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考历史备考易错题集(十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合集下载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易错题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易错题

1.在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中,人们经常会看到臣民皇帝称为“陛下”的情景。

“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

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战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

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是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

“陛下”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a.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b.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2.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独尊儒术D.尊儒尚佛3.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文治武功令人赞叹,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

然而“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强大的秦帝国二世而亡!秦帝国的历史悲剧成为历代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下列距离解开这个“历史之谜”最为接近的是:A. “及至秦王,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史记·秦始皇本纪》B. “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

嗟夫!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C. “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

……咎在人怨,非郡县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D.“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疮痍;以之如祸乱,不旋踵灭亡。

(岂知易后代,功及万世长)”——清·赵翼4.唐代诗人陈陶在《陇西行》中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般胡风似汉家”这里的“胡风”主要指a.唐代吐蕃族的风俗习惯b.名族融合的风气5. 儒家经典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设计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练。

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的这种逐层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6. 亚里士多德说,在希腊,“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自己,而要认为所有的公民都属于城邦。

”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主要是希腊a. 公民是城邦的动物b. 有健全的民主制度7. 亚里士多德认为建立民主政治的原则是A.公民履行职责,参与政治,维护政体利益B.中道C.秩序,互不越位D.内圣外王8.李四光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是因为他①三次留学都选择回国②敢于挑战权威③注重实践,用事实讲话④是地质力学的奠基人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9.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文献是a.《论十大关系》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0.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情况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

高考历史易错易混大追捕: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高考历史易错易混大追捕: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唐太宗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都督府与都护府不一样:都督府偏重于管理、安抚少数民族部族,官员可以由少数民族首领担任,职位可以世袭;都护府是代表中央处理少数民族地区诸事务的行政机构,偏重于守护边疆,仅在边疆地区设置,官员必须由汉人担任,且不可世袭。

2.孔子的“中庸”思想既不是简单的折中,也不是庸俗的中间路线。

它追求在不同时空环境下尽善尽美的最佳方案,因此,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且完全服从所要达到的道义原则。

3.孔子的“中庸”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不同。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太多的哲学思考;孔子的“中庸之道”对道德和政治建设都有指导意义,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则主要体现在处理事情和人生的态度上,二者有很大区别。

4.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没有调动农民阶级的革命热情;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则束缚了人民群众的手脚。

5.关于时势与英雄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

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们顺应了时势的需要,而且,英雄人物不可能超越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限制,不可能超越所属阶级的限制。

当然,英雄人物对时势也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6.毛泽东虽然在晚年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不可磨灭的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尊敬。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成果,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7.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2020版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难点突破专题1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难点突破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难点突破专题1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难点突破含解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材料鲁班复姓公输,名般,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工匠世家,因他是鲁国人,故称鲁班。

《墨子》《礼记》《孟子》等先秦典籍,对鲁班的事迹都在记载,如鲁班为楚国造云梯、钩强等武器,发明和制作了铲、钻、曲尺等工具。

汉代以来,鲁班的事迹广为流传,出现了许多赋予民族、地域色彩的民间传说,鲁班文化由此衍生,影响深远。

鲁班从行业祖师爷成了建筑行业之神。

很多神奇瑰丽的建筑附会传说成为鲁班的手笔。

宋元以来,在全国许多地方建有堂庙,供奉鲁班神像,祭祀鲁班。

这些地方称鲁班殿,又叫祖师殿。

大凡行会议事,订立行规,商讨工价、师傅收徒等,都在祖殿举行。

明代成书的民间工匠业务用书,被命名为《鲁班经》,流传至今。

——摘编自孙中原《鲁班文化研究的意义》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鲁班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巧匠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鲁班文化的精神内涵并简析鲁班文化的影响。

【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手工业有一定的发展;各文化间的交流。

(2)鲁班文化的精神内涵:重视创新、精益求精、注重实践、敬业专注。

影响:推动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行业规范的建立;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

2.材料初唐时,饮茶风尚局限于东南、西南等地,北方饮者较少。

8世纪初,饮茶风气开始在北方蔓延,“自邹、齐、沧,渐至京邑。

城市多开启店铺煎茶买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全唐诗》中涉及茶事的诗作有600余首,诗人达150余人次。

安史之乱,陆羽流落江南,潜心研究茶事,阖门著述《茶“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

远近倾慕,好事者家,经》藏一副……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陆羽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影响历代的茶人纷纷效仿创作茶书。

1191年,《茶经》传到日本,使茶学在日本广泛传播,目前,《茶经》已经译成日、英、韩、德等多种文字。

2018高考历史备考黄金易错点专题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易错练兵)

2018高考历史备考黄金易错点专题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易错练兵)

2018高考历史备考黄金易错点专题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易错练兵)1.材料司马昭是西晋王朝的开创者之一,是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公元260年,魏帝曹髦率宫人三百余人讨伐司马昭,司马昭马上派兵镇压,其手下将领成济将曹髦刺死,后来司马昭以“大逆不道”罪诛杀成济一族。

后人多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带有贬义色彩的评语来评价他。

公元264年司马昭平定蜀国,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他下令“特赦益州士民,复除租赋之半五年”,缓解百姓的困境,如果迁到中原地区的,官府供给两年的粮食。

为了防范蜀汉政府的残余势力在益州东山再起,司马昭把蜀汉政权中非益州籍的文武官吏,全部召回到中原地区,赐以官职,有的还赐以爵位。

为了争取益州地主集团的归附,司马昭对蜀主刘禅采取了安抚笼络政策,使其在政治和经济上得到了较好的待遇。

司马昭死后,280年西晋完成统一。

——摘编自朱子彦《论司马昭》等(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后人多以贬义色彩的评语评价司马昭的原因。

(6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司马昭治理蜀地的措施及作用。

(9分)【答案】(1)原因:司马昭弑君篡位,玩弄权术阴谋;后人受正统历史观的影响,带有感情色彩。

(6分) (2)措施:减免百姓租税;鼓励百姓内迁;削弱蜀汉残余势力;安抚笼络益州地主集团。

(4分)作用:减轻了人民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蜀地经济发展;稳固了统治;为西晋统一奠定了基础。

(5分)2.材料祖冲之,“专功数术,搜拣古今”,广泛收集从上古时代起直到6世纪他生活的时代止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了认真的考察。

他还“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在天文历法方面,编制了一部新历法,即《大明历》。

曾经设计制造过水碓磨(利用水力加工粮食的工具),铜制机件转动的指南车,一天能走百里的“千里船”以及类似于木牛流马的陆上运输工具。

最值得一提的是,祖冲之则将圆周率推算到更加精确的程度。

据《隋书·律历志》记载,祖冲之确定了π的不足近似值3.141 592 6和过剩近似值3.141 592 7,π的真值在这两个近似值之间,即3.141 592 6<π<3.141 592 7,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十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十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

专题突破练十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021湖南永州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怀素,湖南零陵人。

其自叙:“(吾)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

”怀素虽为僧人,但性情狂放,好酒常醉,痴迷于草书,与前辈张旭齐名,世称“张颠素狂”。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

他勤学精研,又用漆盘、漆板代纸,写至再三,盘板都穿,秃笔成冢。

“然恨未能远睹前人之奇迹,所见甚浅,遂担笈杖锡,西游上国(京师),谒见当代名公。

”曾从颜真卿,张旭之友邬彤学书,与李白等人交游。

他妙悟自然,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他化禅法为书法,笔为心用,形为意表,且创造性地融篆入草,用笔飞动圆转刚健。

世人敬仰醉素之狂草,赞其书“点画飞动,有龙翔凤舞之势”“张妙于肥,藏真妙于瘦”。

怀素狂草虽然在章法上形式狂癫,但元代赵孟认为其书“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

——摘编自方淩波《论怀素狂草的艺术美》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怀素书法的艺术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怀素书法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2.(2021湖南长郡十五校第一次联考)材料在朕看来,平常大家学习程朱理学,学到的无非是,存天理,灭人欲。

可是翻翻我们的历史,历朝历代,靠圣人之学,仁义道德当真就能够治国平天下了?满口仁义道德是无法挽救一个国家的危亡的,你们想想,你们所学的四书五经、你们苦苦研习的八股文,能够抵抗洋人的坚船利炮吗?能够改变贪腐横行、土地兼并、流民千里、国家积弊丛生的局面吗?重名节而轻实务,这里面隐藏着的其实就是虚伪和虚弱。

……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

今日的世势,乃是三千年未有之危局,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只会让我们这个国家越来越落后,越来越衰弱。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所以朕今日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朕为什么坚持要开办这个京师大学堂,就是希望在座诸君,能够破除我们心中之贼,以国家强盛为己任,不骄狂,不自卑,正视现实,发愤图强。

山西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山西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第十九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非选择题1.(2019某某某某高三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欧阳修,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他为人处世,刚正不阿。

为了国计民生,敢于直言极谏,不怕贬官,不避刑戮。

骂高若讷,驳吕夷简,其意气之盛,至今令人神往。

及遭陷害,力请辩诬,襟怀坦然,难进易退。

也正是由于具有这样正派的作风,才具有朴实的学风。

他做学问,力求真实,不立异论。

为学如此,为文也是这样。

他主X文章要“中于时病而不为空言”,反对“好为新奇以自异。

”他既不赞成唐代元结和樊宗师的“以怪而取名”,也曾力矫当时“以诡异相高”的所谓“太学体”。

欧阳修自己的文章写得平易自然,影响了宋朝一代的文风。

古人所谓“其身正,下令而行”,欧阳修自己的文风正是起了这样的作用。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欧阳修的个人特色。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阳修的贡献。

(7分)答案(1)刚正不阿,直言极谏;作风正派;注重实学,文风朴实;文以载道。

(2)崇尚气节与正义,凸显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引领宋代学术实学实用,为儒学创新奠定基础;于文学、史学皆有成就,推动北宋文化发展;关注政治得失与民生疾苦,推动北宋中期社会改革。

2.(2019 某某某某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徐光启(1562—1633年),南直隶松江府某某县人。

在其多方面的贡献中,有关农学成就最大。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均汇集在其集几十年心血结晶的农学著作《农政全书》中。

《农政全书》共60卷,分12部分,凡农业及与农业有关的政策、制度、措施、工具、作物特性和技术知识等,应有尽有。

它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其中也不乏作者自己亲身实验的成果。

尤为突出的是,《农政全书》中还融合了部分外来的农业知识,如《水利部》编进了徐光启和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合译的《泰西水法》,专门介绍17世纪初西方水力学原理和新式提水工具。

该书还反映了徐光启重视实践及人定胜天的思想。

高考历史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1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高考历史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1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专题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秦自始皇二十六年并天下,于二世三年而亡。

凡十五年,时亦促矣。

而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甚至专制政体之流年,秦亦于此匆匆十五年间,尽演出之,诚天下之大观也。

——夏曾佑《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材料2:盖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

——《中国文化史》(1)材料1中,作者为什么发出“天下之大观”的感慨?请结合材料和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两则材料的评价有何相似之处?【答案】(1)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分封制等旧制;创建以皇帝制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弊端出现;秦朝虽统治短暂,但所创制度为后世历代王朝所沿用。

(2)都肯定秦始皇和秦朝的重要历史地位;都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进行评价(都体现了整体史观)。

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原不殊。

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

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突厥贫弱,吾收而养之,计其感恩,入于骨髓,岂肯为患!——《资治通鉴》卷一九七材料2: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材料3: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东)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

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新唐书》材料4:是时(贞观二十二年)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百人。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请回答:(1)据材料1,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主张。

(2)从材料1到材料2,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认识有何变化?(3)据材料3,指出唐太宗治理东突厥地区的措施。

此外,还采取哪些处理民族关系的策略?(4)据材料4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民族政策的影响。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1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1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人(今属陕西),“长六尺余,体貌秀杰”,通过武举考试成为将领。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反,朝廷军队溃败,玄宗奔蜀。

郭子仪从朔方节度使任上率兵勤王。

经过多年征战,平定叛乱。

后回纥受人唆使,举兵威胁长安,郭子仪已年近七十,率数十亲兵赴回纥军中劝阻。

回纥首领深受感动,与郭子仪饮酒结盟而退军。

郭子仪“临下宽厚,每降城下邑,所至之处,必得士心”,其麾下数十人成长为文武大臣。

经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郭子仪身系天下安危近二十年,子孙与皇室通婚。

“时方握强兵,或方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不即日应召,故谗谤不能行”。

后代史家称赞他为“大雅君子,社稷纯臣”,认为“自秦、汉以还,勋力之盛,无与伦比”。

——据《旧唐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子仪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简析郭子仪取得功绩的原因。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韩愈出身于“奉儒守官”、仁政爱民的官僚家庭,自幼研读孔孟六经,又兼通诸子百家。

安史之乱后,佛道更加盛行,儒家思想受到进一步冲击。

儒学名士奋起,提倡复古,崇儒宗经。

韩愈早就“承先人之遗业”,“志于古道”。

时究宗自法门寺迎佛骨于宫,韩愈拼死上表加以谏止,斥之为“伤风败俗,传笑四方”,最后落得远贬潮州。

后镇州叛乱,他受命出使镇州宣抚,众皆危之,他毅然只身前往叛军巢穴,舌战群敌;使其归顺朝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韩愈一生所撰碑志铭文近八十篇,有关与骄藩斗争的约达二十篇。

主要赞述平藩征战之胜利与功臣之业绩,赞颂了全国统一安定。

——摘编自曾俊伟、曾晓峰《韩愈爱国主义思想初探》(1)根据材料,概括韩愈复兴儒学的原因及其主要事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韩愈予以简单评价。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康熙帝统治期间,重视农业生产,健全科举取士,笼络汉族地主阶级,组织编撰了《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书籍;重视蒙、藏地区事务,同内外蒙古首领会盟,接受全体喀尔喀蒙古贵族和喇嘛的臣服。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易错题解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易错题解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例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关于唐太宗的文字回答问题:有一次,唐太宗问儿个大臣:“我的才能比不上古人,可比占人成绩人。

你们说这是怎么回事?请你们大胆地说,说错了也不要紧。

”于是,大臣们说开了。

有的说是唐太宗威望高,有的说是唐太宗本事人,说了半天,都是说唐太宗的好话。

唐太宗听了,很不以为然,说:“你们说得不对。

我成功的原因有五条。

第一,过去的皇帝常常妒忌有才能的人。

我不这样,我见了谁有才能就高兴,好像就是我白己的才能似的。

第二,我用人土要是用他的长处,避免他的短处,不要求一个人样样都行。

第三,我不像有的皇帝那样,对有功的人就喜欢得抱在怀里,对犯了错误的人就讨厌得要推到沟里去。

我是尊重有功的人,也原谅犯错的人。

”人臣们听了,一个劲儿地点头,觉得皇上说得透。

只听唐太宗继续说下去:“第四,过去有的皇帝,忌恨敢说直话的大臣,随便杀害他们。

我从来不这样,对说直话的人一向是奖励的。

最后一条,过去的皇帝差不多都只重视汉族人,轻视别族的人。

我没有这种偏见,无论是不是汉族,我同等对待,所以好些外族都来投靠我。

”(1)依据材料归纳出唐太宗的人才观。

(2)如何认识这种人才观。

【对应性训练】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有人评述唐太宗时说:“青年闯将,建唐立功,一统天下,战功赫赫,杀兄逼父,夺位登基,贞观政绩,流芳千古,晚年过失,反躬自省。

”材料二阅读下列唐太宗的言论“凡事皆需务本。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

凡营衣食,以不失其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若兵伐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民众之所以偷窃,是因为国家规定的赋税和劳役太重、官吏贪婪,加上自己饥寒交迫,所以就顾不上廉耻了。

我应当节省费用、减少赋税和奢靡,选择廉洁的官员,这样民众衣食有余,就不会当盗贼了,何必用严酷的法律呢?”“我只喜爱尧、舜、周、孔的道理,有了它好比鸟有翼,鱼有水,失去它就要死,不可暂时失去。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一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一单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牛顿
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 (1)设计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 创立近代力学体系,为近代科学
展;文艺复兴思想的传播 反射望远镜。(2)完成科学巨著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被称为
;自然科学的进步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近代科学之父 ”
爱因 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科 提出相对论、
斯坦 学的进一步发展

光量子 假 (1)他的研究是人类自然科学史 上的一次革命。(2)他不仅是一 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具有 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
2.历史人物评价过程中的几个原则 (1)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要明确以下四点: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次是“时势造英雄”, 不是“英雄造时势”;再次要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与人民群众的生产 斗争、阶级斗争之间的联系;最后还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 人民意愿。总之,对历史人物的作用要恰当评价,不能任意夸大。 (2)正确处理阶级分析与个人出身的关系。 不能仅依据个人出身来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因为单独的个人并不总 是以所属的阶级为转移(中国近现代许多革命家的经历即为证明)。也不 能以贴阶级标签的方式代替阶级分析。如对剥削阶级出身的人物或其代 表人物统统加以否定就是一种典型的“贴标签”。
建立了布尔什维克党,创立了 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取得
社会主义俄国,确立了列宁主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胜利;邓
义,提出并实施 新经济政 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实
行改革开放
著作 《资本论》 《 共产党宣言 》
《四月提纲》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论联 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
影响
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 理论指导;推动了社会主义运 动的发展

2019年备战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十七解析版全国通用

2019年备战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十七解析版全国通用

单元质检十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选择题1.如何对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①苏格拉底②亚里士多德③朱熹④李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去人欲”“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分别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南宋理学家朱熹和明末思想家李贽提出,故②③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2.康熙帝亲政后,在养心殿近侧特意选了一个房间,作为学习教室,请讲官讲解满汉文化和儒家经典,还请西方传教士讲解自然科学知识,并购置了大批科学仪器。

这说明康熙()A.学习西方,应对边疆外来威胁B.安定民心,解决满汉民族矛盾C.顺应时代,萌生师夷长技思想D.好学不倦,提高治国理政能力,既涉及满汉文化,又涉及儒家经典,既有自然科学,又有社会科学,体现了其好学不倦,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故D项正确。

3.下图是《孙中山传》的目录,每一章下包含若干子目,“宣扬民生主义和实业救国”子目应属于()A.第二章B.第三章C.第四章D.第五章,实践民族主义,故A、B两项错误;第四章孙中山领导推翻帝制,创建民国,实践民权主义,故C项错误;第五章孙中山在反对北洋军阀的同时,投身实业建设,也在实践民生主义和实业救国,故D项正确。

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下列诗作反映的内容与史实相一致的是(),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走上顶峰,故A项错误;“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赞叹唐朝的大一统局面,与科举制无关,故B项错误;欧洲宗教改革序幕指的是1517年马丁·路德在教堂门口贴出《关于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故C项错误;“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名句,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5.(2018黑龙江哈九中四模,4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高考历史备考黄金易错点专题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易错起源)

2018高考历史备考黄金易错点专题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易错起源)

2018高考历史备考黄金易错点专题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易错起源)1.(2017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

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

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

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

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

《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莫孔颜,乃其时也。

”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

(6分)【答案】(1)道德品行高尚;天资聪颖,领悟力强;深谙孔子学说,尊师重道;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

(2)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

2.(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24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1787年华盛顿主持了制宪会议,为会议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787年5月25日,会议在费城的议事堂举行。

当华盛顿尚未就席时,大家就提出推举华盛顿为议长,并立即获得全数通过。

华盛顿的态度非常谦虚,他说:“敝人才疏学浅,经验不足,实不堪担此一重大会议的议长之职,但我愿竭尽一己之力来完成责任。

”费城的仲夏夜异常炎热,华盛顿纹丝不动地坐在议长席上。

他没有发表演说,只是偶尔询问代表们的意见,或是在议事进行中说一两句例行的话而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高三历史总复习用表格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高三历史总复习用表格

必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整合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人物时代主要贡献局限评价秦始皇秦朝——封建社会初期①完成统一大业;②创立一套专制中央集权制度;③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驰道、长城)①繁重徭役赋税;②严刑酷法;③焚书坑儒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创者唐太宗唐初——封建社会盛期①制度调整;②善于用人;③存百姓,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④开明的民族政策⑤开放的对外政策⑥吸取隋亡教训晚年骄奢开启“贞观之治”,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康熙帝清初——封建社会后期①巩固统一:(平定三藩之乱、设置台湾府、平定葛尔丹叛乱、封达赖、班禅);②维护国家主权:组织雅克萨反击战,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①实行文字狱;②实行闭关政策。

开启“康乾盛世”,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二、东西方的先哲:人物环境思想活动著作局限评价孔子春秋时期的社会大变革,礼崩乐坏①“仁”“礼”、中庸之道;②德礼治国;③教育成就:(私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先“成人”,后成“君子”;修订“六经”。

)周游列国首创私学收徒讲学追求礼乐整理和修订“六经”①仁爱有等级,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②不符合诸侯争霸的需求,不受各国统治者重视。

大教育家、思想家,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影响后世乃至亚洲、世界柏拉图古希腊奴隶制城邦的直接民主体制①哲学思想:理念论。

②政治思想:《理想国》。

建立阿卡德米学园(雅典学园)。

《理想国》《国家篇》三人相同点:①都研究人和人类社会②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③都注重人的品德④都重视对人的教育,创办学校。

古希腊大哲学家,对雅典民主政体的不满,追求理想国的一生。

亚里士多德①批判理念论,接近唯物。

②逻辑学“三段论”;③“中庸”之道。

④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建立吕克昂学园;散步的哲学家、逍遥学派《形而上学》《物理学》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追求真理的一生三、欧美资产阶级政治家:人物环境贡献局限影响克伦威尔(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①领导议会军赢得内战胜利,结束封建王权,建立共和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④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考情盘点]高考所考查的历史人物主要是对时代发展与变迁具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且涵盖古今中外,其范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与生活等各个层面。

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人物具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他们的聪明才智与时代需要密切相关。

是时代的舞台为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施展抱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因此,高考命题往往将人物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结合命题。

[考查方式]以新材料为依托,创设新情境,探究历史人物与时代的关系,让考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从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进而树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设问方式上,一般为两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根据时代背景来考查历史人物行为或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考向预测]试题的设计和题材的选取都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今后命题仍会围绕历史人物对社会进步、文明传承的影响角度展开,隐性考查社会现实热点,如考查古代政治家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贡献,隐性考查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热点;通过对东西方先哲命题的考查,折射出当今社会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世界)的热点;从中外科学家贡献命题,隐性考查当前走科学发展之路的改革;考查近代民主和民族英雄,体现追求民主和自强的时代主题。

[真题感悟]考法一通过历史人物的言行,突出对正面人物的历史功绩的考查[例1](2018·全国卷Ⅲ)材料唐朝“安史之乱”后,一些藩镇跋扈割据,朝廷力弱不能制。

唐宪宗李纯(805~820年在位)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

他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剑南西川(今四川中南部)与浙西镇(今苏南、浙西地区),取得胜利,割据多年的魏博镇(今冀南、豫北)主动归顺。

814年,朝廷发兵讨伐反叛的淮西镇(今河南南部),仍沿旧例以宦官监军,将帅不肯出力,战而无功。

山西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2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山西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2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山西省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2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材料分析题 (共14题;共155分)1. (15分)(2020·浙江模拟) 100年前结束的“一战”,使亚洲一些国家也卷入了世界政治的漩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后印度反英运动的)一个原因在于战争本身的影响———有关民族自决的种种口号的影响和海外服役对成千上万名带着新思想和新观念返回家园的士兵所起的扰乱性影响。

战争刚结束后的几年中的一系列灾害也促进了运动,1918年的季风不足给印度许多地区带来了饥荒和疾病。

促成运动的另一个原因是战后英国奉行的压制政策,1919年3月《罗拉特法案》准许政府不经审判就能拘押宣传鼓动者,授权法官不用陪审团即可判案。

在随后发生的骚乱中,英国制造了臭名昭著的“阿姆利则惨案”,近400人被打死,1000人受伤。

不久,强烈的抗议浪潮立即席卷全国。

——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的《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二:一战后的华盛顿会议,涉及中国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九国公约》,二是关于解决“山东问题”的办法和条约。

近年来,围绕这两个问题,学术界对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表现和结果,有两种不同的意见:①有的学者坚持传统的看法,依然对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表现和结果持基本否定的态度。

②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表现和结果也有其成功的一面,认为是一次“难得的成功”。

——摘自“清史所”李育民的《废约史研究30年》(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一战后印度“强烈的抗议浪潮立即席卷全国”的原因,并列举一战后的10多年中甘地领导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若干史实。

(2)学术界不少学者把“华盛顿会议”作为中共二大召开的一个重要背景,用一句话指出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历史地位。

结合孙中山主持召开的国民党一大的会议内容,简述这次会议是如何体现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内容的?(3)对于材料二中提到的学术界关于“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表现和结果”的两种意见,你更倾向于哪一种意见?请你围绕材料二中提到“涉及中国的两个问题”并结合所学加以扼要说明。

精选高考历史 易错点解析 专题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精品文档)

精选高考历史 易错点解析 专题1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精品文档)

2014年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19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

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

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

——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二宗室大臣议曰:“诸侯人来仕者,皆为其主游间耳,请一起逐之”。

于是大索,逐客。

(客卿)李斯上书曰:“……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所谓籍寇兵,赍盗粮者也”。

王(嬴政)乃召李斯,复其官,除逐客之令。

——司马光《资治通鉴》材料三始皇帝在王翦要求统军60万灭楚时,李信自言只需20万灭楚,始皇帝任用李信;当李信进军楚国受挫时,……王翦继续要求出兵60万,秦始皇也是诚恳地回复他“为听将军计耳”。

——李育华、王向辉《浅谈秦始皇的文化开明政策》材料四政治方面的人才有李斯、蒙毅,军事方面的人才有王氏、蒙氏父子,外交方面的人才有郑国、监御史禄,法律方面的人才有李斯、赵高。

在七十位博士中也有来自各家各派的人才,并不偏重于一家一派。

就连民间经济人才乌氏傈、巴寡妇清,嬴政都给了他们很高的待遇。

……即使敌人阵营中的人……,原来要杀掉的郑国也被继续留任,完成预定的水利工程,重用魏国的军事家尉缭,让其掌管军队,征伐各国。

——范双杰《试论嬴政的用人之道》(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即位前后所面临的社会状况。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斯反对“逐客”的理由。

对此,秦始皇的态度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秦始皇在用人过程中体现的品质和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用人之道的积极作用。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顺治至康熙初年,黄宗羲对清统治者怀着强烈的民族仇恨,不仅在行动上进行武装反抗,而且在《留书》《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中还进行激烈的批判。

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议修《明史》,特开“博学鸿儒科”,以延揽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高考历史备考易错题集(十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材料题 (共19题;共245分)1. (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

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

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

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材料二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材料三……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

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材料四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以上材料均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1)上述材料辩论的焦点是什么?材料一对此持何种态度?(2)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建议各有其根据,明显不同的用词是什么?(3)材料三提出了什么建议?其目的是什么?(4)材料四中秦始皇赞成哪一种主张?他的理由是什么?2. (20分)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贞观四年,(唐太宗)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按:隋炀帝营建的宫殿,毁于战火)。

…… 张玄素上书谏曰:“……臣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毕工,隋人解体。

且以陛下今时功力,河如隋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百王之弊。

以此言之,恐甚于炀帝远矣。

”——《贞观政要》材料二上(唐太宗)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 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宣即为之罢役。

”——《资治通鉴》材料三(贞观)十一年,(马)周又上疏曰:“……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而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

”——《旧唐书·马周传》(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罢修乾元殿问题上,唐太宗和张玄素取得的共识是什么?唐太宗罢修乾元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基于上述目的,唐太宗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促成了怎样的局面?(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唐太宗的统治发生了什么变化?(4)综合这三条材料,对唐太宗的统治应如何认识?3. (10分) (2017高二下·海南期中)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刘邦建汉恢复调整秦朝上计制度,令张苍以列侯居相府,领主郡国上计。

县、道“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郡、国“岁尽,遣吏上计”。

各郡、国上计于朝廷的计簿中,有关于各郡、国的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等的数量,也有关于各郡、国的盗贼多少以及边郡地区的戍卒、设施等不同簿籍.丞相受计(有时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田里,以令贡赋,以造器用,以制禄食,以起田役,以作军旅”,并“课其(指地方官)殿最,奏行赏罚”。

由于上计制度同朝廷对郡、国地方官的考核制度密切相关,一些官员上计时虚报成绩以逃避考核的现象便时有发生,早在汉武帝时,就曾出现“流民愈多”而“计文不改”的弄虚作假的状况。

——据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汉上计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汉上计制度的作用。

4.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东西方先哲孔子、柏拉图都生活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都希望提出一套救世良方,何为良政?如何实现良政?这是他们孜孜以求其答案的命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材料二除非哲学家做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

……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注: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各做各的事情。

……如果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国家就会昌盛。

——柏拉图《理想国》(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应具备的最主要的素质是什么?(2)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分别追求怎样的理想国家?其实现手段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与柏拉图的治国理念最大的不同是什么?5. (10分)克伦威尔是欧洲近代革命的杰出人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

他在一次向议会发言时说,穷人就是坏人,并且说,如果共和国注定要受苦受难的话,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

——王觉非《欧洲史论》材料二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征讨均以胜利而结束。

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都落入英国高级军官之手。

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

——刘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编)》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变化。

分别指出前后平等观产生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主要政治倾向,并分析革命战争对资产阶级文明扩展的价值。

6. (10分) (2018高三下·宣威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有幸在总统的位置上尽全力组织并管理政府后,现在已经到了应当退休回归私人生活的时候。

这既是我民族英雄所愿,也是为国运所必需。

因为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不可或缺的保障。

请允许我离开政府,就像我以前离开军队一样,让那些支持我国的利益、推进社会和谐和秩序与良善政府的人接替我,让上帝继续保佑我们的祖国。

——华盛顿致麦迪逊的信件材料二:(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

——《中国革命纪录》今日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娥民生主义尚未著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些事。

——《孙中山全集》(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的原因。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辞职后重新投身政治活动作何评价?7.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一个世纪内不要重演同样的事情:当时我不得不用武力来制服欧洲,今天得用使它信服的方法。

我拯救了濒于夭折的革命;我把它从废墟上扶了起来,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示给世界。

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思想是不会消失的。

……现在,欧洲正朝着必然的变化迈步前进,企图推迟这个进程是白费气力的徒然挣扎。

——摘自[法]拿破仑《给儿子的遗训》材料二拿破仑是《拿破仑法典》的热忱宣传者;这部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

远达伊利里亚(亚得里亚海东海岸地区)和波兰……拿破仑并没有预见到:扫除旧制度的垃圾只会促使潜伏着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三在他(注:指拿破仑)那个时代的人们看来,他的任务就是“征服”,但是,他们并未看到他确实是在“创造”。

这一点就连他自己也不清楚。

他在毁灭一个旧时代的同时,又在创造一个新时代。

——摘自[英]J·F·C·富勒《战争指导》请回答:(1)概述拿破仑拯救“濒于夭折的革命”、“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示给世界”的史实。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拿破仑法典》对欧洲的影响。

(3)材料三中“这一点就连他自己也不清楚”的说法是否属实?据材料一说明理由。

这给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带来怎样的启示?8. (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32年初,土耳其一位美女被选为欧洲小姐。

1933年,土耳其有13名妇女当上了法官。

1934年,在土耳其大城市中的电车上,为妇女专设的头两排座椅不见了。

1935年,有17名妇女当选为议员。

材料二1965年发生了一件事——必须说明这纯属罕见,但值得深思。

在伊兹密尔地区的一个农村,有几位受过教育的新上层分子教员遭到一群居民殴打,起因是这几位教员打算在学生中发起一场足球赛。

时间正好在斋月。

一位被居民们请来主持斋月的伊斯兰教士鼓动居民们去清真寺,教士向他们宣布,足球比赛是不虔诚的。

一位教员因此差一点儿被杀死。

当地行政官员无法平息这场骚动,当局不得不出动警察和部队前去镇压。

这件事经报刊广泛报道后,引起土耳其人的深思:怎么可能在1965年的共和国发生这类事?(1)出现材料一中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你如何看待材料二所叙述的事件?结合凯末尔改革说明。

9. (15分) (2016高二下·石家庄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伯利克里时期,雅典国家的监察体制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公民大会.它也是最主要的监察机关。

——随时可以对行政官员实行弹劾和惩罚等;二是五百人会议,在没有召开公民大会期间,承担着对国、国家印玺和政府官员的监督职责等;三是陪审法庭,一定程度上也行使着监察机关的权利。

雅典的监察制度赋予了公民很大的监督权力,在其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王晓天《中西古代监察制度之比较》材料二:汉代将全国分为十三州(唐设十五道),也即十三个监察区……中央设十三名刺史(唐设采访使)为监察官,各负责一州的监察事务。

……汉唐时期还有一种临时性突击考评地方官吏的辅助手段,其主要形式是巡查。

对地方的巡查也分两级进行,即中央对郡国和郡对属县的分级巡视。

……汉唐时期重视对考评结果的应用,在俸禄增减、品阶升降、职位变动、荣辱与夺等方面都体现了不同考绩的结果。

——《我国汉唐时期绩效考评的特色与启示》材料三:l927年至1949年,这一除段对监督权利规定的宪法和宪法性文件涉及到《大原约法》、《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和l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在监督官吏的机构设置上,有广州国民政府的监察院和惩吏院、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院、行政法院。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制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等对人民的监督权力予以保障。

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保障人民行使监督权力的机构,如江西瑞金苏维埃政府的控告局、抗日民主政权建立的专门监督机构人民检察通讯员制度。

——于洪生《权力监督——中国政治体制运行的调控机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国家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秦至唐时期政府对官吏监察考评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比较近代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监督制度的异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