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出品】《电子音乐制作》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数字音乐制作3-电子音乐制作》教学大纲
《数字音乐制作3-电子音乐制作》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授课对象:录音艺术(电子音乐制作方向)/音乐学开课学期:第四学期学分/学时:4/64先修课程:数字音乐制作1,2、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乐器法与配器教学方式:采用理论讲授和实践编曲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方式:考查(课程作品)课程简介:数字音乐制作3-电子音乐制作是音乐学(音乐编辑方向)与录音艺术专业(电子音乐制作方向)本科学生的主干专业课,具有时代性和学科交叉性。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利用计算机MIDI与音频技术制作商用音乐相关的作曲与配器法则、电子舞曲的制作、实验性电子音乐的制作等。
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作曲配器水平,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性思维。
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欣赏、剖析和模仿来提高学生自身制作水平。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1.进一步熟练操作数字音频音乐工作站类软件平台,进一步学习软件合成器音源、采样音色的使用,学习音频素材与LOOP素材的编辑使用。
2.进一步提高学生音乐作曲理论水平和实用创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当代商用音乐创作和制作方法的感知力,能够作出相应中等水平以上的各类商用纯音乐(包括电子舞曲)。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四、作业、实践环节1.本课程原则上安排32课时进行实践操作2.在教学过程中,除课上讲授外,还需学生在课上配合所讲操作当场完成一些小练习以达到巩固和熟练操作流程的目的。
3.本课程按章节安排作业2-3次,由教师对学生进行逐个辅导和评分,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
五、建议教材[1] 《计算机应用作曲》庄曜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2.[1] 中国音色在线编著.电脑音乐—MIDI交响乐配器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2] 牟洪编著.管弦乐队配器法.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5.[3] 浩海工作室编著.BAND-IN-A-BOX智能作曲速成.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4] 庄曜著.计算机应用作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执笔人:冯曦教研室主任签字:肖俊珍二级学院院长签字:。
电脑音乐制作教学大纲
《电脑音乐制作》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660209学分:4总学时:48课程开设院(系):音乐系适用专业:音乐教育、音乐表演前期课程:《乐理》、《和声》、《视唱练耳》、《曲式与作品分析》、《即兴伴奏》、《歌曲作法》等。
二、教学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音乐教育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实用性、技能型课程,学生通过学习初步认识电脑音乐,了解电脑音乐制作系统、电脑音乐及MIDI的由来、MIDI信息与MIDI标准、MIDI音乐系统的特点;利用Over ture、作曲大师等乐谱排版、运用制作软件——Band in a box、作曲软件——Cakewalk sonar 8及掌握数字音频、录音技术---Nuendo 4.3、Cool edit pro 2.2 等专业软件,掌握录音与合成过程,全面接触“从乐谱到音响”、“从音响效果到音响产品”知识和要领,为将来从事音乐行业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MIDI制作、音频录音、编辑合成音乐、乐谱排版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认识电脑音乐,了解电脑音乐制作系统、电脑音乐及MIDI的由来、MIDI信息与MIDI标准、MIDI音乐系统的特点;利用Over ture、作曲大师等乐谱排版、运用制作软件——Band in a box、作曲软件——Cakewalk sonar 8及掌握数字音频、录音技术---Nuendo 4.3、Cool edit pro 2.2 等专业软件,掌握录音与合成过程,全面接触“从乐谱到音响”、“从音响效果到音响产品”知识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利用具体练习过程,分阶段、有易到难的形式,通过演示、讲解、示范、点评、作品练习等方法开展教学。
五、考核方法考试内容:1)开卷:为规定、自选歌曲创作的MIDI伴奏音乐与人声录制片段各一首;乐谱排版。
2)闭卷:给音频素材加以编辑、效果处理,并分别转成Mp3,Wave等格式的音频文件;音乐风格编曲等。
电脑音乐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电脑音乐制作》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大体信息二、课程简介电脑音乐制作是音乐教育专业的选修课程,是音乐艺术与现代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具有鲜明的时期性。
课程将从运用音序器软件制作、编辑简单的音乐片段入手,慢慢加深了解,把握MIDI原理和编曲、音响学基础、音乐设计等方面知识,挖掘电脑音乐制作中更多的实战手段,最终达到能较熟练运用、操作专业宿主程序,并协同其它多种软硬件来创作、制作音乐作品的目标。
同时对小型乐队配器、录(扩)音工程、多轨音频的后期合成、多媒体制作等方面做必然程度的探讨。
三、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术目标:通过学习运算机软硬件原理,电脑音乐系统的大体组成与设置,音频设备的大体连接与操作,相关音色、软件的调整与运用,数字信息的输入、处置、存储、转换等等,使学生较为系统地熟悉并把握电脑音乐创作、制作的大体规律,了解并明白得电脑音乐制作系统与现代数码音频技术,从而对电脑音乐和数字音频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熟悉,增强自身的音乐素养,提高不同风格与类型音乐的欣赏能力。
2.进程与方式目标: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较熟练应用电脑MIDI系统及数码录音设备进行创作与演奏的同时,增强对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理论知识的了解,将音乐创作的大体规律贯穿其中,丰硕音乐创作技术手腕,开发学生的制造性思维,进而提高他们综合音乐素养及自身音乐修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展目标:在本课程的教学进程中,贯彻素养教育思想,旨在培育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而不只是纯粹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把握,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将音乐艺术与现代电子技术等相关学科与知识巧妙的结合,增强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的教育。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教学需要把握必然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后进行,是“基础和声”、“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歌曲写作”的后续课程,也是“小型乐队写作基础”的同修课程。
通过创作与操作实践, 启发学生的制造性思维, 培育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巩固和扩展学生所学的技术理论,为他们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与其他音乐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极为紧密的内在联系。
《电子音乐创作》课程教学#11
武汉音乐学院作曲与音乐音响导演系《电子音乐创作》课程教学大纲(本科)《电子音乐创作》课程教学大纲(本科)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电子音乐创作Electro--Acoustic Music Composition)●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作曲系音乐音响导演专业与作曲专业●开课学期:二年级上学期(周学时1)●总学时:108学时●总学分:6●修毕课程:音乐制作软件应用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电子音乐创作》课程是音乐音响导演专业创作方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有一定的器乐创作能力,要求修毕《音乐制作软件应用》课程。
并且必须和《音色调制工作原理》、《数字音频与采样技术》、《电子音乐作品赏析》等课程分期同步进行。
本课程的任务是:1.使学生认识“电子音乐创作”的基本特征;2.了解电子音乐创作的特性语言与技术手段;3.逐步练习将技术手段与特性语言融入艺术表现;4.基本具备独立创作电子音乐的能力。
三、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特点和教学基本要求如下:1.电子音乐创作包括四个不同的技术基础:“基于MIDI技术的创作”、“基于数码合成音响技术的创作”、“基于波形处理技术的创作”和“基于计算机程序的算法作曲”。
四方面的内容将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逐渐涉及。
要求学生能基本掌握和运用前三个技术基础的创作手段,第四方面的内容仅作为基本了解,不要求必须运用;2.该课程属于创作类课程,而且是运用新的材料和媒介进行创作,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必要的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充分培养自己全新的创作观念,突出创作的艺术个性;3.创作课程重在实践,教学主要围绕学生对技术手段、音乐语言的掌握运用与创作实践展开;4.在对基本技术手段做必要要求的前提下,以分析评价学生作品与有针对性地介绍现有电子音乐作品的创作手段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5.授课方式以每周二人二学时的小组课为主。
部分内容用共同课的方式讲授。
《电脑音乐制作》教学大纲
《电脑音乐制作》教学大纲第一篇:《电脑音乐制作》教学大纲《电脑音乐制作》教学大纲(音乐表演专业专科)(选修)一、课程名称:1、课程编号:2、课程名称:电脑音乐制作3、英文名称:Computer Music4、课程简介:电脑音乐制作是现代计算机科技与传统音乐创作相结合的产物,它涉及音乐理论、音乐创作、MIDI与数字音频制作技术、电子乐器演奏、计算机应用、音乐声学、数码录音技术等多个专业,横跨文科与理科的主要学科。
是新世纪音乐作品创作的最主要的手段,能给创作者带来无限的创作空间和创作灵感。
二、课程说明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不同功能用途的音乐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使之能够独立完成音乐创作的绘谱和简单音频素材拼接。
2、与相关的课程衔接:作曲配器和声计算机基础3、周学时:2学时4、开课学期:第五学期,共36学时。
5、教学方式:讲授、实验与小课辅导三者相结合6、考试方式:平时成绩40%、期中成绩20%、期末成绩40%7、教材:自编讲义三、课程内容:第一章:MIDI基础与数字音乐设备(1)MIDI基础知识(2)电脑音乐系统的组成(3)专业声卡(4)不同功能用途的音乐制作软件教学重点:不同功能用途的音乐制作软件讲授课时:2课时第二章:SIBELIUS实例教学(20课时)(1)乐谱新建与常规设置(2)音符基本输入操作(3)音符选取、复制(4)常用符号、术语的输入(5)调号、弱起小节同一行谱表现多个声部(6)分页用法(7)歌词输入(8)散板小节制作第三章:SIBELIUS菜单教学(6课时)(1)文件菜单(2)编辑菜单(3)查看、创建菜单(4)所有剩余菜单(5)软件高级应用与总结第四章:音频基础与音频软件使用(8课时)(1)音频基础理论(2课时)(2)COOL EDIT简介与操作(2课时)(3)COOL EDIT音频效果制作(2课时)(4)COOL EDIT总结(2课时)第二篇:《电脑音乐制作》教学计划2012~2013学第一学期《电脑音乐制作》教学计划授课教师:授课科目:《电脑音乐制作》授课班级: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音乐教育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实用性、技能型课程,学生通过学习初步认识电脑音乐,了解电脑音乐制作系统、电脑音乐及MIDI的由来、MIDI信息与MIDI标准、MIDI音乐系统的特点;利用音乐制作软件CubaseSX与Nuendo 等专业软件,掌握录音与合成过程,全面接触“从乐谱到音响”、“从音响效果到音响产品”知识和要领,为将来从事音乐行业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音乐制作 教学大纲
音乐制作教学大纲音乐制作教学大纲音乐制作是一个充满创造力和技术性的领域,它涵盖了从音乐创作到录音、混音和制作的各个方面。
对于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来说,掌握音乐制作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设计一份完整的音乐制作教学大纲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至关重要。
第一部分:音乐理论基础音乐制作的第一步是理解音乐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音乐的构成要素,如音高、节奏、和弦和调性。
他们将学会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音符和乐器,并学会如何将它们组合成和谐的音乐作品。
第二部分:音乐技术和工具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使用音乐制作软件和硬件设备。
他们将了解到如何使用数字音频工作站(DAW)来录制、编辑和混音音乐。
他们还将学习如何使用各种音频插件和效果器来增强音乐的质量和声音。
第三部分:音乐创作音乐制作的核心是创作音乐。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如何构思和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他们将学习不同的创作技巧和方法,并通过实践来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学生将有机会合作创作,以及独立创作,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个人创造力。
第四部分:录音技术录音是音乐制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麦克风和录音设备来录制各种乐器和声音。
他们将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录音环境和设置,并学会如何调整音频信号以获得最佳录音效果。
第五部分:混音和制作混音和制作是音乐制作的最后一步。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如何调整音频的音量、平衡和空间,以及如何添加效果和处理音频。
他们将学习如何使用混音台和音频编辑软件来完成混音和制作过程,并学会如何制作专业水平的音乐作品。
第六部分:音乐产业和市场音乐制作不仅仅是关于创作和制作音乐,还涉及到音乐产业和市场。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音乐产业的基本知识,包括音乐版权、音乐发行和音乐营销。
他们将了解到如何将自己的音乐作品推广和销售,并了解到音乐产业的商业模式和趋势。
总结:音乐制作教学大纲应该涵盖音乐理论、技术和工具、创作、录音、混音和制作以及音乐产业和市场等方面的内容。
《电子小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小制作》课程教学大纲《电子小制作》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初中起点3年制中级工)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9个课题的制作实习,阐明模拟和数字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制作工艺和调试方法;学习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养成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
二、参考学时每周个26学时,4个自然周,共104个学时。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熟悉所制作的各类电子设备的原理,巩固加深所学知识。
2.技能目标(1)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参数及其检测方法;(2)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3)数字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4)电子电路的安装工艺及其调试、测量方法;(5)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6)电子电路常见故障的基本分析方法;(7)自制印刷电路板的常用方法。
3.职业素养目标1.初步具备辨证思维和逻辑分析的能力;2.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培养科学的工作作风,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3.加强职业道德意识。
培养学生工程质量意识和工作规范意识以及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五、实施建议1.教材要求1)《工厂供配电技术》作者:屈安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教学条件(1)软硬件条件30人同时操作的电工实训室。
(2)师资条件具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师资3.教学方法(1)注意和横向课程的衔接,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
(2)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有集中讲课,有巡回个别指导。
注意发挥学生之间的互教互学作用。
(3)教材中的第一篇是为方便学生复习而写的,不用在课堂上专门讲述。
教师可根据课题制作进度作适当指导,并提供适当的参考书让学生阅读,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加强实习时的管理与指导,培养文明生产的习惯。
4.教学评价本课程的考核以期末考试的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课内实训安排在课程结束时以综合作业形式完成,纳入平时成绩进行考核。
电脑音乐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电脑音乐制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190501课程性质:教学时数:周学时2;总学时36 (其中实践学时10)学分:2先修课程:乐理、和声、曲式、复调、计算机基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电脑音乐制作的基本原理。
使学员掌握电脑音乐的一般制作技术和方法,掌握Cakewalk SONAR等软件的使用方法,能运用电脑音乐系统制作一般乐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利用电脑音乐设备进行创作,把它与配器、作曲、和声相结合,充分利用其优势,达到能够独立创作的目的。
能够了解并掌握简单的录音方面的知识。
使用教材:(1)颜东成《cakewalk SONAR电脑音乐制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2-1ISBN:9787302138303 / 7302138303(2)自编散页教材;(3)自选多媒体资料。
参考书目:(1)《Adobe Audition2.0经典教程》美国Adobe公司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9-1 ISBN:9787115162571(2)midifan电脑音乐技术(精华本)汤楠,李然,卢小旭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1 ISBN:9787302150879(3)电脑音乐-MID I与音频应用技术陶一陌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7-1 ISBN:7103030014授课内容: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MIDI制作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数字音频技术,在电脑里可以高质量的处理各种音频信息;能够熟练操作电脑及运用Cakewalk SONAR的制作软件;独立按照操作步骤制作简单的MIDI音乐。
由于电脑音乐软件的不断推陈出新,课程的将以Cakewalk最新版的软件为学习内容。
(一)电脑音乐技术的基础知识(1)电脑音乐的基础概念及核心内容、MIDI 基础知识和常见的MIDI信息;(2)数字音频的基础知识、音频技术、系统连接。
如:电脑和音乐的关系,电脑音乐发展史,MIDI 与音乐的对应关系,硬件分类及功能。
《电脑音乐制作》教学大纲
《电脑音乐制作》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6131039)一、课程说明(一)适用专业:1、音乐学专业(本科)2、音乐教育专业(专科)(二)课程类别:1、音乐学专业(本科)必修的专业课程2、音乐教育专业(专科)必修的专业课程(三)课程性质与任务:《电脑音乐制作》是音乐学专业(本科)和音乐教育专业(专科)的主要课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初步认识电脑音乐,了解电脑音乐制作系统、电脑音乐及MIDI的由来、MIDI 信息与MIDI标准、MIDI音乐系统的特点、简单的MIDI制作、学会应用自动伴奏软件——Band in a box、智能作曲软件——TT作曲家及掌握数字音频、录音技术的初步知识、乐谱排版。
(四)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能进行简单的MIDI音乐制作、音频录音、编辑合成音乐的能力、简单的乐谱排版。
(五)先修课程:《乐理》、《和声》、《复调》、《曲式分析》、《配器》、《作曲》、等(六)学时、学分数:1、音乐学专业(本科)、音乐学专业(本科)非师范方向:第7学期开设,每周3课时,54学时,2学分。
2、音乐教育专业(专科):第6学期开设,每周3课时,54学时,2学分。
(七)教学方式及设施要求:采取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利用各种形式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八)考核方式与要求:考试内容:1)开卷:为规定、自选歌曲创作的MIDI伴奏音乐各一首;简单的乐谱排版。
2)闭卷:给音频素材加以编辑、效果处理,并分别转成Mp3,Wave等格式的音频文件;音乐风格编曲等。
考查用百分制记分。
(60分为及格,76-85分为良好,86-95分为优秀;平时成绩占30%,期终考试成绩占70%)(一)课时分配表学时数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章节次数章节名称总学时理论其他MIDI制作 33 15 18 第一章录音制作 15 6 9 第二章乐谱制作与排版 6 3 3 第三章(二)各章节基本内容及要求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简单的电脑音乐制作系统、音乐品质的提高的方法、专业电脑音乐制作系统、录音室配置方案。
电脑音乐制作教学大纲
电脑音乐制作教学大纲电脑音乐制作教学大纲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脑音乐制作已经成为了现代音乐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电脑软件和硬件设备,我们可以实现各种音乐创作、编曲、混音和后期处理等功能。
本文将探讨电脑音乐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帮助读者了解电脑音乐制作的全过程。
一、音乐制作的基本概念音乐制作是指通过各种音乐技术手段,将音乐创意转化为音频作品的过程。
电脑音乐制作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的音乐创作过程,它包括了作曲、编曲、录音、混音和后期处理等环节。
电脑音乐制作具有灵活性高、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多的音乐人选择使用电脑进行音乐创作。
二、电脑音乐制作软件的选择在进行电脑音乐制作之前,我们需要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音乐制作软件。
市面上有很多知名的音乐制作软件,如Ableton Live、Logic Pro、FL Studio等。
每个软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音乐风格和创作需求选择合适的软件。
三、音乐创作的基本步骤音乐创作是电脑音乐制作的核心环节,它包括了作曲和编曲两个部分。
作曲是指创作音乐的旋律和和声,而编曲则是对音乐进行翻译和整理。
在进行音乐创作时,我们可以选择使用软件自带的乐器和音色库,也可以通过MIDI键盘等外部设备进行演奏和录制。
四、录音和混音技巧录音是将乐器、人声等音频信号转化为数字音频文件的过程。
在进行录音时,我们需要注意音频的采样率和位深度,以及麦克风的选择和摆放位置等因素。
混音是将各个音轨进行平衡和处理,使其在空间上有合理的分布和层次感。
在进行混音时,我们可以使用均衡器、压缩器、混响等效果器对音频进行处理。
五、后期处理和制作后期处理是指对已经录制好的音频进行修饰和加工,使其更加完美和专业。
在进行后期处理时,我们可以使用降噪、去混响、增加特效等技术手段对音频进行调整。
制作是将所有的音轨进行整合和导出,生成最终的音频作品。
在进行制作时,我们需要注意音频的格式和质量,以及文件的保存和备份。
综合实践技术四年级上册制作简单的电子音乐教学方案
综合实践技术四年级上册制作简单的电子音乐教学方案一、引言电子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形式,能够通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创作和演奏。
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科技意识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个适合四年级学生制作简单的电子音乐的教学方案。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
2. 学会使用简单的音乐制作软件制作电子音乐。
3. 创作简单的电子音乐作品,并能够进行演奏和分享。
三、教学准备1. 计算机2. 音乐制作软件(如GarageBand、Audacity等)3. MIDI键盘(可选)4. 音频接口(可选)四、教学内容1. 电子音乐的基本概念介绍电子音乐的定义和特点,包括使用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制作和演奏、多种音色的应用、电子合成器的使用等。
2. 电子音乐的组成要素2.1 节拍和节奏介绍电子音乐中常用的节拍和节奏形式,如4/4拍、8分音符、16分音符等。
2.2 音符和和弦介绍音符和和弦的基本知识,通过简单的示范和练习使学生熟悉音符和和弦的概念。
2.3 音色介绍电子音乐中常用的音色,如钢琴、吉他、鼓等,并帮助学生了解不同音色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3. 音乐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3.1 软件界面介绍介绍音乐制作软件的主要界面和功能,包括音频轨道、MIDI轨道、效果器等。
3.2 录制和编辑音符指导学生在软件中录制和编辑音符,使他们能够通过键盘录入音符或直接编辑音符。
3.3 添加和编辑音色教导学生添加不同音色到音频轨道,并通过编辑软件中的参数使音色具有变化和丰富性。
4. 创作你的电子乐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创作属于自己的电子音乐作品。
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音符组合、节奏和音色,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5. 演奏和分享学生可以通过将自己的音乐作品导出为音频文件,并在班级或家庭中进行演奏和分享。
六、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作品创作,进行教学评估。
主要评估项目包括对电子音乐概念的理解、对音乐制作软件的掌握程度以及所创作的音乐作品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电脑音乐制作》教学大纲
《电脑音乐制作》教学大纲(音乐表演专业专科)(选修)一、课程名称:1、课程编号:2、课程名称:电脑音乐制作3、英文名称:Computer Music4、课程简介:电脑音乐制作是现代计算机科技与传统音乐创作相结合的产物,它涉及音乐理论、音乐创作、MIDI与数字音频制作技术、电子乐器演奏、计算机应用、音乐声学、数码录音技术等多个专业,横跨文科与理科的主要学科。
是新世纪音乐作品创作的最主要的手段,能给创作者带来无限的创作空间和创作灵感。
二、课程说明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不同功能用途的音乐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使之能够独立完成音乐创作的绘谱和简单音频素材拼接。
2、与相关的课程衔接:作曲配器和声计算机基础3、周学时:2学时4、开课学期:第五学期,共36学时。
5、教学方式:讲授、实验与小课辅导三者相结合6、考试方式:平时成绩40%、期中成绩20%、期末成绩40%7、教材:自编讲义三、课程内容:第一章:MIDI基础与数字音乐设备(1)MIDI基础知识(2)电脑音乐系统的组成(3)专业声卡(4)不同功能用途的音乐制作软件教学重点:不同功能用途的音乐制作软件讲授课时:2课时第二章:SIBELIUS实例教学(20课时)(1)乐谱新建与常规设置(2)音符基本输入操作(3)音符选取、复制(4)常用符号、术语的输入(5)调号、弱起小节同一行谱表现多个声部(6)分页用法(7)歌词输入(8)散板小节制作第三章:SIBELIUS菜单教学(6课时)(1)文件菜单(2)编辑菜单(3)查看、创建菜单(4)所有剩余菜单(5)软件高级应用与总结第四章:音频基础与音频软件使用(8课时)(1)音频基础理论(2课时)(2)COOL EDIT简介与操作(2课时)(3)COOL EDIT音频效果制作(2课时)(4)COOL EDIT总结(2课时)。
《电子音乐制作》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影视声音》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B0708541S课程名称:影视声音课内总学时:48实验学时:16一、实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性质:本课程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专业限选课,本实验是理论课程的课内上机实验环节。
目的:本门实验课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熟悉本专业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程序。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为实现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上机作业。
从而使得学生加深对课内所学的各种影视声音、影视音效的编辑方法等基本内容的理解,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声音的基本编辑方法,包括电子音乐制作硬件设置、影视声音特效、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的合成。
任务:使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和掌握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的两个部分:1.影视片中声音的编配。
2.影视片中声音特效的剪辑编配。
掌握本专业常用的绘声绘影、premiere等软件使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实验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序实验项学实验内容及要求开每实选必备注号目名称时出组验做做组人类数数型1 电子音3乐与画面的合成2语音识3别和语言理解内容:掌握音乐与画面合成的方法。
要求:熟练运用视频音频编辑软件,分别通过实验验证音画并行,音画对位,音画同步等音画蒙太奇的配乐方法。
内容:运用话筒及音频编辑软件录下自己两分钟的声音,一条声轨上是朗读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在另一轨上录下朗读某电子设备的操作手册的声音。
要求:深刻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或环境声,对声音能够分散对语言含义的影响。
熟练掌握录音技巧。
4545验√证验√证3 拟音34混合声3音5 校园纪4录片音效设计内容:45运用简单的道具,分别模拟出火声、雨声、冰雹声这三种声音。
要求:熟练掌握运用 cakewalk 音频制作软件录音以及剪辑音频的方法。
对拟音的过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内容:45使用话筒和音频编辑软件录下三种非语言的口头声音,如吹气、鼻息、笑声哭声等。
录制并选择一个短的、富有表现利的非人类效果声音,如水声、动物声等等,做出三种不同的混合声音。
音乐制作教学大纲
音乐制作教学大纲音乐制作教学大纲音乐制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音乐理论、音乐技术和创作能力等多个方面。
对于想要从事音乐制作的学生来说,一个完整的教学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一个全面的音乐制作教学大纲,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清晰的指导。
第一部分:音乐理论基础音乐理论是音乐制作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音符、节奏、和弦和调式等基本概念。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并通过练习来加强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音乐技术应用音乐技术是音乐制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使用音乐软件和硬件设备来录制、编辑和混音音乐。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各种音频工具和效果器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教师可以组织实际的录音和混音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技术。
第三部分:创作能力的培养音乐制作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还需要创作能力的支持。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构思和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帮助他们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音乐的结构和形式,以及分析和借鉴其他音乐作品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第四部分:音乐制作实践在学习了音乐理论、技术和创作能力之后,学生需要进行实际的音乐制作项目。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有机会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完成自己的音乐作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制作比赛或展示活动,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获得反馈。
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第五部分:音乐制作的商业应用音乐制作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个商业产业。
学生需要了解音乐制作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包括音乐制作公司的运作、版权管理和市场推广等方面。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如何将自己的音乐作品推向市场,并了解音乐产业的商业模式和运作机制。
总结:一个全面的音乐制作教学大纲应该包括音乐理论基础、音乐技术应用、创作能力的培养、音乐制作实践和音乐制作的商业应用等方面。
电子音乐制作教案
电子音乐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了解电子音乐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2. 熟悉并能够使用一些电子音乐制作软件和设备;3. 学习构建基本的电子音乐作品。
二、教学内容1. 电子音乐制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电子音乐制作软件和设备的介绍;3. 音频采样和处理技术;4. 创作原创电子音乐的步骤和方法。
三、教学步骤Step 1: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优秀的电子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对电子音乐制作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对这部作品的音乐元素进行分析和讨论。
Step 2:介绍电子音乐制作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5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电子音乐制作所用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合成器、采样、效果器、循环等概念。
同时,通过展示一些电子音乐制作的范例,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在实际音乐制作中的应用。
Step 3:介绍电子音乐制作软件和设备(15分钟)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电子音乐制作软件和设备,包括:Ableton Live、FL Studio、Logic Pro X、MIDI键盘等。
解释并演示这些软件和设备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Step 4:音频采样和处理技术(20分钟)详细介绍音频采样和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包括:声音的录制、剪辑、调音和合成等。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掌握这些技术。
Step 5:创作原创电子音乐(30分钟)指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创作原创电子音乐作品:1. 确定创作的风格和主题;2. 使用软件或设备创建基础节奏和和弦进程;3. 添加和编辑音频采样;4. 调整和优化音频效果;5. 创作并录制旋律和和声;6. 进行混音和后期处理。
Step 6:展示和评价作品(10分钟)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原创电子音乐作品,并对作品进行评价和讨论。
鼓励学生之间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和技巧。
四、教学资源和评价方法1. 电脑或笔记本电脑;2. 电子音乐制作软件和设备;3. 优秀电子音乐作品范例;4. 学生原创电子音乐作品。
电子音乐制作教学计划
电子音乐制作教学计划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音乐制作已经成为了当今音乐界的一个重要方向。
为了满足学生对电子音乐制作的学习需求,设计一套完善的电子音乐制作教学计划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详细介绍一套全面的电子音乐制作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音乐制作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创作潜力;2. 使学生掌握电子音乐制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包括软件操作、采样、编曲等方面;3. 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音乐审美和创作能力,提高其电子音乐作品的质量;4. 促进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提升其沟通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子音乐制作基础知识:包括声音频率、合成器原理、效果器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2. 软件操作技巧:介绍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音乐制作软件,如Ableton Live、FL Studio等,并教授其操作技巧;3. 采样和编曲技术:讲解采样的原理和方法,以及编曲的基本流程和技巧;4. 创作实践:组织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电子音乐作品创作,培养其作曲和制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实际案例: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电子音乐制作的实际运用;2. 实践操作为主: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在操作中获得更深刻的认识;3. 个性化指导: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引导其更好地进步;4. 团队合作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项目,培养其沟通、协作和组织能力。
四、评价体系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平时表现、课堂练习等进行评价,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2. 作业考核评价:定期布置电子音乐作品作业,并根据作品质量进行评价;3. 期末综合评价:组织学生进行期末综合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实操能力测试等。
综上所述,电子音乐制作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电子音乐制作技能和创作能力,促进其对电子音乐的理解和创新。
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相信学生将在电子音乐制作领域取得不俗的成绩,成为具备一定音乐创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数字音乐制作教学大纲
数字音乐制作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数字音乐制作是一门融合了音乐理论、技术和创意的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数字音乐制作的基本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和设备创作出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音乐作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数字音乐制作的流程、工具和方法,提高音乐创作和制作的能力,为未来从事音乐相关领域的工作或个人音乐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数字音乐制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掌握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如音符、节拍、音阶、和声等。
熟悉数字音频的基本原理和数字音频工作站(DAW)的操作。
2、技能目标能够熟练使用至少一种主流的数字音频工作站软件,如 Cubase、Logic Pro、FL Studio 等,进行音乐创作和制作。
掌握音频录制、编辑、混音和母带处理的基本技能。
具备运用 MIDI 技术进行编曲和演奏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字音乐制作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音乐创作灵感和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三、课程内容1、音乐理论基础音符、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基本音乐元素的概念和应用。
音阶、调式、和声、和弦等音乐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践。
旋律、节奏、和声在音乐创作中的关系和运用。
2、数字音频基础数字音频的原理和特点,包括采样率、量化精度、音频格式等。
音频设备的认识和使用,如麦克风、声卡、监听音箱等。
声音的录制和编辑技巧,包括录音环境的搭建、录音技巧、音频剪辑、音频特效等。
3、数字音频工作站(DAW)软件主流 DAW 软件的介绍和选择,如 Cubase、Logic Pro、FL Studio 等。
DAW 软件的基本操作界面和功能模块,如工程设置、轨道管理、音频编辑窗口、MIDI 编辑窗口等。
利用 DAW 软件进行音乐项目的创建、保存和管理。
4、 MIDI 编曲与演奏MIDI 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包括 MIDI 信息、MIDI 控制器、MIDI设备等。
《数字音频制作》-实验教学大纲
《数字音频制作》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8120044课程名称:数字音频制作英文名称: Digital Audio Produce实验总学时:32学时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课程类别:专业限选先修课程:电视音乐音响非线性编辑技术二、实验教学的总体目的和要求1、对学生的要求在机房要遵守机房和录音棚的使用规则,不可利用网络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不可带食物和饮料进入机房、录音棚。
实验过程中注意设备轻拿轻放。
设备的开启和关闭需要按照要求进行。
保证设备使用的安全。
2、对教师的要求熟练设备运行情况,监督学生的使用。
3、对实验条件的要求机房系统和录音棚系统运行正常,设备齐全。
三、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一实验名称:Adobe Audition基本操作实验内容:在Adobe Audition工作站上利用剪辑工具对音频文件进行剪辑。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实验学时:3学时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Adobe Audition的基础操作,完成相关练习。
实验条件:非线性编辑机房、Adobe Audition数字音频工作站研究与思考:(1)Adobe Audition的剪切和粘贴功能如何实现?(2)Adobe Audition导出的音频文件如何设置采样率和量化比特?实验项目二实验名称:Nuendo基本操作练习实验内容:运用Nuendo数字音频工作站完成项目工程建立,音频文件处理,以及音频文件导出等。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实验学时:3学时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Nuendo的基础操作和音乐编辑的功能,完成几个练习和作业。
实验条件:非线性编辑机房、Nuendo数字音频工作站研究与思考:(1)Nuendo数字音频工作站和Abobe Audition在界面上有什么区别?(2)Nuendo数字音频工作站导出文件之前的范围选择如何操作?实验项目三实验名称:广播剧剧本指导实验内容:准备广播剧的剧本,剧本的来源不限,但是需要了解广播剧剧本中的声音如何进行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声音》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0708541S 课程名称:影视声音
课内总学时:48 实验学时:16
一、实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性质:本课程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专业限选课,本实验是理论课程的课内上机实验环节。
目的:本门实验课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熟悉本专业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程序。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为实现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上机作业。
从而使得学生加深对课内所学的各种影视声音、影视音效的编辑方法等基本内容的理解,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声音的基本编辑方法,包括电子音乐制作硬件设置、影视声音特效、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的合成。
任务:使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和掌握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的两个部分:1.影视片中声音的编配。
2.影视片中声音特效的剪辑编配。
掌握本专业常用的绘声绘影、premiere等软件使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实验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
三、考核及实验报告
(一)考核
本课程实验非独立设课,考核方式以学生上机操作和完成设计作业相结合。
实验成绩的评定:实验到课率(10%);实验完成(70%);实验效果(20%)。
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
(二)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内容:
1. 实验名称:写明每次实验的名称及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2. 实验目的:扼要而准确地描述所求解的实验的目的。
3. 实验任务:明确实验的任务和演示程序的主要功能。
4. 实验内容:写明每次实验的主要内容。
5. 实验过程描述:列出实验步骤和结果,总结本次实习,包括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测试和调试过程遇到问题的回顾和分析,软件设计与实现的经验和体会,进一步改进的设想。
实验报告的要求:实验报告以电子版形式递交。
实验报告要书写规范、文字简练、语句通顺、图表清晰。
四、主要仪器设备
硬件:配有声卡的微型计算机、SONY1000C摄录一体机
软件:premiere cs4、cakewalk9.0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1] 李飞雪.影视声音艺术概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参考书:
[1] David Sonnenschein著声音设计-电影中语言、音乐和音响的表现力.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 李南.广播影视中的声音.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3] 付龙,高昇.影视声音创作与数字制作技术.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综合性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课程名称:影视声音
实验项目名称:校园纪录片音效设计
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
实验类别:基础□专业基础□专业■
实验学时:4
所涉及的课程及知识点:所涉及的课程《影视声音》,涉及的知识点报告包括:(1)影视片中声音的编配;(2)音频录制;(3)纪录片配音配乐。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熟悉影视声音制作过程,掌握纪录片中音乐、音响的编配。
二、实验内容
拍摄一段有情节的校园纪录片,根据情节的发展编配背景音乐及音效。
熟悉影视声音制作过程,学习音频与视频的合成技术、掌握合成方法。
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
硬件:配有声卡的微型计算机、SONY1000C摄录一体机。
软件:CAKEWALK9.0、premiere cs4等
四、实验要求
1、制作完整的微型影视作品,要求配音配乐和谐,剪辑良好。
2、制作简单的影视声音特效。
五、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题目清楚、实验步骤完整、实验内容记录详细、实验小结中写清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实验报告以电子版形式递交。
实验报告要书写规范、文字简练、语句通顺、图表清晰。
六、思考题
1.如何用合适的音乐反映时空的转场?
2.如何在嘈杂的环境中,突出旁白和解说?
执笔人:董燕娜审核人:杨振和实验院长:卢锋编写完成时间:2010年9月。