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试题答案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科学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帮助幼儿学习科学知识,以下是一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试题及答案。

这些试题涵盖了物体、天气、动物和植物等不同的科学主题,旨在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一、物体1. 请问以下物体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1) 铅笔(2) 水(3) 气球答案:(1) 固体(2) 液体(3) 气体解析:固体是一种形状和体积都比较固定的物质,如铅笔;液体则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如水;气体则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如气球中的气体。

2. 请问以下物体属于哪种材质制成?(1) 砖头(2) 玻璃(3) 纸张答案:(1) 砖头 - 陶瓷材质(2) 玻璃 - 玻璃制品(3) 纸张 - 纤维素制品解析:砖头是由陶瓷材质制成的,玻璃是由玻璃制品制成的,纸张则是由纤维素制品制成的。

二、天气1. 天气现象识别请根据以下天气描述,写出相应的天气现象:(1) 大雨、打雷、闪电(2) 高温、晴朗、阳光明媚(3) 冷、雪花飘落、结冰答案:(1) 暴雨和雷暴(2) 酷暑和晴天(3) 寒冷和雪天解析:(1) 描述了大雨、打雷和闪电,符合暴雨和雷暴的天气现象。

(2) 描述了高温、晴朗和阳光明媚,符合酷暑和晴天的天气现象。

(3) 描述了冷、雪花飘落和结冰,符合寒冷和雪天的天气现象。

2. 天气工具识别请根据以下天气工具的描述,选择正确的天气工具名称:(1) 一把用来测量气温的工具(2) 一种能够测量风速和风向的工具(3) 一种用来测量降水量的工具选择答案:(1) 温度计(2) 风向标(3) 雨量计解析:(1) 用于测量气温的工具称为温度计。

(2) 能够测量风速和风向的工具称为风向标。

(3) 用于测量降水量的工具称为雨量计。

三、动物1. 动物分类请根据以下描述,填写相应的动物名称:(1) 身体被羽毛覆盖,能够飞翔的动物(2) 没有脊椎骨和鳞片,属于无脊椎动物(3) 有四条腿、有毛发,属于哺乳动物选择答案:(1) 鸟类(2) 虫类(3) 哺乳动物解析:(1) 描述了身体被羽毛覆盖且能够飞翔的动物,符合鸟类的特征。

幼儿科学教育练习题库及答案

幼儿科学教育练习题库及答案

幼儿科学教育练习题库及答案引言:幼儿阶段是培养孩子们兴趣和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认可,因为它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科学,建立一个科学教育练习题库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幼儿的科学练习题,并提供答案供参考。

一、知识点:植物1. 植物的主要营养取自于哪里?答案:植物的主要营养通过根部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2. 植物的地下部分有哪些?答案:植物的地下部分包括根和块茎。

3. 植物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答案:植物通过叶子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养分和氧气。

二、知识点:动物1. 哪种动物属于冷血动物?答案:爬行动物(如蜥蜴、蛇等)属于冷血动物。

2. 哪种动物可以用羽毛飞行?答案:鸟类可以用羽毛飞行。

3. 哪种动物有九个心脏?答案:章鱼拥有九个心脏。

三、知识点:天气1. 什么是雨量计?答案:雨量计是一种用来测量降水量的仪器。

2. 什么是气温计?答案:气温计是一种用来测量空气温度的仪器。

3. 什么是天气预报?答案:天气预报是根据天气现象和气候条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天气情况的预测。

四、知识点:物质的性质1. 铁是哪种物质?答案:铁是一种金属。

2. 水可以存在几种形态?答案:水可以存在三种形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3. 水的沸点是多少度?答案: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五、知识点:宇宙1. 地球是宇宙中的第几颗行星?答案:地球是宇宙中的第三颗行星。

2. 太阳是什么?答案: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

3. 什么是行星?答案:行星是围绕太阳转动的天体,没有自己发光。

结论:科学练习题对幼儿的科学学习非常重要。

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幼儿巩固知识、提高观察能力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提供幼儿科学教育练习题库及答案,我们可以为幼儿的科学学习提供有用的工具。

希望这些题目和答案对幼儿的学习有所帮助。

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将会对他们未来的学业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作业一参考答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作业一参考答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作业一参考答案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课程
形成性考核作业(一)(第一、二章)
一、名词解释题
1.科学教育:广义的科学教育,指的是培养全体国民的科学知识、态度、方法与精神的过程或活动;狭义的科学教育指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中,有关生物、化学、物理或地球科学等的教学,并指与这些教学有关的一切课程、教材、教法、教具、师资和评估的研究与活动。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广义是指一切促进幼儿学习科学的教育活动。

它包含了家庭、社会、幼儿园等各类施教者对于幼儿进行的科学启蒙教育。

狭义主要指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幼儿园课程密不可分的一个部分,它和其他教育领域如语言、健康、社会、艺术等共同构成幼儿园的课程,促进幼儿在各个方面的发展。

谈谈你对学前儿童的科学的理解。

见教材P3-6
四、案例题
1.选择一节曾经在幼儿园教学中讲过的内容,按照“做中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重新设计。

2.选择一节合适的内容,按照支架式教学的原理和要求
进行重新设计。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一、观察力与判断能力类题目1. 下面哪个物体是生的?A. 椅子B. 花瓶C. 花答案:C2. 下面哪个动物是“飞”的?A. 虫子B. 大象C. 鸟答案:C3. 下面哪个形状是“圆”的?A. 正方形B. 矩形C. 圆形答案:C4. 下面哪个水果是“红色”的?A. 香蕉B. 草莓C. 橙子答案:B5. 下面哪张图片是“夜晚”的?图片选择:(插入两张图片,一张日出,一张星空)答案:星空图片二、操作类题目1. 请将下面的颜色按照从浅到深的顺序排列。

红色、绿色、蓝色、橙色答案:绿色、橙色、红色、蓝色2. 请将下面的水果按照字母顺序排列。

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答案:橙子、苹果、葡萄、香蕉3. 请将下面的数字从大到小排列。

5、2、8、1、7答案:8、7、5、2、1三、实验类题目1. 实验名称:水果沉浮实验实验材料:苹果、橙子、葡萄、香蕉实验步骤:1) 将苹果、橙子、葡萄、香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

2) 观察水果的行为,记录下结果。

实验结论:苹果和橙子会沉入水中,葡萄和香蕉会浮在水面上。

2. 实验名称:颜色混合实验实验材料:红色颜料、蓝色颜料、黄色颜料、透明容器实验步骤:1) 将红色颜料滴入容器A中。

2) 将蓝色颜料滴入容器B中。

3) 将黄色颜料滴入容器C中。

实验结论:当红色颜料和黄色颜料混合时,得到橙色;当蓝色颜料和黄色颜料混合时,得到绿色。

四、问答类题目1. 什么是太阳?答: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是地球周围的一颗星球,给予地球光和热的来源。

2. 为什么会下雨?答:下雨是由于水蒸气在大气中凝结形成云,当云中的水滴聚集到一定大小时,就会因为重力的作用而下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3. 为什么夜晚会有星星?答:夜晚能看见星星是因为白天时太阳发出的光被大气层散射,而夜晚没有太阳的光干扰,人们能够看到更多的星星。

五、判断类题目1. 火是冷的。

判断:错误2. 鱼是能飞的动物。

判断:错误3. 鸡能生蛋。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综合练习及答案完整版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综合练习及答案完整版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综合练习及答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综合练习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科学教育:一是作为学科范畴的科学教育,二是作为教学建议改革范畴的科学教育。

2、学前儿童:指的是进入小学之前的儿童,即0-6岁的儿童;包括婴儿期、幼儿前期和幼儿期三个阶段。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就是教师引导学前儿童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探究,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活动。

4、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发展具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即潜在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为最近发展区。

5、完整儿童:是指全面发展、和谐平衡的儿童,是指儿童的身体、情感、人之、道德和社会的整合型发展。

6、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是以观察为主要认知手段,让学前儿童探索客观事物、现象的特征,发展儿童的科学认知、培养科学情感、形成科学态度,训练科学方法的一种科学启蒙教育活动7、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幼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仪器和材料,以发现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关系的科学活动。

8、区域活动:指教师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出发,融合教育目标和正在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的要求,将活动场地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区域,如阅读区、表演区、自然角、科学活动区或专门的活动室等,在其中投放各种活动材料,制定相应的活动规则,让儿童自由选择活动。

,在不同的区域内儿童通过与材料环境及同伴的相互作用,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并获得发展的一类教育活动。

9、自然角:是在幼儿园活动室内向阳的角落、廊沿、安放一张桌子或设置一个分层木架,将一些适于在室内生长和照料的动植物,或手机来的非生物,有秩序的布置在上面的场所。

10、科学游戏活动:是指运用自然物质材料和有关的图片、玩具等物品,进行带有游戏性质的操作活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11、教育评价:评判和价值。

幼儿园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一、填空题1.科学教育中常采用的观察方法是对个别物体的观察;比较性观察;长期系统性观察。

2.幼儿劳动的种类包括生活服务胜劳动;协助成人的辅助性劳动;动植物标本的制作;园地和自然角的劳动。

3.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情感的目标非常广泛。

《纲要》突出了其中两个方面: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幼儿关爱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4.幼儿园中的技术操作型活动,主要涉及两种不同的“技术”,一种是设计技术,即幼儿在进行科技小制作中要思考的方法,一种是使用技术,即幼儿在学习使用某种科技产品或工具时要掌握的操作技巧。

5.幼儿科学教育评价的新观念是:①从权威评判到平等对话②从结果评定到过程跟进③从测验评价到实作评价④从常模标准到差异性评价。

6.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包括自上而下的三个层次:幼儿科学教育总目标、各年龄班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目标。

7.例举四种幼儿科学游戏的类型:①、感官游戏②、图片游戏③、语言游戏④、操作游戏⑤、角色游戏⑥、音乐游戏、⑦、情景性游戏⑧、活动性游戏⑨、电脑游戏(任选四种)8.科学发现室的材料选择要考虑的问题是:①新颖有趣②操作方式简便易懂③结构简单且可探索④种类和数量充足。

二、解释名词:1.科学: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

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2.观察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3.幼儿自主探究方法:即学生根据生活情景自己提出问题,并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研究与探索,从而获得结论,学习方法,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教育,课程,教学模式。

4.幼儿的“前科学概念”: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模拟试题一及参考答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模拟试题一及参考答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模拟试题一及参考答案一、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材料:“丝瓜结果与播放音乐的关系”是一个7岁美国儿童的研究方案。

他一丝不苟地在60天内记录5棵丝瓜的长叶和结果情况。

这5棵丝瓜,一棵天天听摇滚乐,一棵听轻音乐,一棵听交响乐,一棵听说唱音乐,还有一棵不听音乐。

为预防播放音乐时被其他丝袜“偷听”到,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还将它们种得间隔很远,并罩上隔音棚。

60天,共放了120小时的音乐。

丝瓜在各个时期的生长情况,有数码相片为证。

问题:(1)案例中的儿童在其研究中所表现出的认识具有怎样的特征(5分)(2)你如何评价案例中的儿童的实验活动(5分)(3)你如何评价案例中的儿童在活动中所获得的发展(5分)2.材料一:一位父亲拿来两瓶可口可乐(这两瓶可口可乐的大小形状一样,里内装的饮料也是等量),准备分别给他一个6岁和一个8岁的孩子,开始两孩子都知道两瓶中的饮料是一样多的,但父亲并没有直接将两瓶可乐饮料分配给孩子,而是将其中一瓶倒入了一个大杯中,另一瓶倒入了两个小杯中,再让两个孩子挑选。

6岁孩子先挑,他首先挑选一个大杯而放弃了两小杯,可是当他拿起大杯看着两个小杯,又似乎犹豫起来,于是放下大杯女又来到两小杯前,仍是拿不定主意,最后他还是拿了一大杯,并喃喃地说:“还是这杯多一点”。

这个6岁的孩子在挑选饮料时表现出来了犹豫地选择了大杯,在6岁孩子来回朝走动着挑选量较多时饮产时,他那8岁的哥哥却在一旁不耐烦而鄙薄地叫道:“笨蛋,两边是一样多的,如果你把可乐倒回瓶中,你就会知道两边是一样的”,他甚至还亲自示范了将饮料倒回瓶中以显示其正确性。

材料二:一天,妈妈买了几条金鱼回来,妈妈教宝宝认识鱼,并告诉宝宝:“鱼生活在水里,它会游泳。

”第二天在菜市场的时候,宝宝看见市场里卖的鱼,问奶奶“这是什么”奶奶告诉宝宝是“鱼”,宝宝问:“怎么这个鱼和妈妈买的鱼不一样”奶奶解释道:“在水里游泳的都是鱼!”某日,爸爸带宝宝去游泳,宝宝看着游泳池里的爸爸大声“告诫”道:“爸爸不游泳,游泳就变成鱼了!”问题: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学前儿童的科学具有怎样的特征3、“勤劳的小蜜蜂”是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常见内容之一,请为这一活动设定目标。

幼儿园科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幼儿园科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幼儿园科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太阳是哪种类型的天体?A. 行星B. 恒星C. 卫星D. 彗星答案:B2. 下列哪种动物是哺乳动物?A. 鸡B. 鱼C. 狗D. 蝴蝶答案:C3. 植物通过什么部位吸收水分和养分?A. 叶子B. 茎C. 根D. 花答案:C4. 彩虹由几种颜色组成?A. 4种B. 5种C. 6种D. 7种答案:D5. 地球围绕什么天体旋转?A. 火星B. 月球C. 太阳D. 水星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植物的叶子通过__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

答案:光合作用2. 我们居住的星球叫做_______。

答案:地球3. 一天有_______小时。

答案:244.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_。

答案:皮肤5. 月亮围绕_______旋转。

答案:地球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所有的鸟类都会飞。

(对/错)答案:错2. 水在0摄氏度时会结冰。

(对/错)答案:对3. 植物不需要阳光就能生长。

(对/错)答案:错4. 人类是唯一会使用语言的动物。

(对/错)答案:错5. 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昼夜更替。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答案:天空呈现蓝色是因为大气中的气体和其他微粒会散射阳光中的蓝色光,而蓝色光波长较短,更容易被散射,因此我们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

2. 描述一下四季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四季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自转轴倾斜造成的。

当北半球朝向太阳时,北半球经历夏季,而南半球则经历冬季。

随着地球继续公转,四季会交替出现。

安徽电大《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期末测试

安徽电大《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期末测试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科学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在幼儿科学实践中是相互渗透的。

【答案】:正确
2.趣味性是科学游戏自身固有的特性。

【答案】:正确
3.教育评价包含评判和价值两层含义。

【答案】:正确
4.统整倡导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观。

【答案】:正确
5.自然角的动物应选择个体小、无危险、便于喂养的种类。

【答案】:正确
6.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决定了幼儿数学教育的方式是“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

【答案】:正确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要在幼儿对资源的抽象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答案】:错误
8.作品分析法的优点在于能反映幼儿稳定的发展水平,缺点在于资料较难收集。

【答案】:错误
9.选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可以就地取材。

【答案】:正确
10.清代同文馆中“格致”一科的设置,是我国设置自然科学教育课程的开端。

【答案】:正确
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遵循科学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答案】:正确
12.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就是简单的“教”和“学”的过程。

【答案】:错误
1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活动资源。

【答案】:正确
14.主题单元活动具有教师预设的特点,项目活动具有典型的生成性活动的特点。

【答案】:正确
15.家长应积极鼓励、认真倾听孩子的提问。

(完整版)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试题答案

(完整版)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试题答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试题答案一、单选1、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 )。

CA、认识功能、精神功能B、认识功能、创造功能C、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D、精神功能、创造功能2、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者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 ( ) 。

BA、2~3岁B、3~4岁C、4~5岁D、5~6 岁3、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 ( ) 。

D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4、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 )。

AA、挑选分类B、感知分类C、二元分类D、多元分类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 )。

DA、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B、目的性、开放性、启示性、逻辑性C、形象性、开放性、启示性、逻辑性D、启示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6、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 ) 。

BA、孟子B、墨子C、老子D、孔子7、事先创设一种情景,以此引起调查者想要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从而来测试幼儿发展水平的一种方式是( ) 。

AA、情景观察C、自然观察B、情景评价D、自然评价8、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 。

AA、个别性、随机性、灵便性、潜移默化性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便性C、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便性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便性9、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什么样的系统,可以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 )。

CA、督导——反馈系统B、评价——督导系统C、反馈——校正系统D、校正——督导系统10、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是在清代( )年间。

幼儿园科学教育试题

幼儿园科学教育试题

幼儿园科学教育试题一、幼儿园科学教育试题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30分)1.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B. 让幼儿掌握高深的科学知识C. 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D. 引导幼儿认识周围的自然环境答案:B。

解析:幼儿园科学教育侧重于激发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和认识周围环境等基础方面,而不是让幼儿掌握高深知识,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有限,高深知识不适合这个阶段。

2.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观察法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观察什么对于幼儿来说最容易入手呢?A. 微观世界的细胞结构B. 遥远星系的星球C. 身边常见的动植物D. 复杂的物理化学实验现象答案:C。

解析:身边常见的动植物是幼儿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比较直观,幼儿容易观察,而微观细胞结构、遥远星系、复杂实验现象对于幼儿认知来说太难理解和观察了。

3. 以下哪种材料最适合用于幼儿园科学小实验,让幼儿感受物体的沉浮?A. 钻石和黄金B. 泡沫塑料和小石块C. 古董瓷器和丝绸D. 化学药剂和精密仪器答案:B。

解析:泡沫塑料和小石块是常见、安全且能明显体现沉浮现象的材料。

钻石、黄金、古董瓷器比较贵重,化学药剂和精密仪器比较危险,丝绸不能很好体现沉浮,都不适合幼儿科学小实验。

二、多选题(每题8分,共40分)1. 幼儿园科学教育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开展?A. 专门的科学课B. 户外自然观察活动C. 在游戏中融入科学元素D. 让幼儿阅读高深的科学书籍答案:A、B、C。

解析:专门的科学课可以系统地引导幼儿学习科学知识;户外自然观察活动能让幼儿直观感受自然科学;游戏中融入科学元素可以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

而高深的科学书籍超出幼儿理解能力,不适合作为幼儿园科学教育途径。

2. 教师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有哪些?A. 科学知识的灌输者B. 幼儿科学探究的引导者C. 科学活动的组织者D. 科学问题的解答者答案:B、C、D。

解析:教师不应是科学知识的灌输者,因为幼儿需要自主探究。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 形考1答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  形考1答案

客观题共5题(满分1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第1题. 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A. 认识功能、精神功能B. 认识功能、创造功能C. 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D. 精神功能、创造功能第2题. 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是在清代()年间。

A. 乾隆B. 同治C. 嘉庆D. 光绪第3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A. 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B. 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天然资源C. 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组织资源D. 组织资源、人文资源、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第4题. 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是()。

A. 加涅B. 皮亚杰C. 布鲁纳D. 布鲁姆第5题. 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A. 孟子B. 墨子C. 老子D. 孔子主观题共19题(满分90分)二、填空题(共6题,每题2分)第6题. 按科学素养的不同领域分,科学教育目标包括科学知识教育目标、_ _教育目标和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科学、能力方法第7题. 7、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___ 接受科学教育。

家庭中第8题. 科学教育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他们在教师的支持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

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 ___要求。

启蒙性第9题. 以认识春夏秋冬为主线,将儿童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 _ 选编科学教育内容的方法。

以季节为主线第10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层次。

第11题. 1999年,由中国科协提出了一项为期50年的国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即“”2049计划第12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幼儿科学教育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幼儿科学教育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幼儿科学教育练习题库参考答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学教育在幼儿阶段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幼儿可以主动探索和乐于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幼儿科学教育练习题库的参考答案,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题目:什么是溶液?答案: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溶质是指能够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指能够将溶质溶解的物质。

在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完全分散在溶剂中,并且能够通过空间中的扩散使溶液中各个位置的溶液浓度相等。

二、题目:什么是生态系统?答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自然系统。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圈、大气圈、地球表层以及地下水体等。

它们之间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传递与循环维系着生态平衡。

三、题目:为什么大海的水是咸的?答案:大海的水是咸的主要是因为在长时间的地壳运动、火山喷发和雨水的侵蚀作用下,陆地上的矿物质溶解在了河水中,然后河水将这些矿物质带入了海洋。

海洋中的水蒸发后,留下了含有大量矿物质的盐水。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矿物质逐渐积累,导致了海水的盐度增加。

四、题目: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答案:天空是蓝色的主要是因为大气中的气体、尘埃和水蒸汽会与阳光中的光线发生散射。

光的波长与颜色有关,蓝色的光波长较短,所以在散射过程中较容易被散射到各个方向,最终我们看到的是蓝色的天空。

五、题目:为什么电灯泡会发光?答案:电灯泡发光的原理是通过电流通过灯丝产生热量,使灯丝处于高温状态。

高温状态下的灯丝会发射热辐射,其中包括可见光。

我们所看到的灯泡发光,实际上是灯丝发出的可见光。

不同的材料和电流的通过方式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光线。

六、题目:什么是露水?答案:露水是指夜晚或清晨,空气中的水蒸汽由于接触到较低温度的物体而冷凝成液体形式悬浮在物体表面形成的水珠。

当夜晚空气中的水蒸汽与地面或物体表面接触时,因冷却而凝结成液态水。

七、题目:为什么铁制品容易生锈?答案:铁制品容易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氧气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试题答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试题答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试题答案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试题答案解析科学教育在幼儿园阶段的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帮助幼儿建立对自然现象的基本认知,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试题需要考察幼儿对科学知识和原理的理解,同时也考察他们的观察和实验技能。

本篇文章将针对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试题的答案进行解析,以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指导幼儿的学习。

1. 以下哪种物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A. 木头B. 铁C. 水D. 纸答案:B. 铁解析:导电性是物质导电能力的能力,主要是由物质内部是否有自由电子来决定。

木头、纸和水都是非金属物质,不具备自由电子,所以它们的导电性较差。

而铁是金属物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 下面哪个是声音的传播介质?A. 眼睛C. 玻璃D. 土壤答案:B. 空气解析: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而眼睛和玻璃不是声音的传播介质。

土壤作为介质,声音的传播速度很慢,所以也不是声音的传播介质。

而空气是最常见的声音传播介质,它具备传播声音的特性。

3. 下列哪项实验可以观察到冰的融化过程?A. 将一块冰放在桌子上观察B. 将一块冰放入开水中观察C. 将一块冰放入冷水中观察D. 将一块冰放在火上观察答案:C. 将一块冰放入冷水中观察解析:冰的融化过程是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物质的过程。

将冰放入开水中或火上观察,冰会迅速融化,无法观察到融化过程。

而将冰放入冷水中,可以观察到冰慢慢融化的过程。

4. 种子发芽后,哪个部分首先出现在土壤表面?A. 根C. 花瓣D. 叶子答案:A. 根解析:种子发芽后,首先扎根于土壤中,然后才会逐渐生长茎、叶等其他部分,最后才会开花。

所以根是种子发芽后最先出现在土壤表面的部分。

5. 山与河之间形成的峡谷是由什么力量形成的?A. 风力B. 水力C. 重力D. 火力答案:B. 水力解析:山与河之间形成的峡谷是由水力形成的。

水流冲击山体,经过长期侵蚀和冲刷,形成了峡谷。

风力、重力和火力都不是形成峡谷的主要力量。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版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版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20题)1.活动材料是幼儿学科学必不可少的(),材料的准备也是活动设计的重要一环。

2.区角活动的本质是()。

A.教师的教学B.幼儿的活动C.区角D.教学设计3.STS教育是()。

A.科学知识的应用B.科学的价值取向C.从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紧密联系来看待科学D.科学要为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幸福服务4.5.幼儿可以学习的有关人体的科学内容包括哪些?6.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探索影子的形成,这其实是在探索()。

A.身边的有生命环境B.身边的无生命环境C.无生命物质D.身边的科学自然现象7.学前教育评价(名词解释)8.简述家长在早期科学阅读中的作用。

9.教师在指导幼儿观察时,要注意()。

A.尽可能进行现场的观察B.调动学前儿童的各种感官参与观察C.引导学前儿童多角度地观察事物与现象D.保护儿童安全,远离第一现场10.在新型评价观中,评价主体包括()。

A.教育管理者B.教师C.幼儿D.家长11.在传统学前教育评价中,评价的主体通常是()。

A.教师B.教育主管部门C.学生D.家长12.学期开始时的评价是(),它的目的是为学期教学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13.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儿童学科学的核心要素是()。

A.探索态度B.探索对象C.探索过程D.探索结果14.科学经验(名词解释)15.幼儿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是实现教育、教学的主要媒介。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集体教学活动设计应包括哪些内容?()A.选择恰当的活动课题B.制定合理的活动目标C.准备适宜的活动材料D.规划科学的活动过程17.集体教学形式最显著的优点之一在于它比个别教学的()。

18.材料呈现的目的性是指在科学区角中呈现的材料必须体现教育或()。

1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一般分为三个步骤,即:确定评价目标、()、实施评价方案。

20.“做中学”的基本理念为强调(),强调从周围生活中取材,强调科学家的参与,适用于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的科学教育。

(完整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到检验和发展。

2.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

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3.小实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4.观察法: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5.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6.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7.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8.社会资源: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9.时代性要求: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10.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11.科学教育环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12.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幼儿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幼儿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幼儿科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太阳系中,哪颗行星离太阳最近?A. 火星B. 金星C. 地球D. 水星答案:D2. 植物通过什么部位进行光合作用?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3. 哪种动物是哺乳动物?A. 鸡B. 鱼C. 狗D. 蜗牛答案:C4. 彩虹是由几种颜色组成的?A. 5种B. 6种C. 7种D. 8种答案:C5.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A. 1天B. 1月C. 1年D. 1世纪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植物的种子发芽需要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水、空气、适宜的温度2. 人体的骨骼由______块骨头组成。

答案:2063.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接近地面的一层是______。

答案:对流层4.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

答案:皮肤5. 光年是天文学中用来表示______的单位。

答案:距离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对)2. 所有昆虫都有六条腿。

(错)3. 水在0摄氏度时会结冰。

(对)4. 恐龙是现代鸟类的祖先。

(错)5. 植物的根可以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对)6. 太阳是一颗恒星。

(对)7.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从西向东。

(对)8. 所有的星星都是行星。

(错)9. 人类是唯一会使用工具的动物。

(错)10.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对)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四季变化的原因。

答案: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自转轴倾斜造成的。

不同季节,地球的不同部分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导致温度变化,形成四季。

2. 为什么我们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倒影?答案:镜子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

光线从我们身上反射到镜子上,再从镜子反射到我们的眼睛,使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倒影。

3. 简述水循环的过程。

答案: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四个主要过程。

水从地表或植物表面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大气中凝结成云,云中的水滴或冰晶通过降水落回地面,地表水再通过河流等途径流回海洋,完成水循环。

幼儿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幼儿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幼儿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太阳是()。

A. 一颗星星
B. 一个行星
C. 一个卫星
D. 我们的恒星
2. 植物通过什么过程制造食物?()
A. 呼吸
B. 光合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分解作用
3. 下列哪个不是昆虫的特征?()
A. 六条腿
B.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C. 有翅膀
D. 有脊椎
二、填空题
4. 地球围绕_________转一圈,我们称之为一年。

5. 水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_________。

三、判断题
6. 植物不需要水就能生长。

()
7.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
四、简答题
8. 请简述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用眼睛看太阳?
9. 请解释什么是“日食”现象?
五、实验题
10. 如果你想要观察植物的根,你可以使用什么方法?
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B
3. D
二、填空题
4. 太阳
5. 气态
三、判断题
6. ×
7. √
四、简答题
8. 我们不能直接用眼睛看太阳,因为太阳发出的光线非常强烈,直接
观看可能会伤害我们的眼睛,甚至导致永久性视力损害。

9. 日食是指当月球移动到地球和太阳之间,遮挡住太阳的部分或全部,从而在地球上产生阴影的现象。

五、实验题
10. 观察植物的根,可以使用透明容器装水,将植物的根部浸入水中,通过容器的透明部分观察根部的生长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试题答案一、单选1、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

CA、认识功能、精神功能B、认识功能、创造功能C、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D、精神功能、创造功能2、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

BA、2~3岁B、3~4岁C、4~5岁D、5~6岁3、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

D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4、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

AA、挑选分类B、感知分类C、二元分类D、多元分类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

DA、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B、目的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6、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

BA、孟子B、墨子C、老子D、孔子7、事先创设一种情景,以此引发调查者想要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从而来测试幼儿发展水平的一种方式是()。

AA、情景观察B、情景评价C、自然观察D、自然评价8、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A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C、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9、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什么样的系统,可以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

CA、督导——反馈系统B、评价——督导系统C、反馈——校正系统D、校正——督导系统10、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是在清代()年间。

BC、嘉庆D、光绪1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

D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C、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D、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12、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

DA、2~3岁B、3~4岁C、4~5岁D、5~6岁13、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制定观察核对表,调查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表中的各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出记号并进行评定的是()。

BA、观察核对B、行为核对C、观察评价D、行为评价14、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是()。

CA、加涅B、皮亚杰C、布鲁纳D、布鲁姆15、《幼儿园管理规程》由()负责解释。

C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用的评价方式是()。

CA、观察法B、问卷法C、实验法D、作品分析法18、幼儿园实行()负责制。

CA、各班B、行政教育部门C、园长D、社区A、绳子B、秤C、直尺D、钟表20、“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

BA、法国B、美国C、中国D、德国二、多选题1、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ABCDA、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情绪稳定B、.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C、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D、喜欢参加体育活动2、幼儿园健康教育要求()ABCDA.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B.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C.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D.开展以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3 、幼儿园科学素质教育培养目标()ABCDB.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C.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D.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4、幼儿园科学素质教育培养要求()ABCDA .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B.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C.引导幼儿注意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感受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萌发对科学的兴趣D.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5、《纲要》的基本指导思想集中反映在总则里,贯穿在整个《纲要》的各部分,它包括()。

ACDA、终身教育的理念B、“以知识为本”的幼儿教育C、面向世界的科学的幼儿教育D、“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6、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

ABDA、支持者B、引导者C、指导者D、合作者7幼儿园教育是()的奠基阶段。

BCA、基础教育B、学校教育C、终身教育D、社会教育()等方面的发展。

ABCDA、情感B、态度C、能力D、知识9、《纲要》中对每个领域进行阐述时,“指导要点”说明了()。

CDA、该领域的价值取向B、教师该做什么、怎么做C、该领域应当注意的普遍性的问题D、该领域教和学的特点10、幼儿园应与()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BCA、中学B、家庭C、社区D、社会1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心理层次的目标分为()。

A BCA、审美感知目标B、审美情感目标C、审美创造目标D、获取知识目标12、学前儿童手工制作的意图分为()两种。

A BA、自发型B、诱导型C、强迫型D、命令型13.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材料分为()。

ABCDA、点状材料B、线状材料C、面状材料D、块状材料A、绘画教育B、手工教育C、欣赏教育D、生活教育15、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主要任务()。

ABCA、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和要求协助幼儿园工作;B.反映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C.协助幼儿园组织交流家庭教育经验;D、监督审查各项财务支出16、制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法律依据是()ABC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幼儿园管理条例》C.《幼儿园工作规程》D、《婚姻法》17、幼儿园教育内容:可以相对分为()领域。

ABCDA、健康B、语言C、社会D、科学和艺术18、幼儿艺术的表现形式有()ABCDA、画画B、制作C、手工D、舞蹈和唱歌、19.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密切相关。

ABCDA.情感B.经验C.思维D.社会交往能力20.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终期目标的具体内容是()ABCDC.欣赏文学作品部分D.早期阅读部分三、判断题(在题后括号里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科学性问题不是针对客观世界中的物体、生物和事件提出的,也不与儿童掌握的科学概念相联系。

()×2.儿童的科学探究即从现实出发,根据所获得的知识经验进行归纳和推理,形成对事物或现象特征的认知。

()√3. 幼儿园是小学的预备阶段,是人生学习的初始阶段。

()×4.科学教育不能激发孩子的情感和想象。

()×5、我国的幼儿教育一直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一个是社会力量办园,一个是政府办园。

()√6、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7、游戏的发展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感发展的价值,二是认知发展的价值。

()√8、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幼儿发展状况进行评估要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

()√9、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应该处于主导地位。

()√10、幼儿园的家园合作教育活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和以家长为核心的家园合作两大类。

()√11、对教师的评价应包括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教师素质的评价两个方面。

()√12、幼儿教育就是幼儿园教育。

()×13、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

()√15、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耳濡目染的特点,所以教师要经常告诉孩子一些社会规则和品德要求,讲多了,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就得到了发展。

()×16、多元智力理论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小天才,而是对儿童进行选拔、排队。

()×17、绘画和以绘画为主的简单图表是幼儿表现和记录的主要形式。

()√18、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应该是数学课程的中心。

()×19、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20、除管理人员、教师、家长外,幼儿也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科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A.科学以改造自然为目的B.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C.科学是获得新知识的过程D.科学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2.一般来说,儿童开始用提问方式表露对世界的困惑是在( ) DA.一岁左右B.一岁半C.两岁以后D.三岁以后3.老师对小朋友说:“在草地上走,会把小草踩疼的。

”儿童就信以为真,都不去踩小草了。

这反映了儿童学科学具有( ) CA.好奇的特点B.好探索的特点C.自我中心的特点D.好动的特点A.知识方面B.方法方面C.情感个性方面D.技能方面5.在科学活动中,儿童的操作活动与简单摆弄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 DA.对材料、工具的依赖性不同B.游戏化程度不同C.思维的参与程度不同D.目的性、程序性不同6.一般来说,“能在成人的感染下表现出关心、爱护周围事物的情感”,这一目标适合于( ) AA.小班B.中班C.中班和大班D.大班7.关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过程和结果关系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DA.过程重要,结果并不重要B.结果重要,过程并不重要C.过程和结果是不可兼得的D.过程和结果是统一的8.在影响儿童科学探索的外部因素中,居主导地位的是( ) DA.材料B.时间和空间C.同伴D.教师9.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CA.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的目标都各有特点,互不关联B.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幼儿园科学教育比其他教育领域更为重要C.幼儿园应该在儿童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渗透科学教育D.在艺术教育活动中不能渗透科学教育A.科学性和启蒙性要求B.学科性和系统性要求C.地方性和季节性要求D.时代性和民族性要求11没有体现“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教育内容是( ) CA.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竹制品B.参观奶牛场C.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D.了解动物园中的人工喂养12.学前儿童最难理解的科学教育内容是( ) DA.沙、石B.土C.水D.空气13.在人为控制条件下,通过操纵变量来观测相应的现象和变化的科学教育方法是( ) CA.分类法B.观察法C.科学实验D.测量法14不属于开放性问题的是( ) DA.“你有什么主意?”B.“它像什么?”C.“你们发现了什么?”D.“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15.儿童学习数学是从“数行动”发展到“数概念”的过程,说明儿童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是()CC.从外部动作到内化动作D.从不自觉到自觉16.通过评价揭示、暴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并在下一阶段的教育中加以改进,所体现的评价功能是()CA.导向B.鉴别C.诊断D.选择17.数学所描述的是()BA.事物自身的特点B.事物间的关系C.事物的数量特征D.事物的存在形式18.儿童空间概念发展的特点是()BA.从相对的空间概念逐步过渡到绝对的空间概念B.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参照逐渐过渡到以客体为中心的参照C.进行空间定位时,儿童最初是以视觉估计物体之间的空间安排D.儿童对空间方位关系的辨别与他的思维能力无关19.幼儿在学习加减运算时表现出的特点是()AA.学习加法比学习减法容易B.学习减法比学习加法容易C.加减小数比加减大数难D.加减大数比加减小数容易20.幼儿辨认形状的关键在于()CA.配对B.指认C.命名D.拼合1、幼儿园应制定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小时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