
3.2.2 确定中心试验点响应面拟合方程只在考察的紧接邻域里才充分近似真实情形,在其他区域拟合方程与被近似的函数方程毫无相似之处,几乎无意义。
所以,要先逼近最佳值区域后才能建立有效的响应面拟合方程。
可以通过做单因素试验或由菌种的特性和发酵工艺来确定因素水平的范围。
最陡爬坡法以实验值变化的梯度方向为爬坡方向, 根据各因素效应值的大小确定变化步长,能快速、经济地逼近最佳值区域【6】。
3.2.3 确定试验点采用适当的试验设计,确定实验的试验点,试验设计强调试验点要尽量减少总的实验次数。
试验点确定之后,按随机性原则对每个实验点进行实验,获得一定的数据,以便于进行统计分析。
3.2.4 数据分析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和计算机程序,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由分析得来的结果将用于下一步的过程优化,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有SAS、SPSS等。
3.2.5 寻取最优值为确定各因素的最佳取值,可以利用SAS软件进行岭脊分析[16],通过岭脊分析后,得出回归模型存在最大值点,以及相应的各种单因素的含量。
最后再用验证试验测定的淀粉酶酶活与模型的最大值点进行比较,证实该模型是否具有有效性。
4 结论从大量文献中可以看出,在菌株筛选时,一般用比较碘液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D/d)的方法初步认定淀粉酶活。
复筛时,较为常见的是碘·淀粉法和DNS法,通过测定复筛时各菌株的酶活来确定最佳的菌株。
而在培养基优化方面,是在单次因子法和Plackett-Burman 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通过建立模型以及预计理论最大酶活值的方法,确定最终的优化方案。
5 参考文献[1] 刘洋,沈微,石贵阳.中温α- 淀粉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J].食品科学,2008,29( 9):373-377[2] 李勃,党永,马瑜.黑曲霉Tx-78耐酸性α- 淀粉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 J].微生物学杂志,2008,28( 4):30-34[3] 吴雪辉,杨公明,李丽.淀粉酶对方便米饭品质的改良[ J].中国粮油学报,2009,24(lO):1-5[4]Gangadharan D,Madllavm Nampoathiri K,Sivaramakrishnan S,et. a1.Bi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raw-starch-digesting alpha amylase purified from Bacillus amfloliquefaciens[J].Appl Biochem Biotechnol.2008,158:653-662[5] Sun Haiyan,Zhao Pingjuan,Peng Ming.Application of mahitol to improve production of raw starch digesting glucoamylase by Aspergillus niger F-08[J].World J Mierobiol Bioteehnol,2008,24:2613-2618[6] 张应玖,朱子军,关键.一种新型淀粉酶的鉴定及其产酶菌株的筛选[J].微生物学通报,2002,29(5):38-41[7] 史永昶,姜涌明.五种a-淀粉酶测活方法的比较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96,23(6):371-373[8] 杨贵明,蒋爱华,薛秋生.用DNS光度法测定还原糖的条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258-3264[9] 赵凯,许鹏举,谷广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还原糖含量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8(8):534-536[10] 宋占午,王莱,刘艳玲.3,5-二硝基水杨酸测定还原糖含量的条件探讨[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3(2):52-55[11] 宋燕,李津.一株碱性α-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J].食品与药品,2010,12(05):167-170[12] 方芳,曹建明,袁谦.淀粉酶测定用碘标准液新的配制方法临床检验杂志,2001,19(6):380[13] 张连祥,刘晨梅,蔡忠,王兆成.七种试剂盒检测α-淀粉酶结果的比较及分析.临床论丛, 2002,30(9):554-555[14] 褚以文.微生物培养基优化方法及其OPTI 优化软件[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9,20(2):58-61[15] 慕运动.响应面方法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1,22(3):91-94[16] 廖春丽.响应面方法在优化β-胡萝卜素培养基的应用.中国酿造,2009,04: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