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营业员(数学)公开课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3.除法的验算》优质课教案_10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公开课除法的验算除法的验算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2-53页例4、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1. 能结合具体情境,在观察、比较等活动中理解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并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乘法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学会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小朋友们,你们今年已经十岁了,是大孩子了,不知道有没有单独买过东西呢?(买了什么,有没有找钱?怎么求找回的钱?能说说等量关系吗?买了几件?一共需要多少钱怎么求?能说说等量关系吗?)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了解条件(出示情境图)明明也来到商店,看看明明想要买什么?(跳绳)怎么看出来的?(营业员拿的)从图中你还了解到什么?(每个跳绳3元)出示第(1)题,明明买12根跳绳要多少钱?就是求什么?(12个3元是多少?)能说说等量关系吗?(每根跳绳的价钱×根数=总价钱)怎么列式?(口答)2.教学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
(1)出示第(2)题:如果明明带了36元,他可以买多少根跳绳?问:你能自己解决吗?同桌可以讨论一下,然后自己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么列式的?为什么?(总价钱/每根跳绳的价钱=根数)你是怎么算的?交流算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2)启发验算,提问:每根跳绳3元,用除法求出36元可以买12根。
算的结果对吗?需要我们来进行验算,怎样来进行验算呢?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
回答预设:(1)再算一遍;(2)用乘法验算。
要验算买12根对不对,我们可以用每根跳绳的单价3元和买的根数12相乘,就应该等于付出的总价钱36元。
板:每根跳绳的单价×根数=总价要求:请每个小朋友自己验算一下,看看刚才的除法算得对不对。
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交流验算的过程,教师板书。
提示学生在书上写出单位和答语。
(3)小结方法观察上面的验算,你能说说除法计算可以怎样验算吗?引导:指验算中的“12”是除法算式中的(商),“3”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数),验算的结果是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小结: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除法里的商乘除数应该等于被除数,所以验算除法,可以用商×除数(板贴),看得数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点线面体)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点、线、面、体)教学设计与反思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点、线、面、体)教学设计与反思4.1.2 点、线、面、体1.经历探究空间点、线、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过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重点)2.探究点、线、面、体的关系,初步掌握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难点)一、情境导入圣诞节快要到了,圣诞老人为我们打算了一棵特别的圣诞树,树上结满了象征桔祥的各种礼物,这些礼物的形状,从数学角度可以看作几何图形.你从这些礼物中可以看出哪些几何图形?你们想不想摘取那些桔祥的礼物?那么,我们首先要真正了解它们,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图形构成的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图形构成的元素观察图,答复以下问题:(1)图①是由几个面组成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2)图②是由几个面组成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3)图①中共形成了多少条线?这些线都是直的吗?图②呢?(4)图①和图②中各有几个顶点?解析:(1)依据长方体的面的特点解答;(2)依据圆锥的面的特点解答;(3)依据长方体和圆锥体线的特点解答;(4)依据长方体和圆锥体的顶点情况解答.解:(1)图①是由6个面组成的,这些面都是平面;(2)图②是由2个面组成的,1个平面和1个曲面;(3)图①中共有12条线,这些线都是直的,图②中有1条线,是曲线;(4)图①中有8个顶点,图②中只有1个顶点.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问题要联系实物的形状与面的形状作比照,然后作出推断,平面与平面相交成直线,曲面与平面相交成曲线.探究点二:由平面图形旋转而成的立体图形(类型一)推断旋转后的图形形状观察以下图,把左边的图形绕着给定的直线旋转一周后可能形成的立体图形是( )解析:由图形可以看出,左边的长方形的竖直的两个边与已知的直线平行,因而这两条边旋转形成两个柱形外表,因而旋转一周后可能形成的立体图形是一个管状的物体.应选D.方法总结:此题考查了点、线、面、体,重在表达面动成体,需要发挥立体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类型二)旋转后几何体的计算问题已知柱体的体积V=S•h,其中S表示柱体的底面面积,h表示柱体的高.现将矩形ABCD绕轴l旋转一周,则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等于( ) A.πr2h B.2πr2hC.3πr2h D.4πr2h解析:∵柱体的体积V=S•h,其中S表示柱体的底面面积,h表示柱体的高,现将矩形ABCD绕轴l旋转一周,∵柱体的底面圆环面积为:π(2r)2-πr2=3πr2,∵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等于:3πr2h.应选C.方法总结:先推断旋转后的立体图形的形状,然后利用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解答.三、板书设计体由面组成,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点的形成:线与线相交成点,点无大小.线的形成点动成线面和面相交成线线无粗细面的形成:线动成面平面曲面体的形成面动成体由面转成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改变以往注重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数学学习活动中,应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了生动的学习活动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妙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点、线、面、体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学习中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观察感受,亲身经历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感想知识的生成、变化、开展,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再制造能力.4.1.2 点、线、面、体教学目标:1.通过丰富的实例,学生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猜想和概括等能力,同时渗透转化、化归、变换的思想.教学重点: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在实际背景中体会点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多媒体演示西湖风光,垂柳、波澜不起的湖面、音乐喷泉、雨天、亭子……随着镜头的切换,学生在观赏漂亮风景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垂柳像什么平静的湖面像什么湖中的小船像什么随着音乐起伏的喷泉又像什么在岸边的亭子中我们寻觅到了哪些几何图形从中感受生活中的点、线、面、体.二、商量(动态研究)课件演示:明媚的星空,有流星划过天际;汽车雨刷;长方形绕它的一边快速转动;问:这些图形给我们什么样的印象观察、商量,让学生共同体会“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让学生举出更多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利用教学模型完成课本P121练习第2题(动手转一转).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观察、感受,经历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通过合作学习,感想知识的生成、变化、开展,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再制造能力.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印象,化解难度.三、商量(静态研究)教师展示图片(建筑或生活的实物等),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平面、曲面、直线、点等.让学生找出生活中更多的包含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的例子.四、探究1.阅读课本P119,并答复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2.课本P121习题4.1第1题(提供实物,议一议,动手摸一摸),思考以下问题:这些立体图形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圆锥的侧面与底面相交成几条线,是直线还是曲线正方体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边让学生自己体会并小组商量得出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五、课时小结六、课堂作业“当你远远地去观察霓虹灯组成的图案时,图案中的每个霓虹灯就是一个点;在交通图上,点用来表示每个地方;电视屏幕上的画面也是由一个个小点组成;运用点可以组成数字和字母,这正是点阵式打印机的原理.〞说说你对上述这段表达的理解和体会.。
角色游戏教案超市
角色游戏教案超市教案概述:本节课是关于角色游戏的教学,通过扮演超市员工或顾客的角色,让学生在模拟的超市环境中进行交流和互动,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技巧。
教学目标:1. 通过模拟超市场景,培养学生的角色扮演能力,并提高他们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实际对话的能力。
2. 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提高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听说能力。
教学准备:1. 一个需求清单,上面写着超市中的各种商品(如牛奶、面包、洗发水等)和每种商品的价格。
2.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超市员工和顾客两个角色。
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超市的图片或实际带学生去超市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超市的基本布局和各种商品。
2. 角色分配(5分钟)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包括一名员工和一名顾客。
3. 游戏规则介绍(5分钟)解释游戏规则:员工角色负责招待顾客、提供商品信息和帮助顾客购物,顾客角色负责购买商品并与员工进行对话。
4. 游戏开始(20分钟)开始游戏,并让学生自由进行互动。
员工需要根据顾客的需求提供商品信息和协助顾客购物,顾客需要口语表达自己的需求和与员工进行交流。
5. 游戏总结(5分钟)结束游戏后,让学生总结游戏的经历和体会。
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或指定几名学生进行分享。
6. 拓展活动(10分钟)可以通过在游戏中引入更多的角色(如收银员、保安等),增加游戏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游戏规则并进行游戏。
7. 总结(5分钟)对本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回顾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和进步。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利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和对话的机会。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和听说能力的提高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并在下一堂课的角色游戏中加以改进。
大班单双数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7篇
大班单双数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7篇大班单双数教案7篇大班单双数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在幼儿购物的游戏场景中来体验、感受单双数。
2、在幼儿交流、分享中引出单双数的概念,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3、能愉快、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发幼儿学习单双数的兴趣。
设计思路:区分10以内数的单双数是大班初期幼儿的基本要求,这个数学活动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感觉很枯燥。
我就想如何将枯燥的数学活动融入孩子的生活,激发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因此我就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来感受单双数的概念,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准备:1、环境创设:银行、2元超市2、钱包(内装硬币)、笔、篮子、数卡、1——10的数字活动过程:一、领钱去2元超市购物,引起兴趣小朋友,我们幼儿园的2元超市开业了,你们想不想去买点东西呀?那你们知道2元超市是什么意思吗?对,2元超市就是里面的东西每一样都是2元。
那我们先去银行领点钱吧!(我们每人领一份吧!)二、幼儿购物,体验、感受单双数1、哟,里面都是1元的硬币,数数自己有几个硬币?(从下往上数)那我们怎么买呢?(花2个硬币买一样东西)。
2、先帮顾老师来看看?2个硬币买一样……(边说边圈)剩下一个能不能买?看看,我能买几样东西?要付几个硬币?奥,原来这些钱能拿两样东西付4个硬币。
诶,看看你们自己能买几样东西?(幼儿圈、说)3、现在你们可以去2元超市买东西了,注意:先拿东西再去付钱。
(幼儿购物)(付钱时营业员与幼儿交流)三、幼儿交流、比较,区分单双数1、买好了,我们休息一下。
你们都买了这么多东西,开心吗?把东西先放在桌子下,我们来说说自己买东西的情况吧!你们的硬币都用完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买的?(把幼儿说的钱包贴到黑板上)2、看看,哪几个数字是买不到或2个硬币买一样……总会剩下1个硬币的`?哪几个数字是2个硬币买一样……能正好用完的?(师出示相应的数卡)3、师小结:象1、3、5、7、9在2个硬币买一样……会留下1个硬币的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单数。
大班数学《小超市》教案
大班数学《小超市》教案大班数学《小超市》教案1活动目标:1、游戏活动中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学习4的组成。
2、用不同符号创造性地反映自己的探索结果。
3、体验成功的快乐,乐于与人交往。
活动准备:设置小“超市”,全新的情景,有利于幼儿投入活动,而根据4的分合设置超市内物品价格,使游戏不存在于形式而真正为教学服务。
(物品都卖1元、2元、3元),1元和1角硬币若干垫板,硬纸盒做成的取款机每组一只,作业纸、笔活动过程:1、游戏导入师:今天小“超市”开业了,你们想去逛逛吗?我们开着汽车去吧。
2、取钱师:逛超市买东西要带什么呢?出示小盒子,听听猜一猜里面有什么?(神秘的小盒子能引起幼儿的好奇,摇一摇一下子抓住幼儿的听觉,专注地参与活动,而凭借经验让幼儿大胆的猜测,能活跃思维,使活动气氛活而不乱)师:这是取款机,里面有大小不同的硬币,请不用眼睛看,用手摸出4枚硬币,要和老师手上的硬币一样,比比谁取的对。
师:请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摸出4枚硬币的?(让幼儿交流操作过程,分享经验,增进幼儿相互之间的学习,便于不正确的幼儿更正)3、相互检查一下,是不是都摸对了。
4、观察硬币师:看看硬币是什么样的?它两面的图案一样吗?正面是什么样的?反面是什么样的?师:你们知道一枚硬币是多少钱吗?那你们手上一共有多少钱呢?(引导幼儿感知数量,同时也为数的分合作铺垫)5、抛玩硬币a、现在时间还早,超市还没有开门,我们来玩一会儿吧。
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抛硬币的游戏,小朋友把4枚硬币轻轻撒到垫子,看看有几个正面,几个反面?然后用自己的标记记录下来。
b、幼儿游戏并记录c、展示记录结果,教师总结6、猜硬币我手里有4枚硬币,现在我将它们藏在两只手里,你们猜猜每只手里藏了几枚?7、购物a、师:小超市开门了,超市里的商品真多,但它们的价钱是不一样的,小朋友们要付够了钱,营业员阿姨才会把东西卖给你,今天,我们教室来了好多爸爸妈妈,那你们去给你的爸爸妈妈每人买一件礼物吧,一样送给爸爸,一样送给妈妈,每个人都要把自己手里的钱用玩,好吗?b、送礼物请幼儿把买的礼物送给爸爸妈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销售中的盈亏)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销售中的盈亏)教学设计与反思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销售中的盈亏)教学设计与反思第2课时销售中的盈亏1.理解商品销售中的进价、售价、标价、折扣、利润、利润率等数量之间的关系;(重点)2.依据“实际售价=进价+利润〞等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与打折销售有关的实际问题.(难点)一、情境导入1.展现一般生活中的销售实例,学生回忆知识.打折后的商品售价=商品的原标价×折扣数.2.展示常用数量关系:①利润=售价-进价;②利润率=利润/进价×100%;③利润=进价×利润率;④售价=进价+利润=进价+进价×利润率.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打折销售问题某商品的零售价是900元,为适应竞争,商店按零售价打9折(即原价的90%),并再让利40元销售,仍可获利10%,求该商品的进价.解析:实际售价是(900×90%-40)元,设该商品进价为每件x元,依据实际售价(不同表示法)相等列方程求解.解:设该商品的进价为每件x元,依题意,得900×0.9-40=10%x+x,解得x=700.答:该商品的进价为700元.方法总结:(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审题,如不打折时,售价=标价,打折时,售价=标价×打折率;(2)在以上公式中,只要了解其中的两个量,便能求出另一个量.探究点二:商品利润某天,一蔬菜经营户用114元从蔬菜批发市场购进黄瓜和土豆共40kg 到菜市场去卖,黄瓜和土豆这天的批发价和零售价(单位:元/kg)如下表所示:品名批发价零售价黄瓜 2.4 4土豆 3 5(1)他当天购进黄瓜和土豆各多少千克?(2)如果黄瓜和土豆全部卖完,他能赚多少钱?解析:(1)设他当天购进黄瓜x千克,则土豆为(40-x)千克,依据黄瓜的批发价是2.4元,土豆批发价是3元,共花了114元,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求出答案;(2)依据(1)得出的黄瓜和土豆的千克数,再求出每千克黄瓜和土豆赚的钱数,即可求出总的赚的钱数.解:(1)设他当天购进黄瓜x千克,则土豆为(40-x)千克,依据题意得2.4x+3(40-x)=114,解得x=10,则土豆为40-10=30(千克).答:他当天购进黄瓜10千克,土豆30千克;(2)依据题意得(4-2.4)×10+(5-3)×30=16+60=76(元).答:黄瓜和土豆全部卖完,他能赚76元.方法总结: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依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适宜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用到的知识点是:单价×数量=总价,售价-进价=利润.三、板书设计销售问题中的两个根本关系式:(1)利润=售价-进价;(2)利润率=利润商品进价×100%.(1)式中等式左边的“利润〞假设为正,就是盈利;假设为负,就是亏损.(2)式还可以变形为利润率×进价=售价-进价.本节课从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利润问题入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依据“实际售价=进价+利润〞等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与打折销售有关的实际问题.审清题意,找出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其它,商品经济问题的题型很多,让学生触类旁通,到达举一反三,灵敏的运用有关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销售中的盈亏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依据商品销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掌握商品盈亏的求法.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在实际生活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弄清商品销售中的“进价〞、“标价〞、“售价〞及“利润〞的含义.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商品销售中的盈亏的算法.教学过程:一、引言前面我们结合实际问题,商量了如何分析数量关系、利用相等关系列方程以及如何解方程.从本节开始,我们将进一步探究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二、引例1.某商品原来每件零售价是156元,现在每件降价20%,则降价后每件零售价是.2.某品牌的彩电降价10%以后,每台售价为2340元,则该品牌彩电每台原价应为元.3.某商品按定价的八折X,售价是200元,则原定价是.4.某商场把进价为1980元的商品按标价的八折X,仍获利180,则该商品的标价为.5.我国政府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问题,决定下调药品的价格,某种药品在2022年涨价30%后,2022年降价70%至18.2元,则这种药品在2022年涨价前价格为元.三、提出问题,探究新知问题(课本P102探究1):某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商量交流,解决问题.(1)引导学生大体估算盈亏情况.(2)商量:①两件衣服售价都是60元,为何一件盈利,而一件亏损说明这两件衣服的什么价不同②要了解每件衣服盈利或亏损多少元钱,需求出什么量③设未知数,列方程解答.(3)得出结论后,将结论与学生先前的估算进行比拟.(4)教师归纳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四、稳固练习问题:我国X交易中每买、卖一次各交千分之七点五的各种费用,某投资者以每股10元的价格买入上海某X1000股,当该X涨到12元时全部卖出,该投资者实际盈利为多少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五、课时小结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小结:1.由学生谈谈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学后有何感受2.商品销售中的根本等量关系有哪些六、课堂作业1.某商品的进价是1000元,售价为1500元,由于情况不好,商店决定降价X,但又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那么商店可降多少元X此商品2.一年定期的存款,年利率为3%,到期取款时须扣除利息的20%作为利息税上缴国库,假设某人存入一年的定期储蓄1000元,到期扣税后可得利息多少元3.某商场将某种DVD产品按进价提高35%,然后打出“九折酬宾,外送50元打的费〞的广告,结果每台DVD仍获利208元,则每台DVD的进价是多少元4.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每件本钱价是400元,销售价为510元,本季度销售了1500件,为进一步扩大市场,该企业决定在降低销售价的同时降低生产本钱,经过市场调研,预测下季度这种产品每件销售价降低4%,销售量将提高10%,要使销售利润(销售利润=销售价-本钱价)保持不变,该产品每件的本钱价应降低多少元。
教学环节(教案)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实录能手公开课示范课
教学环节(教案)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实录能手公开课示范课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1.2 教学内容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代入法、消元法)方程的应用(实际问题解决)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
2.2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过程。
提供电子教材,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学习内容。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时间安排4.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实际例子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知识讲解与探究(20分钟)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解法。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讨并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4.3 应用练习(15分钟)提供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二元一次方程解法进行解决。
4.4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二元一次方程解法及其应用。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状态。
5.2 练习完成情况评价评估学生在应用练习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二元一次方程解法的掌握程度。
5.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共同进步。
第六章:教学延伸与拓展6.1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思考二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探索二元一次方程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
6.2 教学拓展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1小学数学《常见的数量关系》公开课教案
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内容:书第28-29页例2、例3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复合单位,认识总价、数量、单价,路程、时间、速度,理解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这两类常见的数量关系,并能应用它们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抽象、概括其中的数量关系,体验模型思想;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插等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感受现实中蕴含大量的与数量有关的问题;能主动参与数量关系的分析与概括活动,培养有据思考、说理严密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爸爸去哪儿》南通站开始了,多多和阳洋接到了新任务,立即分头行动,我们一起去看看。
多多:我买乒乓球总共用去12元阳洋:我买乒乓球总共用去15元师:这儿总共用去的元数,我们称为总价。
多多的话可以这样说:我买乒乓球的总价是12元,阳洋的话可以怎么说?(请生回答)师:你学得很快!你觉得谁买的乒乓球便宜些?为什么?有不同意见吗?师:看来比较谁买的便宜,不能只看总价,还要看买的个数,又叫数量。
他们各买了多少个?我们一起来看现在,你能判断他们谁买的便宜些吗?你是怎么想的?你列了算式,是吗?我们把算式写下来。
生:124~3=4 (元)154-5=3 (元)师板书算式师:4元、3元分别表示什么?师:买一个球的价钱就是单价,这时多多买的乒乓球的单价是4 元,阳洋买乒乓球的单价是3元,谁买的便宜?你觉得单价跟什么有关?生可能会说出数量关系式。
齐读,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常见的数量关系。
二、深入探究,发现关系1.认识复合单位。
两位小朋友还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阳洋走进水果超市, 发现这袋苹果挺便宜的,只有9元,阳洋拎着苹果走到收银台,拿出10元钱,营业员阿姨却告诉他钱不够,这可能是为什么呢?生:9元是一斤的钱,1千克的价钱,1个的价钱师:究竟怎么回事?放大商标,单位:千克,现在知道怎么回事了吗?生:9元是1千克的单价师:有的水果店是这样表示商品的单价的,看得懂吗?什么意思?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单位和我们以前见过的单位有什么不同?生:中间多了一个符号,符号左边是什么单位?有两个单位哪两个单位?师:像这儿的元是总价的单位,千克是数量的单位,那么这儿的斜线相当于什么运算符号?这个单位还挺牛,我们能从中很快看出单价与总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4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课件
第4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学习目标:1.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2.理解增减幅度的意义, 会解决增减幅度的问题。
3.提高自己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1、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2、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3、自学课本P89页例3。
4、大胆提出学习过程中的疑惑点。
3.小组合作交流, 讨论总结规律方法。
带★的题可选做。
课前准备1.60的40%是(), ()千克的25%是15千克。
2、说说下面每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
(哪两个数相比, 把谁看作单位“1”)(1)六一班学生今天的出勤率是96%。
___________________(2)实际用电量占计划用电量的80%。
___________________(3)李家今年荔枝产量是去年的120%。
___________________一、自主学习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 实际造林14公顷, 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思路导航: 哪个量是单位“1”的量?你是从哪句话中找出来的?应该怎样列式?二、合作探究(关键找准哪两个量在比较, 找准单位“1”, 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方法)1.我们原计划造林12公顷, 实际造林14公顷。
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几?思考: 是哪两个量在比较?哪个量是单位“1”必须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要求:先用线段图表示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再用两种方法解答)2.我们原计划造林12公顷, 实际造林14公顷。
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两种方法解答)3, 比一比, 谁的规侓总结得最好!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方法:用甲数表示一个数, 乙数表示一个数甲比乙多百分之几: ①②乙比甲少百分之几: ①②解题关键: 找准单位“1”, 用()作除数。
三、学以致用, 过关检测1.今年小麦的亩产量是去年的115%, 今年小麦亩产量比去年增加()%。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10以内的单数、双数》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10以内的单数、双数》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单数双数的含义,区别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2.寻找生活中的单数和双数。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认识10以内的数。
2.物质材料准备:教师:ppt. 幼儿:写有1~10的数字操作板人手一份,练习纸若干,彩色笔等。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 1.让幼儿说说有几动物?用数子几来表示?(6、7) 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小客人,有谁呢?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这几只小动物想请王老师帮它们两只两只找朋友,都能找到吗?【评析】:引导幼儿玩“帮小动物找朋友”的游戏,初步感知单、双数,把枯燥乏味的数学活动趣味化、游戏化,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二、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现在老师还请了许多小动物和有1~10数字的板,请小朋友按板上的数字帮它们两个两个找朋友,都能够找到朋友的在相应的数字上画一个圆圈,有一个不能找到朋友,要单独排的数字不要画。
2.幼儿说说是不是每个数字的动物都能两个两个排在一起?【评析】:《纲要》在科学领域的指导要点中明确指出:“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在活动中,教师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按板上的数字继续帮小动物两个两个找朋友,并提出都能够找到朋友的在相应的数字上画一个圆圈,有一个不能找到朋友,要单独排的数字不要画。
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进一步理解了单、双数的含义。
三、游戏:巩固单数、双数----游戏“抱双、蹲单” 规则:如果教师念的是单数,就蹲下来,如果教师念的是双数,就站起来用双手抱住手臂。
【评析】:玩“抱双蹲单”的游戏,让幼儿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感受和表现单、双数的不同。
在游戏中,幼儿情绪高涨,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并且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了对单、双数理解。
四、寻找自己身上或周围环境中哪些东西是单数的、那些是双数的。
五、寻找电话号码中的单数、双数现在请你们在纸上写上自己爸爸或妈妈的电话号码,并在双数上画上圈圈,画完后说说单数分别是那些数字,双数号码是哪些数字。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单元-第几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课题名称: 第几教学年级: 一年级一、教学内容分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8页, 理解序数的含义。
此课通过贴近儿童生活的购票图, 让学生在数购票人次序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另外一个含义——序数的含义。
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区别。
本课教学内容较少,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序数的含义, 增加学生身边事情例子, 如学生的学号、操场跑道、楼房号等, 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第几”的含义, 同时区分“几个”的含义。
二、学生分析此课是在学生了解了1~5的基数含义的基础上学习的, 而且学生在排队游玩中有一些感受事物次序的经验。
只是在这节课教学中让学生模拟活动, 或者观察、比较、推理、交流中让学生更清晰的感受到自然数的两个含义, 用来表示事物多少时称为基数。
用来表示实物的次序时, 称为序数。
三、学习目标1.在购票的情境图中, 学生体会序数的含义, 会用“第几”表示事物的次序。
2.通过多样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自然数的两种含义, 理解基数和序数的不同, 能清晰准确的用第几和几个相互交流。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 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散学生的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
四、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读出1—5各数。
2.、“4”能表示什么?3.按顺序排列1—5各数。
4.复习1—5各数的书写。
5.比较大小。
5>3 3<5(二)创设情境。
1.师生交流今天, 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 想知道是哪里吗?2、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18页的图画。
动物园的售票处, 井然有序的排队买票。
师:小朋友,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图上有什么?(三)探究新知。
1.感知序数:(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买到票?你是怎么知道的(2)背包的阿姨排在第几?你是怎么知道的?(3)解放区叔叔排第几?你是怎么知道的?(4)你还能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吗?(5)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图中排队的情况。
(6)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 遵守公共秩序。
用8、9的加减法解决问题公开课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三)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同学们,老师组织了一个旅游团要到大森林里去游玩。
你们想参加吗?坐上我们的小火车,准备出发了。
(放音乐:火车开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律动)2.出示课件:美丽的大森林。
瞧,美丽的大森林到了,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们喜欢吗?今天小动物们要请喜欢数学的同学去他们中间玩,你们谁想去呀?这么多同学喜欢数学呀,小动物们可是要请你们用数学知识帮他们解决问题呢,(出示课题:用数学)你们能行吗?3.我们先去看看草坪上的小动物都有什么问题呀?(课件拉近第一幅画面,并演示)你都看到了什么?(草地上原来有9只小鹿在吃草,走了3只。
)(课件出示:大括号和9只)那你能帮助小鹿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课件出示:?只)谁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呢?先请你们集中四人的力量分小组研究一下。
研究完以后,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然后进行汇报和订正。
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研究的结果?谁有问题要问他们?(引导学生提问题)。
小结: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这么快就帮助小鹿解决了问题,你们数学学得真好。
老师真是太高兴了。
4.过渡:看着这幅画面,你还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看草地上的蘑菇)学生可能出现三种情况:草地上一共有8个蘑菇,左边有6个,右边有几个?草地上一共有8个蘑菇,右边有2个,左边有几个?左边有6个蘑菇,右边有2个蘑菇,一共有几个蘑菇?谁能解答前两个。
后一个课件出示?号和大括号。
这题请小组合作完成。
请一个小组来汇报。
提要求:要说清楚你们小组采用的是哪种计算方法,为什么?怎样列的算式。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棒,就看了一幅画面,你们就发现了这么多数学问题,还想出了这么好的方法来解决,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接下来,我们再去河边看一看,好吗?(二)反馈练习,强化新知1.(课件出示鸭子图。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1篇)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优秀11篇)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认识数字6、7,知道他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目测感知7以内的数量,学习按数摆放实物。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重难点:感知7以内的数量,知道他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1、教具:7只兔,7根胡萝卜。
2、学具:幼儿画册第21页,彩色笔若干。
设计理念: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3--4岁的幼儿对数的感知和对事物的感知都是较模糊或局部的,观察事物缺乏整体性,较随意,只能直接地、简单地表面化地认识一些周围的事物。
本次内容是幼儿在学习了0至5的认识及感知数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幼儿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
本次活动内容是一种用情境图反映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幼儿将所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活动的学习,让幼儿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基本理论。
设计思路:复习数字1--5--认识数字6、7--连线操作,巩固认识6、7数量教学过程:(一)复习数字1--5游戏:看谁拍得对师:深秋了,秋风一吹,树叶变黄了,一片一片都落了下来,老师去捡了好多树叶。
老师分别出示树叶(背后有数字),请幼儿读出数字或拍手数字,巩固认识数字1--5。
【评析:在这部分采用教师拍手和幼儿拍手游戏,复习对数字1-5的认识,引导幼儿感知数量。
】(二)认识数字6、7,感知其所代表的数量。
(1)认识数字6。
秋天还有很多水果都成熟了,让我们一起去果园里看看。
教师出示两棵树6个苹果、6个梨子,提问:树上有什么?他们各有几个?可以用数字几个表示?【评析:在这个活动中,我并没有用实物而是用的图片,因为出示的实物都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东西,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活动就不容易继续下去了。
采用图片的形式既能提起幼儿的兴趣,又不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中班数学小小售货员课件
额,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挑战任务:快速准确完成价格计算
任务描述
设置一系列价格计算挑战任务,要求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准确地完成计算和交易。
任务难度
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逐渐增加任务的难度,如增加商品种类、提高计算精度等。
任务评价
对幼儿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评价,肯定其进步和成绩,并针对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和帮助。 同时,鼓励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经验,提高其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购物场景中数字与货币应用
购物清单
引导幼儿制定购物清单,并标注 所需物品的数量和价格,培养其
计划和预算意识。
结账计算
模拟购物场景,让幼儿扮演顾客 和售货员的角色,进行结账计算 。通过实际操作,锻炼幼儿的数 学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找零处理
教授幼儿找零的概念和方法,通 过模拟购物找零的过程,培养其 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 ,强调找零的重要性,提高幼儿
实物操作
提供模拟货币和商品,让幼儿进行实际的价格计算和交易练习。
折扣、优惠活动处理方式
折扣概念
01
向幼儿介绍折扣的含义和计算方法,理解折扣对商品价格的影
响。
优惠活动
02
讲解常见的优惠活动形式,如满减、买赠等,并教授如何处理
这些优惠活动对价格的影响。
案例分析
03
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幼儿分析折扣和优惠活动下的实际支付金
中班数学小小售货员课件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数字与货币概念引入 • 商品分类与整理技巧培训 • 购物过程模拟实践 • 价格计算能力培养 •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提升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课程背景与意义
教学环节(教案)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实录能手公开课示范课
教学环节(教案)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实录能手公开课示范课一、教学内容章节:第一章数的认识内容:1. 整数的认识;2. 分数的认识;3. 小数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整数、分数、小数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整数、分数、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难点:分数、小数的换算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整数、分数、小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讲解整数、分数、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巩固知识点。
3. 课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习效果。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不足,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章节:第二章代数的初步内容:1. 代数式的概念;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七、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代数式的含义,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代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八、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代数式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难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不等式的应用。
九、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代数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案例(9)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课件
教学计划案例(9)一、教材简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
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
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
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情况分析今年我担任六(1),六(2)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从上学期期末检测成绩看,两班学生优秀生少,学困生多,。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三、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小班数学教案小小售货员
小班数学教案小小售货员教学目标:1.了解货币的基本知识,学会货币的认识和计数。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3.通过购买和销售商品的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学会货币的认识和计数方法。
2.掌握用数目支付货款的技巧。
教学准备:1.商品图片或实物2.假钞和硬币3.小黑板和粉笔4.计算器教学步骤:步骤一:货币认识1.教师出示假钞和硬币,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各种货币。
2.板书并讲解货币的基本面额,如1元、5元、10元、20元等。
步骤二:货币计数1.教师出示一个数目(如18元),让学生用各种面额的货币凑出这个数目。
2.学生手中进行计算,找出符合要求的货币组合,并用小黑板上的数字写出结果。
步骤三:购买商品1.教师提供一些商品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手中的货币,计算出支付商品所需的数目,并记录在小黑板上。
步骤四:销售商品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小小售货员,并准备一些商品。
2.学生轮流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的角色,进行购买和销售商品的角色扮演。
步骤五:讨论反思1.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组织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购买和销售经验。
2.学生可以讨论如何计算货款、找零,以及如何与顾客进行沟通等。
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设计更复杂的购买和销售任务,让学生面对不同金额和商品种类的情况进行计算和交流。
2.在角色扮演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拟客户提出问题和议价,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估方式:1.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表现,包括货币的认知、计数和购买销售任务的完成情况。
2.通过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购买和销售过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小小售货员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货币的认识和计数方法,并培养他们的数学运算和沟通能力。
同时,由于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大班《10的组成》数学公开课教案
大班《10的组成》数学公开课教案•相关推荐大班《10的组成》数学公开课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10的组成》数学公开课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10的组成》数学公开课教案篇1活动目标: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分解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引导小朋友积极探索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1、教具:课件、 1---10的数字卡。
2、学具:儿童用书,幼儿自带10根小棒。
活动过程:一、复习数字101、教师:伸出小手,数数自己有几个手指头?(10个)2、教师:数字10怎么写?3、请孩子说一说,写一写。
二、学习10的组成(标题)1、出示10张苹果图让学生数一数(课件演示)。
2、教师:请你尝试着把10根小棒分成两组,有几种分法呢?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3、请孩子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的分法。
4、(演示课件)教师根据交换规律和左边多1,右边少1的规律在黑板上写出10的分解式。
(教师板书)5、教师总结,请学生分组读一读10的组成。
三、情境感知--看图学习加法应用题1、出示苹果图。
看看这幅图,根据这幅图编出一道加法应用题出来?2、引导小朋友用三句话表达图片的意思。
(图上有4个红苹果,6个绿苹果,问:图上共有几个苹果?)3、小朋友口述图意并说出算式,老师记录。
4+6=10(个)四、做游戏"找朋友"1、教师提供每个孩子一张数字卡,组织孩子围成一个圆圈。
2、教师:音乐开始,当唱到"找到一个好朋友"时,请你找到和你的数字卡合起来是10的同伴做好朋友。
3、游戏开始,可以让孩子互换数字卡反复游戏。
五、请孩子结合儿童用书练习。
大班《10的组成》数学公开课教案篇2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的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小小购物员(课件)
2.计算两样商品的总价
3.顾客付钱( )元( )角 4.找顾客( )元 ( )角
5.找顾客零钱的计算式子
3.顾客付钱(
)元(
)角
4.计算找顾客的钱计算两样商品的总价的式子
5.找顾客(
3.顾客付钱( )元( )角 4.找顾客( )元 ( )角
5.找顾客零钱的计算式子
)元 (
小小购物员
摆一摆
从学具袋中,拿自己想要换的面值,摆一摆可以 怎么换?
说一说
用“我拿一张( )元换了
”
说一说,你是怎么兑换的?
四人小组合作
1.给小组四个商品标上价格,摆成一排。 2.三个组员分别扮演营业员、顾客、收银员。 3.模拟购物,组长在记录单上记录相关信息。
1.选择两样商品并记录价格
)角计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百十个
元角分
理财
分类、 整理
人民币
人民币 上的智
慧
人民的 历史
购物
兑换人 民币
人民币 背面的 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市营业员(数学)
活动目标
能够将物品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依据。
尝试按类别特征为物品做相应标记。
活动准备
1.共同收集各类物品的实物或卡片(电子图稿):酸奶、薯片、饼干等食品若干;牙膏、香皂等用品若干;小汽车、布绒玩具若干;小货架若干;笔、方形卡纸。
2.《数学》第1页,Flash。
挂图12号。
活动过程
一、超市开业了
1.出示挂图12号以及对应各类物品的实物或卡片,引导幼儿观察物品或物品图片,幼儿互相说一说物品的名称。
——今天我们班的“乐乐超市”开业啦,让我们说说超市里都有哪些东西吧!
——请你想一想和爸爸妈妈去超市时,超市里的物品都是怎样摆放的?(同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
二、我来分一分
1.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分类依据。
——这么多东西,要摆在货架上,可以怎么分呢?
2.幼儿自由表达,并说出分类的理由。
小结:我们可以按照物品的颜色摆放,也可以按照物品的类型摆放,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3.引导幼儿按物品的某一特征进行肯定和否定的分类。
——除了上面的分法,我们还可以怎样分呢?就这些物品,可以怎样分别放在两个筐子里呢?
4.幼儿自由表达,并说出分类的理由。
小结:刚刚小朋友们说了很多方法,我们可以把食品放在一个筐里,不是食品的放在另一个筐里。
也可以把生活用品放在一个筐里,不是生活用品的放在另一个筐里。
——按照上面分成两组的方法,剩下的物品还可以怎么分?(按“是玩具”和“不是玩具”分。
)
三、布置“小超市”
1.使用《数学》第1页“超市营业员”——请你取下物品卡片,寻找物品的不同特征,说说自己分类的方法。
(如:每一层货架放一类物品:食品、玩具、日常用品;按照物品的大小进行排序等。
)
2.引导幼儿为物品制作标志,并选择相应的标志放置在货架旁。
讨论:怎样让顾客一眼就能找到想买的东西?(如:制作物品标志,贴在显眼的位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